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胃潰瘍痛部在右上腹近胸骨處 可能解黑便

發表於 : 2010-01-14 , 20:20
MissC
胃潰瘍痛部在右上腹近胸骨處 可能解黑便
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胃潰瘍也可能造成解黑便的狀況。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監事陳偉坤表示,胃潰瘍是指胃部有糜爛性傷口,胃潰瘍除了腹痛之外,還會有解黑便的情形。胃潰瘍大多在吃飽飯後疼痛,好發在40~60歲之間的中老年人身上,痛的部位主要在右上腹,較接近胸骨的位置。成因與本身脾胃虛弱、飲食失調、邪氣侵犯臟腑等有關。

中醫師陳偉坤表示,胃潰瘍主要症狀為上腹疼痛,表現為隱痛、鈍痛、刺痛、燒灼痛或脹痛,一般範圍較侷限。但是若潰瘍嚴重時,可能併發穿孔、出血,甚至造成腹膜炎危險。通常胃潰瘍疼痛多出現在餐後一小時左右。中醫認為,導致胃潰瘍發生的原因為多方面,包括脾胃虛弱、飲食失調、情志失調、邪氣侵犯和藥物損傷等。由於胃潰瘍多發生於中老年人,本身存在脾胃虛弱的潛在病因,如何提高患者脾胃正常的機能,避免幽門螺旋桿菌攻擊,增強胃部保護因子,便是預防及治療此症的重要課題。

陳偉坤醫師指出,由於胃潰瘍在空腹及夜間時較痛,食用生冷也易發作,也表示脾胃虛弱,此時中醫利用健脾益胃,配合行氣活血的中藥,可有效改善胃潰瘍不適的症狀,避免潰瘍復發,而且副作用低,可長期調理脾胃機能,促進消化吸收能力。

陳偉坤醫師表示,治療胃潰瘍一般採取中醫綜合療法即可收效,但對於難治及大傷口胃潰瘍,則建議中西結合治療;目的在於緩解臨床症狀,促進潰瘍癒合,防止潰瘍復發和減少併發症。

胃潰瘍也可能影響睡眠。陳偉坤醫師表示,門診中一名65歲的老婦人,胃脹胃悶已有多年時間,常泛酸,心下痞悶,睡眠差難入眠,口苦,唇乾,排便不暢,胃鏡檢查發現為胃潰瘍。臨床發現患者舌紅,苔薄白,脈象浮弦緩關結,中醫辨證為「肝胃不和」問題,所以會影響睡眠。治療處方以柴胡疏肝湯、黃連解毒湯、平胃散加木香、砂仁、夜交藤等味,服藥數週後症狀終於減輕,之後再以小柴胡湯加平胃散持續調理,幫助胃脹痛的改善。

陳醫師表示,其他中醫辨證治療,若屬「脾胃濕熱」者,可見胃痛,或胸部悶脹,口乾口苦,渴不引飲,排便不暢等,可用三黃瀉心湯加減。還有「脾胃虛弱」者,可見胃脘隱痛,持續不斷,常於受涼或勞累後疼痛發作,空腹時痛更棉醒,吃東西後痛減,消化差,倦怠無力,排便溏軟等,可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減。。

「胃陰虧虛」者可見胃脘隱痛或灼熱,午後更明顯,或嘈雜心煩,口燥咽乾,納呆食少,排便乾結或乾澀不暢,舌紅等,可用一貫煎合益胃湯加減。針灸療法部分,醫師指出,可以幫助患者在短時間內止胃脹胃痛。常用的穴位有內關、太衝、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照海、公孫等穴道。

io:

Re: 胃潰瘍痛部在右上腹近胸骨處 可能解黑便

發表於 : 2010-01-14 , 20:21
MissC
《日常生活保健》按摩中脘、繞臍順時針推揉腹部 可改善
台灣新生報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穴位按摩對於改善胃潰瘍也有幫助。中醫師陳偉坤表示,平常可按摩中脘及繞臍順時針推揉腹部,按揉足三里、內關穴。平常體弱或遇寒冷症狀加劇者,可用暖暖包、吹風機,或熱敷墊熱敷肚臍到上脘穴、中脘穴附近,以改善脾胃機能。

日常預防保健部分,醫師表示,應避免飲食不節,不可過飢過飽,可採少量多餐的方式。避免生冷油膩。飯後一小時不可睡臥,可適度散步休息。忌煙酒。飲食宜細軟易消化,避免糯米製品及堅硬難消化的食物。以及避免刺激性,過甜及過酸飲食,如巧克力、汽水、檸檬、咖哩、辣椒等。

一般肝胃不和氣滯造成的胃潰瘍,可用陳皮2~4錢,白米2杯,加水煮成粥,加鹽調味服用;若有空腹及夜間疼痛較劇的情形,可加入黨參3~5錢。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