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忽視胃食道逆流 當心合併症上身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專題報導
前言:
胃食道逆流是現代人日漸盛行的一種病症,大部分的患者可透過生活習慣的改變和藥物的治療,就可以舒緩不適症,但有些患者若長期忽視病情,甚至導致進一步惡化者,最後就可能會罹患食道癌。
值得一提的是,食道癌初期可能不會出現較明顯症狀,常被民眾所忽略,等到真正發現時已晚了一步,病情早已拖了一段時間,因為延誤了治療時機,病情拖愈久就愈難治療。
胃食道逆流已成現代人的文明病之一,但有些民眾卻常常忽視它的存在。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陳健麟表示,這種疾病只要確診後往往都能得到不錯的療效,甚至於完全康復,但如果放著不管,最後胃食道逆流很可能會引起食道狹窄、食道潰瘍或食道異型上皮化生等嚴重合併症。
陳健麟醫師指出,晚上會痛醒、制酸劑藥效一過就又痛了起來、一個禮拜有幾次的胸口灼熱不舒服等症狀,都是身體出現胃食道逆流或相關病症的警訊,這時候應該要考慮請腸胃專科醫師檢查一下,然而,如果出現黑便、體重減輕、吞嚥困難、逆流物帶血、服用藥物但症狀仍然持續時,就表示患者需要更進一步的治療。
胃食道逆流就是胃酸逆流到食道,導致食道受強酸灼傷,產生喉嚨沙啞、胸口燒灼感、胸痛、胸悶、慢性咽喉炎等症狀。大致上,患者只要把各種不適症描述給醫師聽,就足以讓醫師做出正確的診斷,除非狀況比較嚴重或對藥物治療沒反應時,這時候患者可能還需要透過上消化道攝影、上消化道內視鏡、廿四小時酸鹼測定儀等檢測儀器來幫忙檢查,以便深入了解病情嚴重的程度。
胃食道逆流症有分典型跟非典型症狀,典型的症狀包括心窩、胸口(甚至下顎或頸背)灼熱或溢酸水等,非典型的症狀包括食道有異物感、食道吞嚥疼痛或困難、上腹痛、胸痛、夜間睡眠時咳嗽或氣喘等。
陳健麟醫師進一步指出,慢性胃酸逆流會刺激食道,使之發炎惡化為食道炎,若不管或忽視病情,最後很可能會出現食道狹窄、食道潰瘍、食道異型上皮化生等嚴重的合併症。以食道狹窄而言,有些患者會出現食道狹窄,在食道下端的細胞暴露在酸性環境中會結痂,這些結痂將促使通道狹窄,結果造成大塊一點的食物會被阻塞而下不去,容易妨礙到正常的吞嚥動作。
其次,患者會有胃酸嚴重侵蝕食道表面組織,進而造成開放性傷口的情況,傷口可能流血或是讓病患感覺非常痛,以致於食不下嚥。至於食道異型上皮化生則是一種比較嚴重但是不常見的併發症,患者的食道下端之內表面組織顏色、組成都改變,顏色由粉紅變成深粉紅,細胞則變成如同小腸表面一般。
像這樣的變化就是異型上皮化生,起因為長期反覆暴露在胃酸的侵蝕下所造成,往往增加食道癌的發生機率。輕微的胃食道逆流患者,只要經過數個月的藥物治療,在症狀消失後就可以停藥,但若是病情嚴重者就必須要較長的時間服藥治療。
《胃食道逆流》忽視胃食道逆流 當心合併症上身
版主: MissC
Re: 《胃食道逆流》忽視胃食道逆流 當心合併症上身
《胃食道逆流》藥物無法緩解 須採腹腔鏡胃底摺疊術治療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專題報導
若能早發現、早治療,胃食道逆流還有希望完全康復。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陳健麟表示,輕微症狀者可用中和胃酸、抑制胃酸分泌等方式治療,若伴隨食道炎者可用減少胃酸分泌或促進胃部排空等方式治療,但如果病情嚴重者恐怕就必須透過手術一途。
