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04/27 00:07"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嘴破又稱口瘡、口腔潰瘍。中西醫師廖桂聲表示,嘴破只是小毛病,還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然而每當吃東西、喝飲料或講話時常會牽連到傷口而感到疼痛,實在令人不好受,可透過調整體質、免疫力,促使潰瘍變少,並降低發作頻率和疼痛程度。
廖醫師指出,古籍《黃帝內經》便有「口瘍」的記載,中醫認為「心氣通於舌,脾氣通於口」,指出這種病症是因為人的心脾積熱所造成,但嘴巴破個洞,跟民眾經常誤以為是體內「火氣大」所引起,其實並無關係。
廖桂聲醫師指出,這種毛病是因嘴巴黏膜破皮,才會導致對各種刺激物產生敏感反應,若症狀輕微者患處將只侷限於一小塊的口腔黏膜,若較嚴重者則可能產生出血現象或痛到張不開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