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黃天如/台北報導
「孕婦忌食薏仁」是老一輩耳提面命的守則,一般說法是孕婦吃薏仁可能導致羊水不足,甚至造成流產。同時擁有中、西醫執照的長庚醫院中醫內科部主任楊賢鴻表示,薏仁對孕婦不利的說法並無醫學實證,只要不是天天當飯吃,孕婦吃薏仁並無大礙。
中醫認為薏仁有助利水,亦即有利尿的效果,所以常被愛美女性拿來當作消水腫、瘦身的利器。惟孕婦吃薏仁卻被廣泛視為一種民間禁忌,原因是它的「利水」效果同時也可能造成羊水量不足,進而增加流產的機率。
楊賢鴻說,上述說法在中、西醫都缺乏臨床實證的支持,更甚者,即使是一般人要消水腫,也應視體質及造成水腫的原因「對症下藥」,不宜人云亦云地卯起來吃薏仁。
他說,孕婦易下肢水腫的主要原因是腹內胎兒造成局部壓迫,導致準媽媽的下肢靜脈回流不順暢。所以,孕婦飲食中偶爾攝取薏仁雖不致有害,但要靠薏仁、紅豆、玉米鬚等食補消水腫,理論上效果也不會太大。
所以結論是,孕婦想要減緩下肢水腫,不如多作抬腳運動比較實際。
楊賢鴻強調,一般人想消水腫,也應先弄清楚自己水腫的原因是什麼。例如濕氣重、末梢血液循環不良造成的水腫,就不宜吃性冷的薏仁,應服性溫熱、內含四物等成分的獨活寄生湯;因久站導致淋巴靜脈曲張者,則應穿著彈性襪;另如心臟、腎臟功能低下也會造成水腫,若想改善症狀應諮詢專科醫師,不宜自作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