陳醫師指出,若只有輕微症狀的患者,使用抑酸劑可中和胃酸,提供快速的疼痛緩解作用,但這不能治癒受傷而發炎的食道下內壁。值得注意的是,若使用過量還可能造成腹瀉或便秘等副作用;減量的氫離子拮抗劑藥物可抑制胃酸的分泌,但藥效產生效果的時間相對較緩慢、持續時間比較久。
他強調,這種藥物需要在飯前服用,因為需要卅分鐘才能發生效用,睡前服用也有助於抑制夜間的胃酸逆流。這種藥不常會引起頭暈、口乾、愛睏等併發症,但在罕見情形下可能與其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若胃食道逆流持續且頻繁,患者恐伴隨罹患食道炎,若要緩解或消除各種不適症,同時治療因胃酸持續侵蝕而造成的食道炎,可使用全量的氫離子拮抗劑、質子幫浦阻斷劑、促進排空劑等藥物。陳健麟醫師指出,全量的氫離子拮抗劑有助於明顯降低胃酸的分泌,副作用又相對較少;質子幫浦阻斷劑為抑制胃酸分泌的長效藥物,使用上相對安全,長期使用較不需要擔心出現副作用。
至於促進排空劑並不能抑制胃酸的產生,促進排空劑的作用原理是在於促進胃部排空,以便降低胃食道逆流的機會,另外,也可能有助於食道胃間瓣的緊縮。不過,這種藥物有時候會出現嚴重的副作用。
手術方面,內視鏡治療可分為內視鏡食道縫紉術與內視鏡食道燒灼術。內視鏡食道縫紉術可把鬆掉的下食道括約肌縫緊一些,以防堵胃酸的逆流,但術後一天可能會出現喉嚨痛或輕微胸痛等症狀;內視鏡食道燒灼術的原理是形成結痂讓瓣膜緊縮些,更能防止逆流,但術後一天可能出現喉嚨痛或輕微胸痛等症狀。上述手術適合病情不複雜且希望溫和治療的患者。
陳健麟醫師進一步指出,若是藥物無法緩解症狀或是症狀嚴重的患者,可能必須考慮使用腹腔鏡胃底摺疊術治療,這種手術是將胃的上端環繞著食道下端摺疊,如此可提供一些壓力幫助括約肌保持關閉。手術方式可採用傳統手術或是腹腔鏡手術。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專題報導
若能早發現、早治療,胃食道逆流還有希望完全康復。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陳健麟表示,輕微症狀者可用中和胃酸、抑制胃酸分泌等方式治療,若伴隨食道炎者可用減少胃酸分泌或促進胃部排空等方式治療,但如果病情嚴重者恐怕就必須透過手術一途。
陳醫師指出,若只有輕微症狀的患者,使用抑酸劑可中和胃酸,提供快速的疼痛緩解作用,但這不能治癒受傷而發炎的食道下內壁。值得注意的是,若使用過量還可能造成腹瀉或便秘等副作用;減量的氫離子拮抗劑藥物可抑制胃酸的分泌,但藥效產生效果的時間相對較緩慢、持續時間比較久。
他強調,這種藥物需要在飯前服用,因為需要卅分鐘才能發生效用,睡前服用也有助於抑制夜間的胃酸逆流。這種藥不常會引起頭暈、口乾、愛睏等併發症,但在罕見情形下可能與其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若胃食道逆流持續且頻繁,患者恐伴隨罹患食道炎,若要緩解或消除各種不適症,同時治療因胃酸持續侵蝕而造成的食道炎,可使用全量的氫離子拮抗劑、質子幫浦阻斷劑、促進排空劑等藥物。陳健麟醫師指出,全量的氫離子拮抗劑有助於明顯降低胃酸的分泌,副作用又相對較少;質子幫浦阻斷劑為抑制胃酸分泌的長效藥物,使用上相對安全,長期使用較不需要擔心出現副作用。
