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
版面規則
此區專為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所設
此區專為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所設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06
- 文章: 33482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
此由日常和尚所譯講述
日常和尚生年紀事
日常法師,俗姓黃,名靜生。江蘇省崇明縣人(今上海市崇明縣)。西元1929年出生。幼年循序就學,1949年,因避戰亂隨叔父來台。
1951年考入國立成功大學,1958年畢業,原打算出國留學,因故蹉跎未果。他生具善根,十二、三歲之時,有感於人世無常,時有出家之想。五十年前後,因緣逐漸成熟,首先在南投縣水裡鄉蓮因寺,皈依於懺雲法師,依法師修習佛學,繼而於1965年,37歲之時,毅然放下一切,在苗栗縣獅頭山圓光寺剃度出家,法名日常。繼而於新竹青草湖福嚴精舍,依印順法師學習經論,這段時間中,在精舍授課的仁俊法師,對他的啟發最多,在此數年中他也學力大進,奠下以後講經弘法的基礎。
1972年,日常法師受紐約美國佛教會之聘,赴美東弘法,是年九月,他與仁俊法師一同赴紐約,駐錫大覺寺,襄助美佛會會長及大覺寺住持樂渡法師。抵紐約未久,印順法師受美國佛教會副會長沈家楨居士的邀請,19七二年底也到了紐約,住在沈居士為於長島的別業「菩提精舍」。是時印順法師大病初癒,住在菩提精舍主要是靜養,而身邊乏人隨侍,日常法師乃由紐約遷居菩提精舍,照應其生活,前後有半年之久。19七三年秋間,復護送印順法師回台灣,然後他再到美國。
日常法師在紐約居留十年,除在大覺寺弘法外,也常到附近各佛學社團演講。1978年,他到紐約州南開羅郡的大乘寺閉關。閉關期間,曾得到美東佛教總會創辦人應金玉堂居士,及大乘寺住持壽冶老和尚的護持1981年底,日常法師受沈乃宣居士的促請,到了美西洛杉磯,在沈乃宣等居士的護持下,創辦了大覺蓮社,顯密兼弘。
1986年返回台灣,住持新竹縣福智寺、鳳山寺,創辦福智佛學院,多年來在各地宣講《菩提道次第廣論》,深受信眾敬仰。1992年創辦福智團體,並成立比丘、比丘尼僧團。
日常法師於2004年10月15日13時15分,在中國大陸安詳示寂,俗臘76。
日常法師在示寂數日前,即逐漸減少進食,同時要求醫生為其排除宿便淨身;示寂前,神識始終保持完全清楚,而且殷殷對弟子們開示其學佛的心要,以及福智團體未來發展方向,顯示已有示寂的準備;示寂後,面貌安詳自然微笑,弟子們遵矚三天之內專誠誦經、維持安詳寧靜的環境;三天後,弟子們為法師拭身更衣時,發現其身軀柔軟,全身關節活動如常,甚至更為鬆軟,皮膚細膩光潔,雙腳原有水腫現象,也都恢復正常;荼毗後,骨相鮮白,並有為數甚多之各種顏色的捨利花和舍利子。
日常師父生年紀事
1929年,一歲。誕生於江蘇省崇明縣(今上海市郊崇明縣)排行第三,上有兩個姊姊,下有兩個弟弟,父親省庵公,母親劉氏(農曆正月十五日出生)。
1935年,七歲。六歲進入上海市立和安小學就讀(此校乃新制完全小學校),學名靜生。
1949年,十三歲。小學畢業後,父親學佛,常講因果故事,希望培養師父將來當和尚,故從小對佛法有好感,很尊敬。
1947年,十九歲。跟隨三叔黃祖良來台養病,住善導寺附近,曾到善導寺、十普寺聽經。
1949年,二十一歲。大批流亡學生湧入台灣,因二姑丈的因緣,去學無線電,並在台灣航運公司擔任報務員。
1952年,二十四歲。就讀省立台南工學院(成大前身)。
1956年,二十八歲。畢業。
1957年,二十九歲。回成大當助教。
1961年,三十三歲。到台北的省建設廳公共工程局任職,負責自來水工程,如石門水庫、區域自來給水工程;在台灣肥料公司南港七廠任土木股股長。
1965年,三十七歲。解夏後,於獅頭山圓光寺隨本明老和尚出家,一心念佛並閱讀佛書,後在苗栗法雲寺受戒。
1966年,三十八歲。有因緣幫印順老法師改建房子,住在外雙溪「報恩小築」,在「報恩小築」見到印老,獲贈《菩提道次第廣論》海內孤本。
1969年,41歲。在新竹福嚴精舍三年自修及教小沙彌,每天念佛二萬聲。在新店同淨蘭巖隨親近仁俊法師三年,有人倡印廣論,得一部新版,養成尊重法,守時、惜福、習勞的習慣。
1972年,44歲。仁俊法師被邀請赴美,師父在設址於福嚴精舍的美國佛教會駐台譯經院,擔任解釋經典的工作。秋天,應美國佛教會之請赴美國紐約。
1973年,45歲。美國佛教會改組,先後擔任兩任董事,共六年,在此期間與聖嚴法師結緣頗深。
1974年,46歲。並由日慧法師介紹,認識張澄基教授,開始認識藏系佛法。
1976年,48歲。在台灣學禪門心法,沈家禎居士提供紐約長島菩提精舍閉關,秋遇白教大寶法王。
1981年,53歲。離開紐約鄉下到洛杉磯,離開紐約前,認識黃教瓊拉仁波切而第一次見到法王。
1982年,54歲。在洛杉磯大覺蓮社(沈乃宣居士所提供)啟講廣論。
1984年,56歲。受淨空法師邀請,回台共創「華藏講堂」,成立佛陀教育基金會,擔任董事,同時,在台灣及美國兩地弘法,開始對華藏講堂同修開講廣論,離台期間,講堂同修便互相研討廣論之風(如修法師、李衍忠等)。
1986年,58歲。決心至印度達隆沙拉辯經學院求法,途中曾患重病,經德裡,到達達隆沙拉,病癒如初。
1986、1987年。每年獨自前往印度求法三個月。
1987年,59歲。校長傳師父三主要道,單獨晉見法王,法王說回去要弘傳廣論。
1987年中秋節,59歲。於華藏講堂與同修共度中秋,師父慈悲和藹地和大家談許多高僧大德的行誼,及自己修行中之見聞,令大家在輕鬆的心情下增長學佛的信心,成為以後廣論同修中秋普茶之因緣。
1988年上半年,60歲。在洛杉磯宣講《菩提道次第略論》,迎請洛桑校長到洛杉磯,在大覺蓮社開示「十二因緣」教授。
1988年,60歲。由美國返台,結夏安居期間,先在圓通寺,後又轉到淨律寺略講《菩提道次第廣論》,首次引起台灣地區有志學法者受用廣論。回台遇淨通法師,介紹到淨律寺、圓通寺、南普陀寺講法。募集款項重新標點校正《菩提道次第廣論》,為法尊法師譯廣論以來首次新版,共發行三仟冊。九月,應廣化法師邀請,受聘為南普陀佛學院副院長兼教務長,正式開講廣論,講授期間,尼眾法師求法者眾,山下「正覺寺」尼眾道場乃提供住宿,給發心研習的女眾。
1989年二月,61歲。發行1~50卷廣論錄音帶。華藏講堂正式成立研討班。暑假,送蔣揚、昂旺二人至印度達隆沙拉辯經學院求學。
1990年三月,62歲。廣論錄音帶 1~160捲髮行圓滿。結夏,南普陀僧團舉行一連三個月之結夏精進懺悔共修。此為師父主持指導精進共修之始。
1991年二月,63歲。帶領南普陀佛學院四位法師前往達隆沙拉,求受法王傳承戒法。四月,南普陀第三屆佛學院結業。台中研討班成立(火力電廠班)。成立福智精舍。結夏,在高雄悟光精舍開示《南山律在家備覽》,圓滿後,出版八十卷之錄音帶流通。九月,開示法華經對學佛人的重要意義,並組合台北、華藏、湖山、松山班代表開會研究,初始先擬出版福智之聲雜誌。十月,悟光精舍開始研討廣論,此為尼眾僧團成立初期雛型。十一月,「福智之聲」創刊,以「廣論為度越苦海之舟航,效善財龍女一生圓滿取辦」為發刊詞。
1992年二月,64歲。北、中、南部研討班同修百餘人,不約而同前往福智精舍拜年,此為朝禮法會之始。三月,率淨明法師等四位法師赴印度求戒,並晉見法王,報告台灣學習廣論的情況,受法王讚許,並贊成成立財團法人。請回多項法寶。回台後重病,大家發起放生、誦經法會,經兩個月後始癒。六月,於高雄橋頭圓明寺開示「增上生道」。八月,於南投國姓鄉真嚴寺舉行「第一屆廣論義理研討會」(淨智營前身)。十二月,假湖山精舍舉行「班長研習會」。應大眾懇求,舉行不共皈依,祈求釋迦世尊、文殊師利菩薩、宗喀巴大師在增上生道上指引我們,自己亦發願生生世世不離此道,直至成佛。尼眾僧團進駐屏東「南海寺」。
1993年二月,65歲。為福智精舍法師講授《法華經》、《南山律在家備覽》、《戒行持犯》、《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阿底峽尊者傳》。法人與中華慧炬佛學會於台北十普寺合辦二梯次廣論研習會(第一屆教師營及第一屆大專營)。二~三月,法人主辦第一屆請法團赴印度請法,擬創辦佛學院之計畫獲法王嘉許。五月,正式成立「財團法人福智寺」。九月,接受心聖尼師供養,率男眾增團進駐新竹鳳山寺。開始建立佛學院。
\n
1994年九月,66歲。鳳山寺沙彌預科班正式成立、招生。十一月,設立於台北的弘法中心正式啟業。十二月,適值藏曆十月十五日,乃「宗喀巴大師誕辰暨圓寂紀念日」,於鳳山寺主持「圓根燈會」,鳳山寺僧團、南海寺僧團及戒學班的老同學共同參與。此為本團體「圓根燈會」之始。
1995年三月,67歲。率第二屆印度請法團赴印度達隆沙拉請法,在德裡觀見任黃教克主傑法座之「夏巴曲傑」仁波切。法王亦特准法師受戒,全體請法團獲法王接見。四月,安排「夏巴曲傑」仁波切到美國就醫。獲仁波切傳「上師相應法」。十月,主持首座無農藥農場(嘉義樸子、慈心農場)灑淨法會。
1996年一月,68歲。迎請洛桑校長赴港講法,並傳授發菩提心願心儀軌及密集瑪。四月,在美國加州大覺蓮社正式成立美國弘法中心。五~六月,在鳳山寺對僧俗二眾宣講「利器之輪」。十一月,有鑒於社會上藉宗教詐騙的事件層出不窮,特別在台北實踐堂開示「如何以三法印鑑別正統佛法」。
1997年二月,69歲。洛桑校長圓寂。三月,法王首次來台弘法,並加持鳳山寺僧團賜名為「正法林佛學院」。六月,「佛學十三講」系列開示開講。七月,偕道海長老赴印度參加法王召開的「比丘尼戒傳承研討會」。
1998年八月,70歲。正式宣佈精進用功內涵,以思惟修為主體。九月,迎請洛確仁波切來台,首次傳授毗婆捨那。
1999年一月,71歲。僧團開始羯摩運作,首任住持為淨明法師。四月,舌部出血住院開刀。九月,921地震,開示《我見過的靈界》以及《死亡九分鐘》。
2000年二月,72歲。歲 重講《備覽》。九月,鳳山寺首次傳授三壇大戒。
2001年一月,73歲。首次為在家居士傳授五戒。四月,法王二度來台,並親至園區加持。七月,福智教育園區動工灑淨。
2002年二月,74歲。首次興辦祈願法會,由第一百世「甘丹墀巴」仁波切主法。
2003年二月,75歲。示現病相。
2004年一月,76歲。於春節禮師法會後,搬到園區安養。並發心結合般若經及廣論之精神內涵,開始宣講《南山律在家備覽》及毗婆捨那。
2004年10月15日,76歲。於中國安然示寂。
此由日常和尚所譯講述
日常和尚生年紀事
日常法師,俗姓黃,名靜生。江蘇省崇明縣人(今上海市崇明縣)。西元1929年出生。幼年循序就學,1949年,因避戰亂隨叔父來台。
1951年考入國立成功大學,1958年畢業,原打算出國留學,因故蹉跎未果。他生具善根,十二、三歲之時,有感於人世無常,時有出家之想。五十年前後,因緣逐漸成熟,首先在南投縣水裡鄉蓮因寺,皈依於懺雲法師,依法師修習佛學,繼而於1965年,37歲之時,毅然放下一切,在苗栗縣獅頭山圓光寺剃度出家,法名日常。繼而於新竹青草湖福嚴精舍,依印順法師學習經論,這段時間中,在精舍授課的仁俊法師,對他的啟發最多,在此數年中他也學力大進,奠下以後講經弘法的基礎。
1972年,日常法師受紐約美國佛教會之聘,赴美東弘法,是年九月,他與仁俊法師一同赴紐約,駐錫大覺寺,襄助美佛會會長及大覺寺住持樂渡法師。抵紐約未久,印順法師受美國佛教會副會長沈家楨居士的邀請,19七二年底也到了紐約,住在沈居士為於長島的別業「菩提精舍」。是時印順法師大病初癒,住在菩提精舍主要是靜養,而身邊乏人隨侍,日常法師乃由紐約遷居菩提精舍,照應其生活,前後有半年之久。19七三年秋間,復護送印順法師回台灣,然後他再到美國。
日常法師在紐約居留十年,除在大覺寺弘法外,也常到附近各佛學社團演講。1978年,他到紐約州南開羅郡的大乘寺閉關。閉關期間,曾得到美東佛教總會創辦人應金玉堂居士,及大乘寺住持壽冶老和尚的護持1981年底,日常法師受沈乃宣居士的促請,到了美西洛杉磯,在沈乃宣等居士的護持下,創辦了大覺蓮社,顯密兼弘。
1986年返回台灣,住持新竹縣福智寺、鳳山寺,創辦福智佛學院,多年來在各地宣講《菩提道次第廣論》,深受信眾敬仰。1992年創辦福智團體,並成立比丘、比丘尼僧團。
日常法師於2004年10月15日13時15分,在中國大陸安詳示寂,俗臘76。
日常法師在示寂數日前,即逐漸減少進食,同時要求醫生為其排除宿便淨身;示寂前,神識始終保持完全清楚,而且殷殷對弟子們開示其學佛的心要,以及福智團體未來發展方向,顯示已有示寂的準備;示寂後,面貌安詳自然微笑,弟子們遵矚三天之內專誠誦經、維持安詳寧靜的環境;三天後,弟子們為法師拭身更衣時,發現其身軀柔軟,全身關節活動如常,甚至更為鬆軟,皮膚細膩光潔,雙腳原有水腫現象,也都恢復正常;荼毗後,骨相鮮白,並有為數甚多之各種顏色的捨利花和舍利子。
日常師父生年紀事
1929年,一歲。誕生於江蘇省崇明縣(今上海市郊崇明縣)排行第三,上有兩個姊姊,下有兩個弟弟,父親省庵公,母親劉氏(農曆正月十五日出生)。
1935年,七歲。六歲進入上海市立和安小學就讀(此校乃新制完全小學校),學名靜生。
1949年,十三歲。小學畢業後,父親學佛,常講因果故事,希望培養師父將來當和尚,故從小對佛法有好感,很尊敬。
1947年,十九歲。跟隨三叔黃祖良來台養病,住善導寺附近,曾到善導寺、十普寺聽經。
1949年,二十一歲。大批流亡學生湧入台灣,因二姑丈的因緣,去學無線電,並在台灣航運公司擔任報務員。
1952年,二十四歲。就讀省立台南工學院(成大前身)。
1956年,二十八歲。畢業。
1957年,二十九歲。回成大當助教。
1961年,三十三歲。到台北的省建設廳公共工程局任職,負責自來水工程,如石門水庫、區域自來給水工程;在台灣肥料公司南港七廠任土木股股長。
1965年,三十七歲。解夏後,於獅頭山圓光寺隨本明老和尚出家,一心念佛並閱讀佛書,後在苗栗法雲寺受戒。
1966年,三十八歲。有因緣幫印順老法師改建房子,住在外雙溪「報恩小築」,在「報恩小築」見到印老,獲贈《菩提道次第廣論》海內孤本。
1969年,41歲。在新竹福嚴精舍三年自修及教小沙彌,每天念佛二萬聲。在新店同淨蘭巖隨親近仁俊法師三年,有人倡印廣論,得一部新版,養成尊重法,守時、惜福、習勞的習慣。
1972年,44歲。仁俊法師被邀請赴美,師父在設址於福嚴精舍的美國佛教會駐台譯經院,擔任解釋經典的工作。秋天,應美國佛教會之請赴美國紐約。
1973年,45歲。美國佛教會改組,先後擔任兩任董事,共六年,在此期間與聖嚴法師結緣頗深。
1974年,46歲。並由日慧法師介紹,認識張澄基教授,開始認識藏系佛法。
1976年,48歲。在台灣學禪門心法,沈家禎居士提供紐約長島菩提精舍閉關,秋遇白教大寶法王。
1981年,53歲。離開紐約鄉下到洛杉磯,離開紐約前,認識黃教瓊拉仁波切而第一次見到法王。
1982年,54歲。在洛杉磯大覺蓮社(沈乃宣居士所提供)啟講廣論。
1984年,56歲。受淨空法師邀請,回台共創「華藏講堂」,成立佛陀教育基金會,擔任董事,同時,在台灣及美國兩地弘法,開始對華藏講堂同修開講廣論,離台期間,講堂同修便互相研討廣論之風(如修法師、李衍忠等)。
1986年,58歲。決心至印度達隆沙拉辯經學院求法,途中曾患重病,經德裡,到達達隆沙拉,病癒如初。
1986、1987年。每年獨自前往印度求法三個月。
1987年,59歲。校長傳師父三主要道,單獨晉見法王,法王說回去要弘傳廣論。
1987年中秋節,59歲。於華藏講堂與同修共度中秋,師父慈悲和藹地和大家談許多高僧大德的行誼,及自己修行中之見聞,令大家在輕鬆的心情下增長學佛的信心,成為以後廣論同修中秋普茶之因緣。
1988年上半年,60歲。在洛杉磯宣講《菩提道次第略論》,迎請洛桑校長到洛杉磯,在大覺蓮社開示「十二因緣」教授。
1988年,60歲。由美國返台,結夏安居期間,先在圓通寺,後又轉到淨律寺略講《菩提道次第廣論》,首次引起台灣地區有志學法者受用廣論。回台遇淨通法師,介紹到淨律寺、圓通寺、南普陀寺講法。募集款項重新標點校正《菩提道次第廣論》,為法尊法師譯廣論以來首次新版,共發行三仟冊。九月,應廣化法師邀請,受聘為南普陀佛學院副院長兼教務長,正式開講廣論,講授期間,尼眾法師求法者眾,山下「正覺寺」尼眾道場乃提供住宿,給發心研習的女眾。
1989年二月,61歲。發行1~50卷廣論錄音帶。華藏講堂正式成立研討班。暑假,送蔣揚、昂旺二人至印度達隆沙拉辯經學院求學。
1990年三月,62歲。廣論錄音帶 1~160捲髮行圓滿。結夏,南普陀僧團舉行一連三個月之結夏精進懺悔共修。此為師父主持指導精進共修之始。
1991年二月,63歲。帶領南普陀佛學院四位法師前往達隆沙拉,求受法王傳承戒法。四月,南普陀第三屆佛學院結業。台中研討班成立(火力電廠班)。成立福智精舍。結夏,在高雄悟光精舍開示《南山律在家備覽》,圓滿後,出版八十卷之錄音帶流通。九月,開示法華經對學佛人的重要意義,並組合台北、華藏、湖山、松山班代表開會研究,初始先擬出版福智之聲雜誌。十月,悟光精舍開始研討廣論,此為尼眾僧團成立初期雛型。十一月,「福智之聲」創刊,以「廣論為度越苦海之舟航,效善財龍女一生圓滿取辦」為發刊詞。
1992年二月,64歲。北、中、南部研討班同修百餘人,不約而同前往福智精舍拜年,此為朝禮法會之始。三月,率淨明法師等四位法師赴印度求戒,並晉見法王,報告台灣學習廣論的情況,受法王讚許,並贊成成立財團法人。請回多項法寶。回台後重病,大家發起放生、誦經法會,經兩個月後始癒。六月,於高雄橋頭圓明寺開示「增上生道」。八月,於南投國姓鄉真嚴寺舉行「第一屆廣論義理研討會」(淨智營前身)。十二月,假湖山精舍舉行「班長研習會」。應大眾懇求,舉行不共皈依,祈求釋迦世尊、文殊師利菩薩、宗喀巴大師在增上生道上指引我們,自己亦發願生生世世不離此道,直至成佛。尼眾僧團進駐屏東「南海寺」。
1993年二月,65歲。為福智精舍法師講授《法華經》、《南山律在家備覽》、《戒行持犯》、《了凡四訓》、《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阿底峽尊者傳》。法人與中華慧炬佛學會於台北十普寺合辦二梯次廣論研習會(第一屆教師營及第一屆大專營)。二~三月,法人主辦第一屆請法團赴印度請法,擬創辦佛學院之計畫獲法王嘉許。五月,正式成立「財團法人福智寺」。九月,接受心聖尼師供養,率男眾增團進駐新竹鳳山寺。開始建立佛學院。
\n
1994年九月,66歲。鳳山寺沙彌預科班正式成立、招生。十一月,設立於台北的弘法中心正式啟業。十二月,適值藏曆十月十五日,乃「宗喀巴大師誕辰暨圓寂紀念日」,於鳳山寺主持「圓根燈會」,鳳山寺僧團、南海寺僧團及戒學班的老同學共同參與。此為本團體「圓根燈會」之始。
1995年三月,67歲。率第二屆印度請法團赴印度達隆沙拉請法,在德裡觀見任黃教克主傑法座之「夏巴曲傑」仁波切。法王亦特准法師受戒,全體請法團獲法王接見。四月,安排「夏巴曲傑」仁波切到美國就醫。獲仁波切傳「上師相應法」。十月,主持首座無農藥農場(嘉義樸子、慈心農場)灑淨法會。
1996年一月,68歲。迎請洛桑校長赴港講法,並傳授發菩提心願心儀軌及密集瑪。四月,在美國加州大覺蓮社正式成立美國弘法中心。五~六月,在鳳山寺對僧俗二眾宣講「利器之輪」。十一月,有鑒於社會上藉宗教詐騙的事件層出不窮,特別在台北實踐堂開示「如何以三法印鑑別正統佛法」。
1997年二月,69歲。洛桑校長圓寂。三月,法王首次來台弘法,並加持鳳山寺僧團賜名為「正法林佛學院」。六月,「佛學十三講」系列開示開講。七月,偕道海長老赴印度參加法王召開的「比丘尼戒傳承研討會」。
1998年八月,70歲。正式宣佈精進用功內涵,以思惟修為主體。九月,迎請洛確仁波切來台,首次傳授毗婆捨那。
1999年一月,71歲。僧團開始羯摩運作,首任住持為淨明法師。四月,舌部出血住院開刀。九月,921地震,開示《我見過的靈界》以及《死亡九分鐘》。
2000年二月,72歲。歲 重講《備覽》。九月,鳳山寺首次傳授三壇大戒。
2001年一月,73歲。首次為在家居士傳授五戒。四月,法王二度來台,並親至園區加持。七月,福智教育園區動工灑淨。
2002年二月,74歲。首次興辦祈願法會,由第一百世「甘丹墀巴」仁波切主法。
2003年二月,75歲。示現病相。
2004年一月,76歲。於春節禮師法會後,搬到園區安養。並發心結合般若經及廣論之精神內涵,開始宣講《南山律在家備覽》及毗婆捨那。
2004年10月15日,76歲。於中國安然示寂。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06
- 文章: 33482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上日下常老和尚創辦
上日下常老和尚創辦
>>福智僧團<<
>>福智佛教基金會<<
有關福智團體--->福智全球資訊網
福智文教基金會
http://educational.blisswisdom.org/
>>>[urlnew=http://edu.blisswisdom.org/index.php/20 ... 5-08-07-12]福智文教基金會概說[/urlnew]<<<
福智文教基金會的緣起與介紹?
「福智基金會」這是由上日下常法師指導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研討班」學員,由老法師啟發或領導所發展出來的,成立宗旨為「促進心靈淨化,塑造完美人格,重建倫理道德,發揚文化傳統,提昇精神文明,圓成大同世界。」常舉辦各項教師、學生、家長活動,以落實學校教育及家庭教育中品德的涵養、心靈的提升及生命成長。目前總幹事是盧克宙先生。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http://toaf.org.tw/
私立福智國小、國中、高中
[646]雲林縣古坑鄉麻園村4鄰平和路21號
(05)5828222
里仁事業全球資訊網(里仁有機食品)
https://www.leezen.com.tw/
>>福智僧團<<
>>福智佛教基金會<<
有關福智團體--->福智全球資訊網
福智文教基金會
http://educational.blisswisdom.org/
>>>[urlnew=http://edu.blisswisdom.org/index.php/20 ... 5-08-07-12]福智文教基金會概說[/urlnew]<<<
福智文教基金會的緣起與介紹?
「福智基金會」這是由上日下常法師指導的「菩提道次第廣論研討班」學員,由老法師啟發或領導所發展出來的,成立宗旨為「促進心靈淨化,塑造完美人格,重建倫理道德,發揚文化傳統,提昇精神文明,圓成大同世界。」常舉辦各項教師、學生、家長活動,以落實學校教育及家庭教育中品德的涵養、心靈的提升及生命成長。目前總幹事是盧克宙先生。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http://toaf.org.tw/
私立福智國小、國中、高中
[646]雲林縣古坑鄉麻園村4鄰平和路21號
(05)5828222
里仁事業全球資訊網(里仁有機食品)
https://www.leezen.com.tw/
最後由 懸壺子 於 2006-04-12 , 9:40 編輯,總共編輯了 5 次。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06
- 文章: 33482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
◎ 前言 ...........4藥櫃
道前基礎
◎ 歸敬頌 ..............5藥櫃
◎ 造者殊勝 ...........6.7.8藥櫃
◎ 教授殊勝 ...........9.10.11藥櫃
◎ 聽聞軌理 ...........12.13.14.15藥櫃
◎ 說法軌理 ...........16藥櫃
◎ 完結軌理 ...........17藥櫃
◎ 親近善士 ...........18.19.20.21.22.23藥櫃
◎ 修習軌理 ...........24.25.26.27藥櫃
◎ 暇滿 .................28.29藥櫃
◎ 道次引導 ...........30.31藥櫃
共下士道
◎ 念死無常
◎ 三惡趣苦
◎ 皈依三寶
◎ 深信業果
共中士道
◎ 希求解脫
◎ 思惟苦諦
◎ 思惟集諦
◎ 十二緣起
◎ 除邪分別
◎ 解脫正道
上士道(1)
◎ 入大乘門
◎ 菩提心次第
◎ 儀軌受法
◎ 學菩薩行
上士道(2)
◎ 佈施
◎ 持戒
◎ 忍辱
◎ 精進波羅蜜
上士道(3)
◎ 靜慮
◎ 般若波羅蜜
◎ 四攝法
◎ 略論止觀
◎ 附錄
福智團體創辦人--日常法師開示《菩提道次第廣論》160卷舊版 音檔MP3下載
http://buddhism.blisswisdom.org/index.p ... 6%AA%94160
《菩提道次第廣論》新版音檔 下載 (增上班輔助教材-73卷)
http://buddhism.blisswisdom.org/index.p ... AA%9473new
菩提道次第廣論作者:宗喀巴大師
底下藍色表示廣論原文
◎ 前言 ...........4藥櫃
道前基礎
◎ 歸敬頌 ..............5藥櫃
◎ 造者殊勝 ...........6.7.8藥櫃
◎ 教授殊勝 ...........9.10.11藥櫃
◎ 聽聞軌理 ...........12.13.14.15藥櫃
◎ 說法軌理 ...........16藥櫃
◎ 完結軌理 ...........17藥櫃
◎ 親近善士 ...........18.19.20.21.22.23藥櫃
◎ 修習軌理 ...........24.25.26.27藥櫃
◎ 暇滿 .................28.29藥櫃
◎ 道次引導 ...........30.31藥櫃
共下士道
◎ 念死無常
◎ 三惡趣苦
◎ 皈依三寶
◎ 深信業果
共中士道
◎ 希求解脫
◎ 思惟苦諦
◎ 思惟集諦
◎ 十二緣起
◎ 除邪分別
◎ 解脫正道
上士道(1)
◎ 入大乘門
◎ 菩提心次第
◎ 儀軌受法
◎ 學菩薩行
上士道(2)
◎ 佈施
◎ 持戒
◎ 忍辱
◎ 精進波羅蜜
上士道(3)
◎ 靜慮
◎ 般若波羅蜜
◎ 四攝法
◎ 略論止觀
◎ 附錄
福智團體創辦人--日常法師開示《菩提道次第廣論》160卷舊版 音檔MP3下載
http://buddhism.blisswisdom.org/index.p ... 6%AA%94160
《菩提道次第廣論》新版音檔 下載 (增上班輔助教材-73卷)
http://buddhism.blisswisdom.org/index.p ... AA%9473new
菩提道次第廣論作者:宗喀巴大師
底下藍色表示廣論原文
最後由 懸壺子 於 2006-03-14 , 10:11 編輯,總共編輯了 1 次。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06
- 文章: 33482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 前言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一)
日常法師 釋
宗喀巴大師所著《菩提道次第廣論》完整勾劃出佛法修學內涵,統攝三藏十二部經的佛語心要,引導佛弟子到成佛的正確圓滿次第,是可以實修的教授。一如世間學問須經過小學、中學、大學的學習才能成就,修學佛法也有一條心路歷程,須經共下士、共中士、上士的次第才能圓滿,此論猶如一把鑰匙,能開啟一切佛法寶藏。
日常老法師持戒精嚴、廣研經論並在印度達隆沙拉辯經學院修學藏系佛法,深感此論為佛弟子最好的修學寶典,故於民國七十六年起先後在台中南普陀佛學院及新竹鳳山寺宣講此論,並發行錄音帶。其間老法師開辦研討班,諸多出家及在家弟子深受法益,於知見建立後,復能在平時生活中付諸實踐,以求真實受用。為澤及更多學佛弟子,故將日常老法師講述之錄音帶整理成文字稿,分為七冊,前四冊為道前基礎、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後三冊為上士道,名為《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
以目前條件,論中部分文字義理,可能無法全然完整消釋,此尚待將來赴印學法諸賢發心釐清,然老法師將一生行持,融合廣論總體意趣,作深廣闡述,令道次第內涵易於掌握,實甚難得,學者當從此中吸取精髓焉!本淺釋係由諸弟子從錄音帶抄錄後並經潤飾,然因潤稿者程度有限,實難以全然表達說法者意趣,讀者研學時若有疑義,尚祈賜教,俟再版時得以修正。
出版者謹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 言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這本殊勝的論典,在開始講之前先將我學這本論的因緣簡要地講一下。這是第二次宣講,離開第一次已整整八年,這裡邊有些不同之處,這跟我學習的過程有關係,雖然是我個人失敗的經驗,很願意提供給各位在將來學習的過程中做為參考,可以避免走很多冤枉路。
學習佛法有幾個根本重要的次第--先認識理論再去如理修持,前面那一部分稱為教量,後面根據這認識去修持行證而達到相應的證量。不管學什麼,首先都需要有真正的善知識來引導,而修學佛法要找到善知識必須自己具備很多基本條件,以上所講的就是修學佛法的正軌。可是我並不是依照這樣的次第來學習,我的整個學習過程似乎都是顛倒的。我們可以說這是因為末法了,但是對於自己的修學來說,這句話不對,我們應該深深地反省、觀察,為什麼我不能感得正法?我過去造了什麼業?假定我造的是善淨之業,我應該生在正法時期,遇見最好的老師,得到最好的教授。但是平常我們不懂,總是把罪過諉之於別人,這是最大的錯誤,我願意把自己錯誤的學習過程簡單說一下。
我們通常都說現在是末法時代,完整的法沒有了,有的也是支離破碎的。世尊真了不起,最後還留下了淨土法門,在這種狀態之下,淨土可以說是在我們漢地最普遍的。我剛進入佛門的時候,接觸的就是這樣,這還算是幸運的。幸與不幸是比較得來的,以現在整個世間來說,幾乎沒有佛法了,而我居然還能遇見佛法,就這一點來說,算是很幸運。我接觸了淨土以後,也就念佛,照理說,這應該算是修持了,但是要想修持,必須先要有正確理路的認識,如果理路不認識,那要修什麼呢?而我對於整條佛道還沒有建立理路的認識,就先去修行!儘管說這是末法了,至少應該了解自己感得末法而慚愧,在慚愧的當下,心裡會覺得不足,自然也就謙下。偏偏已經造了這樣的業,外面感不到好的環境,裡面自己又不了解這種特點,在這種情況之下,自然而然就走上了錯路。我先學念佛,後來又覺得念佛好像太簡單了,就去學禪。禪也是修證的法門,就佛法的整體來說,那是最後徹底證悟空性的部分,必須先有完整的教理的認識,當教量建立以後去修行之時,最後的部分才是學禪。結果我又走顛倒了,明明是最後的部分卻最先學,可想而知,當然是毫無成果。
就這樣東碰西碰,後來我有因緣到美國,遇見了藏系佛法。以我現在的了解,藏系雖然也一樣衰頹了,可是比起漢地要好,因為它還有最嚴密的次第:先是理路上的認識,這是「教」,然後根據所教的去行持,而且整個過程當中還有好的老師引導。因為藏系佛法保留了世尊的教法當中最究竟圓滿的內涵,所以顯密都包含了。就像我們的學歷,從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到研究所,通常都只把最高的標出來;同樣的,在整個教法當中,密教是最後的部分,但並不是所有的藏人都是學密,應該說他們是有次第,一步一步學上來,而最高的那一部分是密。我在美國值遇密法,當初還覺得這樣是最好的,實際上,我的學習次第整個脫了節。這說明一個很矛盾的現象--從好的地方說算是很有緣,能遇見最好的法,實際上這是最壞的情況,因為我整個次第都沒有走對,脫了節,走上顛倒的路子。
我會把自己失敗的經驗告訴別人,我說:「我已經有這樣痛苦的失敗經驗了,你還不按著這個次第一步步上來!」我告訴他們,我顯教學過些什麼,密教學過些什麼,遇見很多老師,什麼高人我都見過。在說這話的時候,往往還有一些傲慢心,好像你講了半天,這些高人我都認識,還做過我的老師,為我灌過頂,實際上這正說明我顛倒失敗的錯誤經驗--應該是從基礎一步一步學上來,我卻是倒過來走。有一位老師曾說過:本來世尊的教法傳下來的時候是有二種方法,一個是從基礎引導你一步一步學上來,另一個是從最高深的法一步一步倒推回來,先給你最好的,你程度不夠就再退下一步,不夠再退下一步。可是像我們這種根性條件不夠的人,不會覺得自己條件不夠的。能知道自己不足而能很謙虛腳踏實地走的人畢竟不多,《廣論》上面說真正曉得自己條件不夠的,都是很有智慧的人,但我不是這樣的人;這個智慧並不是指腦筋好。雖然修學佛法的人裡面確實有條件很好的利根者,但一般人通常是由於慢心所使,而以為自己條件很好。我要說明的是,實際上,世尊的教法當中是有些為好根器而留下來的,可是我並不是那種根性,而且現在極大部分的人也都是如此。我摸索了半天以後,有因緣發現了錯誤,回過頭來,最後死心塌地覺得應該一步一步踏實地來,以上是我的學習過程。
以下說明前後宣講《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因緣。第一次講的時候自己還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那時候也沒有很多人真心專門為了《廣論》的次第來學。當時的學習環境,一般而言並不是遵照著這樣完整教授的內涵次第。我當初講的地點是在南普陀佛學院,南普陀是修學淨土的道場。本來佛的教法當中不論學什麼,都要以對整體教法的認識為基礎,了解了以後,你歡喜哪一樣,就選哪一樣。現在國內一般的情況是,每一個寺院都有他特別的修行法門,有他自己所宗的中心思想。如果是念佛,當然就以念佛為主,若是禪,當然也以禪為主,學教就是以經教為主,這是天經地義、順理成章的。其實宗派本身並無好壞之別,它的意義是說,佛以其所證得的圓滿教法來引導我們的時候,因為眾生的條件不夠,所以佛不可能直接告訴我們最究竟圓滿的教法,《法華經》就特別說明這個道理。佛隨順著眾生不同的根性,所以就分門別類,你歡喜這種,就從這一個地方契入,你歡喜那一點,就從那個地方契入,宗派的形成就是這樣來的。應不同根性的眾生,先從他相應之處契入,契入了以後漸次加深加廣,到最後達到究竟圓滿。所以為了引導不同的眾生,自然而然會分出各式各樣的教法以適應各種不同的根性。
那些不同根性的弟子們,雖然沒有像世尊一樣能夠達到究竟圓滿,可是他們的確有很深厚的善根,罪障也減低到一定限度,所以他聽見了這個法以後,會全心全意依照著去修學,來淨化罪障、集聚資糧,從淨罪集資這兩點不斷地提升。後來漸漸有了轉變,眾生的條件越來越差,學了法以後,不是拿來淨化、提升自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始終離不開憍、慢二字,所以就拿所學的法與別人作對比說:「我學的法門是最好的,你學的不一樣,當然你的就沒我的好囉!」不是拿所學的法來淨化自己,而是跟人家互相諍論,越到後來諍論的情況越糟糕,所以後來就變成宗派彼此間黨同伐異,我們現在也處處都看得到這種狀態,尤其末法的時候這種現象特別強烈。
我第一次講的時候,因為那裡純粹是淨土的道場,講的時候一方面根據我的經驗,一方面根據《菩提道次第廣論》的特點,當然也還要依這宗派的特點,一方面就它的長處充分發展,另一方面也避免彼此間宗派的對立,所以講的時候多少受了這樣的影響。然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還在學習的過程中,本來就沒有走對,像之前說的,我並不是照著次第先接觸教量,而是走反了。幸好最後接觸藏系(這個教法是藏系進來的),我了解到要修高的法門自己的條件還不夠,漸漸地找到錯誤之處,一心退下來之後,終於能夠得到真善知識的指示。我接觸藏系,先是白教,再來是紅教,後來是薩迦跟黃教,乃至於最後我有機會到印度,接近辯經學院院長(已故的洛桑院長),那是我最重要、最根本的一位老師,他跟我講了一些道理,當然還有其他的老師指點。
經過前面的轉折以後,才多多少少對《廣論》有一點膚淺的認識。回過頭再看第一次講的《廣論》,一方面因為受客觀環境的影響,所以有時候會偏;一方面自己的認識也的確很不足,我實在差得太多。即使以我現在的條件來說,要講《廣論》,也完全不夠資格,那為什麼又要講呢?正因為我已講過一次,剛開始講的時候,我自己只覺得很高興啊!因為我的老師(最主要的就是法王給我的加持)曾經指示我:「你要把所學的法帶回去。」我想所學的法之中最重要、最好的,莫過於《菩提道次第廣論》,所以那個時候也就跟大家介紹。當初以為講完了也就結束了,沒想到講完了以後,這一百六十卷錄音帶產生了一些影響。大家覺得我講得很好,我自己很清楚,《菩提道次第廣論》是絕對地好,因為這是諸佛的心要,經過歷代祖師將它流傳下來,宗喀巴大師是文殊菩薩的示現,文殊菩薩是諸佛的老師,他造的論當然好,所以並不是我講得好,而是這本論本身實在好,我講得實在爛。既然我講得爛,又有一些錯誤,這本書大家不容易看懂,偏偏由於之前的因緣又很容易產生誤解,所以我現在重新講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我希望再講的時候,能把前面最粗淺的錯誤拿掉,這是最重要的一點;第二點,經過了這七、八年,一方面由於自己得到師長真正的指點教授,多少在文義上面有一點了解,還有自己跟這裡的同學切磋琢磨以後,多多少少有一點膚淺的體認,這二點加起來可以提供有心學佛的人,初初進去時有一個非常強有力的完整的指導,這就是此次重說《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因緣。
一般在正式講法的時候,不管是藏系、漢地,都有講法的儀軌。對這一個儀軌,一則是我也沒正式學過,還有我希望透過在座各位很認真地學,將來能夠建立一個新的制度,因為我們是漢人,漢人祖師留下的這套東西,現在已經漸漸隱沒了,而藏經還在,可是我們去看藏經,根本看不懂。特別是學了《廣論》這樣的書以後,更正確地了解,如果沒有傳承師長來引導,自己去看書很不容易懂,我舉一個實際上的事例來說明。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了不起的大祖師,禪門的六祖惠能大師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嶺南(廣東一帶)的人,他生於初唐,當時那個地方叫南蠻,也就是還沒開發之地。某天他在鄉下聽見有人念《金剛經》,當念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恍然大悟,開悟了!我們會說六祖大師真了不起,很多人念《金剛經》念了一輩子,一點體會都沒有。在座很多人都念過《金剛經》,我也念過很多遍,什麼都不懂,聽人家講過還是不懂,他既沒有聽人家講,就這樣聽一遍就懂了!實際上是不是這樣呢?不一定!這個故事的下面,我只敘述很簡單的一部分。他聽見了,「啊!這麼好啊!」就問念經的人,這個人說:「這我也不懂,我只是照著經文念。現在有一位了不起的大德--黃梅五祖,你去找他。」於是他就向北方走,最後到了黃梅。
《壇經》裡有個公案:五祖要傳法了,他想試看看弟子中哪一位最精采就傳給他,於是叫弟子們把自己的體會寫成偈子。那時候有一位上座,是弟子們公認為最了不起的一位上座,他想到一首偈,但不敢寫上來,萬一老師說不對,那不是不好意思嗎?想了半天,一直不敢寫,但是大家都等著他,不寫又不行,所以他就叫人家寫在牆上:「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大家一看,都讚歎他好了不起!實際上,透過這首偈子可以看出他條件還不夠,不過五祖說:「能這樣子用功已經不錯了。」最後就叫大家拿這個偈子去唸。六祖大師聽見人家唸,便問人家唸什麼,才知道有這件事情。六祖說:「這個還不行!」對方想:你算什麼,竟然說這個不行,「那難道你也懂嗎?」「對!我也懂!」所以他就請人在牆上寫「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從這首偈子就知道六祖是何等地了不起。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會以為六祖大師聽了《金剛經》就懂了,實際上,你說他不懂嗎?不對!說他懂嗎?還有下文,我講下去,你們就知道。六祖這首偈寫上去以後,大家鬧起來了,五祖聽見外面在起鬨,一看這樣的偈子,五祖這樣的祖師當然曉得,這偈代表已經明心見性了,可是現在如果傳位給惠能的話,弟子們會起鬨。就譬如我們現在要傳法,上座都沒有分,我隨便挑了一個最小的沙彌,傳給了他,那你們大家會不會氣他啊?很可能會有這樣的現象。這個故事就很類似這種狀態,他平常處處地方都不行,又是最晚來的一個,而且是南蠻的蠻子,話都不通的一個人,所以當時五祖說:「也一樣不行!」既然老師說不行,那大家也就算了。實際上這是有名堂的,師徒之間都不動聲色,老師沒說什麼,徒弟也乖乖的。六祖到黃梅以後幹什麼?去舂米,拿現在的話來講是做苦工,我們現在這裡不必舂米,但就像打掃廁所、掃院子,一天到晚忙這些。他在那邊做了八個月的苦工,老師也從來沒跟他講什麼話,而他也不會抱怨來了八個月老師都不理我。
有一天,五祖出去散步,走到舂米的地方,看見六祖正在舂米。他就問說:「米舂熟了沒有?」「舂熟了!」那時的米不像現在是使用機器打的。米本來是稻,稻的外面有保護的糠,糠有粗糠跟細糠,以前是用一種粗的磨子先將粗糠磨掉,然後將米放在石臼裏舂,米與米磨擦後,細糠就會脫掉。舂米的石臼有大、有小,像五祖這種道場都是很大的,六祖當時就專門舂米。舂米是利用槓桿原理,他要把它踩下去,腳一鬆石頭就蹬一下,舂子就會舂到米裏面。因為六祖的身體很瘦,力量不夠,所以他在身上綁了一塊石頭,增加重量。這樣一次一次碾掉米的糠,細糠舂掉了,米就舂熟了,舂熟了以後,篩一下,將糠篩掉,留下來的就是白米了。當時五祖就走到石臼旁邊,拿了一根杖敲敲石臼說:「米熟了沒有?」六祖回答:「已經熟了很久,但是還欠一個條件。」「欠什麼?」「要篩一下。」舂米本來就是這樣,這是他們師徒兩人的對答,我們平常粗枝大葉去看是不懂的,就好像說你們在掃地,我問:「掃好了沒有?」你們說:「掃好了,只要用畚斗掃起來丟出去就好了。」就是這樣。五祖問完了以後也不動聲色,他回過頭來背對著六祖,拿著手杖在舂米的石臼上「篤!篤!篤!」敲了三下就走了,像是一個無意識的動作,實際上他那個對答和背過來敲三下都是玄機。
那天晚上半夜三更,六祖就到五祖房裏,五祖早已在等著他,拿著《金剛經》對他開示。講的時候,他用袈裟遮住窗戶,不讓其他人知道。六祖體悟後說了幾句話:「何其自性能生萬法,何其自性……」《壇經》上面寫得很清楚。我為什麼要特別講這些呢?當初六祖大師在嶺南聽《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好像已經了解了,結果到五祖這個道場住了一年,一直等到半夜五祖為他講《金剛經》,他說:「啊!原來是這個樣子!」他說了很多「原來是這個樣子」,那表示他以前並不懂。由於我們個人腦筋靈敏的程度並不一樣,多少會了解一點,比如我們現在看了以後就說:「啊!懂了,懂了!」多少懂一點,懂什麼?文字相!但文字相也有深淺的不同,也許對文字的內涵多少有一點體驗,可是這地方告訴我們,即使像六祖大師這麼了不起的人,對於《金剛經》最究竟的內涵也要等到他老師講了才體會得到。
我特別講這個故事是要說明一個特點:如果我們真正想深入佛法,那麼真正夠量的善知識是絕端需要的,這在《廣論》上會告訴我們。也許你會覺得我們現在直接找一位夠量的善知識就可以了,事實上,我們必須要慢慢地積累資糧,現在連最粗淺的人與人之間的來往都建立不起來,我們就能夠找到最好的老師嗎?佛法裏沒有這樣的道理。就像我們念書,你小學還不會,直接跑去大學、研究所一念就行了,天下哪有這種道理!我經過了這幾年,由於能夠認識以前的錯誤,退下來而遇見了真正跟傳承相應的老師,他給了我一些開示,透過這個領會之後,在同學當中切磋琢磨,多少有一點簡單的認識,現在我就是希望在這個最簡單的基礎上面,再為大家介紹《廣論》的內涵。各位同學以現在這樣的基礎好好努力,這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了這個以後,有兩件事情非常重要,我們應隨分隨力地努力。第一個是見解,為什麼我們在人生無限的選擇中會來做和尚?這個見解要建立得非常穩固;其次,既然出家了,我們應該怎麼照著次第一步一步去學習,整本《廣論》就是告訴我們這個。之前我們曾借用世間的書籍,這無非是讓我們生在這個時代,能很客觀地把所面對的世間、出世間做一個比較,讓我們理智地去選擇,而且我也把自己失敗的經驗合盤托出告訴你們。所以儘管諸位年紀不大,而腦筋已經夠靈活,再加上你們的尊長乃至父母親的經驗,那時候就能做一個最好的選擇。
平常講法,漢、藏兩地都有它一定的軌則。現在漢地教法還留下來,但是儘管有很完整的資料,如果沒有真正的善知識來教導的話,還是無法學到它的內涵。在藏系我雖然後來遇見最好的老師,可是因為自己不懂藏文而且年紀也大了,所以老師只是把最精要的部分告訴我,並沒有在完整的次第上好好地學。你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將來都有機會學,等學好以後,希望能建立一個與我們相應而不失整個傳統的法軌。
《菩提道次第廣論》是宗喀巴大師造的,宗喀巴大師離開現在五百多年,他出生於元順帝至正二十五年,西元一三五七年。他是藏族,生在青海西寧附近叫湟水的地方,當地的人叫它「宗喀」。「巴」是西藏人對人的尊稱,就像我們中國人傳統的習慣,對很尊敬的人並不會直接稱名一般,西藏人對自己所尊敬的人也不敢直呼其名,而是尊稱他為某某巴。因為大家都非常尊敬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祖師,對我們佛弟子有無上的恩惠,所以後人不敢直接稱他的名字,照著傳統尊稱他為「宗喀巴」。比如說我們是湖口的人,如果在座各位將來出了一位大祖師,大家尊敬你,不直接稱你的名字,尊稱你為「湖口巴」,也許叫「鳳山巴」。大家一聽到「宗喀巴」就會想到大師這樣的一個人。
大師資質絕頂,天分非常高,從小就出家,後來到藏地接觸當時各宗各派的高人,廣學當時藏地所有法門,從教到證,從顯到密,最後成就達到最高,所以在當時是藏地一切聖者的頂嚴,也就是成就最高的人。最後他把一生學過的法門整個地消化、濃縮、整理,還透過本尊的加持,實際上是文殊師利菩薩親自指點他,才寫成這本《菩提道次第廣論》。這本《廣論》是大師四十六歲時寫的,如果算年代是一四○二年,距今五百九十四年。這本論在藏地一直是最重要的教授。世尊講的經論非常豐富、圓滿,一般凡夫不大容易受持,後來祖師們就把世尊的教法濃縮,將我們相應、最精要的部分很有次第地把綱要列出來,這個叫做「教授」。如果我們根據這教授去修行的話,一步一步學上去,就可從我們現在相應的下手處一直走到成佛。對於「教授」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也可以說它是最精要的佛法的內涵。《廣論》一向在藏地流傳,一直到民國初年才由法尊法師翻譯成中文。法尊法師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法師,民國六十八年圓寂,離現在也十多年了。他所翻譯的《宗喀巴大師傳》(指略傳),你們有時間應該看一下。
日常法師 釋
宗喀巴大師所著《菩提道次第廣論》完整勾劃出佛法修學內涵,統攝三藏十二部經的佛語心要,引導佛弟子到成佛的正確圓滿次第,是可以實修的教授。一如世間學問須經過小學、中學、大學的學習才能成就,修學佛法也有一條心路歷程,須經共下士、共中士、上士的次第才能圓滿,此論猶如一把鑰匙,能開啟一切佛法寶藏。
日常老法師持戒精嚴、廣研經論並在印度達隆沙拉辯經學院修學藏系佛法,深感此論為佛弟子最好的修學寶典,故於民國七十六年起先後在台中南普陀佛學院及新竹鳳山寺宣講此論,並發行錄音帶。其間老法師開辦研討班,諸多出家及在家弟子深受法益,於知見建立後,復能在平時生活中付諸實踐,以求真實受用。為澤及更多學佛弟子,故將日常老法師講述之錄音帶整理成文字稿,分為七冊,前四冊為道前基礎、共下士道、共中士道,後三冊為上士道,名為《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
以目前條件,論中部分文字義理,可能無法全然完整消釋,此尚待將來赴印學法諸賢發心釐清,然老法師將一生行持,融合廣論總體意趣,作深廣闡述,令道次第內涵易於掌握,實甚難得,學者當從此中吸取精髓焉!本淺釋係由諸弟子從錄音帶抄錄後並經潤飾,然因潤稿者程度有限,實難以全然表達說法者意趣,讀者研學時若有疑義,尚祈賜教,俟再版時得以修正。
出版者謹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 言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這本殊勝的論典,在開始講之前先將我學這本論的因緣簡要地講一下。這是第二次宣講,離開第一次已整整八年,這裡邊有些不同之處,這跟我學習的過程有關係,雖然是我個人失敗的經驗,很願意提供給各位在將來學習的過程中做為參考,可以避免走很多冤枉路。
學習佛法有幾個根本重要的次第--先認識理論再去如理修持,前面那一部分稱為教量,後面根據這認識去修持行證而達到相應的證量。不管學什麼,首先都需要有真正的善知識來引導,而修學佛法要找到善知識必須自己具備很多基本條件,以上所講的就是修學佛法的正軌。可是我並不是依照這樣的次第來學習,我的整個學習過程似乎都是顛倒的。我們可以說這是因為末法了,但是對於自己的修學來說,這句話不對,我們應該深深地反省、觀察,為什麼我不能感得正法?我過去造了什麼業?假定我造的是善淨之業,我應該生在正法時期,遇見最好的老師,得到最好的教授。但是平常我們不懂,總是把罪過諉之於別人,這是最大的錯誤,我願意把自己錯誤的學習過程簡單說一下。
我們通常都說現在是末法時代,完整的法沒有了,有的也是支離破碎的。世尊真了不起,最後還留下了淨土法門,在這種狀態之下,淨土可以說是在我們漢地最普遍的。我剛進入佛門的時候,接觸的就是這樣,這還算是幸運的。幸與不幸是比較得來的,以現在整個世間來說,幾乎沒有佛法了,而我居然還能遇見佛法,就這一點來說,算是很幸運。我接觸了淨土以後,也就念佛,照理說,這應該算是修持了,但是要想修持,必須先要有正確理路的認識,如果理路不認識,那要修什麼呢?而我對於整條佛道還沒有建立理路的認識,就先去修行!儘管說這是末法了,至少應該了解自己感得末法而慚愧,在慚愧的當下,心裡會覺得不足,自然也就謙下。偏偏已經造了這樣的業,外面感不到好的環境,裡面自己又不了解這種特點,在這種情況之下,自然而然就走上了錯路。我先學念佛,後來又覺得念佛好像太簡單了,就去學禪。禪也是修證的法門,就佛法的整體來說,那是最後徹底證悟空性的部分,必須先有完整的教理的認識,當教量建立以後去修行之時,最後的部分才是學禪。結果我又走顛倒了,明明是最後的部分卻最先學,可想而知,當然是毫無成果。
就這樣東碰西碰,後來我有因緣到美國,遇見了藏系佛法。以我現在的了解,藏系雖然也一樣衰頹了,可是比起漢地要好,因為它還有最嚴密的次第:先是理路上的認識,這是「教」,然後根據所教的去行持,而且整個過程當中還有好的老師引導。因為藏系佛法保留了世尊的教法當中最究竟圓滿的內涵,所以顯密都包含了。就像我們的學歷,從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到研究所,通常都只把最高的標出來;同樣的,在整個教法當中,密教是最後的部分,但並不是所有的藏人都是學密,應該說他們是有次第,一步一步學上來,而最高的那一部分是密。我在美國值遇密法,當初還覺得這樣是最好的,實際上,我的學習次第整個脫了節。這說明一個很矛盾的現象--從好的地方說算是很有緣,能遇見最好的法,實際上這是最壞的情況,因為我整個次第都沒有走對,脫了節,走上顛倒的路子。
我會把自己失敗的經驗告訴別人,我說:「我已經有這樣痛苦的失敗經驗了,你還不按著這個次第一步步上來!」我告訴他們,我顯教學過些什麼,密教學過些什麼,遇見很多老師,什麼高人我都見過。在說這話的時候,往往還有一些傲慢心,好像你講了半天,這些高人我都認識,還做過我的老師,為我灌過頂,實際上這正說明我顛倒失敗的錯誤經驗--應該是從基礎一步一步學上來,我卻是倒過來走。有一位老師曾說過:本來世尊的教法傳下來的時候是有二種方法,一個是從基礎引導你一步一步學上來,另一個是從最高深的法一步一步倒推回來,先給你最好的,你程度不夠就再退下一步,不夠再退下一步。可是像我們這種根性條件不夠的人,不會覺得自己條件不夠的。能知道自己不足而能很謙虛腳踏實地走的人畢竟不多,《廣論》上面說真正曉得自己條件不夠的,都是很有智慧的人,但我不是這樣的人;這個智慧並不是指腦筋好。雖然修學佛法的人裡面確實有條件很好的利根者,但一般人通常是由於慢心所使,而以為自己條件很好。我要說明的是,實際上,世尊的教法當中是有些為好根器而留下來的,可是我並不是那種根性,而且現在極大部分的人也都是如此。我摸索了半天以後,有因緣發現了錯誤,回過頭來,最後死心塌地覺得應該一步一步踏實地來,以上是我的學習過程。
以下說明前後宣講《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因緣。第一次講的時候自己還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那時候也沒有很多人真心專門為了《廣論》的次第來學。當時的學習環境,一般而言並不是遵照著這樣完整教授的內涵次第。我當初講的地點是在南普陀佛學院,南普陀是修學淨土的道場。本來佛的教法當中不論學什麼,都要以對整體教法的認識為基礎,了解了以後,你歡喜哪一樣,就選哪一樣。現在國內一般的情況是,每一個寺院都有他特別的修行法門,有他自己所宗的中心思想。如果是念佛,當然就以念佛為主,若是禪,當然也以禪為主,學教就是以經教為主,這是天經地義、順理成章的。其實宗派本身並無好壞之別,它的意義是說,佛以其所證得的圓滿教法來引導我們的時候,因為眾生的條件不夠,所以佛不可能直接告訴我們最究竟圓滿的教法,《法華經》就特別說明這個道理。佛隨順著眾生不同的根性,所以就分門別類,你歡喜這種,就從這一個地方契入,你歡喜那一點,就從那個地方契入,宗派的形成就是這樣來的。應不同根性的眾生,先從他相應之處契入,契入了以後漸次加深加廣,到最後達到究竟圓滿。所以為了引導不同的眾生,自然而然會分出各式各樣的教法以適應各種不同的根性。
那些不同根性的弟子們,雖然沒有像世尊一樣能夠達到究竟圓滿,可是他們的確有很深厚的善根,罪障也減低到一定限度,所以他聽見了這個法以後,會全心全意依照著去修學,來淨化罪障、集聚資糧,從淨罪集資這兩點不斷地提升。後來漸漸有了轉變,眾生的條件越來越差,學了法以後,不是拿來淨化、提升自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始終離不開憍、慢二字,所以就拿所學的法與別人作對比說:「我學的法門是最好的,你學的不一樣,當然你的就沒我的好囉!」不是拿所學的法來淨化自己,而是跟人家互相諍論,越到後來諍論的情況越糟糕,所以後來就變成宗派彼此間黨同伐異,我們現在也處處都看得到這種狀態,尤其末法的時候這種現象特別強烈。
我第一次講的時候,因為那裡純粹是淨土的道場,講的時候一方面根據我的經驗,一方面根據《菩提道次第廣論》的特點,當然也還要依這宗派的特點,一方面就它的長處充分發展,另一方面也避免彼此間宗派的對立,所以講的時候多少受了這樣的影響。然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還在學習的過程中,本來就沒有走對,像之前說的,我並不是照著次第先接觸教量,而是走反了。幸好最後接觸藏系(這個教法是藏系進來的),我了解到要修高的法門自己的條件還不夠,漸漸地找到錯誤之處,一心退下來之後,終於能夠得到真善知識的指示。我接觸藏系,先是白教,再來是紅教,後來是薩迦跟黃教,乃至於最後我有機會到印度,接近辯經學院院長(已故的洛桑院長),那是我最重要、最根本的一位老師,他跟我講了一些道理,當然還有其他的老師指點。
經過前面的轉折以後,才多多少少對《廣論》有一點膚淺的認識。回過頭再看第一次講的《廣論》,一方面因為受客觀環境的影響,所以有時候會偏;一方面自己的認識也的確很不足,我實在差得太多。即使以我現在的條件來說,要講《廣論》,也完全不夠資格,那為什麼又要講呢?正因為我已講過一次,剛開始講的時候,我自己只覺得很高興啊!因為我的老師(最主要的就是法王給我的加持)曾經指示我:「你要把所學的法帶回去。」我想所學的法之中最重要、最好的,莫過於《菩提道次第廣論》,所以那個時候也就跟大家介紹。當初以為講完了也就結束了,沒想到講完了以後,這一百六十卷錄音帶產生了一些影響。大家覺得我講得很好,我自己很清楚,《菩提道次第廣論》是絕對地好,因為這是諸佛的心要,經過歷代祖師將它流傳下來,宗喀巴大師是文殊菩薩的示現,文殊菩薩是諸佛的老師,他造的論當然好,所以並不是我講得好,而是這本論本身實在好,我講得實在爛。既然我講得爛,又有一些錯誤,這本書大家不容易看懂,偏偏由於之前的因緣又很容易產生誤解,所以我現在重新講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我希望再講的時候,能把前面最粗淺的錯誤拿掉,這是最重要的一點;第二點,經過了這七、八年,一方面由於自己得到師長真正的指點教授,多少在文義上面有一點了解,還有自己跟這裡的同學切磋琢磨以後,多多少少有一點膚淺的體認,這二點加起來可以提供有心學佛的人,初初進去時有一個非常強有力的完整的指導,這就是此次重說《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因緣。
一般在正式講法的時候,不管是藏系、漢地,都有講法的儀軌。對這一個儀軌,一則是我也沒正式學過,還有我希望透過在座各位很認真地學,將來能夠建立一個新的制度,因為我們是漢人,漢人祖師留下的這套東西,現在已經漸漸隱沒了,而藏經還在,可是我們去看藏經,根本看不懂。特別是學了《廣論》這樣的書以後,更正確地了解,如果沒有傳承師長來引導,自己去看書很不容易懂,我舉一個實際上的事例來說明。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了不起的大祖師,禪門的六祖惠能大師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嶺南(廣東一帶)的人,他生於初唐,當時那個地方叫南蠻,也就是還沒開發之地。某天他在鄉下聽見有人念《金剛經》,當念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恍然大悟,開悟了!我們會說六祖大師真了不起,很多人念《金剛經》念了一輩子,一點體會都沒有。在座很多人都念過《金剛經》,我也念過很多遍,什麼都不懂,聽人家講過還是不懂,他既沒有聽人家講,就這樣聽一遍就懂了!實際上是不是這樣呢?不一定!這個故事的下面,我只敘述很簡單的一部分。他聽見了,「啊!這麼好啊!」就問念經的人,這個人說:「這我也不懂,我只是照著經文念。現在有一位了不起的大德--黃梅五祖,你去找他。」於是他就向北方走,最後到了黃梅。
《壇經》裡有個公案:五祖要傳法了,他想試看看弟子中哪一位最精采就傳給他,於是叫弟子們把自己的體會寫成偈子。那時候有一位上座,是弟子們公認為最了不起的一位上座,他想到一首偈,但不敢寫上來,萬一老師說不對,那不是不好意思嗎?想了半天,一直不敢寫,但是大家都等著他,不寫又不行,所以他就叫人家寫在牆上:「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大家一看,都讚歎他好了不起!實際上,透過這首偈子可以看出他條件還不夠,不過五祖說:「能這樣子用功已經不錯了。」最後就叫大家拿這個偈子去唸。六祖大師聽見人家唸,便問人家唸什麼,才知道有這件事情。六祖說:「這個還不行!」對方想:你算什麼,竟然說這個不行,「那難道你也懂嗎?」「對!我也懂!」所以他就請人在牆上寫「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從這首偈子就知道六祖是何等地了不起。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會以為六祖大師聽了《金剛經》就懂了,實際上,你說他不懂嗎?不對!說他懂嗎?還有下文,我講下去,你們就知道。六祖這首偈寫上去以後,大家鬧起來了,五祖聽見外面在起鬨,一看這樣的偈子,五祖這樣的祖師當然曉得,這偈代表已經明心見性了,可是現在如果傳位給惠能的話,弟子們會起鬨。就譬如我們現在要傳法,上座都沒有分,我隨便挑了一個最小的沙彌,傳給了他,那你們大家會不會氣他啊?很可能會有這樣的現象。這個故事就很類似這種狀態,他平常處處地方都不行,又是最晚來的一個,而且是南蠻的蠻子,話都不通的一個人,所以當時五祖說:「也一樣不行!」既然老師說不行,那大家也就算了。實際上這是有名堂的,師徒之間都不動聲色,老師沒說什麼,徒弟也乖乖的。六祖到黃梅以後幹什麼?去舂米,拿現在的話來講是做苦工,我們現在這裡不必舂米,但就像打掃廁所、掃院子,一天到晚忙這些。他在那邊做了八個月的苦工,老師也從來沒跟他講什麼話,而他也不會抱怨來了八個月老師都不理我。
有一天,五祖出去散步,走到舂米的地方,看見六祖正在舂米。他就問說:「米舂熟了沒有?」「舂熟了!」那時的米不像現在是使用機器打的。米本來是稻,稻的外面有保護的糠,糠有粗糠跟細糠,以前是用一種粗的磨子先將粗糠磨掉,然後將米放在石臼裏舂,米與米磨擦後,細糠就會脫掉。舂米的石臼有大、有小,像五祖這種道場都是很大的,六祖當時就專門舂米。舂米是利用槓桿原理,他要把它踩下去,腳一鬆石頭就蹬一下,舂子就會舂到米裏面。因為六祖的身體很瘦,力量不夠,所以他在身上綁了一塊石頭,增加重量。這樣一次一次碾掉米的糠,細糠舂掉了,米就舂熟了,舂熟了以後,篩一下,將糠篩掉,留下來的就是白米了。當時五祖就走到石臼旁邊,拿了一根杖敲敲石臼說:「米熟了沒有?」六祖回答:「已經熟了很久,但是還欠一個條件。」「欠什麼?」「要篩一下。」舂米本來就是這樣,這是他們師徒兩人的對答,我們平常粗枝大葉去看是不懂的,就好像說你們在掃地,我問:「掃好了沒有?」你們說:「掃好了,只要用畚斗掃起來丟出去就好了。」就是這樣。五祖問完了以後也不動聲色,他回過頭來背對著六祖,拿著手杖在舂米的石臼上「篤!篤!篤!」敲了三下就走了,像是一個無意識的動作,實際上他那個對答和背過來敲三下都是玄機。
