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證需辨陰陽、分虛實論治
發表於 : 2009-10-24 , 20:37
咳嗽證需辨陰陽、分虛實論治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天氣轉涼,咳嗽病患也跟著增加。中醫師李淑芬表示,當天氣變涼時,人一旦受寒就容易引起咳嗽,屬外感咳嗽,其實咳嗽是指肺氣上逆作聲,咳吐痰液的情形,傳統中醫通常將咳嗽分外感咳嗽、內傷咳嗽兩種,前者是因為六淫外邪侵襲肺部所致,內傷咳嗽則是因人體臟腑功能失調,導致病邪牽累影響到肺。
古籍《景岳全書》將咳嗽分外感、內傷兩大類。外感引起的咳,必由人的皮毛侵入,所以皮毛為肺之合,凡外邪侵襲人體,必先從肺進入,若久而不癒,則將從肺傳到其他五臟;內傷引起的嗽,因肺屬燥金,當陰損於下時,陽氣將孤於上,導致水涸金枯,肺苦於燥,肺燥則癢,癢則人就不能自主地咳嗽。總之,咳證雖多,還是需辨陰陽、分虛實。
李淑芬醫師進一步指出,外感咳嗽多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咽喉癢痛、鼻塞、流清涕等感冒症狀,屬於感邪實證,應注意病邪的性質;內傷咳嗽往往久病或反覆發作,起病緩,身無感冒表證,常見虛實夾雜及本虛標實。
治療咳嗽,中醫多從外感、內傷進行辨治。中醫師李淑芬表示,外感咳嗽可分為風寒、風熱、風燥等三類型,內傷咳嗽可分為痰濕蘊肺、痰熱鬱肺、肝火犯肺、肺陰虧耗、肺氣虛寒、寒飲伏肺等六類型,不同的類型所用的藥物也不同,所以當民眾一直咳不停時,最好給醫師診治比較好,切勿自行亂服藥,以免藥不對症。
李醫師指出,外感咳嗽部份,風寒咳嗽患者咳嗽常聲重有力,氣急,咽喉作癢,或是鼻塞流清涕,咳痰稀薄且色白,常伴有頭痛、四肢痠、惡寒、發熱、無汗、苔薄白等症狀,治宜疏風散寒,宣肺止咳,適合用射干麻黃湯加味或止嗽散加減方。
風熱咳嗽患者咳嗽頻劇,氣粗,或咳聲嘎啞,咽痛喉乾,口渴,痰黏稠或黃稠,咳痰不爽,或是出現流黃涕,咳時烘熱汗出,四肢有痠痛感,惡風,身熱頭痛,苔薄黃,治宜疏風清肺,化痰止咳,適合用桑菊飲加減,稍佐麻杏甘石湯。
風燥咳嗽患者常乾咳,連聲作嗆,咽喉乾痛,鼻唇乾燥,口乾,痰少而黏,或是黏連成絲不易咳出,咳到胸痛,痰中有血絲,常有鼻塞、頭痛、微寒、身熱等症狀,這類型患者多發生於秋季,舌稍紅少津,治宜疏風清肺,潤燥止咳,適合用桑杏湯加減。
李淑芬醫師指出,內傷咳嗽部份,痰濕蘊肺咳嗽患者常咳嗽反覆發作,咳聲重濁,痰黏膩,或稠厚成塊,痰多易咳,早晨或食後咳甚痰多,進食甘甜油膩食物時容易加重,有胸悶、脘痞悶、欲嘔、食量少、身體倦怠、苔白膩等症狀,治宜健脾燥濕,化痰止咳,適合用二陳平胃湯或三子養親湯加減。
痰熱郁肺咳嗽患者常咳嗽氣息粗促,或喉中有痰聲,痰多,質黏稠或黃,或是帶有腥味,難咳,咳吐血痰,胸脅脹滿,咳時引痛,舌紅苔薄黃膩等症狀,治宜清熱肅肺,化痰止咳,適合用清金化痰湯加減;肝火犯肺咳嗽患者常咳逆上氣陣作,咳時面赤,口苦咽乾,痰少質粘,或是如絮條般難咳出,常胸脅痛,咳痛,苔薄黃少津,治宜清肺平肝,順氣降火,適合用瀉白散合黛蛤散加減。
肺陰虧耗咳嗽患者常乾咳,咳聲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挾血,口乾咽燥,或是聲音逐漸變嘶啞,顴紅,午後潮熱等,治宜滋陰潤肺,止咳化痰,適合用沙參麥冬湯加減;肺氣虛寒咳嗽患者常有咳聲低落無力,氣短不足以息,咳痰清稀色白量多,精神疲倦、懶言、食量少、臉色淡白、畏風、自汗等症狀,容易因感冒而咳嗽加重,舌淡白,治宜補氣溫肺,止咳化痰,適合用溫肺湯加減。
寒飲伏肺咳嗽患者常咳嗽氣急,呼吸不利,胸膈滿悶,咳吐白色清稀且泡沫黏痰,寒冬發作加重,常有身體寒冷、背冷、喜熱飲、苔白滑等症狀,治宜溫肺化飲,適合用小青龍湯加減方。
