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癌患常見嘔吐 中藥有助緩解症狀

發表於 : 2009-11-14 , 18:21
MissC
癌患常見嘔吐 中藥有助緩解症狀
台灣新生報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嘔吐是腫瘤患者的常見症狀。福建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理事陳雄醫師日前在台北的一場研討會中指出,顱內、腸胃道腫瘤及肝腎功能衰竭的癌患都容易嘔吐,中藥有助緩解這類症狀。


陳雄醫師表示,顱內腫瘤或顱內轉移瘤常讓顱內壓升高,容易導致嘔吐,腸胃道腫瘤合併感染也常引發嘔吐,肝腎衰竭的癌患也常因毒素刺激,而頻繁嘔吐。另放化療也引起部分嘔吐。


他表示,中醫改善相關嘔吐症狀常用方有附子理中湯、二陳湯、半夏瀉心湯、生薑桔皮湯、竹茹湯等,視患者病情與體質差異而定。


有些癌症病情嚴重的患者,即使服用太多藥物也難以吸收,甚至會引發嘔吐。中醫認為此類似「胃不能納氣」的現象,若再加上疲勞乏力、頭暈目眩、面色慘白,臨床上常給予以「歸脾湯」為主方的少量中藥治療。


歸脾湯含人參、白朮、茯苓、黃耆、遠志、酸棗仁、龍眼肉、當歸、生薑、大棗、木香、炙甘草。此方能補氣健脾,養血安神。適用於治思慮過度,失眠多夢,健忘、盜汗、易疲勞、不思飲食,面色蒼白,舌苔白、脈細無力等症狀。現在多用於治貧血、營養不良等症。


另有研究顯示,癌症患者從事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期間,搭配服用中藥歸脾湯,可改善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精神不濟等副作用。


晚期癌症常造成疼痛,中醫師陳雄表示,由於腫瘤浸潤壓迫神經、釋放前列腺素類物質,常引發疼痛;同時痛感可能不限於病灶,患者的肢體、關節或肌肉均可能產生痠痛。


陳雄認為,中醫治療這類疼痛,主要看患者體質虛實,從脈診、問診、舌診來判斷,不同部位的疼痛也有不同用藥,如懷疑腫瘤浸潤臟器包膜或出血時,可在主方外加茜草、蒲黃;肌肉痛可用乳香、沒藥、丹參、當歸;虛性腹痛則可以用白芍、甘草等。


中醫將癌症造成的疼痛分為不同的性質,例如所謂寒痛多指患者疼痛遇熱則減,在溫熱的情況下可改善,常用方為四逆湯、理中湯。


熱痛多指遇冷則舒,多需要清熱降火,常用方為黃連解毒湯、龍膽瀉肝湯。虛痛多是隱隱作痛,痛處接受按壓、按摩較舒服,常用方為當歸芍藥散、一貫煎;不喜按壓痛處,多用承氣湯;痛有定處如針刺需活血化瘀,多用血府逐瘀湯、少腹逐瘀湯;痛無定處時痛時止,多用烏藥順氣散、加味逍遙散等,選方由醫師診斷決定。


呼吸系統癌症到後期,甚至經過放化療後多會引發咳嗽,中醫師陳雄指出,喘咳、咳血、胸痛有痰都是常見的症狀;口渴咽乾、咳痰帶血,脈弦緊、舌尖乾而發紅者,常以清燥救肺湯為主方治療改善。


陳雄表示,清燥救肺湯常與側柏葉、仙鶴草相互搭配,效果不錯;若咳嗽氣短、舌苔白膩、浮腫懶倦、偏虛弱則可選參苓白朮散為主。


在中醫辨證的基礎上,中醫師使用清燥救肺湯、麥門冬湯或二陳湯加減來治療咳嗽與氣管毛病,除了藥方,食補養生對部分體質適合者,也能舒緩不適。


例如可以將水梨挖空,放入川貝及冰糖於電鍋內蒸熟食用,蒸川貝冰糖梨具有潤肺止咳的效果。取天冬、枸杞子加水煎取濃汁,加入粳米煮粥的,具有益腎養陰的功能。


在咳嗽期間,冰冷、煎烤烘炸、辛辣或刺激性食物,可能會加重症狀,故醫師建議應該避免食用這一類食物。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