那天晚上半夜三更,六祖就到五祖房裏,五祖早已在等著他,拿著《金剛經》對他開示。講的時候,他用袈裟遮住窗戶,不讓其他人知道。六祖體悟後說了幾句話:「何其自性能生萬法,何其自性……」《壇經》上面寫得很清楚。我為什麼要特別講這些呢?當初六祖大師在嶺南聽《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好像已經了解了,結果到五祖這個道場住了一年,一直等到半夜五祖為他講《金剛經》,他說:「啊!原來是這個樣子!」他說了很多「原來是這個樣子」,那表示他以前並不懂。由於我們個人腦筋靈敏的程度並不一樣,多少會了解一點,比如我們現在看了以後就說:「啊!懂了,懂了!」多少懂一點,懂什麼?文字相!但文字相也有深淺的不同,也許對文字的內涵多少有一點體驗,可是這地方告訴我們,即使像六祖大師這麼了不起的人,對於《金剛經》最究竟的內涵也要等到他老師講了才體會得到。
我特別講這個故事是要說明一個特點:如果我們真正想深入佛法,那麼真正夠量的善知識是絕端需要的,這在《廣論》上會告訴我們。也許你會覺得我們現在直接找一位夠量的善知識就可以了,事實上,我們必須要慢慢地積累資糧,現在連最粗淺的人與人之間的來往都建立不起來,我們就能夠找到最好的老師嗎?佛法裏沒有這樣的道理。就像我們念書,你小學還不會,直接跑去大學、研究所一念就行了,天下哪有這種道理!我經過了這幾年,由於能夠認識以前的錯誤,退下來而遇見了真正跟傳承相應的老師,他給了我一些開示,透過這個領會之後,在同學當中切磋琢磨,多少有一點簡單的認識,現在我就是希望在這個最簡單的基礎上面,再為大家介紹《廣論》的內涵。各位同學以現在這樣的基礎好好努力,這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了這個以後,有兩件事情非常重要,我們應隨分隨力地努力。第一個是見解,為什麼我們在人生無限的選擇中會來做和尚?這個見解要建立得非常穩固;其次,既然出家了,我們應該怎麼照著次第一步一步去學習,整本《廣論》就是告訴我們這個。之前我們曾借用世間的書籍,這無非是讓我們生在這個時代,能很客觀地把所面對的世間、出世間做一個比較,讓我們理智地去選擇,而且我也把自己失敗的經驗合盤托出告訴你們。所以儘管諸位年紀不大,而腦筋已經夠靈活,再加上你們的尊長乃至父母親的經驗,那時候就能做一個最好的選擇。
平常講法,漢、藏兩地都有它一定的軌則。現在漢地教法還留下來,但是儘管有很完整的資料,如果沒有真正的善知識來教導的話,還是無法學到它的內涵。在藏系我雖然後來遇見最好的老師,可是因為自己不懂藏文而且年紀也大了,所以老師只是把最精要的部分告訴我,並沒有在完整的次第上好好地學。你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將來都有機會學,等學好以後,希望能建立一個與我們相應而不失整個傳統的法軌。
《菩提道次第廣論》是宗喀巴大師造的,宗喀巴大師離開現在五百多年,他出生於元順帝至正二十五年,西元一三五七年。他是藏族,生在青海西寧附近叫湟水的地方,當地的人叫它「宗喀」。「巴」是西藏人對人的尊稱,就像我們中國人傳統的習慣,對很尊敬的人並不會直接稱名一般,西藏人對自己所尊敬的人也不敢直呼其名,而是尊稱他為某某巴。因為大家都非常尊敬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祖師,對我們佛弟子有無上的恩惠,所以後人不敢直接稱他的名字,照著傳統尊稱他為「宗喀巴」。比如說我們是湖口的人,如果在座各位將來出了一位大祖師,大家尊敬你,不直接稱你的名字,尊稱你為「湖口巴」,也許叫「鳳山巴」。大家一聽到「宗喀巴」就會想到大師這樣的一個人。
大師資質絕頂,天分非常高,從小就出家,後來到藏地接觸當時各宗各派的高人,廣學當時藏地所有法門,從教到證,從顯到密,最後成就達到最高,所以在當時是藏地一切聖者的頂嚴,也就是成就最高的人。最後他把一生學過的法門整個地消化、濃縮、整理,還透過本尊的加持,實際上是文殊師利菩薩親自指點他,才寫成這本《菩提道次第廣論》。這本《廣論》是大師四十六歲時寫的,如果算年代是一四○二年,距今五百九十四年。這本論在藏地一直是最重要的教授。世尊講的經論非常豐富、圓滿,一般凡夫不大容易受持,後來祖師們就把世尊的教法濃縮,將我們相應、最精要的部分很有次第地把綱要列出來,這個叫做「教授」。如果我們根據這教授去修行的話,一步一步學上去,就可從我們現在相應的下手處一直走到成佛。對於「教授」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也可以說它是最精要的佛法的內涵。《廣論》一向在藏地流傳,一直到民國初年才由法尊法師翻譯成中文。法尊法師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法師,民國六十八年圓寂,離現在也十多年了。他所翻譯的《宗喀巴大師傳》(指略傳),你們有時間應該看一下。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06
- 文章: 33482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道前基礎 - 歸敬頌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一)
日常法師 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前基礎 - 歸敬頌
照我們漢地的習慣,經文分序、正、結三分,結或者叫流通分。序是簡單的序幕、序說;正說就是最重要的內涵;最後說完了有一個簡單的結論。《廣論》一開頭就是序,序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論前歸敬」,就是造論前面的歸依禮敬;第二部分是「造論宗旨」,說明為什麼要造這部論;第三部分「諄囑聽受」,諄是諄諄教誨,囑是叮囑我們怎麼去聽,怎麼去受持。現在講序當中的第一部分「論前歸敬」。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藏語)】
【敬禮尊重妙音(漢譯)】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實際上它是梵文的藏音,這裡我們把藏音用中文表達。就像漢系佛法中有很多名詞,寫的是中文,可是它實際上保留了梵文的發音。我舉簡單的例子來說,比如「南無阿彌陀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幾個字是中文,只是把印度梵文的發音用中文表達出來。「敬禮尊重妙音」就是「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的漢譯,翻成漢文的話,「南無」二字就是敬禮,「姑如」就是尊重,有的時候稱為上師,就是最尊貴的老師。「曼殊」是妙,「廓喀耶」是音,實際上這就是文殊師利菩薩。
凡是造論前面一定有歸敬,為什麼要這樣呢?有幾個意義:第一,在西藏對佛法最有貢獻、最了不起的藏王,第一位是松贊岡布,他的年代相當於我們初唐時候,他曾經娶漢地的文成公主。再傳了幾代,又有一位王叫持松德貞,論前歸敬就是這位藏王訂立的。佛法真正進到西藏是在持松德貞王的時代,蓮花生大士、靜命論師都是在那個時代入藏的。他們制定了一個軌則,對於造論,論的前面應該歸敬哪一尊佛、菩薩,規定得很清楚。因為文殊師利菩薩代表智慧,而「論」是專門辨別經義內涵、增長智慧的,所以歸敬文殊菩薩是依著藏王遺下來的制度。第二,因為佛法要留傳下來,多少都會有障礙,所以要祈求佛菩薩加持,消除一切的障難,使所造的論能夠圓滿。因為它有幾個意義,所以論前面有這樣的歸敬。
像這樣了不起的大師們還要去歸敬,祈求能淨除障礙,加持使他造論圓滿;現在我們凡夫要去學、去聽,是不是更應該祈求淨除障礙,使我們學得圓滿?從這地方我也體會到,我們學的人更應該在一開始時很至誠懇切地歸敬,祈求大師(也就是文殊師利菩薩)加持我們,使我們的學習能夠免除種種障礙,步步增上,達到究竟圓滿的程度。至於到底會有些什麼障礙、要學些什麼,後面學下去我們會漸次地了解。一方面祈求佛菩薩的加持,一方面我們自己要努力,這樣的話,障礙會漸漸淨除、資糧會集聚。
以上是歸敬自己的上師。本論是宗大師造的,之所以歸敬文殊菩薩,一方面固然是藏王留下的規矩,實際上宗大師造論完全是受到文殊菩薩的加持,在他的廣傳上面有說明。這是值得我們效學的,修行要到這種程度才算是安全了,只要一祈請,佛菩薩親自現前,所有的問題都會指點我們。
【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 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
【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 於是釋迦尊主稽首禮】
這四句是禮讚我們本師釋迦世尊身、口、意三業的功德,實際上也可以說是法、報、化三身。佛具什麼樣的身呢?「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俱胝」是印度的數目,相當於我們漢地一千萬。印度的數目有好幾種,有小數、中數、大數,小數是十進位,從一到十、十到百、百到千、千到萬;中數是百進位。小數到了十萬,印度話就叫一個「羅叉」,一百個「羅叉」印度話就叫一個俱胝,所以一個俱胝是一千萬。不過因為印度的各個地方不是完全統一的,就像我們中國古代春秋戰國之時分成很多國家一樣,印度當年也有很多不同的國家,它們的「羅叉」所代表的數量就不太一樣。玄奘大師當初在印度的時候,十萬也叫一個「羅叉」,百萬也叫「羅叉」,千萬也叫「羅叉」。這裏我隨分隨力地說明,是因為「俱胝」在很多地方都用得上。「圓滿」的意思就是說他造了種種善淨之業,這個善淨之業是無量無邊,以俱胝計,而達到最究竟圓滿的程度,才能感得佛這個「身」。佛身跟我們凡夫身有什麼不一樣呢?他是妙善所生的;我們凡夫的身體是雜染之業所生的,這兩個是完全不一樣的。平常我們造的業分成惡業、善業、淨業等,而佛因地所造的業是善而且妙。妙跟善有很不一樣的內涵,我們說做好事要空三輪,平常我們做了好事會很執著,而他做了好事不會執著,恒常處在空性當中;另外有一種執「空」的人,他又不去做好事,這也不對。這裏的「妙善」是由智慧攝持的方便,這才是真正的妙善,在本論後面會有很詳細的說明。積累了無量無邊的妙善之業,所感得的最究竟圓滿的身,那就是我們世尊的身。
然後是「語」的功德,平常我們所講的,大都是隨自己高興的話,嘻嘻哈哈隨便開人家玩笑,一開起口來若不是隨順自己的習氣放逸,就是去傷人;佛不是這樣,他要嘛不開口,一開口一定滿眾生的希願。我們眾生願些什麼?兩樣事情--離苦、得樂。世尊開起口來無非是為了這個,而且不只是成滿一個眾生的願,而是要成滿所有一切眾生的希願。接下來是意功德,我們對世間的真相都看不清楚,因為我們都在無明當中,世尊是「如實觀見無餘所知」,徹底地圓滿,他能如諸法的實際狀態而看清楚,絲毫沒有半點遺餘。這樣的身語意究竟圓滿的人就是我們釋迦世尊,所以,在這裏我們先對他至心地敬禮。我們現在教法的來源,是世尊經過了無量阿僧祇劫精勤修持,才究竟圓滿地成就的,所以世尊是我們第一個要敬禮的,再下面是菩薩祖師等。
【是無等師最勝子 荷佛一切事業擔 現化遊戲無量土 禮阿逸多及妙音】
無等師就是佛,佛有各式各樣的尊號。所謂「無等」,就是說再也沒有能夠跟他相比的,是世間出世間最殊勝、最究竟圓滿的,即使是等覺、妙覺菩薩都比不上。現在所讚的是無等師最殊勝的弟子,通常我們稱為心子。實際上,他能夠負荷佛一切的擔子,佛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利益眾生。利益眾生分成二部分,一部分稱為深見,一部分稱為廣行,這兩部分後面會很詳細地說明。以我們現在的概念去說,將來我們所需要集聚的資糧有福德資糧、智慧資糧。福德資糧就屬於廣行部分,這是行的方面;智慧資糧屬於深見部分。
世尊最殊勝的心子,他能夠承擔佛深見、廣行兩方面的事業,化現各式各樣的身體,在無量佛土教化眾生。這裏的「遊戲」,實際上是指教化眾生。為什麼稱它為「遊戲」?這個遊戲不是指好玩的遊戲,經論上面說「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他證得空性以後,雖然了解世間一切現象都是如幻如化,就像變戲法一樣,但他不會停滯在空性當中,有這樣的特點。普通人由於看不清事實的真相,心裡面引起很多煩惱。菩薩因為有智慧光明,有正確的認識,所以不再有熱惱,很清涼,他在畢竟清淨的空性當中現種種的幻化,這個幻化對他來說,就像是我們所說的遊戲,而這無非是救度眾生,也可以說:他是在報佛恩、增長他的資糧。
這裡所講的最勝子是哪兩位呢?一位是阿逸多菩薩(阿逸多就是彌勒菩薩的梵文),他是廣行派的;另一位妙音就是文殊菩薩,他是深見派的。佛是究竟圓滿的,再下來是稍微差一點點,他們兩位是等覺菩薩,儘管比起後面的人已是超勝太多,不過示現告訴我們,世間只有佛是究竟圓滿的。阿逸多菩薩、妙音菩薩以下分兩派傳承,這是佛出世要告訴我們真正重要的二個特點。
【如極難量勝者教 造釋密意贍部嚴 名稱遍揚於三地 我禮龍猛無著足】
世尊傳下來是阿逸多、妙音二位大菩薩,再下來特別是又有龍猛菩薩(或稱為龍樹菩薩)、無著菩薩,他們也是分別傳下深見和廣行二派。我們禮讚,一方面是敬禮,一方面是讚歎,把他最殊勝的成就、功德簡單扼要地說出來,使我們衷心仰望,也從其中了解佛法最主要的綱要。「如極難量勝者教」,勝者(就是世尊)傳下來的最殊勝的教授,是非常不容易了解的,他們不僅了解,而且能夠解釋。這個教授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秘密,並不是說他不讓我們知道,而是說我們的程度不夠,像小孩子,大人即使很明白地講,小孩子也不了解。經過他們二位大菩薩把世尊乃至於傳到阿逸多、妙音二位大菩薩的重要內涵再作解釋,把世尊最深密的意義闡釋出來,讓後面的人了解,而能長久留在世間,所以說「造釋密意贍部嚴」,贍部就是南贍部洲,他們是南贍部洲中最重要的頂莊嚴。因為這樣的關係,他們真正達到「名稱遍揚於三地」,三地是天上、地上、地下,這些是佛法流傳的地方,只要佛法流傳的地方他們都會去弘揚,闡釋世尊最深奧的教法。實際上這兩位菩薩對大乘的弘揚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所以是傳承當中最重要的中心人物,這是第二部分。
【攝二大車善傳流 深見廣行無錯謬 圓滿道心教授藏 敬禮持彼然燈智】
世尊是究竟圓滿的,下來就分方便跟智慧,方便部分先是等覺菩薩--彌勒菩薩,再下面就是無著菩薩;深見也是先等覺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實際上文殊師利菩薩早就成了佛,乃至於是諸佛的老師,但是他為了輔助我們世尊弘揚教法,而這也是文殊師利菩薩的本願,所以來這個世間傳法。文殊菩薩再下面就是龍樹菩薩,他們之後自然有跟他們相應的傳承。在古代傳承是最重要的;因為眾生條件不夠,不能圓滿接受世尊的教法,在世尊的教法中與他相應的部分,有最精要的內涵,有理論、有修證的方法,經由祖師把它傳下來,這就是傳承。可是後來就慢慢地變了,不但不再保持最嚴密的見、行二個內容,反而拿這個來互相攻擊。學到了法趕快修行都來不及,我們卻反而增長煩惱!認為自己很不錯是憍,認為別人不如我是慢,我有而你沒有,互相諍論,最後最好的東西變成宗派的爭鬥,這個我們要了解,將來我們一路學下去,這個地方應該注意。我們應該如何去避免呢?並不是等到我們學好了以後才去注意宗派的問題;現在我們學習的過程當中,自己學會了,對於還學不會的同學,覺得他太差勁,實際上這個因已經根本錯了。你學到什麼?你成佛了嗎?沒有呀!只學到很有限的一點點,自己還覺得洋洋得意,請問是不是憍心?阿底峽尊者這麼聰明,他跟隨過這麼多老師,還覺得自己不夠,我們現在聽見了一點點,就覺得知道了,以為自己有什麼了,這是最大的障礙,最可怕的煩惱就在這裡,還拿這個東西看人家不起,認為人家不對,這是憍慢。這個情況將來演變下來,就變成宗派的互相爭執。所以我們必須在現在下腳第一步就注意,即使我們一時不能幫助別人,可是應該很戰兢惕勵地淨化自己,發心我好好學,將來才能夠幫助別人,那個時候所要學的內涵就是二大車軌,這樣才真正能夠漸次增上,跟上祖師的腳步,乃至於成佛。
從阿逸多、妙音二位菩薩,到龍猛、無著二位菩薩傳下來,這兩個大車,也就是大乘的兩大流派,一個是深見,一個是廣行,最善淨地傳下來,絲毫沒有錯誤,那是最究竟圓滿的修菩提道的心要。這個心要,我們說教授藏,就像庫藏一樣,有一位偉大的、了不起的祖師,他把這一切學到了、統攝起來,那就是燃燈智(通常我們稱為阿底峽尊者),他把這兩個傳承合而為一。在阿底峽尊者之前,兩個傳承是分開來的,傳到他又合併起來了,這是非常殊勝的因緣。佛涅槃一千多年以後,到阿底峽尊者時代,在他身上又達到最高的成就。實際上,宗大師所學的最重要的內涵,就是阿底峽尊者傳下來的,將來我們好好地把《阿底峽尊者傳》、《宗喀巴大師傳》仔細地看就會了解。以上是歸敬直接的傳承--世尊、兩位大菩薩,然後是真正振興大乘的無著、龍猛二位菩薩,最後到阿底峽尊者,這個是一代一代直傳的。
【遍視無央佛語目 賢種趣脫最勝階 悲動方便善開顯 敬禮此諸善知識】
接著是禮敬其他有關的祖師們,「遍視無央佛語目」,祖師們的特點是能夠廣博地攝取所有一切的教理。他們在見解方面能夠全面地了解世尊所有的教授,也能夠行持,達到最殊勝的階段,這些都是賢聖之種,是最賢善的種性。「趣脫」就是走向解脫之道。「趣脫最勝階」是指他的見而言;「悲動方便善開顯」是指他的行而言。這些「遍視無央佛語目」的賢善的祖師們,他有這樣的見、這樣的行,具足方便智慧,能夠善巧地開示、顯發世尊最究竟、最殊勝的教授,現在宗大師一一對他們禮敬。
從這個地方我們曉得,世尊的教法傳下來真不簡單,我們也應該發心效學,從內心當中禮敬從世尊以來所有的祖師們。世間一般所敬仰的是世間的成就者,一般人心目當中總有一個崇敬的目標,覺得某人很了不起,不知不覺就變成自己崇拜的偶像,有意無意之間就會緣著這個對象。現在我們真正最崇敬、最仰望的就是這些從世尊傳下來的祖師,不但是我們內心當中的目標,也是我們行持上真正應該努力效學的。所以除了歸敬以外,我們還應該了解,要學習的對象就是這些菩薩、祖師。以上就是序分當中歸敬的部分。
下面是造論的宗旨。歸敬了以後,說明他為什麼要造論,造論的目標何在。造論宗旨一共有兩個頌:
【今勤瑜伽多寡聞 廣聞不善於修要 觀視佛語多片眼 復乏理辯教義力】
p. 2
【故離智者歡喜道 圓滿教要勝教授 見已釋此大車道 故我心意遍勇喜】
頌文講的是指宗大師那個時代,我們也看一下我們現在是什麼狀態,同時策勵自己應該如何做,這是非常重要的。瑜伽是梵文,意思是相應,什麼叫相應?我舉個簡單的比喻,我們現在學《菩提道次第廣論》,這個文字你原先不懂,教了你,你知道了,這是一種相應。我曉得這個字唸作菩提,我原來不會唸,現在會唸,會唸了以後,文字講的是什麼,我也了解了,菩提是梵文,翻成中文叫覺,諸如此類,不管學到哪裡,你都會有一些了解。我們做任何一件事,你原先不懂,學過以後就懂了,換句話說,你本來對這件事情不了解,現在你了解了。我們學《廣論》也是一樣,先了解文字,然後了解文字的義理,進一步了解義理當中的內容,要層層深入。我們容易犯一個毛病--才學了一點點皮毛,自己就以為行了。所以真正要想學上來的話,藏地、印度、漢地的祖師,沒有一位例外都告訴我們,最重要的是淨罪、集資。障礙沒有除,不可能學得進去,資糧不夠亦然。因此有一點要注意:平常我們總覺得好像我是來學的,應該住在這裡,你該來教我。你有這個資糧嗎?你們仔細想想自然就了解,不要以為住在寺院裡是理所當然,做點常住的事情也不願意,覺得不相應。實際上是有幾種情況:不應該做的事當然不要做,應該做而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我們要去了解,這就是最好的集聚資糧的機會。資糧不夠而想學習佛法,絕無可能學到的。這個內涵不是語言能表達的,我只能簡單地說,當你們慢慢深入的時候,自然會感受到很不一樣的內涵,而且這種事情絕對不是文字相。
我講一個故事給你們聽,前天我到台中探視一位出車禍的同學,他的命差一點送掉,小腿上一大塊肉不見了,說不定這隻腿要廢掉。換成我們一般人都會抱怨,除了抱怨車子撞他以外,還有其它的抱怨,還會覺得怎麼我學了佛,佛沒有保祐我,反而還要受這個障礙!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心態,把佛法看成像做小販的,我付你十塊錢,你得給我價值十塊錢的東西,把學佛法想成像交易一樣,好像我現在供養你三斤香蕉,等一下你就應該來加持我,讓我發大財,就這麼荒唐!對佛法深厚的內涵都不清楚!佛法教我們一切都是業所感來的,果的前面一定是有非常深厚的因緣,絕不是眼前所能看到的。我所以特別講這件事情,因為一般人會抱怨我學了佛怎麼不靈光,那位同學不但不抱怨,而且還說:「師父!真對不起您,還勞您駕,我業障很重,這次是淨了我的罪障。」我聽了非常讚歎。佛法告訴我們一切都是業所感的,了解了業以後,應該清楚,這一件事情所以發生,跟眼前學佛不學佛沒有關係。如果你造了這個業,它一定會感果,沒有感果之前這個業就不會消失。進一步來說,當它感果的時候,是不是同樣又再造新業?譬如我以前傷害過某人,今天被怨家碰上了,我就會被他傷害。被他傷害的時候,你採取什麼態度?通常情況下,我們會覺得好端端的,為什麼你要來傷害我,我們難免會抱怨。學了佛以後告訴我們「觀業忍受」,如果我安心忍受,這樣一來前面造的業到此為止,你將來不會再受。可是我們平常都受不了,會抱怨,所以前面造的業到現在固然是感果了,但是同時又造了新的業,將來再感果,永遠輾轉而越纏越緊。而那位同學他知道這是自己的業,不但不抱怨,還告訴我:「《廣論》上面說無常,以前學到時覺得很有道理,可是對無常沒什麼感覺。今天碰見這件事,才曉得無常是這麼可怕,心裡面膽戰心驚,不知道我這個性命能不能保持到下一分鐘。啪!一下子撞上去,人就昏倒了,等到醒過來已經躺在醫院裡很長一段時候。」他現在有機會醒過來,假定當時車子撞上去壓在他身上,他有機會醒得過來嗎?醒不過來。所以他說:「我現在才曉得無常原來是這樣。」他不但不抱怨而且還感激。這兩個差別大家分得清楚嗎?我們平常遇到一點點事情就抱怨,講了很多道理,拿這個道理增長自己的憍慢,還要造很多惡業;我們到底是學了什麼啊?我深深地感受到這個特點,這個也叫相應。透過這例子,可以反省自己相應在哪裡,是相應在增長煩惱,還是相應在真正地淨除罪障集聚資糧?這個對我們才是真正重要的。但願各位同學學習時,能真正懂得這個特點。
修行本來是要跟所學的道理相應,所以一定要先懂得道理,可是有些人卻寡聞。但是雖然懂得了很多道理,如果不能真正跟著法理層層深入,只有停滯在增長憍慢上頭;反過來,假定能不停滯在憍慢上,一定能真正地深入;這兩者之中,沒有第三條路。有很多人糊里糊塗,那根本不相應,只是白浪費時間。所以大師說當時勤於瑜伽的人,很不幸,不了解道理。正規來說,剛開始應該廣學多聞。不幸廣聞的人又不善於修要,學了很多道理,修行卻不善巧。在我們學的過程當中,本來應該是懂得了道理以後隨分隨力照著道理去努力行持,並不是等念完了再行持。有人會說我現在還沒有懂,怎麼去做?雖然書本上的理論不太了解,可是每個人周圍有父母、兄長、師友,他們多多少少會告訴我們,應該隨分隨力地在這些圈子裏接受好的概念,儘量把壞的漸漸淨化,這是我們做得到的。特別是學《廣論》這樣的教授,後面非常強調這個特點。我們能夠做到了就能夠漸次改善增上,如果做不到,始終會停滯在錯誤的階段。
「觀視佛語多片眼,復乏理辯教義力」,我們對於佛告訴我們的話,原先根本不知道,知道了以後又「多片眼」,只從一個角度去看,實際上佛要告訴我們的是無限廣的,我們或者是根本沒學到,或者學到了以後停滯在某一個階段,對事情看不清楚。「片眼」就是一隻眼睛,一隻眼睛是看不清楚的。你們可以試試看,把一隻眼睛閉起來,然後你兩隻手的食指一上一下去兜,明明是自己的手指頭,卻怎麼兜也兜不上。也許有人會說「我兜上了」,這不必談,你仔細一點是有可能,一般就是兜不上。你張開眼睛一定兜得起來,一隻眼睛閉起來的話,要花很大的勁才兜得上。眼前這麼簡單的事,手還是我們自己控制的,閉上眼睛都兜不上了,佛法這麼深遠的內涵,我們就懂了嗎?片眼的毛病是我們最容易犯的,拿自己錯誤的概念去衡量,這是我們的致命傷。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能力是這麼差。至於理智,「復乏理辯教義力」,我們的心識當中,前五根識固然不行,意根是從理論上面認識的,但我們對教理真正深刻的意義也一樣不懂,因為沒有在理論上好好下過功夫,所以對正確的內涵就不認識。
既然眼前的、深遠的我們都看錯了,結果是「故離智者歡喜道」,我們遠離了智者(從佛菩薩到祖師)所歡喜的這一條道路。我們現在歡喜的跟他們歡喜的不一樣,所以說是顛倒。不過我們還算幸運,比起佛菩薩來是顛倒,可是比起世間來說我們算是好一點。世間人看我們是顛倒的,我們很樂意接受人家這種看法,但願我們能夠慢慢地從世間的路轉而靠近佛菩薩。下面說真正的圓滿教(就是我們現在要學的,世尊給我們的教誡是最究竟圓滿的)需要最殊勝的教授。平常我們對佛經的確不容易了解,真正殊勝的教授,就是能闡釋世尊講的內涵中真正重要的精華。經論上佛菩薩祖師都告訴我們一個特點--「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但願各位記得這一句話,將來你從一生的經驗當中會體會到。現在我們所看的《阿底峽尊者傳》是法尊法師翻譯的,他是漢人,後來到藏地跟了一位老師很認真地學,法尊法師那個時代比起我們大概早了七十多年,那是民國十幾年的事情。他在尊者傳裏邊附註了幾句話:等到接觸了真正有傳承的好老師,回過頭來,看沒有傳承的是味同嚼蠟,一點味道都沒有。而且這裏特別說,如果沒有好的老師來教傳承的教授的話,我們根本不可能懂。也許你的條件很高,隨便一聽就懂,可是真正重要的內涵,都是要很深細地好好去學才能體會,絕對不是隨便聽一下自己就能懂了,這是絕不可能的;如果可能,大概你就是佛菩薩了,這一點我們慢慢的愈深入應該愈了解。真正圓滿不錯的、不離智者歡喜的這些教法,需要真正殊勝的教授才能體會。宗大師在那個時代看見了這個內涵,「見已釋此大車道」,所以內心感到特別喜跟勇,做這件事情他有很大的歡喜的力量。
以上就是造論的宗旨,它告訴我們,這本論當中會把修行人的缺失很清楚地指出來--應該要廣聞,而廣聞的人的缺點也在這個地方指出來。因此我們在學這部論的時候,不是把文字學會了以後到處去講,這是一面鏡子,學會了以後要反省自己哪個地方有了問題,然後好好努力,如果屬於罪障部分,就淨化它,如果屬於教授部分,好好努力增長它,如果資糧不夠,那麼努力去積集資糧,這個才是學這本論的真正要點,也不辜負文殊菩薩、宗大師的教誡,更重要的是不負自己的善根。
藏地通常在正講之前,很強調暇滿人身非常難得,我們今天得到了,居然又能夠得到圓滿的教授,如果不好好地學,那真是浪費了自己宿世積累的暇滿資糧。這個學,並不是坐在那裏聽聽,聽完了就講,增長自己的憍慢,那根本錯了;應該學會了以後像剛才說的拿來淨化自己。這一部分就是大師造論的宗旨,指出我們學的人應該走的方向。最後是諄囑聽受,大師非常慈悲地告訴我們,我們有幸來學,應該以什麼心情學習。
【諸有偏執暗未覆 具辨善惡妙慧力 欲令暇身不唐捐 諸具善者專勵聽】
我們凡夫都犯了這個毛病--心中有所執取,這個執分人我、法我兩種,也就是無明暗,不是偏於斷邊,就是偏於常邊。斷常是相對於中道而言,將來在《廣論》當中會有正確的說明,現在我們先了解名詞就可以。簡單來說,真正講緣起的叫中道。一般人通常執著在斷邊,就是認為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譬如現在科學上面一般的見解就是屬於斷見;平常一般的外道就是屬於常見。這些都是不順於因果緣起法則的,都是有所偏。普通人都被這個錯誤的無明所覆,要不被它所覆,需要有能夠辨別善惡的妙慧力,也就是所謂的資糧。這一點就比較不容易,我們無始以來,不是沒有腦筋,可是都用在壞的地方去了。有的人腦筋比誰都好,想歪事情特別靈光,這不能算是智慧。現在我們要具的妙慧力,是要能夠辨別善跟惡。如果做了這件事情,將來果報是快樂的,這叫做善,將來果報苦的叫做惡。佛法當中不是看眼前的好壞,後面有它深細的內涵,我眼前可以做得很好看,但是將來的果報是根據我的意樂以及行為而定。能夠具足這種妙慧的力量是不容易的。妙慧通常就是對空性、緣起有正確的認識,具足妙慧力才能夠離開這種偏執的束縛。
不但要具足辨別善惡的妙慧力,而且還要有一個強烈的希望--欲。欲是善惡都共通的,就是「我要這個」,一般世間人強烈地貪著名、利、吃、睡,這是壞的,現在我們這個欲是善法欲,就是想要學佛、要力爭上游的希求。想學佛的話,精進絕端重要,「資糧善中進第一」,不管你腦筋多好,如果不精進,絕不可能有佛法上面的成就。那麼精進要靠什麼呢?要靠善法欲,一心一意要得到這個東西,有了這種對善法強盛的好樂之心,自然會願意努力克服種種的難關。就像在座的預科班同學,大家去背書、寫字雖然蠻辛苦,可是因為有善法欲,有所依的理念,所以願意去拔草,乃至於去打掃廁所,因為覺得必須要集聚資糧,於是很認真地去做,那都是善法欲,這是必不可少的,將來愈深入愈是需要。所以眼前很多事情是鍛鍊我們意志的,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絕對不願意做的時候拖拖拉拉的,反正時間到了,我就不管了,那完全是傷害自己。如果養成了偷懶的習慣,將來要真正修行的時候,絕對不可能走得上去。不做則已,要做我就全部精神去做,先在這種小的、簡單的事情上培養,有了這個能力,將來愈深入時才能夠有強盛的意志力。不但內心有意志力,而且你的精力、體力都夠,才能夠做最了不起的偉大的事情。現在這個欲是什麼呢?「欲令暇身不唐捐」,我們得到這個難得的有暇之身,這是如法修行必須的條件。所以很多條件優越的在家人反而羨慕我們,因為他無暇,沒有時間、沒有機會來修行。「具善者」就是真正具足善根的人,他不會讓暇身白白地浪費;不具足善根的人不一樣,他寧可跑去玩,絕對不願意坐在這裏聽、寫、讀、背。所以要學法是需要很多條件的,我們應該專心努力地來聽聞這個教法。
以上就是序分,下面是正說,正文之前,有一段文。
【◎ 此中總攝一切佛語扼要,遍攝龍猛無著二大車之道軌。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範,三種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無所缺少。依菩提道次第門中,導具善者趣佛地理,是謂此中所詮諸法。】
「此中」就是指本論,本論的內涵包含了一切佛語,不僅僅是我們釋迦世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無一例外,佛佛道同,所有十方三世佛所了解的正確的內涵,完全一樣,沒有一點缺少。本論並不是把佛所有的話都包含在裏頭,而是把佛語的精要都含攝在內,這是第一部分。法要傳下來,要有一定的傳承,本論把廣行、深見這兩個大乘流派的傳承全部含攝了。這兩大流派,一個是龍樹菩薩傳的,一個是無著菩薩傳的,這兩大車軌就是我們要走的。這條道路像軌道一樣,所以稱為「道軌」。這個道軌是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就是佛地)的勝士的法範。勝士就是殊勝的人,如果儒家來說就是君子,不是普通的小人。現在把這個方法分三個次第,依著這個次第學的就是三種士夫:下士、中士、上士,依著這個次第,我們應該修習的所有內涵(一切行持),沒有一點缺少。這整個走法含攝了菩提道所有的內涵,現在依照著次第排出一條路來,以這樣的菩提道次第門,引導具足善根的人。
沒有善根在這個時代絕不可能聽到這個法,聽到了以後,還要看個人善根的深淺。對我來說,談不到是在講課,我只是願意盡我的力量集一點資糧。昨天的法會上面,我跟大家講到二十歲的人說他自己已經老了,我今年快七十歲反而說我自己年輕。這不是說笑話,因為我感覺到自己條件太差,你們條件好的人高高在上享受,小的事情我來做,為什麼?我要集聚資糧。這是真的,你愈到後來愈會感覺到自己資糧不夠,會盡我們的力量,能做的地方就努力去做,不一定要做什麼才算,哪裏欠缺什麼我就做什麼,總之對整體的學習、對佛法能夠產生最有效的就是最好的。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善根能具足固然好,我們現在能聽聞教法大概多少也有一點,如果希望依此再增上,還要靠自己的努力。但願我們憑藉著已經有的善根,繼續不斷增長,若能百分之百跟大師引導我們的條件相應,我們就能走上去了。所以說導具善者趣到佛地,能夠一直達到佛這個地位,這就是我們的目標。雖然還有蠻遙遠的一段距離,但是我們有機會,只要我們認識了,能夠不斷地在這個環境之下好好淨除罪障、集聚資糧那就對,這就是本論主要的整個內涵。
【◎ 此中傳有二派釋儀,勝那蘭陀諸智論師,許由三種清淨門中,詮釋正法。謂軌範語淨、學者相續淨、所說法清淨。】
宣講佛法的時候,根據各派不同的傳承而有不同的方法;對於闡釋佛法時所應具備的儀則,一共有兩派傳承。第一種是那蘭陀寺所傳的。那蘭陀寺是印度最了不起的一間大廟,世尊涅槃不久就有了,沿傳了一千多年,現在整個廢掉了,遺址還留著。寺院範圍非常大,如果拿我們的標準來算的話,大概要幾個鄉,甚至於可能比上一個縣,到底怎麼樣我不太清楚,如果諸位將來有因緣可以考察一下。現在一所大學有一百甲就很大了,它何止是上萬或幾十萬甲。那蘭陀寺歷史悠久,當年在印度是佛法最盛的地方。那裡主要的最有智慧的大論師們所承許的、所應用的是:具足三種清淨就可以解釋佛法了,也就是軌範語淨(軌範就是老師),老師講的內涵清淨;學生的相續(就是身心)也清淨,這個清淨的內涵很重要,後面慢慢地細說,我們現在真正要學的,就是怎麼清淨我們的相續,做一個好的學生;然後說的法清淨。這是一種,另外一種呢?
【後時止迦摩囉室囉,聖教盛行,彼諸智者,則許三種而為初要。謂正法造者殊勝、正法殊勝、如何講聞彼法規理。今於此中,應如後釋。】
後來興起的止迦摩囉室囉寺(這個就是阿底峽尊者的傳承),聖教在那裏很盛行,那裡的大成就者們認為,最重要的三種就是:造論的人要殊勝,所造的法也要殊勝,此外,這個法傳下來的時候,講、聽兩方面應怎麼樣做才能夠相應。這個法是阿底峽尊者傳的,而宗大師是得到阿底峽尊者的傳承,此處引用的,就是表示這個傳承的根源,所以「今於此中,應如後釋」,宗大師說,這兩種當中,我採用的是後者,表示這個法有一定的傳承。另外還有一種意義,我也不妨說一下。那蘭陀寺這麼殊勝,後來為什麼重心會慢慢變到止迦摩囉室囉寺呢?一方面世間本來就是無常相,因緣一直會變化的,以前的人根性具足,條件都很好,所以簡單說明他就能懂了;後來的人條件差,簡單說明對他而言還不夠,需要更確實的內容。因此了解了以後,不必拿我們的眼光去評判哪一個好、哪一個壞,世尊說的法沒有不好的,只是為度化不同根性的眾生而說不同的法而已,這種根性的人以這種方法,那種根性的人用那種方法。從整個時代來說,以前跟世尊相應的那些人的條件好,所以不妨為他說得簡單一點,如果要讓後來的人得到同樣的內涵的話,就應該為他說得更多一點,但是這也並沒有一定的特徵。總之,從多方面思惟觀察,我們能夠找到自己相應的才是真正重要的。
日常法師 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前基礎 - 歸敬頌
照我們漢地的習慣,經文分序、正、結三分,結或者叫流通分。序是簡單的序幕、序說;正說就是最重要的內涵;最後說完了有一個簡單的結論。《廣論》一開頭就是序,序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論前歸敬」,就是造論前面的歸依禮敬;第二部分是「造論宗旨」,說明為什麼要造這部論;第三部分「諄囑聽受」,諄是諄諄教誨,囑是叮囑我們怎麼去聽,怎麼去受持。現在講序當中的第一部分「論前歸敬」。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藏語)】
【敬禮尊重妙音(漢譯)】
「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實際上它是梵文的藏音,這裡我們把藏音用中文表達。就像漢系佛法中有很多名詞,寫的是中文,可是它實際上保留了梵文的發音。我舉簡單的例子來說,比如「南無阿彌陀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幾個字是中文,只是把印度梵文的發音用中文表達出來。「敬禮尊重妙音」就是「南無姑如曼殊廓喀耶」的漢譯,翻成漢文的話,「南無」二字就是敬禮,「姑如」就是尊重,有的時候稱為上師,就是最尊貴的老師。「曼殊」是妙,「廓喀耶」是音,實際上這就是文殊師利菩薩。
凡是造論前面一定有歸敬,為什麼要這樣呢?有幾個意義:第一,在西藏對佛法最有貢獻、最了不起的藏王,第一位是松贊岡布,他的年代相當於我們初唐時候,他曾經娶漢地的文成公主。再傳了幾代,又有一位王叫持松德貞,論前歸敬就是這位藏王訂立的。佛法真正進到西藏是在持松德貞王的時代,蓮花生大士、靜命論師都是在那個時代入藏的。他們制定了一個軌則,對於造論,論的前面應該歸敬哪一尊佛、菩薩,規定得很清楚。因為文殊師利菩薩代表智慧,而「論」是專門辨別經義內涵、增長智慧的,所以歸敬文殊菩薩是依著藏王遺下來的制度。第二,因為佛法要留傳下來,多少都會有障礙,所以要祈求佛菩薩加持,消除一切的障難,使所造的論能夠圓滿。因為它有幾個意義,所以論前面有這樣的歸敬。
像這樣了不起的大師們還要去歸敬,祈求能淨除障礙,加持使他造論圓滿;現在我們凡夫要去學、去聽,是不是更應該祈求淨除障礙,使我們學得圓滿?從這地方我也體會到,我們學的人更應該在一開始時很至誠懇切地歸敬,祈求大師(也就是文殊師利菩薩)加持我們,使我們的學習能夠免除種種障礙,步步增上,達到究竟圓滿的程度。至於到底會有些什麼障礙、要學些什麼,後面學下去我們會漸次地了解。一方面祈求佛菩薩的加持,一方面我們自己要努力,這樣的話,障礙會漸漸淨除、資糧會集聚。
以上是歸敬自己的上師。本論是宗大師造的,之所以歸敬文殊菩薩,一方面固然是藏王留下的規矩,實際上宗大師造論完全是受到文殊菩薩的加持,在他的廣傳上面有說明。這是值得我們效學的,修行要到這種程度才算是安全了,只要一祈請,佛菩薩親自現前,所有的問題都會指點我們。
【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 成滿無邊眾生希願語】
【如實觀見無餘所知意 於是釋迦尊主稽首禮】
這四句是禮讚我們本師釋迦世尊身、口、意三業的功德,實際上也可以說是法、報、化三身。佛具什麼樣的身呢?「俱胝圓滿妙善所生身」。「俱胝」是印度的數目,相當於我們漢地一千萬。印度的數目有好幾種,有小數、中數、大數,小數是十進位,從一到十、十到百、百到千、千到萬;中數是百進位。小數到了十萬,印度話就叫一個「羅叉」,一百個「羅叉」印度話就叫一個俱胝,所以一個俱胝是一千萬。不過因為印度的各個地方不是完全統一的,就像我們中國古代春秋戰國之時分成很多國家一樣,印度當年也有很多不同的國家,它們的「羅叉」所代表的數量就不太一樣。玄奘大師當初在印度的時候,十萬也叫一個「羅叉」,百萬也叫「羅叉」,千萬也叫「羅叉」。這裏我隨分隨力地說明,是因為「俱胝」在很多地方都用得上。「圓滿」的意思就是說他造了種種善淨之業,這個善淨之業是無量無邊,以俱胝計,而達到最究竟圓滿的程度,才能感得佛這個「身」。佛身跟我們凡夫身有什麼不一樣呢?他是妙善所生的;我們凡夫的身體是雜染之業所生的,這兩個是完全不一樣的。平常我們造的業分成惡業、善業、淨業等,而佛因地所造的業是善而且妙。妙跟善有很不一樣的內涵,我們說做好事要空三輪,平常我們做了好事會很執著,而他做了好事不會執著,恒常處在空性當中;另外有一種執「空」的人,他又不去做好事,這也不對。這裏的「妙善」是由智慧攝持的方便,這才是真正的妙善,在本論後面會有很詳細的說明。積累了無量無邊的妙善之業,所感得的最究竟圓滿的身,那就是我們世尊的身。
然後是「語」的功德,平常我們所講的,大都是隨自己高興的話,嘻嘻哈哈隨便開人家玩笑,一開起口來若不是隨順自己的習氣放逸,就是去傷人;佛不是這樣,他要嘛不開口,一開口一定滿眾生的希願。我們眾生願些什麼?兩樣事情--離苦、得樂。世尊開起口來無非是為了這個,而且不只是成滿一個眾生的願,而是要成滿所有一切眾生的希願。接下來是意功德,我們對世間的真相都看不清楚,因為我們都在無明當中,世尊是「如實觀見無餘所知」,徹底地圓滿,他能如諸法的實際狀態而看清楚,絲毫沒有半點遺餘。這樣的身語意究竟圓滿的人就是我們釋迦世尊,所以,在這裏我們先對他至心地敬禮。我們現在教法的來源,是世尊經過了無量阿僧祇劫精勤修持,才究竟圓滿地成就的,所以世尊是我們第一個要敬禮的,再下面是菩薩祖師等。
【是無等師最勝子 荷佛一切事業擔 現化遊戲無量土 禮阿逸多及妙音】
無等師就是佛,佛有各式各樣的尊號。所謂「無等」,就是說再也沒有能夠跟他相比的,是世間出世間最殊勝、最究竟圓滿的,即使是等覺、妙覺菩薩都比不上。現在所讚的是無等師最殊勝的弟子,通常我們稱為心子。實際上,他能夠負荷佛一切的擔子,佛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利益眾生。利益眾生分成二部分,一部分稱為深見,一部分稱為廣行,這兩部分後面會很詳細地說明。以我們現在的概念去說,將來我們所需要集聚的資糧有福德資糧、智慧資糧。福德資糧就屬於廣行部分,這是行的方面;智慧資糧屬於深見部分。
世尊最殊勝的心子,他能夠承擔佛深見、廣行兩方面的事業,化現各式各樣的身體,在無量佛土教化眾生。這裏的「遊戲」,實際上是指教化眾生。為什麼稱它為「遊戲」?這個遊戲不是指好玩的遊戲,經論上面說「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他證得空性以後,雖然了解世間一切現象都是如幻如化,就像變戲法一樣,但他不會停滯在空性當中,有這樣的特點。普通人由於看不清事實的真相,心裡面引起很多煩惱。菩薩因為有智慧光明,有正確的認識,所以不再有熱惱,很清涼,他在畢竟清淨的空性當中現種種的幻化,這個幻化對他來說,就像是我們所說的遊戲,而這無非是救度眾生,也可以說:他是在報佛恩、增長他的資糧。
這裡所講的最勝子是哪兩位呢?一位是阿逸多菩薩(阿逸多就是彌勒菩薩的梵文),他是廣行派的;另一位妙音就是文殊菩薩,他是深見派的。佛是究竟圓滿的,再下來是稍微差一點點,他們兩位是等覺菩薩,儘管比起後面的人已是超勝太多,不過示現告訴我們,世間只有佛是究竟圓滿的。阿逸多菩薩、妙音菩薩以下分兩派傳承,這是佛出世要告訴我們真正重要的二個特點。
【如極難量勝者教 造釋密意贍部嚴 名稱遍揚於三地 我禮龍猛無著足】
世尊傳下來是阿逸多、妙音二位大菩薩,再下來特別是又有龍猛菩薩(或稱為龍樹菩薩)、無著菩薩,他們也是分別傳下深見和廣行二派。我們禮讚,一方面是敬禮,一方面是讚歎,把他最殊勝的成就、功德簡單扼要地說出來,使我們衷心仰望,也從其中了解佛法最主要的綱要。「如極難量勝者教」,勝者(就是世尊)傳下來的最殊勝的教授,是非常不容易了解的,他們不僅了解,而且能夠解釋。這個教授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秘密,並不是說他不讓我們知道,而是說我們的程度不夠,像小孩子,大人即使很明白地講,小孩子也不了解。經過他們二位大菩薩把世尊乃至於傳到阿逸多、妙音二位大菩薩的重要內涵再作解釋,把世尊最深密的意義闡釋出來,讓後面的人了解,而能長久留在世間,所以說「造釋密意贍部嚴」,贍部就是南贍部洲,他們是南贍部洲中最重要的頂莊嚴。因為這樣的關係,他們真正達到「名稱遍揚於三地」,三地是天上、地上、地下,這些是佛法流傳的地方,只要佛法流傳的地方他們都會去弘揚,闡釋世尊最深奧的教法。實際上這兩位菩薩對大乘的弘揚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所以是傳承當中最重要的中心人物,這是第二部分。
【攝二大車善傳流 深見廣行無錯謬 圓滿道心教授藏 敬禮持彼然燈智】
世尊是究竟圓滿的,下來就分方便跟智慧,方便部分先是等覺菩薩--彌勒菩薩,再下面就是無著菩薩;深見也是先等覺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實際上文殊師利菩薩早就成了佛,乃至於是諸佛的老師,但是他為了輔助我們世尊弘揚教法,而這也是文殊師利菩薩的本願,所以來這個世間傳法。文殊菩薩再下面就是龍樹菩薩,他們之後自然有跟他們相應的傳承。在古代傳承是最重要的;因為眾生條件不夠,不能圓滿接受世尊的教法,在世尊的教法中與他相應的部分,有最精要的內涵,有理論、有修證的方法,經由祖師把它傳下來,這就是傳承。可是後來就慢慢地變了,不但不再保持最嚴密的見、行二個內容,反而拿這個來互相攻擊。學到了法趕快修行都來不及,我們卻反而增長煩惱!認為自己很不錯是憍,認為別人不如我是慢,我有而你沒有,互相諍論,最後最好的東西變成宗派的爭鬥,這個我們要了解,將來我們一路學下去,這個地方應該注意。我們應該如何去避免呢?並不是等到我們學好了以後才去注意宗派的問題;現在我們學習的過程當中,自己學會了,對於還學不會的同學,覺得他太差勁,實際上這個因已經根本錯了。你學到什麼?你成佛了嗎?沒有呀!只學到很有限的一點點,自己還覺得洋洋得意,請問是不是憍心?阿底峽尊者這麼聰明,他跟隨過這麼多老師,還覺得自己不夠,我們現在聽見了一點點,就覺得知道了,以為自己有什麼了,這是最大的障礙,最可怕的煩惱就在這裡,還拿這個東西看人家不起,認為人家不對,這是憍慢。這個情況將來演變下來,就變成宗派的互相爭執。所以我們必須在現在下腳第一步就注意,即使我們一時不能幫助別人,可是應該很戰兢惕勵地淨化自己,發心我好好學,將來才能夠幫助別人,那個時候所要學的內涵就是二大車軌,這樣才真正能夠漸次增上,跟上祖師的腳步,乃至於成佛。
從阿逸多、妙音二位菩薩,到龍猛、無著二位菩薩傳下來,這兩個大車,也就是大乘的兩大流派,一個是深見,一個是廣行,最善淨地傳下來,絲毫沒有錯誤,那是最究竟圓滿的修菩提道的心要。這個心要,我們說教授藏,就像庫藏一樣,有一位偉大的、了不起的祖師,他把這一切學到了、統攝起來,那就是燃燈智(通常我們稱為阿底峽尊者),他把這兩個傳承合而為一。在阿底峽尊者之前,兩個傳承是分開來的,傳到他又合併起來了,這是非常殊勝的因緣。佛涅槃一千多年以後,到阿底峽尊者時代,在他身上又達到最高的成就。實際上,宗大師所學的最重要的內涵,就是阿底峽尊者傳下來的,將來我們好好地把《阿底峽尊者傳》、《宗喀巴大師傳》仔細地看就會了解。以上是歸敬直接的傳承--世尊、兩位大菩薩,然後是真正振興大乘的無著、龍猛二位菩薩,最後到阿底峽尊者,這個是一代一代直傳的。
【遍視無央佛語目 賢種趣脫最勝階 悲動方便善開顯 敬禮此諸善知識】
接著是禮敬其他有關的祖師們,「遍視無央佛語目」,祖師們的特點是能夠廣博地攝取所有一切的教理。他們在見解方面能夠全面地了解世尊所有的教授,也能夠行持,達到最殊勝的階段,這些都是賢聖之種,是最賢善的種性。「趣脫」就是走向解脫之道。「趣脫最勝階」是指他的見而言;「悲動方便善開顯」是指他的行而言。這些「遍視無央佛語目」的賢善的祖師們,他有這樣的見、這樣的行,具足方便智慧,能夠善巧地開示、顯發世尊最究竟、最殊勝的教授,現在宗大師一一對他們禮敬。
從這個地方我們曉得,世尊的教法傳下來真不簡單,我們也應該發心效學,從內心當中禮敬從世尊以來所有的祖師們。世間一般所敬仰的是世間的成就者,一般人心目當中總有一個崇敬的目標,覺得某人很了不起,不知不覺就變成自己崇拜的偶像,有意無意之間就會緣著這個對象。現在我們真正最崇敬、最仰望的就是這些從世尊傳下來的祖師,不但是我們內心當中的目標,也是我們行持上真正應該努力效學的。所以除了歸敬以外,我們還應該了解,要學習的對象就是這些菩薩、祖師。以上就是序分當中歸敬的部分。
下面是造論的宗旨。歸敬了以後,說明他為什麼要造論,造論的目標何在。造論宗旨一共有兩個頌:
【今勤瑜伽多寡聞 廣聞不善於修要 觀視佛語多片眼 復乏理辯教義力】
p. 2
【故離智者歡喜道 圓滿教要勝教授 見已釋此大車道 故我心意遍勇喜】
頌文講的是指宗大師那個時代,我們也看一下我們現在是什麼狀態,同時策勵自己應該如何做,這是非常重要的。瑜伽是梵文,意思是相應,什麼叫相應?我舉個簡單的比喻,我們現在學《菩提道次第廣論》,這個文字你原先不懂,教了你,你知道了,這是一種相應。我曉得這個字唸作菩提,我原來不會唸,現在會唸,會唸了以後,文字講的是什麼,我也了解了,菩提是梵文,翻成中文叫覺,諸如此類,不管學到哪裡,你都會有一些了解。我們做任何一件事,你原先不懂,學過以後就懂了,換句話說,你本來對這件事情不了解,現在你了解了。我們學《廣論》也是一樣,先了解文字,然後了解文字的義理,進一步了解義理當中的內容,要層層深入。我們容易犯一個毛病--才學了一點點皮毛,自己就以為行了。所以真正要想學上來的話,藏地、印度、漢地的祖師,沒有一位例外都告訴我們,最重要的是淨罪、集資。障礙沒有除,不可能學得進去,資糧不夠亦然。因此有一點要注意:平常我們總覺得好像我是來學的,應該住在這裡,你該來教我。你有這個資糧嗎?你們仔細想想自然就了解,不要以為住在寺院裡是理所當然,做點常住的事情也不願意,覺得不相應。實際上是有幾種情況:不應該做的事當然不要做,應該做而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我們要去了解,這就是最好的集聚資糧的機會。資糧不夠而想學習佛法,絕無可能學到的。這個內涵不是語言能表達的,我只能簡單地說,當你們慢慢深入的時候,自然會感受到很不一樣的內涵,而且這種事情絕對不是文字相。
我講一個故事給你們聽,前天我到台中探視一位出車禍的同學,他的命差一點送掉,小腿上一大塊肉不見了,說不定這隻腿要廢掉。換成我們一般人都會抱怨,除了抱怨車子撞他以外,還有其它的抱怨,還會覺得怎麼我學了佛,佛沒有保祐我,反而還要受這個障礙!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心態,把佛法看成像做小販的,我付你十塊錢,你得給我價值十塊錢的東西,把學佛法想成像交易一樣,好像我現在供養你三斤香蕉,等一下你就應該來加持我,讓我發大財,就這麼荒唐!對佛法深厚的內涵都不清楚!佛法教我們一切都是業所感來的,果的前面一定是有非常深厚的因緣,絕不是眼前所能看到的。我所以特別講這件事情,因為一般人會抱怨我學了佛怎麼不靈光,那位同學不但不抱怨,而且還說:「師父!真對不起您,還勞您駕,我業障很重,這次是淨了我的罪障。」我聽了非常讚歎。佛法告訴我們一切都是業所感的,了解了業以後,應該清楚,這一件事情所以發生,跟眼前學佛不學佛沒有關係。如果你造了這個業,它一定會感果,沒有感果之前這個業就不會消失。進一步來說,當它感果的時候,是不是同樣又再造新業?譬如我以前傷害過某人,今天被怨家碰上了,我就會被他傷害。被他傷害的時候,你採取什麼態度?通常情況下,我們會覺得好端端的,為什麼你要來傷害我,我們難免會抱怨。學了佛以後告訴我們「觀業忍受」,如果我安心忍受,這樣一來前面造的業到此為止,你將來不會再受。可是我們平常都受不了,會抱怨,所以前面造的業到現在固然是感果了,但是同時又造了新的業,將來再感果,永遠輾轉而越纏越緊。而那位同學他知道這是自己的業,不但不抱怨,還告訴我:「《廣論》上面說無常,以前學到時覺得很有道理,可是對無常沒什麼感覺。今天碰見這件事,才曉得無常是這麼可怕,心裡面膽戰心驚,不知道我這個性命能不能保持到下一分鐘。啪!一下子撞上去,人就昏倒了,等到醒過來已經躺在醫院裡很長一段時候。」他現在有機會醒過來,假定當時車子撞上去壓在他身上,他有機會醒得過來嗎?醒不過來。所以他說:「我現在才曉得無常原來是這樣。」他不但不抱怨而且還感激。這兩個差別大家分得清楚嗎?我們平常遇到一點點事情就抱怨,講了很多道理,拿這個道理增長自己的憍慢,還要造很多惡業;我們到底是學了什麼啊?我深深地感受到這個特點,這個也叫相應。透過這例子,可以反省自己相應在哪裡,是相應在增長煩惱,還是相應在真正地淨除罪障集聚資糧?這個對我們才是真正重要的。但願各位同學學習時,能真正懂得這個特點。
修行本來是要跟所學的道理相應,所以一定要先懂得道理,可是有些人卻寡聞。但是雖然懂得了很多道理,如果不能真正跟著法理層層深入,只有停滯在增長憍慢上頭;反過來,假定能不停滯在憍慢上,一定能真正地深入;這兩者之中,沒有第三條路。有很多人糊里糊塗,那根本不相應,只是白浪費時間。所以大師說當時勤於瑜伽的人,很不幸,不了解道理。正規來說,剛開始應該廣學多聞。不幸廣聞的人又不善於修要,學了很多道理,修行卻不善巧。在我們學的過程當中,本來應該是懂得了道理以後隨分隨力照著道理去努力行持,並不是等念完了再行持。有人會說我現在還沒有懂,怎麼去做?雖然書本上的理論不太了解,可是每個人周圍有父母、兄長、師友,他們多多少少會告訴我們,應該隨分隨力地在這些圈子裏接受好的概念,儘量把壞的漸漸淨化,這是我們做得到的。特別是學《廣論》這樣的教授,後面非常強調這個特點。我們能夠做到了就能夠漸次改善增上,如果做不到,始終會停滯在錯誤的階段。
「觀視佛語多片眼,復乏理辯教義力」,我們對於佛告訴我們的話,原先根本不知道,知道了以後又「多片眼」,只從一個角度去看,實際上佛要告訴我們的是無限廣的,我們或者是根本沒學到,或者學到了以後停滯在某一個階段,對事情看不清楚。「片眼」就是一隻眼睛,一隻眼睛是看不清楚的。你們可以試試看,把一隻眼睛閉起來,然後你兩隻手的食指一上一下去兜,明明是自己的手指頭,卻怎麼兜也兜不上。也許有人會說「我兜上了」,這不必談,你仔細一點是有可能,一般就是兜不上。你張開眼睛一定兜得起來,一隻眼睛閉起來的話,要花很大的勁才兜得上。眼前這麼簡單的事,手還是我們自己控制的,閉上眼睛都兜不上了,佛法這麼深遠的內涵,我們就懂了嗎?片眼的毛病是我們最容易犯的,拿自己錯誤的概念去衡量,這是我們的致命傷。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能力是這麼差。至於理智,「復乏理辯教義力」,我們的心識當中,前五根識固然不行,意根是從理論上面認識的,但我們對教理真正深刻的意義也一樣不懂,因為沒有在理論上好好下過功夫,所以對正確的內涵就不認識。
既然眼前的、深遠的我們都看錯了,結果是「故離智者歡喜道」,我們遠離了智者(從佛菩薩到祖師)所歡喜的這一條道路。我們現在歡喜的跟他們歡喜的不一樣,所以說是顛倒。不過我們還算幸運,比起佛菩薩來是顛倒,可是比起世間來說我們算是好一點。世間人看我們是顛倒的,我們很樂意接受人家這種看法,但願我們能夠慢慢地從世間的路轉而靠近佛菩薩。下面說真正的圓滿教(就是我們現在要學的,世尊給我們的教誡是最究竟圓滿的)需要最殊勝的教授。平常我們對佛經的確不容易了解,真正殊勝的教授,就是能闡釋世尊講的內涵中真正重要的精華。經論上佛菩薩祖師都告訴我們一個特點--「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了」,但願各位記得這一句話,將來你從一生的經驗當中會體會到。現在我們所看的《阿底峽尊者傳》是法尊法師翻譯的,他是漢人,後來到藏地跟了一位老師很認真地學,法尊法師那個時代比起我們大概早了七十多年,那是民國十幾年的事情。他在尊者傳裏邊附註了幾句話:等到接觸了真正有傳承的好老師,回過頭來,看沒有傳承的是味同嚼蠟,一點味道都沒有。而且這裏特別說,如果沒有好的老師來教傳承的教授的話,我們根本不可能懂。也許你的條件很高,隨便一聽就懂,可是真正重要的內涵,都是要很深細地好好去學才能體會,絕對不是隨便聽一下自己就能懂了,這是絕不可能的;如果可能,大概你就是佛菩薩了,這一點我們慢慢的愈深入應該愈了解。真正圓滿不錯的、不離智者歡喜的這些教法,需要真正殊勝的教授才能體會。宗大師在那個時代看見了這個內涵,「見已釋此大車道」,所以內心感到特別喜跟勇,做這件事情他有很大的歡喜的力量。
以上就是造論的宗旨,它告訴我們,這本論當中會把修行人的缺失很清楚地指出來--應該要廣聞,而廣聞的人的缺點也在這個地方指出來。因此我們在學這部論的時候,不是把文字學會了以後到處去講,這是一面鏡子,學會了以後要反省自己哪個地方有了問題,然後好好努力,如果屬於罪障部分,就淨化它,如果屬於教授部分,好好努力增長它,如果資糧不夠,那麼努力去積集資糧,這個才是學這本論的真正要點,也不辜負文殊菩薩、宗大師的教誡,更重要的是不負自己的善根。
藏地通常在正講之前,很強調暇滿人身非常難得,我們今天得到了,居然又能夠得到圓滿的教授,如果不好好地學,那真是浪費了自己宿世積累的暇滿資糧。這個學,並不是坐在那裏聽聽,聽完了就講,增長自己的憍慢,那根本錯了;應該學會了以後像剛才說的拿來淨化自己。這一部分就是大師造論的宗旨,指出我們學的人應該走的方向。最後是諄囑聽受,大師非常慈悲地告訴我們,我們有幸來學,應該以什麼心情學習。
【諸有偏執暗未覆 具辨善惡妙慧力 欲令暇身不唐捐 諸具善者專勵聽】
我們凡夫都犯了這個毛病--心中有所執取,這個執分人我、法我兩種,也就是無明暗,不是偏於斷邊,就是偏於常邊。斷常是相對於中道而言,將來在《廣論》當中會有正確的說明,現在我們先了解名詞就可以。簡單來說,真正講緣起的叫中道。一般人通常執著在斷邊,就是認為人死了什麼都沒有了,譬如現在科學上面一般的見解就是屬於斷見;平常一般的外道就是屬於常見。這些都是不順於因果緣起法則的,都是有所偏。普通人都被這個錯誤的無明所覆,要不被它所覆,需要有能夠辨別善惡的妙慧力,也就是所謂的資糧。這一點就比較不容易,我們無始以來,不是沒有腦筋,可是都用在壞的地方去了。有的人腦筋比誰都好,想歪事情特別靈光,這不能算是智慧。現在我們要具的妙慧力,是要能夠辨別善跟惡。如果做了這件事情,將來果報是快樂的,這叫做善,將來果報苦的叫做惡。佛法當中不是看眼前的好壞,後面有它深細的內涵,我眼前可以做得很好看,但是將來的果報是根據我的意樂以及行為而定。能夠具足這種妙慧的力量是不容易的。妙慧通常就是對空性、緣起有正確的認識,具足妙慧力才能夠離開這種偏執的束縛。
不但要具足辨別善惡的妙慧力,而且還要有一個強烈的希望--欲。欲是善惡都共通的,就是「我要這個」,一般世間人強烈地貪著名、利、吃、睡,這是壞的,現在我們這個欲是善法欲,就是想要學佛、要力爭上游的希求。想學佛的話,精進絕端重要,「資糧善中進第一」,不管你腦筋多好,如果不精進,絕不可能有佛法上面的成就。那麼精進要靠什麼呢?要靠善法欲,一心一意要得到這個東西,有了這種對善法強盛的好樂之心,自然會願意努力克服種種的難關。就像在座的預科班同學,大家去背書、寫字雖然蠻辛苦,可是因為有善法欲,有所依的理念,所以願意去拔草,乃至於去打掃廁所,因為覺得必須要集聚資糧,於是很認真地去做,那都是善法欲,這是必不可少的,將來愈深入愈是需要。所以眼前很多事情是鍛鍊我們意志的,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絕對不願意做的時候拖拖拉拉的,反正時間到了,我就不管了,那完全是傷害自己。如果養成了偷懶的習慣,將來要真正修行的時候,絕對不可能走得上去。不做則已,要做我就全部精神去做,先在這種小的、簡單的事情上培養,有了這個能力,將來愈深入時才能夠有強盛的意志力。不但內心有意志力,而且你的精力、體力都夠,才能夠做最了不起的偉大的事情。現在這個欲是什麼呢?「欲令暇身不唐捐」,我們得到這個難得的有暇之身,這是如法修行必須的條件。所以很多條件優越的在家人反而羨慕我們,因為他無暇,沒有時間、沒有機會來修行。「具善者」就是真正具足善根的人,他不會讓暇身白白地浪費;不具足善根的人不一樣,他寧可跑去玩,絕對不願意坐在這裏聽、寫、讀、背。所以要學法是需要很多條件的,我們應該專心努力地來聽聞這個教法。
以上就是序分,下面是正說,正文之前,有一段文。
【◎ 此中總攝一切佛語扼要,遍攝龍猛無著二大車之道軌。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範,三種士夫,一切行持所有次第無所缺少。依菩提道次第門中,導具善者趣佛地理,是謂此中所詮諸法。】
「此中」就是指本論,本論的內涵包含了一切佛語,不僅僅是我們釋迦世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無一例外,佛佛道同,所有十方三世佛所了解的正確的內涵,完全一樣,沒有一點缺少。本論並不是把佛所有的話都包含在裏頭,而是把佛語的精要都含攝在內,這是第一部分。法要傳下來,要有一定的傳承,本論把廣行、深見這兩個大乘流派的傳承全部含攝了。這兩大流派,一個是龍樹菩薩傳的,一個是無著菩薩傳的,這兩大車軌就是我們要走的。這條道路像軌道一樣,所以稱為「道軌」。這個道軌是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就是佛地)的勝士的法範。勝士就是殊勝的人,如果儒家來說就是君子,不是普通的小人。現在把這個方法分三個次第,依著這個次第學的就是三種士夫:下士、中士、上士,依著這個次第,我們應該修習的所有內涵(一切行持),沒有一點缺少。這整個走法含攝了菩提道所有的內涵,現在依照著次第排出一條路來,以這樣的菩提道次第門,引導具足善根的人。
沒有善根在這個時代絕不可能聽到這個法,聽到了以後,還要看個人善根的深淺。對我來說,談不到是在講課,我只是願意盡我的力量集一點資糧。昨天的法會上面,我跟大家講到二十歲的人說他自己已經老了,我今年快七十歲反而說我自己年輕。這不是說笑話,因為我感覺到自己條件太差,你們條件好的人高高在上享受,小的事情我來做,為什麼?我要集聚資糧。這是真的,你愈到後來愈會感覺到自己資糧不夠,會盡我們的力量,能做的地方就努力去做,不一定要做什麼才算,哪裏欠缺什麼我就做什麼,總之對整體的學習、對佛法能夠產生最有效的就是最好的。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善根能具足固然好,我們現在能聽聞教法大概多少也有一點,如果希望依此再增上,還要靠自己的努力。但願我們憑藉著已經有的善根,繼續不斷增長,若能百分之百跟大師引導我們的條件相應,我們就能走上去了。所以說導具善者趣到佛地,能夠一直達到佛這個地位,這就是我們的目標。雖然還有蠻遙遠的一段距離,但是我們有機會,只要我們認識了,能夠不斷地在這個環境之下好好淨除罪障、集聚資糧那就對,這就是本論主要的整個內涵。
【◎ 此中傳有二派釋儀,勝那蘭陀諸智論師,許由三種清淨門中,詮釋正法。謂軌範語淨、學者相續淨、所說法清淨。】
宣講佛法的時候,根據各派不同的傳承而有不同的方法;對於闡釋佛法時所應具備的儀則,一共有兩派傳承。第一種是那蘭陀寺所傳的。那蘭陀寺是印度最了不起的一間大廟,世尊涅槃不久就有了,沿傳了一千多年,現在整個廢掉了,遺址還留著。寺院範圍非常大,如果拿我們的標準來算的話,大概要幾個鄉,甚至於可能比上一個縣,到底怎麼樣我不太清楚,如果諸位將來有因緣可以考察一下。現在一所大學有一百甲就很大了,它何止是上萬或幾十萬甲。那蘭陀寺歷史悠久,當年在印度是佛法最盛的地方。那裡主要的最有智慧的大論師們所承許的、所應用的是:具足三種清淨就可以解釋佛法了,也就是軌範語淨(軌範就是老師),老師講的內涵清淨;學生的相續(就是身心)也清淨,這個清淨的內涵很重要,後面慢慢地細說,我們現在真正要學的,就是怎麼清淨我們的相續,做一個好的學生;然後說的法清淨。這是一種,另外一種呢?
