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中醫古籍中不可鍼也不可灸的穴道

發表於 : 2006-03-25 , 15:03
MissC
中醫古籍中不可鍼也不可灸的穴道(一)



【大紀元7月20日訊】《鍼灸大成》一書是明朝楊繼洲先生所編撰著作的,算是收集鍼灸資料最豐富的一部書。

《鍼灸大成》裡選集了《內經》、《難經》、還有當時在明朝可以收集到的各類鍼灸典籍,還有楊氏家傳的與他自己的一些經驗。

書中有二個篇章,“禁鍼穴歌”以及“禁灸穴歌”。禁鍼穴就是不可以扎針的穴道,禁灸穴就是不可以燒艾灸的穴道,這都是楊繼洲參考了很多別的針灸書選取出來的。

“禁鍼穴歌”記載了有二十二個穴道不可以扎鍼,有四十五個穴道不可以艾灸。

分析一下那些不可以扎鍼的穴道,發現大部份都是在身上的危險處,例如:頭上面的骨頭縫中間、或是心臟上,或其它比較危險的地方。有些穴道被扎流血了可能會造成不良後果,例如「腦戶、囟會、神庭、玉枕、絡卻、承靈、顱息、角孫」等穴道都在頭上,而且是在頭骨和頭骨相交接的縫裡頭,甚至於這個縫是好幾個縫的接口,這種穴要給紮了鍼上去,常會發生不可預期的後果,因為以前使用的鍼很長很粗,假如扎到了裡面的「硬腦膜」、更進去到「腦軟膜」、甚至於扎到了腦裡面的話會發生很多的問題。

另外,在“禁鍼穴歌”?媕Y有「神道、靈台、膻中」等等穴道,都處在胸口心臟部位,假如鍼到了心臟,可能也會發生一些不好的後果。還有像「水分、神闕」,就在肚臍上,如果紮了鍼進去會發生危險,「會陰、橫骨、氣衝」,都在陰部或胯下鼠蹊部,或在前後兩陰中間。這些部位,依照中國古時候的禮教來講,也不可以隨便扎鍼,何況裡面也有非常大的動脈通過,所以扎錯了鍼也很危險。

另外還有好幾個穴道也都是這樣,例如「手五里、三陽絡、青靈」等等,都因為底下有動脈,所以要小心扎鍼,扎出血來可能都會發生問題。剛剛講的這二十幾個穴道以外,還有一些穴道,特殊的人不可以給扎鍼,例如孕婦不可以扎「合谷」和「三陰交」。曾經有一些病例,紮了合谷、三陰交兩穴,孕婦立刻就臨盆,因此,怕孕婦給紮了可能導致流產;所以有這個說法:「孕婦不宜鍼合谷,三陰交內亦通論」。另外,婦女還有一個「石門穴」,鍼、灸都不好,「石門鍼灸均須忌」,為甚麼呢?因為它可能會使「女子終生孕不成」,一輩子都難以懷孕了。依據近代的研究,發現到「石門」的附近有一個穴道,會使婦女完全不再懷孕,就叫它做「絕孕」穴。

另外還有幾個穴道,例如「雲門、鳩尾、缺盆」,恰恰在肺的外邊或肺的旁邊,假如扎得深,可能會把肺扎破洞,而得到「氣胸」之類的毛病。另外五臟,肝、心、脾、肺、腎,或者膽等等這些地方,都要小心扎針,不幸的話,會給扎死的,例如「肩井穴」就在肺的上面,扎深了就麻煩。古時的《內經》有,刺中了心臟一天死,膽一天半死……的說法。


n(本內容節錄自希望之聲廣播電台,胡中醫信箱節目,http://www.soundofhope.org

io:

Re: 中醫古籍中不可鍼也不可灸的穴道

發表於 : 2006-03-25 , 15:05
MissC
中醫古籍中不可鍼也不可灸的穴道(二)



