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人數增 微小切口手術治療成趨勢
發表於 : 2009-04-18 , 15:45
白內障人數增 微小切口手術治療成趨勢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7日電)
醫界估計台灣每年有12萬人接受白內障手術,而且隨人口老化,患者將有增無減。目前國內醫界引進微小切口的超音波晶體乳化手術,因為切口小可加速術後恢復,漸成治療趨勢。
博德眼科診所院長李德孝今天在白內障手術研討會中指出,這種微小切口的手術採局部滴眼麻醉,在角膜附近劃開1.8到3.2公釐的小切口,將微細的探針伸入眼內,以超音波乳化震盪,再吸除混濁碎裂的白內障晶核,再植入與人體組織相容的人工水晶體,手術後即能重見清晰視覺。
李德孝說,以往白內障的手術方式得在眼球上切個較大傷口,患者需要打麻醉藥,然後將混濁晶體摘除,手術後眼皮不能用力、低頭,甚至不能揉眼睛。
他並表示,微小切口的白內障手術已成趨勢,這也是因為新一代的人工水晶體一體成型、固定性良好、而且採取非球面設計,植入眼內後不會產生歪斜,使視力穩定,可以減少炫光、光暈及像差,並減少二次白內障。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7日電)
醫界估計台灣每年有12萬人接受白內障手術,而且隨人口老化,患者將有增無減。目前國內醫界引進微小切口的超音波晶體乳化手術,因為切口小可加速術後恢復,漸成治療趨勢。
博德眼科診所院長李德孝今天在白內障手術研討會中指出,這種微小切口的手術採局部滴眼麻醉,在角膜附近劃開1.8到3.2公釐的小切口,將微細的探針伸入眼內,以超音波乳化震盪,再吸除混濁碎裂的白內障晶核,再植入與人體組織相容的人工水晶體,手術後即能重見清晰視覺。
李德孝說,以往白內障的手術方式得在眼球上切個較大傷口,患者需要打麻醉藥,然後將混濁晶體摘除,手術後眼皮不能用力、低頭,甚至不能揉眼睛。
他並表示,微小切口的白內障手術已成趨勢,這也是因為新一代的人工水晶體一體成型、固定性良好、而且採取非球面設計,植入眼內後不會產生歪斜,使視力穩定,可以減少炫光、光暈及像差,並減少二次白內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