至於促進排空劑並不能抑制胃酸的產生,促進排空劑的作用原理是在於促進胃部排空,以便降低胃食道逆流的機會,另外,也可能有助於食道胃間瓣的緊縮。不過,這種藥物有時候會出現嚴重的副作用。
手術方面,內視鏡治療可分為內視鏡食道縫紉術與內視鏡食道燒灼術。內視鏡食道縫紉術可把鬆掉的下食道括約肌縫緊一些,以防堵胃酸的逆流,但術後一天可能會出現喉嚨痛或輕微胸痛等症狀;內視鏡食道燒灼術的原理是形成結痂讓瓣膜緊縮些,更能防止逆流,但術後一天可能出現喉嚨痛或輕微胸痛等症狀。上述手術適合病情不複雜且希望溫和治療的患者。
陳健麟醫師進一步指出,若是藥物無法緩解症狀或是症狀嚴重的患者,可能必須考慮使用腹腔鏡胃底摺疊術治療,這種手術是將胃的上端環繞著食道下端摺疊,如此可提供一些壓力幫助括約肌保持關閉。手術方式可採用傳統手術或是腹腔鏡手術。
Re: 《胃食道逆流》忽視胃食道逆流 當心合併症上身
《胃食道逆流》不要彎腰太久 平躺睡覺頭抬高點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專題報導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於食道保健。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陳健麟表示,保健之道,建議民眾應戒煙、保持適當體重、三餐減量、避免穿著太緊或太貼身的衣物、避免特定引發因子、避免彎腰太久、飯後過一段時間才能躺平及睡覺或休息時把床頭升高等皆是日常保健的不二法門。
抽菸會增加胃酸的分泌,同時增加食道癌發生的機會,所以有抽菸的人最好把菸戒掉;體重過重是引起胃食道逆流的危險因素之一,多餘的體重會壓迫腹腔,亦即壓迫到胃,促使胃酸逆流,所以民眾應保持適當體重比較好;避免體重過重,三餐宜減量,可搭配餐與餐之間的少量點心,但千萬不要吃下過量的食物或點心。
其次,陳醫師指出,民眾應避免穿著太緊或太貼身的衣物,因為這些衣物在腰部常會壓迫到腹腔,然後進一步壓迫到胃部、食道下括約肌;油膩或油炸的食物、咖啡、尼古丁、薄荷、巧克力、酒精、咖哩、洋蔥等都是特定的引發因子,都可能讓逆流變得更嚴重,所以要避免之。
避免長時間彎腰也是很重要的,像是類似花園裡除草的動作就要避免,特別是在剛吃飽飯的時候;飯後三到四個鐘頭才可以上床躺平,同時盡量別躺向右側;睡覺或休息時把床頭升高,讓重力幫助身體對抗胃食道逆流。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專題報導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助於食道保健。花蓮慈濟醫學中心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陳健麟表示,保健之道,建議民眾應戒煙、保持適當體重、三餐減量、避免穿著太緊或太貼身的衣物、避免特定引發因子、避免彎腰太久、飯後過一段時間才能躺平及睡覺或休息時把床頭升高等皆是日常保健的不二法門。
抽菸會增加胃酸的分泌,同時增加食道癌發生的機會,所以有抽菸的人最好把菸戒掉;體重過重是引起胃食道逆流的危險因素之一,多餘的體重會壓迫腹腔,亦即壓迫到胃,促使胃酸逆流,所以民眾應保持適當體重比較好;避免體重過重,三餐宜減量,可搭配餐與餐之間的少量點心,但千萬不要吃下過量的食物或點心。
其次,陳醫師指出,民眾應避免穿著太緊或太貼身的衣物,因為這些衣物在腰部常會壓迫到腹腔,然後進一步壓迫到胃部、食道下括約肌;油膩或油炸的食物、咖啡、尼古丁、薄荷、巧克力、酒精、咖哩、洋蔥等都是特定的引發因子,都可能讓逆流變得更嚴重,所以要避免之。