【後時止迦摩囉室囉,聖教盛行,彼諸智者,則許三種而為初要。謂正法造者殊勝、正法殊勝、如何講聞彼法規理。今於此中,應如後釋。】
後來興起的止迦摩囉室囉寺(這個就是阿底峽尊者的傳承),聖教在那裏很盛行,那裡的大成就者們認為,最重要的三種就是:造論的人要殊勝,所造的法也要殊勝,此外,這個法傳下來的時候,講、聽兩方面應怎麼樣做才能夠相應。這個法是阿底峽尊者傳的,而宗大師是得到阿底峽尊者的傳承,此處引用的,就是表示這個傳承的根源,所以「今於此中,應如後釋」,宗大師說,這兩種當中,我採用的是後者,表示這個法有一定的傳承。另外還有一種意義,我也不妨說一下。那蘭陀寺這麼殊勝,後來為什麼重心會慢慢變到止迦摩囉室囉寺呢?一方面世間本來就是無常相,因緣一直會變化的,以前的人根性具足,條件都很好,所以簡單說明他就能懂了;後來的人條件差,簡單說明對他而言還不夠,需要更確實的內容。因此了解了以後,不必拿我們的眼光去評判哪一個好、哪一個壞,世尊說的法沒有不好的,只是為度化不同根性的眾生而說不同的法而已,這種根性的人以這種方法,那種根性的人用那種方法。從整個時代來說,以前跟世尊相應的那些人的條件好,所以不妨為他說得簡單一點,如果要讓後來的人得到同樣的內涵的話,就應該為他說得更多一點,但是這也並沒有一定的特徵。總之,從多方面思惟觀察,我們能夠找到自己相應的才是真正重要的。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06
- 文章: 33482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道前基礎 - 造者殊勝
道前基礎 - 造者殊勝
p. 2
※﹝由是菩提道次引導分四:①為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②令於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③如何講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④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今初﹞
現在正式進入正文(通常稱為「正宗分」)。宗大師依據他的傳承分成四部分,這個傳承是阿底峽尊者創立的。這文上說「由是」,由這樣的因緣,並不僅僅經論上面這麼講,他很清楚地告訴我們這經論的來源,這個傳承是這樣來的。第一、為了顯示這個法的根源清淨,而說明造論者的殊勝。法要靠人來講說,世尊把最詳細的法說出來,後來根據眾生根性的不同而分方便、智慧兩支,一直傳到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尊者被西藏人迎請入藏,輾轉地傳到宗大師。所以法的根源實際上對我們來說應該是宗大師,宗大師造這部論的根據是阿底峽尊者所傳的教授,這一點是以後我們漸漸深入的時候極端重要的,一離開傳承,要真正修行是不可能的。現在我們先在理念上了解,實際上總有一天會從實踐當中漸次體會到。當你體會到究竟圓滿的時候,那就是成佛。所以這文字容易懂,而內涵我們在一開頭學的時候就要注意,依不清淨的法而修一定不會有結果的。
第二、令於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祖師很清淨,他造了各式各樣的法,這些法當中,有很多是局部的,有很多是圓滿的。什麼是圓滿的、什麼是局部的?譬如說經,像《華嚴》、《般若》都是把佛要告訴我們的整個道理--為什麼我們是凡夫、什麼是佛、成佛要經過什麼樣的內涵、我們的錯誤在哪裡、如何修行等,原原本本依照次第絲毫無差地說明,這樣就是圓滿的教授。有很多法只是局部的,針對著某一個人的根性,像《阿含經》裡面,佛針對某個弟子所欠缺的部分告訴他,比如很簡單的一句話「這是苦,你應該知道。」這個法雖然對他來說正是他需要的,可是法本身的內涵並不圓滿。譬如你身體不舒服,稍微有一點頭痛,醫生為你開一點點藥,那些藥本身並不能代表全部的藥。而本論所說明的是整個佛法的內涵,所以第二部分就告訴我們這個法的殊勝。第三、有這樣好的老師講這樣圓滿的法,但是如果我們條件不夠,那也沒有用。所以第三個說明如何講聞--講的人要有什麼條件、聽的人要有什麼條件、我們條件夠了應該如何、不夠應該怎麼學。經過了這樣學習,有了這個條件,最後才正規地告訴我們究竟圓滿的法。
對這個了解了以後,向後我們在學習過程當中雖然學得很粗淺,可是我們能夠用這個粗淺的法在生活中去衡準自己。一方面思惟觀察對我們很重要,一方面從對法步步的實踐當中提升自己。不要只把它當做文字看,如果我們剛開始學習之時不在實際行持上面努力,進而漸次深入的話,將來就很難學得好。正因為我們現在條件差,所以從淺的我們能做的地方做,當能夠漸漸深入的時候,就會很有次第地一步一步跟得上去。
【◎ 總此教授,即是至尊慈氏所造,《現觀莊嚴》所有教授。別則此之教典,即是《菩提道炬》。故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彼復即是大阿闍黎勝然燈智,別諱共稱勝阿底峽。】
首先說明本論的內涵。所謂的教授,廣義來說,佛講的所有的內涵都是教授。但是因為我們條件不夠,福德、智慧都差,無法了解佛告訴我們的究竟圓滿的法,所以菩薩祖師們適應我們的根性而示現,把佛圓滿教法裡的精華中跟我們相應的部分攝取出來,依照著次第一步一步指導我們在深、廣二方面層層深入,這個就是教授;或者簡要地說,就是我們成佛的訣竅。教授的內涵不是文字上面能夠看得見的,一定要有老師引導,透過他自己對文字理路上的認識,親自修行驗證,然後回過頭來再告訴我們。
整體來說,宗大師講的這個教授的內涵,是根據《現觀莊嚴論》,這是「至尊慈氏」(也就是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的內容非常深廣,是整個《大般若》的精華。《大般若》的精華我們凡夫看不清楚,只有像彌勒菩薩這樣的等覺菩薩才能夠把它的精要提出來。其中有三個大綱:三智境、四加行、一佛果,這個也簡單說一下。我們凡夫六根所面對的這些東西,這就是我們所對的境。例如我們看到這面牆的顏色是白的,窗是可以透氣的,這些都包含在「境」裡邊。原則上我們應該從兩點去看:境、有境。就是我們六根所對的--眼睛看見的,紅的、黃的、白的、黑的;耳朵聽見的;舌頭所嚐到的;身所感觸到的。這裡邊包括眼睛看到色塵之後所產生的意識的作用。為什麼要講這個呢?我們所有的問題是不是都由心對境而產生的?修學佛法就是要解決這問題。這問題以佛法來講叫起煩惱、造業,然後感得果報流轉生死。現在我們要認識真正的內涵是什麼,要解除煩惱、淨化由煩惱所造的業,從惡業或染業流轉生死變成善業、淨業,不但自己能從生死輪迴當中跳出來,解決痛苦,而且還要幫助別人。我們凡夫在無明中,對事情的真象根本看不清楚,佛菩薩所見的跟我們不太一樣,他是用慧眼來看。對於種種境界,由於他的慧眼的特徵或程度不同,所以分成三智境。我們凡夫因為無明所以造種種業流轉生死,世尊是因為智慧,所以造善淨之業解脫輪迴。因此佛就告訴我們這個特點,讓我們認識要用什麼方式才能夠得到它。了解了這個以後,就曉得我們這痛苦是冤枉的,同樣是一個有情的心識,為什麼佛成了佛,不但解決了自己的苦樂問題,還能幫助我們,而我們卻還在輪迴?他解決了以後,所證的是多麼崇高的地位,而我們卻是如此地糟糕,這是很冤枉的事情。這些不但啟發我們的信心,而且了解問題是怎麼樣產生的、如何步步去解決,所以叫「三智境」,也就是以佛的智慧所對的境;而我們所看到的,是染污的心識所對的境。了解了以後去修,要修四種加行。透過了這樣修行所感得的最後結果就是一佛果。我們現在因為無明而有種種的行為,這行為就是我們的加行(或者說是所造的業),會感得什麼樣的果呢?永遠在生死中輪迴。佛的整個教授全部在《大般若經》裡,至尊彌勒菩薩把它的精華萃集出來,後代各種論典所闡釋的中心也都繞在這上面。所以就整體來說,這個教授是依據《現觀莊嚴論》。
那麼別呢?由於眾生根性不同,祖師根據這個根本的教授,而有各式各樣個別的教授方式,在特殊的情況之下,他又變一個方式以使我們容易了解。所以就整個教授的整體來說,是根據《現觀莊嚴論》;但是宗大師寫《菩提道次第廣論》還有一個依據,就是阿底峽尊者造的《菩提道炬論》。《道炬論》是根據三士道來引導,也就是說,是照著我們凡夫修行的次第,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這樣上去。就像念書,儘管最究竟圓滿的是博士班或是超博士,可是我們剛學的時候,一定先從小學、中學、大學一步一步上去;同理,三士道也就是隨順著我們學習的次第而安立的。這樣依次第走,我們的學習就非常容易。這個教授不但是佛、祖師告訴我們的理論,而且是他們修行的實際經驗。宗大師就根據他所學的師承來講,而這個教授的內涵還是不離開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所以他分總別來說明,也因此他說這兩部論的造者是同一個。我們也許會懷疑:明明是兩個,為什麼說是同一個呢?因為我們凡夫不管如何千變萬化,說來說去,共同點就是煩惱;如同這樣一般,佛菩薩不管如何千變萬化,慈悲、智慧的特徵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下面介紹的並不是彌勒菩薩,而是介紹阿底峽尊者。下面說「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因為《菩提道炬論》是《菩提道次第廣論》所依的根本論,從這個角度而說《菩提道炬論》的造者就是《廣論》的造者。我們學任何一樣東西,如果知道造者是如何殊勝的人,他所告訴我們的這個法是如何地了不起,內心就會產生無比的敬仰。造者殊勝說明這個法源的清淨,這樣一來,一方面我們學的人自然不會有懷疑;另一方面是啟發我們的渴仰之心,以其作為學習的目標。透過介紹尊者的功德,我們就能了解這個法的根源是清淨的。關於阿底峽尊者的殊勝分成三部分來講:
※﹝其殊勝分三:①圓滿種中受生事理,②其身獲得功德事理,③得已於教所作事業。今初﹞
他講的是阿底峽尊者,我們應該了解,實際上宗喀巴大師也是同樣殊勝。我建議在座的同學先把《宗喀巴大師傳》、《阿底峽尊者傳》看一看,我非常願意跟各位一起溫習兩位大師的傳記。不要把他們的傳記當作故事,以我自己的感受,我第一次看時覺得很有趣,就像看一般的傳記一樣。等到我第二次去看,感覺就不一樣了。有很多精要的教授,我們平常從文字上看不出來,等到仔細去看他的傳記,就會了解我們走不上去而他能走上去的原因;就像我們在旁邊看一個人做,就能曉得他為什麼做對。所以這二本傳記有這樣的加持,我們要很細心、很恭敬認真地去看。
為什麼從這三部分來介紹造者呢?第一個講「圓滿種中受生事理」,也就是他的出生背景。民間有一句話說「英雄不論出身低」,好像出身低的人打出天下是更光榮的,其實這是以世間法來看。真正以佛法來看,一切事情無非是前因後果的呈現,所以佛法要學的真正的內涵有兩樣:增上生跟決定勝。增上生就是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積聚善淨之業,感得的果一生比一生好。它的因、果是什麼?因就是我們的善淨之業,現在從處處地方去累積;果是人、天之身。生生增上的結果,將來最究竟圓滿成就的果就是佛的報身。而決定勝最主要的是對智慧的認識,究竟圓滿的時候就是法身。報身是佛自己受用,化身是化度眾生的。所以圓滿種中受生就是告訴我們尊者今生所感得的圓滿的果;進一步來說,從他圓滿的果報當中,可以推知阿底峽尊者宿生造的因是何等圓滿,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修學佛法了解了整體以後,也同樣應該了解,修行無非是淨罪集資,看見尊者前生有這樣殊勝的因以及這一生呈現的果以後,就更確信當我們的罪淨了、資糧也集聚了,那自然而然會有很多圓滿的事情出現。我們現在修學佛法想要如理照著做,卻有很多內在外在的條件不具足,這表示我們宿生增上生的因並不圓滿,所以現在應該如何去努力,這個都有它非常重要的內涵。第一點是以前的因;其次,並不是前生的因就夠了,這一生還要努力,這在沒有成佛之前是永遠不能少的;最後,成了佛以後還要不斷地度眾生,所以以這三項來介紹尊者的功德就正是說明這個特點。現在看他圓滿種中的受生:
p. 3
【◎ 如拏錯大譯師所造《八十讚》云:「東薩賀勝境,其間有大城,謂次第聚落。其中有王都,名為有金幢。其宮極廣博,受用位饒盛,等支那國王。其國王善勝,妃名吉祥光。父母有三子,名蓮藏月藏,並其吉祥藏。太子蓮華藏,有五妃九子。長子福吉祥,現時大善巧,稱為陀那喜。幼子吉祥藏,苾芻精進月。次子月藏者,即現至尊師。」】
現在先看阿底峽尊者受生的圓滿,也就是他的出生背景。《八十讚》是拏錯大譯師所作的。拏錯大譯師是阿底峽尊者的弟子,他是西藏人,也就是菩提光王時代迎請阿底峽尊者到西藏的人。簡單說一下西藏佛法的過程,西藏的佛法剛開始的時候,有一位國王叫松贊岡布,年代相當於我們唐朝太宗的時候,松贊岡布娶了唐朝的文成公主,離開現在一千三百年左右。後來經過五傳到持松德真,那時候佛法在西藏地位非常高,民間大概多少都有了根底了,所以蓮花生大師、靜命論師兩位進到西藏,一位弘揚顯教的基本教理,一位弘揚密教。後來又經過了三傳,到朗達瑪即位毀滅佛法,西藏整個陷入黑暗中。之後將近二百年亂成一團,那時候有位國王叫智光,他一心一意要迎請善知識,因為大家各說各的,不曉得什麼才是佛法真正的內涵!那國王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菩薩,有本經論記載,國王跟阿底峽尊者多生以前發心將來一起去弘法,一位發願做講法師,一位發願做國王來護持,當時發願護持的就是後來西藏的智光王,發願講法的就是阿底峽尊者,這是以前的因緣。在這一生中,智光王派人去請尊者,沒有請到不死心,後來為了請阿底峽尊者而去搜尋各式各樣的寶物、金錢,乃至於奉獻自己的生命,這些事你們看《阿底峽尊者傳》就知道。
迎請尊者前後經過多少年呢?你們很多人看過傳記,有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根本沒有注意這個問題,後來我認真去看,發現前後經過七十多年!為什麼我要講這件事情?諸位今天到這邊,來了一個禮拜、三個月、二年,總覺得來了這麼久了,怎麼好像你一點法都沒教我!我們往往有一個非常大的錯誤,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急急忙忙好像我跑來你必須馬上教我,然後三天二天我就成了佛。佛沒有那麼容易成的!《阿底峽尊者傳》裡邊實在有很多非常重要的內涵,你們要仔細看。
智光到菩提光這袓孫兩代,先後有四位大譯師去迎請,第一位是寶賢譯師。智光王遍尋全國非常精彩的小孩子,選了最聰明的七個送去印度,每個小孩還派二個人護持他,所以第一批去的總共二十一個人。然而因為西藏天氣冷而印度天氣熱,氣候等等各式各樣的不習慣,二十一個最後死掉只剩下二個,一位是寶賢譯師,一位就是善慧譯師。在西藏被稱為大譯師必須具備幾個特點,不僅是能夠把梵文翻譯成藏文,而且要博通五明,並不是能夠翻譯兩三句就是譯師。寶賢譯師在藏傳一系中是極端重要的人,他雖然沒有把阿底峽尊者請去,但是沒有寶賢譯師就沒有今天西藏的佛法。因為對建立教法而言,就算請到了大善知識,沒有經還是不行。今天就是我們請到校長,乃至於請到法王來跟我們講,講完了以後我們沒有經也不行!所以將來你們仔細去看,蒙古人學佛法都是到西藏去的,他們也有很多格西,可是蒙古的佛法始終生不了根,為什麼?佛法要蒙化,必須要有它的文字還要有它的人,有人有法才行。人包括兩個,第一個要有具足教量證量的袓師大德,以及很多學法的僧眾,外面還要很多居士護持,才能把法留在世間。西藏之所以能產生這樣子的效應就是因為有人有法。所以寶賢譯師雖然沒有把阿底峽尊者請去,但是對於藏傳佛法是絕對有他的貢獻。
雖然我近七十歲,我說我年紀還輕,因為學佛對我而言不是三年五年的事,也不是三生五生,而是要生生世世做下去的。豈但是七十年、七百年,乃至七大阿僧祇劫,都要繼續不斷地做,這是個重要的原則。所以我們要用深遠的眼光去看,他們無量劫以前發了心,而此次的示現中,單單請法就經過了七十年。我們會以為如果沒有請到尊者,所做的努力就都無效,其實不是,寶賢譯師已經產生了這麼大的功效。第一次請不到,第二次再請;第二次請不到,第三次再請;一次一次地請。最後拏錯譯師把尊者請了來,請來之後一直跟著他,所以拏錯譯師對尊者最了解。以上是略提藏人迎請尊者過程中的幾個重點。
阿底峽尊者出生的地方在東印度。印度地方很大,他們通常以印度菩提伽耶的金剛座做為中央,以佛法來說,它是世界的中心,佛成佛的時候一定坐在這裡。曾經有人告訴我,經上記載:因為佛有無量的福德,一般的地都無法承擔,無法讓佛非常安穩地坐在上面,所以如果他坐在這裡,地會向這邊傾斜,坐在那裡向那邊傾斜,唯有坐在金剛座上,地才不動。雖然就世間來講這好像是一個笑話,我卻相信它,本來佛法所講的內涵並不是我們凡夫所能看得見的。尊者出生的地方就在金剛座東邊一個叫做「次第聚落」的大城,那是王都的所在。此地非常富饒,「等支那國王」,支那就是中國,這個國家的富盛如同中國一般,這說明尊者出生背景的圓滿。
接著說明國王、王妃的名字,也就是阿底峽尊者的父母。國王有三個兒子,長子叫做蓮華藏,次子叫月藏,第三個叫吉祥藏。太子蓮華藏後來接王位,他有五位妃子九個兒子,長子叫做福吉祥。「現時」指拏錯大譯師在的時候,當時福吉祥是個大善巧,也就是說是位在家居士,可是對佛法非常善巧,叫做「陀那喜」,陀那喜的意思是最了不起的人。實際上太子蓮華藏(也就是阿底峽尊者的哥哥)後來也出家了,幼子吉祥藏就是比丘精進月,次子月藏就是阿底峽尊者--「即現至尊師」,尊者是拏錯譯師的老師,所以稱他為至尊師。實際上阿底峽尊者在印度是一切大班智達的頂嚴,我看過一本書上記載尊者是印度五百大班智達的頂嚴。大班智達要博通五明,能圓滿通達世間幾種學問的人已經很了不起,班智達要佛法圓滿,兼能夠圓滿通達所有的世間學問,這個太了不起了!當時印度有五百位大班智達,這五百位沒有一位例外,都把阿底峽尊者視為他們當中最了不起的人。我們稍微懂得一點點就看不起別人,現在這五百位大班智達,每一位都把阿底峽尊者看為他自己最了不起的尊崇者,可見阿底峽尊者何等了不起!那是在尊者傳上面所記載的,你們自己去看。以上是說阿底峽尊者的圓滿的出生。
※﹝獲得功德事理分二:①知見廣博獲教功德事理,②如理修行獲證功德事理。今初﹞
第二、獲得功德事理,說明尊者這一生有些什麼成就,從尊者的教功德與證功德這兩部分來說明。整個佛法的內涵分成兩部分:教和證,教就是理路,是因;了解理路以後照著去修行,親自證得,這是果;教、證圓滿才算。我們先看阿底峽尊者在教功德方面達到什麼程度。
【◎ 如讚云:「二十一歲中,善巧六十四,技術及一切,工處善構言,及一切諸量。」謂於二十一歲以內,學習內外四共明處。聲明、因明、工巧業明,及醫方明,善巧究竟。】
佛法叫內明。二乘的行者只學佛法,不管世間;大乘的行者必定要博通五明,不但佛法,而且世間所有的東西都要究竟圓滿地通達。現在先看阿底峽尊者世間的成就,後面再看他出世間的成就。二十一歲以內,他對世間的四種共明處--聲明、因明、工巧明、醫方明,全部達到最善巧最究竟圓滿的狀態。他的天份是何等地高!在座的人很多都二十一歲以上了,我已經好幾個二十一歲了,連一種明處都不通達。看到這地方,我們並不因為這樣而氣餒,反而因此而策勵我們好好地先去集聚資糧。我所了解的,真正完整的教授無一例外,都告訴我們最重要的是資糧。資糧是極端重要的,如果我們不能好好集聚資糧,要想修學佛法無有是處。佛這樣講,祖師也這樣講。資糧分成智慧、福德兩種,《廣論》後面會詳細說明。我建議大家,我也願意跟各位同學共同策勵,如果我們真正懂得的話,平常在這裡做任何事情都是集資糧。我們來這裡絕對不是說「我是來念書的!」當然這是智慧資糧當中的一部分,教是需要的;但假定你老是以為這樣的話,你可能學得文字很通達、字寫得很漂亮、能說善道,但這是無用文人。自古文人相輕,嘴巴上講得很好聽,做起事來一無是處,下一世比較好的是投生為鳥,吱吱喳喳叫得很好聽,可惜卻是畜生。佛法的內涵是學了以後一定要實踐,實踐過程是需要很大的努力的。後面特別告訴我們「資糧善中進第一」,集聚資糧當中精進是第一重要。精進需要很大的能耐,如果我們不從小就努力,在種種事情上面鍛鍊自己的意志,等將來長大後就沒有用了。像我這樣,年紀老了,又瘦又垮,一點氣力都沒有了,不要說拿重的東西,叫我拔草就氣喘如牛,但是我看見他們從小在田裏做慣的人,弄起來輕輕鬆鬆的,毫不費力,我卻一點力氣也沒有。建議各位平常有機會千萬不要放棄,不要說為什麼吃苦的事情又輪到我,要曉得這是給我們的最佳機會。這時候努力鍛鍊,養成堅毅的意志,一方面能耐苦耐煩,一方面培養氣力,各方面都有好處。我們現在碰見辛苦的事情總想辦法推給別人,這是自己愚癡,放掉最好的機會。前一陣子我看見一位居士,大熱天在山上幹活,擦汗的毛巾可以擠出很多水來,做了一天,他覺得不累,我真是羨慕。一方面是他宿生的體力,一方面是長期勞動的結果,自然而然有他的能耐。我們現在要求無上菩提,平常有機會的時候更應該耐著心好好訓練自己。
《八十讚》中說尊者二十一歲內外四共明處都學會了,這說明尊者腦筋絕頂聰明,有強大的意志力及各式各樣優越的條件。尊者傳當中有記載,你們好好去看。這裏邊特別有一件事要提出來:
【特如大卓龍巴云:十五歲時,僅聞一次《正理滴論》,與一黠慧戲論外道興辯,令彼墮伏美譽遍揚。】
大卓龍巴是阿底峽尊者的親傳弟子,換句話說他講的是最可靠的。他說阿底峽尊者十五歲時,聽過一次《正理滴論》,這是因明的論著。因明是我們所要學的課程當中最難學的。平常要學一輩子,單單看書不行,要很認真去學。我也看過,看了幾遍看不懂。《正理滴論》與《釋量論》同為法稱論師所寫,是解釋陳那菩薩所著之《集量論》的。真正的因明大師就是這二位--陳那、法稱,我們現在稱他們為南閻浮提六莊嚴當中專門精通因明的二位大師。尊者只聽了一次,有一次教他因明的老師與外道辯論,這外道非常厲害。正要辯的時候,老師生病了,因為辯論非常花腦筋,生了病氣力不夠是不行的,可是如果辯輸了,後果是很嚴重的。其他弟子(包括很多上首弟子)都不敢去,阿底峽尊者就說「我去!」大家都替他擔心,結果辯贏了。這告訴我們尊者的智慧資糧是多麼雄厚。前面所講的「圓滿種中受生」,充分說明他宿生帶來的福德資糧--出生在王家,受用富貴等等。所以他不管是智慧資糧、福德資糧都非常高。很多出生在有錢人家的人都不容易學佛法,所謂「富貴學道難」,阿底峽尊者很妙,不但他自己,兄弟三個最後都做了和尚,這處處說明圓滿種中受生的因果原則,策勵我們了解自己要集聚什麼資糧。我們學《廣論》要從這個地方去看才對,不是把它單單看成故事。前面是講尊者在共世間的基礎--四共明處--的教功德,下面是講他在不共的佛法上的教功德。
p. 2
※﹝由是菩提道次引導分四:①為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②令於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③如何講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④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學徒之次第。今初﹞
現在正式進入正文(通常稱為「正宗分」)。宗大師依據他的傳承分成四部分,這個傳承是阿底峽尊者創立的。這文上說「由是」,由這樣的因緣,並不僅僅經論上面這麼講,他很清楚地告訴我們這經論的來源,這個傳承是這樣來的。第一、為了顯示這個法的根源清淨,而說明造論者的殊勝。法要靠人來講說,世尊把最詳細的法說出來,後來根據眾生根性的不同而分方便、智慧兩支,一直傳到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尊者被西藏人迎請入藏,輾轉地傳到宗大師。所以法的根源實際上對我們來說應該是宗大師,宗大師造這部論的根據是阿底峽尊者所傳的教授,這一點是以後我們漸漸深入的時候極端重要的,一離開傳承,要真正修行是不可能的。現在我們先在理念上了解,實際上總有一天會從實踐當中漸次體會到。當你體會到究竟圓滿的時候,那就是成佛。所以這文字容易懂,而內涵我們在一開頭學的時候就要注意,依不清淨的法而修一定不會有結果的。
第二、令於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祖師很清淨,他造了各式各樣的法,這些法當中,有很多是局部的,有很多是圓滿的。什麼是圓滿的、什麼是局部的?譬如說經,像《華嚴》、《般若》都是把佛要告訴我們的整個道理--為什麼我們是凡夫、什麼是佛、成佛要經過什麼樣的內涵、我們的錯誤在哪裡、如何修行等,原原本本依照次第絲毫無差地說明,這樣就是圓滿的教授。有很多法只是局部的,針對著某一個人的根性,像《阿含經》裡面,佛針對某個弟子所欠缺的部分告訴他,比如很簡單的一句話「這是苦,你應該知道。」這個法雖然對他來說正是他需要的,可是法本身的內涵並不圓滿。譬如你身體不舒服,稍微有一點頭痛,醫生為你開一點點藥,那些藥本身並不能代表全部的藥。而本論所說明的是整個佛法的內涵,所以第二部分就告訴我們這個法的殊勝。第三、有這樣好的老師講這樣圓滿的法,但是如果我們條件不夠,那也沒有用。所以第三個說明如何講聞--講的人要有什麼條件、聽的人要有什麼條件、我們條件夠了應該如何、不夠應該怎麼學。經過了這樣學習,有了這個條件,最後才正規地告訴我們究竟圓滿的法。
對這個了解了以後,向後我們在學習過程當中雖然學得很粗淺,可是我們能夠用這個粗淺的法在生活中去衡準自己。一方面思惟觀察對我們很重要,一方面從對法步步的實踐當中提升自己。不要只把它當做文字看,如果我們剛開始學習之時不在實際行持上面努力,進而漸次深入的話,將來就很難學得好。正因為我們現在條件差,所以從淺的我們能做的地方做,當能夠漸漸深入的時候,就會很有次第地一步一步跟得上去。
【◎ 總此教授,即是至尊慈氏所造,《現觀莊嚴》所有教授。別則此之教典,即是《菩提道炬》。故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彼復即是大阿闍黎勝然燈智,別諱共稱勝阿底峽。】
首先說明本論的內涵。所謂的教授,廣義來說,佛講的所有的內涵都是教授。但是因為我們條件不夠,福德、智慧都差,無法了解佛告訴我們的究竟圓滿的法,所以菩薩祖師們適應我們的根性而示現,把佛圓滿教法裡的精華中跟我們相應的部分攝取出來,依照著次第一步一步指導我們在深、廣二方面層層深入,這個就是教授;或者簡要地說,就是我們成佛的訣竅。教授的內涵不是文字上面能夠看得見的,一定要有老師引導,透過他自己對文字理路上的認識,親自修行驗證,然後回過頭來再告訴我們。
整體來說,宗大師講的這個教授的內涵,是根據《現觀莊嚴論》,這是「至尊慈氏」(也就是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的內容非常深廣,是整個《大般若》的精華。《大般若》的精華我們凡夫看不清楚,只有像彌勒菩薩這樣的等覺菩薩才能夠把它的精要提出來。其中有三個大綱:三智境、四加行、一佛果,這個也簡單說一下。我們凡夫六根所面對的這些東西,這就是我們所對的境。例如我們看到這面牆的顏色是白的,窗是可以透氣的,這些都包含在「境」裡邊。原則上我們應該從兩點去看:境、有境。就是我們六根所對的--眼睛看見的,紅的、黃的、白的、黑的;耳朵聽見的;舌頭所嚐到的;身所感觸到的。這裡邊包括眼睛看到色塵之後所產生的意識的作用。為什麼要講這個呢?我們所有的問題是不是都由心對境而產生的?修學佛法就是要解決這問題。這問題以佛法來講叫起煩惱、造業,然後感得果報流轉生死。現在我們要認識真正的內涵是什麼,要解除煩惱、淨化由煩惱所造的業,從惡業或染業流轉生死變成善業、淨業,不但自己能從生死輪迴當中跳出來,解決痛苦,而且還要幫助別人。我們凡夫在無明中,對事情的真象根本看不清楚,佛菩薩所見的跟我們不太一樣,他是用慧眼來看。對於種種境界,由於他的慧眼的特徵或程度不同,所以分成三智境。我們凡夫因為無明所以造種種業流轉生死,世尊是因為智慧,所以造善淨之業解脫輪迴。因此佛就告訴我們這個特點,讓我們認識要用什麼方式才能夠得到它。了解了這個以後,就曉得我們這痛苦是冤枉的,同樣是一個有情的心識,為什麼佛成了佛,不但解決了自己的苦樂問題,還能幫助我們,而我們卻還在輪迴?他解決了以後,所證的是多麼崇高的地位,而我們卻是如此地糟糕,這是很冤枉的事情。這些不但啟發我們的信心,而且了解問題是怎麼樣產生的、如何步步去解決,所以叫「三智境」,也就是以佛的智慧所對的境;而我們所看到的,是染污的心識所對的境。了解了以後去修,要修四種加行。透過了這樣修行所感得的最後結果就是一佛果。我們現在因為無明而有種種的行為,這行為就是我們的加行(或者說是所造的業),會感得什麼樣的果呢?永遠在生死中輪迴。佛的整個教授全部在《大般若經》裡,至尊彌勒菩薩把它的精華萃集出來,後代各種論典所闡釋的中心也都繞在這上面。所以就整體來說,這個教授是依據《現觀莊嚴論》。
那麼別呢?由於眾生根性不同,祖師根據這個根本的教授,而有各式各樣個別的教授方式,在特殊的情況之下,他又變一個方式以使我們容易了解。所以就整個教授的整體來說,是根據《現觀莊嚴論》;但是宗大師寫《菩提道次第廣論》還有一個依據,就是阿底峽尊者造的《菩提道炬論》。《道炬論》是根據三士道來引導,也就是說,是照著我們凡夫修行的次第,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這樣上去。就像念書,儘管最究竟圓滿的是博士班或是超博士,可是我們剛學的時候,一定先從小學、中學、大學一步一步上去;同理,三士道也就是隨順著我們學習的次第而安立的。這樣依次第走,我們的學習就非常容易。這個教授不但是佛、祖師告訴我們的理論,而且是他們修行的實際經驗。宗大師就根據他所學的師承來講,而這個教授的內涵還是不離開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所以他分總別來說明,也因此他說這兩部論的造者是同一個。我們也許會懷疑:明明是兩個,為什麼說是同一個呢?因為我們凡夫不管如何千變萬化,說來說去,共同點就是煩惱;如同這樣一般,佛菩薩不管如何千變萬化,慈悲、智慧的特徵是完全相同的。所以下面介紹的並不是彌勒菩薩,而是介紹阿底峽尊者。下面說「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因為《菩提道炬論》是《菩提道次第廣論》所依的根本論,從這個角度而說《菩提道炬論》的造者就是《廣論》的造者。我們學任何一樣東西,如果知道造者是如何殊勝的人,他所告訴我們的這個法是如何地了不起,內心就會產生無比的敬仰。造者殊勝說明這個法源的清淨,這樣一來,一方面我們學的人自然不會有懷疑;另一方面是啟發我們的渴仰之心,以其作為學習的目標。透過介紹尊者的功德,我們就能了解這個法的根源是清淨的。關於阿底峽尊者的殊勝分成三部分來講:
※﹝其殊勝分三:①圓滿種中受生事理,②其身獲得功德事理,③得已於教所作事業。今初﹞
他講的是阿底峽尊者,我們應該了解,實際上宗喀巴大師也是同樣殊勝。我建議在座的同學先把《宗喀巴大師傳》、《阿底峽尊者傳》看一看,我非常願意跟各位一起溫習兩位大師的傳記。不要把他們的傳記當作故事,以我自己的感受,我第一次看時覺得很有趣,就像看一般的傳記一樣。等到我第二次去看,感覺就不一樣了。有很多精要的教授,我們平常從文字上看不出來,等到仔細去看他的傳記,就會了解我們走不上去而他能走上去的原因;就像我們在旁邊看一個人做,就能曉得他為什麼做對。所以這二本傳記有這樣的加持,我們要很細心、很恭敬認真地去看。
為什麼從這三部分來介紹造者呢?第一個講「圓滿種中受生事理」,也就是他的出生背景。民間有一句話說「英雄不論出身低」,好像出身低的人打出天下是更光榮的,其實這是以世間法來看。真正以佛法來看,一切事情無非是前因後果的呈現,所以佛法要學的真正的內涵有兩樣:增上生跟決定勝。增上生就是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積聚善淨之業,感得的果一生比一生好。它的因、果是什麼?因就是我們的善淨之業,現在從處處地方去累積;果是人、天之身。生生增上的結果,將來最究竟圓滿成就的果就是佛的報身。而決定勝最主要的是對智慧的認識,究竟圓滿的時候就是法身。報身是佛自己受用,化身是化度眾生的。所以圓滿種中受生就是告訴我們尊者今生所感得的圓滿的果;進一步來說,從他圓滿的果報當中,可以推知阿底峽尊者宿生造的因是何等圓滿,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修學佛法了解了整體以後,也同樣應該了解,修行無非是淨罪集資,看見尊者前生有這樣殊勝的因以及這一生呈現的果以後,就更確信當我們的罪淨了、資糧也集聚了,那自然而然會有很多圓滿的事情出現。我們現在修學佛法想要如理照著做,卻有很多內在外在的條件不具足,這表示我們宿生增上生的因並不圓滿,所以現在應該如何去努力,這個都有它非常重要的內涵。第一點是以前的因;其次,並不是前生的因就夠了,這一生還要努力,這在沒有成佛之前是永遠不能少的;最後,成了佛以後還要不斷地度眾生,所以以這三項來介紹尊者的功德就正是說明這個特點。現在看他圓滿種中的受生:
p. 3
【◎ 如拏錯大譯師所造《八十讚》云:「東薩賀勝境,其間有大城,謂次第聚落。其中有王都,名為有金幢。其宮極廣博,受用位饒盛,等支那國王。其國王善勝,妃名吉祥光。父母有三子,名蓮藏月藏,並其吉祥藏。太子蓮華藏,有五妃九子。長子福吉祥,現時大善巧,稱為陀那喜。幼子吉祥藏,苾芻精進月。次子月藏者,即現至尊師。」】
現在先看阿底峽尊者受生的圓滿,也就是他的出生背景。《八十讚》是拏錯大譯師所作的。拏錯大譯師是阿底峽尊者的弟子,他是西藏人,也就是菩提光王時代迎請阿底峽尊者到西藏的人。簡單說一下西藏佛法的過程,西藏的佛法剛開始的時候,有一位國王叫松贊岡布,年代相當於我們唐朝太宗的時候,松贊岡布娶了唐朝的文成公主,離開現在一千三百年左右。後來經過五傳到持松德真,那時候佛法在西藏地位非常高,民間大概多少都有了根底了,所以蓮花生大師、靜命論師兩位進到西藏,一位弘揚顯教的基本教理,一位弘揚密教。後來又經過了三傳,到朗達瑪即位毀滅佛法,西藏整個陷入黑暗中。之後將近二百年亂成一團,那時候有位國王叫智光,他一心一意要迎請善知識,因為大家各說各的,不曉得什麼才是佛法真正的內涵!那國王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菩薩,有本經論記載,國王跟阿底峽尊者多生以前發心將來一起去弘法,一位發願做講法師,一位發願做國王來護持,當時發願護持的就是後來西藏的智光王,發願講法的就是阿底峽尊者,這是以前的因緣。在這一生中,智光王派人去請尊者,沒有請到不死心,後來為了請阿底峽尊者而去搜尋各式各樣的寶物、金錢,乃至於奉獻自己的生命,這些事你們看《阿底峽尊者傳》就知道。
迎請尊者前後經過多少年呢?你們很多人看過傳記,有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根本沒有注意這個問題,後來我認真去看,發現前後經過七十多年!為什麼我要講這件事情?諸位今天到這邊,來了一個禮拜、三個月、二年,總覺得來了這麼久了,怎麼好像你一點法都沒教我!我們往往有一個非常大的錯誤,特別是現在這個時代,急急忙忙好像我跑來你必須馬上教我,然後三天二天我就成了佛。佛沒有那麼容易成的!《阿底峽尊者傳》裡邊實在有很多非常重要的內涵,你們要仔細看。
智光到菩提光這袓孫兩代,先後有四位大譯師去迎請,第一位是寶賢譯師。智光王遍尋全國非常精彩的小孩子,選了最聰明的七個送去印度,每個小孩還派二個人護持他,所以第一批去的總共二十一個人。然而因為西藏天氣冷而印度天氣熱,氣候等等各式各樣的不習慣,二十一個最後死掉只剩下二個,一位是寶賢譯師,一位就是善慧譯師。在西藏被稱為大譯師必須具備幾個特點,不僅是能夠把梵文翻譯成藏文,而且要博通五明,並不是能夠翻譯兩三句就是譯師。寶賢譯師在藏傳一系中是極端重要的人,他雖然沒有把阿底峽尊者請去,但是沒有寶賢譯師就沒有今天西藏的佛法。因為對建立教法而言,就算請到了大善知識,沒有經還是不行。今天就是我們請到校長,乃至於請到法王來跟我們講,講完了以後我們沒有經也不行!所以將來你們仔細去看,蒙古人學佛法都是到西藏去的,他們也有很多格西,可是蒙古的佛法始終生不了根,為什麼?佛法要蒙化,必須要有它的文字還要有它的人,有人有法才行。人包括兩個,第一個要有具足教量證量的袓師大德,以及很多學法的僧眾,外面還要很多居士護持,才能把法留在世間。西藏之所以能產生這樣子的效應就是因為有人有法。所以寶賢譯師雖然沒有把阿底峽尊者請去,但是對於藏傳佛法是絕對有他的貢獻。
雖然我近七十歲,我說我年紀還輕,因為學佛對我而言不是三年五年的事,也不是三生五生,而是要生生世世做下去的。豈但是七十年、七百年,乃至七大阿僧祇劫,都要繼續不斷地做,這是個重要的原則。所以我們要用深遠的眼光去看,他們無量劫以前發了心,而此次的示現中,單單請法就經過了七十年。我們會以為如果沒有請到尊者,所做的努力就都無效,其實不是,寶賢譯師已經產生了這麼大的功效。第一次請不到,第二次再請;第二次請不到,第三次再請;一次一次地請。最後拏錯譯師把尊者請了來,請來之後一直跟著他,所以拏錯譯師對尊者最了解。以上是略提藏人迎請尊者過程中的幾個重點。
阿底峽尊者出生的地方在東印度。印度地方很大,他們通常以印度菩提伽耶的金剛座做為中央,以佛法來說,它是世界的中心,佛成佛的時候一定坐在這裡。曾經有人告訴我,經上記載:因為佛有無量的福德,一般的地都無法承擔,無法讓佛非常安穩地坐在上面,所以如果他坐在這裡,地會向這邊傾斜,坐在那裡向那邊傾斜,唯有坐在金剛座上,地才不動。雖然就世間來講這好像是一個笑話,我卻相信它,本來佛法所講的內涵並不是我們凡夫所能看得見的。尊者出生的地方就在金剛座東邊一個叫做「次第聚落」的大城,那是王都的所在。此地非常富饒,「等支那國王」,支那就是中國,這個國家的富盛如同中國一般,這說明尊者出生背景的圓滿。
接著說明國王、王妃的名字,也就是阿底峽尊者的父母。國王有三個兒子,長子叫做蓮華藏,次子叫月藏,第三個叫吉祥藏。太子蓮華藏後來接王位,他有五位妃子九個兒子,長子叫做福吉祥。「現時」指拏錯大譯師在的時候,當時福吉祥是個大善巧,也就是說是位在家居士,可是對佛法非常善巧,叫做「陀那喜」,陀那喜的意思是最了不起的人。實際上太子蓮華藏(也就是阿底峽尊者的哥哥)後來也出家了,幼子吉祥藏就是比丘精進月,次子月藏就是阿底峽尊者--「即現至尊師」,尊者是拏錯譯師的老師,所以稱他為至尊師。實際上阿底峽尊者在印度是一切大班智達的頂嚴,我看過一本書上記載尊者是印度五百大班智達的頂嚴。大班智達要博通五明,能圓滿通達世間幾種學問的人已經很了不起,班智達要佛法圓滿,兼能夠圓滿通達所有的世間學問,這個太了不起了!當時印度有五百位大班智達,這五百位沒有一位例外,都把阿底峽尊者視為他們當中最了不起的人。我們稍微懂得一點點就看不起別人,現在這五百位大班智達,每一位都把阿底峽尊者看為他自己最了不起的尊崇者,可見阿底峽尊者何等了不起!那是在尊者傳上面所記載的,你們自己去看。以上是說阿底峽尊者的圓滿的出生。
※﹝獲得功德事理分二:①知見廣博獲教功德事理,②如理修行獲證功德事理。今初﹞
第二、獲得功德事理,說明尊者這一生有些什麼成就,從尊者的教功德與證功德這兩部分來說明。整個佛法的內涵分成兩部分:教和證,教就是理路,是因;了解理路以後照著去修行,親自證得,這是果;教、證圓滿才算。我們先看阿底峽尊者在教功德方面達到什麼程度。
【◎ 如讚云:「二十一歲中,善巧六十四,技術及一切,工處善構言,及一切諸量。」謂於二十一歲以內,學習內外四共明處。聲明、因明、工巧業明,及醫方明,善巧究竟。】
佛法叫內明。二乘的行者只學佛法,不管世間;大乘的行者必定要博通五明,不但佛法,而且世間所有的東西都要究竟圓滿地通達。現在先看阿底峽尊者世間的成就,後面再看他出世間的成就。二十一歲以內,他對世間的四種共明處--聲明、因明、工巧明、醫方明,全部達到最善巧最究竟圓滿的狀態。他的天份是何等地高!在座的人很多都二十一歲以上了,我已經好幾個二十一歲了,連一種明處都不通達。看到這地方,我們並不因為這樣而氣餒,反而因此而策勵我們好好地先去集聚資糧。我所了解的,真正完整的教授無一例外,都告訴我們最重要的是資糧。資糧是極端重要的,如果我們不能好好集聚資糧,要想修學佛法無有是處。佛這樣講,祖師也這樣講。資糧分成智慧、福德兩種,《廣論》後面會詳細說明。我建議大家,我也願意跟各位同學共同策勵,如果我們真正懂得的話,平常在這裡做任何事情都是集資糧。我們來這裡絕對不是說「我是來念書的!」當然這是智慧資糧當中的一部分,教是需要的;但假定你老是以為這樣的話,你可能學得文字很通達、字寫得很漂亮、能說善道,但這是無用文人。自古文人相輕,嘴巴上講得很好聽,做起事來一無是處,下一世比較好的是投生為鳥,吱吱喳喳叫得很好聽,可惜卻是畜生。佛法的內涵是學了以後一定要實踐,實踐過程是需要很大的努力的。後面特別告訴我們「資糧善中進第一」,集聚資糧當中精進是第一重要。精進需要很大的能耐,如果我們不從小就努力,在種種事情上面鍛鍊自己的意志,等將來長大後就沒有用了。像我這樣,年紀老了,又瘦又垮,一點氣力都沒有了,不要說拿重的東西,叫我拔草就氣喘如牛,但是我看見他們從小在田裏做慣的人,弄起來輕輕鬆鬆的,毫不費力,我卻一點力氣也沒有。建議各位平常有機會千萬不要放棄,不要說為什麼吃苦的事情又輪到我,要曉得這是給我們的最佳機會。這時候努力鍛鍊,養成堅毅的意志,一方面能耐苦耐煩,一方面培養氣力,各方面都有好處。我們現在碰見辛苦的事情總想辦法推給別人,這是自己愚癡,放掉最好的機會。前一陣子我看見一位居士,大熱天在山上幹活,擦汗的毛巾可以擠出很多水來,做了一天,他覺得不累,我真是羨慕。一方面是他宿生的體力,一方面是長期勞動的結果,自然而然有他的能耐。我們現在要求無上菩提,平常有機會的時候更應該耐著心好好訓練自己。
《八十讚》中說尊者二十一歲內外四共明處都學會了,這說明尊者腦筋絕頂聰明,有強大的意志力及各式各樣優越的條件。尊者傳當中有記載,你們好好去看。這裏邊特別有一件事要提出來:
【特如大卓龍巴云:十五歲時,僅聞一次《正理滴論》,與一黠慧戲論外道興辯,令彼墮伏美譽遍揚。】
大卓龍巴是阿底峽尊者的親傳弟子,換句話說他講的是最可靠的。他說阿底峽尊者十五歲時,聽過一次《正理滴論》,這是因明的論著。因明是我們所要學的課程當中最難學的。平常要學一輩子,單單看書不行,要很認真去學。我也看過,看了幾遍看不懂。《正理滴論》與《釋量論》同為法稱論師所寫,是解釋陳那菩薩所著之《集量論》的。真正的因明大師就是這二位--陳那、法稱,我們現在稱他們為南閻浮提六莊嚴當中專門精通因明的二位大師。尊者只聽了一次,有一次教他因明的老師與外道辯論,這外道非常厲害。正要辯的時候,老師生病了,因為辯論非常花腦筋,生了病氣力不夠是不行的,可是如果辯輸了,後果是很嚴重的。其他弟子(包括很多上首弟子)都不敢去,阿底峽尊者就說「我去!」大家都替他擔心,結果辯贏了。這告訴我們尊者的智慧資糧是多麼雄厚。前面所講的「圓滿種中受生」,充分說明他宿生帶來的福德資糧--出生在王家,受用富貴等等。所以他不管是智慧資糧、福德資糧都非常高。很多出生在有錢人家的人都不容易學佛法,所謂「富貴學道難」,阿底峽尊者很妙,不但他自己,兄弟三個最後都做了和尚,這處處說明圓滿種中受生的因果原則,策勵我們了解自己要集聚什麼資糧。我們學《廣論》要從這個地方去看才對,不是把它單單看成故事。前面是講尊者在共世間的基礎--四共明處--的教功德,下面是講他在不共的佛法上的教功德。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06
- 文章: 33482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續前---造者殊勝
續前---造者殊勝
【◎ 於其黑山道場,瑜伽自在,親見歡喜金剛尊身,獲得金剛空行佛母授記之尊重,羅日侯羅毱多,具足請受一切灌頂,立密諱為智密金剛。二十九歲以內,於多獲得成就師前,習金剛乘教典教授,善巧無餘。「於諸密咒唯我善巧」,作是念已,諸空行母於其夢中,陳示眾多昔所未見密咒經函,摧其慢意。此後尊重及諸本尊,若寤若夢,隨其所應,勸云若出家者,則於聖教及諸眾生,起大饒益。依是勸已,如讚中云:「共稱汝親教,為加行道者。」隨請大眾部持律上座,得加行道一分真實三摩地者,厥號戒鎧為親教師,而正出家,其諱又名,勝然燈智。此後乃至三十一歲,習學相乘內明,上下諸藏。特於能飛聚落,法鎧師前,十二年中聽受《大毗婆沙》,極善根本四部教典,雖諸異部,作受食等,諸微細分,互捨取處,遍知無雜。】
實際上那時印度是大小顯密各宗各派,在教量、證量都達到究竟圓滿的時候。拿佛法的修學次第來說,剛開始是小乘,就是最基本的部分,到後來慢慢的是大乘,大乘又分顯密,密是最高的部分,都要依照次第一步一步學上來的。當然有一些人只歡喜其中一部分,譬如小乘行者。單單歡喜小乘的人不一定接受大乘,但學大乘的人一定含攝小乘。譬如我們現在讀書,讀小學可以不再升學,可是讀大學不可能不經過小學、中學的過程,越到後來就越究竟圓滿。現在這個「黑山道場」指出的是密教部分。舉出最高的,一定包含前面的基礎。我們如果要說某個人的學歷背景,你也可以說他幼稚園讀哪裏、小學讀哪裏、中學讀哪裏等等;可是如果說他得到博士頭銜,那當然一定小學、中學、大學的學歷都包含了。所以在此特別舉出密教的例子,來總括說明阿底峽尊者在內明方面的成就。
在黑山道場,他的老師羅日侯羅毱多的成就是「瑜伽自在」,不但是講講,而且是修行得到自在的。到什麼程度呢?親見歡喜金剛尊身。密有四部,最高的是無上密,無上密必須要修生起次第、圓滿次第,「親見」是指修生起次第親自能夠見到本尊。舉例來說,我們念佛念了半天卻了無消息,他不但念,而且親自見到阿彌陀佛,那就說明他修這法門的成就,通常這個情況至少都是加行位上的。加行位再上去就是登地了。拿密教來說,不一定要這樣一步步,加行位上去就可以成佛的。換句話說,他這位老師最少是加行位的菩薩,那就非常高哦!以我們漢地的祖師而言,如智者大師,我們看起來是高得不能再高的,而他所示現的位次是加行位,他的老師也是。阿底峽尊者的老師成就這麼高,親自能夠見到本尊,而且獲得金剛空行母授記。「尊重」就是師長,我們現在通常翻成「上師」,在羅日侯羅毱多上師面前具足請受一切灌頂。「諱」就是後人對前人不敢直呼其名,古人也說為尊者、賢者諱,就是對於我們尊重的人、有賢德的人,不敢直接稱他的名字,這叫諱。譬如對父母不敢稱名,就用這個諱字。我們現在對阿底峽尊者也是一樣,他的法號為智密金剛。
尊者二十九歲以內在很多有成就的師長前學習金剛乘教典,都能夠善巧。善巧到什麼程度?「無餘」。老師傾囊相授,而尊者也能夠完全善巧,這是何等了不起!所以尊者自己也覺得了不起。的確!如果我們跟著老師學,老師所有的內涵你全部都學到了,不但一位師長,所有的老師你都學到了,是不是我們會覺得很了不起?阿底峽尊者也是這樣。結果在夢境當中,空行母讓他看見很多他從來沒見過的密教經函,他自己就覺得錯了!以前認為自己學得最好,從此他的慢心就調伏了。為什麼這裏講這點?一方面說明阿底峽尊者真正的成就,一方面告訴我們,將來修學上去最大的障礙就是慢心。我以前也是這樣,才學到一點點就自認為很了不起,後來看見很多人也是這樣,這是我們的致命傷。我們看傳記就要從這地方去看,稍微有點自覺了不起,那就完了!阿底峽尊者的老師成就這麼高,都是加行位以上的,他全部都學到了,這樣的成就竟然還不夠,這就策勵我們要好好認真努力。
從這個時候開始,他的尊重還有本尊(就是觀修的本尊,譬如修阿彌陀佛、修觀世音菩薩,他現在修的無上密的這些本尊,也都是佛菩薩),不管夢中或是醒的時候都來勸他:「如果你能出家,對你自己、對於眾生都有很多好處。」後來他就出家了。他出家所跟隨的老師是誰呢?「共稱汝親教」,親教就是和尚,他自己的剃度和尚是加行道者。換句話說,阿底峽尊者親近的大善知識,都不僅僅是通達文字而已,而且也有實證功夫,凡是加行位上的人都是有實證的修行內涵。他出家的親教師是大眾部持律上座得到加行道一分真實三摩地的戒鎧。尊者出家的名字叫勝燃燈智。以後到三十一歲,他還學顯教,相乘內明、上下諸藏,從上到下,從下到上。他的老師當中最重要的一位是法鎧論師,尊者跟隨他學了十二年,聽《大毗婆沙》,這是小乘論典中最圓滿的,漢譯本一共有二百卷。
經過這樣學習以後,「極善根本四部教典」。一般所謂四部是指有部、經部、唯識、中觀,此處的「根本四部」是指律方面而言,也就是上座部、大眾部、正量部、說一切有部。總而言之,當年印度所有不同部派的內涵,他全部都了解,不但文字了解,而且事相上實際去做。下面說「諸異部」,除了他自己受的那一部以外,其他各部的「作受食等,諸微細分,互捨取處,遍知無雜。」出家人樣樣事情都有戒律上的規定,乃至於吃飯,連最細微的地方都有一定的法則。這些法則,有的部派這樣做,有的部派那樣做,彼此有很多不同。同樣是佛傳下來的,為什麼不一樣呢?這有它的原因。為什麼彼此間會有取捨的不同,我們並不清楚,可是我們往往會說我的好、你的不對;阿底峽尊者不是這樣,他非常清楚某部為什麼要這樣做,某部為什麼那樣做,彼此間絕對互不矛盾,而且能夠截長補短、互相呼應,他在這方面遍知無雜,能夠圓滿地通達,這非常不容易。我們通常會以自己的觀點去看別人,學到一些不同部派的內涵之時,往往是張冠李戴,勉強拿我們的概念去看,尊者他不是!這是他真正了不起的地方。
p. 4 (4)
【◎ 由是度越自他諸部宗海彼岸,故是無倒解了一切教正法中樞要處者。】
佛在世的時候,以戒攝持大眾;世尊涅槃以後,弟子們由於根性的不同,對於戒的解釋方法也不一樣。剛開始一段時候,大家重心都放在修行,沒有什麼問題。到後來因為離開世尊也比較遠,大家意見也多,就分成兩部,第一次從上座部分出大眾部;接著,上座部當中又分出來,總共分成四部,就是剛才講的根本四部。後來這四個根本部又分成很多小的部派,總共有十八部,再加上上座、大眾兩部,所以一共是二十個部派。每一部派都有自己的開遮持犯,對事情的看法或者從嚴、或者從輕。而尊者對每部都通達,也了解他們為什麼這麼解釋。就像我們生了病,各人吃相應的藥,只要這個藥能治好他的病,這藥就是對的,不同的病人吃的藥的確不一樣,所以彼此間諍論是沒什麼意義的,真正重要的是拿這個藥來對治自己。因為尊者充分地看清楚這一點,所以他能夠超越,而且能夠正確無倒地解釋一切教正法中的重心,所以最後成為全印度當時的頂嚴--並不是普通人的頂嚴,而是五百大班智達中最最高明、最最精彩的一個人,大家都把他看成好像世尊再來一樣,以上是說明尊者教量方面的功德。
【◎ 獲得證德事理者。總佛一切教法聖教,三藏寶攝,故證聖教亦須攝入三學寶中。其中戒學,至言及釋數數讚為定慧學等,一切功德之所依處。故須先具戒學增上諸證功德。其中分三。】
理論了解了以後,照著理論去行持,不但如法去行,而且要親自驗證。阿底峽尊者修證的功德如何呢?總括佛所講的一切的教法,可以含攝在經、律、論三藏當中;同樣地,依所有的教法去修行的時候,也可以用戒、定、慧三學來含攝,因此,對於阿底峽尊者的行持也是以戒、定、慧來說明。而戒、定、慧是有它的次第的,「至言」(就是世尊親口說的)以及後來諸菩薩袓師的解釋,不管是哪一種,都很明白地說戒是定慧的基礎。定慧等所有的功德都從戒而來,這個次第是不能亂的。換句話說,戒如果持不好的話,要談定慧則無有是處。
關於持戒詳細的內涵,我們不要只學到了一點,乃至於名字都不一定認識,就很執著,這種地方都要很深細地弄清楚才知道。我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目前有很多人犯了以下的錯誤,其中第一種是忽視戒,那是個很大的根本錯誤。世尊、菩薩、袓師都親口講:如果沒有戒的功德,定慧的功德不能生;沒有定慧功德,整個佛法沒有下足處。我們既然修學佛法,如果不要戒,那是違背所有佛菩薩的解釋。反過來有另外一類人,注重戒但卻執著戒相。戒有法體行相,有它真實的內涵,主要的是什麼、外面輔助的又是什麼,如果對這個弄不清楚,往往會有很大的錯誤。所以,本論一開始大師就說「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我們現在也是這樣,產生了非常嚴重的流弊。但願我們共同勉勵,不要摸到了一點點,自己就很執著。學了這麼好的法,如果仍舊陷在這些錯誤裡邊,那我們白學了。所以要很認真地將整體把握住,然後曉得從哪裡下手。剛開始難免會有一點小小的錯誤,可是根本一定要把握住,這樣漸次地增上改善,那才真正不辜負自己。
既然戒定慧三學有必然的次第,所以我們先看尊者的戒行功德。戒又分成三部分,這是因為修學程度的不同。基礎是別解脫戒,也就是我們說的比丘戒,以此戒做為根底,持好了,上面是菩薩戒,再上面是金剛乘的律儀,或者稱三昧耶戒,以下先講第一部分別解脫戒。
【◎ 成就最勝別解脫律儀事理者。如讚中云:「尊入聲聞乘門已,護戒如氂牛愛尾,具妙梵行勝苾芻,持律上座我敬禮。」謂其正受圓滿苾芻諸律儀已,如愛尾牛,若尾一縷掛著於樹,雖見獵士將離其命,寧捨其命護尾不斷。如是雖於一輕學處,尚寧捨命防護不犯,況其所受重大學處,是故成大持律上座。】
別解脫戒是菩薩戒的根本,所以稱它為最勝,如果沒有這個基礎,上面的菩薩戒就統統沒有。對於別解脫律儀,尊者成就什麼功德呢?「尊」就是阿底峽尊者,尊者出了家,受了比丘戒。學佛先皈依三寶,然後在家居士則受五戒、八關齋戒;出家則受沙彌、沙彌尼戒,乃至式叉摩那;最圓滿的是比丘戒。受圓滿的比丘戒,受的時候固然很認真地受,受完了以後還要隨行,要照著所受的戒去做,這個才是重要的。就像我們說要到某處去須借重交通工具,譬如車子,僅僅有車子沒有用,我們還要去駕駛它。同樣地,我們受戒得了戒體,就要隨分隨力依戒行持。以前我們都是違背戒而做錯誤的行為;現在要反過來,內心當中應該怎麼安立、身口的行為怎麼相應,都要依戒而行。大的戒固然要守,細微的也同樣地重要。
對所受的戒,要保護到什麼程度呢?這裏舉個比喻:西藏有一種牛叫做氂牛,或者稱牠為愛尾牛,為什麼叫愛尾牛呢?這種野牛的毛很漂亮,牠平常很歡喜自己的毛。有的時候在樹林裡,不小心牛尾巴會鉤到樹枝,牠一定會想辦法保護牠的毛,即使看見獵人來,牠都不放棄。獵人來的話,會送命的,因為獵人看見野牛一定會把牠抓住或者打死。在這種情況之下,平常我們逃命要緊,可是這種牛,哪怕還有一根毛掛在樹上,牠寧願捨命也一定要把毛弄下來。我們受了戒以後,對戒的守護也是要這樣,重的戒固然要護,輕的也是,哪怕是最小的也要捨命守護。尊者持戒的時候,即使捨命也不犯,這是非常難的。這並不是理論,而是要真正的功夫;這不是空話,嘴巴上說「我一定要做到」,嘴巴講講很容易,到時候就是做不到。所以真正做到大持律上座的人,他必定對於戒的內涵--法體行相真正指的是什麼,然後做的時候應該如何去做,在什麼情況可以開許,什麼情況不准開緣,什麼情況才是真正的持戒,什麼時候是犯戒,這要非常清楚。這很不容易,所以不但是理論上面非常清楚,而且行持的時候要很堅固,哪怕是很小的一點點,他都寧願捨掉生命而要把戒持得非常好,這樣才能夠成就。如果小的地方都能做得這麼好,那大的當然更不會犯,所以,他被稱為大持律上座。以上是說尊者成就三種戒當中最基礎的別解脫戒,再往上是成就菩薩戒。
【◎ 成就菩薩律儀者。如讚中云:「尊入度彼岸門已,增上意樂善清淨,覺心不捨諸眾生,具慧大悲我敬禮。」總具修習慈悲為本,菩提之心眾多教授,特依金洲大師,多時修習,至氏及妙音尊,傳授無著及寂靜天,最勝教授。如讚中云:「能捨自利以利他,為勝是即我師尊。」謂心發起,愛他勝自菩提之心,以此願心所引行心,受學菩薩廣大妙行,學受隨行所有學處,行賢妙故,能不違越諸勝者子所有制限。】
度彼岸就是波羅蜜多,也就是大乘,波羅蜜多是梵文,翻成中文就是把一切眾生從生死的此岸,度越到解決生死的彼岸去。這一段是講尊者成就菩薩戒,實際上,菩薩戒真正的重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的內涵,簡單來說是為利一切有情願成佛,要利益所有的眾生,沒有一個例外。我的親人,我固然要利益他;這個人跟我沒關係,我一樣救他;即使我的仇人來傷害我,我還是要救他,這才是發菩提心最了不起之處。我們想要救他,但這不是世間的救,世間的救沒什麼意思,弄了半天,仍舊在輪迴生死之中,所以是要真正徹底解決他的生死問題。救他要有救他的條件,如果自已做不到,怎麼能救他呢?所以為了要救他,我一定要成佛。既然為了救別人而希求成佛,那自己一定要努力,這個就是最了不起的一種發心。
「增上意樂善清淨」,增上意樂是指什麼呢?我們現在為了要修菩提心,所以先要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這個有它特別的原因,在本論後面會詳細說明。將好的東西給他,叫慈;他的痛苦願意幫他解除,叫悲。很多聲聞乘人也修慈悲心,可是修的內涵,只是心裏面覺得:啊!面對一切眾生,希望他離苦得樂。而菩薩有一個特點,不但是希望他離苦得樂,而且這件事情是我親自幫一切眾生去做,這樣一個特別的念頭,稱為增上意樂。眼前我們面對事情時,也許會希望別人不要受苦,但只是希望罷了!現在不但希望他不要受苦,而且是我幫他忙,這個就很不容易。阿底峽尊者他修習慈悲為本的菩提心,就具有這種增上意樂。
要想修行要有修行的教授,他學過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教授傳承是來自金洲大師。如果大家想要多了解金洲大師的話,《阿底峽尊者傳》可以好好地看一下。尊者有幾種傳承,都花了很長的時間去學習。菩提心的傳承有兩個:一個是至尊慈氏(就是彌勒菩薩)傳下來的,傳給無著菩薩;還有一個是妙音尊(就是文殊菩薩)傳下來的,傳給寂天菩薩,那是最殊勝的。本論後面講到大乘發心的方法有七因果教授及自他換教授,這兩個教授就是上述的傳承所傳的。覺心就是菩提心,內心絕不捨棄眾生,尊者具有這樣的條件,這個是尊者的成就。
尊者不單單視一切眾生如同自己的母親,發起要救他們的心,而且到什麼程度呢?愛他勝自,這個很不容易。無始以來我們的習氣是只管自己,能夠想到別人已經非常難。我們中國人尊崇孔老夫子,孔老夫子講的仁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自己不要的,就不要給別人,然後把你所要的給予別人,處處地方推己及人,從自己而想到別人,這已經很了不起了。而佛法不但超越,並且把愛自棄他的心反過來,我真正最珍惜的是別人,一心一意幫助別人,解決別人的問題,完全棄捨了自己而去幫助別人,這是菩提心真正珍貴之處。所以這裡說愛他勝自。我們每一個人無始以來只愛著自己!要到什麼程度才算真正發菩提心呢?要起心動念任運地都是為別人考慮,代別人著想,解決別人的問題。誰去解決?我來做!希望別人好,這個勉強還可以做得到;如果要棄捨了自己去幫別人,對我們來說就很難。因為難,所以真正的教授就非常重要。
我剛開始學佛時,什麼是菩提心也不知道,後來多多少少從《廣論》上面體會到菩提心是無比地珍貴,這個心實在是太重要了,於是就想要取代別人的苦。實際上,在旁邊看看很容易,真正碰見時,即使一點小事,要從內心真正想去代別人受苦,都會覺得怕怕的,「唉!這個我恐怕不行!」有一位印度的大師,他修的法門就是要代一切眾生受苦,他只要看到任何人受苦,就發心要代他受苦。他修行成就以後的狀態是什麼呢?有一次,那位大師在一場很大的講經法會上,外面有一隻狗走過去,有人看見那隻狗,就用鞭子狠狠地在狗身上打了一下。這個情形被那位大師看見了,因為他修那個法門,所以那隻狗被打後一點事情都沒有,而他大叫一聲,從法座上跌下來,大家也覺得莫名其妙。後來大師把衣服脫下來,在背上相對於那隻狗挨打的地方有一條很深的鞭痕,鞭子本來打在狗身上,結果因為他修了那個法門,那一鞭子完全打在他身上。剛開始的時候,只覺得這是個故事,後來我確信就是這樣。看了這個故事以後,我也想要去代人家受苦。後來想想:不對不對,好小的苦我都受不了,如果要代一切眾生受苦,那怎麼受得了!想到真正要去代人家受苦,心裏就怕怕的,所以現在不行,將來再說!實際上,是不是真的這樣呢?關鍵在哪裡?關鍵在有無殊勝的教授。假定你真正得到了那個教授以後,代眾生受苦並不是像想像中這麼難,實際上也是如此。我們自己錯誤的認識,再加上沒有得到正確的方法;理論既不知道,也不曉得方法,那絕不可能做得到。實際上,如果理論了解了,而且有正確的方法,做起來並不難。
發菩提心又分成幾個階段,前面叫做願心,後面叫做行心。什麼是願心,什麼是行心呢?剛開始的時候發這個願:我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所以要求無上的佛果。發這個願,就叫做願心,就可以受願心儀軌。發了願心以後要去練習,雖然願意去做,可是要真的去做的時候,必須要先修願心。就是處處地方念頭一起來,就能夠想到我要利益別人,想到要幫助他成佛;必須要有這樣一個條件,你才可以說發了願心。有一些人很輕易地就去受菩薩戒,當我們學了本論以後,會覺得這樣不恰當,但我們不必隨便批評他們,至少種一點善根種子也好,這一點我們要了解。理論了解了以後,要回過頭來在自己身心上去提昇,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雖然他們只接觸到一點點,不論對也好、錯也好,總算遇見佛法,種下種子,我們不妨隨喜他們。但是對自己要求應該嚴密一點,使得自己在理論上面乃至於行持上面,能夠步步地深入。發了願心以後,要不斷地練習,等這個能力增強了,然後你再去行。
願心跟行心有什麼不同呢?《入行論》上面有一個比喻。譬如說我們想到台北去,可是我人還坐在這裡,這個叫做願心。當然為了要去,我要做準備--如果是坐車就要車錢。還沒有出發,人還在這裡,這叫願心;準備好了,然後我開始上路了,這叫行心。受菩薩戒是指行心而言。受了菩薩戒以後,要行持的主要是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樣提示整個綱要,但是並不只做這六樣,所有的行為統統要跟菩薩的行為相應。菩薩行總共可以列成這六個大綱,所以我們稱之為六度萬行,以上就是願心跟行心的差別。
尊者受學菩薩廣大的妙行,他不但受、學,而且去行,那個才是真正地廣大、真正地微妙、真正了不起。聲聞只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但是這也是根本;而菩薩所學則是無所不包。學了、了解了以後去受菩薩戒,受了戒以後去做,所謂隨行就是根據自己所學的、所受的,如理如法地去做。以前我們沒有學、沒有受之前,做任何事情只是為了自己,難免會有意無意地傷害到別人。現在則不是,處處地方要幫助別人,以世間來說叫損己利人。要到什麼程度呢?要利益人家到他成佛為止,這是何等地偉大!這就是廣大妙行。所以尊者「行賢妙故」,他真的做得非常賢妙(賢是好),而且真正地清淨,所以能夠不違犯受了菩薩戒的人所應該有的律儀;勝者就是佛,勝者子就是菩薩。以上是菩薩戒的部分。
從別解脫戒到金剛乘的戒,一個比一個難。各位容或有人曾經受過,或者有人看過戒本。我們如果單拿律本來看的話,好像比丘戒最難,菩薩戒比較容易,金剛乘戒好簡單,沒有幾條。實際上最難持的是金剛乘戒,其次是菩薩戒,最容易持的是比丘戒。因為我們凡夫是顛倒的,所以弄錯,這個次第我們要弄清楚。
p. 5 (4)
【◎ 成就金剛乘律儀者。如讚中云:「尊入金剛乘門已,自見天具金剛心,瑜伽自在獲中者,修密護禁我敬禮。」成就觀見自身即天生起次第,及金剛心圓滿次第三摩地故。總讚為其瑜伽中尊,特讚如理護三昧耶,不越制限。】
這一段是說阿底峽尊者受學金剛乘戒(就是密乘戒)的功德。進到密乘當中,第一步要受密宗戒。密教又分成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尊者受的就是無上瑜伽部;修的內容是生起次第、圓滿次第。什麼是生起次第呢?我簡單地說一下。學密乘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是,你必須先有出離心的基礎,而且發了菩提心、受了菩薩戒,這是必須要的,然後要想快速地成就,而自己條件也夠,才可學密乘。密乘是最難學的,必須要有非常勇猛的心,不怕一切艱難。它有一個特點,就是觀修本尊法,不過必須先受灌頂。灌頂就是埋下成佛的種子,之前你已經先淨化了身心,所以透過灌頂把佛的種子移植到你的身心上。因為我們的本性是空,跟佛的本性--空性是無二無別的,可是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慣都是跟無明相應,自己把自己看低了。經過前面的努力,再透過灌頂後,了解到原來我們的本性跟佛是無二無別的,只要努力淨罪積資,絕對可以成佛。我們常會覺得:「唉呀,我很差啊!」透過修這個法門,觀想「我就是佛」,這個叫佛慢。這並不是跟煩惱相應的憍慢,自己覺得很了不起,這種憍慢將來一定會墮落,重的話乃至會下地獄。佛慢不是和煩惱相應,而是知道要救一切眾生唯有成就佛果。
所以之前一定對我執已經認識清楚,了解這是虛假的,傷害我們的。雖然我們本身都具有佛性,但是由於錯誤的認知,妄執有個我,產生種種的煩惱。現在有了正確的認識以後,起心動念能夠任運地生起要救一切眾生,有了這樣的發心,然後要這樣去行持,那時候才可以受金剛乘戒,生起次第就是依此而觀想自己為佛。尊者修到「成就觀見自身即天」,這裏的天不是指天人,而是指他的本尊。譬如我們念阿彌陀佛,觀想阿彌陀佛的身;或者有的人以文殊師利菩薩為本尊,修了這個法門以後,能夠觀見自己和本尊無二無別。據說有一位祖師他的本尊是大威德金剛,修成了以後,他觀想自己就是大威德金剛,人家看起來他就是這樣,要到這種程度。他內心當中真正覺得「我就是本尊」,不會執取自己為凡夫。這個就是「觀見自身即天」生起次第的量。
再下面就是「及金剛心圓滿次第」,那個都是真實的功夫,深的我們現在不去管它,總之要內心當中念念不忘自己與本尊無二無別,以這個為根本。既然是佛,當然行為一定要跟佛相應,這種行為就叫做戒。這個非常難非常難,如果一念忘記,你就犯了戒了,這是何等地難啊!這是金剛乘戒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之下,總的讚歎他是瑜伽中尊,就是所有修行當中最了不起的;特別讚歎他能如理護持三昧耶,三昧耶就是誓句戒,也就是說我受這個法門,誓願如理這樣去做,而尊者他能夠完全不犯。所謂不犯是怎麼樣呢?下面就說:
【亦如讚云:「由具念正知,不作意非戒,慎念無諂誑,犯罪不染尊。」】
要守這個戒,必須要具足正念、正知,密乘戒不是普通的戒,必須比丘戒這個基礎守得很好,而且還要有定的功夫,這個非常殊勝。真正的「定」一定具足念、知。念力是能夠將心維持在所緣上頭,知是正確地知道對、錯,知道內心有否離開了所緣境。因為有這種功夫,所以他起心動念不會違犯,不會去想與戒相違的事。就以我們現在來說,我們腦筋裡想什麼?吃、喝、玩、樂,跟世間人一樣,雖然修學佛法了,可是習氣還在。他現在受了密戒以後,腦筋當中只有「要救一切眾生,我就是佛」這個念頭,不能有一念忘掉,如果一念忘失了,就犯戒了,要這麼嚴格的。而尊者就是這樣,他的念頭沒有一念掉失,而且沒有一點馬虎,在這種狀態當中,不會犯任何罪。
【如是於諸三種律儀淨戒學處,非僅勇受,如其所受隨行防護,不越制限。設少違犯,亦以各各還出儀軌,疾疾令淨。如是淨傳,應知是諸通達聖語扼要智者,所喜愛傳,隨諸正士應當修學。】
尊者對這三種律儀,不但很勇悍地去受,受了後還隨行防護,絕對不會違犯。萬一不小心犯了一點點,「亦以各各還出儀軌,疾疾令淨。」有懺悔的方法,照著方法馬上去懺悔,恢復它的清淨。譬如說我們受了戒,每半個月誦戒時,要去反省懺悔。實際上真正受了戒,不要等到半個月,犯了馬上照著戒律上的規矩,犯什麼罪就應該怎麼懺悔。有很多罪只是責心懺,這個是最小的,自己馬上想到:我是受了戒的,我怎麼這樣呢?馬上責備自己,下次絕對不可以。並不是單單這樣就好了,真正的懺悔是往後的確不再犯;實際上我們還是做不到,但是至少慢慢地越來越改善,到最後徹底地不犯。假定是大一點的罪,自己責心懺不夠,要對一位清淨的比丘如法地說:「我犯了某罪,現在在大德面前懺悔,我曉得我錯了,以後不再犯。」這樣懺悔乾淨,那你的戒體還是清淨的。如果這個罪更重一點,那麼不是對一個人,而是要多幾個人,如果大眾有什麼意見,那就要依循眾議,大家都認為你可以了,那才行,所以懺悔還淨有它一定的儀軌。別解脫戒是這樣,菩薩戒乃至金剛乘的戒,每一種不同的戒都有它懺悔還淨的儀軌。還淨就是從染污中重新跳出來,恢復戒體的清淨,透過還出儀軌可以很快地恢復戒體的清淨。他持戒清淨的內涵在傳記上面記載得很清楚,像這樣清淨的行傳,都是如理通達聖教、真正有智慧的人所歡喜的傳記,值得我們後來的人效學。以上是說明尊者在證功德方面戒的部分。
