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長期失眠 恐誘發青光眼

發表於 : 2008-11-01 , 16:01
MissC
長期失眠 恐誘發青光眼
多注意頭痛 眼脹 視力模糊徵兆

蘋果日報
【沈能元╱台北報導】



晚上輾轉難眠,小心可能罹患青光眼。眼科醫師表示,晚上睡不好的人,眼內房水分泌量將會增加,這易使眼壓偏高,長期下來可能導致罹患青光眼,若不及時診治,還可能有失明危機。

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顏敏芳昨表示,她最近收治一名因頭痛、視力模糊而就診的婦人,婦人自述就醫前三天都失眠、頭痛欲裂、眼睛脹痛,經檢查婦人眼壓高達五十八毫米汞柱(正常值為二十毫米汞柱以下),為急性青光眼發作,所幸經藥物治療後,病情已漸漸好轉。


舊疾也易惡化
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昨受訪時表示說,白天眼睛的正常房水分泌量,每分鐘約三點八微升,夜間睡眠時則降低至一點五微升;但若於夜晚睡眠時,因失眠等因素,導致一個晚上須起床三次以上時,眼睛房水的分泌量將與白天相同,因而容易使眼壓升高,誘發青光眼。
顏敏芳表示,失眠不僅可能誘發青光眼,更可能致使原來的青光眼病情惡化,像上述婦人即屬於舊疾復發類型。她提醒民眾若突然出現頭痛、眼睛脹痛、視力模糊等症狀,可能是青光眼發病徵兆,應盡速就醫,以免視神經持續被壓迫,埋下失明危機。呂大文則建議,長期有失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等睡眠障礙困擾,應積極就醫。


青光眼防治注意事項
.若出現頭痛、眼睛脹痛、夜間視力變差、模糊等疑似青光眼症狀時,應盡速至眼科檢查
.平時應少吃辛辣食物、保持正常作息,避免青光眼更加惡化
.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應控制病情,避免疾病影響眼部血管,導致形成青光眼
.若有失眠、呼吸終止、攝護腺肥大等患者應先尋求治療,避免誘發青光眼
資料來源:呂大文醫師、顏敏芳醫師


io:

Re: 長期失眠 恐誘發青光眼

發表於 : 2008-11-01 , 16:02
MissC
失眠!青光眼找上你
聯合
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睌上睡不好,或是有睡眠障礙,最好去檢查一下眼睛。眼科醫師臨床觀察發現,晚上睡不好的人,眼睛房水分泌較多,易使眼壓偏高,長久下來罹青光眼的比率也高,若不審慎處理,將活在可能失明的威脅中。


睡眠品質和青光眼,看似完全不相干的兩回事。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表示,正常人的房水分泌日夜不同,晚上睡覺時,房水分泌量約只有白天的六成左右,因此眼壓可維持在正常範圍內,有睡眠障礙的人,到了晚上房水分泌量還是和白天一樣,長期下來眼壓偏高,罹患青光眼的機率也高。


除了房水因素,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主治醫師何慧君認為,視神經長期缺氧,也是睡眠障礙者併發青光眼比率偏高的另一原因。她解釋,一天24小時裡,睡眠時間約8個小時,一旦睡眠品質不好、氧氣供應不足,全身神經就受損,視網膜是所有神經中最敏感且又沒有代償機制的一個,受損也最立即而直接。


臨床統計,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等睡眠障礙的人,約1%最後證實罹患青光眼,但青光眼患者高達八成出現睡眠障礙。因此,她鼓勵睡眠障礙患者到眼科接受視神經及視野檢查,更提醒已證實罹青光眼的人,回過頭來檢查是否有睡眠障礙。


io:

Re: 長期失眠 恐誘發青光眼

發表於 : 2008-11-01 , 16:03
MissC
低血壓 高危險群
聯合
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高血壓人人怕,但血壓偏低也不是好事,醫師就發現不少血壓太低的人罹患青光眼,天天活在可能失明的焦慮中。


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認為,血壓變化是最常被忽略的一項,一旦血壓長期偏低,末梢血液循環不好,位於血液循環最末段的視神經得不到充足血液供應,視神經盤即可能破壞,進而導致青光眼。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眼科主治醫師何慧君指出,貧血患者的血液循環通常不好,要特別小心才行。此外,被診斷為代謝症候群的患者,也是青光眼的高危險群,同樣不可掉以輕心。


io:

Re: 長期失眠 恐誘發青光眼

發表於 : 2008-11-01 , 16:04
MissC
怕副作用不點藥 小心青光眼惡化
自由
文/梁語庭(作者為台北長庚醫院藥劑科藥師 )



青光眼是造成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的青光眼不易察覺,不能不謹慎小心。造成青光眼的原因是,當眼內房水分泌增加或排出受阻時,會造成眼壓升高,使視神經受到傷害,導致視野出現缺損。

青光眼雖然不會傳染,但是糖尿病或高血壓患者、高度近視、家族中有青光眼病患者、長期使用類固醇眼藥的病患,最好定期到眼科檢查,以便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青光眼的治療,以控制眼壓、穩定病情為主。治療方式分為藥物治療、雷射治療及手術治療。藥物的治療有眼藥水或口服藥,這些藥物藉由減少房水生成或促進房水排出,來達到降眼壓的效果,此類藥物須規則且連續使用,才能使青光眼得到良好的控制。

藥物治療可能會出現副作用,局部的副作用如眼睛紅、視力模糊或頭痛等,通常在數週後會消失;有些眼藥水則會影響脈搏、心跳及呼吸。如果出現上述問題時,應儘速告知眼科醫師處理。用藥前,患者如果有心臟病、氣喘等疾病,也應在看診前告訴眼科醫師,使他在選擇藥物時,多加注意。

一旦視神經已被破壞,是不能再生的,所以病患一定要接受醫師的定期追蹤檢查,改變生活形態,減少刺激性的飲食。病患與醫師互相配合,就能使病情獲得有效控制。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