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 (共 1 頁)
茯神散
發表於 : 2010-05-18 , 7:35
由 懸壺子
茯神散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茯神散
【處方】茯神(去木.一錢)羌活(去蘆.一錢)麻黃(去節.一錢)龍齒(另研.一錢) 赤芍 藥(一錢) 甘草 (炙.一錢)蔓荊子(七分半)薏苡仁(七分半)麥門冬(去心.七分半) 人參 (去蘆.七分半) 防風 (去蘆.七分半)犀角屑(七分半)
【功能主治】治心臟中風,語澀昏悶,四肢沉重,精神不安。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 生薑 四片,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茯神散
【處方】茯神(一兩)石膏(研.二兩)龍齒(二兩)麥門冬(去心.一兩半)黃蓍(一兩) 甘草 (炙.半兩)石菖蒲(一兩) 人參 (去蘆.一兩) 防風 (三分) 遠志 (去心.半兩)熟乾 地黃 (一兩)羚羊角屑(一兩)
【功能主治】治諸風恍惚,心神煩亂,志意不安,或臥驚恐。
【用法用量】每服四錢,以水一中盞,入 生薑 半分,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普濟本事方》卷二:茯神散
【處方】茯神(去木)熟 地黃 (酒灑,九蒸九曝,焙乾秤) 白芍 藥川芎 當歸 (洗,去蘆,薄切,焙乾)白 茯苓(去皮) 桔梗 (炒) 遠志 (去心,洗,銼,炒令黃色) 人參 (去蘆)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因驚言語顛錯。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燈芯10莖, 大棗 1枚,同煎至100毫升,不拘時候服。
【摘錄】 《 普濟本事方 》卷二
《衛生寶鑑》卷八:茯神散
【處方】茯神心(炒)30克 薄荷 (焙)60克蠍梢(去毒)0.6克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治中風,舌強語澀。
【用法用量】每服3~6克,溫酒調下。
【摘錄】 《 衛生寶鑑 》卷八
《宣明論》卷十五:茯神散
【處方】茯神(去皮)1兩,麥門冬1兩,地骨皮1兩, 茯苓 1兩,白鮮皮半兩,酸棗仁半兩,沙參半兩, 甘草 (炙)半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膽熱多睡,神思不安,昏悶。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1盞,煎至6分,去滓,食後服。
【摘錄】 《宣明論》卷十五
《聖惠》卷二十: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龍齒2兩,黃耆1兩(銼), 甘草 半兩(炙微赤,銼),石菖蒲1兩,人參 1兩(去蘆頭), 防風 3分(去蘆頭), 遠志 半兩(去心),熟乾 地黃 1兩,石膏2兩,羚羊角屑1兩。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風恍惚,心神煩亂,志意不安,或臥驚恐。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 生薑 半分, 大棗 3個,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二十
《聖惠》卷六十九: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黃耆3分(銼), 赤芍 藥3分,麥門冬3分(去心),石膏1兩半,蔓荊子3分, 人參 1兩(去蘆頭), 防風 半兩(去蘆頭),酸棗仁3分(微炒),羚羊角屑3分, 柴胡 1兩(去苗), 甘草 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婦人風眩頭疼,心神煩熱,恍惚不得睡臥,少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 生薑 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六十九
《衛生總微》卷五:茯神散
【處方】茯神(去心內木)半兩,龍齒(研細)半兩, 牛黃 (別研)半兩,犀角屑半兩,寒水石1兩,石膏(研,飛)1兩,川 大黃 1錢。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小兒煩熱心悸,手足搖動,欲發驚癇。
【用法用量】每服1錢,水1盞,煎至5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1兩沸,量大小與服,不拘時候。
【摘錄】 《衛生總微》卷五
《本事》卷二:茯神散
【處方】茯神(去木)1兩,熟乾 地黃 (酒灑,9蒸9曬,焙乾)1兩, 白芍 藥1兩,川芎1兩, 當歸 (洗,去蘆,薄切,焙乾)1兩,白 茯苓 (去皮)1兩, 桔梗 (炒)1兩, 遠志 (去心,洗,銼,炒令黃色)1兩, 人參 (去蘆)1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因驚語言顛錯,不能服溫藥。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加燈心、 大棗 ,同煎至7分,不拘時候服。
【各家論述】 《本事方釋義》:茯神氣味甘平,入手少陰; 茯苓 氣味同而淡滲,入足陽明; 桔梗 氣味苦辛平,入手太陰; 遠志 氣味辛溫,入手、足少陰; 人參 氣味甘溫,入脾胃;芎、歸、芍、地、乃四物湯,養血藥也。此因驚致病,心主血,肝藏血,血既得養,神魂安入而驚自定,再佐以燈心之微苦以清心,棗之和緩以和榮,則高年戎馬之驚,自然精神复而病卻矣。