【◎ 於其黑山道場,瑜伽自在,親見歡喜金剛尊身,獲得金剛空行佛母授記之尊重,羅日侯羅毱多,具足請受一切灌頂,立密諱為智密金剛。二十九歲以內,於多獲得成就師前,習金剛乘教典教授,善巧無餘。「於諸密咒唯我善巧」,作是念已,諸空行母於其夢中,陳示眾多昔所未見密咒經函,摧其慢意。此後尊重及諸本尊,若寤若夢,隨其所應,勸云若出家者,則於聖教及諸眾生,起大饒益。依是勸已,如讚中云:「共稱汝親教,為加行道者。」隨請大眾部持律上座,得加行道一分真實三摩地者,厥號戒鎧為親教師,而正出家,其諱又名,勝然燈智。此後乃至三十一歲,習學相乘內明,上下諸藏。特於能飛聚落,法鎧師前,十二年中聽受《大毗婆沙》,極善根本四部教典,雖諸異部,作受食等,諸微細分,互捨取處,遍知無雜。】
實際上那時印度是大小顯密各宗各派,在教量、證量都達到究竟圓滿的時候。拿佛法的修學次第來說,剛開始是小乘,就是最基本的部分,到後來慢慢的是大乘,大乘又分顯密,密是最高的部分,都要依照次第一步一步學上來的。當然有一些人只歡喜其中一部分,譬如小乘行者。單單歡喜小乘的人不一定接受大乘,但學大乘的人一定含攝小乘。譬如我們現在讀書,讀小學可以不再升學,可是讀大學不可能不經過小學、中學的過程,越到後來就越究竟圓滿。現在這個「黑山道場」指出的是密教部分。舉出最高的,一定包含前面的基礎。我們如果要說某個人的學歷背景,你也可以說他幼稚園讀哪裏、小學讀哪裏、中學讀哪裏等等;可是如果說他得到博士頭銜,那當然一定小學、中學、大學的學歷都包含了。所以在此特別舉出密教的例子,來總括說明阿底峽尊者在內明方面的成就。
在黑山道場,他的老師羅日侯羅毱多的成就是「瑜伽自在」,不但是講講,而且是修行得到自在的。到什麼程度呢?親見歡喜金剛尊身。密有四部,最高的是無上密,無上密必須要修生起次第、圓滿次第,「親見」是指修生起次第親自能夠見到本尊。舉例來說,我們念佛念了半天卻了無消息,他不但念,而且親自見到阿彌陀佛,那就說明他修這法門的成就,通常這個情況至少都是加行位上的。加行位再上去就是登地了。拿密教來說,不一定要這樣一步步,加行位上去就可以成佛的。換句話說,他這位老師最少是加行位的菩薩,那就非常高哦!以我們漢地的祖師而言,如智者大師,我們看起來是高得不能再高的,而他所示現的位次是加行位,他的老師也是。阿底峽尊者的老師成就這麼高,親自能夠見到本尊,而且獲得金剛空行母授記。「尊重」就是師長,我們現在通常翻成「上師」,在羅日侯羅毱多上師面前具足請受一切灌頂。「諱」就是後人對前人不敢直呼其名,古人也說為尊者、賢者諱,就是對於我們尊重的人、有賢德的人,不敢直接稱他的名字,這叫諱。譬如對父母不敢稱名,就用這個諱字。我們現在對阿底峽尊者也是一樣,他的法號為智密金剛。
尊者二十九歲以內在很多有成就的師長前學習金剛乘教典,都能夠善巧。善巧到什麼程度?「無餘」。老師傾囊相授,而尊者也能夠完全善巧,這是何等了不起!所以尊者自己也覺得了不起。的確!如果我們跟著老師學,老師所有的內涵你全部都學到了,不但一位師長,所有的老師你都學到了,是不是我們會覺得很了不起?阿底峽尊者也是這樣。結果在夢境當中,空行母讓他看見很多他從來沒見過的密教經函,他自己就覺得錯了!以前認為自己學得最好,從此他的慢心就調伏了。為什麼這裏講這點?一方面說明阿底峽尊者真正的成就,一方面告訴我們,將來修學上去最大的障礙就是慢心。我以前也是這樣,才學到一點點就自認為很了不起,後來看見很多人也是這樣,這是我們的致命傷。我們看傳記就要從這地方去看,稍微有點自覺了不起,那就完了!阿底峽尊者的老師成就這麼高,都是加行位以上的,他全部都學到了,這樣的成就竟然還不夠,這就策勵我們要好好認真努力。
從這個時候開始,他的尊重還有本尊(就是觀修的本尊,譬如修阿彌陀佛、修觀世音菩薩,他現在修的無上密的這些本尊,也都是佛菩薩),不管夢中或是醒的時候都來勸他:「如果你能出家,對你自己、對於眾生都有很多好處。」後來他就出家了。他出家所跟隨的老師是誰呢?「共稱汝親教」,親教就是和尚,他自己的剃度和尚是加行道者。換句話說,阿底峽尊者親近的大善知識,都不僅僅是通達文字而已,而且也有實證功夫,凡是加行位上的人都是有實證的修行內涵。他出家的親教師是大眾部持律上座得到加行道一分真實三摩地的戒鎧。尊者出家的名字叫勝燃燈智。以後到三十一歲,他還學顯教,相乘內明、上下諸藏,從上到下,從下到上。他的老師當中最重要的一位是法鎧論師,尊者跟隨他學了十二年,聽《大毗婆沙》,這是小乘論典中最圓滿的,漢譯本一共有二百卷。
經過這樣學習以後,「極善根本四部教典」。一般所謂四部是指有部、經部、唯識、中觀,此處的「根本四部」是指律方面而言,也就是上座部、大眾部、正量部、說一切有部。總而言之,當年印度所有不同部派的內涵,他全部都了解,不但文字了解,而且事相上實際去做。下面說「諸異部」,除了他自己受的那一部以外,其他各部的「作受食等,諸微細分,互捨取處,遍知無雜。」出家人樣樣事情都有戒律上的規定,乃至於吃飯,連最細微的地方都有一定的法則。這些法則,有的部派這樣做,有的部派那樣做,彼此有很多不同。同樣是佛傳下來的,為什麼不一樣呢?這有它的原因。為什麼彼此間會有取捨的不同,我們並不清楚,可是我們往往會說我的好、你的不對;阿底峽尊者不是這樣,他非常清楚某部為什麼要這樣做,某部為什麼那樣做,彼此間絕對互不矛盾,而且能夠截長補短、互相呼應,他在這方面遍知無雜,能夠圓滿地通達,這非常不容易。我們通常會以自己的觀點去看別人,學到一些不同部派的內涵之時,往往是張冠李戴,勉強拿我們的概念去看,尊者他不是!這是他真正了不起的地方。
p. 4 (4)
【◎ 由是度越自他諸部宗海彼岸,故是無倒解了一切教正法中樞要處者。】
佛在世的時候,以戒攝持大眾;世尊涅槃以後,弟子們由於根性的不同,對於戒的解釋方法也不一樣。剛開始一段時候,大家重心都放在修行,沒有什麼問題。到後來因為離開世尊也比較遠,大家意見也多,就分成兩部,第一次從上座部分出大眾部;接著,上座部當中又分出來,總共分成四部,就是剛才講的根本四部。後來這四個根本部又分成很多小的部派,總共有十八部,再加上上座、大眾兩部,所以一共是二十個部派。每一部派都有自己的開遮持犯,對事情的看法或者從嚴、或者從輕。而尊者對每部都通達,也了解他們為什麼這麼解釋。就像我們生了病,各人吃相應的藥,只要這個藥能治好他的病,這藥就是對的,不同的病人吃的藥的確不一樣,所以彼此間諍論是沒什麼意義的,真正重要的是拿這個藥來對治自己。因為尊者充分地看清楚這一點,所以他能夠超越,而且能夠正確無倒地解釋一切教正法中的重心,所以最後成為全印度當時的頂嚴--並不是普通人的頂嚴,而是五百大班智達中最最高明、最最精彩的一個人,大家都把他看成好像世尊再來一樣,以上是說明尊者教量方面的功德。
【◎ 獲得證德事理者。總佛一切教法聖教,三藏寶攝,故證聖教亦須攝入三學寶中。其中戒學,至言及釋數數讚為定慧學等,一切功德之所依處。故須先具戒學增上諸證功德。其中分三。】
理論了解了以後,照著理論去行持,不但如法去行,而且要親自驗證。阿底峽尊者修證的功德如何呢?總括佛所講的一切的教法,可以含攝在經、律、論三藏當中;同樣地,依所有的教法去修行的時候,也可以用戒、定、慧三學來含攝,因此,對於阿底峽尊者的行持也是以戒、定、慧來說明。而戒、定、慧是有它的次第的,「至言」(就是世尊親口說的)以及後來諸菩薩袓師的解釋,不管是哪一種,都很明白地說戒是定慧的基礎。定慧等所有的功德都從戒而來,這個次第是不能亂的。換句話說,戒如果持不好的話,要談定慧則無有是處。
關於持戒詳細的內涵,我們不要只學到了一點,乃至於名字都不一定認識,就很執著,這種地方都要很深細地弄清楚才知道。我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目前有很多人犯了以下的錯誤,其中第一種是忽視戒,那是個很大的根本錯誤。世尊、菩薩、袓師都親口講:如果沒有戒的功德,定慧的功德不能生;沒有定慧功德,整個佛法沒有下足處。我們既然修學佛法,如果不要戒,那是違背所有佛菩薩的解釋。反過來有另外一類人,注重戒但卻執著戒相。戒有法體行相,有它真實的內涵,主要的是什麼、外面輔助的又是什麼,如果對這個弄不清楚,往往會有很大的錯誤。所以,本論一開始大師就說「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我們現在也是這樣,產生了非常嚴重的流弊。但願我們共同勉勵,不要摸到了一點點,自己就很執著。學了這麼好的法,如果仍舊陷在這些錯誤裡邊,那我們白學了。所以要很認真地將整體把握住,然後曉得從哪裡下手。剛開始難免會有一點小小的錯誤,可是根本一定要把握住,這樣漸次地增上改善,那才真正不辜負自己。
既然戒定慧三學有必然的次第,所以我們先看尊者的戒行功德。戒又分成三部分,這是因為修學程度的不同。基礎是別解脫戒,也就是我們說的比丘戒,以此戒做為根底,持好了,上面是菩薩戒,再上面是金剛乘的律儀,或者稱三昧耶戒,以下先講第一部分別解脫戒。
【◎ 成就最勝別解脫律儀事理者。如讚中云:「尊入聲聞乘門已,護戒如氂牛愛尾,具妙梵行勝苾芻,持律上座我敬禮。」謂其正受圓滿苾芻諸律儀已,如愛尾牛,若尾一縷掛著於樹,雖見獵士將離其命,寧捨其命護尾不斷。如是雖於一輕學處,尚寧捨命防護不犯,況其所受重大學處,是故成大持律上座。】
別解脫戒是菩薩戒的根本,所以稱它為最勝,如果沒有這個基礎,上面的菩薩戒就統統沒有。對於別解脫律儀,尊者成就什麼功德呢?「尊」就是阿底峽尊者,尊者出了家,受了比丘戒。學佛先皈依三寶,然後在家居士則受五戒、八關齋戒;出家則受沙彌、沙彌尼戒,乃至式叉摩那;最圓滿的是比丘戒。受圓滿的比丘戒,受的時候固然很認真地受,受完了以後還要隨行,要照著所受的戒去做,這個才是重要的。就像我們說要到某處去須借重交通工具,譬如車子,僅僅有車子沒有用,我們還要去駕駛它。同樣地,我們受戒得了戒體,就要隨分隨力依戒行持。以前我們都是違背戒而做錯誤的行為;現在要反過來,內心當中應該怎麼安立、身口的行為怎麼相應,都要依戒而行。大的戒固然要守,細微的也同樣地重要。
對所受的戒,要保護到什麼程度呢?這裏舉個比喻:西藏有一種牛叫做氂牛,或者稱牠為愛尾牛,為什麼叫愛尾牛呢?這種野牛的毛很漂亮,牠平常很歡喜自己的毛。有的時候在樹林裡,不小心牛尾巴會鉤到樹枝,牠一定會想辦法保護牠的毛,即使看見獵人來,牠都不放棄。獵人來的話,會送命的,因為獵人看見野牛一定會把牠抓住或者打死。在這種情況之下,平常我們逃命要緊,可是這種牛,哪怕還有一根毛掛在樹上,牠寧願捨命也一定要把毛弄下來。我們受了戒以後,對戒的守護也是要這樣,重的戒固然要護,輕的也是,哪怕是最小的也要捨命守護。尊者持戒的時候,即使捨命也不犯,這是非常難的。這並不是理論,而是要真正的功夫;這不是空話,嘴巴上說「我一定要做到」,嘴巴講講很容易,到時候就是做不到。所以真正做到大持律上座的人,他必定對於戒的內涵--法體行相真正指的是什麼,然後做的時候應該如何去做,在什麼情況可以開許,什麼情況不准開緣,什麼情況才是真正的持戒,什麼時候是犯戒,這要非常清楚。這很不容易,所以不但是理論上面非常清楚,而且行持的時候要很堅固,哪怕是很小的一點點,他都寧願捨掉生命而要把戒持得非常好,這樣才能夠成就。如果小的地方都能做得這麼好,那大的當然更不會犯,所以,他被稱為大持律上座。以上是說尊者成就三種戒當中最基礎的別解脫戒,再往上是成就菩薩戒。
【◎ 成就菩薩律儀者。如讚中云:「尊入度彼岸門已,增上意樂善清淨,覺心不捨諸眾生,具慧大悲我敬禮。」總具修習慈悲為本,菩提之心眾多教授,特依金洲大師,多時修習,至氏及妙音尊,傳授無著及寂靜天,最勝教授。如讚中云:「能捨自利以利他,為勝是即我師尊。」謂心發起,愛他勝自菩提之心,以此願心所引行心,受學菩薩廣大妙行,學受隨行所有學處,行賢妙故,能不違越諸勝者子所有制限。】
度彼岸就是波羅蜜多,也就是大乘,波羅蜜多是梵文,翻成中文就是把一切眾生從生死的此岸,度越到解決生死的彼岸去。這一段是講尊者成就菩薩戒,實際上,菩薩戒真正的重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的內涵,簡單來說是為利一切有情願成佛,要利益所有的眾生,沒有一個例外。我的親人,我固然要利益他;這個人跟我沒關係,我一樣救他;即使我的仇人來傷害我,我還是要救他,這才是發菩提心最了不起之處。我們想要救他,但這不是世間的救,世間的救沒什麼意思,弄了半天,仍舊在輪迴生死之中,所以是要真正徹底解決他的生死問題。救他要有救他的條件,如果自已做不到,怎麼能救他呢?所以為了要救他,我一定要成佛。既然為了救別人而希求成佛,那自己一定要努力,這個就是最了不起的一種發心。
「增上意樂善清淨」,增上意樂是指什麼呢?我們現在為了要修菩提心,所以先要發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這個有它特別的原因,在本論後面會詳細說明。將好的東西給他,叫慈;他的痛苦願意幫他解除,叫悲。很多聲聞乘人也修慈悲心,可是修的內涵,只是心裏面覺得:啊!面對一切眾生,希望他離苦得樂。而菩薩有一個特點,不但是希望他離苦得樂,而且這件事情是我親自幫一切眾生去做,這樣一個特別的念頭,稱為增上意樂。眼前我們面對事情時,也許會希望別人不要受苦,但只是希望罷了!現在不但希望他不要受苦,而且是我幫他忙,這個就很不容易。阿底峽尊者他修習慈悲為本的菩提心,就具有這種增上意樂。
要想修行要有修行的教授,他學過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教授傳承是來自金洲大師。如果大家想要多了解金洲大師的話,《阿底峽尊者傳》可以好好地看一下。尊者有幾種傳承,都花了很長的時間去學習。菩提心的傳承有兩個:一個是至尊慈氏(就是彌勒菩薩)傳下來的,傳給無著菩薩;還有一個是妙音尊(就是文殊菩薩)傳下來的,傳給寂天菩薩,那是最殊勝的。本論後面講到大乘發心的方法有七因果教授及自他換教授,這兩個教授就是上述的傳承所傳的。覺心就是菩提心,內心絕不捨棄眾生,尊者具有這樣的條件,這個是尊者的成就。
尊者不單單視一切眾生如同自己的母親,發起要救他們的心,而且到什麼程度呢?愛他勝自,這個很不容易。無始以來我們的習氣是只管自己,能夠想到別人已經非常難。我們中國人尊崇孔老夫子,孔老夫子講的仁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自己不要的,就不要給別人,然後把你所要的給予別人,處處地方推己及人,從自己而想到別人,這已經很了不起了。而佛法不但超越,並且把愛自棄他的心反過來,我真正最珍惜的是別人,一心一意幫助別人,解決別人的問題,完全棄捨了自己而去幫助別人,這是菩提心真正珍貴之處。所以這裡說愛他勝自。我們每一個人無始以來只愛著自己!要到什麼程度才算真正發菩提心呢?要起心動念任運地都是為別人考慮,代別人著想,解決別人的問題。誰去解決?我來做!希望別人好,這個勉強還可以做得到;如果要棄捨了自己去幫別人,對我們來說就很難。因為難,所以真正的教授就非常重要。
我剛開始學佛時,什麼是菩提心也不知道,後來多多少少從《廣論》上面體會到菩提心是無比地珍貴,這個心實在是太重要了,於是就想要取代別人的苦。實際上,在旁邊看看很容易,真正碰見時,即使一點小事,要從內心真正想去代別人受苦,都會覺得怕怕的,「唉!這個我恐怕不行!」有一位印度的大師,他修的法門就是要代一切眾生受苦,他只要看到任何人受苦,就發心要代他受苦。他修行成就以後的狀態是什麼呢?有一次,那位大師在一場很大的講經法會上,外面有一隻狗走過去,有人看見那隻狗,就用鞭子狠狠地在狗身上打了一下。這個情形被那位大師看見了,因為他修那個法門,所以那隻狗被打後一點事情都沒有,而他大叫一聲,從法座上跌下來,大家也覺得莫名其妙。後來大師把衣服脫下來,在背上相對於那隻狗挨打的地方有一條很深的鞭痕,鞭子本來打在狗身上,結果因為他修了那個法門,那一鞭子完全打在他身上。剛開始的時候,只覺得這是個故事,後來我確信就是這樣。看了這個故事以後,我也想要去代人家受苦。後來想想:不對不對,好小的苦我都受不了,如果要代一切眾生受苦,那怎麼受得了!想到真正要去代人家受苦,心裏就怕怕的,所以現在不行,將來再說!實際上,是不是真的這樣呢?關鍵在哪裡?關鍵在有無殊勝的教授。假定你真正得到了那個教授以後,代眾生受苦並不是像想像中這麼難,實際上也是如此。我們自己錯誤的認識,再加上沒有得到正確的方法;理論既不知道,也不曉得方法,那絕不可能做得到。實際上,如果理論了解了,而且有正確的方法,做起來並不難。
發菩提心又分成幾個階段,前面叫做願心,後面叫做行心。什麼是願心,什麼是行心呢?剛開始的時候發這個願:我為了利益一切眾生,所以要求無上的佛果。發這個願,就叫做願心,就可以受願心儀軌。發了願心以後要去練習,雖然願意去做,可是要真的去做的時候,必須要先修願心。就是處處地方念頭一起來,就能夠想到我要利益別人,想到要幫助他成佛;必須要有這樣一個條件,你才可以說發了願心。有一些人很輕易地就去受菩薩戒,當我們學了本論以後,會覺得這樣不恰當,但我們不必隨便批評他們,至少種一點善根種子也好,這一點我們要了解。理論了解了以後,要回過頭來在自己身心上去提昇,這個是非常重要的。雖然他們只接觸到一點點,不論對也好、錯也好,總算遇見佛法,種下種子,我們不妨隨喜他們。但是對自己要求應該嚴密一點,使得自己在理論上面乃至於行持上面,能夠步步地深入。發了願心以後,要不斷地練習,等這個能力增強了,然後你再去行。
願心跟行心有什麼不同呢?《入行論》上面有一個比喻。譬如說我們想到台北去,可是我人還坐在這裡,這個叫做願心。當然為了要去,我要做準備--如果是坐車就要車錢。還沒有出發,人還在這裡,這叫願心;準備好了,然後我開始上路了,這叫行心。受菩薩戒是指行心而言。受了菩薩戒以後,要行持的主要是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樣提示整個綱要,但是並不只做這六樣,所有的行為統統要跟菩薩的行為相應。菩薩行總共可以列成這六個大綱,所以我們稱之為六度萬行,以上就是願心跟行心的差別。
尊者受學菩薩廣大的妙行,他不但受、學,而且去行,那個才是真正地廣大、真正地微妙、真正了不起。聲聞只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但是這也是根本;而菩薩所學則是無所不包。學了、了解了以後去受菩薩戒,受了戒以後去做,所謂隨行就是根據自己所學的、所受的,如理如法地去做。以前我們沒有學、沒有受之前,做任何事情只是為了自己,難免會有意無意地傷害到別人。現在則不是,處處地方要幫助別人,以世間來說叫損己利人。要到什麼程度呢?要利益人家到他成佛為止,這是何等地偉大!這就是廣大妙行。所以尊者「行賢妙故」,他真的做得非常賢妙(賢是好),而且真正地清淨,所以能夠不違犯受了菩薩戒的人所應該有的律儀;勝者就是佛,勝者子就是菩薩。以上是菩薩戒的部分。
從別解脫戒到金剛乘的戒,一個比一個難。各位容或有人曾經受過,或者有人看過戒本。我們如果單拿律本來看的話,好像比丘戒最難,菩薩戒比較容易,金剛乘戒好簡單,沒有幾條。實際上最難持的是金剛乘戒,其次是菩薩戒,最容易持的是比丘戒。因為我們凡夫是顛倒的,所以弄錯,這個次第我們要弄清楚。
p. 5 (4)
【◎ 成就金剛乘律儀者。如讚中云:「尊入金剛乘門已,自見天具金剛心,瑜伽自在獲中者,修密護禁我敬禮。」成就觀見自身即天生起次第,及金剛心圓滿次第三摩地故。總讚為其瑜伽中尊,特讚如理護三昧耶,不越制限。】
這一段是說阿底峽尊者受學金剛乘戒(就是密乘戒)的功德。進到密乘當中,第一步要受密宗戒。密教又分成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尊者受的就是無上瑜伽部;修的內容是生起次第、圓滿次第。什麼是生起次第呢?我簡單地說一下。學密乘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是,你必須先有出離心的基礎,而且發了菩提心、受了菩薩戒,這是必須要的,然後要想快速地成就,而自己條件也夠,才可學密乘。密乘是最難學的,必須要有非常勇猛的心,不怕一切艱難。它有一個特點,就是觀修本尊法,不過必須先受灌頂。灌頂就是埋下成佛的種子,之前你已經先淨化了身心,所以透過灌頂把佛的種子移植到你的身心上。因為我們的本性是空,跟佛的本性--空性是無二無別的,可是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慣都是跟無明相應,自己把自己看低了。經過前面的努力,再透過灌頂後,了解到原來我們的本性跟佛是無二無別的,只要努力淨罪積資,絕對可以成佛。我們常會覺得:「唉呀,我很差啊!」透過修這個法門,觀想「我就是佛」,這個叫佛慢。這並不是跟煩惱相應的憍慢,自己覺得很了不起,這種憍慢將來一定會墮落,重的話乃至會下地獄。佛慢不是和煩惱相應,而是知道要救一切眾生唯有成就佛果。
所以之前一定對我執已經認識清楚,了解這是虛假的,傷害我們的。雖然我們本身都具有佛性,但是由於錯誤的認知,妄執有個我,產生種種的煩惱。現在有了正確的認識以後,起心動念能夠任運地生起要救一切眾生,有了這樣的發心,然後要這樣去行持,那時候才可以受金剛乘戒,生起次第就是依此而觀想自己為佛。尊者修到「成就觀見自身即天」,這裏的天不是指天人,而是指他的本尊。譬如我們念阿彌陀佛,觀想阿彌陀佛的身;或者有的人以文殊師利菩薩為本尊,修了這個法門以後,能夠觀見自己和本尊無二無別。據說有一位祖師他的本尊是大威德金剛,修成了以後,他觀想自己就是大威德金剛,人家看起來他就是這樣,要到這種程度。他內心當中真正覺得「我就是本尊」,不會執取自己為凡夫。這個就是「觀見自身即天」生起次第的量。
再下面就是「及金剛心圓滿次第」,那個都是真實的功夫,深的我們現在不去管它,總之要內心當中念念不忘自己與本尊無二無別,以這個為根本。既然是佛,當然行為一定要跟佛相應,這種行為就叫做戒。這個非常難非常難,如果一念忘記,你就犯了戒了,這是何等地難啊!這是金剛乘戒的特點。在這種情況之下,總的讚歎他是瑜伽中尊,就是所有修行當中最了不起的;特別讚歎他能如理護持三昧耶,三昧耶就是誓句戒,也就是說我受這個法門,誓願如理這樣去做,而尊者他能夠完全不犯。所謂不犯是怎麼樣呢?下面就說:
【亦如讚云:「由具念正知,不作意非戒,慎念無諂誑,犯罪不染尊。」】
要守這個戒,必須要具足正念、正知,密乘戒不是普通的戒,必須比丘戒這個基礎守得很好,而且還要有定的功夫,這個非常殊勝。真正的「定」一定具足念、知。念力是能夠將心維持在所緣上頭,知是正確地知道對、錯,知道內心有否離開了所緣境。因為有這種功夫,所以他起心動念不會違犯,不會去想與戒相違的事。就以我們現在來說,我們腦筋裡想什麼?吃、喝、玩、樂,跟世間人一樣,雖然修學佛法了,可是習氣還在。他現在受了密戒以後,腦筋當中只有「要救一切眾生,我就是佛」這個念頭,不能有一念忘掉,如果一念忘失了,就犯戒了,要這麼嚴格的。而尊者就是這樣,他的念頭沒有一念掉失,而且沒有一點馬虎,在這種狀態當中,不會犯任何罪。
【如是於諸三種律儀淨戒學處,非僅勇受,如其所受隨行防護,不越制限。設少違犯,亦以各各還出儀軌,疾疾令淨。如是淨傳,應知是諸通達聖語扼要智者,所喜愛傳,隨諸正士應當修學。】
尊者對這三種律儀,不但很勇悍地去受,受了後還隨行防護,絕對不會違犯。萬一不小心犯了一點點,「亦以各各還出儀軌,疾疾令淨。」有懺悔的方法,照著方法馬上去懺悔,恢復它的清淨。譬如說我們受了戒,每半個月誦戒時,要去反省懺悔。實際上真正受了戒,不要等到半個月,犯了馬上照著戒律上的規矩,犯什麼罪就應該怎麼懺悔。有很多罪只是責心懺,這個是最小的,自己馬上想到:我是受了戒的,我怎麼這樣呢?馬上責備自己,下次絕對不可以。並不是單單這樣就好了,真正的懺悔是往後的確不再犯;實際上我們還是做不到,但是至少慢慢地越來越改善,到最後徹底地不犯。假定是大一點的罪,自己責心懺不夠,要對一位清淨的比丘如法地說:「我犯了某罪,現在在大德面前懺悔,我曉得我錯了,以後不再犯。」這樣懺悔乾淨,那你的戒體還是清淨的。如果這個罪更重一點,那麼不是對一個人,而是要多幾個人,如果大眾有什麼意見,那就要依循眾議,大家都認為你可以了,那才行,所以懺悔還淨有它一定的儀軌。別解脫戒是這樣,菩薩戒乃至金剛乘的戒,每一種不同的戒都有它懺悔還淨的儀軌。還淨就是從染污中重新跳出來,恢復戒體的清淨,透過還出儀軌可以很快地恢復戒體的清淨。他持戒清淨的內涵在傳記上面記載得很清楚,像這樣清淨的行傳,都是如理通達聖教、真正有智慧的人所歡喜的傳記,值得我們後來的人效學。以上是說明尊者在證功德方面戒的部分。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06
- 文章: 33482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道前基礎_造者殊勝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一)
日常法師 釋
--------------------------------------------------------------------------------
道前基礎_造者殊勝
【◎ 成就定學分二:共者謂由奢摩他門,得堪能心。不共定學者,謂具極穩生起次第。此復三年或六年中,修明禁行。爾時遙聞,飛行國中,諸空行母,謳歌之聲,心中亦有所憶持者。】
定學分成兩部分:共、不共,什麼叫共、不共呢?大乘有顯密兩部分,顯教部分是不管學密、顯的人都要學的,這個是共同的;密教部分,學顯教的人可以不必學,只有學密教的人才必須學,所以叫不共的,也就是密教應學而不跟顯教大乘所共同的部分。尊者成就的定學,兩種都有。先說共的部分(就是顯教部分),奢摩他就是止、定,那他的成就到什麼程度呢?堪能心。平常我們內心非常散亂,胡思亂想,到底在想些什麼自己也不知道,哪怕睡覺了,還會作夢,永遠沒辦法控制得住。現在我們由於了解了道理,如法地行持,清淨持戒,然後去學定,由於定才能貫注在要學的東西上頭。我想把心定下來,專注在所緣境上頭,它就聽我的話,這叫做堪能心。實際上也就是真正地得到了定,這是大乘所共的。至於密教不共的,不但是能定,而且要能依所學的法門(譬如大威德金剛、勝樂金剛),觀想自己就是本尊,那是要更深一層極穩的生起次第。
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修一種法門叫明禁行,明禁行是一種使三摩地(也就是定)堅固不動的特別的方便,尊者專門修這個三年或六年,修得很有成就。下面就是說明尊者修的成就,他能親自聽見「飛行國中」--就是學了密以後真正見到壇城裡邊的狀況,譬如修勝樂金剛,那就是勝樂金剛的壇城;修大威德金剛,那就是大威德金剛的壇城,可以看見或聽見其中的勇父、空行。因為尊者成就了這個,自然而然可以聽得見、看得見。就像念佛得了念佛三昧以後,會親見阿彌陀佛乃至看見極樂世界的菩薩。尊者修生起次第的時候,也觀想自身就是本尊,修到非常穩固,乃至看見壇城當中其他的修行男女,那些男女都讚歎他:「某人啊!修得真好!」聽見人家的讚歎,而且自己也清清楚楚記得,那就是尊者成就的定學。
【◎ 成就慧學中,共者謂得止觀雙運毘缽舍那三摩地。不共者,謂得圓滿次第殊勝三摩地。如讚中云:「如密咒乘教,顯是加行道。」】
最後就是慧,這也分共、不共。共的,叫做止觀雙運。慧就是戒定慧三學的最後那部分,慧的特徵後面會詳細地說。簡單來說,慧就是把事情的真相能徹底如理如實地看清。譬如無我,我們會講,可是不知道什麼叫無我。經過了修行以後,真正地看見我們以為的我並非真實地存在,真正地親自見到了,這個才叫智慧。我們現在處處地方執著,這個叫無明,智慧是正破無明的。要想得到智慧的話,一定要有定,那麼要修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呢?止觀雙運。止就是定,我們的心可以緣在一件事情上頭,但這時要是動一下腦筋的話,心就亂掉了。所以除了心要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面之外,又要能真正深細地去觀察,這就非常難。一定要得到定以後,再不斷練習,我們的心才能夠如我們所希望的,安住在想觀察的這個境上面。這個比定更深一層,叫止觀雙運。在這個情況之下,才能夠得到真實的智慧以破除我執,才能真正解脫生死。所以尊者是得到止觀雙運的成就,止觀兩個同時現起。「毘缽舍那三摩地」,毘缽舍那就是觀,三摩地就是定,這是共的部分。
不共的,就是圓滿次第(生起次第的下一步)。圓滿次第成就的身叫幻身,平常我們這個身體是業報所得的,實實在在的;幻身則是如幻如化的,佛的身就是這樣。真正成就圓滿次第,最起碼是加行道。再上去,密教加行成就的時候,就成了佛身。讚當中說,在密教當中顯然他是加行道。尊者真正的成就絕不止加行道,他是圓滿成就了密乘的佛果,此生示現的是加行道以上的。以上是阿底峽尊者在自利方面的成就,接著是利他方面。
p. 6
※﹝於聖教所作事中分二:①於印度所作事理,②藏中所作事理。今初﹞
大乘行者的所思所行沒有別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利益眾生。要利益眾生要用佛法,所以在聖教當中所做的事情,無非是弘法利生。這是一件事情的兩面:要利益眾生只有用佛法,所以從佛法的推廣來說叫做弘法;而所以弘法就是為了利益眾生。現在就分兩部分,先在印度,後來在西藏。先說第一部分在印度所做的。
【◎ 於勝金剛座大菩提寺,曾經三次以法戰敗外道惡論住持佛教。即於自部,上下聖教,所有未達,邪解疑惑,諸惡垢穢,亦善除遣,而弘聖教。故一切部,不分黨類奉為頂嚴。】
尊者在金剛座大菩提寺(此寺在菩提迦耶,是非常大的廟)曾經三次戰敗外道。印度當年有一個很有趣的習俗,印度在古代可以說是學術思想最發達的地方,是世界上幾個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佛在世時有九十六種外道,相當於我們漢地諸子百家這種狀態。不同的宗教之間常常會辯論,很多國王並不偏袒那一方,而是讓兩方互相辯論,那一方勝了,另一方就跟他走。在論辯之前大家先立個約,我輸掉了我跟你,你輸掉了你就跟我。如果外道贏了,佛廟就變成外道的廟,反過來,外道輸了,佛法勝了,外道的廟就把原本所供奉的神祇請走,把佛像供上去。曾經有一度,那個地方外道很強盛,後來阿底峽尊者一個一個把他們戰勝,曾經一連三次把當時最了不起的外道都降伏,戰敗了外道的惡論,使得佛教能夠安住,「住持」就是能夠安住在世間。所以對外來說,他能夠護持聖教。
「即於自部,上下聖教」,對佛法內部各個不同的部派,所有「未達」(就是不了解)或見解錯誤的,或有疑惑的,統統能夠很善巧地排遣。經過這樣,使得聖教宏大起來。所以不管什麼部派,四個根本部分成大小幾十部,乃至於大乘、小乘,大家都視他為最精采的。
【如讚中云:「於大菩提寺,一切集會中,自部及他部,諸惡宗敵者,以獅吼聲語,一切腦漿崩。」】
佛經上有個比喻叫獅子吼,說當獅子一吼,其他百獸的腦袋就裂開了。這裏的意思是說,佛就像人中的獅子一樣,眾生都在邪惡的錯誤之中,當他站起來以正法一吼,所有的外道統統退倒,就好像百獸腦漿裂開一樣。
【又云:「能飛聚落中,出家二百半,能映覆戒中,出家不滿百。四本部全住,尊部無舉,摩羯陀境內,一切寺無餘,成大師四眾,一切頂上珠,尊居十八部,一切頂中時,一切皆受教。」】
「能飛聚落」那個地方的出家人有二百五十位,尊者曾經駐錫在此。「能映覆戒」就是止迦摩囉室囉寺,「出家不滿百」,那個寺院出家眾有一百位。這一百個人是怎麼來的呢?這和漢地不大一樣。譬如我們現在有很多寺院是專門學念佛的,有很多是參禪的,別派的人不會去。但當年印度不是,它是一個全國性的佛教組織。那時候有四個根本部--上座部、大眾部、正量部、說一切有部,每一部派當中派出最精彩的二十八人到這間寺院裏來,它是廣泛地容納所有部派的。實際上是一百多個,為什麼說不滿百呢?因為二十八個人中有一些是主要的,有一些是護持的;當然還有其他的客比丘,那不算進去。在這些僧眾當中,尊者是最重要的。但是他非常了不起,「無傲舉」,他絕不因為自己是屬於大眾部的,就認為大眾部是最好的,他尊重每一個部派。因為他尊重一切人,他也了解一切部派,所以在摩羯陀(這是中印度大國,是佛法最盛的地方),「一切寺無餘,成大師四眾」,所有寺院沒有一個例外,大家對大師都是無比地推崇,把他看成頂上之珠。所謂十八部,是由四根本部分出來的,上座部分三部,大眾部分七部,正量部跟一切有部各又分四部,所以當時印度是由四個根本部再細分成十八部。不管哪一部,大家都把尊者看為最精彩的頂莊嚴,而且大家都領受他的教授。
【◎ 藏中所作事理者。天尊師長叔姪,如其次第起大殷勤,數數遣使洛拶賈精進獅子,及拏錯戒勝,往印迎請。菩提光時,請至哦日鐸,啟請治理佛陀聖教。依是因緣,總集一切經咒要義,束為修行次第,遂造《菩提炬論》等,而興教法。】
n到西藏做些什麼呢?西藏當年佛法已經非常衰頹,後來智光王發願要到印度去請最有成就的人,因為沒有高成就的人根本不可能中興佛法。譬如說我們現在也許請來稍稍有名的人,但是其他的人不一定服他,念佛的人歡喜的,參禪的人就不一定相應,反之亦然,各說各的;各個宗派之間見解不同,彼此互相對立,一點辦法都沒有。因此,智光王就特別選了七個非常精彩的小孩,每個小孩派兩個人服侍,一方面要學印度佛法,同時還要迎請最好的佛學大師。第一批去的二十一人中,最後只剩下寶賢譯師和善慧譯師。第二次派的是精進獅子,就是書上說的洛拶賈精進獅子,他去了兩次還是沒請到;最後一次派拏錯戒勝譯師才請到了。請到時,在位的藏王已經不是智光王了,而是菩提光王,菩提光是智光的姪孫,前後經過好幾十年很認真地去請,最後才把阿底峽尊者請到西藏。「天尊」就是指智光、菩提光叔姪二位。當時尊者到了西部的哦日鐸,菩提光就對他說現在佛法衰了,請求尊者幫助,特別是希望他能夠把顯密最重要的修行內涵傳授給大家。所以「總集一切經咒要義」,經就是顯教,咒就是密教,將最重要的中心,「束為修行次第」,一一照著修行的次第開示出來,所以阿底峽尊者就造了這部《菩提道炬論》;《菩提道次第廣論》主要的藍本就是根據《道炬論》。《道炬論》的文很少,我們《廣論》後面的附錄就有,只有幾頁而已,但它都是非常精要的綱要;就是從下士、中士、上士這樣修上來,然後每部分再開出很多的內涵。阿底峽尊者所造的論著當中最精彩的就是這一部,透過這部論振興了教法。
【此復住於哦日三載,聶塘九歲,衛藏餘處五年之中,為諸善士,開示經咒教典教授,罄盡無餘。】
前面說的就是迎請阿底峽尊者的過程。請來了以後,由於藏王啟請的關係,所以把聖教的中心《菩提道炬論》造出來,而且這《道炬論》的教法,透過當時尊者一位心要的弟子就傳了下來;現在藏系的佛法之所以還能夠保留得這麼完整,主要的就是靠這個。阿底峽尊者到了西藏去過主要的三個地方--在哦日住了三載,聶塘是九年,衛藏跟其他地方一共五年;為這些地方的善士(善士不是普通人,是具條件的人,普通人聽了也沒用),開示種種顯教、密教的教典跟教授。「教典」就是世尊所留下整個的三藏;而「教授」則是裏邊的精要。「罄盡無餘」,就是能夠把它的中心徹底地闡釋清楚。
【聖教規模,諸已沒者,重新建樹;諸略存軌倍令增廣;諸被邪解垢穢染者皆善治除,令聖教寶悉離垢染。】
經過這樣一來,使得藏地以前建立的教法規模中,已經沒落的,再把它重新建立起來;沒有完全沒落,多多少少還保留住一點的,又重新增廣;如果有錯誤的則改正,使世尊的聖教寶能夠統統離垢染,恢復它最最正確的光輝,使得大家受用。
【總之雪山聚中前弘聖教,謂聖靜命及蓮華生,建聖教軌。然由支那和尚堪布,解了空性未達扼要。以是因緣,謗方便分,遮止一切作意思惟,損減教法,為蓮華戒大阿闍黎善破滅已,決擇勝者所有密意,為恩極重。於後宏聖教,則有一類妄自矜為善巧智者及瑜伽師,由其倒執相續部義,於教根本清淨梵行,作大損害,為此善士,善為破除。復能殄滅諸邪執著,弘盛增廣無倒聖教,故其深恩普遍雪山一切眾生。】
西藏弘傳佛法分兩個主要的時期:一個叫前弘期,就是弘揚聖教的前半期;還有一個叫後弘期。唐睿宗時,金城公主嫁給藏王,生下一位太子叫赤松德贊,他當藏王的時候大弘佛法,時間大概是在我們中國唐朝玄宗時,相當於西元七百多年,也就是八世紀的時候。赤松德贊先請來一位印度的大師--靜命大師,由他而建立了顯教的基礎,後來又請來蓮華生大士,建立密教的部分,就這樣把藏地的佛法建立起來。佛法傳入西藏,一方面由印度,一方面也從漢地。漢地就是由唐朝初年的文成公主跟後來的金城公主二位帶去。當時漢地禪宗非常盛行,後來蓮華生大士跟靜命大師所建立的聖教,就受到「支那和尚堪布」的影響,堪布是西藏話,拿我們現在來說就是住持,平常應該說和尚,一個寺廟裏就只有住持稱得上和尚。這位中國和尚是學禪的。就學禪本身來說,如果安對了次第,禪是不會錯的,因為禪也是由印度傳過來的;可是到後來就有一些偏了。本來成佛需要方便、智慧,可是到西藏的這一位中國禪師對佛法並沒有徹底了解,他排斥種種的方便分,因此對於藏系佛法造成一些損害。當時的藏王請這位支那和尚去了以後,在西藏產生很大的影響,結果在見解上有了一些諍論,後來從印度傳來的那一系,就又到印度請了蓮華戒論師。蓮華戒論師就是靜命大師的弟子,他跟那位中國和尚辯論,最後支那和尚辯輸了只好離開。而西藏佛法經過蓮華戒論師破除邪執以後,就重新恢復起來,所以說「決擇勝者所有密意,為恩極重。」透過他一方面把那位支那和尚的錯誤破斥掉,一方面重新恢復佛教最究竟的深密的意義,這個恩很大,這是前弘期。
後來到朗達瑪滅法,整個佛法就毀掉了,西藏亂成一團,一直等到智光跟菩提光兩位國王經過了幾十年的努力,才迎請阿底峽尊者到西藏去。朗達瑪滅法以前是前弘期,滅法以後是後弘期,所以等到阿底峽尊者入藏的時候,後弘期已經開始了一百多年,西藏佛法亂成一團。那個時候最糟糕的就是「有一類妄自矜為善巧智者」,自以為了不起的人,由於當時密教很盛,那些人「倒執相續部義」,他們對於密教的真正內涵弄不清楚,顛倒執持,所以就「於教根本清淨梵行,作大損害」。真的修行的時候,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就是戒行,因為戒是定慧的根本,有了定慧佛法的內涵才能真正地產生。當時很多學密的人都忽視戒律,而戒是根本,根本一壞,後面就沒有了,所以不是佛法的錯誤,而是人的錯誤,智光王去請阿底峽尊者時就是這麼亂成一團。後來尊者去了以後,這裡說「為此善士(指阿底峽尊者)善為破除」,能夠很善巧地把錯誤統統破斥、清除,使得所有錯誤的邪執全部改正過來,把世尊的聖教再弘廣。所以尊者對於「雪山國(西藏)」的一切眾生,有非常深厚的大恩。
p. 7 (4)
【◎ 如是造論,光顯能仁所有密意,復有三種圓滿勝因,謂善所知五種明處及具教授,謂從正遍知展轉傳來,於其中間善士未斷修持彼義扼要教授,並得謁見本尊天顏,獲言開許。此等隨一雖能造論,然三齊具極為圓滿,此大阿闍黎三皆備具。】
尊者不但根據聖教破除當時的邪謬,而且能夠把世尊的聖教精簡扼要地統攝起來造了《菩提道炬論》(本論就是根據《道炬論》而寫成),這是弘顯聖教授最重要的寶貝。要想造論,無非是因為世尊宣說的教法一般人不容易了解,藉著此論能夠真正光大開顯世尊深密的意義。造論需要三種條件,這三種條件是造論圓滿的殊勝因由:第一個是善知五明,不但佛法的內明,而且世間的學問統統要懂,第二個是「具教授」,教授是指從正遍知(就是佛)親自傳下,始終沒斷地輾轉傳來,而每一代祖師都有具量的理論及修持,對於教授本身絲毫沒有偏差,具足這個才是具教授,這個主要是講教量。換句話說,傳下來的祖師都是教證具足的。除此之外,理論了解了以後還要去修行,修行還要有一個特點,就是能夠親自在修行當中見到本尊天顏;比如我們現在念佛能夠見到阿彌陀佛,或者念觀世音菩薩能夠親自見到觀世音菩薩,現在修無上密要親自見到忿怒尊,他允許你造論;寫完了以後還要請問寫得對不對,他說「完全對」。在這種條件之下,那就跟佛所說的無二無別。這三者當中只要具有任何一種就可以造論,最好的當然是三個都齊備;我們可以體會得到這種條件的確跟佛無二無別。阿底峽尊者三個條件都具備,也就是說,本論所根據的《菩提道炬論》是與佛無二無別的阿底峽尊者所造的。
n現在我們學的是《菩提道次第廣論》,實際上造者宗喀巴大師跟阿底峽尊者的內涵是一模一樣的,了解了這一點,我們才會對「造者殊勝」產生決定的信解以及無比的景仰,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假定造論的人不具足這個條件,你學他,那不一定會有什麼好處;另一種情形是雖然造論者具足了條件,我們不了解他的殊勝的話,也不一定能啟發真正殷重的淨信心。造者本身殊勝以及我們對他的淨信心,這二者是非常重要的。
【◎ 其為本尊所攝受者。如讚云:「勝歡喜金剛,立三昧耶王,雄猛世自在,主尊度母等,謁顏得許故,或夢或現前,常聞最甚深,及廣大正法。」】
前面已經告訴我們尊者五明具足;「其為本尊所攝受者」,是要證明他得本尊攝受的情形,在讚當中說的「勝歡喜金剛,立三昧耶王,雄猛世自在,主尊度母等」,就是所修的本尊法,這些都是本尊的名字,一位叫喜金剛,一位是三昧耶王,而雄猛世自在就是觀世音菩薩大悲尊,另外還有主尊度母,這四位,也就是尊者修行最重要的本尊。他所修的法都能親自見到本尊,而且得到本尊開許。通常見到本尊有三種狀態:或者夢中,或者相中,或者眼前親見。最好的是眼前親見,其次是相中,還有一種是在夢中;尊者見到本尊的情況是眼前親見,也就是最好的那一種,而且常常從本尊聽受最深的法門。以上是說明造論三種圓滿勝因當中的「得到本尊開許」,下面是「具教授」。
【師傳承中,有所共乘及其大乘二種傳承。後中分二,謂度彼岸及秘密咒。度彼岸中復有二種傳承,謂見傳承及行傳承,其行傳承復有從慈尊傳及妙音傳。於密咒中,亦復具足傳承非一,謂五派傳承,復具宗派傳承,加持傳承,及其種種教授傳承等。親從聞學諸尊長者,如讚云:「恒親近尊重,謂寂靜金洲,覺賢吉祥智。多得成就者,尊又特具足,從龍猛展轉傳來最甚深,及廣大教授。」說有十二得成就師,然餘尚多善巧五種明處者,前已說訖。是故此阿闍黎能善決擇勝者密意。】
這是指尊者所得到的教授,這個教授通常我們叫做傳承。在這裏有兩種:共乘、大乘;共乘就是共小乘,也就是大小乘所共的;還有一個是單指大乘的。大乘當中又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顯教的,就是「度彼岸」;一部分是密教的,就是「秘密咒」。顯教當中又分二種--「見傳承」及「行傳承」,「行傳承」當中又有慈尊(就是彌勒菩薩)以及妙音文殊菩薩所傳二種。另外「秘密咒」當中還有種種傳承,如五派傳承等很多。總之,所有的各種傳承阿底峽尊者無有不得,這是他真正最了不起的地方,將來大家在看《阿底峽尊者傳》的時候可以好好地認真看。
尊者得到這麼多的傳承,那是由誰傳來的呢?讚裏邊寫出他恒常親近的幾位尊重,尊重就是師長,通常我們稱為「上師」。上師不是隨便叫的,必須是你的確從他得到了最好的傳承,他自己教量、證量具足,而你也夠條件把它得到,這樣才能把傳承代代地傳下去。不是說隨便灌了一個頂或者什麼就有了傳承,也可以說有,但真正說起來這個都不具足,如果要使教法繼續傳下去,自己要能夠如理如量地了解、修證,這樣才算。我但願各位同學好好努力淨障集資,相信我們每一位將來都有希望走上去。
尊者重要的師長非常多,這裡特別舉出幾位最重要的,其中一位是寂靜,就是響底跋,是非常重要的一位大師;還有就是金洲大師。響底跋大師傳下好幾個密宗的傳承;而金洲大師最主要的則是發心,前面說過發菩提心的教授就是金洲大師所傳;還有覺賢、吉祥智等,都是得到成就的師長,而這裡邊特別具足從龍猛展轉傳來最深及廣大的二種教授。整個世尊的教法在大乘中分成二部分,就是智慧的深見以及方便的廣行,阿底峽尊者二者都得到。論上說他的師長中有十二得成就者;廣傳上面則說阿底峽尊者的老師有一百五十二位,另一種說法是一百五十七位,他有這麼多的老師,而且都能夠得到老師所傳的全部。所以我們修行首先要注意:一定要好好努力地淨罪集資,然後不要以憍慢心得少為足,才得到一點點就自以為了不起,那就完了,實際上什麼都沒得到!這樣一來,還有什麼好精進?我們要不怕任何艱難地去學,這一次學不到,下一次再努力,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有這樣的發心,再加上好好努力,那遲早可以得到。現在這裡只舉十二位最高、最重要的得成就師,其他的還很多。以上是尊者得到的傳承。「善巧五種明處者,前已說訖。」尊者通達五明的狀況前面已經講過了。由於尊者具足這些珍貴的傳承教授,因此他的確能夠決擇(也就是能夠如理地辨別)世尊最深奧的意趣。
p. 8
【此阿闍黎於五印度、迦溼彌羅、鄔僅、尼泊爾、藏中諸地,所有弟子不可思數。】
下面就是阿底峽尊者去過的幾個地方;在印度分五印度--東、南、西、北、中;迦溼彌羅是在印度的北方;鄔僅、尼泊爾是靠近中藏邊境的小國家;另外還有西藏。「所有弟子不可思數」,既然講到傳承,就必須提到他的老師、他的弟子,以及他的教法。所以前面是說他的老師得到這些傳承,以及學哪些法,現在說到尊者的弟子也是非常多,根本無法計算。
【然主要者印度有四,謂與依怙智慧平等大善巧師,號毗柁跋,及法生慧、中獅、地藏,或復加入友密為五。哦日則有寶賢譯師、拏錯譯師、天尊重菩提光。後藏則有迦格瓦,及廓枯巴天生。羅扎則有卡巴勝位,及善護。康地則有大瑜伽師、阿蘭若師、智慧金剛卡達敦巴。中藏則有枯、、種三。是等之中,能廣師尊所有法業,大持承者,厥為度母親授記,種敦巴勝生是也。】
得到最高成就的人,主要在印度有四:與依怙智慧平等號為毗柁跋的大善巧師,及法生慧、中獅、地藏,或者加入友密為五個。哦日則有寶賢譯師、拏錯譯師、天尊重菩提光。後藏則有迦格瓦,及廓枯巴天生。羅札則有卡巴勝位及善護。康地則有大瑜伽師、阿蘭若師、智慧金剛卡達敦巴。其中大瑜伽師、阿蘭若師,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中藏則有枯、、種三」,中藏就是西藏的中部,也就是拉薩那一帶。「枯」是枯敦,「」就是前面所說的善慧譯師,「種」就是種敦巴。在這些人當中,能夠把阿底峽尊者的法全部接受,又能夠弘廣的,就是度母親自授記的種敦巴尊者。這段是說明他的傳承,這個是很重要的。
【造者殊勝略說如是,廣則應知,出廣傳文。】
以上是介紹阿底峽尊者,從他的出生背景、此生修行的自利功德、利他的經過這三方面來介紹。對於造者阿底峽尊者的殊勝,簡單的說明是這樣,要想詳細知道可以看他的廣傳。這個就是本論正文當中的甲一。以下是甲二「令於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造論的人是這麼殊勝,而所造的法有什麼特別的好處呢?
【◎ 顯示法殊勝中法者,此教授基論,謂《菩提道炬》。依怙所造,雖有多論,然如根本極圓滿者,厥為《道炬》:具攝經咒所有樞要而開示故,所詮圓滿;調心次第為最勝故,易於受持;又以善巧二大車軌,二師教授而莊嚴故,勝出餘軌。】
法殊勝當中的法實際上就是《廣論》,而《廣論》的基礎根據是《菩提道炬論》,這本書的造者是「依怙」,就是阿底峽尊者。尊者雖然造很多論,但其中最究竟圓滿而且重要的就是《道炬論》,因為它具備了三種特別的殊勝:第一個,它含攝了顯教、密教所有的精要,「所詮圓滿」就是本論所說明的內涵圓滿無缺,如果缺了一部分修行就不可能成就,這是第一個好處。第二個,雖然是圓滿,內容很豐富,但是我們如果不了解,會由於很龐雜而無從下手,所以他把那麼豐富的內容依一定的次第來教授,而且這個次第的安立,完全是依著調心的次第;我們真正修行是修心,這顆心無始以來都是雜染的,要調伏這顆雜染的心需要正確的教授,《道炬論》就是按照調伏我們內心的次第,從粗淺到深細這樣的次第來編排的,所以它容易受持,這是第二個殊勝。第三個殊勝是它是根據從佛傳下來的傳承,這個傳承分成兩大流派,我們稱為兩大車軌,依「二師教授而莊嚴故,勝出餘軌」,二師就是二個流派當中的重要師長,正因為它具足這樣究竟圓滿的條件,所以比其它所有的餘軌超勝。以上是顯示法殊勝當中的整體的說明,下面分四部分來說明本論的殊勝。
日常法師 釋
--------------------------------------------------------------------------------
道前基礎_造者殊勝
【◎ 成就定學分二:共者謂由奢摩他門,得堪能心。不共定學者,謂具極穩生起次第。此復三年或六年中,修明禁行。爾時遙聞,飛行國中,諸空行母,謳歌之聲,心中亦有所憶持者。】
定學分成兩部分:共、不共,什麼叫共、不共呢?大乘有顯密兩部分,顯教部分是不管學密、顯的人都要學的,這個是共同的;密教部分,學顯教的人可以不必學,只有學密教的人才必須學,所以叫不共的,也就是密教應學而不跟顯教大乘所共同的部分。尊者成就的定學,兩種都有。先說共的部分(就是顯教部分),奢摩他就是止、定,那他的成就到什麼程度呢?堪能心。平常我們內心非常散亂,胡思亂想,到底在想些什麼自己也不知道,哪怕睡覺了,還會作夢,永遠沒辦法控制得住。現在我們由於了解了道理,如法地行持,清淨持戒,然後去學定,由於定才能貫注在要學的東西上頭。我想把心定下來,專注在所緣境上頭,它就聽我的話,這叫做堪能心。實際上也就是真正地得到了定,這是大乘所共的。至於密教不共的,不但是能定,而且要能依所學的法門(譬如大威德金剛、勝樂金剛),觀想自己就是本尊,那是要更深一層極穩的生起次第。
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修一種法門叫明禁行,明禁行是一種使三摩地(也就是定)堅固不動的特別的方便,尊者專門修這個三年或六年,修得很有成就。下面就是說明尊者修的成就,他能親自聽見「飛行國中」--就是學了密以後真正見到壇城裡邊的狀況,譬如修勝樂金剛,那就是勝樂金剛的壇城;修大威德金剛,那就是大威德金剛的壇城,可以看見或聽見其中的勇父、空行。因為尊者成就了這個,自然而然可以聽得見、看得見。就像念佛得了念佛三昧以後,會親見阿彌陀佛乃至看見極樂世界的菩薩。尊者修生起次第的時候,也觀想自身就是本尊,修到非常穩固,乃至看見壇城當中其他的修行男女,那些男女都讚歎他:「某人啊!修得真好!」聽見人家的讚歎,而且自己也清清楚楚記得,那就是尊者成就的定學。
【◎ 成就慧學中,共者謂得止觀雙運毘缽舍那三摩地。不共者,謂得圓滿次第殊勝三摩地。如讚中云:「如密咒乘教,顯是加行道。」】
最後就是慧,這也分共、不共。共的,叫做止觀雙運。慧就是戒定慧三學的最後那部分,慧的特徵後面會詳細地說。簡單來說,慧就是把事情的真相能徹底如理如實地看清。譬如無我,我們會講,可是不知道什麼叫無我。經過了修行以後,真正地看見我們以為的我並非真實地存在,真正地親自見到了,這個才叫智慧。我們現在處處地方執著,這個叫無明,智慧是正破無明的。要想得到智慧的話,一定要有定,那麼要修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呢?止觀雙運。止就是定,我們的心可以緣在一件事情上頭,但這時要是動一下腦筋的話,心就亂掉了。所以除了心要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面之外,又要能真正深細地去觀察,這就非常難。一定要得到定以後,再不斷練習,我們的心才能夠如我們所希望的,安住在想觀察的這個境上面。這個比定更深一層,叫止觀雙運。在這個情況之下,才能夠得到真實的智慧以破除我執,才能真正解脫生死。所以尊者是得到止觀雙運的成就,止觀兩個同時現起。「毘缽舍那三摩地」,毘缽舍那就是觀,三摩地就是定,這是共的部分。
不共的,就是圓滿次第(生起次第的下一步)。圓滿次第成就的身叫幻身,平常我們這個身體是業報所得的,實實在在的;幻身則是如幻如化的,佛的身就是這樣。真正成就圓滿次第,最起碼是加行道。再上去,密教加行成就的時候,就成了佛身。讚當中說,在密教當中顯然他是加行道。尊者真正的成就絕不止加行道,他是圓滿成就了密乘的佛果,此生示現的是加行道以上的。以上是阿底峽尊者在自利方面的成就,接著是利他方面。
p. 6
※﹝於聖教所作事中分二:①於印度所作事理,②藏中所作事理。今初﹞
大乘行者的所思所行沒有別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利益眾生。要利益眾生要用佛法,所以在聖教當中所做的事情,無非是弘法利生。這是一件事情的兩面:要利益眾生只有用佛法,所以從佛法的推廣來說叫做弘法;而所以弘法就是為了利益眾生。現在就分兩部分,先在印度,後來在西藏。先說第一部分在印度所做的。
【◎ 於勝金剛座大菩提寺,曾經三次以法戰敗外道惡論住持佛教。即於自部,上下聖教,所有未達,邪解疑惑,諸惡垢穢,亦善除遣,而弘聖教。故一切部,不分黨類奉為頂嚴。】
尊者在金剛座大菩提寺(此寺在菩提迦耶,是非常大的廟)曾經三次戰敗外道。印度當年有一個很有趣的習俗,印度在古代可以說是學術思想最發達的地方,是世界上幾個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佛在世時有九十六種外道,相當於我們漢地諸子百家這種狀態。不同的宗教之間常常會辯論,很多國王並不偏袒那一方,而是讓兩方互相辯論,那一方勝了,另一方就跟他走。在論辯之前大家先立個約,我輸掉了我跟你,你輸掉了你就跟我。如果外道贏了,佛廟就變成外道的廟,反過來,外道輸了,佛法勝了,外道的廟就把原本所供奉的神祇請走,把佛像供上去。曾經有一度,那個地方外道很強盛,後來阿底峽尊者一個一個把他們戰勝,曾經一連三次把當時最了不起的外道都降伏,戰敗了外道的惡論,使得佛教能夠安住,「住持」就是能夠安住在世間。所以對外來說,他能夠護持聖教。
「即於自部,上下聖教」,對佛法內部各個不同的部派,所有「未達」(就是不了解)或見解錯誤的,或有疑惑的,統統能夠很善巧地排遣。經過這樣,使得聖教宏大起來。所以不管什麼部派,四個根本部分成大小幾十部,乃至於大乘、小乘,大家都視他為最精采的。
【如讚中云:「於大菩提寺,一切集會中,自部及他部,諸惡宗敵者,以獅吼聲語,一切腦漿崩。」】
佛經上有個比喻叫獅子吼,說當獅子一吼,其他百獸的腦袋就裂開了。這裏的意思是說,佛就像人中的獅子一樣,眾生都在邪惡的錯誤之中,當他站起來以正法一吼,所有的外道統統退倒,就好像百獸腦漿裂開一樣。
【又云:「能飛聚落中,出家二百半,能映覆戒中,出家不滿百。四本部全住,尊部無舉,摩羯陀境內,一切寺無餘,成大師四眾,一切頂上珠,尊居十八部,一切頂中時,一切皆受教。」】
「能飛聚落」那個地方的出家人有二百五十位,尊者曾經駐錫在此。「能映覆戒」就是止迦摩囉室囉寺,「出家不滿百」,那個寺院出家眾有一百位。這一百個人是怎麼來的呢?這和漢地不大一樣。譬如我們現在有很多寺院是專門學念佛的,有很多是參禪的,別派的人不會去。但當年印度不是,它是一個全國性的佛教組織。那時候有四個根本部--上座部、大眾部、正量部、說一切有部,每一部派當中派出最精彩的二十八人到這間寺院裏來,它是廣泛地容納所有部派的。實際上是一百多個,為什麼說不滿百呢?因為二十八個人中有一些是主要的,有一些是護持的;當然還有其他的客比丘,那不算進去。在這些僧眾當中,尊者是最重要的。但是他非常了不起,「無傲舉」,他絕不因為自己是屬於大眾部的,就認為大眾部是最好的,他尊重每一個部派。因為他尊重一切人,他也了解一切部派,所以在摩羯陀(這是中印度大國,是佛法最盛的地方),「一切寺無餘,成大師四眾」,所有寺院沒有一個例外,大家對大師都是無比地推崇,把他看成頂上之珠。所謂十八部,是由四根本部分出來的,上座部分三部,大眾部分七部,正量部跟一切有部各又分四部,所以當時印度是由四個根本部再細分成十八部。不管哪一部,大家都把尊者看為最精彩的頂莊嚴,而且大家都領受他的教授。
【◎ 藏中所作事理者。天尊師長叔姪,如其次第起大殷勤,數數遣使洛拶賈精進獅子,及拏錯戒勝,往印迎請。菩提光時,請至哦日鐸,啟請治理佛陀聖教。依是因緣,總集一切經咒要義,束為修行次第,遂造《菩提炬論》等,而興教法。】
n到西藏做些什麼呢?西藏當年佛法已經非常衰頹,後來智光王發願要到印度去請最有成就的人,因為沒有高成就的人根本不可能中興佛法。譬如說我們現在也許請來稍稍有名的人,但是其他的人不一定服他,念佛的人歡喜的,參禪的人就不一定相應,反之亦然,各說各的;各個宗派之間見解不同,彼此互相對立,一點辦法都沒有。因此,智光王就特別選了七個非常精彩的小孩,每個小孩派兩個人服侍,一方面要學印度佛法,同時還要迎請最好的佛學大師。第一批去的二十一人中,最後只剩下寶賢譯師和善慧譯師。第二次派的是精進獅子,就是書上說的洛拶賈精進獅子,他去了兩次還是沒請到;最後一次派拏錯戒勝譯師才請到了。請到時,在位的藏王已經不是智光王了,而是菩提光王,菩提光是智光的姪孫,前後經過好幾十年很認真地去請,最後才把阿底峽尊者請到西藏。「天尊」就是指智光、菩提光叔姪二位。當時尊者到了西部的哦日鐸,菩提光就對他說現在佛法衰了,請求尊者幫助,特別是希望他能夠把顯密最重要的修行內涵傳授給大家。所以「總集一切經咒要義」,經就是顯教,咒就是密教,將最重要的中心,「束為修行次第」,一一照著修行的次第開示出來,所以阿底峽尊者就造了這部《菩提道炬論》;《菩提道次第廣論》主要的藍本就是根據《道炬論》。《道炬論》的文很少,我們《廣論》後面的附錄就有,只有幾頁而已,但它都是非常精要的綱要;就是從下士、中士、上士這樣修上來,然後每部分再開出很多的內涵。阿底峽尊者所造的論著當中最精彩的就是這一部,透過這部論振興了教法。
【此復住於哦日三載,聶塘九歲,衛藏餘處五年之中,為諸善士,開示經咒教典教授,罄盡無餘。】
前面說的就是迎請阿底峽尊者的過程。請來了以後,由於藏王啟請的關係,所以把聖教的中心《菩提道炬論》造出來,而且這《道炬論》的教法,透過當時尊者一位心要的弟子就傳了下來;現在藏系的佛法之所以還能夠保留得這麼完整,主要的就是靠這個。阿底峽尊者到了西藏去過主要的三個地方--在哦日住了三載,聶塘是九年,衛藏跟其他地方一共五年;為這些地方的善士(善士不是普通人,是具條件的人,普通人聽了也沒用),開示種種顯教、密教的教典跟教授。「教典」就是世尊所留下整個的三藏;而「教授」則是裏邊的精要。「罄盡無餘」,就是能夠把它的中心徹底地闡釋清楚。
【聖教規模,諸已沒者,重新建樹;諸略存軌倍令增廣;諸被邪解垢穢染者皆善治除,令聖教寶悉離垢染。】
經過這樣一來,使得藏地以前建立的教法規模中,已經沒落的,再把它重新建立起來;沒有完全沒落,多多少少還保留住一點的,又重新增廣;如果有錯誤的則改正,使世尊的聖教寶能夠統統離垢染,恢復它最最正確的光輝,使得大家受用。
【總之雪山聚中前弘聖教,謂聖靜命及蓮華生,建聖教軌。然由支那和尚堪布,解了空性未達扼要。以是因緣,謗方便分,遮止一切作意思惟,損減教法,為蓮華戒大阿闍黎善破滅已,決擇勝者所有密意,為恩極重。於後宏聖教,則有一類妄自矜為善巧智者及瑜伽師,由其倒執相續部義,於教根本清淨梵行,作大損害,為此善士,善為破除。復能殄滅諸邪執著,弘盛增廣無倒聖教,故其深恩普遍雪山一切眾生。】
西藏弘傳佛法分兩個主要的時期:一個叫前弘期,就是弘揚聖教的前半期;還有一個叫後弘期。唐睿宗時,金城公主嫁給藏王,生下一位太子叫赤松德贊,他當藏王的時候大弘佛法,時間大概是在我們中國唐朝玄宗時,相當於西元七百多年,也就是八世紀的時候。赤松德贊先請來一位印度的大師--靜命大師,由他而建立了顯教的基礎,後來又請來蓮華生大士,建立密教的部分,就這樣把藏地的佛法建立起來。佛法傳入西藏,一方面由印度,一方面也從漢地。漢地就是由唐朝初年的文成公主跟後來的金城公主二位帶去。當時漢地禪宗非常盛行,後來蓮華生大士跟靜命大師所建立的聖教,就受到「支那和尚堪布」的影響,堪布是西藏話,拿我們現在來說就是住持,平常應該說和尚,一個寺廟裏就只有住持稱得上和尚。這位中國和尚是學禪的。就學禪本身來說,如果安對了次第,禪是不會錯的,因為禪也是由印度傳過來的;可是到後來就有一些偏了。本來成佛需要方便、智慧,可是到西藏的這一位中國禪師對佛法並沒有徹底了解,他排斥種種的方便分,因此對於藏系佛法造成一些損害。當時的藏王請這位支那和尚去了以後,在西藏產生很大的影響,結果在見解上有了一些諍論,後來從印度傳來的那一系,就又到印度請了蓮華戒論師。蓮華戒論師就是靜命大師的弟子,他跟那位中國和尚辯論,最後支那和尚辯輸了只好離開。而西藏佛法經過蓮華戒論師破除邪執以後,就重新恢復起來,所以說「決擇勝者所有密意,為恩極重。」透過他一方面把那位支那和尚的錯誤破斥掉,一方面重新恢復佛教最究竟的深密的意義,這個恩很大,這是前弘期。
後來到朗達瑪滅法,整個佛法就毀掉了,西藏亂成一團,一直等到智光跟菩提光兩位國王經過了幾十年的努力,才迎請阿底峽尊者到西藏去。朗達瑪滅法以前是前弘期,滅法以後是後弘期,所以等到阿底峽尊者入藏的時候,後弘期已經開始了一百多年,西藏佛法亂成一團。那個時候最糟糕的就是「有一類妄自矜為善巧智者」,自以為了不起的人,由於當時密教很盛,那些人「倒執相續部義」,他們對於密教的真正內涵弄不清楚,顛倒執持,所以就「於教根本清淨梵行,作大損害」。真的修行的時候,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就是戒行,因為戒是定慧的根本,有了定慧佛法的內涵才能真正地產生。當時很多學密的人都忽視戒律,而戒是根本,根本一壞,後面就沒有了,所以不是佛法的錯誤,而是人的錯誤,智光王去請阿底峽尊者時就是這麼亂成一團。後來尊者去了以後,這裡說「為此善士(指阿底峽尊者)善為破除」,能夠很善巧地把錯誤統統破斥、清除,使得所有錯誤的邪執全部改正過來,把世尊的聖教再弘廣。所以尊者對於「雪山國(西藏)」的一切眾生,有非常深厚的大恩。
p. 7 (4)
【◎ 如是造論,光顯能仁所有密意,復有三種圓滿勝因,謂善所知五種明處及具教授,謂從正遍知展轉傳來,於其中間善士未斷修持彼義扼要教授,並得謁見本尊天顏,獲言開許。此等隨一雖能造論,然三齊具極為圓滿,此大阿闍黎三皆備具。】
尊者不但根據聖教破除當時的邪謬,而且能夠把世尊的聖教精簡扼要地統攝起來造了《菩提道炬論》(本論就是根據《道炬論》而寫成),這是弘顯聖教授最重要的寶貝。要想造論,無非是因為世尊宣說的教法一般人不容易了解,藉著此論能夠真正光大開顯世尊深密的意義。造論需要三種條件,這三種條件是造論圓滿的殊勝因由:第一個是善知五明,不但佛法的內明,而且世間的學問統統要懂,第二個是「具教授」,教授是指從正遍知(就是佛)親自傳下,始終沒斷地輾轉傳來,而每一代祖師都有具量的理論及修持,對於教授本身絲毫沒有偏差,具足這個才是具教授,這個主要是講教量。換句話說,傳下來的祖師都是教證具足的。除此之外,理論了解了以後還要去修行,修行還要有一個特點,就是能夠親自在修行當中見到本尊天顏;比如我們現在念佛能夠見到阿彌陀佛,或者念觀世音菩薩能夠親自見到觀世音菩薩,現在修無上密要親自見到忿怒尊,他允許你造論;寫完了以後還要請問寫得對不對,他說「完全對」。在這種條件之下,那就跟佛所說的無二無別。這三者當中只要具有任何一種就可以造論,最好的當然是三個都齊備;我們可以體會得到這種條件的確跟佛無二無別。阿底峽尊者三個條件都具備,也就是說,本論所根據的《菩提道炬論》是與佛無二無別的阿底峽尊者所造的。
n現在我們學的是《菩提道次第廣論》,實際上造者宗喀巴大師跟阿底峽尊者的內涵是一模一樣的,了解了這一點,我們才會對「造者殊勝」產生決定的信解以及無比的景仰,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假定造論的人不具足這個條件,你學他,那不一定會有什麼好處;另一種情形是雖然造論者具足了條件,我們不了解他的殊勝的話,也不一定能啟發真正殷重的淨信心。造者本身殊勝以及我們對他的淨信心,這二者是非常重要的。
【◎ 其為本尊所攝受者。如讚云:「勝歡喜金剛,立三昧耶王,雄猛世自在,主尊度母等,謁顏得許故,或夢或現前,常聞最甚深,及廣大正法。」】
前面已經告訴我們尊者五明具足;「其為本尊所攝受者」,是要證明他得本尊攝受的情形,在讚當中說的「勝歡喜金剛,立三昧耶王,雄猛世自在,主尊度母等」,就是所修的本尊法,這些都是本尊的名字,一位叫喜金剛,一位是三昧耶王,而雄猛世自在就是觀世音菩薩大悲尊,另外還有主尊度母,這四位,也就是尊者修行最重要的本尊。他所修的法都能親自見到本尊,而且得到本尊開許。通常見到本尊有三種狀態:或者夢中,或者相中,或者眼前親見。最好的是眼前親見,其次是相中,還有一種是在夢中;尊者見到本尊的情況是眼前親見,也就是最好的那一種,而且常常從本尊聽受最深的法門。以上是說明造論三種圓滿勝因當中的「得到本尊開許」,下面是「具教授」。
【師傳承中,有所共乘及其大乘二種傳承。後中分二,謂度彼岸及秘密咒。度彼岸中復有二種傳承,謂見傳承及行傳承,其行傳承復有從慈尊傳及妙音傳。於密咒中,亦復具足傳承非一,謂五派傳承,復具宗派傳承,加持傳承,及其種種教授傳承等。親從聞學諸尊長者,如讚云:「恒親近尊重,謂寂靜金洲,覺賢吉祥智。多得成就者,尊又特具足,從龍猛展轉傳來最甚深,及廣大教授。」說有十二得成就師,然餘尚多善巧五種明處者,前已說訖。是故此阿闍黎能善決擇勝者密意。】
這是指尊者所得到的教授,這個教授通常我們叫做傳承。在這裏有兩種:共乘、大乘;共乘就是共小乘,也就是大小乘所共的;還有一個是單指大乘的。大乘當中又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顯教的,就是「度彼岸」;一部分是密教的,就是「秘密咒」。顯教當中又分二種--「見傳承」及「行傳承」,「行傳承」當中又有慈尊(就是彌勒菩薩)以及妙音文殊菩薩所傳二種。另外「秘密咒」當中還有種種傳承,如五派傳承等很多。總之,所有的各種傳承阿底峽尊者無有不得,這是他真正最了不起的地方,將來大家在看《阿底峽尊者傳》的時候可以好好地認真看。
尊者得到這麼多的傳承,那是由誰傳來的呢?讚裏邊寫出他恒常親近的幾位尊重,尊重就是師長,通常我們稱為「上師」。上師不是隨便叫的,必須是你的確從他得到了最好的傳承,他自己教量、證量具足,而你也夠條件把它得到,這樣才能把傳承代代地傳下去。不是說隨便灌了一個頂或者什麼就有了傳承,也可以說有,但真正說起來這個都不具足,如果要使教法繼續傳下去,自己要能夠如理如量地了解、修證,這樣才算。我但願各位同學好好努力淨障集資,相信我們每一位將來都有希望走上去。
尊者重要的師長非常多,這裡特別舉出幾位最重要的,其中一位是寂靜,就是響底跋,是非常重要的一位大師;還有就是金洲大師。響底跋大師傳下好幾個密宗的傳承;而金洲大師最主要的則是發心,前面說過發菩提心的教授就是金洲大師所傳;還有覺賢、吉祥智等,都是得到成就的師長,而這裡邊特別具足從龍猛展轉傳來最深及廣大的二種教授。整個世尊的教法在大乘中分成二部分,就是智慧的深見以及方便的廣行,阿底峽尊者二者都得到。論上說他的師長中有十二得成就者;廣傳上面則說阿底峽尊者的老師有一百五十二位,另一種說法是一百五十七位,他有這麼多的老師,而且都能夠得到老師所傳的全部。所以我們修行首先要注意:一定要好好努力地淨罪集資,然後不要以憍慢心得少為足,才得到一點點就自以為了不起,那就完了,實際上什麼都沒得到!這樣一來,還有什麼好精進?我們要不怕任何艱難地去學,這一次學不到,下一次再努力,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們有這樣的發心,再加上好好努力,那遲早可以得到。現在這裡只舉十二位最高、最重要的得成就師,其他的還很多。以上是尊者得到的傳承。「善巧五種明處者,前已說訖。」尊者通達五明的狀況前面已經講過了。由於尊者具足這些珍貴的傳承教授,因此他的確能夠決擇(也就是能夠如理地辨別)世尊最深奧的意趣。
p. 8
【此阿闍黎於五印度、迦溼彌羅、鄔僅、尼泊爾、藏中諸地,所有弟子不可思數。】
下面就是阿底峽尊者去過的幾個地方;在印度分五印度--東、南、西、北、中;迦溼彌羅是在印度的北方;鄔僅、尼泊爾是靠近中藏邊境的小國家;另外還有西藏。「所有弟子不可思數」,既然講到傳承,就必須提到他的老師、他的弟子,以及他的教法。所以前面是說他的老師得到這些傳承,以及學哪些法,現在說到尊者的弟子也是非常多,根本無法計算。
【然主要者印度有四,謂與依怙智慧平等大善巧師,號毗柁跋,及法生慧、中獅、地藏,或復加入友密為五。哦日則有寶賢譯師、拏錯譯師、天尊重菩提光。後藏則有迦格瓦,及廓枯巴天生。羅扎則有卡巴勝位,及善護。康地則有大瑜伽師、阿蘭若師、智慧金剛卡達敦巴。中藏則有枯、、種三。是等之中,能廣師尊所有法業,大持承者,厥為度母親授記,種敦巴勝生是也。】
得到最高成就的人,主要在印度有四:與依怙智慧平等號為毗柁跋的大善巧師,及法生慧、中獅、地藏,或者加入友密為五個。哦日則有寶賢譯師、拏錯譯師、天尊重菩提光。後藏則有迦格瓦,及廓枯巴天生。羅札則有卡巴勝位及善護。康地則有大瑜伽師、阿蘭若師、智慧金剛卡達敦巴。其中大瑜伽師、阿蘭若師,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中藏則有枯、、種三」,中藏就是西藏的中部,也就是拉薩那一帶。「枯」是枯敦,「」就是前面所說的善慧譯師,「種」就是種敦巴。在這些人當中,能夠把阿底峽尊者的法全部接受,又能夠弘廣的,就是度母親自授記的種敦巴尊者。這段是說明他的傳承,這個是很重要的。
【造者殊勝略說如是,廣則應知,出廣傳文。】
以上是介紹阿底峽尊者,從他的出生背景、此生修行的自利功德、利他的經過這三方面來介紹。對於造者阿底峽尊者的殊勝,簡單的說明是這樣,要想詳細知道可以看他的廣傳。這個就是本論正文當中的甲一。以下是甲二「令於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造論的人是這麼殊勝,而所造的法有什麼特別的好處呢?
