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部分中藥除了降血脂,還能同時改善尿酸過高。中醫師鄭承濬在一場在一場養生講座中指出,中藥如虎仗、茵陳、丹參、大黃、三七,薑黃等均可降低血脂,改善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其中如虎仗等還有助降低尿酸。不過,中藥的使用仍需諮詢醫師。
鄭承濬表示,保肝利膽的茵陳可降低血清與主動脈膽固醇的含量;其他如決明子性味甘苦微寒,具有抑制血清膽固醇升高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及通便的作用。蒲黃能抑制腸道吸收外源性膽固醇。
山楂則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增加胃液消化酵素等作用。大黃等性味苦寒,可清熱解毒,具有降低血壓和膽固醇等作用。生大黃有攻積通便,活血化瘀作用。所以尤其適用於偏實證及大便乾硬的高血脂病人。
何首烏則可潤腸通便,減少膽固醇的吸收,從而降低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尤其適用於有高血脂症兼大便秘結的老年病人。
不過,油脂也是具有保護內臟器官與調節體溫的功效,例如可以幫助油溶性生素發揮作用;人體長時期缺乏油脂,正常生理作用會發生變化,特別是影響生殖器官功能與神經系統,所以油類攝取不宜完全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