【摘錄】 《本事》卷二
《幼幼新書》卷十九引《萬全方》:茯神散
【處方】茯神1分, 人參 1分,天竺黃(研)1分, 鉤藤 1分, 牛黃 半分(研入)半兩,鬱金半兩, 甘草 (炙)半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煩熱多驚。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煎竹葉湯調下。
【摘錄】 《 幼幼新書 》卷十九引《萬全方》
《聖濟總錄》卷一五四:茯神散
【處方】茯神(去木)1兩,芍藥(銼,炒)1兩,桑根1兩,白皮(銼,炒)1兩, 當歸 (切,焙)1兩,芎藭1兩,人參 2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鎮心安胎。主妊娠胎不穩。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以米飲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 聖濟總錄 》卷一五四
《聖濟總錄》卷—一九:茯神散
【別名】茯等散
【處方】茯神(去木)1分,白 茯苓 (去黑皮)1分,松脂1分(熬),青葙子半兩(炒令焦), 白礬 1兩(熬令汁枯),丹砂1分(研),麝香半兩(研),乳香1分(研)。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牙齒疼痛。
【用法用量】貼於牙齒疼痛處。
【摘錄】 《 聖濟總錄 》卷—一九
《傳家秘寶》:茯神散
【處方】茯神、牡丹皮、地骨皮、官桂、山 茵陳 、 人參 、芍藥、 甘草 、丹參、玄胡、 黃連 、石斛、 柴胡 、 麥冬、犀角末、羚羊角末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積熱勞瘦,產後血虛,潮熱蓐勞,五心有熱。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 生薑 3片,同煎5-7沸,和滓溫服。
【摘錄】 《傳家秘寶》
Re: 茯神散
發表於 : 2010-05-18 , 7:35
由 懸壺子
《聖濟總錄》卷三十一:茯神散
【處方】茯神(去木)1兩, 柴胡 (去苗)1兩,陳橘皮(去白,炒)1兩, 甘草 (炙)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傷寒後虛煩,心腹不快。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取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 聖濟總錄 》卷三十一
《聖惠》卷八十三:茯神散
【處方】茯神半兩,龍膽(去蘆頭)1分,犀角屑1分,子芩1分,麥門冬(去心,焙)1分, 人參 (去蘆頭)1分,甘草 (炙微赤,銼)1分。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小兒落床,體熱驚悸。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不拘時候,量兒大小,分減溫服。
【摘錄】 《聖惠》卷八十三
《聖濟總錄》卷十九:茯神散
【處方】茯神(去木)1兩,酸棗仁(微炒)1兩,黃耆(銼)1兩, 人參 1兩,熟乾 地黃 (焙)半兩, 遠志 (去心)半兩,五味子半兩,白 茯苓 (去黑皮)1兩,丹砂(別研)半兩。
【制法】上藥除丹砂外,為散,入丹砂末再研勻。
【功能主治】肝痺,多驚悸,神思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以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 聖濟總錄 》卷十九
《聖惠》卷二十: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 人參 1兩(去蘆頭), 防風 半兩(去蘆頭), 遠志 半兩(去心),天麻1兩,羚羊角屑3分,白鮮皮半兩,龍骨1兩,酸棗仁1兩(微炒),桂心1兩, 獨活 1兩, 甘草 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風經五臟,恍惚驚悸,神思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 生薑 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二十
《聖惠》卷八十五: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半,川 升麻 1兩,玄參1兩半, 秦艽 1兩(去苗),寒水石2兩,龍膽1兩(去蘆頭),川芒消2兩,川 大黃 3兩(銼碎,微炒)。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小兒心腹結實,身體壯熱,四肢不利,心神多驚,欲發癇者。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分2次溫服,早晨、午後各1服。
【摘錄】 《聖惠》卷八十五
《聖惠》卷八十五:茯神散
【處方】茯神半兩,龍齒半兩(細研),寒水石1兩,川 升麻 半兩,石膏1兩(細研,水飛過),犀角屑半兩, 牛黃半分(細研)。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小兒驚熱煩躁,手足抽掣,心悸。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以竹瀝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八十五