【◎ 顯示法殊勝中法者,此教授基論,謂《菩提道炬》。依怙所造,雖有多論,然如根本極圓滿者,厥為《道炬》:具攝經咒所有樞要而開示故,所詮圓滿;調心次第為最勝故,易於受持;又以善巧二大車軌,二師教授而莊嚴故,勝出餘軌。】
法殊勝當中的法實際上就是《廣論》,而《廣論》的基礎根據是《菩提道炬論》,這本書的造者是「依怙」,就是阿底峽尊者。尊者雖然造很多論,但其中最究竟圓滿而且重要的就是《道炬論》,因為它具備了三種特別的殊勝:第一個,它含攝了顯教、密教所有的精要,「所詮圓滿」就是本論所說明的內涵圓滿無缺,如果缺了一部分修行就不可能成就,這是第一個好處。第二個,雖然是圓滿,內容很豐富,但是我們如果不了解,會由於很龐雜而無從下手,所以他把那麼豐富的內容依一定的次第來教授,而且這個次第的安立,完全是依著調心的次第;我們真正修行是修心,這顆心無始以來都是雜染的,要調伏這顆雜染的心需要正確的教授,《道炬論》就是按照調伏我們內心的次第,從粗淺到深細這樣的次第來編排的,所以它容易受持,這是第二個殊勝。第三個殊勝是它是根據從佛傳下來的傳承,這個傳承分成兩大流派,我們稱為兩大車軌,依「二師教授而莊嚴故,勝出餘軌」,二師就是二個流派當中的重要師長,正因為它具足這樣究竟圓滿的條件,所以比其它所有的餘軌超勝。以上是顯示法殊勝當中的整體的說明,下面分四部分來說明本論的殊勝。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06
- 文章: 33482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道前基礎 - 教授殊勝
道前基礎 - 教授殊勝
p. 8 (10)
※﹝此論教授殊勝分四:①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②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③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殊勝,④極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今初﹞
【◎ 聖教者,如《般若燈廣釋》中云:「言聖教者,謂無倒顯示,諸欲證得甘露勝位,若人若天,所應遍知,所應斷除,所應現證,所應修行。即薄伽梵所說至言。」謂盡勝者所有善說。】
所謂的聖教就是世尊講的教法,它的內容無量無邊,留在世間的就很多;因為是對著不同的對象講的,彼此之間難免有的時候看起來會有一些衝突,實際上,這是學的人不了解,聖教本身是不會違背的。阿底峽尊者跟宗喀巴大師引《般若燈論》來證成,這的確是大師們了不起的地方,他們條件都非常夠,跟佛一樣,可是解釋的時候還是引祖師、佛菩薩的話來講。這個對我們是很大的警愓,想想那種大師們是與佛菩薩無二無別,乃至是佛菩薩親自來的,要講法的時候還要引證種種根據,我們自己一無是處,卻往往別出心裁,還很執著,這是兩者間最大的差別。雖然是這種小地方,我們也要注意。
《般若燈廣釋》說所謂聖教就是一點沒有錯誤地來開顯指示--指示給誰看呢?就是凡是希望得到「甘露勝位」(成佛之果)的人、天。在六道當中只有人跟天能修行,真正說起來初學者只有在人道才能修行,要到了相當成就以後才能在天道修行,了解這一點會使我們更珍惜這個人身。那麼世尊要開示我們什麼呢?世尊的教法雖然內涵很深廣,但是可以分成四大類:苦、集、滅、道。第一個「所應遍知」,就是我們普遍應該了解的,了解什麼?世間一切都是苦。為什麼一開頭要為我們開顯苦諦呢?我們要從苦當中透脫出來,如果對苦的真相不認識,那還談什麼呢?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第一個應該知道苦。我們最麻煩的就是不認識苦的真相,還對苦因樂此不疲,一方面說想脫苦,一方面卻拼命張開眼睛往水裏跳。其次「所應斷除」,既然要去掉苦,如果能夠把苦的原因去掉,苦自然解決,所以苦的因應該斷除。斷除了以後,就能夠證得離苦的狀態,這就是滅諦;達到這種狀態所有的痛苦都徹底消滅了,所以這個是應該現證的。要想證得滅諦,就要如理地修道,這個是「所應修行」,如果這個做到了,問題就解決了。它告訴我們整個聖教用這四點可以含攝無餘。這個內涵也就是薄伽梵(世尊)所講的至言,最究竟圓滿的聖教。所以這裏邊把勝者所有正確的開示統統含攝了,這個就是聖教。下面說明聖教是怎麼「無違」的。
p. 9
【◎ 達彼一切悉無違者,謂於此中解了是一補特伽羅成佛之道,此復隨其所應,有是道之正體,有是道之支分。】
世尊所說的教法可以分成前面說的四個大綱,但細分則無量無邊,通常我們說有八萬四千法藏這麼多類。總攝起來,是任何一個補特伽羅(翻成中文叫數取趣,就是輪迴在六道當中的眾生)想解決輪迴的痛苦所必須修的法,這個法就是聖教;所以他告訴我們的是任何一個想要成佛的眾生,你想成佛所需要了解、修行的。不論《菩提道炬論》或是《廣論》都告訴我們:很多人對佛法不認識,以為彼此間互相違背和障礙,實際上並不違背,透過了對本論的學習我們就可以很正確地認識這一點。就像是一棵樹,樹幹是它的正體,向下有樹根,向上有樹枝;從根本上面去看是一個;如果從它的樹枝去看,有的向那邊叉,有的向這邊叉,開的花又在不同的枝節上,好像各是各的。實際上我們修行也是如此,隨著眾生的根器,有的是當時所修行的正體,有的是它的支分,怎麼按照次第而行,這都是我們需要學的,這些內涵對於我們想要修行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
【此中諸菩薩所欲求事者,謂是成辦世間義利,亦須遍攝三種種性所化之機,故須學習彼等諸道。】
我們不是為利一切有情要成佛嗎?在沒有成佛之前,還在修行過程當中的就是菩薩;「菩薩」是梵文,翻成中文叫覺有情,不但自己覺悟還要覺悟一切有情。菩薩所應該求的,就是要成辦世間所有眾生的真實義利,要遍攝下、中、上三種種性所化之機,為了要救他們,所以必須學習這一切道理。下面引證:
【如《釋菩提心論》云:「如自定欲令,他發決定故,諸智者恒應,善趣無謬誤。」】
菩薩要想啟發眾生,幫助他們得到決定的勝解,那麼自己一定要能夠善巧了解這些不同的法門,才能攝化不同根性的眾生,自己要絲亳無錯才能真正救別人。就像醫生一樣,醫生要完全了解之後,才有能力為病人看病,如果自己不行,病人的病就醫不好。所以菩薩要廣學一切,這個是《釋菩提心論》上面所說的。
【《釋量》亦云:「彼方便生因,不現彼難宣。」自若未能如實決定,不能宣說開示他故。】
《釋量論》的偈子實際上有四句:「具悲摧苦故,勤修諸方便,彼方便生因,不現彼難宣。」就是說,具足悲心的菩薩為了幫助一切眾生摧毀所有世間的苦難,他必須很勤懇地去修行種種方便、種種法門。他必須先了解什麼是苦,滅了苦以後滅諦的境界又怎樣,苦的因是集諦,滅諦的因是道諦,菩薩了解了這些之後,才能夠一步一步照著去修行。這些道理都是非常深奧、非常細密的,一定要自己勤修了以後才能了解這些方便,如果自己不努力修行、親自現證的話,根本沒辦法向別人說明。要自己了解了,才能夠不錯誤地、如實地告訴別人,因此要廣學一切,不論是道的正體或者是道的支分。所以,聖教本身彼此間是沒有矛盾的,本論此處就告訴我們佛法本身的這個特點。
【◎ 了知三乘道者,即是成辦菩薩求事所有方便。阿逸多云:「諸欲饒益眾生,由道種智成辦世間利。」勝者母中亦云:「以諸菩薩應當發起一切道,應當了知一切道,謂所有聲聞道,所有獨覺道,所有佛陀道。如是諸道亦應圓滿,亦應成辦諸道所作。」故有說云,是大乘人故,不應學習劣乘法藏者,是相違因。】
【《釋量》亦云:「彼方便生因,不現彼難宣。」自若未能如實決定,不能宣說開示他故。】
《釋量論》的偈子實際上有四句:「具悲摧苦故,勤修諸方便,彼方便生因,不現彼難宣。」就是說,具足悲心的菩薩為了幫助一切眾生摧毀所有世間的苦難,他必須很勤懇地去修行種種方便、種種法門。他必須先了解什麼是苦,滅了苦以後滅諦的境界又怎樣,苦的因是集諦,滅諦的因是道諦,菩薩了解了這些之後,才能夠一步一步照著去修行。這些道理都是非常深奧、非常細密的,一定要自己勤修了以後才能了解這些方便,如果自己不努力修行、親自現證的話,根本沒辦法向別人說明。要自己了解了,才能夠不錯誤地、如實地告訴別人,因此要廣學一切,不論是道的正體或者是道的支分。所以,聖教本身彼此間是沒有矛盾的,本論此處就告訴我們佛法本身的這個特點。
【了知三乘道者,即是成辦菩薩求事所有方便。阿逸多云:「諸欲饒益眾生,由道種智成辦世間利。」勝者母中亦云:「以諸菩薩應當發起一切道,應當了知一切道,謂所有聲聞道,所有獨覺道,所有佛陀道。如是諸道亦應圓滿,亦應成辦諸道所作。」故有說云,是大乘人故,不應學習劣乘法藏者,是相違因。】
我不逐字地解釋,而是就這一段的內涵來解釋。當時在藏地有很多人對大乘有所誤解,認為既然是大乘人,對劣乘(指聲聞、緣覺乘)的內涵就不需要學,因為它跟大乘是相違背的,大乘是專門要幫別人,而小乘是只管自己的,管自己跟幫別人相違背,所以不要去學它。實際上這個概念錯了!因為雖然他只學小乘,但你是學大乘的人,大乘是不是要救他們?要救!既然要救他們,他是個小乘根性的人,你要懂得小乘才能救他;所以並不是為了你自己,而是為了幫他們所以你要學。所以說要「了知三乘」,對於三乘我們都要了解,了解了以後才能夠成辦菩薩所欲求的,這個就是方便。正如我們現在也講《論語》,有人會說:「我們是來學佛的,為什麼要學《論語》這些國學的東西呢?」這是同樣的道理,一方面,假定你的國學基礎不能建立,你就無法看懂佛經;另一方面,有的人一開起口來讓人覺得很有內涵,你一開起口來很粗的話,人家一聽覺得你這個人這麼粗俗而加以排斥,那你就無法幫助他了。所以為了普遍地救別人,我們必須廣學,目的並不是單單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別人。菩薩就是這樣,所以要廣學各種不同根性相應的方便法門。
這裡特別舉「阿逸多」,這是藏文,翻成中文是慈氏,也就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說:想饒益眾生的菩薩要「由道種智成辦世間利」。前面介紹《現觀莊嚴論》時講過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道種智就是專門為了幫忙一切眾生,成辦眾生所要的利益;這就證明菩薩是要廣學三乘的。「勝者母」就是《般若》,《般若經》當中也說菩薩要學一切道,要了知一切道,不管是聲聞、獨覺、佛陀道,都要學圓滿,這樣的話就能夠成辦每一道根器的眾生所應該成就的內涵。
【◎ 趣入大乘道者,有共不共二種道。共者即是劣乘藏中所說諸道,此等何因而成應捨,故除少分希求獨自寂靜樂等不共者外,所餘一切,雖大乘人亦應修持。故諸菩薩方廣藏中,廣說三乘,其因相者,亦即此也。】
真正學習大乘的人走的道有兩種:有一種是共,一種是不共。共就是跟二乘人所共的,也就是劣乘藏中所說諸道。儘管是小乘所學的內涵,大乘人也一樣要學,這部分叫做共道。但是有一部分是不共的,就是大乘對於二乘人所學的有一些不應該學,要捨掉。為什麼前面說要廣學,而這裏又說有的要捨掉不學呢?因為二乘人的目標只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所以他們的戒律當中有一些要求得很嚴格,例如對世間的很多事情抱持著「少事、少業、少希望住」的心態,事情愈少愈好,千萬不要麻煩。聲聞乘的特點就是如此,叫他做一點事情,他就覺得這個不需要。這在《菩薩戒經》上面有特別的說明,拿我們現在來說,就是樂簡厭繁,做一點事情就覺得「哎!真麻煩,我是來修行的,不是來做這些瑣事的。」這一點對聲聞乘人來說是好事,因為他本來就是要解決他自己的問題而已,所以越簡單越好,飯也不燒去討飯,只要吃飽就算了,什麼事情都不管。現在你要學菩薩,要幫忙一切人,你也這樣行不行?所以雖然聲聞乘該學的內涵菩薩也都要學,可是「只管自利,不管別人」這部分就不可以學。這一段特別說明,除了這個以外所餘的一切,大乘人也都應該去修持;所以菩薩的大乘方廣藏中也廣說三乘法,其原因就在這裡。
【◎ 復次正遍覺者,非盡少過圓少分德,是遍斷盡一切種過,周遍圓滿一切種德,此所有大乘亦滅眾過備起眾德,故大乘道遍攝一切餘乘所有一切斷證德類。是故一切至言,悉皆攝入成佛大乘道支分中,以能仁言,無其弗能盡一過失,或令發生一功德故。又彼一切,大乘亦無不成辦故。】
我們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求無上菩提,無上菩提就是正遍覺。聲聞為自利只要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就可以了,要成佛則不是,是所有的過失都要徹底解決,所有的功德都要究竟圓滿,而不是單單除掉一部分的過失、圓滿一部分的功德,所以說「大乘道遍攝一切餘乘所有一切斷證德類」,「斷」是斷過失,「證」是證功德。以佛來說,沒有一個過失不斷盡的,沒有一個功德不圓滿的。同樣的道理,真正大乘的行者,對於這一切也沒有一個不成辦的。
聖教是世尊告訴我們的,因為眾生根性不一樣,所以對他講的法也不一樣。佛世的時候,眾生的根性、條件都很夠,聽了法馬上淨化自己,所以他不會拿法鏡去照別人,跟人家講道理。至於更進一步談大乘佛法,大乘要廣學一切,所以自然會照著次第一步一步深入。我們不了解這一點,往往會在文字上面轉,跟別人爭是非,「我的對,你的錯」。文字通達了,再加上無始以來的習氣,毛病就出在這裡。所以,《道炬論》乃至《菩提道次第廣論》就把這個錯誤指出來。
p. 10(4)
【◎ 設作是云:若入波羅蜜多大乘,雖須劣乘法藏所說諸道,然於趣入金剛乘者,度彼岸乘所有諸道非為共同,道不順故。此極非理,以度彼岸道之體性,悉皆攝入。意樂,謂於菩提發心;行,謂修學六到彼岸。是則一切定應習近。如《勝金剛頂》云:「縱為活命故,不應捨覺心。」又云:「六度彼岸行,畢竟不應捨。」又餘咒教,宣說非一。】
大乘分兩種:顯教叫波羅蜜多乘,密教叫金剛乘。如果有人這麼說:「顯教的大乘雖然需要學劣乘法(就是小乘),但是金剛乘不需要學顯教諸法,因為密乘的走法跟它不一樣。」這種說法極不合理,完全錯誤。因為在大乘當中的金剛乘,它的體性、本質以及它的行持,跟顯教完全一模一樣。這裏邊分兩部分--意樂及行持。意樂就是發心,學金剛乘的心要什麼心呢?菩提心。菩提心對密乘、顯乘而言,同樣需要。其次,發了心以後要修的行,是六度萬行,這個也是顯、密二乘完全共同的。既然不管是發的心和要修的行,顯密完全一樣,所以確定顯教所學的,密教也一定要學。下面馬上引密教的經典來印證,這道理在密教經典中說得很清楚,理論、經典都有很明確的說明。如《勝金剛頂經》所說,金剛乘最重要的是內心要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的人,為了修行、成佛,即使必須犧牲生命,也絕對不能棄捨菩提心,經上說得很明白。這是意樂方面,意樂就是內心。發了菩提心以後,你的行持就是六度,跟顯教完全一樣,在任何情況下,絕不可以捨棄不修。除了《勝金剛頂經》之外,其他很多密教的教授、經典也都這樣講。下面再一層一層深入。
【◎ 眾多趣入無上瑜伽曼陀羅時,亦多說須受共不共二種律儀。共者即是菩薩律儀,受律儀者,即是受學三聚戒等菩薩學處。除發心已如其誓受學所學處而修學外,雖於波羅蜜多乘中,亦無餘道故。又金剛空行及《三補止》、《金剛頂》中,受阿彌陀三昧耶時,悉作是云:「無餘受外密,三乘正妙法。」受咒律儀須誓受故,由見此等少有開遮不同之分,即執一切,猶如寒熱遍相違者,是顯自智極粗淺耳。】
上面講的是理論,這裏是講行持。「趣入無上瑜伽曼陀羅時」,趣入修無上密,在真正灌頂的時候受曼陀羅(曼陀羅就是壇城,這在灌頂的時候一定有的)。你理論了解了,去修學密教的時候,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受二種律儀:一種是共的,一種是不共的。共指的是跟顯教共同的,也就是說顯教大乘要受的三聚戒,密教也全部要受。真正受菩薩戒的時候,分兩部分:一個是願心,發願我從現在開始要學佛,要救一切眾生;等到願心堅固了才受菩薩戒,這個叫行心。受菩薩戒要立誓願,這不是別人逼的,絕對是自己願意的,而且為了加強自己的願力,決定要做到,這個叫誓言。「誓」表示自己願力的堅固,絕對要做,所以如果受了菩薩戒而自己再捨掉的話,罪是非常大的。「於波羅蜜多乘中亦無餘道」是說,顯教所有要學的,實際上已全部包含在發菩提心、受菩薩戒,如其誓而學,再也沒有多餘的了。
下面特別再舉金剛空行等,這些都是密教當中的經典,受這些戒的時候,「無餘受外密,三乘正妙法」,就是說真正學密法,並沒有其他的,就是前面的三乘,從比丘戒開始,到菩薩戒,所有的這些我們全部要受。所以真正進入密教的時候,顯密二教的戒要全部受,不過其中的確有少部分開遮的不同。什麼叫開遮呢?就是世尊所制定的戒,一旦制了以後就要遮止,不可再犯,這叫遮;只有在特別的情況之下,才可以例外,這個叫「開」。譬如根據比丘戒,比丘是不可以拿金銀錢寶的,這是要遮止的,但是有一個辦法可以允許他拿而不犯戒,就是須先作一個法,也叫「作淨」,作了淨以後,他就可以拿,就是說這個錢並不是為了我自己,而是代別人用的,在這種特別情況之下才允許,這叫「開」。此外,二乘人是「少事、少業、少希望住」,事情愈少愈好,菩薩恰恰相反,要濟度一切眾生,怎麼可以少事、少業呢?那這條戒怎麼辦呢?就是說既然學了菩薩以後,你的錢已經全部捨給別人了,此時你雖然拿錢,但你拿這個錢是要幫別人的,這是允許的。同樣的一件事,菩薩被開許,二乘人卻是被遮止的,這個叫做開遮不同。戒的制定是這樣的,但是,在特別情況之下,可以開許你不照著戒條的明文,但是它的意義本身卻不會出差錯,這是因為個人發心深廣不同,所修的法不同,所以自然持犯不同、方便不同。
同樣的戒,在這種情況之下是可以的,這叫「開」,在另一種情況之下是不可以的,叫「遮」。有些人只是由於看見一點點開遮的不同,就以為這兩者完全不一樣,就好像冷與熱完全違背,實際上這是錯誤的見解。顯出這個人太淺薄,智慧實在太差,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好好努力深入學習的原因。通常我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就像小時候剛上學時,對老師所講的話非常執著,等到長大了,看見弟弟、妹妹或者周圍的小朋友也是如此,聽了老師幾句話,回來就跟爸爸、媽媽說:「老師講的!老師講的!」他只懂得一點點,卻以為是全部。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會漸漸發現自己的錯誤。學佛法也是如此,學到一點點,自己就很執著,其實並不了解它真正的深意,由於這樣的錯誤而誤以為佛法裏邊有些地方互不相容,所以宗大師在這裏特別加以說明。但戒的開遮並不是隨便我想怎麼開就怎麼開,怎麼遮就怎麼遮,倘若這樣那就更糟糕。開遮是有它確定的根據的,要對內涵了解得非常透徹,就像阿底峽尊者那樣,那個時候才有能力決擇。因此,我們剛開始學的時候,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必須依靠善知識。
【◎ 如是唯除少分別緣開遮之外,諸正至言,極隨順故。若趣上上三乘五道,必須完具下下乘道功德種類。】
就上面所說的,除了很少的一部分,由於特別的原因,而有開許或不許的差別以外,其他所有世尊的教法,都是彼此間相隨順,絕不會有所違背的。修學佛法一共分幾個次第--三乘、五道。三乘就是聲聞、緣覺、菩薩;通常我們從下面說,小、中、大。五道呢?剛開始是發心、集資糧,這個時候叫資糧道,或叫資糧位;然後開始修加行,叫加行位;加行位之後是見道位;見了道以後是修道位;最後就是無學道。假定要到最上面一階,你必須從最下面開始,而且要圓滿具足下面各層的道,這個次第必須如此。就像我們念書,一定要小學、中學、大學,容或在某一種情況之下,你可能形式上面並沒有去念,可是內容上面你絕對不能跳過。例如我們從基隆到屏東,容或你不走公路,不走鐵路,但是你可不可能從基隆到屏東去而不需要經過台北?就算搭飛機還是要從台北的上空飛過。所以容或走的路不太一樣,可是你必經的次第不可能跳得過的。
p. 11
【波羅蜜多道者,如佛母中云:「所有去來現在佛,共道是此度非餘。」是趣佛陀道之棟梁,故不應捨。金剛乘中亦多說此,故是經續二所共道。】
「波羅蜜多道」就是顯教的大乘道,這個大乘道在《般若經》當中有最完整的說明。《般若經》中說,所有一切的佛,包括過去已經成佛的,以及現在成佛的,乃至於將來成佛的,沒有一尊例外,都要修習這個共道。「共道是此度非餘」,「度」是六度,發菩提心、修六度行,這是所有一切要成佛的人應該走的道路,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別的了,換句話說,沒一個例外的。這個是佛道的「棟樑」(就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絕對不能棄捨,顯教是這樣說,金剛乘當中,也有很多地方說明這個道理。經就是顯教,續就是密教。所以波羅蜜多道是顯密都共同要走的。
【若於其上更加密咒諸不共道,灌頂、三昧耶律儀、二種次第及其眷屬,故能速疾趣至佛陀。若棄共道,是大錯謬。】
這是總結上面的最重要的結論。修行一定是在下下的基礎上面增上。在小乘的基礎上加上大乘,在顯教的發菩提心跟六度上面再加上密乘不共的修法--灌頂、三昧耶律儀(即密宗戒),要修的內涵是二種次第--生起次第、圓滿次第,這是主幹,還有其他的相關部分,由於這些,所以能夠以最快速的方式成佛。因此快慢不在於你經過的路途同不同,而是你走的速度。就像剛才說,我用腳走,你騎腳踏車,他是坐火車,有人是坐飛機,這是快慢問題,沒有說坐飛機就可以不要經過這些地方的。而且因為快速,所以需要的心力要更強。現在很多人因為心力弱,為求省力而希望走快速成佛的路,因此而學密,那是一定不成功,哪有這樣的事情?佛陀一再說明,照我們自己的想法學是偷懶,學出來的結果是下地獄,要成佛是不可能的。過去、現在、未來的佛,沒有一尊例外,都很明確地告訴我們顯密都要學波羅蜜多道,所以如果捨棄共道,是大錯誤。
p. 8 (10)
※﹝此論教授殊勝分四:①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②一切聖言現為教授殊勝,③易於獲得勝者密意殊勝,④極大罪行自趣消滅殊勝。今初﹞
【◎ 聖教者,如《般若燈廣釋》中云:「言聖教者,謂無倒顯示,諸欲證得甘露勝位,若人若天,所應遍知,所應斷除,所應現證,所應修行。即薄伽梵所說至言。」謂盡勝者所有善說。】
所謂的聖教就是世尊講的教法,它的內容無量無邊,留在世間的就很多;因為是對著不同的對象講的,彼此之間難免有的時候看起來會有一些衝突,實際上,這是學的人不了解,聖教本身是不會違背的。阿底峽尊者跟宗喀巴大師引《般若燈論》來證成,這的確是大師們了不起的地方,他們條件都非常夠,跟佛一樣,可是解釋的時候還是引祖師、佛菩薩的話來講。這個對我們是很大的警愓,想想那種大師們是與佛菩薩無二無別,乃至是佛菩薩親自來的,要講法的時候還要引證種種根據,我們自己一無是處,卻往往別出心裁,還很執著,這是兩者間最大的差別。雖然是這種小地方,我們也要注意。
《般若燈廣釋》說所謂聖教就是一點沒有錯誤地來開顯指示--指示給誰看呢?就是凡是希望得到「甘露勝位」(成佛之果)的人、天。在六道當中只有人跟天能修行,真正說起來初學者只有在人道才能修行,要到了相當成就以後才能在天道修行,了解這一點會使我們更珍惜這個人身。那麼世尊要開示我們什麼呢?世尊的教法雖然內涵很深廣,但是可以分成四大類:苦、集、滅、道。第一個「所應遍知」,就是我們普遍應該了解的,了解什麼?世間一切都是苦。為什麼一開頭要為我們開顯苦諦呢?我們要從苦當中透脫出來,如果對苦的真相不認識,那還談什麼呢?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第一個應該知道苦。我們最麻煩的就是不認識苦的真相,還對苦因樂此不疲,一方面說想脫苦,一方面卻拼命張開眼睛往水裏跳。其次「所應斷除」,既然要去掉苦,如果能夠把苦的原因去掉,苦自然解決,所以苦的因應該斷除。斷除了以後,就能夠證得離苦的狀態,這就是滅諦;達到這種狀態所有的痛苦都徹底消滅了,所以這個是應該現證的。要想證得滅諦,就要如理地修道,這個是「所應修行」,如果這個做到了,問題就解決了。它告訴我們整個聖教用這四點可以含攝無餘。這個內涵也就是薄伽梵(世尊)所講的至言,最究竟圓滿的聖教。所以這裏邊把勝者所有正確的開示統統含攝了,這個就是聖教。下面說明聖教是怎麼「無違」的。
p. 9
【◎ 達彼一切悉無違者,謂於此中解了是一補特伽羅成佛之道,此復隨其所應,有是道之正體,有是道之支分。】
世尊所說的教法可以分成前面說的四個大綱,但細分則無量無邊,通常我們說有八萬四千法藏這麼多類。總攝起來,是任何一個補特伽羅(翻成中文叫數取趣,就是輪迴在六道當中的眾生)想解決輪迴的痛苦所必須修的法,這個法就是聖教;所以他告訴我們的是任何一個想要成佛的眾生,你想成佛所需要了解、修行的。不論《菩提道炬論》或是《廣論》都告訴我們:很多人對佛法不認識,以為彼此間互相違背和障礙,實際上並不違背,透過了對本論的學習我們就可以很正確地認識這一點。就像是一棵樹,樹幹是它的正體,向下有樹根,向上有樹枝;從根本上面去看是一個;如果從它的樹枝去看,有的向那邊叉,有的向這邊叉,開的花又在不同的枝節上,好像各是各的。實際上我們修行也是如此,隨著眾生的根器,有的是當時所修行的正體,有的是它的支分,怎麼按照次第而行,這都是我們需要學的,這些內涵對於我們想要修行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
【此中諸菩薩所欲求事者,謂是成辦世間義利,亦須遍攝三種種性所化之機,故須學習彼等諸道。】
我們不是為利一切有情要成佛嗎?在沒有成佛之前,還在修行過程當中的就是菩薩;「菩薩」是梵文,翻成中文叫覺有情,不但自己覺悟還要覺悟一切有情。菩薩所應該求的,就是要成辦世間所有眾生的真實義利,要遍攝下、中、上三種種性所化之機,為了要救他們,所以必須學習這一切道理。下面引證:
【如《釋菩提心論》云:「如自定欲令,他發決定故,諸智者恒應,善趣無謬誤。」】
菩薩要想啟發眾生,幫助他們得到決定的勝解,那麼自己一定要能夠善巧了解這些不同的法門,才能攝化不同根性的眾生,自己要絲亳無錯才能真正救別人。就像醫生一樣,醫生要完全了解之後,才有能力為病人看病,如果自己不行,病人的病就醫不好。所以菩薩要廣學一切,這個是《釋菩提心論》上面所說的。
【《釋量》亦云:「彼方便生因,不現彼難宣。」自若未能如實決定,不能宣說開示他故。】
《釋量論》的偈子實際上有四句:「具悲摧苦故,勤修諸方便,彼方便生因,不現彼難宣。」就是說,具足悲心的菩薩為了幫助一切眾生摧毀所有世間的苦難,他必須很勤懇地去修行種種方便、種種法門。他必須先了解什麼是苦,滅了苦以後滅諦的境界又怎樣,苦的因是集諦,滅諦的因是道諦,菩薩了解了這些之後,才能夠一步一步照著去修行。這些道理都是非常深奧、非常細密的,一定要自己勤修了以後才能了解這些方便,如果自己不努力修行、親自現證的話,根本沒辦法向別人說明。要自己了解了,才能夠不錯誤地、如實地告訴別人,因此要廣學一切,不論是道的正體或者是道的支分。所以,聖教本身彼此間是沒有矛盾的,本論此處就告訴我們佛法本身的這個特點。
【◎ 了知三乘道者,即是成辦菩薩求事所有方便。阿逸多云:「諸欲饒益眾生,由道種智成辦世間利。」勝者母中亦云:「以諸菩薩應當發起一切道,應當了知一切道,謂所有聲聞道,所有獨覺道,所有佛陀道。如是諸道亦應圓滿,亦應成辦諸道所作。」故有說云,是大乘人故,不應學習劣乘法藏者,是相違因。】
【《釋量》亦云:「彼方便生因,不現彼難宣。」自若未能如實決定,不能宣說開示他故。】
《釋量論》的偈子實際上有四句:「具悲摧苦故,勤修諸方便,彼方便生因,不現彼難宣。」就是說,具足悲心的菩薩為了幫助一切眾生摧毀所有世間的苦難,他必須很勤懇地去修行種種方便、種種法門。他必須先了解什麼是苦,滅了苦以後滅諦的境界又怎樣,苦的因是集諦,滅諦的因是道諦,菩薩了解了這些之後,才能夠一步一步照著去修行。這些道理都是非常深奧、非常細密的,一定要自己勤修了以後才能了解這些方便,如果自己不努力修行、親自現證的話,根本沒辦法向別人說明。要自己了解了,才能夠不錯誤地、如實地告訴別人,因此要廣學一切,不論是道的正體或者是道的支分。所以,聖教本身彼此間是沒有矛盾的,本論此處就告訴我們佛法本身的這個特點。
【了知三乘道者,即是成辦菩薩求事所有方便。阿逸多云:「諸欲饒益眾生,由道種智成辦世間利。」勝者母中亦云:「以諸菩薩應當發起一切道,應當了知一切道,謂所有聲聞道,所有獨覺道,所有佛陀道。如是諸道亦應圓滿,亦應成辦諸道所作。」故有說云,是大乘人故,不應學習劣乘法藏者,是相違因。】
我不逐字地解釋,而是就這一段的內涵來解釋。當時在藏地有很多人對大乘有所誤解,認為既然是大乘人,對劣乘(指聲聞、緣覺乘)的內涵就不需要學,因為它跟大乘是相違背的,大乘是專門要幫別人,而小乘是只管自己的,管自己跟幫別人相違背,所以不要去學它。實際上這個概念錯了!因為雖然他只學小乘,但你是學大乘的人,大乘是不是要救他們?要救!既然要救他們,他是個小乘根性的人,你要懂得小乘才能救他;所以並不是為了你自己,而是為了幫他們所以你要學。所以說要「了知三乘」,對於三乘我們都要了解,了解了以後才能夠成辦菩薩所欲求的,這個就是方便。正如我們現在也講《論語》,有人會說:「我們是來學佛的,為什麼要學《論語》這些國學的東西呢?」這是同樣的道理,一方面,假定你的國學基礎不能建立,你就無法看懂佛經;另一方面,有的人一開起口來讓人覺得很有內涵,你一開起口來很粗的話,人家一聽覺得你這個人這麼粗俗而加以排斥,那你就無法幫助他了。所以為了普遍地救別人,我們必須廣學,目的並不是單單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別人。菩薩就是這樣,所以要廣學各種不同根性相應的方便法門。
這裡特別舉「阿逸多」,這是藏文,翻成中文是慈氏,也就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說:想饒益眾生的菩薩要「由道種智成辦世間利」。前面介紹《現觀莊嚴論》時講過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道種智就是專門為了幫忙一切眾生,成辦眾生所要的利益;這就證明菩薩是要廣學三乘的。「勝者母」就是《般若》,《般若經》當中也說菩薩要學一切道,要了知一切道,不管是聲聞、獨覺、佛陀道,都要學圓滿,這樣的話就能夠成辦每一道根器的眾生所應該成就的內涵。
【◎ 趣入大乘道者,有共不共二種道。共者即是劣乘藏中所說諸道,此等何因而成應捨,故除少分希求獨自寂靜樂等不共者外,所餘一切,雖大乘人亦應修持。故諸菩薩方廣藏中,廣說三乘,其因相者,亦即此也。】
真正學習大乘的人走的道有兩種:有一種是共,一種是不共。共就是跟二乘人所共的,也就是劣乘藏中所說諸道。儘管是小乘所學的內涵,大乘人也一樣要學,這部分叫做共道。但是有一部分是不共的,就是大乘對於二乘人所學的有一些不應該學,要捨掉。為什麼前面說要廣學,而這裏又說有的要捨掉不學呢?因為二乘人的目標只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所以他們的戒律當中有一些要求得很嚴格,例如對世間的很多事情抱持著「少事、少業、少希望住」的心態,事情愈少愈好,千萬不要麻煩。聲聞乘的特點就是如此,叫他做一點事情,他就覺得這個不需要。這在《菩薩戒經》上面有特別的說明,拿我們現在來說,就是樂簡厭繁,做一點事情就覺得「哎!真麻煩,我是來修行的,不是來做這些瑣事的。」這一點對聲聞乘人來說是好事,因為他本來就是要解決他自己的問題而已,所以越簡單越好,飯也不燒去討飯,只要吃飽就算了,什麼事情都不管。現在你要學菩薩,要幫忙一切人,你也這樣行不行?所以雖然聲聞乘該學的內涵菩薩也都要學,可是「只管自利,不管別人」這部分就不可以學。這一段特別說明,除了這個以外所餘的一切,大乘人也都應該去修持;所以菩薩的大乘方廣藏中也廣說三乘法,其原因就在這裡。
【◎ 復次正遍覺者,非盡少過圓少分德,是遍斷盡一切種過,周遍圓滿一切種德,此所有大乘亦滅眾過備起眾德,故大乘道遍攝一切餘乘所有一切斷證德類。是故一切至言,悉皆攝入成佛大乘道支分中,以能仁言,無其弗能盡一過失,或令發生一功德故。又彼一切,大乘亦無不成辦故。】
我們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求無上菩提,無上菩提就是正遍覺。聲聞為自利只要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就可以了,要成佛則不是,是所有的過失都要徹底解決,所有的功德都要究竟圓滿,而不是單單除掉一部分的過失、圓滿一部分的功德,所以說「大乘道遍攝一切餘乘所有一切斷證德類」,「斷」是斷過失,「證」是證功德。以佛來說,沒有一個過失不斷盡的,沒有一個功德不圓滿的。同樣的道理,真正大乘的行者,對於這一切也沒有一個不成辦的。
聖教是世尊告訴我們的,因為眾生根性不一樣,所以對他講的法也不一樣。佛世的時候,眾生的根性、條件都很夠,聽了法馬上淨化自己,所以他不會拿法鏡去照別人,跟人家講道理。至於更進一步談大乘佛法,大乘要廣學一切,所以自然會照著次第一步一步深入。我們不了解這一點,往往會在文字上面轉,跟別人爭是非,「我的對,你的錯」。文字通達了,再加上無始以來的習氣,毛病就出在這裡。所以,《道炬論》乃至《菩提道次第廣論》就把這個錯誤指出來。
p. 10(4)
【◎ 設作是云:若入波羅蜜多大乘,雖須劣乘法藏所說諸道,然於趣入金剛乘者,度彼岸乘所有諸道非為共同,道不順故。此極非理,以度彼岸道之體性,悉皆攝入。意樂,謂於菩提發心;行,謂修學六到彼岸。是則一切定應習近。如《勝金剛頂》云:「縱為活命故,不應捨覺心。」又云:「六度彼岸行,畢竟不應捨。」又餘咒教,宣說非一。】
大乘分兩種:顯教叫波羅蜜多乘,密教叫金剛乘。如果有人這麼說:「顯教的大乘雖然需要學劣乘法(就是小乘),但是金剛乘不需要學顯教諸法,因為密乘的走法跟它不一樣。」這種說法極不合理,完全錯誤。因為在大乘當中的金剛乘,它的體性、本質以及它的行持,跟顯教完全一模一樣。這裏邊分兩部分--意樂及行持。意樂就是發心,學金剛乘的心要什麼心呢?菩提心。菩提心對密乘、顯乘而言,同樣需要。其次,發了心以後要修的行,是六度萬行,這個也是顯、密二乘完全共同的。既然不管是發的心和要修的行,顯密完全一樣,所以確定顯教所學的,密教也一定要學。下面馬上引密教的經典來印證,這道理在密教經典中說得很清楚,理論、經典都有很明確的說明。如《勝金剛頂經》所說,金剛乘最重要的是內心要發菩提心,發了菩提心的人,為了修行、成佛,即使必須犧牲生命,也絕對不能棄捨菩提心,經上說得很明白。這是意樂方面,意樂就是內心。發了菩提心以後,你的行持就是六度,跟顯教完全一樣,在任何情況下,絕不可以捨棄不修。除了《勝金剛頂經》之外,其他很多密教的教授、經典也都這樣講。下面再一層一層深入。
【◎ 眾多趣入無上瑜伽曼陀羅時,亦多說須受共不共二種律儀。共者即是菩薩律儀,受律儀者,即是受學三聚戒等菩薩學處。除發心已如其誓受學所學處而修學外,雖於波羅蜜多乘中,亦無餘道故。又金剛空行及《三補止》、《金剛頂》中,受阿彌陀三昧耶時,悉作是云:「無餘受外密,三乘正妙法。」受咒律儀須誓受故,由見此等少有開遮不同之分,即執一切,猶如寒熱遍相違者,是顯自智極粗淺耳。】
上面講的是理論,這裏是講行持。「趣入無上瑜伽曼陀羅時」,趣入修無上密,在真正灌頂的時候受曼陀羅(曼陀羅就是壇城,這在灌頂的時候一定有的)。你理論了解了,去修學密教的時候,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受二種律儀:一種是共的,一種是不共的。共指的是跟顯教共同的,也就是說顯教大乘要受的三聚戒,密教也全部要受。真正受菩薩戒的時候,分兩部分:一個是願心,發願我從現在開始要學佛,要救一切眾生;等到願心堅固了才受菩薩戒,這個叫行心。受菩薩戒要立誓願,這不是別人逼的,絕對是自己願意的,而且為了加強自己的願力,決定要做到,這個叫誓言。「誓」表示自己願力的堅固,絕對要做,所以如果受了菩薩戒而自己再捨掉的話,罪是非常大的。「於波羅蜜多乘中亦無餘道」是說,顯教所有要學的,實際上已全部包含在發菩提心、受菩薩戒,如其誓而學,再也沒有多餘的了。
下面特別再舉金剛空行等,這些都是密教當中的經典,受這些戒的時候,「無餘受外密,三乘正妙法」,就是說真正學密法,並沒有其他的,就是前面的三乘,從比丘戒開始,到菩薩戒,所有的這些我們全部要受。所以真正進入密教的時候,顯密二教的戒要全部受,不過其中的確有少部分開遮的不同。什麼叫開遮呢?就是世尊所制定的戒,一旦制了以後就要遮止,不可再犯,這叫遮;只有在特別的情況之下,才可以例外,這個叫「開」。譬如根據比丘戒,比丘是不可以拿金銀錢寶的,這是要遮止的,但是有一個辦法可以允許他拿而不犯戒,就是須先作一個法,也叫「作淨」,作了淨以後,他就可以拿,就是說這個錢並不是為了我自己,而是代別人用的,在這種特別情況之下才允許,這叫「開」。此外,二乘人是「少事、少業、少希望住」,事情愈少愈好,菩薩恰恰相反,要濟度一切眾生,怎麼可以少事、少業呢?那這條戒怎麼辦呢?就是說既然學了菩薩以後,你的錢已經全部捨給別人了,此時你雖然拿錢,但你拿這個錢是要幫別人的,這是允許的。同樣的一件事,菩薩被開許,二乘人卻是被遮止的,這個叫做開遮不同。戒的制定是這樣的,但是,在特別情況之下,可以開許你不照著戒條的明文,但是它的意義本身卻不會出差錯,這是因為個人發心深廣不同,所修的法不同,所以自然持犯不同、方便不同。
同樣的戒,在這種情況之下是可以的,這叫「開」,在另一種情況之下是不可以的,叫「遮」。有些人只是由於看見一點點開遮的不同,就以為這兩者完全不一樣,就好像冷與熱完全違背,實際上這是錯誤的見解。顯出這個人太淺薄,智慧實在太差,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好好努力深入學習的原因。通常我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就像小時候剛上學時,對老師所講的話非常執著,等到長大了,看見弟弟、妹妹或者周圍的小朋友也是如此,聽了老師幾句話,回來就跟爸爸、媽媽說:「老師講的!老師講的!」他只懂得一點點,卻以為是全部。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會漸漸發現自己的錯誤。學佛法也是如此,學到一點點,自己就很執著,其實並不了解它真正的深意,由於這樣的錯誤而誤以為佛法裏邊有些地方互不相容,所以宗大師在這裏特別加以說明。但戒的開遮並不是隨便我想怎麼開就怎麼開,怎麼遮就怎麼遮,倘若這樣那就更糟糕。開遮是有它確定的根據的,要對內涵了解得非常透徹,就像阿底峽尊者那樣,那個時候才有能力決擇。因此,我們剛開始學的時候,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必須依靠善知識。
【◎ 如是唯除少分別緣開遮之外,諸正至言,極隨順故。若趣上上三乘五道,必須完具下下乘道功德種類。】
就上面所說的,除了很少的一部分,由於特別的原因,而有開許或不許的差別以外,其他所有世尊的教法,都是彼此間相隨順,絕不會有所違背的。修學佛法一共分幾個次第--三乘、五道。三乘就是聲聞、緣覺、菩薩;通常我們從下面說,小、中、大。五道呢?剛開始是發心、集資糧,這個時候叫資糧道,或叫資糧位;然後開始修加行,叫加行位;加行位之後是見道位;見了道以後是修道位;最後就是無學道。假定要到最上面一階,你必須從最下面開始,而且要圓滿具足下面各層的道,這個次第必須如此。就像我們念書,一定要小學、中學、大學,容或在某一種情況之下,你可能形式上面並沒有去念,可是內容上面你絕對不能跳過。例如我們從基隆到屏東,容或你不走公路,不走鐵路,但是你可不可能從基隆到屏東去而不需要經過台北?就算搭飛機還是要從台北的上空飛過。所以容或走的路不太一樣,可是你必經的次第不可能跳得過的。
p. 11
【波羅蜜多道者,如佛母中云:「所有去來現在佛,共道是此度非餘。」是趣佛陀道之棟梁,故不應捨。金剛乘中亦多說此,故是經續二所共道。】
「波羅蜜多道」就是顯教的大乘道,這個大乘道在《般若經》當中有最完整的說明。《般若經》中說,所有一切的佛,包括過去已經成佛的,以及現在成佛的,乃至於將來成佛的,沒有一尊例外,都要修習這個共道。「共道是此度非餘」,「度」是六度,發菩提心、修六度行,這是所有一切要成佛的人應該走的道路,除此之外再也沒有別的了,換句話說,沒一個例外的。這個是佛道的「棟樑」(就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絕對不能棄捨,顯教是這樣說,金剛乘當中,也有很多地方說明這個道理。經就是顯教,續就是密教。所以波羅蜜多道是顯密都共同要走的。
【若於其上更加密咒諸不共道,灌頂、三昧耶律儀、二種次第及其眷屬,故能速疾趣至佛陀。若棄共道,是大錯謬。】
這是總結上面的最重要的結論。修行一定是在下下的基礎上面增上。在小乘的基礎上加上大乘,在顯教的發菩提心跟六度上面再加上密乘不共的修法--灌頂、三昧耶律儀(即密宗戒),要修的內涵是二種次第--生起次第、圓滿次第,這是主幹,還有其他的相關部分,由於這些,所以能夠以最快速的方式成佛。因此快慢不在於你經過的路途同不同,而是你走的速度。就像剛才說,我用腳走,你騎腳踏車,他是坐火車,有人是坐飛機,這是快慢問題,沒有說坐飛機就可以不要經過這些地方的。而且因為快速,所以需要的心力要更強。現在很多人因為心力弱,為求省力而希望走快速成佛的路,因此而學密,那是一定不成功,哪有這樣的事情?佛陀一再說明,照我們自己的想法學是偷懶,學出來的結果是下地獄,要成佛是不可能的。過去、現在、未來的佛,沒有一尊例外,都很明確地告訴我們顯密都要學波羅蜜多道,所以如果捨棄共道,是大錯誤。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06
- 文章: 33482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道前基礎 - 教授殊勝 --- 續2
道前基礎 - 教授殊勝 --- 續2
【若未獲得如是知解,於一種法獲得一分相似決定,便謗諸餘,特於上乘若得發起一似勝解,如其次第遂謗棄捨下乘法藏諸度彼岸,即於咒中亦當謗捨下三部等,則當集成極相係屬,甚易生起尤重異熟毀謗正法深厚業障。其中根據至下當說。】
這一點相當重要,如果對於這個重要的基本道理不了解,而對於一種法,只學到很有限的、很少的一部分,便自以為足,而棄捨毀謗其餘的,那就會造下毀謗正法的深厚業障。特別是大乘佛法是要廣學一切的,不過廣學一切並不是叫我們現在馬上學,而是依它的次第漸次地學習,我們一口氣要廣學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一步一步來。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很容易犯得少為足的毛病;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一些是本身就錯了的,以為只學這個就可以成佛了,其他的都不需要,那更是非常嚴重的錯誤。法門本來是一個方便,比如禪,禪本身是絕頂高明的方法,可是有很多誤解的人就說:「你只要學禪開悟了,你就成佛了。」既然開悟成了佛了,其他的當然就不要學了,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同樣地,念佛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法門,可是末法的時候就有人說,除了念佛,其他的都不要了。我們學教也是這樣,教理是需要的,可是教理學好了以後是要去行持的,若只是講了很多道理而不行持,也犯同樣的錯誤。所以不管是學哪一門,學錯了就犯這個毛病。現在這裏說,對於一種法「獲得一分相似決定」,這個最麻煩,你說他不懂卻好像懂了,實際上真的懂了嗎?「似是而非」。所以世尊特別說,末法時代真正損害佛法的不是外道,而是相似法,表面上好像是佛法,實際上錯了,魚目混珠。對我們來說也是一樣,我們學了一點道理,在親自驗證之前,只能說好像懂了。就算是到藏地學也是一樣,理論學完了以後還要去修證,在沒有修證之前,仍舊只能說他好像懂,因為佛法是必須親自驗證的,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本來學了佛法,是要我們一步步深入去修持的,現在我們卻停在這裡,這是不對的。所以,在未親證之前,嚴格地說起來,只能說是「相似」。
不過這裡所說的相似,有一個特別的內涵,到後面會再詳細說明,這裡主要的是指只學到一點點就很執著,認為其他的都不對。就像前面講的,學了密教以後,顯教的就不要了;學了這個,那個就不要了,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因為佛菩薩告訴我們,由於眾生的根器不同,所以才安立出不同的法門。對於要成佛的人而言,所有法門都是必須學習的。我們必須層層深入,在淺的上面把深的、廣的再加上去。有的人不了解這個,產生了相似的認識後,就毀謗其他的,比如一些學大乘的人,了解了一些相似的法以後,就以為我是學大乘的,小乘都不要學了。現在漢地就有非常嚴重的這種錯誤。我們常常會聽到說:「小乘人只求自利,所以對世間很厭棄,大乘人要救世間,不能厭棄世間。」佛陀是這樣講的,但是我們對這句話誤解了,對世間的名聞利養,實際上大乘人比小乘人厭棄得更厲害。那麼為什麼說大乘人不厭棄世間呢?因為他要救度一切眾生,這件事非常重要,有很大的功德,所以他不厭棄,既然要救度一切眾生,就必須還到世間,所以他不離開這個世間,是就這一點上來說的。《廣論》在後面非常詳細地引各式各樣的經教來證成這一點。現代的人有一個誤解,以為厭棄世間的名利是小乘人的事,大乘人不應該厭棄,因此許多自以為大乘的人就貪名、貪利,弄很多錢,到後來把佛法都毀掉了,最可怕的就是這種人。
所以,如果不了解上面所說大乘也須學小乘,密乘也須學顯乘的道理,就會「如其次第」,棄捨、毀謗下乘,說這個是下乘,不須學。於是大乘毀謗小乘,密乘毀謗顯教大乘,乃至於密教當中,學無上密的人就毀謗下面的三部--事部、行部、瑜伽部,這就造了最可怕的業了。我們未學佛時,在世間造了種種輪迴生死的業,現在學佛了,如果這樣的話,就造了最最容易犯而且感得最可怕異熟果的業(「尤重異熟」就是最可怕的惡果)--毀謗法的業。在所有的惡業當中,謗法的罪最重。如果我們學了法,對法不了解,往往會犯這個毛病。後面會詳細說明這個道理以及它的根據,這在經教上有很明確的規定。這個對我們修學佛法的人很重要,而且必須一開頭就特別注意,因為剛剛開始學的時候我們很容易犯這個毛病。那麼該怎麼辦呢?下面馬上告訴我們。\
【◎ 是故應當依善依怙,於其一切正言,皆是一數取趣,成佛支緣,所有道理,令起定解。】
這是第一個先決條件,是最重要的,所以首先提出來。我們必須依止「善依怙」,就是善知識,善知識的條件不那麼容易,後面會詳細說明。我們剛開始了解不夠,修行當然更談不上,最好的方法就是依止一位過來人,他不但是理論上要有完整的認識,而且還要有實際的修持經驗,所有的經論以及祖師們都告訴我們這個特點。學大乘的人,跟著善知識第一步應該了解的是什麼呢?「於其一切正言」(就是佛告訴我們的三藏教典),應該了解這是任何一個要想成佛的人必須要學的內涵,或者如前面所說,有的是它的正體,有的是它的支分,對於這個道理要生起定解。所謂「定解」,就是要對這個理論有很深刻的認識,不會被似是而非的說法動搖,而這必須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聞、思。譬如藏系學佛者們的辯論,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千錘百鍊地去思辯呢?就是希望對自己修學的這一條道路產生確定不移的定解。有了這個定解之後,再從眼前下腳的第一步到成佛所有的內涵,層層地深入。
【諸現能修者即當修習,諸現未能實進止者,亦不應以自未能趣而為因相,即便棄捨。應作是思,願於何時於如是等,由趣遮門,現修學耶。】
等到整個理路學好了以後,再依照它的次第,現在能相應、可以修的,就應該馬上開始去做,現在還不能做的,也千萬不要因為現在不能做就棄捨,應該這樣想:「我現在條件還不夠,還不能做到它,我要好好地努力,將來就可以做得到了。」
【遂於其因,集積資糧,淨治罪障,廣發正願,以是不久,漸漸增長智慧能力,於彼一切悉能修學。】
我們雖然有很強的好樂心,可是卻不能照著次第學的原因在哪裏呢?因為資糧不夠、罪障沒有淨除,所以我們需要集聚資糧、淨除罪障,還要廣發正願,如果不發願,這個功德就會消失。也就是說為什麼要懺悔,為什麼要集聚資糧,這是有目的的。在沒有做之前是發願,做完了以後就迴向,如果我們能夠這樣去做的話,那麼實際上我們已經隨時隨地在努力了。
努力分幾部分:一個是淨除罪障,一個是集聚資糧,這一部分就是我們現在能夠做的。如果認真去做的話,資糧漸漸集聚,功德就增長,智慧也就增長了,於是原來我們該學而不能學的,自然都能夠學得到,這是我們眼前非常重要的。所以我特別再強調一下,我們平常總覺得要理論了解了才去做,佛法對理論也要產生定解是沒有錯,可是我們現在該做的、能做的如果不做的話,那麼後面我們永遠不可能做到。不過有一個先決條件--所跟的善師、善友絕端重要,他會引導我們,假定跟錯了,後面就一無是處。所以在這裡一開頭就告訴我們,必須依靠一位善知識來指導我們,對我們現在該做、能做的事努力去做,現在做不到的怎麼樣努力使將來能夠做得到。這幾句話非常重要,以後一直用得到,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學把這幾句話好好放在心裡。
有很多人常常會產生這樣的概念:「我現在不了解,又有某些因緣,也做不到。」心裡容或有一點沮喪。實際上,正因為以前沒有集資糧、淨罪障,所以才會這樣。如果我們現在再不淨罪集資,將來還有沒有希望?既然佛法講因果,你現在不在這上頭努力,請問你集的是什麼因?世間可以這樣想:「這裡不行,我就回去。」請問你現在回去,到哪裏去?回去了是不是集輪迴世間之因?你集世間輪迴之因,就能夠結出成佛的果嗎?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善師、善友、正確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特別再引證。
【善知識敦巴仁波卿亦云:「能知以四方道,攝持一切聖教者,謂我師長。」此語即是極大可觀察處。由是因緣,以此教授能攝經咒一切扼要,於一補特伽羅成佛道中而正引導,故此具足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
善知識敦巴仁波卿就是阿底峽尊者最重要的心子,能夠把阿底峽尊者的全部精要傳下來的人就是他,所以他講的內涵,實際上都是最完整的。什麼叫四方道呢?這在藏系裡面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原則是這樣:譬如一張四方桌,你隨便從哪一個地方一動,其他全部都跟它相關;還有一個說法,就像一條四方的桌巾,你隨便一拉,桌巾上所有的東西全都跟著動,也就是說你隨便舉一個角,其他三個角都跟著動起來。因為任何一個法都是緣起之法,彼此之間都是相關的;因為任何一個法都是相關的,所以它們之間是互為主副的。譬如現在我們用筷子,請問這雙筷子,哪一枝是主、哪一枝是副?要用筷子必須用兩枝,這兩枝筷子實際上沒有主副之分,兩枝是互相幫助的。實際上一枝筷子也可以用,你們試試看,這個曾經考倒過很多人。一枝筷子有兩種用法,譬如你要拿一個餅的話,必須用那枝筷子從碗的邊上把它撥出來;要撥出來是不是得靠著這個碗哪?所以它還是要有一樣東西互相依靠才行。還有一個辦法,把筷子插進餅裏再把它拿出來;之所以能把筷子插進去,那個餅本身是不是成為另外支持你這枝筷子的力量?它一定有這樣互相相關的特點。所以四方道主要在說明,一切法都是互相相關的。
阿底峽尊者真正了不起的地方就在這裡,很多人由於了解得不夠透徹,或者因為執著,學了法而毀謗別人,阿底峽尊者不是這樣,他能夠融會貫通所有的法,所以敦巴尊者說:「能以四方道攝持所有佛法的,就是我的老師。」阿底峽尊者之所以能夠這樣,並不是因為他是一切大班智達的頂嚴,而是因為他成就最高。現在你要成就最高,請問你要不要照著他的方法來學?這個教授(就是阿底峽尊者的《道炬論》,實際上也就是《菩提道次第論》)能夠含攝顯教、密教所有的精要,是任何一個人要成佛,從凡夫步步走上去必不可少的正確方法,這一點就是本論「法殊勝」當中第一個特點。
【◎ 一切聖言現為教授者。總之能辦諸欲解脫,現時久遠,一切利樂之方便者,是即唯有勝者至言。以能開示一切取捨要義,盡離謬誤者,獨唯佛故。如是亦如《相續本母》云:「此世間中更無善巧於勝者,遍智正知無餘勝性定非餘,是故大仙自立契經皆勿亂,壞牟尼軌故彼亦損於正法。」故諸契經及續部寶勝者聖言,是勝教授。】
「法殊勝」當中第二個特點是所有的聖言(也就是所有的三藏教典),當下就是我們修行最重要的教授。為什麼要說這一點呢?我們現在因為條件不夠,沒有辦法徹底究竟圓滿了解佛法的全部,所以菩薩、祖師們造論,把佛法的精要提煉出來。但因為我們條件不夠,不但不知道自己不夠,反而覺得佛講的經這麼多,其中有很多好像無關緊要,甚至覺得囉嗦,這是最嚴重的錯誤。我們應該了解,所有的聖言實際上都是修行的教授,下面會再詳細說明。
總之,對於真正要想了脫生死、究竟成佛的有情,不管要獲得眼前的好處或究竟的好處,必定要有正確的方法。而能夠指出這些方法、方便的,唯有「勝者至言」(勝者就是佛),也就是佛講的經以及菩薩們解說佛經所造的論;因為能夠正確無誤、絲毫無差地告訴我們該做和不該做的只有佛,別人告訴我們的都可能有錯誤。只有佛才有這個智慧與能力,所以佛說的經是最好的、最重要的修行教授。《相續本母論》這段文,一共有四句,每句有十一個字,意思就是說,在世間真正能最善巧地告訴我們究竟離苦得樂的道理的唯有世尊,世尊講的都是最殊勝的教授,不管是顯教還是密教。
p. 12 (3)
【雖其如是,然因末代諸所化機,若不具足定量釋論及善教授,於佛至言自力趣者,密意莫獲。故諸大車,造諸釋論及諸教授。是故若是清淨教授,於諸廣大經論,須能授與決定信解。】
雖然世尊的教誡,不管是顯教、密教,都是最究竟圓滿的,可是「末代諸所化機」(就是末法時代佛所要教化的眾生)條件不夠,換句話說資糧未具、罪障未淨,無法了解佛法的真正內涵,所以必須要有一些夠條件的菩薩、祖師來解釋世尊的密意,善巧地把世尊的教法解釋清楚,而且把其中的精要很有次第地指出來,經過這樣深入淺出地闡釋我們才懂,以我們自己的條件直接去看,不會了解的。以前曾經跟大家說過我自己的錯誤經驗:我聽人家說《法華經》是經中之王,如何如何地好,我就翻開《法華經》來看,從第一個字看到最後一個字,《法華經》到底說些什麼呢?它是經中之王,我怎麼一點都看不出來呢?好像只是說,你也成佛、他也成佛,難道這個就是經中之王嗎?完全看不懂。實際上並不是經不對,而是自己條件不夠。一直等到後來出了家,再看還是不懂。經過了多少年的摸索和學習以後,回過頭再去體會,才發現裏面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以前之所以看不見完全是自己條件不夠。這是以我的例子來說明,我想有很多人有類似這樣的經驗,就是因為自己條件不夠,才會有這個誤解。一切顯密的經典都是世尊留下來的最殊勝的教授,因為我們末代眾生根性不好,條件不夠,所以不能理解世尊深刻的密意,這個時候就需要諸大菩薩、祖師們來造論解釋,解釋者的教證二量要達到一定的標準,不是隨便一般人可以做的。經過這樣善巧的解釋,我們才能了解世尊給我們的殊勝的教授,否則對於世尊最究竟圓滿的深密意趣我們不能了解。
【若於教授雖多練習,然於廣大佛語釋論所有義理,不能授與決定信解,或反顯示彼不順道,唯應棄捨。若起是解,諸大經論是講說法,其中無有可修要旨,別有開示修行心要正義教授,遂於正法執有別別講修二法,應知是於無垢經續無垢釋論,起大敬重而作障礙。】
佛經及菩薩、祖師所造的釋論就是我們修行的最佳指導,但是因為眾生根性差,諸大菩薩、祖師們乃以種種教授為我們解釋經、論裏面深密的義理。結果有些人學了這些教授以後,卻不能了解它跟廣大經論當中的精要的關係,對於世尊所說廣大圓滿的經論,不能生起決定不移的定解,反而覺得既然有這麼多教授,就用不著經論了,而棄捨經論。由於不了解經論就是修行的教授,所以就引起一個誤解:大經大論中所說的,都是拿來講說的,真正修行的時候是不需要這些的,真正修行的重要旨趣不在經論裡,另外還有一些開示修行心要的教授,那個才是真實重要的。於是對於世尊講的正法就會生起一種錯誤的知見,以為有兩類法,一類是講道理的,一類是修行時用的,要講道理的人,就看很多大經大論,要修行的人則不要學經論,學教理跟修行是兩回事情。結果這樣一來,本來真正重要的是懂得了道理去修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既然現在修行不要理論,自然會認為大經大論是專門講道理而不講修行的,就會輕慢它、忽視它,不可能對它生起恭敬心及深刻的信念,所以對於正確毫無錯誤的顯教的經典、密教的經典(稱為續),以及解釋正確內涵的論典也就不太敬重,甚至會輕蔑。實際上對修學佛法而言,敬、信二者絕端重要,沒有敬、信,根本不可能真正深入。當我們覺得大經大論是拿來講的,不是拿來修的,而真正要想解脫生死要靠修,那這樣一來,就對大經大論不恭敬了。可是實際上我們是需要恭敬的,所以這樣會障礙我們敬重諸大經論。
【說彼等中,不顯內義,唯是開闢廣大外解,執為可應輕毀之處,是集誹謗正法業障。】
為什麼不恭敬經論呢?因為認為經論只是講講道理,沒有講修行裏邊深密的內義(也就是反省淨化自己身心的這種內涵),修行的方法不在經論裏頭。有這種想法的話,就會對大經大論不太重視,會輕慢,乃至於毀謗,這是最可怕的謗法之罪,我們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就不會犯這個毛病。
【是故應須作如是思而尋教授,諸大經論對於諸欲求解脫者,實是無欺最勝教授,然由自慧微劣等因,唯依是諸教典,不能定知是勝教授,故應依止善士教授,於是等中尋求定解。莫作是念起如是執,謂諸經論唯是開闢廣博外解,故無心要;諸教授者,開示內義故是第一。】
所以我們應該作如下的思惟,至誠懇切、一心一意從經論裡面去尋求最深刻、重要的教授:大經大論對於真實想求解脫的人,實在是最正確、最殊勝的教授。但是因為我們自己宿生的善根不夠,罪障重、資糧缺,單單依深廣的經典,是不能真正了解它最殊勝的內涵的。所以在這種狀態下,應該依照著諸善士的教授(就是諸大菩薩、祖師們作的註解,把廣大經論裏邊的精要部分闡釋出來,所以稱為「教授」),我們因為條件不夠,所以要透過他們的教授去認得真正殊勝的意義。千萬不要有這樣的念頭,或起這樣的執著:大經大論都只是講講道理而已,不是真正修行的心要,種種教授開示內義,所以是最好的。r
【◎ 大瑜伽師菩提寶云:「言悟入教授者,非說僅於量如掌許一小函卷而得定解,是說了解一切至言皆是教授。」】
以上是特別講明一切聖言--所有佛講的經,跟菩薩、祖師造的大論,全部都是最重要的教授,這裡是引出例子來說明。這位大瑜伽師的名字叫菩提寶,他是阿底峽尊者最重要的弟子之一。阿底峽尊者在印度、西藏各有一些弟子,大瑜伽師是康地人。一生都跟著阿底峽尊者的弟子,最重要的就是敦巴尊者跟大瑜伽師。他說:「若要真正能夠體悟尊者的教授,絕對不是只憑著量如掌許的小函卷就能得定解。」我們一般人因為善根差、條件不夠,往往不要佛的廣大經典,只想要簡單扼要很少的一點點。「量如掌許」是說就像我們手上拿了一本書,比如只念某一本經,其他的經論都不要了,這是末法的現象,很多人都是這樣。實際上不僅漢地現在是這樣,當阿底峽尊者到西藏去的時候,也有這種現象,所以大瑜伽師特別說:「教授絕對不是只有這麼一點點,不是單從這少量的經卷裏邊就能了解佛法,是要了解一切至言皆是教授。」真正對於教授有深刻認識、有體悟的人,他了解所有佛講的都是教授。下面又引另外一個例子。
p. 13
【又如大依怙之弟子修寶喇嘛云:「阿底峽之教授,於一座上,身語意三,碎為微塵。今乃了解,一切經論皆是教授。」須如是知。如敦巴仁波卿云:「若曾學得眾多法已,更須別求修法軌者,是為錯謬。」雖經長時學眾多法,然於修軌全未能知,若欲修法,諸更須從餘求者,亦是未解如前說義而成過失。】
大依怙就是阿底峽尊者,他的另外一位弟子叫修寶喇嘛。「喇嘛」是西藏話,是很尊貴的稱呼,就像我們現在稱寺院的住持為和尚一樣,喇嘛是尊稱很特別有高條件的出家人。我們為什麼要修行呢?因為以前由於煩惱而造下很多惡業,所以藉著修行把煩惱跟惡業去掉。修寶喇嘛說:阿底峽尊者的教授,在修行的時候,哪怕修一座,就能夠把我們身、語、意所集的所有一切罪業,全部去掉(碎為微塵就是這些惡業全部弄乾淨)。這是什麼意思呢?修行如果不知道訣竅的話,就會以為所修的這一部分,比如說修無常或是修暇滿、修皈依,跟其他的好像搭不上關係,或是說我們要淨化身、語、意三業,修身時,好像跟語、意沒有關係;其實不是,佛法的教授往往互相輾轉,彼此間有主副的關係,如果你得到這個教授的精華,雖然少少的一點點,可是它輾轉相關能夠縱橫交叉地把整個世尊的教法都含攝在內,包含了整個的佛法。因此你去修的時候,哪怕是一座也可以把相關的所有的罪障都淨除掉。濃縮起來可以很精要、很少,但實際上裏邊含攝了一切。上面這些內容應該如是了知。
下面是敦巴仁波卿說的,他是阿底峽尊者最重要的心子。他說:「假如學了很多的法,學完了要去修的時候,覺得以前學的都是講道理的,現在要去修必須另外再找修行的軌則,那就錯了!」接著是宗大師的解釋:雖然經過長久的時間學了很多法,但是要怎麼修行卻不知道,要修行時,就說以前都是講道理的,必須再另外找修行的教授才能修,這是錯誤的!下面再引證。
【此中聖教,如《俱舍》云:「佛正法有二,以教證為體。」除其教證二聖教外,別無聖教。教正法者,謂是決擇受持道理修行正軌。證正法者,謂是如其前決擇時,所決擇已而起修行。】
《俱舍》是一本論,一般稱為「小乘聰明論」,是小乘根本論典當中最後出的,非常有體系且最完整地把整個佛法含攝起來。我們不要把它看成是小乘的,實際上根本教典當中最重要的綱要都在裏頭,所以引這本論來說明,代表這是最精要的一部分。它說佛講的正法分二部分:教正法、證正法。「教」就是講的道理,透過這個道理說明世尊教法的內涵,啟發我們的信心,經過理智地思惟、觀察、決擇,然後由此步步深入,進而曉得怎麼修行。先告訴我們哪個對、哪個錯,了解應取應捨以後如何去行持,這是在理論上作說明。「證」就是照著我們前面講的這個教的道理,如法去行持,最後自己證得所應該得的果。
【故彼二種,成為因果。如跑馬時,先示其馬所應跑地,既示定已,應向彼跑。】
教證二法有其必然的因果關係。舉個例子,就像跑馬,拿我們現在來說像開車。比如我要去台北,卻不認識路,所以先拿張地圖,了解了路線,開車時,照著地圖所示的路線開,地圖就像「教」,正式上路就像「證」,教跟證有這樣密切的關係。更進一步來說,你有了修證以後,人家來問你,你把修證的經驗告訴別人,這個叫教,我們現在依憑的教就是世尊經過了修證以後,告訴我們的,所以教、證是互相有關的。對我們學的人來說,必須先透過教,讓我們認識,啟發信心,知道如何取捨,才願意如理地照著去修、去證得,這是我們從凡夫到成佛所需要的。而法是怎麼留在世間的呢?就是當世尊親自證得了以後,再把他所證得的內涵、所得到的經驗告訴我們。所以對我們凡夫的修學來說,教是因,證是果;而在教別人的時候,自己的修證是因,教別人是果,有這樣互相的因果關係,所以彼此間哪能分得開呢?因此這裡舉跑馬這個公案做說明。
n【若所示地是此跑處而向餘跑者,定成笑事。豈可聞思決擇此事,若修行時修行所餘。】
假定說我們現在要跑馬或者要開車,地圖告訴你這樣開,可是正式開的時候,不照著地圖,而是往反方向走,那不是開玩笑嗎?有些佛弟子說:大經大論都只是講講道理,對修行而言是不需要的。這就像剛才的比喻一樣,開車前拿張地圖研究了半天,正式開的時候,卻往相反的方向開,真是荒唐。前面說這是末法時非常可悲的現象,而這種現象現在非常普遍,我當年就是犯了這樣的毛病。祖師都已經告訴我們,現在因為善根不夠,無法深入最完整的大經大論,所以我趕快念佛,淨除罪障見到了佛,將來才能夠步步深入。祖師講得很清楚,並沒有說要排斥經論啊!我們之所以資糧不夠,是因為以前的罪障深、資糧欠缺,為什麼呢?因為不恭敬,排斥經論,不但沒有照它做,反而覺得經教是沒有用的。如果真的念佛還好,偏偏不念佛卻到處講經教沒有用,現在很多人犯這個毛病。最早我也犯這個毛病,後來一直覺得最慚愧的就是這一點。所以我也勸在座各位,自己覺得條件太差,更應該感到慚愧,佛法是最好的,現在我條件不夠,我只能做這個,千萬不要說經教是沒有用的,那是在毀謗經教。既然條件不夠就應該趕快念佛,結果有些人不念佛,反而一天到晚跟人講經論都沒有用,單單念佛就夠了。本來祖師是告訴我們什麼都不要管,專門念佛,結果他樣樣管,只有一件事不管--念佛不管。這不僅對於他自己是受害,而且佛弟子這樣毀謗經論,人家會說你們學佛的人自己都說經教沒有用,結果佛法就毀在我們手上。我提這一點,一方面是警策我們自己千萬不要犯,一方面如果我們在外面遇上這種因緣的話,要以這個道理善言相勸。
【若未獲得如是知解,於一種法獲得一分相似決定,便謗諸餘,特於上乘若得發起一似勝解,如其次第遂謗棄捨下乘法藏諸度彼岸,即於咒中亦當謗捨下三部等,則當集成極相係屬,甚易生起尤重異熟毀謗正法深厚業障。其中根據至下當說。】
這一點相當重要,如果對於這個重要的基本道理不了解,而對於一種法,只學到很有限的、很少的一部分,便自以為足,而棄捨毀謗其餘的,那就會造下毀謗正法的深厚業障。特別是大乘佛法是要廣學一切的,不過廣學一切並不是叫我們現在馬上學,而是依它的次第漸次地學習,我們一口氣要廣學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一步一步來。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很容易犯得少為足的毛病;除了這個以外,還有一些是本身就錯了的,以為只學這個就可以成佛了,其他的都不需要,那更是非常嚴重的錯誤。法門本來是一個方便,比如禪,禪本身是絕頂高明的方法,可是有很多誤解的人就說:「你只要學禪開悟了,你就成佛了。」既然開悟成了佛了,其他的當然就不要學了,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同樣地,念佛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法門,可是末法的時候就有人說,除了念佛,其他的都不要了。我們學教也是這樣,教理是需要的,可是教理學好了以後是要去行持的,若只是講了很多道理而不行持,也犯同樣的錯誤。所以不管是學哪一門,學錯了就犯這個毛病。現在這裏說,對於一種法「獲得一分相似決定」,這個最麻煩,你說他不懂卻好像懂了,實際上真的懂了嗎?「似是而非」。所以世尊特別說,末法時代真正損害佛法的不是外道,而是相似法,表面上好像是佛法,實際上錯了,魚目混珠。對我們來說也是一樣,我們學了一點道理,在親自驗證之前,只能說好像懂了。就算是到藏地學也是一樣,理論學完了以後還要去修證,在沒有修證之前,仍舊只能說他好像懂,因為佛法是必須親自驗證的,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本來學了佛法,是要我們一步步深入去修持的,現在我們卻停在這裡,這是不對的。所以,在未親證之前,嚴格地說起來,只能說是「相似」。
不過這裡所說的相似,有一個特別的內涵,到後面會再詳細說明,這裡主要的是指只學到一點點就很執著,認為其他的都不對。就像前面講的,學了密教以後,顯教的就不要了;學了這個,那個就不要了,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因為佛菩薩告訴我們,由於眾生的根器不同,所以才安立出不同的法門。對於要成佛的人而言,所有法門都是必須學習的。我們必須層層深入,在淺的上面把深的、廣的再加上去。有的人不了解這個,產生了相似的認識後,就毀謗其他的,比如一些學大乘的人,了解了一些相似的法以後,就以為我是學大乘的,小乘都不要學了。現在漢地就有非常嚴重的這種錯誤。我們常常會聽到說:「小乘人只求自利,所以對世間很厭棄,大乘人要救世間,不能厭棄世間。」佛陀是這樣講的,但是我們對這句話誤解了,對世間的名聞利養,實際上大乘人比小乘人厭棄得更厲害。那麼為什麼說大乘人不厭棄世間呢?因為他要救度一切眾生,這件事非常重要,有很大的功德,所以他不厭棄,既然要救度一切眾生,就必須還到世間,所以他不離開這個世間,是就這一點上來說的。《廣論》在後面非常詳細地引各式各樣的經教來證成這一點。現代的人有一個誤解,以為厭棄世間的名利是小乘人的事,大乘人不應該厭棄,因此許多自以為大乘的人就貪名、貪利,弄很多錢,到後來把佛法都毀掉了,最可怕的就是這種人。
所以,如果不了解上面所說大乘也須學小乘,密乘也須學顯乘的道理,就會「如其次第」,棄捨、毀謗下乘,說這個是下乘,不須學。於是大乘毀謗小乘,密乘毀謗顯教大乘,乃至於密教當中,學無上密的人就毀謗下面的三部--事部、行部、瑜伽部,這就造了最可怕的業了。我們未學佛時,在世間造了種種輪迴生死的業,現在學佛了,如果這樣的話,就造了最最容易犯而且感得最可怕異熟果的業(「尤重異熟」就是最可怕的惡果)--毀謗法的業。在所有的惡業當中,謗法的罪最重。如果我們學了法,對法不了解,往往會犯這個毛病。後面會詳細說明這個道理以及它的根據,這在經教上有很明確的規定。這個對我們修學佛法的人很重要,而且必須一開頭就特別注意,因為剛剛開始學的時候我們很容易犯這個毛病。那麼該怎麼辦呢?下面馬上告訴我們。\
【◎ 是故應當依善依怙,於其一切正言,皆是一數取趣,成佛支緣,所有道理,令起定解。】
這是第一個先決條件,是最重要的,所以首先提出來。我們必須依止「善依怙」,就是善知識,善知識的條件不那麼容易,後面會詳細說明。我們剛開始了解不夠,修行當然更談不上,最好的方法就是依止一位過來人,他不但是理論上要有完整的認識,而且還要有實際的修持經驗,所有的經論以及祖師們都告訴我們這個特點。學大乘的人,跟著善知識第一步應該了解的是什麼呢?「於其一切正言」(就是佛告訴我們的三藏教典),應該了解這是任何一個要想成佛的人必須要學的內涵,或者如前面所說,有的是它的正體,有的是它的支分,對於這個道理要生起定解。所謂「定解」,就是要對這個理論有很深刻的認識,不會被似是而非的說法動搖,而這必須要經過相當長時間的聞、思。譬如藏系學佛者們的辯論,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千錘百鍊地去思辯呢?就是希望對自己修學的這一條道路產生確定不移的定解。有了這個定解之後,再從眼前下腳的第一步到成佛所有的內涵,層層地深入。
【諸現能修者即當修習,諸現未能實進止者,亦不應以自未能趣而為因相,即便棄捨。應作是思,願於何時於如是等,由趣遮門,現修學耶。】
等到整個理路學好了以後,再依照它的次第,現在能相應、可以修的,就應該馬上開始去做,現在還不能做的,也千萬不要因為現在不能做就棄捨,應該這樣想:「我現在條件還不夠,還不能做到它,我要好好地努力,將來就可以做得到了。」
【遂於其因,集積資糧,淨治罪障,廣發正願,以是不久,漸漸增長智慧能力,於彼一切悉能修學。】
我們雖然有很強的好樂心,可是卻不能照著次第學的原因在哪裏呢?因為資糧不夠、罪障沒有淨除,所以我們需要集聚資糧、淨除罪障,還要廣發正願,如果不發願,這個功德就會消失。也就是說為什麼要懺悔,為什麼要集聚資糧,這是有目的的。在沒有做之前是發願,做完了以後就迴向,如果我們能夠這樣去做的話,那麼實際上我們已經隨時隨地在努力了。
努力分幾部分:一個是淨除罪障,一個是集聚資糧,這一部分就是我們現在能夠做的。如果認真去做的話,資糧漸漸集聚,功德就增長,智慧也就增長了,於是原來我們該學而不能學的,自然都能夠學得到,這是我們眼前非常重要的。所以我特別再強調一下,我們平常總覺得要理論了解了才去做,佛法對理論也要產生定解是沒有錯,可是我們現在該做的、能做的如果不做的話,那麼後面我們永遠不可能做到。不過有一個先決條件--所跟的善師、善友絕端重要,他會引導我們,假定跟錯了,後面就一無是處。所以在這裡一開頭就告訴我們,必須依靠一位善知識來指導我們,對我們現在該做、能做的事努力去做,現在做不到的怎麼樣努力使將來能夠做得到。這幾句話非常重要,以後一直用得到,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學把這幾句話好好放在心裡。
有很多人常常會產生這樣的概念:「我現在不了解,又有某些因緣,也做不到。」心裡容或有一點沮喪。實際上,正因為以前沒有集資糧、淨罪障,所以才會這樣。如果我們現在再不淨罪集資,將來還有沒有希望?既然佛法講因果,你現在不在這上頭努力,請問你集的是什麼因?世間可以這樣想:「這裡不行,我就回去。」請問你現在回去,到哪裏去?回去了是不是集輪迴世間之因?你集世間輪迴之因,就能夠結出成佛的果嗎?這是我們要了解的。所以善師、善友、正確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特別再引證。
【善知識敦巴仁波卿亦云:「能知以四方道,攝持一切聖教者,謂我師長。」此語即是極大可觀察處。由是因緣,以此教授能攝經咒一切扼要,於一補特伽羅成佛道中而正引導,故此具足通達一切聖教無違殊勝。】
善知識敦巴仁波卿就是阿底峽尊者最重要的心子,能夠把阿底峽尊者的全部精要傳下來的人就是他,所以他講的內涵,實際上都是最完整的。什麼叫四方道呢?這在藏系裡面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原則是這樣:譬如一張四方桌,你隨便從哪一個地方一動,其他全部都跟它相關;還有一個說法,就像一條四方的桌巾,你隨便一拉,桌巾上所有的東西全都跟著動,也就是說你隨便舉一個角,其他三個角都跟著動起來。因為任何一個法都是緣起之法,彼此之間都是相關的;因為任何一個法都是相關的,所以它們之間是互為主副的。譬如現在我們用筷子,請問這雙筷子,哪一枝是主、哪一枝是副?要用筷子必須用兩枝,這兩枝筷子實際上沒有主副之分,兩枝是互相幫助的。實際上一枝筷子也可以用,你們試試看,這個曾經考倒過很多人。一枝筷子有兩種用法,譬如你要拿一個餅的話,必須用那枝筷子從碗的邊上把它撥出來;要撥出來是不是得靠著這個碗哪?所以它還是要有一樣東西互相依靠才行。還有一個辦法,把筷子插進餅裏再把它拿出來;之所以能把筷子插進去,那個餅本身是不是成為另外支持你這枝筷子的力量?它一定有這樣互相相關的特點。所以四方道主要在說明,一切法都是互相相關的。
阿底峽尊者真正了不起的地方就在這裡,很多人由於了解得不夠透徹,或者因為執著,學了法而毀謗別人,阿底峽尊者不是這樣,他能夠融會貫通所有的法,所以敦巴尊者說:「能以四方道攝持所有佛法的,就是我的老師。」阿底峽尊者之所以能夠這樣,並不是因為他是一切大班智達的頂嚴,而是因為他成就最高。現在你要成就最高,請問你要不要照著他的方法來學?這個教授(就是阿底峽尊者的《道炬論》,實際上也就是《菩提道次第論》)能夠含攝顯教、密教所有的精要,是任何一個人要成佛,從凡夫步步走上去必不可少的正確方法,這一點就是本論「法殊勝」當中第一個特點。
【◎ 一切聖言現為教授者。總之能辦諸欲解脫,現時久遠,一切利樂之方便者,是即唯有勝者至言。以能開示一切取捨要義,盡離謬誤者,獨唯佛故。如是亦如《相續本母》云:「此世間中更無善巧於勝者,遍智正知無餘勝性定非餘,是故大仙自立契經皆勿亂,壞牟尼軌故彼亦損於正法。」故諸契經及續部寶勝者聖言,是勝教授。】
「法殊勝」當中第二個特點是所有的聖言(也就是所有的三藏教典),當下就是我們修行最重要的教授。為什麼要說這一點呢?我們現在因為條件不夠,沒有辦法徹底究竟圓滿了解佛法的全部,所以菩薩、祖師們造論,把佛法的精要提煉出來。但因為我們條件不夠,不但不知道自己不夠,反而覺得佛講的經這麼多,其中有很多好像無關緊要,甚至覺得囉嗦,這是最嚴重的錯誤。我們應該了解,所有的聖言實際上都是修行的教授,下面會再詳細說明。
總之,對於真正要想了脫生死、究竟成佛的有情,不管要獲得眼前的好處或究竟的好處,必定要有正確的方法。而能夠指出這些方法、方便的,唯有「勝者至言」(勝者就是佛),也就是佛講的經以及菩薩們解說佛經所造的論;因為能夠正確無誤、絲毫無差地告訴我們該做和不該做的只有佛,別人告訴我們的都可能有錯誤。只有佛才有這個智慧與能力,所以佛說的經是最好的、最重要的修行教授。《相續本母論》這段文,一共有四句,每句有十一個字,意思就是說,在世間真正能最善巧地告訴我們究竟離苦得樂的道理的唯有世尊,世尊講的都是最殊勝的教授,不管是顯教還是密教。
p. 12 (3)
【雖其如是,然因末代諸所化機,若不具足定量釋論及善教授,於佛至言自力趣者,密意莫獲。故諸大車,造諸釋論及諸教授。是故若是清淨教授,於諸廣大經論,須能授與決定信解。】
雖然世尊的教誡,不管是顯教、密教,都是最究竟圓滿的,可是「末代諸所化機」(就是末法時代佛所要教化的眾生)條件不夠,換句話說資糧未具、罪障未淨,無法了解佛法的真正內涵,所以必須要有一些夠條件的菩薩、祖師來解釋世尊的密意,善巧地把世尊的教法解釋清楚,而且把其中的精要很有次第地指出來,經過這樣深入淺出地闡釋我們才懂,以我們自己的條件直接去看,不會了解的。以前曾經跟大家說過我自己的錯誤經驗:我聽人家說《法華經》是經中之王,如何如何地好,我就翻開《法華經》來看,從第一個字看到最後一個字,《法華經》到底說些什麼呢?它是經中之王,我怎麼一點都看不出來呢?好像只是說,你也成佛、他也成佛,難道這個就是經中之王嗎?完全看不懂。實際上並不是經不對,而是自己條件不夠。一直等到後來出了家,再看還是不懂。經過了多少年的摸索和學習以後,回過頭再去體會,才發現裏面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以前之所以看不見完全是自己條件不夠。這是以我的例子來說明,我想有很多人有類似這樣的經驗,就是因為自己條件不夠,才會有這個誤解。一切顯密的經典都是世尊留下來的最殊勝的教授,因為我們末代眾生根性不好,條件不夠,所以不能理解世尊深刻的密意,這個時候就需要諸大菩薩、祖師們來造論解釋,解釋者的教證二量要達到一定的標準,不是隨便一般人可以做的。經過這樣善巧的解釋,我們才能了解世尊給我們的殊勝的教授,否則對於世尊最究竟圓滿的深密意趣我們不能了解。
【若於教授雖多練習,然於廣大佛語釋論所有義理,不能授與決定信解,或反顯示彼不順道,唯應棄捨。若起是解,諸大經論是講說法,其中無有可修要旨,別有開示修行心要正義教授,遂於正法執有別別講修二法,應知是於無垢經續無垢釋論,起大敬重而作障礙。】
佛經及菩薩、祖師所造的釋論就是我們修行的最佳指導,但是因為眾生根性差,諸大菩薩、祖師們乃以種種教授為我們解釋經、論裏面深密的義理。結果有些人學了這些教授以後,卻不能了解它跟廣大經論當中的精要的關係,對於世尊所說廣大圓滿的經論,不能生起決定不移的定解,反而覺得既然有這麼多教授,就用不著經論了,而棄捨經論。由於不了解經論就是修行的教授,所以就引起一個誤解:大經大論中所說的,都是拿來講說的,真正修行的時候是不需要這些的,真正修行的重要旨趣不在經論裡,另外還有一些開示修行心要的教授,那個才是真實重要的。於是對於世尊講的正法就會生起一種錯誤的知見,以為有兩類法,一類是講道理的,一類是修行時用的,要講道理的人,就看很多大經大論,要修行的人則不要學經論,學教理跟修行是兩回事情。結果這樣一來,本來真正重要的是懂得了道理去修行,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既然現在修行不要理論,自然會認為大經大論是專門講道理而不講修行的,就會輕慢它、忽視它,不可能對它生起恭敬心及深刻的信念,所以對於正確毫無錯誤的顯教的經典、密教的經典(稱為續),以及解釋正確內涵的論典也就不太敬重,甚至會輕蔑。實際上對修學佛法而言,敬、信二者絕端重要,沒有敬、信,根本不可能真正深入。當我們覺得大經大論是拿來講的,不是拿來修的,而真正要想解脫生死要靠修,那這樣一來,就對大經大論不恭敬了。可是實際上我們是需要恭敬的,所以這樣會障礙我們敬重諸大經論。
【說彼等中,不顯內義,唯是開闢廣大外解,執為可應輕毀之處,是集誹謗正法業障。】
為什麼不恭敬經論呢?因為認為經論只是講講道理,沒有講修行裏邊深密的內義(也就是反省淨化自己身心的這種內涵),修行的方法不在經論裏頭。有這種想法的話,就會對大經大論不太重視,會輕慢,乃至於毀謗,這是最可怕的謗法之罪,我們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就不會犯這個毛病。
【是故應須作如是思而尋教授,諸大經論對於諸欲求解脫者,實是無欺最勝教授,然由自慧微劣等因,唯依是諸教典,不能定知是勝教授,故應依止善士教授,於是等中尋求定解。莫作是念起如是執,謂諸經論唯是開闢廣博外解,故無心要;諸教授者,開示內義故是第一。】
所以我們應該作如下的思惟,至誠懇切、一心一意從經論裡面去尋求最深刻、重要的教授:大經大論對於真實想求解脫的人,實在是最正確、最殊勝的教授。但是因為我們自己宿生的善根不夠,罪障重、資糧缺,單單依深廣的經典,是不能真正了解它最殊勝的內涵的。所以在這種狀態下,應該依照著諸善士的教授(就是諸大菩薩、祖師們作的註解,把廣大經論裏邊的精要部分闡釋出來,所以稱為「教授」),我們因為條件不夠,所以要透過他們的教授去認得真正殊勝的意義。千萬不要有這樣的念頭,或起這樣的執著:大經大論都只是講講道理而已,不是真正修行的心要,種種教授開示內義,所以是最好的。r
【◎ 大瑜伽師菩提寶云:「言悟入教授者,非說僅於量如掌許一小函卷而得定解,是說了解一切至言皆是教授。」】
以上是特別講明一切聖言--所有佛講的經,跟菩薩、祖師造的大論,全部都是最重要的教授,這裡是引出例子來說明。這位大瑜伽師的名字叫菩提寶,他是阿底峽尊者最重要的弟子之一。阿底峽尊者在印度、西藏各有一些弟子,大瑜伽師是康地人。一生都跟著阿底峽尊者的弟子,最重要的就是敦巴尊者跟大瑜伽師。他說:「若要真正能夠體悟尊者的教授,絕對不是只憑著量如掌許的小函卷就能得定解。」我們一般人因為善根差、條件不夠,往往不要佛的廣大經典,只想要簡單扼要很少的一點點。「量如掌許」是說就像我們手上拿了一本書,比如只念某一本經,其他的經論都不要了,這是末法的現象,很多人都是這樣。實際上不僅漢地現在是這樣,當阿底峽尊者到西藏去的時候,也有這種現象,所以大瑜伽師特別說:「教授絕對不是只有這麼一點點,不是單從這少量的經卷裏邊就能了解佛法,是要了解一切至言皆是教授。」真正對於教授有深刻認識、有體悟的人,他了解所有佛講的都是教授。下面又引另外一個例子。
p. 13
【又如大依怙之弟子修寶喇嘛云:「阿底峽之教授,於一座上,身語意三,碎為微塵。今乃了解,一切經論皆是教授。」須如是知。如敦巴仁波卿云:「若曾學得眾多法已,更須別求修法軌者,是為錯謬。」雖經長時學眾多法,然於修軌全未能知,若欲修法,諸更須從餘求者,亦是未解如前說義而成過失。】
大依怙就是阿底峽尊者,他的另外一位弟子叫修寶喇嘛。「喇嘛」是西藏話,是很尊貴的稱呼,就像我們現在稱寺院的住持為和尚一樣,喇嘛是尊稱很特別有高條件的出家人。我們為什麼要修行呢?因為以前由於煩惱而造下很多惡業,所以藉著修行把煩惱跟惡業去掉。修寶喇嘛說:阿底峽尊者的教授,在修行的時候,哪怕修一座,就能夠把我們身、語、意所集的所有一切罪業,全部去掉(碎為微塵就是這些惡業全部弄乾淨)。這是什麼意思呢?修行如果不知道訣竅的話,就會以為所修的這一部分,比如說修無常或是修暇滿、修皈依,跟其他的好像搭不上關係,或是說我們要淨化身、語、意三業,修身時,好像跟語、意沒有關係;其實不是,佛法的教授往往互相輾轉,彼此間有主副的關係,如果你得到這個教授的精華,雖然少少的一點點,可是它輾轉相關能夠縱橫交叉地把整個世尊的教法都含攝在內,包含了整個的佛法。因此你去修的時候,哪怕是一座也可以把相關的所有的罪障都淨除掉。濃縮起來可以很精要、很少,但實際上裏邊含攝了一切。上面這些內容應該如是了知。
下面是敦巴仁波卿說的,他是阿底峽尊者最重要的心子。他說:「假如學了很多的法,學完了要去修的時候,覺得以前學的都是講道理的,現在要去修必須另外再找修行的軌則,那就錯了!」接著是宗大師的解釋:雖然經過長久的時間學了很多法,但是要怎麼修行卻不知道,要修行時,就說以前都是講道理的,必須再另外找修行的教授才能修,這是錯誤的!下面再引證。
【此中聖教,如《俱舍》云:「佛正法有二,以教證為體。」除其教證二聖教外,別無聖教。教正法者,謂是決擇受持道理修行正軌。證正法者,謂是如其前決擇時,所決擇已而起修行。】
《俱舍》是一本論,一般稱為「小乘聰明論」,是小乘根本論典當中最後出的,非常有體系且最完整地把整個佛法含攝起來。我們不要把它看成是小乘的,實際上根本教典當中最重要的綱要都在裏頭,所以引這本論來說明,代表這是最精要的一部分。它說佛講的正法分二部分:教正法、證正法。「教」就是講的道理,透過這個道理說明世尊教法的內涵,啟發我們的信心,經過理智地思惟、觀察、決擇,然後由此步步深入,進而曉得怎麼修行。先告訴我們哪個對、哪個錯,了解應取應捨以後如何去行持,這是在理論上作說明。「證」就是照著我們前面講的這個教的道理,如法去行持,最後自己證得所應該得的果。
【故彼二種,成為因果。如跑馬時,先示其馬所應跑地,既示定已,應向彼跑。】
教證二法有其必然的因果關係。舉個例子,就像跑馬,拿我們現在來說像開車。比如我要去台北,卻不認識路,所以先拿張地圖,了解了路線,開車時,照著地圖所示的路線開,地圖就像「教」,正式上路就像「證」,教跟證有這樣密切的關係。更進一步來說,你有了修證以後,人家來問你,你把修證的經驗告訴別人,這個叫教,我們現在依憑的教就是世尊經過了修證以後,告訴我們的,所以教、證是互相有關的。對我們學的人來說,必須先透過教,讓我們認識,啟發信心,知道如何取捨,才願意如理地照著去修、去證得,這是我們從凡夫到成佛所需要的。而法是怎麼留在世間的呢?就是當世尊親自證得了以後,再把他所證得的內涵、所得到的經驗告訴我們。所以對我們凡夫的修學來說,教是因,證是果;而在教別人的時候,自己的修證是因,教別人是果,有這樣互相的因果關係,所以彼此間哪能分得開呢?因此這裡舉跑馬這個公案做說明。
n【若所示地是此跑處而向餘跑者,定成笑事。豈可聞思決擇此事,若修行時修行所餘。】
假定說我們現在要跑馬或者要開車,地圖告訴你這樣開,可是正式開的時候,不照著地圖,而是往反方向走,那不是開玩笑嗎?有些佛弟子說:大經大論都只是講講道理,對修行而言是不需要的。這就像剛才的比喻一樣,開車前拿張地圖研究了半天,正式開的時候,卻往相反的方向開,真是荒唐。前面說這是末法時非常可悲的現象,而這種現象現在非常普遍,我當年就是犯了這樣的毛病。祖師都已經告訴我們,現在因為善根不夠,無法深入最完整的大經大論,所以我趕快念佛,淨除罪障見到了佛,將來才能夠步步深入。祖師講得很清楚,並沒有說要排斥經論啊!我們之所以資糧不夠,是因為以前的罪障深、資糧欠缺,為什麼呢?因為不恭敬,排斥經論,不但沒有照它做,反而覺得經教是沒有用的。如果真的念佛還好,偏偏不念佛卻到處講經教沒有用,現在很多人犯這個毛病。最早我也犯這個毛病,後來一直覺得最慚愧的就是這一點。所以我也勸在座各位,自己覺得條件太差,更應該感到慚愧,佛法是最好的,現在我條件不夠,我只能做這個,千萬不要說經教是沒有用的,那是在毀謗經教。既然條件不夠就應該趕快念佛,結果有些人不念佛,反而一天到晚跟人講經論都沒有用,單單念佛就夠了。本來祖師是告訴我們什麼都不要管,專門念佛,結果他樣樣管,只有一件事不管--念佛不管。這不僅對於他自己是受害,而且佛弟子這樣毀謗經論,人家會說你們學佛的人自己都說經教沒有用,結果佛法就毀在我們手上。我提這一點,一方面是警策我們自己千萬不要犯,一方面如果我們在外面遇上這種因緣的話,要以這個道理善言相勸。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06
- 文章: 33482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道前基礎 - 教授殊勝 --- 續3
道前基礎 - 教授殊勝 --- 續3
【如是亦如《修次第後編》云:「復次聞及思慧之所通達,即是修慧之所應修,非應修餘,如示跑地,而應隨跑。」】
有一本書叫《修次第》,這是蓮花戒論師(甘馬拉西拉)造的,它分成初中後三編,告訴我們修學佛法要先聽聞善知識的教授,再把自己聽得的道理去思惟、決擇、觀察,才能夠得到聞思相應慧。聞思所通達的這個道理,就是我們將來修的時候應該去修行的,而不是另修別的。就像前面說的先照著地圖看(或者別人告訴我,或者我去聽聞),再照著所聽聞的去思惟,透過聞跟思之後,照著這個地圖去走;現在同樣的,透過了聞思所通達的道理照著去修行。
【如是由此教授,能攝一切經論道之樞要,於從親近善知識法乃至止觀,此一切中諸應捨修者即作捨修,諸應舉修者即以擇慧而正思擇,編為行持次第引導,故一切聖言皆現為教授。】
由於這樣,所以依著這種教授(指本論所講的教授),能夠普遍含攝所有大經、大論的精要。從親近知識開始,按照著次第一直到止觀,這當中所有的內容就是整個佛法的內涵。這些內涵主要分成二部分:一個是不應該做的要捨掉它,這些就依照捨修的方法來修;另一個是應該要做的叫舉修,我們以前不熟悉沒做過的,現在要努力照著去做。不管是捨或者舉都要擇慧,就是依著所聽聞的去正思擇,然後把這個道理依照行持前後的次第來引導。所以在這個部分說明一切聖言(所有佛告訴我們的)都是修行的教授。以上是從正面講,以下從反面說明。
【若不爾者,於非圓滿道體一分,離觀察慧雖盡壽修,諸大經論非但不現為真教授,且於彼等,見唯開闢博大外解,而謗捨之。現見諸大經論之中所詮諸義,多分皆須以觀察慧而正觀擇。】
如果不能了解前面所說的這個重要的特點,會產生什麼誤解呢?就像唸書也是這樣,絕不可能一口氣同時唸完;或者寫字、背書、學國文,或者學其他的東西,不管任何一樣,都是我們要學的全部內涵當中的一部分。假定我們有了正確的了解,就曉得從眼前所學的這個地方照著次第步步深入,彼此相關地慢慢增上。假如我們不了解的話,就會執著在小部分上,這時候尤其麻煩,因為不了解這個重要的特點,對修行把握不住總、別之間的關係,加上自己條件也不夠,不去思惟觀察,執著其中一部分而「盡壽修」,哪怕修一輩子,結果對於大經大論的內涵把握不住,不但不覺得它是真實的教授,反而覺得經論都只是講道理而已。因為沒有透過善知識的引導去正確地學習經論,不了解它的特徵,才會產生棄捨它乃至毀謗的情況。大師說:事實就是這樣(這也是大師親自現證的),所有的大經大論當中所說的道理(把這個道理的精要統攝起來,收攝成《菩提道次第廣論》,乃至於像阿底峽尊者的《道炬論》),這裡面絕大部分都需要以觀察慧而正觀擇。至於觀察慧是什麼呢?佛法的修行可以統攝為止修跟觀修,這個部分後面再講。
【此復修時若棄捨者,則於彼等何能發生定解,見為最勝教授。此等若非最勝教授,誰能獲得,較造此等尤為殊勝教授論師。】
由於不了解經論真正的內涵而棄捨,不照著它去做,這就麻煩了;因為這些道理,你必須透過正確的聽聞,然後思惟觀察,層層深入才能正確地了解它的內涵。假如你棄捨它不照著去做,在這種狀態當中,你已經拿了錯誤的方法去修,怎麼可能對於正確的經論產生定解?一定不可能。我舉個例子,比如說某個東西你沒有嚐過,就給你嚐一嚐,你嚐了以後才會知道味道,修行也是如此,你得親自去體會,照著方法去修;結果偏偏你不照著方法去修,那你永遠也嚐不到,當然就不可能知道它正確的味道了。這就是為什麼佛經當中非常強調「信為道源功德母」,因為這條路我們從來沒有走過,所以你真正走進去的時候,只有靠信心。告訴你怎麼做,你的信心夠就會照著做;再不然理論說明了以後,你覺得願意去試。世間哪一樣東西不是自己親自體驗過了以後,才能夠真正深入體會得到呢?心外的東西是如此,心靈的成長更是如此。所以如果我們棄捨經論而不照著它所講的去做的話,就不會對它的內涵有正確的認識,既然沒有正確的認識,就體會不到它是最殊勝的教授。假定諸大經論不是最殊勝的教授,還能夠找到比這個更好的嗎?佛講的法我們不了解,菩薩、諸大祖師造的論又不是教授,那請問還有誰能夠引導你解脫、成佛,你哪裏能夠再找到更好的教授呢?這裡是反過來說明,再下面又從正面來說。
p. 14 (2)
【如是若能將其深廣契經及釋現為教授,則其甚深續部及論,諸大教典,亦無少勞現為教授,則能發起執持彼等為勝教授所有定解,能盡遮遣妄執彼等非實教授,背棄正法諸邪分別罄無所餘。】
所以,我們如果能夠了解最深、最廣的契經以及諸菩薩、祖師的解釋(就是顯教的經論),都是最重要的教授,那麼對於密教的續跟論,以及其他的諸大教典,也不用太辛苦就能了知其為教授。因為只要照著次第一步步進去都會了解,這些都是眼前最殊勝的教授。了解了以後,我們對它會很珍重,會把它看成是最殊勝的教授,也能夠產生決定不移的信念,這是講正面的效應。反面呢?我們能夠遮止、排遣錯誤的妄執--即前面所說的,認為經論沒有實在的教授,由於這個錯誤而背棄正法的這種邪分別就可以去除乾淨。這一部分就是甲二的第二部分「一切聖言現為教授」,這裏面其實已經含攝了甲二的第三、第四。
【◎ 易於獲得勝者密意者。至言及論諸大教典,雖是第一最勝教授,然初發業未曾慣修補特伽羅,若不依止善士教授,直趣彼等難獲密意。設能獲得,亦必觀待長久時期,極大勤勞。】
透過了本論及《菩提道炬論》乃至於《現觀莊嚴論》的說明以後,對於世尊要告訴我們的深密意趣就容易得到。為什麼呢?「至言」(世尊告訴我們的最究竟的內涵)還有菩薩、祖師所解釋的論,這些雖然是最殊勝的教授,但是對我們「初發業」(即剛開始修行的人)來講,我們都在無明當中,從未習慣過修行,如果直接看經論,很難了解其中的密意。怎麼曉得我們沒有習慣過修行呢?在座諸位想想看,你以前習慣過什麼?道理很簡單,如果你歡喜玩,你就習慣玩;你習慣這個東西,自然會跟這個相應。諸位都有這個經驗,以前在家裏看電視等等,對這些東西都很習慣,不要人教一天到晚就想,然而對修行就不習慣,覺得好苦,為什麼?因為我們沒習慣過。以前那些一學就會,而修行方面學了半天都學不會,為什麼?因為不習慣。我們如果繼續學下去,了解下士道中業的特徵以後,回過頭來再看,不管理論也好,實際也好,都會很清楚地明白這個特點。我們是初學的人,還不習慣於修行,假定不依止真正夠條件的善知識所給我們的教授,而直接去找大經大論的內涵,那不容易獲得;就算能夠得到,也要花很長的時間努力,這從平常很多事情上就可以觀察得到。譬如有經驗的人告訴你,你一聽就會,可是如果不告訴你,要你自己去摸索的話,花了好大的時間都摸不透。世間的小事情尚且如此,何況是佛法!所以,即使我們有條件能夠自己摸索出來,也花掉太多的時間,人生是很短的,允許我們浪費太多的時間去摸索嗎?所以本論的殊勝就在這裡。
【若能依止尊長教授,則易通達,以此教授,能速授與決定解了經論扼要,其中道理於各時中茲當廣說。】
假定能夠依止尊長的教授,那就很容易通達,所以要有二樣東西--一個是通達教授的善知識,一個是師長所通達的教授。換句話說,這個教授是最完整的,還有一位夠條件的善知識來說明,我們就很容易通達;因為這樣的教授,能夠以最快速的方式,讓我們最究竟最正確地了解經論當中的精要。世間人常常說不要走冤枉路;至於學佛假定你能夠找到真實的善知識,又能夠從他得到真實的教授,你不會走一點冤枉路,這個就是最正確的,可惜我們極大部分人走的都是冤枉路。就不走冤枉路這一點來說,依止尊長的教授就是最快速的,這點我們在一開頭就應該有正確的認識。所以假定我們對於《菩提道次第廣論》有了正確的認識以後,還要另外再找直接快速的路,那是顛倒;反之,對《廣論》認識了文字以後,進而要步步正確地把握住內容,這樣才對,如果只是嘴巴上面講講,實際上對《廣論》並沒有正確的認識。這是法殊勝的第三點。
【◎ 極大惡行自行消滅者。如《白蓮華》及〈諦者品〉宣說,一切佛語,或實或權,皆是開示成佛方便。】
第四個殊勝:很多可能產生的惡業,不必努力就能夠消滅了,這個很特別。修行最重要的二件事情:淨罪、集資,「淨罪」就是我們以前造的惡業,要把它淨除。淨除惡業要花很大的努力;就像我們身上或者地上弄髒了,要把它洗乾淨,要花很大的努力一樣。對本論如果了解的話,不用去努力,很多極大的惡業自然就消失了,有這樣的好處。本來你要花極大的氣力去懺悔以拿掉惡業,現在你只要學本論,前面的好處得到的時候,謗法的惡業也自然就消失掉,一舉兩得。佛所講的法中,有很多講權,有很多講實,都是告訴我們成佛的方便。《白蓮華》就是《妙法蓮華經》,一開頭的〈方便品〉就說,世尊因地當中為救一切眾生而發願修行,成佛後,覺得佛法實在太深廣了,很難對眾生宣說。後來想想三世諸佛無一例外,佛法雖然很深廣,還是要教眾生。眾生的條件太差了,所以就用種種的方便、善巧,一步步地引導,道理說明了以後,再引用很多譬喻,像火宅喻、三車喻等,告訴我們他最究竟的本懷。所以《法華經》上面講,佛說法幾十年後才開權顯實,前面是權--方便、權宜之計,現在整個敞開來告訴你,其實前面說的這些內涵,都是世尊為了引導我們成佛而開示的種種方便。
【有未解是義者,妄執一類為成佛方便及執他類為成佛障礙,遂判好惡,應理非理,及大小乘,謂其菩薩須於是學,此不須學,執為應捨,遂成謗法。】
有一些人不了解這個道理,以他虛妄錯誤的執著,認為有一些是成佛的方法,有一些不但不是,反而是成佛的障礙。認為是的就歡喜,反之,不是的就不歡喜,所以就妄判這個好、這個壞;這個合理、這個不合理;這是小乘、這是大乘;這些是菩薩要學的、這些是菩薩不要學的。在此情況下,不要學的當然會捨棄,這就是謗法。其實世尊說得很明白,這一切都是成佛要學的,因為條件不夠,所以告訴你先從這裡開始,大小之分是個方便,你必須透過這個方便學上來。
【《遍攝一切研磨經》云:「曼殊室利,毀謗正法,業障細微。曼殊室利,若於如來所說聖語,於其一類起善妙想,於其一類起惡劣想,是為謗法。若謗法者,由謗法故,是謗如來,是謗僧伽。」
這裡先提出世尊的教誡,說:文殊師利,毀謗正法的罪很微細。由於它很微細,我們自以為沒有造,因為這個障礙太細了,我們看不見。就像我們平常做很多事情,心很粗,所以很多細的錯誤都看不見一樣,同樣地,謗法也是如此。什麼樣是「謗法」呢?如來所說的聖語,一定都是對眾生有利益的,如果認為有一類是善妙的,有一類是惡劣的,這樣的想法就是謗法。我們凡夫越是差的人,開起口來通常都是不好的,難得說一句好話;反之,一個人品德越好,他的好話越多,到成了佛,他要嘛不開口,開起口來,絕沒有一點錯的。佛絕沒有任何一句戲論,不要說開口,乃至於笑一笑,弟子看見世尊笑了,一定會問:世尊您為什麼微笑?世尊不會無緣無故有任何表示,如果有表示,一定有特別的因緣。所以我們要了解,世尊講的全部的話都沒有錯,而我們現在說這個對、這個錯,這都是謗法。
謗法者不但謗法,還謗佛、謗僧。因為法是佛講的,假定你覺得這個法不對的話,那是不是表示佛講錯了,或者這個法可能沒錯,但不應機?以佛來講當然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所以假定我們謗法的話,等於是謗佛。為什麼是謗僧伽呢?所謂僧伽是照著佛的法如理修行的人,現在你說這個法錯了,那照著修行的人豈不是也錯了,這個是很嚴重的。所以如果我們真的謗法的話,就等於佛、法、僧三寶俱謗,這是非常嚴重的罪,這是推廣來說,下面進一步說明謗法的形式。
p. 15
【若作是云,此則應理,此非應理,是為謗法。若作是言,此是為諸菩薩宣說,此是為諸聲聞宣說,是為謗法。若作是言,此是為諸獨覺宣說,是為謗法。若作是言,此者非諸菩薩所學,是為謗法。】 若毀謗法,其罪極重。】
我們常會說,這個法是對的,那個法是不對的,這就是在謗法;有時候會說,這是對菩薩講的,這是對聲聞講的,這也是謗法。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是以分別的心情妄說是非。實際上《妙法蓮華經》當中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佛對三乘人是講三乘法,所以聲聞法、緣覺法,實際上是因為這些人的根性就是這樣,對這些人來說,只有透過這樣的方法引導他才能成佛;所以請問佛說的法,到底是聲聞法?還是緣覺法?還是菩薩法?