避免長時間彎腰也是很重要的,像是類似花園裡除草的動作就要避免,特別是在剛吃飽飯的時候;飯後三到四個鐘頭才可以上床躺平,同時盡量別躺向右側;睡覺或休息時把床頭升高,讓重力幫助身體對抗胃食道逆流。
Re: 《胃食道逆流》忽視胃食道逆流 當心合併症上身
《胃食道逆流》病理表現為胃失和降、濁熱上沖 依八綱辨治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專題報導
傳統中醫針對胃食道逆流的相關觀點及療法。署立豐原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張盈瀅表示,胃食道逆流為一種在臨床上相當常見的疾病,中醫並沒有胃食道逆流的病名,但屬胸痹、吞酸、嘈雜、梅核氣等相關範疇,治療上需依八綱進行辨治。
隨著生活水準提高和飲食習慣改變,疾病的發生率現已居高不下。張醫師指出,這種疾病的病變在食管,食管屬胃,為胃氣所主,因此脾胃升降失調,胃中濁氣上逆,為其主要病機之一;另外,胃食道逆流與肝的關系密切,也涉及於肺,因此肝升肺降的功能失調為另一病機。由於病位在胃,涉及肝脾腎,而與肝的關系最密切,其病理表現為胃失和降,濁熱上沖,鬱阻胸膈、膻中、廉泉等。
古籍《醫方考》曾明確指出了該病之病證即翻胃嗝噎(與食管癌的症狀類似),令古籍《証治百問》也有「吐酸日久,漸成翻胃」的記載,這與西醫對胃食道逆流的發展變化及規律的認識是一致的。張盈瀅醫師進一步指出,許多中藥材都可用來治療胃食道逆流所產生的各種症狀,例如半夏、厚朴有促胃排空等作用,生薑能止吐、抗潰瘍,蘇葉可提高消化液分泌,同時增強腸胃蠕動。
胃食道逆流的一系列症狀有時可單獨出現,其發生的原因是複雜的,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參與的結果。胃食道逆流從輕到重的變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臨床觀察有由輕到重的變化,由於容易反覆發作,患者常因飲食不節、鬱怒、情志不舒等因素或因其它疾病而服藥而發病,以致成為其誘因或加重病情,預防復發應重在調理保養上,若是藥物因素應盡量改變服藥方法。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旺全表示,中醫治療胃食道逆流需依八綱辨治,大致可分以下四大類│┴
第一類患者(胃虛熱證)常出現胸脅灼痛、乾噎嘔吐、口燥咽乾、飢餓卻不想吃東西、胃脘嘈雜、大便乾結、舌紅少津、舌無苔等症狀,治療上宜滋陰養胃,方藥可用麥門冬湯加減(成份為麥冬、天冬、石斛、天花粉、玉竹、法半夏、竹茹、生地、玄參、陳皮、鬱金、延胡、黃連、甘草等)。
第二類患者(脾胃陽虛證)常出現胃脘隱隱作痛或有灼熱感、宿食不化、吐後則舒、反胃吐酸、大便稀溏、精神疲憊、畏寒肢冷、舌淡苔薄黃等症狀,治療上宜溫補脾胃,方藥可用理中散加減(成份為人參、白朮、茯苓、甘草、乾薑、薑半夏、吳茱萸、砂仁、木香、旋覆花等)。
第三類患者(胃氣上逆證)常出現胸脅灼痛、胃脘痞滿、噁心嘔吐、胃口不好、常吐涎沫、大便不順、舌質淡紅、苔薄白等症狀,治療上宜和胃降逆,方藥可用旋覆代赭湯加減(成份為旋覆花、代赭石、黨參、半夏、延胡、茯苓、白朮、大棗、甘草、烏賊骨等)。
