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顏面神經麻痺 風邪引發

發表於 : 2009-11-17 , 19:53
MissC
顏面神經麻痺 風邪引發
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冬天容易感冒,顏面神經麻痺也可能隨之伴隨而來。中醫師陳京慶表示,冬季溫度變化劇烈,正是血管性疾病好發的時間,當病人突然出現臉歪,嘴斜,無法控制表情,單側眼睛無法閉合完全,味覺障礙等症狀時,也總是會擔心自己是否中風。顏面神經麻痺常在類似感冒的症狀後發作,病情進展快速,如果適當治療的話其實是很快可以復原,中醫歸類於風邪所致。


中醫師陳京慶表示,顏面神經麻痺主要分為中樞型或周邊型,「中樞型」的顏面神經麻痺是由於腦血管病變或腫瘤等問題對大腦組織造成損害所致,如果是中風造成的顏面神經麻痺就是屬於中樞型的。中樞型的顏面神經麻痺除了前述的症狀表現以外,常會伴隨著意識狀況的改變,肢體感覺異常以及麻木無力,必須深入的檢查出中樞神經損傷的原因並加以治療。而「周邊型」的顏面神經麻以原因不明所引起的顏面神經麻痺,或稱貝爾氏麻痺最具代表性。主要症狀是一側臉部的表情肌突然癱瘓,大部分為單側。


陳醫師表示,過去古人對顏面神經麻痺的症狀觀察上,已注意到這種疾病常在類似感冒的症狀後發作,病情進展快速,如果適當治療的話也很快可以復原,所以將此症歸類於風邪所致。因此中醫解釋顏面神經麻痺的成因,為人體感受風邪後由於風邪客於面部脈絡,使氣血運行異常;或者是痰濕阻於經絡,使得風痰互結,流竄經絡間。此外,除了風邪,也有可能是氣血虛弱造成血行障礙,無法溫養面部經絡。


io:

Re: 顏面神經麻痺 風邪引發

發表於 : 2009-11-17 , 19:54
MissC
四類患者 依症治療+針灸
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顏面神經麻痺在中醫又稱為「口僻」、「歪嘴風」。中醫師陳京慶表示,中醫治療顏面神經麻痺,患者主要可分為風寒襲絡;風熱灼絡;風痰阻絡;以及氣虛血瘀類型。治療應採溫經通陽;扶正袪風;疏散外風;調補氣血方向著手。加以袪風通絡,增加臉部的循環。


陳京慶醫師表示,顏面神經麻痺中醫辨證治療,針對「風寒襲絡」者,症狀可見惡風畏寒,頭痛鼻塞,面肌發緊,肢體酸痛,舌苔薄白,脈浮緊,治療藥方可用小續命湯加減,幫助溫經通陽、扶正袪風。若屬於「風熱灼絡」者,患者症狀表現為發熱惡風,心煩口渴,耳後疼痛,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治療藥方可用大秦艽湯加減,幫助搜風活血。


陳醫師表示,還有「風痰阻絡」者,表現為面肌麻木或抽搐,顏面作脹,頭重如裹,胸膈滿悶,嘔吐痰涎,舌體胖大,苔白膩,脈弦滑。藥方可用牽正散加減治療。以及「氣虛血瘀」者,症狀表現為麻痺日久不愈,顏面肌肉有抽搐,面白氣短,神疲乏力,舌質紫暗,苔薄白,脈細澀或弦澀。藥方可用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中醫治療顏面神經麻痺,針灸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中醫師陳京慶表示,因為針灸可以刺激局部血液循環,改善血液供應加速神經復原,也可配合電刺激來促進神經感覺和神經功能回復。在取穴上以陽明經,少陽經為主,面部常用穴道有迎香、水溝、承漿、攢竹、頰車、地倉等穴,遠端配合善治頭面部疾病的手部合谷穴,再配合足部太衝穴治療。


醫師表示,顏面神經麻痺在積極的治療下一般來說1~2個月內就會有顯著的改善,愈早治療預後愈好,而如果出現面部肌肉痙攣時,可能就需要較長的治療時間。他提醒,在治療期間保暖極為重要,必須避免冷風吹向患側臉部,可配合熱敷,按摩來加強感善臉部血液循環。而且有部分的患者痊癒後會再復發,所以病癒後也需注意調養,預防感冒等,平時不要太過度的疲勞,注意營養,加上適當的運動改善免疫力。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