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不可全賴瀉藥 通下配合理氣最可行
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監事陳偉坤表示,排便動力不足常見如年老體弱,過度肥胖或消瘦,腹部手術後等族群。還有飲食習慣不良、少纖維所導致。中醫認為,年老體衰者,可能因腑氣不通,形成便秘。而精氣耗竭或久病後,氣血津液虧虛,腸道失於濡潤,也易造成排便不順暢。
中醫師陳偉坤表示,便秘可見排便次數減少、或排便困難和糞乾燥硬結或黏滯難排的症狀,除了排便費力,也有糞質硬或呈硬球狀,以及排便不盡感,若症狀持續三個月以上稱為慢性功能性便秘。常見於飲食過度食用辛辣,或過度精緻,水份攝取不足,腸道刺激不足。年老或體虛族群等。中醫大致可分為虛證及實證。
陳醫師指出,虛證如年老體衰,腑氣不通,形成便秘。或是精氣耗竭或久病、產後,氣血津液虧虛,腸道失於濡潤,氣虛傳導無力,造成虛秘。還有實證,如素體陽盛,或過食辛熱厚味、嗜酒或高熱傷津,造成大腸積熱傷津,腸道乾澀而便秘。以及緊張疲勞,飲食過於精緻造成氣機不暢,腑氣不通也會。
便秘患者可能伴隨腹脹、頭暈等不適現象。陳偉坤醫師指出,門診中一名33歲的女性患者,便秘多年,常服通便藥,未服藥時至少一星期以上才會排便,還伴隨有腹脹,頭暈,經行腰酸等現象,經過處方給予潤腸通便藥,以及配合行氣藥,並叮囑生活飲食習慣調整,症狀才終於有所改善。
陳偉坤表示,臨床看診時發現這名女性舌紅,苔薄白,脈象沉細滑,屬於素體陰虛,腑氣不通。治療時,先給予潤腸通便藥,麻子仁丸加增液湯及肉蓯蓉等,服藥後可正常排便,再以行氣之藥,如平胃散加枳殼等中藥,調節腸胃功能,並叮嚀生活飲食習慣調理,之後患者已經可以一、二天不用服藥就可以順利排便,終於改善了多年困擾。
整體而言,「通下法」是中醫治療便秘常用法,結合辨證用藥及飲食生活的調理,大多數便秘都可改善。而對於長期便秘的患者,腸胃系統調節功能的恢復非常重要,除了運用通下法之外,也要配合行氣理氣的藥物,以促進腸胃的蠕動功能,不可只依賴瀉藥。
陳醫師表示,中醫辨證治部分,實秘者應清熱行氣瀉下,虛秘者以益氣、養血、滋陰、潤下為調理原則。若為實證「熱秘」者,可見排便乾結,口乾燥渴,腹脹痛,小便黃赤等,可用小承氣湯或麻子仁丸加味。而「氣秘」者,可見排便艱澀難下,脅肋脹痛,噯氣呃逆,食慾不振,舌苔薄白等,可用木香檳榔丸加減。
還有虛秘部分,屬於血虛者,可見排便乾結,起立時頭昏目暗,唇舌淡白等,可用潤腸丸加減。而腎虛者,可見排便不暢,但糞不乾硬,腰酸背冷,小便清長,手足不溫,腹中冷痛等,可用濟川煎加減。
便秘不可全賴瀉藥 通下配合理氣最可行
版主: MissC
Re: 便秘不可全賴瀉藥 通下配合理氣最可行
《日常生活保健》早晚按摩下腹部50~100次
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中醫師陳偉坤表示,便秘患者可配合針灸治療,便秘取穴以大腸經穴、大腸俞穴、大腸下合穴及肺經穴位為主,並依辨證結果選取適當穴位。常用的穴位如曲池、合谷、大腸俞、天樞、支溝、孔最、豐隆等穴。
預防便秘,醫師建議,平常應多喝開水,多吃蔬菜水果及多渣食物,有助於增加腸道容積,促進腸蠕動。少吃過於精緻及辛辣油炸的食物。
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一般上班族可選在早晨,或晚餐飯後一小時左右解便,不可抑制排便;體弱及活動少者,每天早晚可按摩下腹部50~100次,以加強腹肌力量,並做肛門收放動作訓練。
茶飲部分,可用決明子3~5錢煮水或泡水,代茶飲,可酌加蜂蜜,作為日常保健。
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中醫師陳偉坤表示,便秘患者可配合針灸治療,便秘取穴以大腸經穴、大腸俞穴、大腸下合穴及肺經穴位為主,並依辨證結果選取適當穴位。常用的穴位如曲池、合谷、大腸俞、天樞、支溝、孔最、豐隆等穴。
預防便秘,醫師建議,平常應多喝開水,多吃蔬菜水果及多渣食物,有助於增加腸道容積,促進腸蠕動。少吃過於精緻及辛辣油炸的食物。
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一般上班族可選在早晨,或晚餐飯後一小時左右解便,不可抑制排便;體弱及活動少者,每天早晚可按摩下腹部50~100次,以加強腹肌力量,並做肛門收放動作訓練。
茶飲部分,可用決明子3~5錢煮水或泡水,代茶飲,可酌加蜂蜜,作為日常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