《聖惠》卷八十五:茯神散
【處方】茯神3分,白鮮皮半兩,羚羊角屑半兩, 鉤藤 3分, 甘草 3分(炙微赤,銼),川 升麻 3分,石膏2兩,龍齒1兩,犀角屑3分,炸蟬3枚(微炒,去翅足)。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小兒熱癇,皮肉壯熱,煩躁頭痛。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
【摘錄】 《聖惠》卷八十五
《聖惠》卷八十五:茯神散
【處方】茯神1分,木通3分(銼), 人參 1分(去蘆頭),川 升麻 1分,子芩1分,龍齒3分,犀角屑1分,鐵粉3分,蜣蜋3枚(微炒,去翅足)。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小兒風癇,精神昏悶,遍身壯熱,不得睡臥。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入竹瀝半合,量兒大小,分減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八十五
《聖濟總錄》卷—一六:茯神散
【處方】茯神(去木)1兩半,山芋2兩, 人參 2兩,赤 茯苓 (去黑皮)1兩半, 防風 (去叉)1兩半, 防己 1兩半,蜀椒(去目並合口者,炒出汗)1兩,山茱萸1兩半,甘 菊花 1兩1分,桂(去粗皮)1兩1分, 細辛 (去苗葉)1兩1分,芎藭1兩1分,貫眾1兩1分, 白朮 (米泔浸1宿,銼碎,炒)1兩1分, 乾薑 (炮)1兩, 甘草 (炙)1兩半。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肺氣壅塞,鼻齆不聞香臭。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空心溫酒調下,日2次。
【摘錄】 《 聖濟總錄 》卷—一六
《聖惠》卷四: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 人參 1兩(去蘆頭),赤小豆半兩,菖蒲3分,龍骨1兩,犀角屑1兩,鐵粉半兩(研),金箔30片(研)。
【制法】上為細散,入研了藥令勻。
【功能主治】心風,恍惚妄語,有所見聞,心悸,志意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金銀湯放溫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四
《聖惠》卷七十: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半, 茯苓 1兩, 人參 1兩(去蘆頭),菖蒲1兩,赤小豆半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婦人風虛,與鬼交通,妄有所見聞,言語雜亂。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聖惠》卷七十
《聖惠》卷二十三: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 防風 1兩(去蘆頭), 當歸 1兩,天雄1兩(炮裂,去皮臍),麻黃1兩(去根節), 甘草 1兩(炙微赤,銼),芎藭1兩, 獨活 1兩, 遠志 1兩(去心),丹參1兩,桂心1兩,酸棗仁1兩(微炒)。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歷節風,手腳曲戾,疼痛,心神悶亂。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 生薑 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三
《聖惠》卷三: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麥門冬1兩(去心),白鮮皮半兩,地骨皮1兩, 黃芩 1兩,酸棗仁半兩(生用),沙參半兩(去蘆頭),羚羊角屑半兩, 甘草 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膽熱,神思不爽,昏悶如睡,多睡少起。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食後溫服。
【摘錄】 《聖惠》卷三
《聖惠》卷四: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龍齒2兩,川 升麻 1兩, 人參 3分(去蘆頭),白鮮皮3分,麥門冬1兩(去心),杏仁3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防風 3分(去蘆頭), 黃芩 3分,羚羊角屑半兩, 甘草 半兩(炙微赤,銼),鐵粉1兩。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心臟風虛,四肢驚掣,心忪恐悸,或狂呼急走,如見鬼神,狀似癲癇,時時發動。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 生薑 半分, 大棗 3個,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四
Re: 茯神散
發表於 : 2010-05-18 , 7:36
由 懸壺子
《聖惠》卷三:茯神散