【大紀元7月26日訊】「灸」是用燒艾絨的而讓穴道溫熱的方法。也就是用艾草做成「艾絨」,給捻成一個小小的,像麥粒大小呈錐形一般的小糰子,然後在上面點火灸那個穴道。


臉、頭部勿隨便燒灸
《鍼灸大成》的另一個歌訣,“禁灸穴歌”就是講有些穴不可以灸的。有好多的穴道不可以艾灸,分析起來,有一些在臉上的、在頭部的不可以隨便燒灸,為甚麼?臉上的穴道灸了,有可能會把臉給燒花了,會出現很難看的疤痕。頭上也有一些穴道,可能因為底下就是血管經過的地方,燒灸也可能會出現一些不可預期的後果,例如「啞門、風府、天柱、承光、臨泣、頭維」,都是在頭部的,假如艾灸了,可能造成血壓突然的增高太多,讓人不能忍受。另外像「絲竹空、攢竹、睛明、禾顟、迎香」,這些都是在臉龐上的穴道,尤其是恰好在眼睛旁邊,要是灸了,可能使眼睛發生一些不好的狀況。另外還有很多的穴也都不可以隨便灸的。


鍼灸一齊並用 似「炮烙刑」
在“禁灸穴歌”裡有一句話說,鍼跟灸最好不要一起用,假如鍼後又灸或灸後又鍼,書中認為是不合理的,所以說「灸而勿鍼,鍼勿灸」,而且「鍼經為此嚐叮嚀」;就是曾經在鍼經裡面叮嚀了這個事情。可現在「庸醫鍼灸一齊用,徒使患者炮烙刑」,它說許多的醫生,就會鍼灸一起並用,這樣會使患者好像受了所謂的「炮烙刑」。

「炮烙」是甚麼呢?《封神演義》這本書裡記載了一種刑具,叫做「炮烙」,是妲姬發明的,用以燒烤被徒刑的人,這種用刑方式,讓人很受不了,只有那些狠心的、殘忍的、邪惡的人,才會使用這類酷刑。


何種狀況勿隨便扎鍼呢?
一本書叫做《黃帝內經》的,它分成兩個部份,《靈樞》與《素問》,也記載了一些鍼灸的禁忌。

在此做一些摘要,例如:「刺之禁」這一段,它說不可以隨便扎鍼的狀況是甚麼呢?例如:「新內勿刺,新刺勿內;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講了些甚麼呢?「新內勿刺,新刺勿內」,就是說剛剛有了性的行為,不可以扎鍼,而且紮了鍼以後也不可以有性的接觸;另外,「已醉勿刺,已刺勿醉」,說的是,剛剛喝了酒的人,不可以扎鍼,剛剛紮了鍼的人,也不可以喝酒;「新怒勿刺,已刺勿怒」,就說了,剛剛發了脾氣的人不可以扎鍼,紮了鍼以後也不可以發脾氣。另外,也有「新勞勿刺,已刺勿勞;已飽勿刺,已刺勿飽;已饑勿刺,已刺勿饑;已渴勿刺,已刺勿渴」的說法,「新勞勿刺,已刺勿勞」,就是剛勞動過度的人,不可以扎鍼,扎鍼後也不可以過度的勞累;「已飽勿刺,已刺勿飽」,就是說剛吃飽的人不可以扎鍼,剛扎鍼後也不可以吃得過飽;「已饑勿刺,已刺勿饑」,說適才飢餓了的人不可以扎鍼,剛扎過鍼後,也不可以讓他餓著;「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就是當一個人,渴得不得了,也不准許給扎鍼,紮了鍼後,也不能讓總是渴著。它又講「大驚大恐、必定其氣」,有的人剛受到害怕、驚嚇,這樣的人來扎鍼的時候,一定要先穩定了他的其氣、他的情緒後,才可以扎鍼。