生活上建議多留意氣候變化,防寒保暖,容易感冒的人可按摩臉部迎香穴,晚間艾薰足三里穴,或是服用增加強體質中藥加強保健。慢性久咳之肺氣虛弱的人,可配合太極拳、呼吸吐納等方式提高肺的通氣功能,增強抗病的能力。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天氣轉涼,咳嗽病患也跟著增加。中醫師李淑芬表示,當天氣變涼時,人一旦受寒就容易引起咳嗽,屬外感咳嗽,其實咳嗽是指肺氣上逆作聲,咳吐痰液的情形,傳統中醫通常將咳嗽分外感咳嗽、內傷咳嗽兩種,前者是因為六淫外邪侵襲肺部所致,內傷咳嗽則是因人體臟腑功能失調,導致病邪牽累影響到肺。
古籍《景岳全書》將咳嗽分外感、內傷兩大類。外感引起的咳,必由人的皮毛侵入,所以皮毛為肺之合,凡外邪侵襲人體,必先從肺進入,若久而不癒,則將從肺傳到其他五臟;內傷引起的嗽,因肺屬燥金,當陰損於下時,陽氣將孤於上,導致水涸金枯,肺苦於燥,肺燥則癢,癢則人就不能自主地咳嗽。總之,咳證雖多,還是需辨陰陽、分虛實。
李淑芬醫師進一步指出,外感咳嗽多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咽喉癢痛、鼻塞、流清涕等感冒症狀,屬於感邪實證,應注意病邪的性質;內傷咳嗽往往久病或反覆發作,起病緩,身無感冒表證,常見虛實夾雜及本虛標實。
治療咳嗽,中醫多從外感、內傷進行辨治。中醫師李淑芬表示,外感咳嗽可分為風寒、風熱、風燥等三類型,內傷咳嗽可分為痰濕蘊肺、痰熱鬱肺、肝火犯肺、肺陰虧耗、肺氣虛寒、寒飲伏肺等六類型,不同的類型所用的藥物也不同,所以當民眾一直咳不停時,最好給醫師診治比較好,切勿自行亂服藥,以免藥不對症。
李醫師指出,外感咳嗽部份,風寒咳嗽患者咳嗽常聲重有力,氣急,咽喉作癢,或是鼻塞流清涕,咳痰稀薄且色白,常伴有頭痛、四肢痠、惡寒、發熱、無汗、苔薄白等症狀,治宜疏風散寒,宣肺止咳,適合用射干麻黃湯加味或止嗽散加減方。
風熱咳嗽患者咳嗽頻劇,氣粗,或咳聲嘎啞,咽痛喉乾,口渴,痰黏稠或黃稠,咳痰不爽,或是出現流黃涕,咳時烘熱汗出,四肢有痠痛感,惡風,身熱頭痛,苔薄黃,治宜疏風清肺,化痰止咳,適合用桑菊飲加減,稍佐麻杏甘石湯。
風燥咳嗽患者常乾咳,連聲作嗆,咽喉乾痛,鼻唇乾燥,口乾,痰少而黏,或是黏連成絲不易咳出,咳到胸痛,痰中有血絲,常有鼻塞、頭痛、微寒、身熱等症狀,這類型患者多發生於秋季,舌稍紅少津,治宜疏風清肺,潤燥止咳,適合用桑杏湯加減。
李淑芬醫師指出,內傷咳嗽部份,痰濕蘊肺咳嗽患者常咳嗽反覆發作,咳聲重濁,痰黏膩,或稠厚成塊,痰多易咳,早晨或食後咳甚痰多,進食甘甜油膩食物時容易加重,有胸悶、脘痞悶、欲嘔、食量少、身體倦怠、苔白膩等症狀,治宜健脾燥濕,化痰止咳,適合用二陳平胃湯或三子養親湯加減。
痰熱郁肺咳嗽患者常咳嗽氣息粗促,或喉中有痰聲,痰多,質黏稠或黃,或是帶有腥味,難咳,咳吐血痰,胸脅脹滿,咳時引痛,舌紅苔薄黃膩等症狀,治宜清熱肅肺,化痰止咳,適合用清金化痰湯加減;肝火犯肺咳嗽患者常咳逆上氣陣作,咳時面赤,口苦咽乾,痰少質粘,或是如絮條般難咳出,常胸脅痛,咳痛,苔薄黃少津,治宜清肺平肝,順氣降火,適合用瀉白散合黛蛤散加減。
肺陰虧耗咳嗽患者常乾咳,咳聲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挾血,口乾咽燥,或是聲音逐漸變嘶啞,顴紅,午後潮熱等,治宜滋陰潤肺,止咳化痰,適合用沙參麥冬湯加減;肺氣虛寒咳嗽患者常有咳聲低落無力,氣短不足以息,咳痰清稀色白量多,精神疲倦、懶言、食量少、臉色淡白、畏風、自汗等症狀,容易因感冒而咳嗽加重,舌淡白,治宜補氣溫肺,止咳化痰,適合用溫肺湯加減。
寒飲伏肺咳嗽患者常咳嗽氣急,呼吸不利,胸膈滿悶,咳吐白色清稀且泡沫黏痰,寒冬發作加重,常有身體寒冷、背冷、喜熱飲、苔白滑等症狀,治宜溫肺化飲,適合用小青龍湯加減方。
生活上建議多留意氣候變化,防寒保暖,容易感冒的人可按摩臉部迎香穴,晚間艾薰足三里穴,或是服用增加強體質中藥加強保健。慢性久咳之肺氣虛弱的人,可配合太極拳、呼吸吐納等方式提高肺的通氣功能,增強抗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