【別名】 遠志 湯、補膽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 遠志 3分(去心), 防風 3分(去蘆頭), 細辛 3分, 白朮 3分,前胡3分(去蘆頭), 人參 1兩(去蘆頭),熟乾 地黃 1兩,桂心3分,甘 菊花 3分, 枳殼 半兩(麩炒微黃,去瓤)。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膽虛冷,目眩頭疼,心神恐畏,不能獨處,胸中滿悶。
【用法用量】 遠志 湯(《 聖濟總錄 》卷四十二)、補膽茯神散(《本事方釋義》卷一)。
【各家論述】 《本事方釋義》:茯神氣味甘平,入心; 遠志 氣味辛溫,入心、腎; 防風 氣味苦辛甘,入手、足太陽; 細辛 氣味辛溫,入腎; 白朮 氣味甘溫,入脾;前胡氣味辛微寒,入手、足太陰、陽明; 人參 氣味甘溫,入胃;桂心氣味辛甘大熱,入肝、腎;熟 地黃 氣味甘寒微苦,入腎;甘 菊花 氣味辛涼,入肝膽; 枳殼 氣味苦寒,入脾。此因膽虛神怯致病,有不安諸恙,以補心、脾、肝、腎之藥守正,佐以辛溫、辛涼之品,正氣既旺,外侮焉能入哉。
【摘錄】 《聖惠》卷三
《聖惠》卷二十六: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木通1兩(銼),川 升麻 1兩,犀角屑半兩,赤石脂1兩, 遠志 1兩(去心),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桂心半兩, 甘草 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心勞實熱,皮毛幹焦,色無潤澤,心神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 竹茹 1分,煎至6分,去滓,食後溫服。
【摘錄】 《聖惠》卷二十六
《經放產寶•續編》:茯神散
【處方】茯神(去木)1錢, 人參 7錢半,黃耆7錢半, 赤芍 藥7錢半, 牛膝 7錢半,琥珀(研)7錢半,龍齒(研)7錢半,生 地黃 1兩半,桂心半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產後血邪,心神恍惚,言語失度。睡臥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煎服。
【摘錄】 《經放 產寶 •續編》
《聖惠》卷二十六:茯神散
【處方】茯神2兩, 柴胡 2兩(去苗),黃耆2兩(銼), 遠志 1兩(去心),天門冬1兩(去心), 人參 1兩(去蘆頭) , 澤瀉 2兩,生乾 地黃 2兩, 甘草 1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精極。實熱勇悍,多驚壯熱。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淡竹葉2-7片,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二十六
《聖惠》卷四:茯神散
【處方】茯神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半兩,川 升麻 半兩,白鮮皮半兩,沙參(去蘆頭)半兩,龍齒1兩,石膏2兩, 遠志 1兩(去心),犀角屑1兩。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心風狂言,恍惚恐懼。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 生薑 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後溫服。
【摘錄】 《聖惠》卷四
《聖惠》卷四: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 人參 3分(去蘆頭),菖蒲3分,羚羊角屑3分,赤小豆45粒(炒熟), 遠志 半兩(去心), 黃連 半兩(去須) ,沙參半兩(去蘆頭), 甘草 1分(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心臟風邪,見鬼妄語,有所見聞,心悸恍惚。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四
《聖惠》卷二十:茯神散
【別名】茯神飲
【處方】茯神1兩,生乾 地黃 1兩, 人參 1兩(去蘆頭),石菖蒲1兩,沙參1兩(去蘆頭),天門冬1兩半(去心,焙),犀角屑半兩, 遠志 半兩(去心), 甘草 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風驚,心神不安,恆多恐怖。
【用法用量】茯神飲(《 聖濟總錄 》卷十四)。
【摘錄】 《聖惠》卷二十
《聖惠》卷十七:茯神散
【處方】茯神3分,犀角屑半兩,龍齒1兩,川 升麻 半兩,麥門冬1兩(去心),玄參半兩,甜甘根1兩(銼), 黃芩3分, 黃連 1兩(去須)。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熱病發狂,心熱煩悶,多驚,不得臥睡。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5分,去滓,下樸消1錢, 地黃 汁1合,攪令勻,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 《聖惠》卷十七
《聖惠》卷十四: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 白芍 藥半兩,黃耆1兩(銼), 人參 半兩(去蘆頭), 遠志 3分(去心),菖蒲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傷寒後虛贏,心氣乏弱,驚悸,多忘。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 大棗 3個,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四
