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 (共 1 頁)
上巨虛穴(大腸下合穴)ST37 {足陽明胃經}
發表於 : 2008-11-29 , 7:44
由 懸壺子
上巨虛穴(大腸下合穴)ST37 {足陽明胃經}
上巨虛(大腸下合穴)
【定位】足三里下3 寸。
【主治】腹痛,腸鳴,瀉泄,痢疾,腸癰,下肢不遂。
【刺灸法】直刺0.5 - 2寸。
上巨虛.jpg
圖片引用 經絡與穴道--木下晴部、代田文彥合著
Re: 上巨虛穴(大腸下合穴)S-37 {足陽明胃經}
發表於 : 2008-11-29 , 7:45
由 懸壺子
上巨虛
臥位或坐位,在犢鼻下6寸,當足三里與下巨虛連線中點取穴
通降腸腑,理氣和胃 腹中切痛、痢疾、腸鳴、腹脹、便秘、泄瀉、腸癰、腳氣 大腸之下合穴
Re: 上巨虛穴(大腸下合穴)S-37 {足陽明胃經}
發表於 : 2008-11-29 , 7:45
由 懸壺子
上巨虛
<<取穴法<;>
正坐垂足,舉足取之以足跟著地,足尖足背聳起,三里下三寸,兩筋骨隙宛宛中。
<<穴性<;>
理脾和胃,通陽化滯,疏經調氣。(有清利濕熱,調理胃腸功能的作用)。
<<主治<;>
腰痛與下肢麻痺(腰腿手足不仁足脛酸),浮腫性腳氣(風水膝腫),胃腸疾患(腸鳴、腹滿、夾?
<<臨床應用與配伍<;>
1.臨床常用:闌尾炎,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腸炎,腳氣病。
2.本穴為大腸經之上合穴,對於大腸與胃相關之病變有較好 療效,對於便秘與泄瀉皆有調?
Re: 上巨虛穴(大腸下合穴)S-37 {足陽明胃經}
發表於 : 2008-11-29 , 7:46
由 懸壺子
上巨虛
[定位] 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6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
[解剖] 在脛骨前肌中;有脛前動、靜脈;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及隱神經的皮支,深層當腓深神經。
[主治] 腸鳴,腹痛,瀉泄,便祕,腸廱,下肢痿痺,腳氣。
[配伍] 配足三里、氣海治便祕、瀉泄。
[刺灸法] 直刺1~2寸。
[附註] 大腸經下合穴。
Re: 上巨虛穴(大腸下合穴)S-37 {足陽明胃經}
發表於 : 2008-11-29 , 7:47
由 懸壺子
上巨虛
大腸合穴。
[別名] 巨虛上廉,上廉,巨虛,足上廉。
[穴義] 胃經氣血在處於較低的天部層次。
[名解]
1)上巨虛。上,上部也。巨,範圍巨大也。虛,虛少也。上巨虛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處於較低的天部層次,較高的天部層次氣血物質虛少。本穴物質為足三里穴傳來的氣化之氣,因其氣水濕較多而滯重,至本穴後所處為較低的天部層次,天之上部的氣血相對處於空虛之狀,故名上巨虛。巨虛上廉等其餘穴名之名意與上巨虛同,上廉,指上部氣血物質虛少、廉潔之意。
2)大腸合穴。本穴物質為天之下部的水濕之氣,其性及所處層次與大腸經氣血相同,故為大腸經合穴。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天之下部後的溼熱濁氣。
[執行規律] 散熱縮合後循胃經下行。
[功能作用] 匯聚天部濁氣冷降下行。
[治法] 寒則點刺出血或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或水針。
Re: 上巨虛穴(大腸下合穴)S-37 {足陽明胃經}
發表於 : 2008-11-29 , 7:47
由 懸壺子
上巨虛 (Shàngjùxū, ST 37) 大腸下合穴
【定位】 在犢鼻穴下6寸,足三裏穴下3寸
【解剖】 在脛骨前肌中;有脛前動、靜脈;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及隱神經的皮支,深層當腓深神經。
【主治】 ①腸鳴,腹痛,腹瀉,便秘,腸癰等腸胃疾患;②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 l~2寸。
Re: 上巨虛穴(大腸下合穴)S-37 {足陽明胃經}
發表於 : 2008-12-25 , 8:22
由 懸壺子
上廉
(一名上巨虛)
三里下三寸,兩筋骨鏬中,舉足取之,銅人灸三壯,針三分,
甄權隨年為壯,明堂針八分,得氣即瀉,灸日七壯。主臟氣不足,偏風腳氣,
腰腿手足不仁,腳脛痠痛,屈伸難,不久立,風水膝腫,骨髓冷痛,大腸冷,食不化,
餮泄勞瘵,夾臍腹兩脅病,腸中切痛雷鳴,氣上衝胸,喘息不能行,不能久立,
傷寒胃中熱。東垣曰:脾胃虛弱,濕痿汗泄妨食,三里氣街出血,不愈,於上廉出血。
針灸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