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過動兒及時治療 可導正行為減少社會負擔

發表於 : 2008-08-26 , 15:30
MissC
過動兒及時治療 可導正行為減少社會負擔
中央社
記者郝雪卿台中市二十六日電




美國飛魚費爾普斯在北京奧運游泳項目的精彩表現,鼓舞許多家有過動兒的父母,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陳錦宏今天表示,過動兒的黃金治療期是小學階段,可以行為治療及藥物治療並行,有些成人習慣闖紅燈或酒駕,有可能是過動症引起,妥善治療可減少未來社會負擔。

美國游泳選手費爾普斯在京奧一舉拿下八面游泳金牌,成為北京奧運最令人矚目的明星,而費爾普斯原來是名過動兒,陳錦宏說,看到費爾普斯的表現,讓許多家有過動兒的家長獲得鼓勵,原來過動兒只要找到適合的專長還是可以有驚人的表現。

陳錦宏說,過動兒的黃金治療期是小學階段,一名幼稚園被發現常坐不住、沒耐性、愛講話、整天精力旺盛、上課時起來走動的小孩,到了國小階段更嚴重,常和同學吵架,家長及老師如何勸導、甚至處罰都沒有改善,家長常自責沒有教好孩子,後來家長經學校建議帶來求診,才證實小孩是過動兒,經治療一個月後,好動及衝動的干擾行為明顯減少,學校及家庭關係也有改善。

陳錦宏表示,過動症(ADHD)是一個極度常見的兒童疾患,全世界約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十二的兒童有此問題,在台灣的研究顯示百分之七點五到百分之九點九的兒童有此現象。此疾患特徵在持續的過度不專心或有過動或衝動表現,有些兒童以過動及衝動表現,有些則只有注意力不集中而無過動,也有人兩者都有。

陳錦宏指出,過動症沒有適當治療,會影響就學、社會功能及生活品質,也因長期處在被指責或被誤解的情況下,扭曲自尊及自信的人格發展,而出現其他的問題,如反抗對立疾患(易怒,指責他人,反抗規則),行為疾患(打架,說謊,偷竊,逃學等),藥酒癮及憂鬱症等;長期對學業成績,工作能力及工作維持均有負面影響。

陳錦宏在臨床上還發現,有父母帶著過動兒前來求診,才發現父母之一就是過動兒,例如有一名母親在家中煮一頓飯要花二、三個小時,平時做事情沒有效率,這也是過動的表現,經治療後,這名母親現在煮飯只要半小時就完成。

陳錦宏強調,過動兒有三分之一在青春期後可以變穩定,三分之一大學時期變穩定,另有三分之一即使成人還是一樣,像有些成人習慣闖紅燈或酒駕,或平時注意力無法集中,話聽一半就出現恍神,這都可能是過動症的現象,近年來治療過動症有新藥物,經治療後,八成注意力有改善,六成兒童成績有進步。

io:

Re: 過動兒及時治療 可導正行為減少社會負擔

發表於 : 2008-08-26 , 15:33
MissC
注意力差人際關係不好 可能是過動兒
中廣
寇世菁報導




現年小三的小強,幼稚園時,常坐不住,沒耐性,愛講話,整天精力旺盛,上課還會起來走動,到了小學,情況越來越糟,常和同學吵架,老師勸導或處罰都沒效果,人際關係很差,父母自責管教不當,輔導老師建議就醫,發現是典型的過動兒,治療一個月後,明顯改善,醫師提醒,過動症藥物治療,改善程度達八成,家長別大意。

台中市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陳錦宏醫師指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是常見的兒童疾病,全世界約4-12%兒童有此問題,台灣研究顯示7.5-9.9%的兒童,有類似現象。典型症狀包括不專心及過動衝動,像今年小三的小強,幼稚園時,常坐不住,沒耐性,愛講話,精力旺盛,上課還會起來走動,到了小學,情況越來越糟,常和同學吵架,老師勸導或處罰都沒效果,還跟老師頂嘴,人際關係很差,父母自責管教不當,輔導老師建議就醫,才診斷出是過動兒,治療一個月後,明顯改善,醫師指出,很多家長都誤認為是管教的問題,其實,原因和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相關,透過藥物或合併行為治療,用藥一個月後,衝動好動,改善程度可達八成。(過動症不是管教問題,是腦神經認知功能缺損,才會有不專心或好動的表現,原因和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相關,而此缺損有可以因藥物或合併行為治療協助調整腦部神經傳導物質有所改善)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陳錦宏醫師指出,家長不能輕忽孩子的好動過動傾向,否則長期人際關係不佳,會加重孩子的挫折,衍生更多後遺症,為了讓父母及老師更瞭解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的相關知識,及父母該如何教養,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定八月三十號上午9:30在台中市科博館,舉行過動症講座,由陳錦宏醫師及中山醫學大學李佩秦老師演講,當場解答父母及老師的困惑,歡迎民眾參與。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