第四類患者(肝氣犯胃證)常出現嘔吐吞酸、頻繁打飽嗝、胸脅作痛、煩悶不舒、不想吃東西、舌邊紅、苔薄膩等症狀,治療上宜疏肝和胃,方藥可用四七散加減(成份為紫蘇梗、陳皮、法半夏、茯苓、柴胡、香附、木香、枳實等)。上述治療方式皆需經中醫師辨證後,依個別體質、症候用藥,如此才能夠對症下藥。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專題報導
傳統中醫針對胃食道逆流的相關觀點及療法。署立豐原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張盈瀅表示,胃食道逆流為一種在臨床上相當常見的疾病,中醫並沒有胃食道逆流的病名,但屬胸痹、吞酸、嘈雜、梅核氣等相關範疇,治療上需依八綱進行辨治。
隨著生活水準提高和飲食習慣改變,疾病的發生率現已居高不下。張醫師指出,這種疾病的病變在食管,食管屬胃,為胃氣所主,因此脾胃升降失調,胃中濁氣上逆,為其主要病機之一;另外,胃食道逆流與肝的關系密切,也涉及於肺,因此肝升肺降的功能失調為另一病機。由於病位在胃,涉及肝脾腎,而與肝的關系最密切,其病理表現為胃失和降,濁熱上沖,鬱阻胸膈、膻中、廉泉等。
古籍《醫方考》曾明確指出了該病之病證即翻胃嗝噎(與食管癌的症狀類似),令古籍《証治百問》也有「吐酸日久,漸成翻胃」的記載,這與西醫對胃食道逆流的發展變化及規律的認識是一致的。張盈瀅醫師進一步指出,許多中藥材都可用來治療胃食道逆流所產生的各種症狀,例如半夏、厚朴有促胃排空等作用,生薑能止吐、抗潰瘍,蘇葉可提高消化液分泌,同時增強腸胃蠕動。
胃食道逆流的一系列症狀有時可單獨出現,其發生的原因是複雜的,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參與的結果。胃食道逆流從輕到重的變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臨床觀察有由輕到重的變化,由於容易反覆發作,患者常因飲食不節、鬱怒、情志不舒等因素或因其它疾病而服藥而發病,以致成為其誘因或加重病情,預防復發應重在調理保養上,若是藥物因素應盡量改變服藥方法。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旺全表示,中醫治療胃食道逆流需依八綱辨治,大致可分以下四大類│┴
第一類患者(胃虛熱證)常出現胸脅灼痛、乾噎嘔吐、口燥咽乾、飢餓卻不想吃東西、胃脘嘈雜、大便乾結、舌紅少津、舌無苔等症狀,治療上宜滋陰養胃,方藥可用麥門冬湯加減(成份為麥冬、天冬、石斛、天花粉、玉竹、法半夏、竹茹、生地、玄參、陳皮、鬱金、延胡、黃連、甘草等)。
第二類患者(脾胃陽虛證)常出現胃脘隱隱作痛或有灼熱感、宿食不化、吐後則舒、反胃吐酸、大便稀溏、精神疲憊、畏寒肢冷、舌淡苔薄黃等症狀,治療上宜溫補脾胃,方藥可用理中散加減(成份為人參、白朮、茯苓、甘草、乾薑、薑半夏、吳茱萸、砂仁、木香、旋覆花等)。
第三類患者(胃氣上逆證)常出現胸脅灼痛、胃脘痞滿、噁心嘔吐、胃口不好、常吐涎沫、大便不順、舌質淡紅、苔薄白等症狀,治療上宜和胃降逆,方藥可用旋覆代赭湯加減(成份為旋覆花、代赭石、黨參、半夏、延胡、茯苓、白朮、大棗、甘草、烏賊骨等)。
第四類患者(肝氣犯胃證)常出現嘔吐吞酸、頻繁打飽嗝、胸脅作痛、煩悶不舒、不想吃東西、舌邊紅、苔薄膩等症狀,治療上宜疏肝和胃,方藥可用四七散加減(成份為紫蘇梗、陳皮、法半夏、茯苓、柴胡、香附、木香、枳實等)。上述治療方式皆需經中醫師辨證後,依個別體質、症候用藥,如此才能夠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