《遍攝一切研磿經》上面講:假定有人說,這個是為諸菩薩講的、這是為諸聲聞講的,這是謗法。那我們會問:「《妙法蓮華經》當中佛親自說,對很多人講聲聞法,對另外很多人則是講大乘法,那這二部經不是矛盾嗎?」我們不了解才會矛盾,《法華經》上面很清楚地說明:世尊出世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濟度眾生,用無上圓滿的菩提大法藥救,可是眾生的條件不夠,所以眼前以他相應的方法來告訴他,讓他步步上去,透過這個方法,使他究竟能夠圓滿無上菩提。就以唸書來說,譬如我們希望唸到博士,但是現在還只是一個小學生,你能不能把博士的課程教給他?不行,你必須先教他小學的課程。小學的課程雖然淺,但卻必須透過這個根底走上去才能唸到博士,所以小學是博士的基礎。又例如造房子;佛經裡面有這麼一個故事:一位鄉巴佬突然發了大財,有一天到城裡去,看見一棟很漂亮的三層樓的樓房,對比鄉下破破爛爛的房子,他很高興地想:我們的房子都是平平矮矮的,那三層樓房不但漂亮,站在上頭又可看得很遠。因為他有錢,所以回鄉下之後找了人來造房子,他跟造房子的人說:「你幫我造一幢三層樓的房子。」造房子的人就先挖地基,把基礎穩固,鄉巴佬見了就說:「我要的房子是三層樓,你挖地幹什麼?」工人回答:「一定要挖地基,才能將房子造起來。」鄉巴佬只要地上的三層樓,所以就跟工人說:「你只要給我蓋第三層就好了,下面的不要。」他的想像當中只要一個空中樓閣。了解這一點,就曉得必定要從下面的基礎一層一層學上去。所以我們現在以自己錯誤的見解,說這是聲聞法、這個是小乘、這個是不對的,這種概念都錯了。何況現在佛法已經衰敗了,眾生普遍地根性差,也不了解自己條件不夠,總覺得自己最高,認為這個是聲聞乘法,大家不要學,緣覺乘也不要學,我是菩薩,所以我要學最高的,結果就變成像造房子一樣,挖地基、蓋一樓這些都不要,只要把第三層樓造起來就可以了,這種情況就叫謗法。「若毀謗法,其罪極重。」謗法罪是非常重的。前面這個道理除了《遍攝一切研磨經》以外,《地藏十輪經》當中也有很明白的說明。
【《三摩地王》云:「若毀此贍部洲中一切塔,若毀謗契經,此罪極尤重;若弒盡殑伽沙數阿羅漢,若毀謗契經,此罪極尤重。」雖起謗法總有多門,前說此門極為重大,故應勵力而斷除之。此亦若能獲得如前定解即能遮除,故其惡行自趣息滅。此定解者,應由多閱〈諦者品〉及《妙法白蓮華經》,而尋求之。】
贍部洲就是南贍部洲,佛出世在這地方說法。塔有二種:一種是供奉世尊的色身舍利,另一種則沒有舍利。在印度當時來說,塔不是我們現在放骨灰的塔,寺院本身就是塔,寺院裏面最主要的是放世尊的色身舍利及法身舍利(也就是經),或是安放世尊的形像,這是無比珍貴的,如果去毀壞的話,是非常可怕的罪。現在說把南贍部洲所有的塔都毀掉,比起我們毀謗契經說這個經典不對,這兩個罪,毀謗契經的罪比較重,這個罪是非常可怕。另外,「弒盡殑伽沙數阿羅漢」弒就是殺,下面的人殺上面的人叫弒,因為阿羅漢是聖者,凡夫殺聖者,罪是非常可怕的。世間最可怕的罪是「五逆罪」,就是殺父親、殺母親、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殺掉阿羅漢,而且不是一位、兩位,是像恆河沙數那麼多,那太嚴重了;但是,「若毀謗契經,此罪極尤重」,假定我們謗法,說這個經典不對、那個經典不對,這個罪比前面還要嚴重。謗法實際上有很多種,其中以妄說經論不對這種罪最重大,然而我們卻又很容易犯,所以應該努力拿掉它。
對於前面所講的一切聖言現為教授能夠了解的話,自然而然就不會謗法了。所以了解了本論以後,最嚴重的謗法惡行就會自行消失掉了。對於這點要想得到殊勝正確的見解的話,我們不妨多看〈諦者品〉跟《法華經》。
【諸餘謗法之門,如《攝研經》中,應當了知。】\r
其他有關謗法的內涵,應該看《攝研磨經》。《攝研磨經》就是《遍攝一切研磨經》,我們這裡沒有,可是《地藏十輪經》上面所說的內涵,大致跟它類似。我們也可以把這部經拿來恭恭敬敬地閱讀,把裡邊世尊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弄清楚,將來就可以把謗法的過失清除掉。
甲一、甲二已經簡單說明了,下面講甲三。甲一為了特別顯示法的根源清淨,所以說明造本論的大師以及大師的殊勝成就。原則上,我們現在這裡說的,總的是彌勒菩薩,別的是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尊者所提的是修行次第的綱要;根據這個綱要宗喀巴大師就把它的內涵再開闡出來。關於造者殊勝,我們應該要把《阿底峽尊者傳》恭恭敬敬地讀一讀。其次就是要了解尊者所造的很多論中,最究竟圓滿、含攝無遺的就是《菩提道炬論》;同樣的宗喀巴大師所造的很多論當中最究竟圓滿、含攝無遺的就是本論,這是法的殊勝。
有了這兩種殊勝的法,我們是不是馬上就去聽、去學了呢?不是。要先了解用什麼方法去聽、去學。甲三就是告訴我們,要以什麼樣的方法去講說、去聽聞,才能夠跟這個殊勝的法相應。否則,雖然有最好的法,但是我們聽了不一定能夠相應。平常我們總說「信為能入,智為能度」,這文字大家都會講,但我們是不是具足這個條件呢?所以,在《大智度論》上面有這麼幾句話:假定我們不具足聽聞的條件(最主要的是淨信),那麼即使讀很多經典,腦筋也非常好,對於佛法能難、能答(就像我們現在很仰望藏系所保留的辯論,最完整的難、答),但是在佛法當中卻是空無所得,你跟佛法了不相干。以前我曾經不斷地提醒大家,這一次我們能夠有因緣來學習本論,這一點非常重要。
【如是亦如《修次第後編》云:「復次聞及思慧之所通達,即是修慧之所應修,非應修餘,如示跑地,而應隨跑。」】
有一本書叫《修次第》,這是蓮花戒論師(甘馬拉西拉)造的,它分成初中後三編,告訴我們修學佛法要先聽聞善知識的教授,再把自己聽得的道理去思惟、決擇、觀察,才能夠得到聞思相應慧。聞思所通達的這個道理,就是我們將來修的時候應該去修行的,而不是另修別的。就像前面說的先照著地圖看(或者別人告訴我,或者我去聽聞),再照著所聽聞的去思惟,透過聞跟思之後,照著這個地圖去走;現在同樣的,透過了聞思所通達的道理照著去修行。
【如是由此教授,能攝一切經論道之樞要,於從親近善知識法乃至止觀,此一切中諸應捨修者即作捨修,諸應舉修者即以擇慧而正思擇,編為行持次第引導,故一切聖言皆現為教授。】
由於這樣,所以依著這種教授(指本論所講的教授),能夠普遍含攝所有大經、大論的精要。從親近知識開始,按照著次第一直到止觀,這當中所有的內容就是整個佛法的內涵。這些內涵主要分成二部分:一個是不應該做的要捨掉它,這些就依照捨修的方法來修;另一個是應該要做的叫舉修,我們以前不熟悉沒做過的,現在要努力照著去做。不管是捨或者舉都要擇慧,就是依著所聽聞的去正思擇,然後把這個道理依照行持前後的次第來引導。所以在這個部分說明一切聖言(所有佛告訴我們的)都是修行的教授。以上是從正面講,以下從反面說明。
【若不爾者,於非圓滿道體一分,離觀察慧雖盡壽修,諸大經論非但不現為真教授,且於彼等,見唯開闢博大外解,而謗捨之。現見諸大經論之中所詮諸義,多分皆須以觀察慧而正觀擇。】
如果不能了解前面所說的這個重要的特點,會產生什麼誤解呢?就像唸書也是這樣,絕不可能一口氣同時唸完;或者寫字、背書、學國文,或者學其他的東西,不管任何一樣,都是我們要學的全部內涵當中的一部分。假定我們有了正確的了解,就曉得從眼前所學的這個地方照著次第步步深入,彼此相關地慢慢增上。假如我們不了解的話,就會執著在小部分上,這時候尤其麻煩,因為不了解這個重要的特點,對修行把握不住總、別之間的關係,加上自己條件也不夠,不去思惟觀察,執著其中一部分而「盡壽修」,哪怕修一輩子,結果對於大經大論的內涵把握不住,不但不覺得它是真實的教授,反而覺得經論都只是講道理而已。因為沒有透過善知識的引導去正確地學習經論,不了解它的特徵,才會產生棄捨它乃至毀謗的情況。大師說:事實就是這樣(這也是大師親自現證的),所有的大經大論當中所說的道理(把這個道理的精要統攝起來,收攝成《菩提道次第廣論》,乃至於像阿底峽尊者的《道炬論》),這裡面絕大部分都需要以觀察慧而正觀擇。至於觀察慧是什麼呢?佛法的修行可以統攝為止修跟觀修,這個部分後面再講。
【此復修時若棄捨者,則於彼等何能發生定解,見為最勝教授。此等若非最勝教授,誰能獲得,較造此等尤為殊勝教授論師。】
由於不了解經論真正的內涵而棄捨,不照著它去做,這就麻煩了;因為這些道理,你必須透過正確的聽聞,然後思惟觀察,層層深入才能正確地了解它的內涵。假如你棄捨它不照著去做,在這種狀態當中,你已經拿了錯誤的方法去修,怎麼可能對於正確的經論產生定解?一定不可能。我舉個例子,比如說某個東西你沒有嚐過,就給你嚐一嚐,你嚐了以後才會知道味道,修行也是如此,你得親自去體會,照著方法去修;結果偏偏你不照著方法去修,那你永遠也嚐不到,當然就不可能知道它正確的味道了。這就是為什麼佛經當中非常強調「信為道源功德母」,因為這條路我們從來沒有走過,所以你真正走進去的時候,只有靠信心。告訴你怎麼做,你的信心夠就會照著做;再不然理論說明了以後,你覺得願意去試。世間哪一樣東西不是自己親自體驗過了以後,才能夠真正深入體會得到呢?心外的東西是如此,心靈的成長更是如此。所以如果我們棄捨經論而不照著它所講的去做的話,就不會對它的內涵有正確的認識,既然沒有正確的認識,就體會不到它是最殊勝的教授。假定諸大經論不是最殊勝的教授,還能夠找到比這個更好的嗎?佛講的法我們不了解,菩薩、諸大祖師造的論又不是教授,那請問還有誰能夠引導你解脫、成佛,你哪裏能夠再找到更好的教授呢?這裡是反過來說明,再下面又從正面來說。
p. 14 (2)
【如是若能將其深廣契經及釋現為教授,則其甚深續部及論,諸大教典,亦無少勞現為教授,則能發起執持彼等為勝教授所有定解,能盡遮遣妄執彼等非實教授,背棄正法諸邪分別罄無所餘。】
所以,我們如果能夠了解最深、最廣的契經以及諸菩薩、祖師的解釋(就是顯教的經論),都是最重要的教授,那麼對於密教的續跟論,以及其他的諸大教典,也不用太辛苦就能了知其為教授。因為只要照著次第一步步進去都會了解,這些都是眼前最殊勝的教授。了解了以後,我們對它會很珍重,會把它看成是最殊勝的教授,也能夠產生決定不移的信念,這是講正面的效應。反面呢?我們能夠遮止、排遣錯誤的妄執--即前面所說的,認為經論沒有實在的教授,由於這個錯誤而背棄正法的這種邪分別就可以去除乾淨。這一部分就是甲二的第二部分「一切聖言現為教授」,這裏面其實已經含攝了甲二的第三、第四。
【◎ 易於獲得勝者密意者。至言及論諸大教典,雖是第一最勝教授,然初發業未曾慣修補特伽羅,若不依止善士教授,直趣彼等難獲密意。設能獲得,亦必觀待長久時期,極大勤勞。】
透過了本論及《菩提道炬論》乃至於《現觀莊嚴論》的說明以後,對於世尊要告訴我們的深密意趣就容易得到。為什麼呢?「至言」(世尊告訴我們的最究竟的內涵)還有菩薩、祖師所解釋的論,這些雖然是最殊勝的教授,但是對我們「初發業」(即剛開始修行的人)來講,我們都在無明當中,從未習慣過修行,如果直接看經論,很難了解其中的密意。怎麼曉得我們沒有習慣過修行呢?在座諸位想想看,你以前習慣過什麼?道理很簡單,如果你歡喜玩,你就習慣玩;你習慣這個東西,自然會跟這個相應。諸位都有這個經驗,以前在家裏看電視等等,對這些東西都很習慣,不要人教一天到晚就想,然而對修行就不習慣,覺得好苦,為什麼?因為我們沒習慣過。以前那些一學就會,而修行方面學了半天都學不會,為什麼?因為不習慣。我們如果繼續學下去,了解下士道中業的特徵以後,回過頭來再看,不管理論也好,實際也好,都會很清楚地明白這個特點。我們是初學的人,還不習慣於修行,假定不依止真正夠條件的善知識所給我們的教授,而直接去找大經大論的內涵,那不容易獲得;就算能夠得到,也要花很長的時間努力,這從平常很多事情上就可以觀察得到。譬如有經驗的人告訴你,你一聽就會,可是如果不告訴你,要你自己去摸索的話,花了好大的時間都摸不透。世間的小事情尚且如此,何況是佛法!所以,即使我們有條件能夠自己摸索出來,也花掉太多的時間,人生是很短的,允許我們浪費太多的時間去摸索嗎?所以本論的殊勝就在這裡。
【若能依止尊長教授,則易通達,以此教授,能速授與決定解了經論扼要,其中道理於各時中茲當廣說。】
假定能夠依止尊長的教授,那就很容易通達,所以要有二樣東西--一個是通達教授的善知識,一個是師長所通達的教授。換句話說,這個教授是最完整的,還有一位夠條件的善知識來說明,我們就很容易通達;因為這樣的教授,能夠以最快速的方式,讓我們最究竟最正確地了解經論當中的精要。世間人常常說不要走冤枉路;至於學佛假定你能夠找到真實的善知識,又能夠從他得到真實的教授,你不會走一點冤枉路,這個就是最正確的,可惜我們極大部分人走的都是冤枉路。就不走冤枉路這一點來說,依止尊長的教授就是最快速的,這點我們在一開頭就應該有正確的認識。所以假定我們對於《菩提道次第廣論》有了正確的認識以後,還要另外再找直接快速的路,那是顛倒;反之,對《廣論》認識了文字以後,進而要步步正確地把握住內容,這樣才對,如果只是嘴巴上面講講,實際上對《廣論》並沒有正確的認識。這是法殊勝的第三點。
【◎ 極大惡行自行消滅者。如《白蓮華》及〈諦者品〉宣說,一切佛語,或實或權,皆是開示成佛方便。】
第四個殊勝:很多可能產生的惡業,不必努力就能夠消滅了,這個很特別。修行最重要的二件事情:淨罪、集資,「淨罪」就是我們以前造的惡業,要把它淨除。淨除惡業要花很大的努力;就像我們身上或者地上弄髒了,要把它洗乾淨,要花很大的努力一樣。對本論如果了解的話,不用去努力,很多極大的惡業自然就消失了,有這樣的好處。本來你要花極大的氣力去懺悔以拿掉惡業,現在你只要學本論,前面的好處得到的時候,謗法的惡業也自然就消失掉,一舉兩得。佛所講的法中,有很多講權,有很多講實,都是告訴我們成佛的方便。《白蓮華》就是《妙法蓮華經》,一開頭的〈方便品〉就說,世尊因地當中為救一切眾生而發願修行,成佛後,覺得佛法實在太深廣了,很難對眾生宣說。後來想想三世諸佛無一例外,佛法雖然很深廣,還是要教眾生。眾生的條件太差了,所以就用種種的方便、善巧,一步步地引導,道理說明了以後,再引用很多譬喻,像火宅喻、三車喻等,告訴我們他最究竟的本懷。所以《法華經》上面講,佛說法幾十年後才開權顯實,前面是權--方便、權宜之計,現在整個敞開來告訴你,其實前面說的這些內涵,都是世尊為了引導我們成佛而開示的種種方便。
【有未解是義者,妄執一類為成佛方便及執他類為成佛障礙,遂判好惡,應理非理,及大小乘,謂其菩薩須於是學,此不須學,執為應捨,遂成謗法。】
有一些人不了解這個道理,以他虛妄錯誤的執著,認為有一些是成佛的方法,有一些不但不是,反而是成佛的障礙。認為是的就歡喜,反之,不是的就不歡喜,所以就妄判這個好、這個壞;這個合理、這個不合理;這是小乘、這是大乘;這些是菩薩要學的、這些是菩薩不要學的。在此情況下,不要學的當然會捨棄,這就是謗法。其實世尊說得很明白,這一切都是成佛要學的,因為條件不夠,所以告訴你先從這裡開始,大小之分是個方便,你必須透過這個方便學上來。
【《遍攝一切研磨經》云:「曼殊室利,毀謗正法,業障細微。曼殊室利,若於如來所說聖語,於其一類起善妙想,於其一類起惡劣想,是為謗法。若謗法者,由謗法故,是謗如來,是謗僧伽。」
這裡先提出世尊的教誡,說:文殊師利,毀謗正法的罪很微細。由於它很微細,我們自以為沒有造,因為這個障礙太細了,我們看不見。就像我們平常做很多事情,心很粗,所以很多細的錯誤都看不見一樣,同樣地,謗法也是如此。什麼樣是「謗法」呢?如來所說的聖語,一定都是對眾生有利益的,如果認為有一類是善妙的,有一類是惡劣的,這樣的想法就是謗法。我們凡夫越是差的人,開起口來通常都是不好的,難得說一句好話;反之,一個人品德越好,他的好話越多,到成了佛,他要嘛不開口,開起口來,絕沒有一點錯的。佛絕沒有任何一句戲論,不要說開口,乃至於笑一笑,弟子看見世尊笑了,一定會問:世尊您為什麼微笑?世尊不會無緣無故有任何表示,如果有表示,一定有特別的因緣。所以我們要了解,世尊講的全部的話都沒有錯,而我們現在說這個對、這個錯,這都是謗法。
謗法者不但謗法,還謗佛、謗僧。因為法是佛講的,假定你覺得這個法不對的話,那是不是表示佛講錯了,或者這個法可能沒錯,但不應機?以佛來講當然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所以假定我們謗法的話,等於是謗佛。為什麼是謗僧伽呢?所謂僧伽是照著佛的法如理修行的人,現在你說這個法錯了,那照著修行的人豈不是也錯了,這個是很嚴重的。所以如果我們真的謗法的話,就等於佛、法、僧三寶俱謗,這是非常嚴重的罪,這是推廣來說,下面進一步說明謗法的形式。
p. 15
【若作是云,此則應理,此非應理,是為謗法。若作是言,此是為諸菩薩宣說,此是為諸聲聞宣說,是為謗法。若作是言,此是為諸獨覺宣說,是為謗法。若作是言,此者非諸菩薩所學,是為謗法。】 若毀謗法,其罪極重。】
我們常會說,這個法是對的,那個法是不對的,這就是在謗法;有時候會說,這是對菩薩講的,這是對聲聞講的,這也是謗法。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是以分別的心情妄說是非。實際上《妙法蓮華經》當中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佛對三乘人是講三乘法,所以聲聞法、緣覺法,實際上是因為這些人的根性就是這樣,對這些人來說,只有透過這樣的方法引導他才能成佛;所以請問佛說的法,到底是聲聞法?還是緣覺法?還是菩薩法?
《遍攝一切研磿經》上面講:假定有人說,這個是為諸菩薩講的、這是為諸聲聞講的,這是謗法。那我們會問:「《妙法蓮華經》當中佛親自說,對很多人講聲聞法,對另外很多人則是講大乘法,那這二部經不是矛盾嗎?」我們不了解才會矛盾,《法華經》上面很清楚地說明:世尊出世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濟度眾生,用無上圓滿的菩提大法藥救,可是眾生的條件不夠,所以眼前以他相應的方法來告訴他,讓他步步上去,透過這個方法,使他究竟能夠圓滿無上菩提。就以唸書來說,譬如我們希望唸到博士,但是現在還只是一個小學生,你能不能把博士的課程教給他?不行,你必須先教他小學的課程。小學的課程雖然淺,但卻必須透過這個根底走上去才能唸到博士,所以小學是博士的基礎。又例如造房子;佛經裡面有這麼一個故事:一位鄉巴佬突然發了大財,有一天到城裡去,看見一棟很漂亮的三層樓的樓房,對比鄉下破破爛爛的房子,他很高興地想:我們的房子都是平平矮矮的,那三層樓房不但漂亮,站在上頭又可看得很遠。因為他有錢,所以回鄉下之後找了人來造房子,他跟造房子的人說:「你幫我造一幢三層樓的房子。」造房子的人就先挖地基,把基礎穩固,鄉巴佬見了就說:「我要的房子是三層樓,你挖地幹什麼?」工人回答:「一定要挖地基,才能將房子造起來。」鄉巴佬只要地上的三層樓,所以就跟工人說:「你只要給我蓋第三層就好了,下面的不要。」他的想像當中只要一個空中樓閣。了解這一點,就曉得必定要從下面的基礎一層一層學上去。所以我們現在以自己錯誤的見解,說這是聲聞法、這個是小乘、這個是不對的,這種概念都錯了。何況現在佛法已經衰敗了,眾生普遍地根性差,也不了解自己條件不夠,總覺得自己最高,認為這個是聲聞乘法,大家不要學,緣覺乘也不要學,我是菩薩,所以我要學最高的,結果就變成像造房子一樣,挖地基、蓋一樓這些都不要,只要把第三層樓造起來就可以了,這種情況就叫謗法。「若毀謗法,其罪極重。」謗法罪是非常重的。前面這個道理除了《遍攝一切研磨經》以外,《地藏十輪經》當中也有很明白的說明。
【《三摩地王》云:「若毀此贍部洲中一切塔,若毀謗契經,此罪極尤重;若弒盡殑伽沙數阿羅漢,若毀謗契經,此罪極尤重。」雖起謗法總有多門,前說此門極為重大,故應勵力而斷除之。此亦若能獲得如前定解即能遮除,故其惡行自趣息滅。此定解者,應由多閱〈諦者品〉及《妙法白蓮華經》,而尋求之。】
贍部洲就是南贍部洲,佛出世在這地方說法。塔有二種:一種是供奉世尊的色身舍利,另一種則沒有舍利。在印度當時來說,塔不是我們現在放骨灰的塔,寺院本身就是塔,寺院裏面最主要的是放世尊的色身舍利及法身舍利(也就是經),或是安放世尊的形像,這是無比珍貴的,如果去毀壞的話,是非常可怕的罪。現在說把南贍部洲所有的塔都毀掉,比起我們毀謗契經說這個經典不對,這兩個罪,毀謗契經的罪比較重,這個罪是非常可怕。另外,「弒盡殑伽沙數阿羅漢」弒就是殺,下面的人殺上面的人叫弒,因為阿羅漢是聖者,凡夫殺聖者,罪是非常可怕的。世間最可怕的罪是「五逆罪」,就是殺父親、殺母親、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殺掉阿羅漢,而且不是一位、兩位,是像恆河沙數那麼多,那太嚴重了;但是,「若毀謗契經,此罪極尤重」,假定我們謗法,說這個經典不對、那個經典不對,這個罪比前面還要嚴重。謗法實際上有很多種,其中以妄說經論不對這種罪最重大,然而我們卻又很容易犯,所以應該努力拿掉它。
對於前面所講的一切聖言現為教授能夠了解的話,自然而然就不會謗法了。所以了解了本論以後,最嚴重的謗法惡行就會自行消失掉了。對於這點要想得到殊勝正確的見解的話,我們不妨多看〈諦者品〉跟《法華經》。
【諸餘謗法之門,如《攝研經》中,應當了知。】\r
其他有關謗法的內涵,應該看《攝研磨經》。《攝研磨經》就是《遍攝一切研磨經》,我們這裡沒有,可是《地藏十輪經》上面所說的內涵,大致跟它類似。我們也可以把這部經拿來恭恭敬敬地閱讀,把裡邊世尊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弄清楚,將來就可以把謗法的過失清除掉。
甲一、甲二已經簡單說明了,下面講甲三。甲一為了特別顯示法的根源清淨,所以說明造本論的大師以及大師的殊勝成就。原則上,我們現在這裡說的,總的是彌勒菩薩,別的是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尊者所提的是修行次第的綱要;根據這個綱要宗喀巴大師就把它的內涵再開闡出來。關於造者殊勝,我們應該要把《阿底峽尊者傳》恭恭敬敬地讀一讀。其次就是要了解尊者所造的很多論中,最究竟圓滿、含攝無遺的就是《菩提道炬論》;同樣的宗喀巴大師所造的很多論當中最究竟圓滿、含攝無遺的就是本論,這是法的殊勝。
有了這兩種殊勝的法,我們是不是馬上就去聽、去學了呢?不是。要先了解用什麼方法去聽、去學。甲三就是告訴我們,要以什麼樣的方法去講說、去聽聞,才能夠跟這個殊勝的法相應。否則,雖然有最好的法,但是我們聽了不一定能夠相應。平常我們總說「信為能入,智為能度」,這文字大家都會講,但我們是不是具足這個條件呢?所以,在《大智度論》上面有這麼幾句話:假定我們不具足聽聞的條件(最主要的是淨信),那麼即使讀很多經典,腦筋也非常好,對於佛法能難、能答(就像我們現在很仰望藏系所保留的辯論,最完整的難、答),但是在佛法當中卻是空無所得,你跟佛法了不相干。以前我曾經不斷地提醒大家,這一次我們能夠有因緣來學習本論,這一點非常重要。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06
- 文章: 33482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道前基礎 - 聽聞軌理
道前基礎 - 聽聞軌理
p. 15 (7)
※﹝如何講聽二種殊勝相應法中分三:①聽聞軌理,②講說軌理,③於完結時共作軌理。﹞
分成三部分:怎麼聽、怎麼講,這是同時的;還有講完了、聽完了以後,應該怎麼做。「軌」是軌則,它有一定的方法;為什麼要用這個方法,有它的原因,這是「理」。我們現在學的時候採取因明的方法,把很多深刻的理論,很簡單地提出它的宗,然後說明為什麼要這樣;比如我們現在要學某個東西,必須如何做,那就是方法--軌,然後說明為什麼原因--理。通常還要有一個「喻」,實際上「喻」就是證明照著這樣的方法去做,就得出這樣的結果。「喻」是過來人的經驗,對你來說這是個喻,如果你自己照著去做,就會得到這個果。對我們修學佛法而言,這一點是絕端重要的。
如果你條件夠了,一講軌則,告訴你要這樣做,你就毫無條件地接受去做,那是第一等人。其次則是要聽聽什麼道理,覺得對了,就願意跟著去做。再差一點的,是找一個榜樣,跟著這個榜樣去做。我們要懂得軌理的特徵就是這樣。因此,在佛法裡邊,特別是現在我們這個法是藏系傳過來的,藏系的歷代傳承祖師都非常重視講聞軌理。這個如果做不好的話,我們就變成前面所說的,儘管能說、能辯得頭頭是道,卻都是戲論。
※﹝初中分三:①思惟聞法所有勝利,②於法法師發起承事,③正聽軌理。今初﹞
這本《菩提道次第廣論》,對我們學的人來說,第一件事情是聽,聽好了以後照著去做,做到了以後隨分隨力講給別人聽,聽及說彼此之間一定是這樣的關係,所以首先說明怎麼聽。並不是馬上就去聽,在聽之前第一步,必須好好認真思惟聽聞佛法有非常殊勝的好處--不是普通的好處,是非常殊勝的。簡單來說,普通的好處是眼前有好處,將來不一定好;現在這個好處是將來一定好,眼前也一定好。眼前的好處叫現前增上生,將來的好處是究竟決定勝。這兩個究竟圓滿的時候,一個就是報身、一個就是法身,這個才是真正我們要的。那麼從哪裡開始呢?從聽聞佛法開始,這個才是真實不虛的。
為什麼要先思惟聞法的勝利呢?假定我們能夠認真思惟,就會產生推動我們去聽聞的功效。因為我們除了有很多事情要做之外,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性,我歡喜這樣、我要那樣……。如果沒有一個有力的推動力量,不可能將重心放在佛法上面。尤其是凡夫,每一個人都隨順著習氣轉。就拿我們來說,今天是假日,可是我們會覺得這個節慶沒有什麼太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學習佛法,假定內心沒有什麼推動力的話,誰願意跑來坐在這裡上課?所以說,要扭轉我們的習氣,以及在很多的選擇當中,能夠摒棄所有世俗的一切,而一心一意追隨佛法,必需要的條件就是要曉得它有什麼特別的好處。在未聽聞之前,我們對這個一無所知,因為一無所知,所以很難放棄眼前的很多好處,而追求這個非常陌生的東西。雖然這道理非常簡單,但是我們不一定能夠體會得到;或者雖然理論上了解了,如果不去認真思惟的話,這個理論對我們還是不會產生真正的功效,所以之前先要好好地思惟。經過了這個思惟以後,會策發我們的內心,「對!這個就是我要的。」
既然是我想要的,平常我們會馬上就要去聽了,但這裡不是這樣。第二個是於法跟法師要發起承事。為什麼要侍候法師、侍候法?人可以侍候,那法要怎麼侍候?實際上,就是要如實、如理地依所聽到的法去做。可是我們現在還沒聽見法,這又是怎麼講呢?實際上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對於很好的而且必須做的事情,雖然我們有心想做,可是條件不夠的話,還是做不到,所以要藉著承事法師跟法來集聚資糧。資糧有兩種:福德資糧、智慧資糧,詳細的內涵後面會說。如果資糧不夠的話,聽了還是沒有用。假定根本碰不到這麼好的法,那本來都是戲論,有也好、沒有也好,但是這麼好的法,我們聽見了不好好去做豈不可惜!何況還有更嚴重的事情,假定聽見了這樣的法而不好好去做,聽久了以後慢慢地疲掉了,對我們反而有損害。所以我們真正要去做的話,一定要一鼓作氣地努力,而這個時候承事法跟法師就非常重要。總之,透過了思惟聽聞佛法的殊勝利益以後,心裡很好樂,這時如果馬上去聽,因為資糧不夠,或者聽不懂、或者聽了不相應,這樣都是很可惜的。所以第一步要集聚資糧,然後再正式去聽,才能夠正確地聽懂、做到。
現在我們先看第一部分思惟聞法勝利。詳細的內容,整個《廣論》後面告訴我們的都是,現在所談的是最簡要的。即使我們現在沒有很深廣的認識,也應該從最淺近的這地方趣入,步步深入,自然會有相應之處。
【◎ 《聽聞集》云:「由聞知諸法,由聞遮諸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
《聽聞集》有這麼一段話,分四個步驟,第一個是由於聽聞才能夠了解一切法。「法」是指什麼?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現在我們所講的法,是宇宙間存在的一切的事物,我們總括起來稱為法,從我自己的身心,到外面客觀的一切。世間人覺得好像客觀宇宙跟我們沒關係,可是我們生活在這個裡邊,法就是我們面對著的這一切。本論一開頭的時候就很明確地告訴我們,這裡所講的是「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範」,就是要想成佛的所有的內涵,這就包括客觀存在的一切跟你自己的身心。在沒有聽聞佛法之前,我們對於這個都不了解,必須聽聞以後才能了解。也許有人會說:「怎麼會不了解?實際上每一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一點認識。」假定我們安於作一個凡夫,那的確夠了;假定要成佛,不但不夠,而且絕對錯了。我們都在無明黑暗當中,雖然曉得一些東西,觸摸得到,感受得到,可是並不了解這些事情真正的內涵,所以一定要經過聽聞。簡單來說,我們所以要成佛是因為要離苦得樂,換句話說苦樂是我們最重要的問題,但什麼是苦、什麼是樂卻不知道,為什麼會有苦的事情出現、有樂的果報呈現,也不知道。對於苦樂我們不認識,苦樂的因也不認識,佛說的苦、集、滅、道,就是這個內涵。一定要透由聖者(從佛菩薩、祖師們乃至善知識)告訴我們,我們才了解。比如我們現在來到寺院,放棄了世間人以為好的東西,剛開始因為我們不知道,對世間所謂好的這一套東西樂此不疲,怎麼捨也捨不掉;現在了解了,知道原來這些都是毒藥,我們叫它魚餌,看起來好像蠻好的,吞下去馬上要命,痛徹心肺,眼前無比痛苦,將來更是永遠受苦。所以依佛法來說,我們對世間的真相根本不了解,必須要透過聽聞才知道。
聽聞了知道了以後,我們當然不願意要苦,那從哪裡開始下手呢?「遮諸惡」。惡就是苦的因,既然不願意苦,那苦因要遮止,正確的方法就必須透過聽聞,所以第二個是聽聞佛法以後才能夠遮止諸惡,就是不再去做我們不要的、不應該做的那些事。之所以要這樣去做,是因為我們希望獲得我們要的。惡遮止了以後,必須去做該做的事情。平常我們雖然做很多事情,可是沒有真實的意義。所以惡遮止了以後,進一步凡是沒有意義的事情,統統要斷除。最後就能得到我們所要的真正的涅槃之果。涅槃就是寂滅,世間所有的苦因全部解決掉了,所以苦果自然也不見了。以上是文字解釋。
至於內涵,第一個是聽聞了以後,曉得如理的取捨,這個才是我要的、這個是不要的,因此能夠把一向以來由於迷惑而做錯的事捨掉,走上我們該走的路,現在稱這條路叫出家、出世。我們走上出家修行之路,要照著次第走,首先要把苦樂的因弄清楚;以前照著錯誤的方法去做的,現在要遮止,這個叫戒。遮止了以後,把全部的精神貫注在學定,有了定才能夠生慧,有慧才能真正照破諸法的實相而見到二無我,證得涅槃之果,這四個是非常清楚明白的一定的次第。而正確的都要從聞開始,而且一直學下去都需要聽聞。
【又云:「如入善覆蔽,黑暗障室內,縱然有眾色,具眼亦莫見。如是於此中,生人雖具慧,然未聽聞時,不知善惡法。如具眼有燈,則能見諸色,如是由聽聞,能知善惡法。」】
《聽聞集》當中又舉了一個比喻:就像進到一個黑暗的房間裡面,因為各式各樣重重的障礙遮得很厚很牢,所以光線完全透不進去。在這個情況之下,這個房子裡邊有很多美妙的東西--眾色,我雖然有眼睛,但是因為沒有光明,所以還是看不見。就像這個比喻,我們現在得到了人身,雖然也有辨別是非好壞的能力,但是在沒有聽到正確、如法的開示之前,我們並不曉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第一偈是比喻,第二偈說明我們的實際狀況。第三偈是說,就像我們具足眼睛,也有光明,那麼就能夠看見這個屋裡各式各樣的東西;同樣的道理,由於我們與生俱有的辨別是非的智慧能力,然後又透過聽聞善知識的指導,了解什麼是對、什麼是不對,對的事情要做、不對的事情不要做,然後步步深入,才能夠究竟地得到涅槃,解決生死輪迴的痛苦。
【《本生論》亦云:「若由聞法發信意,成妙歡喜獲堅住,啟發智慧無愚癡,用自肉買亦應理。」】
這裡告訴我們應該用什麼態度來聞法。假定能夠透過前面所說的這些道理,一層一層地深入,透過這樣的方法正確地聽聞(當然正確地聽聞之前,還要依止善知識,還要積聚很多資糧,眼前我們只要照著《廣論》去做就可以),聽聞了以後會產生什麼效應呢?發信意。發就是啟發,我們遇境逢緣一定會策發內心當中的感受,心會動一下,這個叫發。可是大部分情況動一下就完了,這沒有多大的意思;有很多情況是啟發了這個心以後,使得我們能夠跟著它走。現在要啟發的叫「信意」。「信」有兩個不同的解釋方向:一個是以世間共通的來說,我相信你或不相信。佛法除了這種相信不相信以外,還有更深一層的內涵。佛法的法相上對信的說明,我簡單解釋一下。法相就是解釋這個名詞以及它所代表的內涵,透過這個對照看看我們相應到什麼程度,是用來觀照我們自己內心的。
信在法相上的定義是:於四諦、三寶、業果等深忍樂欲,心淨為性。世間都是虛妄的,只有佛開示我們的道理,或者說實、德、能的內涵,這個才是真實的、該信的;世間的一切因為是虛妄的,所以沒有真實的功德,而三寶有功德、有能力。特別是指什麼能力呢?就是能夠轉過患為功德,使我們能夠由凡夫而成就佛道,這是很重要的。這些道理就是現在這裡所講的,聽了以後我們對它會有正確的認識。平常我們聽完了以後,心裡會懷疑:到底對不對啊?好像對,但還有一點疑問。假定說我們聽到一個道理,經過仔細觀察,覺得它天衣無縫而且合情合理,真實指出問題真相,那我們對它就會確定地忍可。「忍可」就是完全接受,完全認同。現在要到什麼程度?深忍。內心中深深地、絕對堅忍不動地完全接受。假定我們真正深忍的話,就會願意追求它,覺得這個就是我要的。比如說別人告訴你這個東西很好,可是你還有些懷疑,在這種情況之下不管他怎麼講,我想你不會照著他的話去做。假定經過了仔細推敲觀察以後,發覺他講的是真的,這東西確實好,你完全了解而且真正打動你的心,那麼你一定會想辦法去獲得,更何況這個好正是我們希望的。反過來,有好就一定有不好的那一面,而不好的那一面卻是我們現在具足的,既然透過聽聞了解了我們現在的不理想,而它這個才是我們要的,那我們會不會積極地跟著它去,希望能得到這個好的東西?所以如果真正能夠深深地忍可這裡所講的法,一定會產生很強盛的好樂之心。那麼這個法是講什麼道理呢?心淨為性。它能夠淨化我們的內心,平常我們內心是在煩惱的狀態,煩惱的行相這裡不細講。我們聽了以後,對於實、德、能產生深忍樂欲,能夠淨化煩惱,這就是佛法講的「信」。
現在透過聽聞佛法以後,內心發起正確的信心,在這個情況之下有什麼效果呢?成妙歡喜獲堅住。平常我們對世間很多東西也會歡喜,可是這個歡喜不妙,妙歡喜是真實無欺的。比如我們剛才說的魚餌,魚吞餌的時候蠻歡喜,一吞下去就不妙了。世間有太多的東西乍看之下覺得很好,實際上不然。佛法因為是正確的、深遠的,而且是奧妙的,我們聽聞以後啟發信意,真實地歡喜,然後內心當中一步一步深入,就能夠獲堅住。如果是不好的話,我們後悔都來不及,怎麼可能堅住?因此聽聞的時候千萬不要單聽文字,然後在口舌上面一直談,那樣絕對不可能由內心上淨化我們的煩惱,所以也不可能成妙歡喜;既然不妙歡喜,怎麼可能堅固地安住在我們身心上?這個很重要,這是聽聞佛法的特點。
佛法最重要的是啟發智慧。我們之所以引發種種痛苦,無非是因為愚癡,而愚癡的正對治是智慧。愚癡跟智慧並不是如世間說的笨跟聰明。智慧指的是對於緣起因果的事理法則,對業果、三寶、四諦這些道理有正確的認識;簡單來說,包含了緣起、性空(這是一件事情的兩個面),以及跟它相關的整個的佛法。有了這個智慧以後,愚癡無明的大病就能夠淨除。所以說能夠啟發淨信心然後照著去做的話,就能夠獲妙歡喜。法是非常難得的,我們要努力去尋求,乃至於拿自己身上的肉去換,所以論上說「用自肉買亦應理」。
我們現在學法的人,往往不了解這個必需要的條件--就是前面說的,第一個,對法的是非、善惡不了解;第二個,對自己資糧夠不夠不了解。我們既然宿生有善根來出家了,特別要把握住這個特點。當年我的老師一再告訴我,當時我不太懂,現在經過了幾十年才漸漸真實地體會到他一直說「資糧不夠沒有用」的意思。到底什麼是資糧,我實在說不上來,可是吃了很多苦頭以後,現在才真正了解集聚資糧非常重要。這件事情不僅僅是藏系三大寺他們非常強調,其實我們學佛法整個的過程都是如此。我們在常住,如果覺得自己是來修學佛法的,當大老爺,別人燒好了飯給我吃,吃好了飯有人講法給我聽,聽好了讓我去修行,這是絕端的錯誤。我們來了以後應該集聚資糧,該是我掃廁所,我就去掃,要燒飯,我去燒,應該這樣努力,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最近看到一則有關集聚資糧的故事。民國以來有幾位了不起的大法師,其中一位是倓虛大師,他是東北人,是諦閑老法師的法子,非常精彩。在他的《影塵回憶錄》裡面講到一位曬蠟燭的法師。為什麼叫曬蠟燭的法師呢?我們平常供佛的時候要香、燭、花、燈,在大陸上不像這裡天氣暖和,而且現在種花的人很多,以前窮苦的民間,花不像現在這般普遍,但是用燈跟燭供佛是一定有的。現在我們用的這種蠟燭叫做洋蠟,是用石油提煉出來的,所以不太容易融化,以前的蠟好像是植物提煉出來的,比較容易融化,所以那種老式的蠟燭是不能放在太陽下曬的。現在這位法師,他把蠟燭放在太陽下面去曬。
揚州的金山寺是大陸江浙一帶最精彩的一個禪宗叢林,出了很多人才,在那寺裡有一位法師腦筋很笨,大家平常都拿他開玩笑,他也不在乎,實際上他也不懂。江浙一帶到了春天下過梅雨之後,很多東西發霉,需要曬。叢林裡面有一個習慣,每年會曬藏經,曬了以後收起來。那一天大家都在曬,這位很笨的法師是香燈師,要關照大殿裡的東西。大家都在曬,他想:我大殿裡面沒什麼東西好曬的。人家說:欸!那個蠟燭發霉了,你也拿出來曬一曬。他說:對呀!就把蠟燭拿出來,一看真的上面已經發霉了,他就把蠟燭拿去曬。那個蠟燭是不能曬的,一曬就融掉了。以前那個老方法做的蠟燭,裡邊有硬硬的一根蠟蕊,結果曬了以後,蠟燭都融化凝結成一塊一塊的,裡邊的蠟燭蕊子一根根地露在外頭。到了晚上他去收,咦!怎麼蠟燭不見了呢?一看,只剩一根一根的蕊子,蠟燭油都流在地下。他自己也並不懂,他想大概曬完了應該這樣,所以他就把一根根的蕊子收起來,再把那些融化的蠟燭油一塊塊挖起來,裝在罈子裡收好。到了晚上要點蠟燭了,蠟燭本來裡邊是蕊子,外面是紅顏色的蠟,可是他拿出來的蠟燭,外面沒有了,只剩裡邊那個蕊子,他拿來點了以後就上殿了,他也忘記了。維那看到就很驚訝地問:今天晚上的蠟燭是怎麼一回事?他回答說:今天我把它曬了一下就變成這樣。大家曉得他是個非常傻的傻瓜,平常要是出狀況的話,一定會處罰他,可是大叢林裡面的維那師都是有一點工夫的,即便沒有真的工夫,當著大眾很嚴肅的場面發脾氣也不對,所以他就忍住了。轉念一想:這個傢伙!笨頭笨腦,人家跟他開玩笑,上了當了也不知道,說他也沒用。所以他就說:「某法師啊!像你這樣聰明的人,留在我這裡太可惜了。現在諦閑大法師在溫州頭陀寺開講座,要最好、最聰明的人去。法師你這麼了不起的人,應該去聽經,留在我們這裡是沒用的。」曬蠟燭的法師聽了很高興,心想:「哦,我居然還這麼好啊!對對對!像我這麼聰明的人不應該在這裡坐禪,我應該要去。」那位維那師就說:「既然這樣,你就早點走吧!」人家都在暗暗地笑他,他居然好高興,馬上打包行李,請了假,就到諦閑大師那裡去了。
因為諦閑大師那裡學教的人不太多,所以他就告訴客堂(客堂就是叢林裡負責接待外人的地方):凡是外面有人來學教的,不論老少,我們總好好地接待他,給他機會。結果那位曬蠟燭的法師傻頭傻腦地跑來,知客師一看這個人又憨又直又傻的,覺得很奇怪。以前大陸上坐禪的門庭跟講教的,彼此各有各的概念,大家不大能夠相容,現在居然一個坐禪的道場叫他來,總有些原因。於是就問他:「你在那裡好好的一個大叢林,為什麼會來呢?」他答:「我的維那師父告訴我,像我這麼聰明的人應該來學教……。」他居然把那個故事就搬出來了,知客師一聽,這麼一個大傻瓜跑來,但他一想到老法師說的,反正不管什麼人來學教,總要好好地接待他,所以就替他安單了。來了以後當然會晉見諦閑大師,像那種大德,絕對不會像我們一般人從表面去看事情,就問他:你從哪裡來啊?他答:我是從金山寺來的。大師一聽,這金山寺是禪宗的道場,就問他:「你怎麼會來的?」他就把事情的經過講出來。大師一聽曉得這個人資糧不夠,就說:「好!好!你發心來,非常好,但是資糧很重要,要先在常住行苦行,現在你去掃廁所。」他就很認真地去掃廁所,反正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他都做,在那裡苦苦地做苦工,一做就做了十幾年。剛開始的時候有人告訴他:「既然要來學教,就要聽法啊!」他說:「老法師告訴我資糧不夠,要在這裡做。」他就有這種絕對的信心。後來老法師告訴他:「你現在可以稍微來聽聽看。」剛來的時候一個大字都不認識,就這樣熬下去,後來竟成為頭陀寺中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法師。
諦閑大師因為是當時國內最了不起的一位教下的大師(這都是再來人喔!你們可以去看他的故事,非常感人),全國上下都請他去講經。講經的時候要請幾個重要的人,萬一老法師有事情,可以當附講,這個人必須是弟子當中最精彩的人。當時那位曬蠟燭的法師已經變成了學生當中最精彩的,所以老法師就要他跟去。後來也到了金山寺去講經,講了一座以後,老法師身體不好,就叫曬蠟燭的法師來附講,結果從頭講到尾。當初那位維那笑他,把他趕走的時候還跟他說:「你這個聰明人將來學好了以後回來講,我來給你做維那(做維那就是侍候他)。」本來在大叢林裡,要做到維那很不容易,經過了十幾年,這位維那還在那裡,於是真的就為那位曬蠟燭的法師做維那。
近代雖然佛法衰頹了,可是這種類似的故事仍有許多,這都不是笑話,都是真實的,老一輩的人很多都曾看見過這種人。倓虛老法師與這位曬蠟蠋的法師在一起過,曉得這個人。我們現在總不會像曬蠟燭的法師那麼笨吧!假定我們肯好好地再多集一點資糧,我想成就應該不只如此;反過來說,我們今天有了這麼好的資糧,假如自己驕傲而不好好努力的話,絕趕不上那位曬蠟燭的法師。佛法很實在,一點都虛假不了。那位曬蠟燭的法師還沒有真的用自肉買,可是他的確肯做人家不願意做的事情,實際上也就是告訴我們這個內涵。像這種地方,但願我們不要把它當成文字看,否則腦筋最好的人,總覺得自己最了不起,實際上他一定跟法最不相應,聽見了法,他就拿著法到處去觀察、到處去辨別,只在文字上面轉,而不能淨化自己的身心。萬一條件不夠,要好好集聚資糧。
【聞除癡暗為明燈,盜等難攜最勝財,是摧愚怨器開示,方便教授最勝友。雖貧不變是愛親,無所損害愁病藥,摧大罪軍最勝軍,亦是譽德最勝藏,遇諸善士為勝禮,於大眾中智者愛。】
這是說由於聽聞而能夠淨除愚癡。通常我們稱愚癡為無明,就是黑暗,因為愚癡,所以事實的真相看不見。就像前面告訴我們的,聽聞佛法是一盞明燈,能夠讓我們真實地認識真相。認識了以後,才能夠真正去實踐,實踐了就有功德,所以下面說「盜等難攜最勝財」。平常我們有很多東西,比如說有錢、有勢、有各式各樣的東西,這些都會被人家拿走的。你有錢的話,或者小偷、強盜來取,或被敗家子散盡,然後天災人禍、不安全等,所以說錢財是五家所共。佛法不是這樣,如果我們了解了以後真實去做的話,沒有人能夠拿得走。佛法所看的是業,惡業沒有人代你受,善業也同樣的沒有什麼外緣能夠搶走,這個才是真正最殊勝的。還有,「是摧愚怨器」,摧是摧毀、摧破,我們真正的怨敵就是愚癡無明。世間上要想摧毀怨家敵人,是用刀槍等武器,而現在對愚癡這個怨家,則是用「法」這個武器,所以說聞法是摧毀愚癡怨家最好的武器。「開示方便教授」是說能夠指示我們,開啟正確的方便(就是成佛的種種正確的方法、教授),那才是最殊勝的朋友。我們有各式各樣的朋友,有些是酒肉朋友,有些是道義之交,現在這個是最殊勝的法友。
世間一般最親近的就是親戚,可是世間的親人在很多情況之下還是會背叛我們,即使不背叛,到死的時候也各走各的。世間的背叛通常是因為你窮了,所以有一句話:「高頭白馬萬兩金,不自親來強就親,一朝馬死黃金盡,親者如同陌路人。」有一天馬死了,黃金散盡了,以前來親近你的人如今就像陌生人一樣,實在亳無可以貪戀之處。現在是再貧再窮,它還是一樣絕對不會離開你,所以聞法是我們真正可愛的親友。還有,平常有了病要吃藥,藥就算是能治病,但吃下去很苦,而且總有它的副作用,現在這個能夠治療我們心中愁病的藥對我們亳無損害。「大罪軍」指的是惑業,能夠摧破最最嚴重的這個罪業的軍隊,就是最殊勝的佛法。「亦是譽德最勝藏」,譽就是讚譽、稱讚,是最好的讚美德行的方法。
「遇諸善士為勝禮」,對於善士我們通常都非常尊重恭敬,要供養他最好的禮物,最好的禮物就是佛法。比如對做弟子的人來說,老師給我們的佛法對我們最有用,反過來,弟子對老師也是再沒有比法供養更好的。老師當中最好的是佛,佛告訴我們最好的供養就是如法的供養。而如法的供養要從聽聞開始,先聽懂了道理,然後依法去實踐。所以這個是供養一切真正的善士(也就是跟法相應的這些人)的最殊勝的禮物。「於大眾中智者愛」,現在有各式各樣的團體,有世俗的,或是出世間的。在世間你不管做什麼,通常有人歡喜,有人不歡喜;而佛法在大眾當中,會為智者所愛。真正有智慧的人(也就是佛菩薩)都會喜愛;那些沒有智慧的人,他們不一定愛。像這種沒有智慧的人,但願他不要愛,他來愛你,你也愛他,你就完了,世間就是這樣的狀態。
p. 15 (7)
※﹝如何講聽二種殊勝相應法中分三:①聽聞軌理,②講說軌理,③於完結時共作軌理。﹞
分成三部分:怎麼聽、怎麼講,這是同時的;還有講完了、聽完了以後,應該怎麼做。「軌」是軌則,它有一定的方法;為什麼要用這個方法,有它的原因,這是「理」。我們現在學的時候採取因明的方法,把很多深刻的理論,很簡單地提出它的宗,然後說明為什麼要這樣;比如我們現在要學某個東西,必須如何做,那就是方法--軌,然後說明為什麼原因--理。通常還要有一個「喻」,實際上「喻」就是證明照著這樣的方法去做,就得出這樣的結果。「喻」是過來人的經驗,對你來說這是個喻,如果你自己照著去做,就會得到這個果。對我們修學佛法而言,這一點是絕端重要的。
如果你條件夠了,一講軌則,告訴你要這樣做,你就毫無條件地接受去做,那是第一等人。其次則是要聽聽什麼道理,覺得對了,就願意跟著去做。再差一點的,是找一個榜樣,跟著這個榜樣去做。我們要懂得軌理的特徵就是這樣。因此,在佛法裡邊,特別是現在我們這個法是藏系傳過來的,藏系的歷代傳承祖師都非常重視講聞軌理。這個如果做不好的話,我們就變成前面所說的,儘管能說、能辯得頭頭是道,卻都是戲論。
※﹝初中分三:①思惟聞法所有勝利,②於法法師發起承事,③正聽軌理。今初﹞
這本《菩提道次第廣論》,對我們學的人來說,第一件事情是聽,聽好了以後照著去做,做到了以後隨分隨力講給別人聽,聽及說彼此之間一定是這樣的關係,所以首先說明怎麼聽。並不是馬上就去聽,在聽之前第一步,必須好好認真思惟聽聞佛法有非常殊勝的好處--不是普通的好處,是非常殊勝的。簡單來說,普通的好處是眼前有好處,將來不一定好;現在這個好處是將來一定好,眼前也一定好。眼前的好處叫現前增上生,將來的好處是究竟決定勝。這兩個究竟圓滿的時候,一個就是報身、一個就是法身,這個才是真正我們要的。那麼從哪裡開始呢?從聽聞佛法開始,這個才是真實不虛的。
為什麼要先思惟聞法的勝利呢?假定我們能夠認真思惟,就會產生推動我們去聽聞的功效。因為我們除了有很多事情要做之外,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性,我歡喜這樣、我要那樣……。如果沒有一個有力的推動力量,不可能將重心放在佛法上面。尤其是凡夫,每一個人都隨順著習氣轉。就拿我們來說,今天是假日,可是我們會覺得這個節慶沒有什麼太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學習佛法,假定內心沒有什麼推動力的話,誰願意跑來坐在這裡上課?所以說,要扭轉我們的習氣,以及在很多的選擇當中,能夠摒棄所有世俗的一切,而一心一意追隨佛法,必需要的條件就是要曉得它有什麼特別的好處。在未聽聞之前,我們對這個一無所知,因為一無所知,所以很難放棄眼前的很多好處,而追求這個非常陌生的東西。雖然這道理非常簡單,但是我們不一定能夠體會得到;或者雖然理論上了解了,如果不去認真思惟的話,這個理論對我們還是不會產生真正的功效,所以之前先要好好地思惟。經過了這個思惟以後,會策發我們的內心,「對!這個就是我要的。」
既然是我想要的,平常我們會馬上就要去聽了,但這裡不是這樣。第二個是於法跟法師要發起承事。為什麼要侍候法師、侍候法?人可以侍候,那法要怎麼侍候?實際上,就是要如實、如理地依所聽到的法去做。可是我們現在還沒聽見法,這又是怎麼講呢?實際上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對於很好的而且必須做的事情,雖然我們有心想做,可是條件不夠的話,還是做不到,所以要藉著承事法師跟法來集聚資糧。資糧有兩種:福德資糧、智慧資糧,詳細的內涵後面會說。如果資糧不夠的話,聽了還是沒有用。假定根本碰不到這麼好的法,那本來都是戲論,有也好、沒有也好,但是這麼好的法,我們聽見了不好好去做豈不可惜!何況還有更嚴重的事情,假定聽見了這樣的法而不好好去做,聽久了以後慢慢地疲掉了,對我們反而有損害。所以我們真正要去做的話,一定要一鼓作氣地努力,而這個時候承事法跟法師就非常重要。總之,透過了思惟聽聞佛法的殊勝利益以後,心裡很好樂,這時如果馬上去聽,因為資糧不夠,或者聽不懂、或者聽了不相應,這樣都是很可惜的。所以第一步要集聚資糧,然後再正式去聽,才能夠正確地聽懂、做到。
現在我們先看第一部分思惟聞法勝利。詳細的內容,整個《廣論》後面告訴我們的都是,現在所談的是最簡要的。即使我們現在沒有很深廣的認識,也應該從最淺近的這地方趣入,步步深入,自然會有相應之處。
【◎ 《聽聞集》云:「由聞知諸法,由聞遮諸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
《聽聞集》有這麼一段話,分四個步驟,第一個是由於聽聞才能夠了解一切法。「法」是指什麼?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現在我們所講的法,是宇宙間存在的一切的事物,我們總括起來稱為法,從我自己的身心,到外面客觀的一切。世間人覺得好像客觀宇宙跟我們沒關係,可是我們生活在這個裡邊,法就是我們面對著的這一切。本論一開頭的時候就很明確地告訴我們,這裡所講的是「往趣一切種智地位勝士法範」,就是要想成佛的所有的內涵,這就包括客觀存在的一切跟你自己的身心。在沒有聽聞佛法之前,我們對於這個都不了解,必須聽聞以後才能了解。也許有人會說:「怎麼會不了解?實際上每一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一點認識。」假定我們安於作一個凡夫,那的確夠了;假定要成佛,不但不夠,而且絕對錯了。我們都在無明黑暗當中,雖然曉得一些東西,觸摸得到,感受得到,可是並不了解這些事情真正的內涵,所以一定要經過聽聞。簡單來說,我們所以要成佛是因為要離苦得樂,換句話說苦樂是我們最重要的問題,但什麼是苦、什麼是樂卻不知道,為什麼會有苦的事情出現、有樂的果報呈現,也不知道。對於苦樂我們不認識,苦樂的因也不認識,佛說的苦、集、滅、道,就是這個內涵。一定要透由聖者(從佛菩薩、祖師們乃至善知識)告訴我們,我們才了解。比如我們現在來到寺院,放棄了世間人以為好的東西,剛開始因為我們不知道,對世間所謂好的這一套東西樂此不疲,怎麼捨也捨不掉;現在了解了,知道原來這些都是毒藥,我們叫它魚餌,看起來好像蠻好的,吞下去馬上要命,痛徹心肺,眼前無比痛苦,將來更是永遠受苦。所以依佛法來說,我們對世間的真相根本不了解,必須要透過聽聞才知道。
聽聞了知道了以後,我們當然不願意要苦,那從哪裡開始下手呢?「遮諸惡」。惡就是苦的因,既然不願意苦,那苦因要遮止,正確的方法就必須透過聽聞,所以第二個是聽聞佛法以後才能夠遮止諸惡,就是不再去做我們不要的、不應該做的那些事。之所以要這樣去做,是因為我們希望獲得我們要的。惡遮止了以後,必須去做該做的事情。平常我們雖然做很多事情,可是沒有真實的意義。所以惡遮止了以後,進一步凡是沒有意義的事情,統統要斷除。最後就能得到我們所要的真正的涅槃之果。涅槃就是寂滅,世間所有的苦因全部解決掉了,所以苦果自然也不見了。以上是文字解釋。
至於內涵,第一個是聽聞了以後,曉得如理的取捨,這個才是我要的、這個是不要的,因此能夠把一向以來由於迷惑而做錯的事捨掉,走上我們該走的路,現在稱這條路叫出家、出世。我們走上出家修行之路,要照著次第走,首先要把苦樂的因弄清楚;以前照著錯誤的方法去做的,現在要遮止,這個叫戒。遮止了以後,把全部的精神貫注在學定,有了定才能夠生慧,有慧才能真正照破諸法的實相而見到二無我,證得涅槃之果,這四個是非常清楚明白的一定的次第。而正確的都要從聞開始,而且一直學下去都需要聽聞。
【又云:「如入善覆蔽,黑暗障室內,縱然有眾色,具眼亦莫見。如是於此中,生人雖具慧,然未聽聞時,不知善惡法。如具眼有燈,則能見諸色,如是由聽聞,能知善惡法。」】
《聽聞集》當中又舉了一個比喻:就像進到一個黑暗的房間裡面,因為各式各樣重重的障礙遮得很厚很牢,所以光線完全透不進去。在這個情況之下,這個房子裡邊有很多美妙的東西--眾色,我雖然有眼睛,但是因為沒有光明,所以還是看不見。就像這個比喻,我們現在得到了人身,雖然也有辨別是非好壞的能力,但是在沒有聽到正確、如法的開示之前,我們並不曉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第一偈是比喻,第二偈說明我們的實際狀況。第三偈是說,就像我們具足眼睛,也有光明,那麼就能夠看見這個屋裡各式各樣的東西;同樣的道理,由於我們與生俱有的辨別是非的智慧能力,然後又透過聽聞善知識的指導,了解什麼是對、什麼是不對,對的事情要做、不對的事情不要做,然後步步深入,才能夠究竟地得到涅槃,解決生死輪迴的痛苦。
【《本生論》亦云:「若由聞法發信意,成妙歡喜獲堅住,啟發智慧無愚癡,用自肉買亦應理。」】
這裡告訴我們應該用什麼態度來聞法。假定能夠透過前面所說的這些道理,一層一層地深入,透過這樣的方法正確地聽聞(當然正確地聽聞之前,還要依止善知識,還要積聚很多資糧,眼前我們只要照著《廣論》去做就可以),聽聞了以後會產生什麼效應呢?發信意。發就是啟發,我們遇境逢緣一定會策發內心當中的感受,心會動一下,這個叫發。可是大部分情況動一下就完了,這沒有多大的意思;有很多情況是啟發了這個心以後,使得我們能夠跟著它走。現在要啟發的叫「信意」。「信」有兩個不同的解釋方向:一個是以世間共通的來說,我相信你或不相信。佛法除了這種相信不相信以外,還有更深一層的內涵。佛法的法相上對信的說明,我簡單解釋一下。法相就是解釋這個名詞以及它所代表的內涵,透過這個對照看看我們相應到什麼程度,是用來觀照我們自己內心的。
信在法相上的定義是:於四諦、三寶、業果等深忍樂欲,心淨為性。世間都是虛妄的,只有佛開示我們的道理,或者說實、德、能的內涵,這個才是真實的、該信的;世間的一切因為是虛妄的,所以沒有真實的功德,而三寶有功德、有能力。特別是指什麼能力呢?就是能夠轉過患為功德,使我們能夠由凡夫而成就佛道,這是很重要的。這些道理就是現在這裡所講的,聽了以後我們對它會有正確的認識。平常我們聽完了以後,心裡會懷疑:到底對不對啊?好像對,但還有一點疑問。假定說我們聽到一個道理,經過仔細觀察,覺得它天衣無縫而且合情合理,真實指出問題真相,那我們對它就會確定地忍可。「忍可」就是完全接受,完全認同。現在要到什麼程度?深忍。內心中深深地、絕對堅忍不動地完全接受。假定我們真正深忍的話,就會願意追求它,覺得這個就是我要的。比如說別人告訴你這個東西很好,可是你還有些懷疑,在這種情況之下不管他怎麼講,我想你不會照著他的話去做。假定經過了仔細推敲觀察以後,發覺他講的是真的,這東西確實好,你完全了解而且真正打動你的心,那麼你一定會想辦法去獲得,更何況這個好正是我們希望的。反過來,有好就一定有不好的那一面,而不好的那一面卻是我們現在具足的,既然透過聽聞了解了我們現在的不理想,而它這個才是我們要的,那我們會不會積極地跟著它去,希望能得到這個好的東西?所以如果真正能夠深深地忍可這裡所講的法,一定會產生很強盛的好樂之心。那麼這個法是講什麼道理呢?心淨為性。它能夠淨化我們的內心,平常我們內心是在煩惱的狀態,煩惱的行相這裡不細講。我們聽了以後,對於實、德、能產生深忍樂欲,能夠淨化煩惱,這就是佛法講的「信」。
現在透過聽聞佛法以後,內心發起正確的信心,在這個情況之下有什麼效果呢?成妙歡喜獲堅住。平常我們對世間很多東西也會歡喜,可是這個歡喜不妙,妙歡喜是真實無欺的。比如我們剛才說的魚餌,魚吞餌的時候蠻歡喜,一吞下去就不妙了。世間有太多的東西乍看之下覺得很好,實際上不然。佛法因為是正確的、深遠的,而且是奧妙的,我們聽聞以後啟發信意,真實地歡喜,然後內心當中一步一步深入,就能夠獲堅住。如果是不好的話,我們後悔都來不及,怎麼可能堅住?因此聽聞的時候千萬不要單聽文字,然後在口舌上面一直談,那樣絕對不可能由內心上淨化我們的煩惱,所以也不可能成妙歡喜;既然不妙歡喜,怎麼可能堅固地安住在我們身心上?這個很重要,這是聽聞佛法的特點。
佛法最重要的是啟發智慧。我們之所以引發種種痛苦,無非是因為愚癡,而愚癡的正對治是智慧。愚癡跟智慧並不是如世間說的笨跟聰明。智慧指的是對於緣起因果的事理法則,對業果、三寶、四諦這些道理有正確的認識;簡單來說,包含了緣起、性空(這是一件事情的兩個面),以及跟它相關的整個的佛法。有了這個智慧以後,愚癡無明的大病就能夠淨除。所以說能夠啟發淨信心然後照著去做的話,就能夠獲妙歡喜。法是非常難得的,我們要努力去尋求,乃至於拿自己身上的肉去換,所以論上說「用自肉買亦應理」。
我們現在學法的人,往往不了解這個必需要的條件--就是前面說的,第一個,對法的是非、善惡不了解;第二個,對自己資糧夠不夠不了解。我們既然宿生有善根來出家了,特別要把握住這個特點。當年我的老師一再告訴我,當時我不太懂,現在經過了幾十年才漸漸真實地體會到他一直說「資糧不夠沒有用」的意思。到底什麼是資糧,我實在說不上來,可是吃了很多苦頭以後,現在才真正了解集聚資糧非常重要。這件事情不僅僅是藏系三大寺他們非常強調,其實我們學佛法整個的過程都是如此。我們在常住,如果覺得自己是來修學佛法的,當大老爺,別人燒好了飯給我吃,吃好了飯有人講法給我聽,聽好了讓我去修行,這是絕端的錯誤。我們來了以後應該集聚資糧,該是我掃廁所,我就去掃,要燒飯,我去燒,應該這樣努力,這一點非常重要。
我最近看到一則有關集聚資糧的故事。民國以來有幾位了不起的大法師,其中一位是倓虛大師,他是東北人,是諦閑老法師的法子,非常精彩。在他的《影塵回憶錄》裡面講到一位曬蠟燭的法師。為什麼叫曬蠟燭的法師呢?我們平常供佛的時候要香、燭、花、燈,在大陸上不像這裡天氣暖和,而且現在種花的人很多,以前窮苦的民間,花不像現在這般普遍,但是用燈跟燭供佛是一定有的。現在我們用的這種蠟燭叫做洋蠟,是用石油提煉出來的,所以不太容易融化,以前的蠟好像是植物提煉出來的,比較容易融化,所以那種老式的蠟燭是不能放在太陽下曬的。現在這位法師,他把蠟燭放在太陽下面去曬。
揚州的金山寺是大陸江浙一帶最精彩的一個禪宗叢林,出了很多人才,在那寺裡有一位法師腦筋很笨,大家平常都拿他開玩笑,他也不在乎,實際上他也不懂。江浙一帶到了春天下過梅雨之後,很多東西發霉,需要曬。叢林裡面有一個習慣,每年會曬藏經,曬了以後收起來。那一天大家都在曬,這位很笨的法師是香燈師,要關照大殿裡的東西。大家都在曬,他想:我大殿裡面沒什麼東西好曬的。人家說:欸!那個蠟燭發霉了,你也拿出來曬一曬。他說:對呀!就把蠟燭拿出來,一看真的上面已經發霉了,他就把蠟燭拿去曬。那個蠟燭是不能曬的,一曬就融掉了。以前那個老方法做的蠟燭,裡邊有硬硬的一根蠟蕊,結果曬了以後,蠟燭都融化凝結成一塊一塊的,裡邊的蠟燭蕊子一根根地露在外頭。到了晚上他去收,咦!怎麼蠟燭不見了呢?一看,只剩一根一根的蕊子,蠟燭油都流在地下。他自己也並不懂,他想大概曬完了應該這樣,所以他就把一根根的蕊子收起來,再把那些融化的蠟燭油一塊塊挖起來,裝在罈子裡收好。到了晚上要點蠟燭了,蠟燭本來裡邊是蕊子,外面是紅顏色的蠟,可是他拿出來的蠟燭,外面沒有了,只剩裡邊那個蕊子,他拿來點了以後就上殿了,他也忘記了。維那看到就很驚訝地問:今天晚上的蠟燭是怎麼一回事?他回答說:今天我把它曬了一下就變成這樣。大家曉得他是個非常傻的傻瓜,平常要是出狀況的話,一定會處罰他,可是大叢林裡面的維那師都是有一點工夫的,即便沒有真的工夫,當著大眾很嚴肅的場面發脾氣也不對,所以他就忍住了。轉念一想:這個傢伙!笨頭笨腦,人家跟他開玩笑,上了當了也不知道,說他也沒用。所以他就說:「某法師啊!像你這樣聰明的人,留在我這裡太可惜了。現在諦閑大法師在溫州頭陀寺開講座,要最好、最聰明的人去。法師你這麼了不起的人,應該去聽經,留在我們這裡是沒用的。」曬蠟燭的法師聽了很高興,心想:「哦,我居然還這麼好啊!對對對!像我這麼聰明的人不應該在這裡坐禪,我應該要去。」那位維那師就說:「既然這樣,你就早點走吧!」人家都在暗暗地笑他,他居然好高興,馬上打包行李,請了假,就到諦閑大師那裡去了。
因為諦閑大師那裡學教的人不太多,所以他就告訴客堂(客堂就是叢林裡負責接待外人的地方):凡是外面有人來學教的,不論老少,我們總好好地接待他,給他機會。結果那位曬蠟燭的法師傻頭傻腦地跑來,知客師一看這個人又憨又直又傻的,覺得很奇怪。以前大陸上坐禪的門庭跟講教的,彼此各有各的概念,大家不大能夠相容,現在居然一個坐禪的道場叫他來,總有些原因。於是就問他:「你在那裡好好的一個大叢林,為什麼會來呢?」他答:「我的維那師父告訴我,像我這麼聰明的人應該來學教……。」他居然把那個故事就搬出來了,知客師一聽,這麼一個大傻瓜跑來,但他一想到老法師說的,反正不管什麼人來學教,總要好好地接待他,所以就替他安單了。來了以後當然會晉見諦閑大師,像那種大德,絕對不會像我們一般人從表面去看事情,就問他:你從哪裡來啊?他答:我是從金山寺來的。大師一聽,這金山寺是禪宗的道場,就問他:「你怎麼會來的?」他就把事情的經過講出來。大師一聽曉得這個人資糧不夠,就說:「好!好!你發心來,非常好,但是資糧很重要,要先在常住行苦行,現在你去掃廁所。」他就很認真地去掃廁所,反正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他都做,在那裡苦苦地做苦工,一做就做了十幾年。剛開始的時候有人告訴他:「既然要來學教,就要聽法啊!」他說:「老法師告訴我資糧不夠,要在這裡做。」他就有這種絕對的信心。後來老法師告訴他:「你現在可以稍微來聽聽看。」剛來的時候一個大字都不認識,就這樣熬下去,後來竟成為頭陀寺中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法師。
諦閑大師因為是當時國內最了不起的一位教下的大師(這都是再來人喔!你們可以去看他的故事,非常感人),全國上下都請他去講經。講經的時候要請幾個重要的人,萬一老法師有事情,可以當附講,這個人必須是弟子當中最精彩的人。當時那位曬蠟燭的法師已經變成了學生當中最精彩的,所以老法師就要他跟去。後來也到了金山寺去講經,講了一座以後,老法師身體不好,就叫曬蠟燭的法師來附講,結果從頭講到尾。當初那位維那笑他,把他趕走的時候還跟他說:「你這個聰明人將來學好了以後回來講,我來給你做維那(做維那就是侍候他)。」本來在大叢林裡,要做到維那很不容易,經過了十幾年,這位維那還在那裡,於是真的就為那位曬蠟燭的法師做維那。
近代雖然佛法衰頹了,可是這種類似的故事仍有許多,這都不是笑話,都是真實的,老一輩的人很多都曾看見過這種人。倓虛老法師與這位曬蠟蠋的法師在一起過,曉得這個人。我們現在總不會像曬蠟燭的法師那麼笨吧!假定我們肯好好地再多集一點資糧,我想成就應該不只如此;反過來說,我們今天有了這麼好的資糧,假如自己驕傲而不好好努力的話,絕趕不上那位曬蠟燭的法師。佛法很實在,一點都虛假不了。那位曬蠟燭的法師還沒有真的用自肉買,可是他的確肯做人家不願意做的事情,實際上也就是告訴我們這個內涵。像這種地方,但願我們不要把它當成文字看,否則腦筋最好的人,總覺得自己最了不起,實際上他一定跟法最不相應,聽見了法,他就拿著法到處去觀察、到處去辨別,只在文字上面轉,而不能淨化自己的身心。萬一條件不夠,要好好集聚資糧。
