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B肝藥2種 8月起健保給付
張翠芬/台北報導
國內大約有300萬名慢性B肝患者,由於病患長期服用抗病毒藥後,容易產生抗藥性,健保局8月1日新增「貝樂克」、「喜必福」2種慢性B肝口服藥物為第1線用藥,並列入健保給付,讓慢性B肝患者有更多選擇。
一項針對針對亞太地區中國、南韓、台灣、泰國4個國家,近600名慢性B型肝炎醫師所進行問卷調查發現,98%醫師都曾經收治抗藥性病人,服用「干安能」的患者發生抗藥性的機率最高,另一種藥物「貝樂克」的抗藥性最低約5%,5年抗藥性為1.2%。
調查發現,在中國、南韓與泰國超過65%受訪醫師偏好以「預防治療」避免抗藥性發生,也就是治療時以低抗藥性藥物為首選,3成台灣受訪醫師是以「補救治療」的方式,即遇到抗藥性後再改變現有治療方式。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胰臟科主治醫師余明隆表示,傳統藥物「干安能」的抗藥性相當高,服用第1年,大約有1成5的患者會產生抗藥性,服用5年之後,產生抗藥性的比率高達7成以上。健保8月起給付2種新藥物,病人可依個人病情選擇最適合的藥物治療。第1線的干安能1天藥費93元,貝樂克165元,喜必福119元,干適能則為第2線藥物。
什麼樣的病人容易對藥物產生抗藥性?余明隆指出,用藥半年內病毒量有顯著下降的病患,通常不會出現抗藥性。若是用藥半年病毒量仍居高不下,1c.c.血中病毒數超過100萬隻,逾5成病人2年內都會出現抗藥性。對於出現抗藥性者,建議採干安能、貝樂克、喜必福3選1加上干適能的合併療法,但健保僅給付1種藥物,若能一開始就選擇低抗藥性的藥物,即可節省額外花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