食物混吃 藥理作用先摸清

您有經驗分享給我們嗎??歡迎您留寶貴意見^_^(本區有關醫學)

版主: MissC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食物混吃 藥理作用先摸清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8.07.16  中國時報
食物混吃 藥理作用先摸清
張翠芬/台北報導




 相剋食物同時下肚,恐會加重身體負荷而產生不適。

 在銀行當理專的林小姐,吃了2碗白木耳後,突然出現明顯的胸悶現象,進一步了解,原來她正在以科學中藥粉末「麥門冬湯」治療激烈咳嗽,她吃了科學中藥,接著又吃白木耳,混吃太多食物,才讓身體受不了。

 這是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林松洲最近碰到的個案,林松洲說,炎熱的夏天,很多民眾習慣吃一些白木耳甜湯來消暑,但有些食物混吃時須特別小心,尤其有同時服用某些藥物時,須留意某些成分可能會相剋。

 ■麥門冬vs.白木耳、鯽魚

 林松洲表示,白木耳又叫銀耳,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多糖膠質,是一種滋陰補品,適用病後、產後體質虛弱及一般體質虛弱者,也很適合夏天容易口乾舌燥時服用。

 至於,麥門冬屬平補藥材,一般來說,躁熱或虛冷體質者都適合,但麥門冬的作用是在促使津液產生,可使乾燥的喉嚨立即獲得溼潤,並使氣管及支氣管分泌液增加,使氣喘症狀改善。和白木耳一起食用,可能會加重效用,而使身體無法負荷。

 林松洲提醒,很多人喜歡將中藥材煮鮮魚湯喝,但須注意,麥門冬絕對不可搭配鯽魚一起吃。因為,鯽魚有利水消腫作用,它是促使水分排出,與麥門冬生津的藥理作用剛好相反,否則會有明顯的藥理作用相剋現象。

 ■綠茶vs.枸杞

 另外,夏天許多人習慣喝綠茶,林松洲表示,綠茶不宜和枸杞一起吃,因為綠茶含有大量單寧酸,有很強的收斂吸附作用,它會吸附枸杞中的微量元素,生成人體難以吸收的物質。

 很多人服用枸杞單純是為了增強免疫,林松洲建議,可將當歸、黃耆、枸杞、紅棗4種藥材清燉後,放在冰箱內當飲料喝;為了防止食物相剋,他建議,上午喝綠茶,可以開胃、醒神,下午喝枸杞養生,可以改善體質、有助安眠。

 ■蘿蔔vs.橘、蘋果、葡萄

 另外,吃完蘿蔔也不宜馬上吃橘子、蘋果、葡萄等水果,林松洲表示,蘿蔔等十字花科蔬菜進入人體後,會迅速產生一種叫硫氰酸鹽的物質,會很快的代謝產生一種抗甲狀腺物質-硫氰酸。此時,如果攝入含大量植物色素的水果,如橘子、梨、蘋果、葡萄等,類黃酮在腸道被細菌分解,轉化成羥苯甲酸和阿魏酸,會加強硫氰酸抑制甲狀腺的作用,容易誘發甲狀腺腫大。建議至少間隔1個小時以上再吃,比較不會出問題。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食物混吃 藥理作用先摸清

未閱讀文章 MissC »

吃藥配茶 小心副作用與失效
中廣新聞
記者徐韻翔報導



有些民眾在吞服西藥時,如果剛好眼前沒有開水,可能會隨手取得茶類或果汁,就搭配藥物囫圇吞服,醫師提醒,茶類或果汁中的成份,容易影響藥效,造成藥物在體內的作用產生變化、導致藥效變強或是減弱,甚至「有吃根本沒有效」,影響醫師複診時的判斷,呼籲病患,要吃藥時,還是搭配常溫的白開水最適合。

民眾都知道吃藥應該要搭配開水,但有些人在吃藥時,可能眼前剛好有果汁或綠茶、紅茶擺桌上,為圖方便,便直接吃藥配茶喝,但這樣的行為,卻可能影響了藥效。

台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李宜家解釋,茶中所含的兒茶素,以及果汁的成分,搭配藥物一起吞下肚,會讓藥物產生一些變化,藥效不如原本,藥物濃度在體內可能會變的更強或是減弱,甚至藥效被破壞盡失,如此一來,患者吃藥,可能會產生副作用或是服藥無效問題,不但影響疾病治療,也會干擾到往後醫師複診時開藥的判斷。

醫師呼籲,服藥時,最好的方式,還是應該「以水代茶」,選擇常溫的白開水搭配吞服最好,並且注意藥物要確實吞進胃裡吸收沒有卡在喉嚨,才能夠發揮足夠的藥效,治療疾病。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4.經驗分享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