【聞除癡暗為明燈,盜等難攜最勝財,是摧愚怨器開示,方便教授最勝友。雖貧不變是愛親,無所損害愁病藥,摧大罪軍最勝軍,亦是譽德最勝藏,遇諸善士為勝禮,於大眾中智者愛。】
這是說由於聽聞而能夠淨除愚癡。通常我們稱愚癡為無明,就是黑暗,因為愚癡,所以事實的真相看不見。就像前面告訴我們的,聽聞佛法是一盞明燈,能夠讓我們真實地認識真相。認識了以後,才能夠真正去實踐,實踐了就有功德,所以下面說「盜等難攜最勝財」。平常我們有很多東西,比如說有錢、有勢、有各式各樣的東西,這些都會被人家拿走的。你有錢的話,或者小偷、強盜來取,或被敗家子散盡,然後天災人禍、不安全等,所以說錢財是五家所共。佛法不是這樣,如果我們了解了以後真實去做的話,沒有人能夠拿得走。佛法所看的是業,惡業沒有人代你受,善業也同樣的沒有什麼外緣能夠搶走,這個才是真正最殊勝的。還有,「是摧愚怨器」,摧是摧毀、摧破,我們真正的怨敵就是愚癡無明。世間上要想摧毀怨家敵人,是用刀槍等武器,而現在對愚癡這個怨家,則是用「法」這個武器,所以說聞法是摧毀愚癡怨家最好的武器。「開示方便教授」是說能夠指示我們,開啟正確的方便(就是成佛的種種正確的方法、教授),那才是最殊勝的朋友。我們有各式各樣的朋友,有些是酒肉朋友,有些是道義之交,現在這個是最殊勝的法友。
世間一般最親近的就是親戚,可是世間的親人在很多情況之下還是會背叛我們,即使不背叛,到死的時候也各走各的。世間的背叛通常是因為你窮了,所以有一句話:「高頭白馬萬兩金,不自親來強就親,一朝馬死黃金盡,親者如同陌路人。」有一天馬死了,黃金散盡了,以前來親近你的人如今就像陌生人一樣,實在亳無可以貪戀之處。現在是再貧再窮,它還是一樣絕對不會離開你,所以聞法是我們真正可愛的親友。還有,平常有了病要吃藥,藥就算是能治病,但吃下去很苦,而且總有它的副作用,現在這個能夠治療我們心中愁病的藥對我們亳無損害。「大罪軍」指的是惑業,能夠摧破最最嚴重的這個罪業的軍隊,就是最殊勝的佛法。「亦是譽德最勝藏」,譽就是讚譽、稱讚,是最好的讚美德行的方法。
「遇諸善士為勝禮」,對於善士我們通常都非常尊重恭敬,要供養他最好的禮物,最好的禮物就是佛法。比如對做弟子的人來說,老師給我們的佛法對我們最有用,反過來,弟子對老師也是再沒有比法供養更好的。老師當中最好的是佛,佛告訴我們最好的供養就是如法的供養。而如法的供養要從聽聞開始,先聽懂了道理,然後依法去實踐。所以這個是供養一切真正的善士(也就是跟法相應的這些人)的最殊勝的禮物。「於大眾中智者愛」,現在有各式各樣的團體,有世俗的,或是出世間的。在世間你不管做什麼,通常有人歡喜,有人不歡喜;而佛法在大眾當中,會為智者所愛。真正有智慧的人(也就是佛菩薩)都會喜愛;那些沒有智慧的人,他們不一定愛。像這種沒有智慧的人,但願他不要愛,他來愛你,你也愛他,你就完了,世間就是這樣的狀態。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06
- 文章: 33482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道前基礎 - 聽聞軌理 續2
道前基礎 - 聽聞軌理 續2
p. 16
【又云:「聽聞隨轉修心要,少力即脫生死城。」於其所說諸聞勝利,應當決心發起勝解。】
聽聞了佛法以後,有兩種可能:假定我們只是在文字上面聽聽,那也就算了,通常情況之下,聽了以後不當一回事情;再不然,就是根本沒有專心聽,或者聽的時候有自己的意見,或者聽過了以後就忘記了,這一類都是實際上的問題。現在我們認真地聽而沒有前面的過失,能夠真正照著去做,這非常重要。所以聽要聽懂,不能聽錯;聽懂了以後要記得;下面還要一件事情,就是照著它做。第一個已經很難了,照著它做更難;但是反過來說,正因為這是非常殊勝又很難得的法,所以聽到了不去做就太可惜了。假定我們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一定要想辦法做到,不做到的話是白聽,前面的努力是白白浪費;所以當我們正面、反面都能把握住了,一定會有一個力量推動我們認真去做。所以不但要聽懂,要記住,而且要跟著它做。做些什麼呢?「修心要」。修就是修行、修改。我們從無始以來都是隨著無明、錯誤的造作。這一點說明一下,我們做任何事情,最常見的一種狀態都是配自己胃口,不配自己胃口的實在沒興趣,如果勉強做,會做得很苦。現在必須要經過聽聞隨轉去修改自己的習性,不要隨順自己,而是照著法反觀我自已,發現不對的,就要去修改。在哪裡修呢?在我們內心上面關鍵性的問題上去著力,依法從我們內心上面改善,其他外面的是輔助的。我們現在往往身口做得很好,內心不相應,這個很遺憾。不過假定一時做不到,至少身口做到了,內心一步一步地來,還是一個辦法。所以我們要依自己的能力隨分隨力去做。
這樣去做有什麼效應呢?我們不是要跳出生死輪迴嗎?生死輪迴把我們重重圍困,如果能夠照著這樣去聽、去改善自己的話,不用太大的努力就能脫離輪迴。我們想像當中修行很難,實際上不是,在宗大師的傳記後面很明確地告訴我們這一點,大師的弟子照著這樣去做,產生很好的效應。喻是看見別人做的成效,假定我們去做,我們自己就成為一個現實的證明,然後藉此鼓勵別人,這個對我們是很重要的觀念。這二句話是《本生論》上面說的,下面就是宗大師特別再叮囑我們,對於聽聞佛法的殊勝好處應當決心發起勝解。勝解就是對於一個道理不但了解,而且內心當中相應到不會被別的東西動搖,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是無始以來的習氣不會被動搖,我們太多的東西不被動搖,而這些正是我們不要的;我們要對聽聞的正確方法產生勝解,這個勝解的力量不被動搖,有了這個力量我們才能夠真實地做到它。還沒做到之前,要下決心說我一定要照著這樣努力,產生這樣的效應。這一段是講聽聞佛法的殊勝利益,我們努力去思惟,內心就會產生一種決定。
【◎ 復次應如〈菩薩地〉說,須以五想聽聞正法:謂佛出世極罕難遇,其法亦然,由稀貴故,作珍寶想;時時增長俱生慧故,作眼目想;由其所授智慧眼目能見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故,作光明想;於究竟時能與涅槃、菩提果故,作大勝利想;現在亦能得彼二之因,止觀樂故,作無罪想。作是思惟,即是思惟聽聞勝利。】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的〈菩薩地〉當中也告訴我們,聽聞佛法應該以五種方式去思惟而聽:第一,作珍寶想。就是說佛出世非常難得難遇,也非常地珍貴。珍貴是就它對我們的好處來說,世間有很多寶貝,我們通常都很器重它、寶愛它,但是比起佛法來,世間的寶貝都不能稱為真正貴重的,佛法才是。不但有這樣殊勝的價值,而且非常難遇,所以我們首先應該視它如珍寶,珍是非常地珍重,很難得,寶是非常寶貝。佛法的珍重和難得要從兩方面來看,一個是從佛成佛這一點來看,一個是從我們遇見佛這一點去看,這兩個都是非常寶貝,而且絕端難得。
在座諸位有善根接觸佛法,了解了是非、善惡,知道這個對,我應該做,這個不對,我不該做。現在理論上了解了,實際上我們去做的時候卻感覺非常辛苦,很不容易做到,這一點,我想每一位同學都能體會到。然後單單眼前這樣去做的話,我們能達到什麼樣的程度?是不是這樣就能夠成佛了呢?不能,如果把我們現在所了解的、簡單的,不該做的不做,該做的做到了,最多就是持好戒,得到的只是人身而已,而人身還在輪迴當中。戒在佛法中屬於淺近的部分,我們要做到它卻是非常困難。在這個條件之下,要策發出離心,拿剛才這個標準去衡量,那更是千難萬難。進一步來說,我不但要自己出離,還要幫助一切人解決生死問題,不單單是發這個心,還要實際做到。現在不妨想想,做任何事情,小小的利害當前,比如你很歡喜的好東西給了別人了,你心裡就放不下,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我為什麼要講這些話?假定不從實際上的狀態一步一步深入去思惟的話,我們聽過了也就聽過了,覺得佛法很好,但心裡面不可能產生什麼效應,更談不到如理去深入。現在並不是叫我們馬上做到,但至少我們很認真這樣去想一想的話,我想大家內心當中都會策發這種力量--對啊!要達到這樣的標準好難好難!我們能夠以事實去衡準,然後這樣一步一步地向上思惟觀察,就能夠多少體會得到佛絕端難遇啊!因為他要成佛是何等地艱難!他成了佛以後,我們才有機會見到佛。成佛是非常難的,所以經論上面都說:佛出世像麟瑞花,這個花在世間要三千年才一現,而且剛剛開滿它就謝了,有很多花是開了好幾天還不會凋謝,而且是年年開的,還有一年開幾次的,稀有的麟瑞花三千年才一現,而且它開了馬上就凋謝,而我們人類的壽命只有幾十年,所以從這個比喻勉強來說明佛的難遇。
另外,現在總算娑婆世界上有佛出世了,雖然我們沒見到,但至少佛的遺教還留在世間。我們大家都覺得佛法好,我想諸位多少都可能有這樣的經驗:當你體會到了這麼好的佛法,你是不是也願意把這個好的東西介紹給周圍的人?你想盡種種方法對他們講,他們聽得進嗎?根本聽不進,或者根本不曉得有佛,即使聽到了,也根本不曉得佛是什麼內涵,乃至由於他自己的善根不夠、業障深重,世間的壞東西他拼命追求,最好的好東西他卻不接受。所以從我們自己的條件去看,自己還要具備這樣特別的善根。佛出世、我們能值遇佛法,這兩個任何一個都非常難遇,而且要兩個碰在一塊。如果我們常常這樣去想,就會很珍惜。譬如你很想要一樣東西,這個東西的確對你很有用,你花了幾十年的心血得到了以後,會不會隨便把它拋棄?絕對不會。當我們有了這樣的認識,就會很認真地追尋。
所以,我但願來聽法的同學,不要聽過了以後,覺得聽了一個小時很累,下了課馬上就嘻嘻哈哈、輕輕鬆鬆,那樣的話,是對不起我們自己的生命,浪費掉了。我們積了這麼多的善根,總算感得今天遇見了佛法,所以第一個是珍寶想。當然也不是叫我們聽到了以後,下課了還要孜孜不倦地用功,後面會告訴我們精進有它一定的次第,但至少應該把要做的事情的先後輕重放對,然後儘量把我們能夠努力的時間,從思惟開始,然後如法地去實踐,或者切磋琢磨,或者做前行預備工作。所以第一個,對於佛以及佛出世以後所講的法,要了解這兩者對我們絕端重要,而且非常珍貴難得,很不容易碰到,這兩點要把握得住。論中用比喻跟事實來說明佛出世及說法對我們的殊勝利益。
第二個好處是「時時增長俱生慧故,作眼目想」。「俱生慧」是與生俱來的(跟著我們的生命一起帶來的)智慧。凡夫都有煩惱,煩惱分成二種:俱生煩惱、分別煩惱。比如說我們一對境,自然而然內心當中就會生起煩惱:一看見某個東西,你不用想這個好不好,就會對它貪著;如果這個東西對你有害,或者你想要得到它而得不到,你就起瞋心;然後對這件事情的真相看不清楚--愚癡,所以平常總是在貪、瞋、癡當中。而真正重要的是我執,這個是俱生而起的,對事實真相看不清楚,所以我們又叫它俱生惑,或者俱生的煩惱。由於這個煩惱而造種種的惡業,輪迴生死受種種苦。惑(煩惱)對我們有這麼大的害處,那麼用什麼方法去淨除它、對治它呢?只有智慧是煩惱的正對治,也就是說針鋒相對的,像光明跟黑暗一樣,如果光明來了,黑暗自然就消失了。現在這個智慧叫俱生慧,這是宿生就帶來的。那宿生怎麼會有智慧?一定是前世已經聽聞了佛法,能夠如理去思惟,照著它去做,積累了福德和智慧,其中的智慧資糧帶到這一生來,就叫做俱生慧。透過不斷地積累,這一生我們如果繼續努力,到下一世再來的時候,我們的智慧就比這一生更增長,然後一生一生不斷地增長,這是非常重要的。
智慧就像自己的眼睛一樣,由於我們對事實的真相看不清楚而起迷惑、造惡業,現在有了智慧就可以看清楚了,所以俱生慧相當於我們的眼睛,能夠把事理看清楚,沒有眼睛看不清楚事情,就迷惑。那麼,智慧怎麼來的呢?是由於聽聞正法。當你聽聞了正法以後,不斷去思惟,然後透過所聽聞、思惟的佛法去觀察決擇事情,才能把我們所面對的種種事情的是非、好惡辨別清楚,所以《聽聞集》上告訴我們「由聞知諸法」,由於聽聞才能夠正確地了解一切諸法:這個法是對的,就去做、去取;這個是不對的,就應該捨。這樣一方面努力去做,增長福德資糧,一方面使我們對事情辨別得清楚,增長智慧資糧,所以這裡說由於聽聞能夠增長我們的俱生慧,就像有眼睛一樣。現在停下來想一想:我們俱生帶來的是什麼?煩惱。我們平常任運而起的都是這個,碰到任何事情,都是以我為主,「哎呀,麻煩!不配我胃口,我歡喜那樣……」所有這些東西都是煩惱,除了以佛法的智慧來正對治以外,再也沒有別的方法了,所以第二個就告訴我們,聽聞佛法可以時時增長俱生慧,就像有眼睛一樣。
單單有了眼睛,沒有光明還是不行。所以下面說:「由其所授智慧眼目,能見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故,作光明想。」聞法不但給我們眼睛,而且給我們光明。有了眼睛、有了光明,我們對於所對的境界,就能夠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有了智慧眼之後要能夠看清楚,還要一個條件--光明。那要看清楚什麼呢?就是我們所面對的一切事情。我們總執著以為有一個我,以為這件事情是這樣的,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我們所對的一切事情,真正就佛法來說,它的本質只有兩點:如所有性、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用比較容易了解的話來說,就是空性,或者叫真如。我們每個人都具有二執--人我執、法我執。比如我拿的這個東西,實際上沒有我們所以為的這樣的東西;又我們執著這個我,實際上「我」是在五蘊體上面假立的。因為我們愚癡,沒有智慧,所以犯了這個錯誤。透過佛告訴我們以後,我們才能夠了解,不但有眼睛而且有光明,看見所見的一切原來它的本性都是空的--真如。後面會詳細說明這個內涵,這裡只告訴我們有這樣的好處。
空跟空性不一樣,空性是指一切法都是由種種因緣和合所形成的。這些因緣,總的來說,不外乎對境能觀察的心跟所對的境,當心、境相對的時候,就產生世間種種現象,這一切現象不外乎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是重重緣起相應所現出來的如幻如化的幻象,這一部分就叫「盡所有性」。所以簡單地來說,世間所見的一切就是性空緣起。由於佛出世,告訴我們正確的方法,我們才能夠如理地了知,就好像有眼睛又有光明,才能夠正確見到我們所對的境;在沒有遇見佛、聽聞正法之前,我們對這個是茫然無所知的。
第四個,「於究竟時能與涅槃、菩提果故,作大勝利想。」聽聞了佛法以後照著它去做,到最後能達到什麼樣的狀況呢?涅槃、菩提果。「涅槃」翻為寂滅,就是所有的煩惱以及惡業統統消失了,所有這些不相應的、不要的垢穢徹底淨化了,這種狀態叫做涅槃或者菩提--覺悟。為什麼以前不能產生?因為以前並不了解世間的真相、不覺悟,因為不覺悟而造種種的惡業,造了種種的惡業以後,感得的果永遠在輪迴之中。菩提就是覺,現在覺悟了,然後照著正確的方法去做,淨化了煩惱、惡業,到最後這些東西徹底地消失、淨化了,得到的果就是寂滅。這個是真正殊勝的利益,而且是最究竟的,所以叫「大勝利」,再也沒有比這個更大、更殊勝的利益了。
涅槃、菩提是將來最後的果,那眼前呢?「現在亦能得彼二之因,止觀樂故,作無罪想。」果是將來的,而果的因在眼前。所以我們必須依靠著佛,從佛那裏聽聞正確的方法,照著去做。這個時候因為對事情的真相認識清楚了,我們不會再隨著境界起迷惑而造種種惡業,所以真正重要的是止與觀。修學佛法應該先聽聞,就是前面《聽聞集》所說的,由聽聞了解了事實的真相,然後持戒斷除諸惡,持了戒以後學定慧,最後究竟的結果都是由定、慧而來。雖然定慧是將來菩提、涅槃果的因,可是因為它本身是正確的,眼前就讓我們不會造惡業,造了惡業會感苦果,不造惡業當然就不會感苦果,所以作「無罪想」。實際上,止、觀本身也是一種樂,不過若拿菩提、涅槃的這個究竟樂來比較,那也算不了什麼,所以以佛法來說,只能說「無罪想」。可是拿我們世間來說,止、觀是一種非常玄妙的樂,世間的人因為沒有福,往往為一點小小的事情就覺得好開心、好快樂,實際上真正得到止、觀之樂的話,那世間的樂一點味道都沒有,這就是世間最可憐的地方,所以說我們福德太淺,才會耽著這些下劣的樂受。
現在總結起來,〈菩薩地〉所說的,聽聞正法之前應該具足這五個條件。第一個是總的來說,我們應該思惟佛、法對我們無比的利益(實際上是法的利益,可是法是佛說的),有這樣無比的利益,所以說非常地珍貴,又非常地難遇。那麼它給我們什麼樣的好處?為什麼是珍貴的呢?因為最後能夠給我們菩提、涅槃的果,眼前也能夠得到這個因,使我們對所做的事情能夠真實地判斷是非、好惡,就像給我們眼睛以及光明一樣,由於裡邊具有眼睛,外面具有光明,曉得是非、好惡,所以我們在因地當中能夠如法地去惡從善,依戒定慧一步一步深入,最後得到菩提、涅槃之果。這是〈菩薩地〉所說聽聞正法的五種想法。這樣思惟就是思惟聞法的勝利。我們這樣去想的話,才曉得聞法真正的好處。
我們知道聞法有這樣的好處,跟不知道有什麼差別呢?可以想一想,在生活當中,我們有時會很高興地想做某一件事情,因為我們習慣性地覺得這樣很好玩。大人有大人的好玩,小孩也有小孩的好玩,有的是調皮去摸摸人家,好像覺得好玩,實際上這種行為,你現在是好玩,將來的果報,好一點的是墮落畜生。你們看看馬路上那些狗,牠們沒事就搖搖尾巴、舔舔人家、抓抓人家;想想看,我們得到了這個人身,如果不好好地去做,東去摸一摸,西去碰一碰,你跟那些狗有什麼差別?各位,尤其是你們年紀比較小一點的,有的時候跟人家開開玩笑,你想想是不是這樣?這都是在浪費生命。
聽聞佛法有這麼殊勝的好處,雖然如此,若你不去思惟它,不會引發你想追求的心;當你靜下心來想:原來它對我有這麼大的好處,你越認真去想,就越能夠策勵自己不再做那些無意義的事情,努力去做我們該做的事。比如我們所歡喜的東西,如果人家送來了,放在西教室,我們雖然坐在這個地方,心裡面一定會老去想這個東西,因此等不到下課,就一個勁地去了;同樣的,假定我們也能夠思惟法的勝利,那我們心心念念就會緣著法,當我們這樣照著去思惟觀察的時候,內心當中就不斷地提昇,這是為什麼在聽聞佛法之前要讓我們去思惟的原因。所以這個地方最重要的,就是在於聽聞佛法思惟了之後,會改變我們平常的習氣,使我們從平常的習氣當中能夠振奮,策發恭敬、精進來趨向於法,努力照著法去做,這樣聽的法就有用;不至於聽過了以後,只覺得也聽了一些東西,然後隨便講講說說,過兩天就忘記了,這就沒什麼意思,所以要思惟聞法勝利。
思惟了聽聞佛法對我們的殊勝利益,就會策勵我們更努力去聽聞,那麼我們是不是馬上去聽聞呢?不是,還要一個條件。
【◎ 於法、法師發起承事者,如《地藏經》云:「專信恭敬聽聞法,不應於彼起毀謗。於說法師供養者,謂於師起如佛想。」應視如佛,以獅座等恭敬利養而為供事,斷不尊敬。】
要承事法和法師。我們要聽法,這個法怎麼來的?是講法的法師講的,我們要努力地去承事他。至於怎麼承事,後面會詳細告訴我們,這裡只是簡單地說。實際上對我們真正最有價值的就是這些,或者說最好的淨罪集資莫過於此。那應該怎麼樣對法跟法師發起承事呢?先解釋《地藏經》說的。現在流通的《地藏經》有三種版本,這裡說的是《地藏十輪經》裡邊的一個偈頌。「專」是專一;「信」是淨信;「恭」是謙恭;「敬」是恭敬;這四個字,每一個字都有特別的意義。平常我們聽法的時候不太容易專心,浮浮散散的,精神好的時候胡思亂想,不專一,精神差一點的時候打瞌睡;不是揚、就是沈,要全部精神貫注才是專一。「信」是淨信心,要對法及法師有清淨的信心,淨信和不信的行相後面會講。「恭」特別是指謙下,自己要放低,至心恭敬;或者恭敬連在一塊說也可以。以這樣的態度,把內心當中跟佛法不相應的拿掉,而且必須要把與聽法相應的這種條件提起來去聽聞,不可以對所聽的法心生毀謗。在前面「甲二」特別談到,我們往往以自己的知見任意評判是非、好壞,說「這個大乘、這個小乘」等等,這是最嚴重的一個過失。
對說法師除了不毀謗以外,還要去供養。到什麼程度呢?要把說法師看成佛。實際上說法師是不是佛,我們可以先不去管,他可能是佛、可能不是佛。因為佛是千百億化身,現各式各樣的身,所以到底是不是,我們不知道。不過有一點,我知道我不是佛,這可以肯定。在聽法的時候,我寧願把說法師看成佛,這是有原因的。的確,他現在不一定是佛,可是他講的法是不是佛講的?我們是不是從法師身上才聽到佛講的法?所以我常舉一個比喻,譬如說:你要喝甘露,甘露是最好的藥,但要用碗裝,這個碗的價值是什麼?沒有這個碗就沒辦法把甘露拿給你,既然你要受用甘露,珍重這個甘露,你捨不捨得把碗弄破?能不能不要它?所以你捧這個碗戰戰兢兢,惟恐把它打破,因為碗一破甘露就沒有了。當我們真正對說法的法師生起恭敬心的時候,你不知不覺當中對他講的法也容易接受,在這種狀態當中,聽的法對我們才會有受用。所以對說法的人起恭敬心實際上是對自己最最受用的,下面會詳細說明這一點。《地藏十輪經》這樣講,這是佛說的。下面宗大師再告訴我們「應視如佛」,應該把說法師看成像佛一樣。那麼怎麼去承事供養呢?「以獅座等」,「等」字代表不僅是獅座,只是以獅座為例,就是說不但他坐的地方是最好的,樣樣東西都是以最好的來供養。要「斷不尊敬」,這是非常重要的,平常我們心裡倒不一定會很輕慢,看不起他,可是我們很不容易提起恭敬心來,總是馬馬虎虎,真正想學佛,這一點要儘量努力改善。
【應如〈菩薩地〉中所說,而正聽聞,謂應無雜染,不應作意法師五處。離高舉者,應時聽聞,發起恭敬,發起承事,不應忿恚,隨順正行,不求過失,由此六事而聽聞之。離輕蔑雜染者,謂極敬重法及法師及於彼二不生輕蔑。】
那麼應該怎麼樣做呢?應照著〈菩薩地〉所說的正確的方法--不要雜染、不應該作意法師五處(就是不應該從五個角度去想這位法師)。「雜染」就是不對的、染污的,我們要清淨、純淨的。雜染又分兩部分,一個是把自己高舉,也就是自己覺得了不起。我們平常不一定感覺我很了不起,但這裡邊有一個特點,一切眾生無始以來最大的困擾就在我執,執著這個我,我執只要存在一天,它本身就有幾個特點:我癡、我慢、我愛、我見。慢,就是個高舉相,只要有這個「我」在,它自然而然會這樣。所以聽法的時候會產生兩個毛病:第一個把「我」抬得高高的,第二個輕視法師跟法,這兩個都是錯誤的。
第一個「離高舉」,要拿掉自己內心的高舉,不要自己覺得很了不起,所以要「應時聽聞」,要在上師高興且有空的時候求法,如果只顧自己的方便而安排時間,狂妄自大,這樣是不對的。聽的時候發起恭敬,不但恭敬而且承事。「不應忿恚」,我們為什麼無緣無故會忿恚呢?這是有它的道理的,當然忿恚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有一點,因為法的特徵是對治我們無始以來的煩惱,煩惱主要的根本是我執,而講的法是要把「我」拿掉,你捨不捨得啊?捨不得。煩惱所現的行相是貪、瞋、癡,這個東西我要的就貪;叫你不要貪,障礙你的時候就會瞋;癡則始終都有。所以真正講法,一定針對著我們的毛病,這叫對治悉檀,這時候我們就很容易犯忿恚的過失。就世間來說也是一樣,古人有一句話:最好的朋友叫諍友,他看見你的缺點會告訴你:「某人你這個地方錯了。」如果修養比較好的人會很感謝,因為我看不見自己的錯誤,謝謝你看見了告訴我,讓我改過來。所以當人家指出我們的錯誤時,我不但接受,而且感謝、恭敬。現在的人,如果人家告訴你:「某人你錯了。」你會說:「我錯,你就不錯啊?」我們會不會犯這個毛病?連世間要做一個好人,都需要周圍的人指出我們的錯誤,現在我們要求無上菩提,對治三毒,假定不能認識正確的方法去調伏自己的話是不行的。所以這裡告訴我們要恭敬、不要忿恚等等,這樣才可以隨順正行,佛告訴我們的這個正確的方法,我們也才願意去做。
我們還有一個毛病,聽了法以後會說:「你講的都很有道理,你自己做到了沒有?」我們會找人家的過失。千萬不要找別人的過失,聽了法反照自己是最最重要的。假定我們做到這一點,那麼即使這位說法師不是佛你也受用,因為他儘管可能不是佛,可是他講的法你受用了,那就對;反之如果你不受用,就是佛來也沒有用。這兩點了解了以後,我們就曉得應該怎麼辦。所以真正聽聞的時候,應該具備這六種條件。以上是離高舉,把自己的高傲拿掉。還有離輕蔑,輕視、不尊重法跟法師,應該怎麼做這裏不細說了,只提出正對治--要以最恭敬的心恭敬法跟法師。離高舉、離輕蔑這二個,就是離雜染的內涵。下面是不應作意法師五處:
【不應作意五處所者,謂戒穿缺、種性下劣、形貌醜陋、文辭鄙惡、所發語句粗不悅耳。便作是念,不從此聞,而棄捨之。】
我們聽聞佛法的時候可能會有幾種毛病。法師跟世間的老師不一樣,他是以佛法來指引我們的,我們稱他為法師,世間的我們稱他為老師或者師。整個佛法在行持方面來說不外乎戒、定、慧,所以我們衡準法師是以這個為標準的。我們去聽他說法的時候,心裡想:「這位法師不靈光,他連戒都沒持好,定、慧就不談了。」像這種念頭很容易犯,所以第一個謂「戒穿缺」。受了戒以後,破戒是最嚴重的,根本完全失去了。最嚴重的叫破,在戒沒有破之前,有的時候只缺了一點。比如一個大水桶,如果整個裂開了,那當然不能用了;若只破一個小洞還可以用,可是這個桶並不完整了。「穿缺」是有一個小洞,凡是有缺、有穿,那個戒就是不完整的。我們不應該對法師起這樣的作意(作意就是腦筋當中去想,還沒有形之於身口,身口固然絕對不可以,腦筋當中也不應該這樣想):「這位法師戒都沒有持好,還談什麼別的!」這是從他如法行持的德行上面去講的。
下面四點是從外表上面去講的,「種性下劣」是說這位法師出身不好。比如我們常說某人出身很好,像阿底峽尊者,他的家庭背景很好,表示這個人的前世因緣很好;而現在這位法師出身背景不好,種性就是指出身背景。然後又長得很醜,講起法來又是文辭鄙惡,不文雅,聲音又很怪、很粗!實際上這些跟法的內涵沒有直接關係,就以我剛才舉的比喻盛甘露的碗來說,我們現在要飲用的是甘露,不是碗;假定要吃碗,那當然這個碗要好,現在我要吃碗裡的甘露,這個碗的好壞有什麼關係呢?這就是我們常犯的毛病--不聽法師講的法,卻在外表上面批評他,這是一個最大的錯誤。由於我們之前有了不好的概念,所以直覺地只去注意他的缺點,而不去注意聽他所說的法,這是最大的損失。舉一個比喻來說,你病得非常厲害,這個藥是一定能夠把你的病治好的,結果你一看裝藥的碗不好你就不吃了,對你的結果就是一條死路。又如這個屋子裡一片漆黑,裡邊有很多有毒的、害人的東西,只要點一盞燈,你看見了就能避開了。當然現在是用電燈,以前用燈籠,也許那是個破燈籠,看起來一無是處,你會不會因為破燈籠而不要這個光明?不管我們用什麼比喻來思惟觀察這件事情,主要的關鍵就在這上頭。了解了這一點,對我們障礙的,使我們不能跟法相應的毛病就去掉了。僅僅去掉障礙夠不夠?不夠,還要具足下面的條件。
p. 16
【又云:「聽聞隨轉修心要,少力即脫生死城。」於其所說諸聞勝利,應當決心發起勝解。】
聽聞了佛法以後,有兩種可能:假定我們只是在文字上面聽聽,那也就算了,通常情況之下,聽了以後不當一回事情;再不然,就是根本沒有專心聽,或者聽的時候有自己的意見,或者聽過了以後就忘記了,這一類都是實際上的問題。現在我們認真地聽而沒有前面的過失,能夠真正照著去做,這非常重要。所以聽要聽懂,不能聽錯;聽懂了以後要記得;下面還要一件事情,就是照著它做。第一個已經很難了,照著它做更難;但是反過來說,正因為這是非常殊勝又很難得的法,所以聽到了不去做就太可惜了。假定我們了解了這個道理以後,一定要想辦法做到,不做到的話是白聽,前面的努力是白白浪費;所以當我們正面、反面都能把握住了,一定會有一個力量推動我們認真去做。所以不但要聽懂,要記住,而且要跟著它做。做些什麼呢?「修心要」。修就是修行、修改。我們從無始以來都是隨著無明、錯誤的造作。這一點說明一下,我們做任何事情,最常見的一種狀態都是配自己胃口,不配自己胃口的實在沒興趣,如果勉強做,會做得很苦。現在必須要經過聽聞隨轉去修改自己的習性,不要隨順自己,而是照著法反觀我自已,發現不對的,就要去修改。在哪裡修呢?在我們內心上面關鍵性的問題上去著力,依法從我們內心上面改善,其他外面的是輔助的。我們現在往往身口做得很好,內心不相應,這個很遺憾。不過假定一時做不到,至少身口做到了,內心一步一步地來,還是一個辦法。所以我們要依自己的能力隨分隨力去做。
這樣去做有什麼效應呢?我們不是要跳出生死輪迴嗎?生死輪迴把我們重重圍困,如果能夠照著這樣去聽、去改善自己的話,不用太大的努力就能脫離輪迴。我們想像當中修行很難,實際上不是,在宗大師的傳記後面很明確地告訴我們這一點,大師的弟子照著這樣去做,產生很好的效應。喻是看見別人做的成效,假定我們去做,我們自己就成為一個現實的證明,然後藉此鼓勵別人,這個對我們是很重要的觀念。這二句話是《本生論》上面說的,下面就是宗大師特別再叮囑我們,對於聽聞佛法的殊勝好處應當決心發起勝解。勝解就是對於一個道理不但了解,而且內心當中相應到不會被別的東西動搖,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是無始以來的習氣不會被動搖,我們太多的東西不被動搖,而這些正是我們不要的;我們要對聽聞的正確方法產生勝解,這個勝解的力量不被動搖,有了這個力量我們才能夠真實地做到它。還沒做到之前,要下決心說我一定要照著這樣努力,產生這樣的效應。這一段是講聽聞佛法的殊勝利益,我們努力去思惟,內心就會產生一種決定。
【◎ 復次應如〈菩薩地〉說,須以五想聽聞正法:謂佛出世極罕難遇,其法亦然,由稀貴故,作珍寶想;時時增長俱生慧故,作眼目想;由其所授智慧眼目能見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故,作光明想;於究竟時能與涅槃、菩提果故,作大勝利想;現在亦能得彼二之因,止觀樂故,作無罪想。作是思惟,即是思惟聽聞勝利。】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的〈菩薩地〉當中也告訴我們,聽聞佛法應該以五種方式去思惟而聽:第一,作珍寶想。就是說佛出世非常難得難遇,也非常地珍貴。珍貴是就它對我們的好處來說,世間有很多寶貝,我們通常都很器重它、寶愛它,但是比起佛法來,世間的寶貝都不能稱為真正貴重的,佛法才是。不但有這樣殊勝的價值,而且非常難遇,所以我們首先應該視它如珍寶,珍是非常地珍重,很難得,寶是非常寶貝。佛法的珍重和難得要從兩方面來看,一個是從佛成佛這一點來看,一個是從我們遇見佛這一點去看,這兩個都是非常寶貝,而且絕端難得。
在座諸位有善根接觸佛法,了解了是非、善惡,知道這個對,我應該做,這個不對,我不該做。現在理論上了解了,實際上我們去做的時候卻感覺非常辛苦,很不容易做到,這一點,我想每一位同學都能體會到。然後單單眼前這樣去做的話,我們能達到什麼樣的程度?是不是這樣就能夠成佛了呢?不能,如果把我們現在所了解的、簡單的,不該做的不做,該做的做到了,最多就是持好戒,得到的只是人身而已,而人身還在輪迴當中。戒在佛法中屬於淺近的部分,我們要做到它卻是非常困難。在這個條件之下,要策發出離心,拿剛才這個標準去衡量,那更是千難萬難。進一步來說,我不但要自己出離,還要幫助一切人解決生死問題,不單單是發這個心,還要實際做到。現在不妨想想,做任何事情,小小的利害當前,比如你很歡喜的好東西給了別人了,你心裡就放不下,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我為什麼要講這些話?假定不從實際上的狀態一步一步深入去思惟的話,我們聽過了也就聽過了,覺得佛法很好,但心裡面不可能產生什麼效應,更談不到如理去深入。現在並不是叫我們馬上做到,但至少我們很認真這樣去想一想的話,我想大家內心當中都會策發這種力量--對啊!要達到這樣的標準好難好難!我們能夠以事實去衡準,然後這樣一步一步地向上思惟觀察,就能夠多少體會得到佛絕端難遇啊!因為他要成佛是何等地艱難!他成了佛以後,我們才有機會見到佛。成佛是非常難的,所以經論上面都說:佛出世像麟瑞花,這個花在世間要三千年才一現,而且剛剛開滿它就謝了,有很多花是開了好幾天還不會凋謝,而且是年年開的,還有一年開幾次的,稀有的麟瑞花三千年才一現,而且它開了馬上就凋謝,而我們人類的壽命只有幾十年,所以從這個比喻勉強來說明佛的難遇。
另外,現在總算娑婆世界上有佛出世了,雖然我們沒見到,但至少佛的遺教還留在世間。我們大家都覺得佛法好,我想諸位多少都可能有這樣的經驗:當你體會到了這麼好的佛法,你是不是也願意把這個好的東西介紹給周圍的人?你想盡種種方法對他們講,他們聽得進嗎?根本聽不進,或者根本不曉得有佛,即使聽到了,也根本不曉得佛是什麼內涵,乃至由於他自己的善根不夠、業障深重,世間的壞東西他拼命追求,最好的好東西他卻不接受。所以從我們自己的條件去看,自己還要具備這樣特別的善根。佛出世、我們能值遇佛法,這兩個任何一個都非常難遇,而且要兩個碰在一塊。如果我們常常這樣去想,就會很珍惜。譬如你很想要一樣東西,這個東西的確對你很有用,你花了幾十年的心血得到了以後,會不會隨便把它拋棄?絕對不會。當我們有了這樣的認識,就會很認真地追尋。
所以,我但願來聽法的同學,不要聽過了以後,覺得聽了一個小時很累,下了課馬上就嘻嘻哈哈、輕輕鬆鬆,那樣的話,是對不起我們自己的生命,浪費掉了。我們積了這麼多的善根,總算感得今天遇見了佛法,所以第一個是珍寶想。當然也不是叫我們聽到了以後,下課了還要孜孜不倦地用功,後面會告訴我們精進有它一定的次第,但至少應該把要做的事情的先後輕重放對,然後儘量把我們能夠努力的時間,從思惟開始,然後如法地去實踐,或者切磋琢磨,或者做前行預備工作。所以第一個,對於佛以及佛出世以後所講的法,要了解這兩者對我們絕端重要,而且非常珍貴難得,很不容易碰到,這兩點要把握得住。論中用比喻跟事實來說明佛出世及說法對我們的殊勝利益。
第二個好處是「時時增長俱生慧故,作眼目想」。「俱生慧」是與生俱來的(跟著我們的生命一起帶來的)智慧。凡夫都有煩惱,煩惱分成二種:俱生煩惱、分別煩惱。比如說我們一對境,自然而然內心當中就會生起煩惱:一看見某個東西,你不用想這個好不好,就會對它貪著;如果這個東西對你有害,或者你想要得到它而得不到,你就起瞋心;然後對這件事情的真相看不清楚--愚癡,所以平常總是在貪、瞋、癡當中。而真正重要的是我執,這個是俱生而起的,對事實真相看不清楚,所以我們又叫它俱生惑,或者俱生的煩惱。由於這個煩惱而造種種的惡業,輪迴生死受種種苦。惑(煩惱)對我們有這麼大的害處,那麼用什麼方法去淨除它、對治它呢?只有智慧是煩惱的正對治,也就是說針鋒相對的,像光明跟黑暗一樣,如果光明來了,黑暗自然就消失了。現在這個智慧叫俱生慧,這是宿生就帶來的。那宿生怎麼會有智慧?一定是前世已經聽聞了佛法,能夠如理去思惟,照著它去做,積累了福德和智慧,其中的智慧資糧帶到這一生來,就叫做俱生慧。透過不斷地積累,這一生我們如果繼續努力,到下一世再來的時候,我們的智慧就比這一生更增長,然後一生一生不斷地增長,這是非常重要的。
智慧就像自己的眼睛一樣,由於我們對事實的真相看不清楚而起迷惑、造惡業,現在有了智慧就可以看清楚了,所以俱生慧相當於我們的眼睛,能夠把事理看清楚,沒有眼睛看不清楚事情,就迷惑。那麼,智慧怎麼來的呢?是由於聽聞正法。當你聽聞了正法以後,不斷去思惟,然後透過所聽聞、思惟的佛法去觀察決擇事情,才能把我們所面對的種種事情的是非、好惡辨別清楚,所以《聽聞集》上告訴我們「由聞知諸法」,由於聽聞才能夠正確地了解一切諸法:這個法是對的,就去做、去取;這個是不對的,就應該捨。這樣一方面努力去做,增長福德資糧,一方面使我們對事情辨別得清楚,增長智慧資糧,所以這裡說由於聽聞能夠增長我們的俱生慧,就像有眼睛一樣。現在停下來想一想:我們俱生帶來的是什麼?煩惱。我們平常任運而起的都是這個,碰到任何事情,都是以我為主,「哎呀,麻煩!不配我胃口,我歡喜那樣……」所有這些東西都是煩惱,除了以佛法的智慧來正對治以外,再也沒有別的方法了,所以第二個就告訴我們,聽聞佛法可以時時增長俱生慧,就像有眼睛一樣。
單單有了眼睛,沒有光明還是不行。所以下面說:「由其所授智慧眼目,能見如所有性,及盡所有性故,作光明想。」聞法不但給我們眼睛,而且給我們光明。有了眼睛、有了光明,我們對於所對的境界,就能夠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有了智慧眼之後要能夠看清楚,還要一個條件--光明。那要看清楚什麼呢?就是我們所面對的一切事情。我們總執著以為有一個我,以為這件事情是這樣的,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我們所對的一切事情,真正就佛法來說,它的本質只有兩點:如所有性、盡所有性。「如所有性」用比較容易了解的話來說,就是空性,或者叫真如。我們每個人都具有二執--人我執、法我執。比如我拿的這個東西,實際上沒有我們所以為的這樣的東西;又我們執著這個我,實際上「我」是在五蘊體上面假立的。因為我們愚癡,沒有智慧,所以犯了這個錯誤。透過佛告訴我們以後,我們才能夠了解,不但有眼睛而且有光明,看見所見的一切原來它的本性都是空的--真如。後面會詳細說明這個內涵,這裡只告訴我們有這樣的好處。
空跟空性不一樣,空性是指一切法都是由種種因緣和合所形成的。這些因緣,總的來說,不外乎對境能觀察的心跟所對的境,當心、境相對的時候,就產生世間種種現象,這一切現象不外乎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這是重重緣起相應所現出來的如幻如化的幻象,這一部分就叫「盡所有性」。所以簡單地來說,世間所見的一切就是性空緣起。由於佛出世,告訴我們正確的方法,我們才能夠如理地了知,就好像有眼睛又有光明,才能夠正確見到我們所對的境;在沒有遇見佛、聽聞正法之前,我們對這個是茫然無所知的。
第四個,「於究竟時能與涅槃、菩提果故,作大勝利想。」聽聞了佛法以後照著它去做,到最後能達到什麼樣的狀況呢?涅槃、菩提果。「涅槃」翻為寂滅,就是所有的煩惱以及惡業統統消失了,所有這些不相應的、不要的垢穢徹底淨化了,這種狀態叫做涅槃或者菩提--覺悟。為什麼以前不能產生?因為以前並不了解世間的真相、不覺悟,因為不覺悟而造種種的惡業,造了種種的惡業以後,感得的果永遠在輪迴之中。菩提就是覺,現在覺悟了,然後照著正確的方法去做,淨化了煩惱、惡業,到最後這些東西徹底地消失、淨化了,得到的果就是寂滅。這個是真正殊勝的利益,而且是最究竟的,所以叫「大勝利」,再也沒有比這個更大、更殊勝的利益了。
涅槃、菩提是將來最後的果,那眼前呢?「現在亦能得彼二之因,止觀樂故,作無罪想。」果是將來的,而果的因在眼前。所以我們必須依靠著佛,從佛那裏聽聞正確的方法,照著去做。這個時候因為對事情的真相認識清楚了,我們不會再隨著境界起迷惑而造種種惡業,所以真正重要的是止與觀。修學佛法應該先聽聞,就是前面《聽聞集》所說的,由聽聞了解了事實的真相,然後持戒斷除諸惡,持了戒以後學定慧,最後究竟的結果都是由定、慧而來。雖然定慧是將來菩提、涅槃果的因,可是因為它本身是正確的,眼前就讓我們不會造惡業,造了惡業會感苦果,不造惡業當然就不會感苦果,所以作「無罪想」。實際上,止、觀本身也是一種樂,不過若拿菩提、涅槃的這個究竟樂來比較,那也算不了什麼,所以以佛法來說,只能說「無罪想」。可是拿我們世間來說,止、觀是一種非常玄妙的樂,世間的人因為沒有福,往往為一點小小的事情就覺得好開心、好快樂,實際上真正得到止、觀之樂的話,那世間的樂一點味道都沒有,這就是世間最可憐的地方,所以說我們福德太淺,才會耽著這些下劣的樂受。
現在總結起來,〈菩薩地〉所說的,聽聞正法之前應該具足這五個條件。第一個是總的來說,我們應該思惟佛、法對我們無比的利益(實際上是法的利益,可是法是佛說的),有這樣無比的利益,所以說非常地珍貴,又非常地難遇。那麼它給我們什麼樣的好處?為什麼是珍貴的呢?因為最後能夠給我們菩提、涅槃的果,眼前也能夠得到這個因,使我們對所做的事情能夠真實地判斷是非、好惡,就像給我們眼睛以及光明一樣,由於裡邊具有眼睛,外面具有光明,曉得是非、好惡,所以我們在因地當中能夠如法地去惡從善,依戒定慧一步一步深入,最後得到菩提、涅槃之果。這是〈菩薩地〉所說聽聞正法的五種想法。這樣思惟就是思惟聞法的勝利。我們這樣去想的話,才曉得聞法真正的好處。
我們知道聞法有這樣的好處,跟不知道有什麼差別呢?可以想一想,在生活當中,我們有時會很高興地想做某一件事情,因為我們習慣性地覺得這樣很好玩。大人有大人的好玩,小孩也有小孩的好玩,有的是調皮去摸摸人家,好像覺得好玩,實際上這種行為,你現在是好玩,將來的果報,好一點的是墮落畜生。你們看看馬路上那些狗,牠們沒事就搖搖尾巴、舔舔人家、抓抓人家;想想看,我們得到了這個人身,如果不好好地去做,東去摸一摸,西去碰一碰,你跟那些狗有什麼差別?各位,尤其是你們年紀比較小一點的,有的時候跟人家開開玩笑,你想想是不是這樣?這都是在浪費生命。
聽聞佛法有這麼殊勝的好處,雖然如此,若你不去思惟它,不會引發你想追求的心;當你靜下心來想:原來它對我有這麼大的好處,你越認真去想,就越能夠策勵自己不再做那些無意義的事情,努力去做我們該做的事。比如我們所歡喜的東西,如果人家送來了,放在西教室,我們雖然坐在這個地方,心裡面一定會老去想這個東西,因此等不到下課,就一個勁地去了;同樣的,假定我們也能夠思惟法的勝利,那我們心心念念就會緣著法,當我們這樣照著去思惟觀察的時候,內心當中就不斷地提昇,這是為什麼在聽聞佛法之前要讓我們去思惟的原因。所以這個地方最重要的,就是在於聽聞佛法思惟了之後,會改變我們平常的習氣,使我們從平常的習氣當中能夠振奮,策發恭敬、精進來趨向於法,努力照著法去做,這樣聽的法就有用;不至於聽過了以後,只覺得也聽了一些東西,然後隨便講講說說,過兩天就忘記了,這就沒什麼意思,所以要思惟聞法勝利。
思惟了聽聞佛法對我們的殊勝利益,就會策勵我們更努力去聽聞,那麼我們是不是馬上去聽聞呢?不是,還要一個條件。
【◎ 於法、法師發起承事者,如《地藏經》云:「專信恭敬聽聞法,不應於彼起毀謗。於說法師供養者,謂於師起如佛想。」應視如佛,以獅座等恭敬利養而為供事,斷不尊敬。】
要承事法和法師。我們要聽法,這個法怎麼來的?是講法的法師講的,我們要努力地去承事他。至於怎麼承事,後面會詳細告訴我們,這裡只是簡單地說。實際上對我們真正最有價值的就是這些,或者說最好的淨罪集資莫過於此。那應該怎麼樣對法跟法師發起承事呢?先解釋《地藏經》說的。現在流通的《地藏經》有三種版本,這裡說的是《地藏十輪經》裡邊的一個偈頌。「專」是專一;「信」是淨信;「恭」是謙恭;「敬」是恭敬;這四個字,每一個字都有特別的意義。平常我們聽法的時候不太容易專心,浮浮散散的,精神好的時候胡思亂想,不專一,精神差一點的時候打瞌睡;不是揚、就是沈,要全部精神貫注才是專一。「信」是淨信心,要對法及法師有清淨的信心,淨信和不信的行相後面會講。「恭」特別是指謙下,自己要放低,至心恭敬;或者恭敬連在一塊說也可以。以這樣的態度,把內心當中跟佛法不相應的拿掉,而且必須要把與聽法相應的這種條件提起來去聽聞,不可以對所聽的法心生毀謗。在前面「甲二」特別談到,我們往往以自己的知見任意評判是非、好壞,說「這個大乘、這個小乘」等等,這是最嚴重的一個過失。
對說法師除了不毀謗以外,還要去供養。到什麼程度呢?要把說法師看成佛。實際上說法師是不是佛,我們可以先不去管,他可能是佛、可能不是佛。因為佛是千百億化身,現各式各樣的身,所以到底是不是,我們不知道。不過有一點,我知道我不是佛,這可以肯定。在聽法的時候,我寧願把說法師看成佛,這是有原因的。的確,他現在不一定是佛,可是他講的法是不是佛講的?我們是不是從法師身上才聽到佛講的法?所以我常舉一個比喻,譬如說:你要喝甘露,甘露是最好的藥,但要用碗裝,這個碗的價值是什麼?沒有這個碗就沒辦法把甘露拿給你,既然你要受用甘露,珍重這個甘露,你捨不捨得把碗弄破?能不能不要它?所以你捧這個碗戰戰兢兢,惟恐把它打破,因為碗一破甘露就沒有了。當我們真正對說法的法師生起恭敬心的時候,你不知不覺當中對他講的法也容易接受,在這種狀態當中,聽的法對我們才會有受用。所以對說法的人起恭敬心實際上是對自己最最受用的,下面會詳細說明這一點。《地藏十輪經》這樣講,這是佛說的。下面宗大師再告訴我們「應視如佛」,應該把說法師看成像佛一樣。那麼怎麼去承事供養呢?「以獅座等」,「等」字代表不僅是獅座,只是以獅座為例,就是說不但他坐的地方是最好的,樣樣東西都是以最好的來供養。要「斷不尊敬」,這是非常重要的,平常我們心裡倒不一定會很輕慢,看不起他,可是我們很不容易提起恭敬心來,總是馬馬虎虎,真正想學佛,這一點要儘量努力改善。
【應如〈菩薩地〉中所說,而正聽聞,謂應無雜染,不應作意法師五處。離高舉者,應時聽聞,發起恭敬,發起承事,不應忿恚,隨順正行,不求過失,由此六事而聽聞之。離輕蔑雜染者,謂極敬重法及法師及於彼二不生輕蔑。】
那麼應該怎麼樣做呢?應照著〈菩薩地〉所說的正確的方法--不要雜染、不應該作意法師五處(就是不應該從五個角度去想這位法師)。「雜染」就是不對的、染污的,我們要清淨、純淨的。雜染又分兩部分,一個是把自己高舉,也就是自己覺得了不起。我們平常不一定感覺我很了不起,但這裡邊有一個特點,一切眾生無始以來最大的困擾就在我執,執著這個我,我執只要存在一天,它本身就有幾個特點:我癡、我慢、我愛、我見。慢,就是個高舉相,只要有這個「我」在,它自然而然會這樣。所以聽法的時候會產生兩個毛病:第一個把「我」抬得高高的,第二個輕視法師跟法,這兩個都是錯誤的。
第一個「離高舉」,要拿掉自己內心的高舉,不要自己覺得很了不起,所以要「應時聽聞」,要在上師高興且有空的時候求法,如果只顧自己的方便而安排時間,狂妄自大,這樣是不對的。聽的時候發起恭敬,不但恭敬而且承事。「不應忿恚」,我們為什麼無緣無故會忿恚呢?這是有它的道理的,當然忿恚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有一點,因為法的特徵是對治我們無始以來的煩惱,煩惱主要的根本是我執,而講的法是要把「我」拿掉,你捨不捨得啊?捨不得。煩惱所現的行相是貪、瞋、癡,這個東西我要的就貪;叫你不要貪,障礙你的時候就會瞋;癡則始終都有。所以真正講法,一定針對著我們的毛病,這叫對治悉檀,這時候我們就很容易犯忿恚的過失。就世間來說也是一樣,古人有一句話:最好的朋友叫諍友,他看見你的缺點會告訴你:「某人你這個地方錯了。」如果修養比較好的人會很感謝,因為我看不見自己的錯誤,謝謝你看見了告訴我,讓我改過來。所以當人家指出我們的錯誤時,我不但接受,而且感謝、恭敬。現在的人,如果人家告訴你:「某人你錯了。」你會說:「我錯,你就不錯啊?」我們會不會犯這個毛病?連世間要做一個好人,都需要周圍的人指出我們的錯誤,現在我們要求無上菩提,對治三毒,假定不能認識正確的方法去調伏自己的話是不行的。所以這裡告訴我們要恭敬、不要忿恚等等,這樣才可以隨順正行,佛告訴我們的這個正確的方法,我們也才願意去做。
我們還有一個毛病,聽了法以後會說:「你講的都很有道理,你自己做到了沒有?」我們會找人家的過失。千萬不要找別人的過失,聽了法反照自己是最最重要的。假定我們做到這一點,那麼即使這位說法師不是佛你也受用,因為他儘管可能不是佛,可是他講的法你受用了,那就對;反之如果你不受用,就是佛來也沒有用。這兩點了解了以後,我們就曉得應該怎麼辦。所以真正聽聞的時候,應該具備這六種條件。以上是離高舉,把自己的高傲拿掉。還有離輕蔑,輕視、不尊重法跟法師,應該怎麼做這裏不細說了,只提出正對治--要以最恭敬的心恭敬法跟法師。離高舉、離輕蔑這二個,就是離雜染的內涵。下面是不應作意法師五處:
【不應作意五處所者,謂戒穿缺、種性下劣、形貌醜陋、文辭鄙惡、所發語句粗不悅耳。便作是念,不從此聞,而棄捨之。】
我們聽聞佛法的時候可能會有幾種毛病。法師跟世間的老師不一樣,他是以佛法來指引我們的,我們稱他為法師,世間的我們稱他為老師或者師。整個佛法在行持方面來說不外乎戒、定、慧,所以我們衡準法師是以這個為標準的。我們去聽他說法的時候,心裡想:「這位法師不靈光,他連戒都沒持好,定、慧就不談了。」像這種念頭很容易犯,所以第一個謂「戒穿缺」。受了戒以後,破戒是最嚴重的,根本完全失去了。最嚴重的叫破,在戒沒有破之前,有的時候只缺了一點。比如一個大水桶,如果整個裂開了,那當然不能用了;若只破一個小洞還可以用,可是這個桶並不完整了。「穿缺」是有一個小洞,凡是有缺、有穿,那個戒就是不完整的。我們不應該對法師起這樣的作意(作意就是腦筋當中去想,還沒有形之於身口,身口固然絕對不可以,腦筋當中也不應該這樣想):「這位法師戒都沒有持好,還談什麼別的!」這是從他如法行持的德行上面去講的。
下面四點是從外表上面去講的,「種性下劣」是說這位法師出身不好。比如我們常說某人出身很好,像阿底峽尊者,他的家庭背景很好,表示這個人的前世因緣很好;而現在這位法師出身背景不好,種性就是指出身背景。然後又長得很醜,講起法來又是文辭鄙惡,不文雅,聲音又很怪、很粗!實際上這些跟法的內涵沒有直接關係,就以我剛才舉的比喻盛甘露的碗來說,我們現在要飲用的是甘露,不是碗;假定要吃碗,那當然這個碗要好,現在我要吃碗裡的甘露,這個碗的好壞有什麼關係呢?這就是我們常犯的毛病--不聽法師講的法,卻在外表上面批評他,這是一個最大的錯誤。由於我們之前有了不好的概念,所以直覺地只去注意他的缺點,而不去注意聽他所說的法,這是最大的損失。舉一個比喻來說,你病得非常厲害,這個藥是一定能夠把你的病治好的,結果你一看裝藥的碗不好你就不吃了,對你的結果就是一條死路。又如這個屋子裡一片漆黑,裡邊有很多有毒的、害人的東西,只要點一盞燈,你看見了就能避開了。當然現在是用電燈,以前用燈籠,也許那是個破燈籠,看起來一無是處,你會不會因為破燈籠而不要這個光明?不管我們用什麼比喻來思惟觀察這件事情,主要的關鍵就在這上頭。了解了這一點,對我們障礙的,使我們不能跟法相應的毛病就去掉了。僅僅去掉障礙夠不夠?不夠,還要具足下面的條件。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06
- 文章: 33482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道前基礎 - 聽聞軌理 續3
道前基礎 - 聽聞軌理 續3
【如《本生》中亦云:「處極低劣座,發起調伏德,以具笑目視,如飲甘露雨,起敬專至誠,善淨無垢意,如病聽醫言,起承事聞法。」】
我們要非常謙恭,處在非常低下的位置,這個「低劣」是用有形的東西說明我們內心中的謙恭。譬如中國古代的傳統(到現在也還有),老一輩的法師都知道這個禮節,現在年輕的人不懂得了,很可惜!無論任何人來說法,法座一定要很高;還有,如果我們去聽聞,一定要比他坐得低。在藏系,凡是正法所在之處,哪怕正法沒有了,是像法,只要法沒有毀掉,就一定還會尊重這些儀軌,尊重這個法。所以外表上面自己坐得很低下,內心當中更是非常地謙恭。外表處在低劣坐,內心發起調伏德,聽了法拿這個法來調伏自己的煩惱,這個才是真正的功德,才是我們要的。所以這樣一來不管內心、外表我們都做對了。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告訴你:「這個事情不對,你不要貪;這個事情不對,你不要瞋。」平常這個話我們會聽不進去而發瞋恚,現在不是,「以具笑目視,如飲甘露雨」,心裡好高興,「對!把我這個煩惱病指出來!把我調伏了。」所以心裡面非常歡喜、非常高興,用這種歡喜的笑容來看法師,就好像我們飲了甘露一樣。甘露是民間傳說的不死之藥,服用之後能把我們最嚴重的痛苦去掉。現在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修學佛法就像飲甘露,由此而調伏煩惱,讓我們去除生死輪迴之苦,所以應當「敬專至誠」,恭敬、專心、至誠,內心一點雜染都沒有,是善淨的。平常我們說要造善業,這裏不但是善而且清淨,是絲毫沒有雜染的。所以就像病人聽醫生的話,聽了以後我們去承事,照著法告訴我們的去做。之前要思惟聞法勝利跟於法、法師發起承事,這兩個準備好了,下面才正式聽聞。
p. 17
※﹝正聞軌理分二:①斷器三過,②依六種想。今初﹞
下面是正聽軌理。正確的聽聞方法分二方面:斷器三過、具六種想。正聽的時候要把自己錯誤的地方改正。器是器具,就是我們平常用來裝東西的。聽法時我們就是個法器,我們平常裝的都是煩惱,現在把它弄乾淨,這樣才可以裝佛法,使得我們成為裝佛法的法器。人家說「這個人是一個法器」,就表示他是宿生有善根的,也就是說他以前已經淨化了,已經慢慢地裝了佛法了。欲成為法器有三種嚴重的過失必須拿掉,其次再把應該具足的六種條件加進去。
【◎ 若器倒覆,及縱向上然不淨潔,並雖淨潔若底穿漏;天雖於彼降以雨澤,然不入內,及雖入內或為不淨之所染污,不能成辦餘須用事,或雖不為不淨染污,然不住內,當瀉漏之。如是雖住說法之場,然不屬耳;或雖屬耳然有邪執,或等起心有過失等;雖無上說彼等眾過,然聽聞時,所受文義不能堅持,由忘念等之所失壞,則其聞法全無大益,故須離彼等。】
這三種,第一是器具倒過來,這不行;第二種雖然不倒過來,是向上的,但裡面是髒的,也不行;第三種雖然向上,裡邊也乾淨不髒,可是有個洞,那也不行,會漏掉的。在這些情況之下,如果器具是倒過來的話,雖然下雨,根本裝不進去;把容器放正了,但是裡邊不乾淨,雖然雨水可以進去,但是進去以後變得又黑、又髒,還是不能用;第三種情況容易了解。以上是比喻,以下就分別說明。
當我們在說法的地方,第一個要豎起耳朵全心全意去聽,這個也就相當於把器具放好;如果人坐在這裏,心裏面卻胡思亂想、打瞌睡,法就聽不見,所以第一件事要「屬耳」,把全部精神貫注在聞法裏頭。第二種是雖然聽了可是有邪執或等起心的過失。邪執是什麼?我說一個實例,《新世紀飲食》這本書上說,現在大家以為最好、最有營養的是肉、奶、蛋,可是,實際上這些都是對我們有害的。這本書的作者在美國是很有名的人,而且他拿出來的證據得到世界科學家一致的證明,所以這是非常權威的一本書。有一次我拿這本書去勸一個人:「你看看這本書,現在不談佛法,就以健康來說,吃這東西不好。」他嘴巴說:「是!是!是。」把書拿過去之後,我聽見他對旁邊的人說:「這個人我才不聽他!」結果他還是要吃肉。這種心理是什麼?他有他的執著,而這種執著是錯誤的,我們很多人犯這個毛病。他倒不是先對你有什麼成見,可是對你所講的道理卻不能很心平氣和地依理決擇,而以他錯誤的執著來否定你,這是一種邪執。什麼是等起心有過失呢?就是說我們來聽聞佛法,須以什麼樣的心來聽聞呢?應該發起為了要救一切眾生求無上菩提的心。為了要做這件事情,所以要知道正確的方法;為了要知道正確的方法,所以來聽聞,這樣的動機才是純正的。再不然的話,至少是為了跳出生死輪迴,我沒有方法,所以我來聽法。如果心平氣和地想一想,實際上我們現在來聽的動機已經有了問題了,只是想聽聽他到底講些什麼,然後去挑剔他,這個就是等起心的過失,相當於器具裏不乾淨。
此外,即使沒有上面兩種狀況,但是聽完了以後,對於「所受文義不能堅持」,所聽受的文字跟文字所講的內涵不能認真地堅持,聽過就忘掉了,對所聽的法還是沒有正確的受用,這就像漏器一樣。我們應該離開上面這三種錯誤。
【此三對治,經說三語,謂善諦聽聞,意思念之。此亦猶如〈菩薩地〉說:「希於遍知,專注屬耳,意善敬住,以一切心,思惟聽聞。」】
下面就引經論來說明。這三種過失是聽聞佛法最大的錯誤,所以佛經正對著這三樣而對治,經論上面都有這幾句話,漢文經典寫的是「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好好地認真地聽,聽完了以後,再努力去思惟、憶念。〈菩薩地〉上面也這麼說:「希於遍知」是第一個,因為希於遍知,所以聽的時候一定很認真地善聽--就是說我之所以來聽聞,是為了求無上菩提;要得到無上菩提,就應該遍知一切,真正地能夠徹底了解一切法。「善」跟「希於遍知」乃是對治器具不乾淨(有邪執或等起心有過失);第二個是「專注屬耳」,這對應於前面的「諦聽聞」,很認真全神貫注地聽,這是對治器過當中的器覆;最後「意善敬住」,就是不要忘失,對治器過的第三個,以全部的精神認真地去思惟所聞的法義。
把我們自己這個聽法的法器弄乾淨了以後,還要具足一些條件,這些條件一共分六項,很多經論上面都有說明,比如《華嚴經》裏面特別講這六項當中前面的四個,本論再加上後面的兩樣。我們現在一樣一樣很認真地看:看看我們器過有沒有?如果有,要想辦法斷掉;斷掉了以後應該具足的條件是否具備?如果不具備,應該努力。平常我們說「淨罪」的那個罪,就是這裏所說的器垢,把器具裏面的髒東西弄乾淨;「集資」就是我們欠缺的地方,要把它努力地補足,這是非常重要的。前面談到聽聞了佛法能夠增長俱生慧,當俱生慧增長的時候,俱生的煩惱就淨化了。我們也有俱生帶來的東西,我們的本性跟佛性是無二無別的,可惜為煩惱所覆,要透過這樣來轉化。現在看六想中的第一想:
【◎ 依六想中,於自安住如病想者。如《入行》云:「若遭常病逼,尚須依醫言,況長遭貪等,百過病所逼。」延長難療,發猛利苦,貪等惑病,於長時中,而痛惱故,於彼應須了知是病。迦摩巴云:「若非實事,作實事修,雖成顛倒。然遭三,極大乾病之所逼迫,病勢極重,我等竟無能知自是病者。」】
我們應以什麼態度去聽聞佛法?就是要把自己看成一個病人。《入行論》上面說:假定我們受到平常的病苦所逼迫,尚且要照著醫生的話來治療,何況我們長時(無始以來)犯了「貪等百過病」,那是非常嚴重的貪瞋癡三毒病,又由於貪等三毒的根本而引發了其它各式各樣的病!延長是指時間漫長,長到什麼程度?無始以來,這個時間之長我們根本無法計算;而此病非常難治,並且會引發極大的痛苦。那是什麼病呢?就是三毒等煩惱病,它恆常持續地使我們身、心痛惱。「痛」是指身體上面的,「惱」是指心理上面的,實際上這兩樣是互為因果的增長,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了解自己是有病的。我們總算還不錯能得到人身,腦筋很好,最可惜的是腦筋都用錯了,得到最好的腦筋,該知道的不知道、該想的不想,有這麼大的病卻不管,管的都不是該管的,而所有忙的事情卻都是增長我們的病,這是世間的顛倒,也是最可憐的地方。下面引一位祖師的話,「若非實事,作實事修」,如果我們弄錯了去修,這是顛倒的;不過雖然顛倒,至少曉得要修,只是修錯了。我們無始以來遭到三毒這種非常嚴重的病所逼,而且病得很厲害,居然連自己生病都不知道,這是最嚴重、最可怕的。這一點告訴我們,應該要曉得自己在病當中。
這一段話非常容易講,也很容易聽懂,但是聽過了以後我們是不是能夠用在身心上面觀察自己,而且能正確地看見病,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實際的問題。如果能夠多少看到一點,那我們就有一點希望。整本《廣論》無非都是告訴我們,希望我們看見自己的病。我覺得很慚愧,我自己犯這個毛病,今天在這裏講《廣論》,我只能說跟著大家切磋琢磨。同樣地,我看見周圍的同學都有類似的情況,自己很嚴重的病都看不見,別人一點點小毛病卻看得很清楚;當我們看別人的時候,自己的病不但看不見,而且還不斷地加重,這是我們最嚴重的問題。我們都有很好的腦筋,總算沒像畜生、像狗那樣愚癡,但這好腦筋反而增長我們的煩惱,這是最可惜的。
有了病怎麼辦呢?要找醫生,那麼誰是醫生呢?生病找普通的醫生,現在是煩惱病,那一定要找法師。醫心病要依佛法,而法師能夠開示佛法,就像醫生一樣。
【◎ 於說法師住如醫想者。如遭極重風膽等病,便求善醫,若得會遇發大歡善,隨教聽受恭敬承事。如是於宣說法善知識所,亦應如是尋求,既會遇已,莫覺如負擔,應持為莊嚴,依教奉行,恭敬承事。】
這裏分成兩段,前面一段是比喻,後面一段就是比喻所指的我們所要學的佛法。就像我們患了風病、膽病(這個是藏地、印度對疾病的分類,這是非常嚴重的大病),生這種病絕端地痛苦,一定會去找最好的醫生。當我們遇到了好醫生,一定會非常歡喜,願意聽醫生告訴我們的,而且很認真地去奉守它,這是比喻。我們可以想像自己或者周圍的人,當很痛苦的時候,一心想要解決這個痛苦,所以趕快找醫生,聽說有位好醫生,心裏好歡喜,趕快去找他,醫生告訴我們怎麼做,乃至於要花很多代價,我們都很樂意聽他的。
這個比喻所要表達的是說,對說法的善知識,也應該這樣子去尋求。我們身病之所以現起,還是因為心病,有了貪瞋癡的煩惱的話,身心俱病;單單身病尚且要去找醫生,何況是身、心兩者俱病?所以我們對於真正善巧說法的善知識也應該這樣很認真地去找,因為他是真正能夠治好我們的病的人。假定找到了,「莫覺如負擔,應持為莊嚴」,這二句話很平淡,但是涵義非常深遠。平常如果有人讚歎你,你就很歡喜,輕飄飄地;假定說你不好,你這個品性應該改善,或者指出你的錯誤,那你心裏面就很不高興。這地方就告訴我們,善知識真正的目的,是指出我們的煩惱病,要我們改善,那時我們會感覺到這是壓力,負擔很重。我們既然來修學佛法,千萬不要把它看成負擔,這個是真正最好的莊嚴,這才是我們真正要的東西。只有聽善知識的教誡,把毛病改掉了以後,那個時候不需要人家稱讚,自然而然就有最好的東西;現在就是人家稱讚,把最好的東西給我們,那都是騙我們的,最後的結果是讓我們墮落。所以「莫覺如負擔,應持為莊嚴」這兩句話,我但願跟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共同好好地策勵,我們是不是真的能夠把善知識給我們的教誡、逆耳的忠言,當做是我們的莊嚴,而不會一聽到心裡就煩?那麼,應該怎麼辦?「依教奉行、恭敬承事」,我們常常談到子路聞過則喜,在孔老夫子門下,子路是夫子最歡喜的人,他就是有這種精神,別人歡喜聽好話,他不是,告訴他過失,他不但歡喜地聽,而且勇於改過。《論語》上面說,子路聽見別人告訴他了以後,在還沒有改過之前,他不想再聽,唯恐來不及改。現在我們恰恰相反,改不改過沒關係,只是不斷地聽。
p. 18
【《攝德寶》中作是說故:「故諸勇求勝菩提,智者定應摧我慢,如諸病人親醫治,親善知識應無懈。」】
要求最勝無上菩提的這種勇士,才是真正勇猛精進而且有智慧的人,那他應該做的是什麼?摧我慢。為什麼前面告訴我們「莫覺如負擔,應持為莊嚴」,這地方告訴我們「摧我慢」?要曉得我們所有毛病的根本原因都在「我」上面。你說我不好,我就不高興;你捧了我,我就歡喜。實際上這個「我」正是煩惱的根本,只要我在,內心一定就是高舉,認為自己了不起,所以我們應該要把它戳破。不過這有一定的方法,《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詳細地說明最究竟正確的方法。那麼現在應該怎麼辦呢?要像病人為了治病一般而親近善知識,這件事情不要懈怠,要很認真地去做。這是第二點,將說法師、善知識看成醫生。
【◎ 於所教誡起藥品想者。如諸病者,於其醫師所配藥品,起大珍愛。於說法師,所說教授,及其教誡,見重要已,應多勵力,珍愛執持,莫令由其忘念等門,而致損壞。】
這個比喻告訴我們,就像病人找了醫生,當然對醫生給的藥非常珍惜、愛重,所以我們也應該對於說法的法師所告訴我們的教授跟教誡非常珍重。教授跟教誡不同,「教授」是佛法的精要,第一次開示我們的叫作教授;「教誡」是以前講過了,不斷地拿來再策勵我們。如果是最好的人,聽了一次就可以了,不過這種人千古以來是絕對少數。孔老夫子門下的弟子號稱有三千,只有顏淵一個人能不貳過,所以後來稱他為復聖,說他是聖人再來。至於我們普通人,聽了一次不夠,所以師長會繼續地再告訴我們:「已經告訴你了,你做不到,要繼續努力啊!」這就是教誡。我但願各位同學彼此切磋琢磨,這個是我們該聽的,千萬不要聽了第二次,就說我已經聽過了,你老囉嗦。奇怪的是,我們不應該聽的話,聽一百遍也不厭的;該聽的話,聽了第二遍就厭了,那就是我們的致命傷。所以在這裏告訴我們對於這點要努力。
怎麼樣才能夠不排斥呢?要了解它對我們的重要性,那怎麼樣才能了解呢?要多去思惟、觀察,還有不斷地皈依、祈求,這才是真正重要的。用種種方法去努力,使我們內心當中真正珍惜、真正愛護的是師長的教授、教誡。不要把煩惱執著在心裏面,應該把我們該學的教授、教誡放在心裏。不要聽不進,聽到了以後也不要忘掉它,如果忘掉了,結果還是跟沒聽一樣。所以前面從自己曉得有病,然後就找醫生,醫生也給了藥,給了藥就要吃。對我們修行人來說,就是自己曉得有煩惱病,然後找善知識,善知識給我們教授、教誡之後,要照著去修。
【◎ 於殷重修起療病想者。猶如病者,見若不服醫所配藥,病則不瘥,即便飲服。於說法師所垂教授,若不修習,亦見不能摧伏貪等,則應殷重而起修習。不應無修,唯愛多積異類文辭,而為究竟。】