另外又說,「乘車來者,臥而休之,如食頃;出行來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頃,然後乃刺之。」。也就是說,坐車子來的病人,你讓他先躺著稍微休息一下,如吃過一餐飯,大約二、三十分鐘吧,才給鍼刺治療。而走路來的病人,讓他坐著休息,像走了十里的時間,大約五、六十分鐘左右的樣子,然後才鍼刺,否則會發生問題,怕病人因此而有脈亂、氣散、逆營衛、經氣不足的情況,病會入於陰,所以不可在驚恐等等氣亂的時候扎鍼。可是,比較差的醫生,根本不管這些禁忌,扎鍼的時候,會把病人的身體給苛伐了;身體苛伐得太過度,腦髓也會津液不化,以至於「脫其五味」,又稱之為「失氣」。


(本內容節錄自希望之聲廣播電台,胡中醫信箱節目,http://www.soundofhope.org

io:

Re: 中醫古籍中不可鍼也不可灸的穴道

發表於 : 2006-03-25 , 15:05
MissC
中醫古籍中不可鍼也不可灸的穴道(三)



【大紀元8月3日訊】《黃帝內經.刺禁論》講,扎針如果刺到了五臟會死的,有「刺中心,一日死;刺中肝,五日死;刺中腎,六日死;刺中肺,三日死;刺中脾,十日死;刺中膽,一日半死。」的說法。
《刺禁論》甚至於還描述,刺中了五臟而死時的狀況。可見,古人的實際臨證,也曾做過非常深入的研究。有「刺中心,一日死,其動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動為語;刺中腎,六日死,其動為嚏;刺中肺,三日死,其動為咳;刺中脾,十日死,其動為吞;刺中膽,一日半死,其動為嘔。」

在《刺禁論》也提到一些事情,例如「刺跗上,中大脈,血出不止死」,「跗」是甚麼地方呢?跗就是腳盤上頭有一個穴道,叫做「衝陽穴」,在《鍼灸大成》的“禁鍼歌”有一句話說刺中衝陽的情況,「衝陽血出投幽冥」,說衝陽扎出了血的話,就要去幽冥、閻羅王那裡報到。跗上的大脈就是衝陽穴,有一條大動脈經過,並且,這個動脈在非常淺層處,所以扎鍼要很小心,扎流血不止是會死的。

另外,刺到面上的「溜脈」,跟眼睛有關係的穴道,被刺出了血,會留在目眶?堙A結果形成一大塊的血瘀阻塊,可能會壓到視神經,或眼睛的某些與眼球活動有關的肌肉,不幸就會看不見了。還有,假如刺頭上的穴道,刺中了腦戶裡頭,入腦立死。如果,刺舌下中脈太過,血出不止就會啞了;刺足下「布絡」,也就是紫色的小血管或微血管,假如被刺破了流出血來的話,還不要緊,可如果扎到了血脈,結果不出血的話,就會內出血而發腫了。

另外,還有一些穴道,例如「郗中大脈」也不可以扎鍼,紮了以後會讓人昏,仆倒、臉色蒼白脫色;刺中「氣街中脈」的鼠蹊部,扎中了血脈,而血不出的話就會腫,叫做「鼠僕」;刺「脊間」,就是脊椎與脊椎的間隙,督脈所過的地方,假如扎中脊髓,就會成為「傴僂」,就是人會駝而成了個羅鍋;鍼刺到「乳中、乳房」等都會腫;刺到「手魚腹」,魚腹底下都是小血管,要是血流不出來,那也是非常危險的,會腫起來。另外還有個地方也不可以隨便刺,就是膝蓋兩邊的「膝眼」,裡頭有「關節滑囊液」,刺出液體流出來就會跛了,不能走路了。而現在常常看到醫院治療膝腫的人,就用針筒扎進去,抽出裡頭的液體來,以後會發生甚麼狀況?也許有特別的治療理論吧?

(本內容節錄自希望之聲廣播電台,胡中醫信箱節目,http://www.soundofhope.org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