這是第四點,這一點特別重要,所以也講得特別仔細。前半段也是比喻,後半段講這個喻所指的法。就像病人一樣,我們很清楚地了解到,雖然找到醫生,醫生也給了藥,如果不去吃的話,病仍然不會好。同樣的道理,我們學法的人,對於說法的法師給我們的教授,如果不照著去做的話,同樣地也不能降伏這個心病的根本(煩惱),所以我們應該殷重地修,非常殷切、非常慎重,不是馬馬虎虎的。以上是從正面告訴我們應該做的,「不應無修」以下則是我們很容易犯的毛病,應該要避免的。我們應該去修,不應該不修,前面策勵我們要多聽聞,可是我們很容易犯一個毛病:聽是要聽的,可是聽了以後不照著去修,單單歡喜蒐集很多各式各樣的文辭,講道理講得頭頭是道,比誰都行,以為這樣就是懂了,這就是我們非常嚴重的錯誤。通常修學佛法會有兩種偏失,一開頭《廣論》就告訴我們,有一類人要修行卻棄捨聽聞;現在這地方講的就是另一類,聽聞了,懂得很多道理卻不去做,這是不應該的。
【是亦猶如害重癩疾,手足脫落,若僅習近一二次藥,全無所濟。我等自從無始,而遭煩惱重病之所逼害,若依教授義,僅一二次,非為完足,故於圓具一切道分,應勤勵力,如瀑流水,以觀察慧,而正思惟。如大德月大阿闍黎《讚悔》中云:「此中心亦恆愚昧,長時習近重病,如具癩者斷手足,依少服藥有何益。」】
「癩」就是痲瘋病,現在患痲瘋病的人很少,大概你們也沒看見過。我曾經看見過痲瘋病,非常可怕,剛開始的時候看不太出來,也不會有很大的痛苦,但是癢得要命,皮膚上會有一點紅腫,等到真正癢的時候,病人會一直抓,越抓越癢,恨不得把肉挖掉,抓得都是血,它還是癢。至於痲瘋病厲害的程度,我曾經看過有人到後來手腳都萎縮了,眼睛也會瞎,乃至腳等整隻肢體去掉。以前在沒有癌症之前,痲瘋病是最可怕的病,治也治不好,現在遍地癌症,痲瘋病就很少聽見了。就像這麼嚴重的病,拿了藥,只吃一趟、兩趟就好了嗎?毫不濟事!透過這個比喻,說明我們從無始以來遭到這麼嚴重的煩惱病,找到了如法的教授以後,不修固然不可以,如果修的時候也是象徵性地碰一碰,那是沒有用的。所以我們對於「圓具一切道分」,不但要聽聞,而且要數數思惟。對整個修行的內涵,道的整體或支分,不但要了解而且要努力,努力到什麼程度呢?像瀑流水這樣。流水有幾種,有一種是慢慢地流;有一種像瀑布,水不但不停止,而且很猛利、快速地流,要像這樣去修。
以我們現在來講,不修固然是一個毛病,還有另一種毛病,就是才聽到一點點就自己覺得很了不起,都懂了。不要說你只聽到一點點,就算聽得很多,是不是真正圓滿具足都是問題,聽到了圓滿具足的法,你還要很認真地修行驗證才行。在《密勒日巴尊者傳》上面,密勒日巴尊者跟著他的老師這麼多年,後來老師才告訴他,叫他去修。密勒日巴有這樣的條件,老師還說:你要弄清楚,看看修得對不對喔!我們現在很容易只聽見一點皮毛、碰到一點影子,就自己覺得好像都懂了。通常情況之下,修行時每一地方都不斷地會產生毛病,所以修行時一層一層深入都需要過來人的引導。宗大師再三地教誡我們,總希望我們能夠拿法不斷地在內心當中認真去思惟、觀察、決擇,他還舉一位祖師的話來策勵我們。
【由是於自作病者想,極為切要。如有此想,餘想皆起。此若僅是空言,則亦不為除煩惱故修教授義,唯樂多聞,猶如病者,求醫師已,而不服藥,若唯愛著所配藥品,病終無脫。】
把自己看成真的有病,這是最最重要的,病想是六想當中的重心,乃至於前面的斷器過,重心還在這個上頭。所以這裏從正反兩面不斷告訴我們,如果病想真正能夠生起來了,那其他自然會生起來;這個道理很簡單,我們真的知道自己病了以後,一定會找醫生。平日身體稍微有一點病,會趕快去找醫生;現在有這麼嚴重的大病,我們居然不找,反而覺得很高興、很輕鬆,這個就是我們最嚴重的大病。問題是要用什麼方法,不管是自己個人,或者我們互相切磋琢磨來淨化,這是很實在的一個問題。進一步來說,以我個人的經驗,真正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佛法,可惜的是到了末法以後,一般人對於佛法到底講些什麼不太知道。當初我以為出了家就叫修行,實際上不一定,出了家若只是剃個頭換件衣服,人家稱你為法師,如此而已,那這樣的話,隨便哪一個人只要剃了頭,不就是法師了嗎?進一步有人以為去學法器怎麼敲怎麼弄,就是法師了,這都是錯誤的。
我曾經遇見過很有趣的一件事情,國內有一種傳統的習慣,大法師們會將一串很大的唸珠掛在脖子上面。我出家後不久,老師告訴我,其實將唸珠掛在脖子上面是有緣由的。古人覺得唸珠是非常重要的,像中國有位最了不起的大祖師清涼澄觀國師,他的念力已經很好了,為了要策勵自己,他就手不離圓明之珠,心裏面一直念。比如說我們念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或者持咒,心裏不斷地念。有的時候碰見重要的事情要做了,唸珠往頭上一套,那是一個方便。有一次有一位居士到廟裏非常虔誠地禮佛,禮佛的時候,他的唸珠怎麼辦呢?他也把唸珠往頭上一套,因為他曾經聽見這個方便,結果那個廟裏的大居士馬上把他呵斥一頓:「你怎麼一回事情!你到底信不信佛?」他想:我這麼虔誠地來禮佛,好端端地,為什麼人家要呵斥我?那位居士告訴他:「你這樣做不對,你要做了大和尚、大法師,才可以將唸珠掛在脖子上。」他就這麼告訴他,你要這樣,要那樣。那位居士本來是一番高興跑到寺院裏瞻仰三寶,卻碰到這個人跟他這麼說,他後來問我,他講的到底是怎麼回事啊?我當時聽了以後,覺得自己以前也很容易犯那個毛病。事相上的習慣是有輔助的作用,不是一定不對,我們不要否定掉。但是佛法中有主副之分,真正的中心是認識煩惱、對治煩惱,要把握住這點。至於平常寺院的儀軌、很多的規矩,乃至於各式各樣的唱唸,這些種種配合是需要的,但是弄到後來對於佛法真正的根本中心認識煩惱、對治煩惱,我們反而不知道。現在比較好一點是去打坐,一盤腿可以盤一個鐘頭、可以坐多少時候,以為這個就叫做功夫,這些現象都是不了解佛法的根本而造成的。
我也曾經遇見過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有一位在家居士學佛學了幾十年,道理講得頭頭是道,讀過很多經論、看過很多大德。他告訴我:「法師!我有一次參加佛七,某一支香坐得真好。」我問他好在什麼地方,他仔細說給我聽後,我真是啼笑皆非,末法時代就有這樣奇怪的現象。本論告訴我們,你如果一開始走錯了,以後都沒有用。真的得定尚且不一定是正確的,更何況他是處在昏沈狀態當中,一小時打的是細昏沈不是粗昏沈,粗昏沈的話我們的頭會磕下去,細昏沈是糊里糊塗地。一支香一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他以為自己得了定了,好高興地告訴我,他學了幾十年,沒學得那麼好過。其實我初學佛法時也犯這個毛病,所以今天看到在座的諸位,實在是非常歡喜、讚歎,真是宿生的大善根,但願諸位千萬不要浪費這個機會,不要以為自己有大善根而增長慢心,不好好地努力,那比起他們是好不了多少,這是我們眼前要小心的。所以這個地方特別告訴我們,我們所聽見的不是空話,如果我們不拿聽到的法來對治煩惱,而「唯樂多聞」,聽得很多然後到處去講給別人聽,儼然是大法師的樣子,那有什麼利益!就像生了病去找醫生,找到好醫生也開了藥,但只是很歡喜這個好藥,然後告訴別人我有一帖好藥,把這個藥拿在手上給別人看,自己沒吃,這樣病是治不好的。我自己深深感覺就是犯了這個大毛病,現在一直為這件事情很後悔,也很慚愧,但願在座的各位同學,將來能夠有更多的機會淨除自己的毛病。
【《三摩地王經》云:「諸人病已身遭苦,無數年中未暫離,彼因重病久惱故,為療病故亦求醫。彼若數數勤訪求,獲遇黠慧明了醫,醫亦安住其悲愍,教令服用如是藥。受其珍貴眾良藥,若不服用療病藥,非醫致使非藥過,唯是病者自過失。如是於此教出家,遍了力根靜慮已,若於修行不精進,不勤現證豈涅槃。」】
此處是引經來說明上述的內涵,文字很容易懂,黠慧就是很精彩的意思。就像我們得到了藥而不服用,這不是醫生的問題,也不是藥的過失。我們現在出了家,對我們應該了解的力、根--就是修道的三十七道品,這些無非是修學佛法的內涵,照著層層次第,其內容包括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總結起來就是戒、定、慧三學,了解了以後照著這個次第,精進地修行。假定我不努力去現證,那是得不到涅槃之果的(涅槃是把我們所有的問題徹底地解除)。
p. 19 (2)
【又云:「我雖宣說極善法,汝若聞已不實行,如諸病者負藥囊,終不能醫自體病。」《入行論》亦云:「此等應身行,唯言說何益,若唯誦藥方,豈益諸病者。」故於殷重修,應當發起療病之想。】
「我」是指佛、世尊,他親口說了最圓滿的善巧方法,假定你聽了不照著去做,那就像病人把藥揹在身上,不照著醫生所開的方子去服藥,病是治不好的。《入行論》上也說:這個是要去做的,不是單單嘴巴上面講講就可以。假定只是嘴巴唸唸藥方,病是治不好的,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所以對於所聞的法,不但要修而且要殷重修,應該了解這些教誡是治我的病。
【如《本生》中亦云:「處極低劣座,發起調伏德,以具笑目視,如飲甘露雨,起敬專至誠,善淨無垢意,如病聽醫言,起承事聞法。」】
我們要非常謙恭,處在非常低下的位置,這個「低劣」是用有形的東西說明我們內心中的謙恭。譬如中國古代的傳統(到現在也還有),老一輩的法師都知道這個禮節,現在年輕的人不懂得了,很可惜!無論任何人來說法,法座一定要很高;還有,如果我們去聽聞,一定要比他坐得低。在藏系,凡是正法所在之處,哪怕正法沒有了,是像法,只要法沒有毀掉,就一定還會尊重這些儀軌,尊重這個法。所以外表上面自己坐得很低下,內心當中更是非常地謙恭。外表處在低劣坐,內心發起調伏德,聽了法拿這個法來調伏自己的煩惱,這個才是真正的功德,才是我們要的。所以這樣一來不管內心、外表我們都做對了。在這種情況之下,他告訴你:「這個事情不對,你不要貪;這個事情不對,你不要瞋。」平常這個話我們會聽不進去而發瞋恚,現在不是,「以具笑目視,如飲甘露雨」,心裡好高興,「對!把我這個煩惱病指出來!把我調伏了。」所以心裡面非常歡喜、非常高興,用這種歡喜的笑容來看法師,就好像我們飲了甘露一樣。甘露是民間傳說的不死之藥,服用之後能把我們最嚴重的痛苦去掉。現在我們在生死輪迴當中,修學佛法就像飲甘露,由此而調伏煩惱,讓我們去除生死輪迴之苦,所以應當「敬專至誠」,恭敬、專心、至誠,內心一點雜染都沒有,是善淨的。平常我們說要造善業,這裏不但是善而且清淨,是絲毫沒有雜染的。所以就像病人聽醫生的話,聽了以後我們去承事,照著法告訴我們的去做。之前要思惟聞法勝利跟於法、法師發起承事,這兩個準備好了,下面才正式聽聞。
p. 17
※﹝正聞軌理分二:①斷器三過,②依六種想。今初﹞
下面是正聽軌理。正確的聽聞方法分二方面:斷器三過、具六種想。正聽的時候要把自己錯誤的地方改正。器是器具,就是我們平常用來裝東西的。聽法時我們就是個法器,我們平常裝的都是煩惱,現在把它弄乾淨,這樣才可以裝佛法,使得我們成為裝佛法的法器。人家說「這個人是一個法器」,就表示他是宿生有善根的,也就是說他以前已經淨化了,已經慢慢地裝了佛法了。欲成為法器有三種嚴重的過失必須拿掉,其次再把應該具足的六種條件加進去。
【◎ 若器倒覆,及縱向上然不淨潔,並雖淨潔若底穿漏;天雖於彼降以雨澤,然不入內,及雖入內或為不淨之所染污,不能成辦餘須用事,或雖不為不淨染污,然不住內,當瀉漏之。如是雖住說法之場,然不屬耳;或雖屬耳然有邪執,或等起心有過失等;雖無上說彼等眾過,然聽聞時,所受文義不能堅持,由忘念等之所失壞,則其聞法全無大益,故須離彼等。】
這三種,第一是器具倒過來,這不行;第二種雖然不倒過來,是向上的,但裡面是髒的,也不行;第三種雖然向上,裡邊也乾淨不髒,可是有個洞,那也不行,會漏掉的。在這些情況之下,如果器具是倒過來的話,雖然下雨,根本裝不進去;把容器放正了,但是裡邊不乾淨,雖然雨水可以進去,但是進去以後變得又黑、又髒,還是不能用;第三種情況容易了解。以上是比喻,以下就分別說明。
當我們在說法的地方,第一個要豎起耳朵全心全意去聽,這個也就相當於把器具放好;如果人坐在這裏,心裏面卻胡思亂想、打瞌睡,法就聽不見,所以第一件事要「屬耳」,把全部精神貫注在聞法裏頭。第二種是雖然聽了可是有邪執或等起心的過失。邪執是什麼?我說一個實例,《新世紀飲食》這本書上說,現在大家以為最好、最有營養的是肉、奶、蛋,可是,實際上這些都是對我們有害的。這本書的作者在美國是很有名的人,而且他拿出來的證據得到世界科學家一致的證明,所以這是非常權威的一本書。有一次我拿這本書去勸一個人:「你看看這本書,現在不談佛法,就以健康來說,吃這東西不好。」他嘴巴說:「是!是!是。」把書拿過去之後,我聽見他對旁邊的人說:「這個人我才不聽他!」結果他還是要吃肉。這種心理是什麼?他有他的執著,而這種執著是錯誤的,我們很多人犯這個毛病。他倒不是先對你有什麼成見,可是對你所講的道理卻不能很心平氣和地依理決擇,而以他錯誤的執著來否定你,這是一種邪執。什麼是等起心有過失呢?就是說我們來聽聞佛法,須以什麼樣的心來聽聞呢?應該發起為了要救一切眾生求無上菩提的心。為了要做這件事情,所以要知道正確的方法;為了要知道正確的方法,所以來聽聞,這樣的動機才是純正的。再不然的話,至少是為了跳出生死輪迴,我沒有方法,所以我來聽法。如果心平氣和地想一想,實際上我們現在來聽的動機已經有了問題了,只是想聽聽他到底講些什麼,然後去挑剔他,這個就是等起心的過失,相當於器具裏不乾淨。
此外,即使沒有上面兩種狀況,但是聽完了以後,對於「所受文義不能堅持」,所聽受的文字跟文字所講的內涵不能認真地堅持,聽過就忘掉了,對所聽的法還是沒有正確的受用,這就像漏器一樣。我們應該離開上面這三種錯誤。
【此三對治,經說三語,謂善諦聽聞,意思念之。此亦猶如〈菩薩地〉說:「希於遍知,專注屬耳,意善敬住,以一切心,思惟聽聞。」】
下面就引經論來說明。這三種過失是聽聞佛法最大的錯誤,所以佛經正對著這三樣而對治,經論上面都有這幾句話,漢文經典寫的是「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好好地認真地聽,聽完了以後,再努力去思惟、憶念。〈菩薩地〉上面也這麼說:「希於遍知」是第一個,因為希於遍知,所以聽的時候一定很認真地善聽--就是說我之所以來聽聞,是為了求無上菩提;要得到無上菩提,就應該遍知一切,真正地能夠徹底了解一切法。「善」跟「希於遍知」乃是對治器具不乾淨(有邪執或等起心有過失);第二個是「專注屬耳」,這對應於前面的「諦聽聞」,很認真全神貫注地聽,這是對治器過當中的器覆;最後「意善敬住」,就是不要忘失,對治器過的第三個,以全部的精神認真地去思惟所聞的法義。
把我們自己這個聽法的法器弄乾淨了以後,還要具足一些條件,這些條件一共分六項,很多經論上面都有說明,比如《華嚴經》裏面特別講這六項當中前面的四個,本論再加上後面的兩樣。我們現在一樣一樣很認真地看:看看我們器過有沒有?如果有,要想辦法斷掉;斷掉了以後應該具足的條件是否具備?如果不具備,應該努力。平常我們說「淨罪」的那個罪,就是這裏所說的器垢,把器具裏面的髒東西弄乾淨;「集資」就是我們欠缺的地方,要把它努力地補足,這是非常重要的。前面談到聽聞了佛法能夠增長俱生慧,當俱生慧增長的時候,俱生的煩惱就淨化了。我們也有俱生帶來的東西,我們的本性跟佛性是無二無別的,可惜為煩惱所覆,要透過這樣來轉化。現在看六想中的第一想:
【◎ 依六想中,於自安住如病想者。如《入行》云:「若遭常病逼,尚須依醫言,況長遭貪等,百過病所逼。」延長難療,發猛利苦,貪等惑病,於長時中,而痛惱故,於彼應須了知是病。迦摩巴云:「若非實事,作實事修,雖成顛倒。然遭三,極大乾病之所逼迫,病勢極重,我等竟無能知自是病者。」】
我們應以什麼態度去聽聞佛法?就是要把自己看成一個病人。《入行論》上面說:假定我們受到平常的病苦所逼迫,尚且要照著醫生的話來治療,何況我們長時(無始以來)犯了「貪等百過病」,那是非常嚴重的貪瞋癡三毒病,又由於貪等三毒的根本而引發了其它各式各樣的病!延長是指時間漫長,長到什麼程度?無始以來,這個時間之長我們根本無法計算;而此病非常難治,並且會引發極大的痛苦。那是什麼病呢?就是三毒等煩惱病,它恆常持續地使我們身、心痛惱。「痛」是指身體上面的,「惱」是指心理上面的,實際上這兩樣是互為因果的增長,在這一點上我們應該了解自己是有病的。我們總算還不錯能得到人身,腦筋很好,最可惜的是腦筋都用錯了,得到最好的腦筋,該知道的不知道、該想的不想,有這麼大的病卻不管,管的都不是該管的,而所有忙的事情卻都是增長我們的病,這是世間的顛倒,也是最可憐的地方。下面引一位祖師的話,「若非實事,作實事修」,如果我們弄錯了去修,這是顛倒的;不過雖然顛倒,至少曉得要修,只是修錯了。我們無始以來遭到三毒這種非常嚴重的病所逼,而且病得很厲害,居然連自己生病都不知道,這是最嚴重、最可怕的。這一點告訴我們,應該要曉得自己在病當中。
這一段話非常容易講,也很容易聽懂,但是聽過了以後我們是不是能夠用在身心上面觀察自己,而且能正確地看見病,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實際的問題。如果能夠多少看到一點,那我們就有一點希望。整本《廣論》無非都是告訴我們,希望我們看見自己的病。我覺得很慚愧,我自己犯這個毛病,今天在這裏講《廣論》,我只能說跟著大家切磋琢磨。同樣地,我看見周圍的同學都有類似的情況,自己很嚴重的病都看不見,別人一點點小毛病卻看得很清楚;當我們看別人的時候,自己的病不但看不見,而且還不斷地加重,這是我們最嚴重的問題。我們都有很好的腦筋,總算沒像畜生、像狗那樣愚癡,但這好腦筋反而增長我們的煩惱,這是最可惜的。
有了病怎麼辦呢?要找醫生,那麼誰是醫生呢?生病找普通的醫生,現在是煩惱病,那一定要找法師。醫心病要依佛法,而法師能夠開示佛法,就像醫生一樣。
【◎ 於說法師住如醫想者。如遭極重風膽等病,便求善醫,若得會遇發大歡善,隨教聽受恭敬承事。如是於宣說法善知識所,亦應如是尋求,既會遇已,莫覺如負擔,應持為莊嚴,依教奉行,恭敬承事。】
這裏分成兩段,前面一段是比喻,後面一段就是比喻所指的我們所要學的佛法。就像我們患了風病、膽病(這個是藏地、印度對疾病的分類,這是非常嚴重的大病),生這種病絕端地痛苦,一定會去找最好的醫生。當我們遇到了好醫生,一定會非常歡喜,願意聽醫生告訴我們的,而且很認真地去奉守它,這是比喻。我們可以想像自己或者周圍的人,當很痛苦的時候,一心想要解決這個痛苦,所以趕快找醫生,聽說有位好醫生,心裏好歡喜,趕快去找他,醫生告訴我們怎麼做,乃至於要花很多代價,我們都很樂意聽他的。
這個比喻所要表達的是說,對說法的善知識,也應該這樣子去尋求。我們身病之所以現起,還是因為心病,有了貪瞋癡的煩惱的話,身心俱病;單單身病尚且要去找醫生,何況是身、心兩者俱病?所以我們對於真正善巧說法的善知識也應該這樣很認真地去找,因為他是真正能夠治好我們的病的人。假定找到了,「莫覺如負擔,應持為莊嚴」,這二句話很平淡,但是涵義非常深遠。平常如果有人讚歎你,你就很歡喜,輕飄飄地;假定說你不好,你這個品性應該改善,或者指出你的錯誤,那你心裏面就很不高興。這地方就告訴我們,善知識真正的目的,是指出我們的煩惱病,要我們改善,那時我們會感覺到這是壓力,負擔很重。我們既然來修學佛法,千萬不要把它看成負擔,這個是真正最好的莊嚴,這才是我們真正要的東西。只有聽善知識的教誡,把毛病改掉了以後,那個時候不需要人家稱讚,自然而然就有最好的東西;現在就是人家稱讚,把最好的東西給我們,那都是騙我們的,最後的結果是讓我們墮落。所以「莫覺如負擔,應持為莊嚴」這兩句話,我但願跟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共同好好地策勵,我們是不是真的能夠把善知識給我們的教誡、逆耳的忠言,當做是我們的莊嚴,而不會一聽到心裡就煩?那麼,應該怎麼辦?「依教奉行、恭敬承事」,我們常常談到子路聞過則喜,在孔老夫子門下,子路是夫子最歡喜的人,他就是有這種精神,別人歡喜聽好話,他不是,告訴他過失,他不但歡喜地聽,而且勇於改過。《論語》上面說,子路聽見別人告訴他了以後,在還沒有改過之前,他不想再聽,唯恐來不及改。現在我們恰恰相反,改不改過沒關係,只是不斷地聽。
p. 18
【《攝德寶》中作是說故:「故諸勇求勝菩提,智者定應摧我慢,如諸病人親醫治,親善知識應無懈。」】
要求最勝無上菩提的這種勇士,才是真正勇猛精進而且有智慧的人,那他應該做的是什麼?摧我慢。為什麼前面告訴我們「莫覺如負擔,應持為莊嚴」,這地方告訴我們「摧我慢」?要曉得我們所有毛病的根本原因都在「我」上面。你說我不好,我就不高興;你捧了我,我就歡喜。實際上這個「我」正是煩惱的根本,只要我在,內心一定就是高舉,認為自己了不起,所以我們應該要把它戳破。不過這有一定的方法,《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詳細地說明最究竟正確的方法。那麼現在應該怎麼辦呢?要像病人為了治病一般而親近善知識,這件事情不要懈怠,要很認真地去做。這是第二點,將說法師、善知識看成醫生。
【◎ 於所教誡起藥品想者。如諸病者,於其醫師所配藥品,起大珍愛。於說法師,所說教授,及其教誡,見重要已,應多勵力,珍愛執持,莫令由其忘念等門,而致損壞。】
這個比喻告訴我們,就像病人找了醫生,當然對醫生給的藥非常珍惜、愛重,所以我們也應該對於說法的法師所告訴我們的教授跟教誡非常珍重。教授跟教誡不同,「教授」是佛法的精要,第一次開示我們的叫作教授;「教誡」是以前講過了,不斷地拿來再策勵我們。如果是最好的人,聽了一次就可以了,不過這種人千古以來是絕對少數。孔老夫子門下的弟子號稱有三千,只有顏淵一個人能不貳過,所以後來稱他為復聖,說他是聖人再來。至於我們普通人,聽了一次不夠,所以師長會繼續地再告訴我們:「已經告訴你了,你做不到,要繼續努力啊!」這就是教誡。我但願各位同學彼此切磋琢磨,這個是我們該聽的,千萬不要聽了第二次,就說我已經聽過了,你老囉嗦。奇怪的是,我們不應該聽的話,聽一百遍也不厭的;該聽的話,聽了第二遍就厭了,那就是我們的致命傷。所以在這裏告訴我們對於這點要努力。
怎麼樣才能夠不排斥呢?要了解它對我們的重要性,那怎麼樣才能了解呢?要多去思惟、觀察,還有不斷地皈依、祈求,這才是真正重要的。用種種方法去努力,使我們內心當中真正珍惜、真正愛護的是師長的教授、教誡。不要把煩惱執著在心裏面,應該把我們該學的教授、教誡放在心裏。不要聽不進,聽到了以後也不要忘掉它,如果忘掉了,結果還是跟沒聽一樣。所以前面從自己曉得有病,然後就找醫生,醫生也給了藥,給了藥就要吃。對我們修行人來說,就是自己曉得有煩惱病,然後找善知識,善知識給我們教授、教誡之後,要照著去修。
【◎ 於殷重修起療病想者。猶如病者,見若不服醫所配藥,病則不瘥,即便飲服。於說法師所垂教授,若不修習,亦見不能摧伏貪等,則應殷重而起修習。不應無修,唯愛多積異類文辭,而為究竟。】
這是第四點,這一點特別重要,所以也講得特別仔細。前半段也是比喻,後半段講這個喻所指的法。就像病人一樣,我們很清楚地了解到,雖然找到醫生,醫生也給了藥,如果不去吃的話,病仍然不會好。同樣的道理,我們學法的人,對於說法的法師給我們的教授,如果不照著去做的話,同樣地也不能降伏這個心病的根本(煩惱),所以我們應該殷重地修,非常殷切、非常慎重,不是馬馬虎虎的。以上是從正面告訴我們應該做的,「不應無修」以下則是我們很容易犯的毛病,應該要避免的。我們應該去修,不應該不修,前面策勵我們要多聽聞,可是我們很容易犯一個毛病:聽是要聽的,可是聽了以後不照著去修,單單歡喜蒐集很多各式各樣的文辭,講道理講得頭頭是道,比誰都行,以為這樣就是懂了,這就是我們非常嚴重的錯誤。通常修學佛法會有兩種偏失,一開頭《廣論》就告訴我們,有一類人要修行卻棄捨聽聞;現在這地方講的就是另一類,聽聞了,懂得很多道理卻不去做,這是不應該的。
【是亦猶如害重癩疾,手足脫落,若僅習近一二次藥,全無所濟。我等自從無始,而遭煩惱重病之所逼害,若依教授義,僅一二次,非為完足,故於圓具一切道分,應勤勵力,如瀑流水,以觀察慧,而正思惟。如大德月大阿闍黎《讚悔》中云:「此中心亦恆愚昧,長時習近重病,如具癩者斷手足,依少服藥有何益。」】
「癩」就是痲瘋病,現在患痲瘋病的人很少,大概你們也沒看見過。我曾經看見過痲瘋病,非常可怕,剛開始的時候看不太出來,也不會有很大的痛苦,但是癢得要命,皮膚上會有一點紅腫,等到真正癢的時候,病人會一直抓,越抓越癢,恨不得把肉挖掉,抓得都是血,它還是癢。至於痲瘋病厲害的程度,我曾經看過有人到後來手腳都萎縮了,眼睛也會瞎,乃至腳等整隻肢體去掉。以前在沒有癌症之前,痲瘋病是最可怕的病,治也治不好,現在遍地癌症,痲瘋病就很少聽見了。就像這麼嚴重的病,拿了藥,只吃一趟、兩趟就好了嗎?毫不濟事!透過這個比喻,說明我們從無始以來遭到這麼嚴重的煩惱病,找到了如法的教授以後,不修固然不可以,如果修的時候也是象徵性地碰一碰,那是沒有用的。所以我們對於「圓具一切道分」,不但要聽聞,而且要數數思惟。對整個修行的內涵,道的整體或支分,不但要了解而且要努力,努力到什麼程度呢?像瀑流水這樣。流水有幾種,有一種是慢慢地流;有一種像瀑布,水不但不停止,而且很猛利、快速地流,要像這樣去修。
以我們現在來講,不修固然是一個毛病,還有另一種毛病,就是才聽到一點點就自己覺得很了不起,都懂了。不要說你只聽到一點點,就算聽得很多,是不是真正圓滿具足都是問題,聽到了圓滿具足的法,你還要很認真地修行驗證才行。在《密勒日巴尊者傳》上面,密勒日巴尊者跟著他的老師這麼多年,後來老師才告訴他,叫他去修。密勒日巴有這樣的條件,老師還說:你要弄清楚,看看修得對不對喔!我們現在很容易只聽見一點皮毛、碰到一點影子,就自己覺得好像都懂了。通常情況之下,修行時每一地方都不斷地會產生毛病,所以修行時一層一層深入都需要過來人的引導。宗大師再三地教誡我們,總希望我們能夠拿法不斷地在內心當中認真去思惟、觀察、決擇,他還舉一位祖師的話來策勵我們。
【由是於自作病者想,極為切要。如有此想,餘想皆起。此若僅是空言,則亦不為除煩惱故修教授義,唯樂多聞,猶如病者,求醫師已,而不服藥,若唯愛著所配藥品,病終無脫。】
把自己看成真的有病,這是最最重要的,病想是六想當中的重心,乃至於前面的斷器過,重心還在這個上頭。所以這裏從正反兩面不斷告訴我們,如果病想真正能夠生起來了,那其他自然會生起來;這個道理很簡單,我們真的知道自己病了以後,一定會找醫生。平日身體稍微有一點病,會趕快去找醫生;現在有這麼嚴重的大病,我們居然不找,反而覺得很高興、很輕鬆,這個就是我們最嚴重的大病。問題是要用什麼方法,不管是自己個人,或者我們互相切磋琢磨來淨化,這是很實在的一個問題。進一步來說,以我個人的經驗,真正要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佛法,可惜的是到了末法以後,一般人對於佛法到底講些什麼不太知道。當初我以為出了家就叫修行,實際上不一定,出了家若只是剃個頭換件衣服,人家稱你為法師,如此而已,那這樣的話,隨便哪一個人只要剃了頭,不就是法師了嗎?進一步有人以為去學法器怎麼敲怎麼弄,就是法師了,這都是錯誤的。
我曾經遇見過很有趣的一件事情,國內有一種傳統的習慣,大法師們會將一串很大的唸珠掛在脖子上面。我出家後不久,老師告訴我,其實將唸珠掛在脖子上面是有緣由的。古人覺得唸珠是非常重要的,像中國有位最了不起的大祖師清涼澄觀國師,他的念力已經很好了,為了要策勵自己,他就手不離圓明之珠,心裏面一直念。比如說我們念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或者持咒,心裏不斷地念。有的時候碰見重要的事情要做了,唸珠往頭上一套,那是一個方便。有一次有一位居士到廟裏非常虔誠地禮佛,禮佛的時候,他的唸珠怎麼辦呢?他也把唸珠往頭上一套,因為他曾經聽見這個方便,結果那個廟裏的大居士馬上把他呵斥一頓:「你怎麼一回事情!你到底信不信佛?」他想:我這麼虔誠地來禮佛,好端端地,為什麼人家要呵斥我?那位居士告訴他:「你這樣做不對,你要做了大和尚、大法師,才可以將唸珠掛在脖子上。」他就這麼告訴他,你要這樣,要那樣。那位居士本來是一番高興跑到寺院裏瞻仰三寶,卻碰到這個人跟他這麼說,他後來問我,他講的到底是怎麼回事啊?我當時聽了以後,覺得自己以前也很容易犯那個毛病。事相上的習慣是有輔助的作用,不是一定不對,我們不要否定掉。但是佛法中有主副之分,真正的中心是認識煩惱、對治煩惱,要把握住這點。至於平常寺院的儀軌、很多的規矩,乃至於各式各樣的唱唸,這些種種配合是需要的,但是弄到後來對於佛法真正的根本中心認識煩惱、對治煩惱,我們反而不知道。現在比較好一點是去打坐,一盤腿可以盤一個鐘頭、可以坐多少時候,以為這個就叫做功夫,這些現象都是不了解佛法的根本而造成的。
我也曾經遇見過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有一位在家居士學佛學了幾十年,道理講得頭頭是道,讀過很多經論、看過很多大德。他告訴我:「法師!我有一次參加佛七,某一支香坐得真好。」我問他好在什麼地方,他仔細說給我聽後,我真是啼笑皆非,末法時代就有這樣奇怪的現象。本論告訴我們,你如果一開始走錯了,以後都沒有用。真的得定尚且不一定是正確的,更何況他是處在昏沈狀態當中,一小時打的是細昏沈不是粗昏沈,粗昏沈的話我們的頭會磕下去,細昏沈是糊里糊塗地。一支香一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他以為自己得了定了,好高興地告訴我,他學了幾十年,沒學得那麼好過。其實我初學佛法時也犯這個毛病,所以今天看到在座的諸位,實在是非常歡喜、讚歎,真是宿生的大善根,但願諸位千萬不要浪費這個機會,不要以為自己有大善根而增長慢心,不好好地努力,那比起他們是好不了多少,這是我們眼前要小心的。所以這個地方特別告訴我們,我們所聽見的不是空話,如果我們不拿聽到的法來對治煩惱,而「唯樂多聞」,聽得很多然後到處去講給別人聽,儼然是大法師的樣子,那有什麼利益!就像生了病去找醫生,找到好醫生也開了藥,但只是很歡喜這個好藥,然後告訴別人我有一帖好藥,把這個藥拿在手上給別人看,自己沒吃,這樣病是治不好的。我自己深深感覺就是犯了這個大毛病,現在一直為這件事情很後悔,也很慚愧,但願在座的各位同學,將來能夠有更多的機會淨除自己的毛病。
【《三摩地王經》云:「諸人病已身遭苦,無數年中未暫離,彼因重病久惱故,為療病故亦求醫。彼若數數勤訪求,獲遇黠慧明了醫,醫亦安住其悲愍,教令服用如是藥。受其珍貴眾良藥,若不服用療病藥,非醫致使非藥過,唯是病者自過失。如是於此教出家,遍了力根靜慮已,若於修行不精進,不勤現證豈涅槃。」】
此處是引經來說明上述的內涵,文字很容易懂,黠慧就是很精彩的意思。就像我們得到了藥而不服用,這不是醫生的問題,也不是藥的過失。我們現在出了家,對我們應該了解的力、根--就是修道的三十七道品,這些無非是修學佛法的內涵,照著層層次第,其內容包括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總結起來就是戒、定、慧三學,了解了以後照著這個次第,精進地修行。假定我不努力去現證,那是得不到涅槃之果的(涅槃是把我們所有的問題徹底地解除)。
p. 19 (2)
【又云:「我雖宣說極善法,汝若聞已不實行,如諸病者負藥囊,終不能醫自體病。」《入行論》亦云:「此等應身行,唯言說何益,若唯誦藥方,豈益諸病者。」故於殷重修,應當發起療病之想。】
「我」是指佛、世尊,他親口說了最圓滿的善巧方法,假定你聽了不照著去做,那就像病人把藥揹在身上,不照著醫生所開的方子去服藥,病是治不好的。《入行論》上也說:這個是要去做的,不是單單嘴巴上面講講就可以。假定只是嘴巴唸唸藥方,病是治不好的,這一點我們要特別注意。所以對於所聞的法,不但要修而且要殷重修,應該了解這些教誡是治我的病。
- 懸壺子
- 系統管理員
- 主題中的帖子: 106
- 文章: 33482
- 註冊時間: 2001-10-05 , 10:10
- 個人狀態: 道骨學習佛心..^^..
- 貼心留言: 氣候不穩
- 性別: 公仔
- 來自: 黃金故鄉
- 聯繫:
道前基礎 - 聽聞軌理 續4
道前基礎 - 聽聞軌理 續4
【言殷重者,謂於善知識教授,諸取捨處,如實行持。此復行持,須先了知,知則須聞,聞已了知,所有須要,即是行持。故於聞義,應隨力能,而起行持,是極扼要。】
所謂殷重,就是對於善知識告訴我們的道理(這個道理不外乎應取、應捨這二樣,就是我們錯誤的地方應該捨掉,我們要做而不足的地方,應該去取),應該照著他開示我們的如實去做,這是非常重要的。為了要修行,必定要先了解怎麼修;為了要了解,所以才去聽聞。既然如此,那麼聽聞了以後,我們就應該把所了解的照著去做。所以對於所聽聞的道理我們應隨分隨力去做,能做多少就算多少。我們常覺得這個道理是蠻好,但是我自己條件不夠,我做不到。我想普通人都會有這種感覺,我當年就是這樣。以前不太懂,現在漸漸地了解,實際上只要我們肯去做,沒有做不到的。《論語》上面孔老夫子曾經說:如果你說你自己做不到,那是你限制了自己。世間最糟糕的事情就是自己限制自己,所以平常就應該策勵自己:我一定要努力,我只要肯去做,沒有不能克服的道理。如果還沒有做就覺得我不行,那心理上面已經排拒了,一旦心理上排拒的話,就算你有能力,也做不到。如果我們一步一步如法照著去做,哪有做不到的?這一點可以從自己內心當中去觀察,比如說我們到了寺院,從背書、寫字開始一步一步地學,剛開始的時候對於不會、不認識的總覺得很難,可是過了一段時候,不知不覺當中也都克服了。所以只要我們真正照著去做的話,沒有一樣不能克服的。因此,最重要的是內心當中應該策勵自己:我一定做得到!只要我肯去做,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十次!所以《中庸》說:「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再愚一定也有了解的一天,再弱一定也有成功的一天,反過來就算你聰明,但覺得自己做不到,那就到此為止了。這個特點,是所有世間、出世間聖人共通的特點。
【如是亦如《聽聞集》云:「設雖有多聞,不善護尸羅,由戒故呵彼,其聞非圓滿。設雖聞寡少,能善護尸羅,由戒故讚彼,其聞為圓滿。若人既少聞,不善護尸羅,由具故呵彼,其禁行非圓。若人聞廣博,及善護尸羅,由俱故讚彼,其禁行圓滿。」】
前面告訴我們:我們要去行持,要行持先要了解,要了解先要聽聞。我們聽見了以後要照著去做,所以分兩方面:聽懂,然後去實踐。這總共有四種情形:第一個,雖然聽得很多但是不做,這不行的;第二個,雖然聽得不多但是去做,這就對了,這兩點恰恰相反;第三個,聽得也不多,做也不做,那最糟糕;第四個,又聽得多又做得多,認真去做,這種最好。聽又多、做又多,這個必須要有宿生的善根,萬一善根不夠的話,那聽完了以後,能夠聽多少,要隨分隨力做多少。就算聽得少,但是我一定要做到它,這個可以。反過來說,你雖然懂得很多,講得頭頭是道,做得不靈光,那個不行。當然最差的是自己條件不夠,聽也聽不懂,做也不去做,那就不用談了。這四種我們要辨別得出來,兩種好、兩種差。好當中有一種宿生條件又好,現在也努力,另一種是宿生條件雖然差,比如說聽的條件不夠,可是我努力去行,這個也可以,而且我們現在相應的,正應該從這一階不斷地增上、提升。反過來說,儘管我條件很好,而且懂得很多,一聽就懂,但不去做,那錯了,那是浪費了自己、耽擱了自己。最後一種自己條件又差,還不去努力,那請問你要到什麼時候才行?這是我們最最應該警策的。千萬不要說我差,我一直感覺正因為我差,我更要努力啊!這樣我們就有希望。
【又云:「雖聞善說知心藏,修諸三昧知堅實,若行放逸令粗暴,其聞及知無大義。若喜聖者所說法,身語如之起正行,是等具忍友伴喜,根護得聞知彼岸。」】
這兩偈正好相反,雖然聽見了很善巧正確的道理,也曉得所講的內涵,而且曉得修行的訣竅,但是聽見了以後行為很放逸,不照著去做,在這種情況之下,他的聽聞以及他所了解的,並沒有多大的意義,這是我們要避免的。反過來說,假定我們真正好樂、歡喜佛或者善知識告訴我們的道理,而且聽懂了以後,身語照著去做,這樣的話,我們就是「具忍友伴喜」。這個「忍」就是對所聽聞的道理思惟了以後,忍可於心,然後層層深入;「友伴」就是修行所依的善知識;大家都很歡喜。這樣就能夠保護自己的根門,真正地一步一步從生死的此岸,跳出生死輪迴,到達涅槃的彼岸。
【《勸發增上意樂》亦云:「謂我失修今何作,歿時凡愚起憂悔,未獲根底極苦惱,此是愛著言說失。」又云:「如有處居觀戲場,談說其餘勇士德,自己失壞殷重修,此是愛著言說失。」又云:「甘蔗之皮全無實,所喜之味處於內,若人嚼皮故非能,獲得甘蔗精美味;如其外皮言亦爾,思此中義如其味,故應遠離言說著,常不放逸思惟義。」】
這一段一段都是祖師所著的論或語錄上面的教誡。假定我有機會實修而不去修行,到臨終的時候就會憂悔了,因為生前有機會的時候,沒有好好把握根本。我們修學佛法,最精要的是聽聞了如法去修行,而不是停在文字上面,這是最最重要的。假定生前不好好做,到臨終的時候就會憂悔、苦惱,那是因為「愛著言說失」,在文字上空轉。這裏舉個比喻,就像去看戲,戲台上面演得好起勁,我們也能夠品頭論足,但是對自己沒有用處;假定我們在文字上面空轉,就等於像這樣一樣。又像吃甘蔗,甘蔗皮是不能吃的,它是沒味道的,真正的味道在裏頭。假定我們吃甘蔗皮,那真是顛倒!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應該像前面的比喻所說的,我們要吃的是甘蔗裏面的糖,千萬不要吃甘蔗皮。現在以甘蔗皮比喻語言文字,我們應該把聽聞到的道理仔細去思惟,體會它的內涵,這才是最重要的。假定我們吃甘蔗,竟然把皮吃進去了,那不是笑話嗎?而我們聽聞佛法居然停在文字上面,那豈不等於吃甘蔗皮一樣!但就像吃甘蔗一定先要把皮削掉才能吃到肉,修行也一定要先從文字語言的聽聞才能進一步思惟而深入其內涵,但是絕不能著在文字裡,所以真正最重要的是聽懂了道理以後要很認真去修行。
p. 20 (2)
【◎ 於如來所住善士想者。隨念世尊是說法師,發起恭敬。】
第五點,對如來作善士想,就是把說法的人看成世尊。為什麼要這樣呢?為了要發起恭敬心。如果我們把說法的人看成世尊,我們內心當中一定恭敬。實際上,恭敬對自己有好處,不管他是不是佛,他所說的法是佛講的,我們要的是這個法,這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要把說法的法師看成是佛,內心生起恭敬,因為修學佛法真正最重要的就是敬信。
【◎ 於正法理起久住想者。作是思惟,何能由其聞如是法,令勝者教,久住於世。】
第六點,我們都希望正法久住於世間,那麼應該怎麼做呢?應該這樣想:我怎麼樣透過聽聞,而使世尊的教法能夠久住在世間。真正要想令正法久住,最重要的是我們如法行持;假定我們如法行持,法就留在世間,因為法本來是教我們去行持的。如果我們聽聞之後不去做,專講給別人聽,我聽到了講給你聽,你聽到了講給他聽,他聽到了再講給其他的人聽,所有的人都聽到了,但佛法真正的內涵卻失去了,留在世間的就只有甘蔗皮,我們都做這種顛倒的事,把甘蔗肉丟掉,甘蔗皮吞下去。這一點,我們要特別努力,最後這兩點非常重要。
現在再簡單地將斷三過、依六想的內涵總結一下:如前面所說,要把障礙我們成為法器的所有問題拿掉,然後對於不具足的要努力,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真正相應的都是煩惱,所以這一點非常重要。三過如果不斷,聽聞佛法沒什麼效果。法聽了以後要去受用,自己受用了,內心淨化後,再幫助別人,而這些憑藉的都是正確的法。但如果器過不斷的話,或者根本聽不進去,或者聽了以後染污了,那個法已不是原來的法,再不然就是漏掉了。若是沒漏掉可是染污了,你用這個法,不但不能淨化自己、幫助別人,反而傷害自、他,所以斷器過非常重要。緊跟著是依六想。聽法是要拿來淨化自己的,這一點特別重要。六想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個病想,第一個有了其他的都能生起來,因為曉得自己病了,所以要找醫生,找到了醫生請他開藥,他開了藥我們就認真服用。其中第一個和第四個最重要,就是曉得自己有病又願意認真去治療,其他的是相關的,我們對這個主、副要了解。這一點絕端重要,所以宗大師一再地叮囑我們,如果聽聞時不善巧,聽了以後不但沒有增長資糧、斷器過,反而會增長我們的器過,一直覺得自己懂得更多了,增長傲慢,以這個法增長「我」,使「我」越來越大,這是我們一定要很清楚明白的。
文字的理解並不表示自己做到了,理解文字到做到還有一段距離,文字的認識是最容易的部分。實際上以整個佛法來說,文字的認識也好難,光要碰見佛法就要許多資糧,以整體來看,一般人根本連碰見這個法的機會都沒有。我們現在很幸運地碰到了,如果不能好好地珍惜、受用,把自己以前積集的資糧浪費掉了,最大的損失莫過於此。但願在座的同學從現在開始一點一點去聽聞,聽聞以後大家再討論,同時在身心上隨分隨力去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 復次於法若講若聽,將自相續若置餘處,另說餘法,是則任其講何法事,不關至要。故須正為,決擇自身而聽聞之。】
這麼圓滿的法,在一場法會當中不管是講或聽,最主要的是將這個法在自他互相切磋琢磨當中淨化我們的身心。「相續」就是指我們的身心,為什麼不用「身心」而用「相續」呢?以法理來說,實際上我們的身心是重重無盡的緣起相續,所以本論很多地方說到自己的身心都用「相續」。這裡的意思就是聽了法是要在自己的身心上去用的。如果不用在自己的身心上,心不與法合,則無論說法者講什麼,我們都無法獲益。怎麼用呢?「須正為決擇自身而聽聞之」,必須拿法在自己的身心上去觀察、決擇,看哪一個是對的、哪一個是錯的,以法來衡準自己,錯的要拿掉它,對的要增長它。為了要這樣做才來聽法。這是大師提出來最中心的教授,非常重要,我們要謹記在心。
【譬如欲知面上有無黑污等垢,照鏡知已即除其垢。若自行為有諸過失,由聞正法現於法鏡,爾時意中便生熱惱,謂我相續何乃至此。次乃除過,修習功德,是故須應隨法修學。】
譬如要看看我們臉上有沒有髒垢,就拿鏡子來照,看清楚了以後,就把臉上的髒垢擦乾淨。在大眾中如果面上又黑又髒,不是教人家一看就討厭嗎?我們的身心也是如此,煩惱本身就是又黑又臭又髒的東西,怎麼辦呢?拿法來反照自己、淨化自己,前面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但很不幸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很重,被習氣所覆,聽不到別人要告訴我們的內涵,剛開始時即使聽到了,也很容易又增長煩惱,這點我們要特別注意。
一般人都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有種種錯誤,你仔細觀察一下,就很容易發現這個事實,可是平常我們都不大會認真去看這件事情;我說容易,實際上是在僧團中比較有機會看到。如果很快就能發現自己看不見自己的錯,那已是高人一等,很了不起的。很坦白地說,我自己也看不見,我還是因為教了大家,看見別人有這個問題,回過頭來看看自己,才發現自己原來犯同樣的毛病。譬如我講話常常太利了,不知不覺讓同學聽了不太好受,有一次一位同學很嚴厲地指責我:「你這種話你可以說別人,要是我的話,根本理都不理你。」當時我聽了心裡愣了一下,可是我還是心平氣和地聽下來。照理說,我聽了應該仔細地去觀察自己的內心,但我沒有,我只是想:「會這樣嗎?」後來想想,是,我可能有,再仔細反省果然有,但是我並沒有聽了這個話之後努力改善自己。後來想想,改變習氣真是不容易。不過很有趣的,因為這位同學說了我,我就會注意觀察他,結果發現當他自己有了一點地位時,他訓斥別人也是非常利,我在旁邊也聽不下去。從這件事情我學會了,原來我們一般人都有這種類似的情況--看不見自己的毛病。唯一的機會是我們在修行的團體中,大家能夠真正了解這個團體的好處,彼此間不斷地切磋琢磨,才有機會提升。
我講這段故事是希望你們從這裏邊慢慢觀察自己。平常我們的確看不見自己的毛病,所以需要用法鏡來照自己。條件最好的人,學到了法就能看見自己的錯,實際上還要一個條件--「友」,所以我們歸依三寶是佛、法、僧。佛,對我們而言可以說就是師;法就是我們學的《廣論》;友就是團體中的同學。真正的同學是要以法來互相切磋琢磨,不斷地增上。儒家也很重視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或者說「諍友」,當我們有錯時,周圍的人會告訴你:「某人!你錯了。」而且會很實在地說。有的時候這種話我們聽不進去,這是事實,但這種話對我們真的有好處。
「由聞正法現於法鏡,爾時意中便生熱惱」,由於聽聞正法而看見了自己,內心會產生熱惱,這裡的熱惱是由於慚愧,這很重要。平常別人糾正我們的錯誤時,我們也會生起熱惱,心想:「好傢伙!你來說我啊!你自己呢?」這樣的熱惱是瞋惱對方,這就錯了。碰見這個情況我們應該內心生起慚愧說:「我的身心怎麼這麼差呢!」
所以第一個是認識自己,其次認識了以後還要除過,要想除掉它還要修習功德,並不是知道了就能做到,不那麼容易。現在這個時代很容易犯一個毛病,總覺得聽懂以後馬上就要做到,就算不是馬上做到,三天、五天、三個月、五個月應該做到了,所以我們稱這個時代叫作「即沖咖啡時代」。不妨以喝茶來說吧!喝茶要先燒開水,然後把茶葉放進去,過一會兒,再慢慢地喝,可是現在這樣太慢了。西方人怎麼做呢?把咖啡經過提煉做成粉末,開水一沖馬上可以喝。我們樣樣向西方看齊,修行本來要經過很長時間的努力,現在受即沖咖啡時代的影響,希望修行也那麼快:「你趕快告訴我,這樣我就知道了。」好像知道了就成佛了,這在佛法當中是絕無可能。知道已經不容易,知道了還非要對境去歷練不可,而對境歷練還要有很多條件。如果沒有知道道理、對境練心這二個條件,修行不可能;如果可能的話,那以前那些佛都錯了,所有的佛菩薩無一例外,都是這樣走過來的,這是我們要深深體會到的。另外有一種是知道了以後,不一定要去對境練心的,「二乘」即如此,知道了以後,急著趕快解決自己的問題。問題是會解決的,可是到法華會上就會後悔了,所以我們務必要對這條菩提道的整體有所認識。這裏講的「隨法修學」是很廣義的,從聽聞開始就要從相應的地方隨分隨力地去做。
【《本生論》云:「我鄙惡行影,明見於法鏡,意極起痛惱,我當趣正法。」是如蘇達薩子,請月王子宣說法時,菩薩了知彼之意樂,成聞法器而為說法。】
這裡引《本生論》的話:自己這種錯誤的行為,透過佛法的法鏡照出來了,內心覺得很慚愧、很痛惱(這個痛惱是對自己的反省來說的),策勵自己要「趣正法」,努力改善。平常我們也有痛惱,但往往是隨順煩惱;好不容易宿生積了一點善根而遇見佛法,結果由於聽見人家的規勸而起了瞋心,毀掉了前面的基礎,這不是《本生論》要告訴我們的意趣,我們要弄清楚。文中的公案就不細說了。
【總之應作是念發心,謂我為利一切有情,願當成佛,為成佛故,現見應須修學其因,因須先知,知須聽法,是故應當聽聞正法,思念聞法勝利,發勇悍心,斷器過等而正聽聞。】
最後總結起來說,我們內心當中應該以什麼樣的意樂來聞法呢?應該是為了要利益一切有情。而要真正利益一切有情,我們凡夫做不到,只有成佛才能夠真正地利益一切有情,所以為了利益一切有情必須成佛;成佛要很多條件,也就是必須修成佛的因;這個因必須先了解;要了解必須聽法。所以從我們現時發的這個願開始,為了滿這個願,一步一步照它正確的因推上去,最後找到必須聽聞正法。
聽聞正法,首先要思惟聞法的殊勝利益,能夠認真思惟才會策勵我們認真去聽法。否則平常我們做別的事情都很起勁,對聽聞佛法最沒勁。我自己的經驗也是這樣,叫我講給別人聽很起勁,聽別人講實在很容易打瞌睡,什麼原因呢?我就欠缺在對聞法的殊勝利益沒有真正努力去思惟。講給別人聽,講一千遍不會厭煩;聽別人講大概最多聽一遍,聽第二遍就會覺得自己已經知道了,很容易生起這種念頭。實際上我有時候是錯的、有時候是對的,經過不斷地試驗以後,才發現如果我們能夠真正如法去做的話,會有一種有趣的改變,你對聽聞佛法會漸漸地提升興趣,關鍵在後面會講到。最主要的還是要隨分隨力照著去思惟觀察,那效果一定會產生,否則弄來弄去總在習氣上面轉。有了這個之後,還要發勇悍心,這個非常重要,沒有勇悍心的話,即使聽到了法,要想斷器過還是很難,因為這必須在自己的身心上「開刀」,這是最難的事情,但這樣才是正確的。
【言殷重者,謂於善知識教授,諸取捨處,如實行持。此復行持,須先了知,知則須聞,聞已了知,所有須要,即是行持。故於聞義,應隨力能,而起行持,是極扼要。】
所謂殷重,就是對於善知識告訴我們的道理(這個道理不外乎應取、應捨這二樣,就是我們錯誤的地方應該捨掉,我們要做而不足的地方,應該去取),應該照著他開示我們的如實去做,這是非常重要的。為了要修行,必定要先了解怎麼修;為了要了解,所以才去聽聞。既然如此,那麼聽聞了以後,我們就應該把所了解的照著去做。所以對於所聽聞的道理我們應隨分隨力去做,能做多少就算多少。我們常覺得這個道理是蠻好,但是我自己條件不夠,我做不到。我想普通人都會有這種感覺,我當年就是這樣。以前不太懂,現在漸漸地了解,實際上只要我們肯去做,沒有做不到的。《論語》上面孔老夫子曾經說:如果你說你自己做不到,那是你限制了自己。世間最糟糕的事情就是自己限制自己,所以平常就應該策勵自己:我一定要努力,我只要肯去做,沒有不能克服的道理。如果還沒有做就覺得我不行,那心理上面已經排拒了,一旦心理上排拒的話,就算你有能力,也做不到。如果我們一步一步如法照著去做,哪有做不到的?這一點可以從自己內心當中去觀察,比如說我們到了寺院,從背書、寫字開始一步一步地學,剛開始的時候對於不會、不認識的總覺得很難,可是過了一段時候,不知不覺當中也都克服了。所以只要我們真正照著去做的話,沒有一樣不能克服的。因此,最重要的是內心當中應該策勵自己:我一定做得到!只要我肯去做,一次不行,二次!二次不行,十次!所以《中庸》說:「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再愚一定也有了解的一天,再弱一定也有成功的一天,反過來就算你聰明,但覺得自己做不到,那就到此為止了。這個特點,是所有世間、出世間聖人共通的特點。
【如是亦如《聽聞集》云:「設雖有多聞,不善護尸羅,由戒故呵彼,其聞非圓滿。設雖聞寡少,能善護尸羅,由戒故讚彼,其聞為圓滿。若人既少聞,不善護尸羅,由具故呵彼,其禁行非圓。若人聞廣博,及善護尸羅,由俱故讚彼,其禁行圓滿。」】
前面告訴我們:我們要去行持,要行持先要了解,要了解先要聽聞。我們聽見了以後要照著去做,所以分兩方面:聽懂,然後去實踐。這總共有四種情形:第一個,雖然聽得很多但是不做,這不行的;第二個,雖然聽得不多但是去做,這就對了,這兩點恰恰相反;第三個,聽得也不多,做也不做,那最糟糕;第四個,又聽得多又做得多,認真去做,這種最好。聽又多、做又多,這個必須要有宿生的善根,萬一善根不夠的話,那聽完了以後,能夠聽多少,要隨分隨力做多少。就算聽得少,但是我一定要做到它,這個可以。反過來說,你雖然懂得很多,講得頭頭是道,做得不靈光,那個不行。當然最差的是自己條件不夠,聽也聽不懂,做也不去做,那就不用談了。這四種我們要辨別得出來,兩種好、兩種差。好當中有一種宿生條件又好,現在也努力,另一種是宿生條件雖然差,比如說聽的條件不夠,可是我努力去行,這個也可以,而且我們現在相應的,正應該從這一階不斷地增上、提升。反過來說,儘管我條件很好,而且懂得很多,一聽就懂,但不去做,那錯了,那是浪費了自己、耽擱了自己。最後一種自己條件又差,還不去努力,那請問你要到什麼時候才行?這是我們最最應該警策的。千萬不要說我差,我一直感覺正因為我差,我更要努力啊!這樣我們就有希望。
【又云:「雖聞善說知心藏,修諸三昧知堅實,若行放逸令粗暴,其聞及知無大義。若喜聖者所說法,身語如之起正行,是等具忍友伴喜,根護得聞知彼岸。」】
這兩偈正好相反,雖然聽見了很善巧正確的道理,也曉得所講的內涵,而且曉得修行的訣竅,但是聽見了以後行為很放逸,不照著去做,在這種情況之下,他的聽聞以及他所了解的,並沒有多大的意義,這是我們要避免的。反過來說,假定我們真正好樂、歡喜佛或者善知識告訴我們的道理,而且聽懂了以後,身語照著去做,這樣的話,我們就是「具忍友伴喜」。這個「忍」就是對所聽聞的道理思惟了以後,忍可於心,然後層層深入;「友伴」就是修行所依的善知識;大家都很歡喜。這樣就能夠保護自己的根門,真正地一步一步從生死的此岸,跳出生死輪迴,到達涅槃的彼岸。
【《勸發增上意樂》亦云:「謂我失修今何作,歿時凡愚起憂悔,未獲根底極苦惱,此是愛著言說失。」又云:「如有處居觀戲場,談說其餘勇士德,自己失壞殷重修,此是愛著言說失。」又云:「甘蔗之皮全無實,所喜之味處於內,若人嚼皮故非能,獲得甘蔗精美味;如其外皮言亦爾,思此中義如其味,故應遠離言說著,常不放逸思惟義。」】
這一段一段都是祖師所著的論或語錄上面的教誡。假定我有機會實修而不去修行,到臨終的時候就會憂悔了,因為生前有機會的時候,沒有好好把握根本。我們修學佛法,最精要的是聽聞了如法去修行,而不是停在文字上面,這是最最重要的。假定生前不好好做,到臨終的時候就會憂悔、苦惱,那是因為「愛著言說失」,在文字上空轉。這裏舉個比喻,就像去看戲,戲台上面演得好起勁,我們也能夠品頭論足,但是對自己沒有用處;假定我們在文字上面空轉,就等於像這樣一樣。又像吃甘蔗,甘蔗皮是不能吃的,它是沒味道的,真正的味道在裏頭。假定我們吃甘蔗皮,那真是顛倒!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應該像前面的比喻所說的,我們要吃的是甘蔗裏面的糖,千萬不要吃甘蔗皮。現在以甘蔗皮比喻語言文字,我們應該把聽聞到的道理仔細去思惟,體會它的內涵,這才是最重要的。假定我們吃甘蔗,竟然把皮吃進去了,那不是笑話嗎?而我們聽聞佛法居然停在文字上面,那豈不等於吃甘蔗皮一樣!但就像吃甘蔗一定先要把皮削掉才能吃到肉,修行也一定要先從文字語言的聽聞才能進一步思惟而深入其內涵,但是絕不能著在文字裡,所以真正最重要的是聽懂了道理以後要很認真去修行。
p. 20 (2)
【◎ 於如來所住善士想者。隨念世尊是說法師,發起恭敬。】
第五點,對如來作善士想,就是把說法的人看成世尊。為什麼要這樣呢?為了要發起恭敬心。如果我們把說法的人看成世尊,我們內心當中一定恭敬。實際上,恭敬對自己有好處,不管他是不是佛,他所說的法是佛講的,我們要的是這個法,這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要把說法的法師看成是佛,內心生起恭敬,因為修學佛法真正最重要的就是敬信。
【◎ 於正法理起久住想者。作是思惟,何能由其聞如是法,令勝者教,久住於世。】
第六點,我們都希望正法久住於世間,那麼應該怎麼做呢?應該這樣想:我怎麼樣透過聽聞,而使世尊的教法能夠久住在世間。真正要想令正法久住,最重要的是我們如法行持;假定我們如法行持,法就留在世間,因為法本來是教我們去行持的。如果我們聽聞之後不去做,專講給別人聽,我聽到了講給你聽,你聽到了講給他聽,他聽到了再講給其他的人聽,所有的人都聽到了,但佛法真正的內涵卻失去了,留在世間的就只有甘蔗皮,我們都做這種顛倒的事,把甘蔗肉丟掉,甘蔗皮吞下去。這一點,我們要特別努力,最後這兩點非常重要。
現在再簡單地將斷三過、依六想的內涵總結一下:如前面所說,要把障礙我們成為法器的所有問題拿掉,然後對於不具足的要努力,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真正相應的都是煩惱,所以這一點非常重要。三過如果不斷,聽聞佛法沒什麼效果。法聽了以後要去受用,自己受用了,內心淨化後,再幫助別人,而這些憑藉的都是正確的法。但如果器過不斷的話,或者根本聽不進去,或者聽了以後染污了,那個法已不是原來的法,再不然就是漏掉了。若是沒漏掉可是染污了,你用這個法,不但不能淨化自己、幫助別人,反而傷害自、他,所以斷器過非常重要。緊跟著是依六想。聽法是要拿來淨化自己的,這一點特別重要。六想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個病想,第一個有了其他的都能生起來,因為曉得自己病了,所以要找醫生,找到了醫生請他開藥,他開了藥我們就認真服用。其中第一個和第四個最重要,就是曉得自己有病又願意認真去治療,其他的是相關的,我們對這個主、副要了解。這一點絕端重要,所以宗大師一再地叮囑我們,如果聽聞時不善巧,聽了以後不但沒有增長資糧、斷器過,反而會增長我們的器過,一直覺得自己懂得更多了,增長傲慢,以這個法增長「我」,使「我」越來越大,這是我們一定要很清楚明白的。
文字的理解並不表示自己做到了,理解文字到做到還有一段距離,文字的認識是最容易的部分。實際上以整個佛法來說,文字的認識也好難,光要碰見佛法就要許多資糧,以整體來看,一般人根本連碰見這個法的機會都沒有。我們現在很幸運地碰到了,如果不能好好地珍惜、受用,把自己以前積集的資糧浪費掉了,最大的損失莫過於此。但願在座的同學從現在開始一點一點去聽聞,聽聞以後大家再討論,同時在身心上隨分隨力去做,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 復次於法若講若聽,將自相續若置餘處,另說餘法,是則任其講何法事,不關至要。故須正為,決擇自身而聽聞之。】
這麼圓滿的法,在一場法會當中不管是講或聽,最主要的是將這個法在自他互相切磋琢磨當中淨化我們的身心。「相續」就是指我們的身心,為什麼不用「身心」而用「相續」呢?以法理來說,實際上我們的身心是重重無盡的緣起相續,所以本論很多地方說到自己的身心都用「相續」。這裡的意思就是聽了法是要在自己的身心上去用的。如果不用在自己的身心上,心不與法合,則無論說法者講什麼,我們都無法獲益。怎麼用呢?「須正為決擇自身而聽聞之」,必須拿法在自己的身心上去觀察、決擇,看哪一個是對的、哪一個是錯的,以法來衡準自己,錯的要拿掉它,對的要增長它。為了要這樣做才來聽法。這是大師提出來最中心的教授,非常重要,我們要謹記在心。
【譬如欲知面上有無黑污等垢,照鏡知已即除其垢。若自行為有諸過失,由聞正法現於法鏡,爾時意中便生熱惱,謂我相續何乃至此。次乃除過,修習功德,是故須應隨法修學。】
譬如要看看我們臉上有沒有髒垢,就拿鏡子來照,看清楚了以後,就把臉上的髒垢擦乾淨。在大眾中如果面上又黑又髒,不是教人家一看就討厭嗎?我們的身心也是如此,煩惱本身就是又黑又臭又髒的東西,怎麼辦呢?拿法來反照自己、淨化自己,前面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但很不幸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很重,被習氣所覆,聽不到別人要告訴我們的內涵,剛開始時即使聽到了,也很容易又增長煩惱,這點我們要特別注意。
一般人都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有種種錯誤,你仔細觀察一下,就很容易發現這個事實,可是平常我們都不大會認真去看這件事情;我說容易,實際上是在僧團中比較有機會看到。如果很快就能發現自己看不見自己的錯,那已是高人一等,很了不起的。很坦白地說,我自己也看不見,我還是因為教了大家,看見別人有這個問題,回過頭來看看自己,才發現自己原來犯同樣的毛病。譬如我講話常常太利了,不知不覺讓同學聽了不太好受,有一次一位同學很嚴厲地指責我:「你這種話你可以說別人,要是我的話,根本理都不理你。」當時我聽了心裡愣了一下,可是我還是心平氣和地聽下來。照理說,我聽了應該仔細地去觀察自己的內心,但我沒有,我只是想:「會這樣嗎?」後來想想,是,我可能有,再仔細反省果然有,但是我並沒有聽了這個話之後努力改善自己。後來想想,改變習氣真是不容易。不過很有趣的,因為這位同學說了我,我就會注意觀察他,結果發現當他自己有了一點地位時,他訓斥別人也是非常利,我在旁邊也聽不下去。從這件事情我學會了,原來我們一般人都有這種類似的情況--看不見自己的毛病。唯一的機會是我們在修行的團體中,大家能夠真正了解這個團體的好處,彼此間不斷地切磋琢磨,才有機會提升。
我講這段故事是希望你們從這裏邊慢慢觀察自己。平常我們的確看不見自己的毛病,所以需要用法鏡來照自己。條件最好的人,學到了法就能看見自己的錯,實際上還要一個條件--「友」,所以我們歸依三寶是佛、法、僧。佛,對我們而言可以說就是師;法就是我們學的《廣論》;友就是團體中的同學。真正的同學是要以法來互相切磋琢磨,不斷地增上。儒家也很重視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或者說「諍友」,當我們有錯時,周圍的人會告訴你:「某人!你錯了。」而且會很實在地說。有的時候這種話我們聽不進去,這是事實,但這種話對我們真的有好處。
「由聞正法現於法鏡,爾時意中便生熱惱」,由於聽聞正法而看見了自己,內心會產生熱惱,這裡的熱惱是由於慚愧,這很重要。平常別人糾正我們的錯誤時,我們也會生起熱惱,心想:「好傢伙!你來說我啊!你自己呢?」這樣的熱惱是瞋惱對方,這就錯了。碰見這個情況我們應該內心生起慚愧說:「我的身心怎麼這麼差呢!」
所以第一個是認識自己,其次認識了以後還要除過,要想除掉它還要修習功德,並不是知道了就能做到,不那麼容易。現在這個時代很容易犯一個毛病,總覺得聽懂以後馬上就要做到,就算不是馬上做到,三天、五天、三個月、五個月應該做到了,所以我們稱這個時代叫作「即沖咖啡時代」。不妨以喝茶來說吧!喝茶要先燒開水,然後把茶葉放進去,過一會兒,再慢慢地喝,可是現在這樣太慢了。西方人怎麼做呢?把咖啡經過提煉做成粉末,開水一沖馬上可以喝。我們樣樣向西方看齊,修行本來要經過很長時間的努力,現在受即沖咖啡時代的影響,希望修行也那麼快:「你趕快告訴我,這樣我就知道了。」好像知道了就成佛了,這在佛法當中是絕無可能。知道已經不容易,知道了還非要對境去歷練不可,而對境歷練還要有很多條件。如果沒有知道道理、對境練心這二個條件,修行不可能;如果可能的話,那以前那些佛都錯了,所有的佛菩薩無一例外,都是這樣走過來的,這是我們要深深體會到的。另外有一種是知道了以後,不一定要去對境練心的,「二乘」即如此,知道了以後,急著趕快解決自己的問題。問題是會解決的,可是到法華會上就會後悔了,所以我們務必要對這條菩提道的整體有所認識。這裏講的「隨法修學」是很廣義的,從聽聞開始就要從相應的地方隨分隨力地去做。
【《本生論》云:「我鄙惡行影,明見於法鏡,意極起痛惱,我當趣正法。」是如蘇達薩子,請月王子宣說法時,菩薩了知彼之意樂,成聞法器而為說法。】
這裡引《本生論》的話:自己這種錯誤的行為,透過佛法的法鏡照出來了,內心覺得很慚愧、很痛惱(這個痛惱是對自己的反省來說的),策勵自己要「趣正法」,努力改善。平常我們也有痛惱,但往往是隨順煩惱;好不容易宿生積了一點善根而遇見佛法,結果由於聽見人家的規勸而起了瞋心,毀掉了前面的基礎,這不是《本生論》要告訴我們的意趣,我們要弄清楚。文中的公案就不細說了。
【總之應作是念發心,謂我為利一切有情,願當成佛,為成佛故,現見應須修學其因,因須先知,知須聽法,是故應當聽聞正法,思念聞法勝利,發勇悍心,斷器過等而正聽聞。】
最後總結起來說,我們內心當中應該以什麼樣的意樂來聞法呢?應該是為了要利益一切有情。而要真正利益一切有情,我們凡夫做不到,只有成佛才能夠真正地利益一切有情,所以為了利益一切有情必須成佛;成佛要很多條件,也就是必須修成佛的因;這個因必須先了解;要了解必須聽法。所以從我們現時發的這個願開始,為了滿這個願,一步一步照它正確的因推上去,最後找到必須聽聞正法。
聽聞正法,首先要思惟聞法的殊勝利益,能夠認真思惟才會策勵我們認真去聽法。否則平常我們做別的事情都很起勁,對聽聞佛法最沒勁。我自己的經驗也是這樣,叫我講給別人聽很起勁,聽別人講實在很容易打瞌睡,什麼原因呢?我就欠缺在對聞法的殊勝利益沒有真正努力去思惟。講給別人聽,講一千遍不會厭煩;聽別人講大概最多聽一遍,聽第二遍就會覺得自己已經知道了,很容易生起這種念頭。實際上我有時候是錯的、有時候是對的,經過不斷地試驗以後,才發現如果我們能夠真正如法去做的話,會有一種有趣的改變,你對聽聞佛法會漸漸地提升興趣,關鍵在後面會講到。最主要的還是要隨分隨力照著去思惟觀察,那效果一定會產生,否則弄來弄去總在習氣上面轉。有了這個之後,還要發勇悍心,這個非常重要,沒有勇悍心的話,即使聽到了法,要想斷器過還是很難,因為這必須在自己的身心上「開刀」,這是最難的事情,但這樣才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