《聖惠》卷十三: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半夏3分(湯洗7遍去滑), 黃芩 1兩, 人參 1兩(去蘆頭),麥門冬1兩(去心,焙), 黃連 1兩(去須), 甘草 3分(炙微赤,銼), 知母 3分。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傷寒狐惑,病脈數者,不可灸,或因火為邪,即加煩熱,故血妄行於脈中,火氣內盛,即心神煩悶,乾嘔。
【用法用量】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 生薑 半分, 大棗 3個,青 竹茹 半斤,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十三
方出《幼幼新書》卷十一引《嬰孺方》,名見《普濟方》卷三七六:茯神散
【處方】 鉤藤 2分, 獨活 2分, 黃芩 2分,麻黃(去節)2分,桂心2分,石膏2分, 甘草 (炙)2分, 防風 2分,茯神2分, 大黃 (湯洗)2分,蚱蟬3枚(炙), 蛇蛻 皮3分(炙)。
【功能主治】小兒癇瘲嘔吐。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2合,去滓,1歲服1合,日3次。
【摘錄】方出《 幼幼新書 》卷十一引《嬰孺方》,名見《普濟方》卷 三七 六
《聖惠》卷七十: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羚羊角屑1兩,石膏2兩, 防風 1兩(去蘆頭), 赤芍 藥1兩, 人參 1兩(去蘆頭), 柴胡 1兩半(去苗),天門冬1兩(去心), 桃仁 1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獨活 1兩,郁李仁1兩(湯浸,去皮,微炒),生乾 地黃 1兩, 枳殼 1兩(麩炒微黃,去瓤), 甘草 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婦人血風勞氣,頭疼目赤,胸背氣壅,四肢疼痛,心煩驚悸,少欲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 生薑 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七十
Re: 茯神散
發表於 : 2010-05-18 , 7:36
由 懸壺子
《聖惠》卷四:茯神散
【處方】茯神3分,熟乾 地黃 1兩, 人參 3分(去蘆頭),龍骨3分,菖蒲3分, 遠志 半兩(去心),天門冬1兩(去心)。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補心虛,聰明益智。主健忘。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中盞,加 大棗 3個,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聖惠》卷四
《聖惠》卷八十三:茯神散
【處方】茯神3分,龍齒半兩,寒水石1兩,川 升麻 3分,石膏1兩,麥門冬1兩(去心,焙), 甘草 半兩(炙微赤,銼) 。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小兒心熱,驚悸煩亂。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1-2沸。
【摘錄】 《聖惠》卷八十三
《聖惠》卷七十八:茯神散
【處方】茯神半兩,甘菊半兩,羌活半兩, 當歸 (銼,微炒)半兩,生乾 地黃 半兩, 白芍 藥半兩,前胡(去蘆頭)半兩,桂心半兩, 甘草 (炙微赤,銼)半兩, 葛根 3分(銼),石膏2兩,蔓荊子1兩,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產後風虛頭痛,四肢煩疼,口乾微渴。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 生薑 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七十八
《聖惠》卷七十八: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 遠志 3分(去心), 白薇 3分, 人參 3分(去蘆頭),龍頭1兩, 防風 3分(去蘆頭), 獨活 3分,熟幹 地黃 1兩, 荊芥 3分, 甘草 半兩(炙微赤,銼),銀1斤(以水5升,煮取3升)。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產後風邪所干,心神恍惚,志意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銀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七十八
《聖惠》卷七十八: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 遠志 1兩, 人參 (去蘆頭)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 甘草 (炙微赤,銼)1兩, 當歸(銼,炒) 1兩,桂心1兩,羚羊角屑1兩,龍齒1兩,熟乾 地黃 1兩, 白芍 藥1兩。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產後臟虛,心中驚悸,志意不安,言語錯亂,不自覺知。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 生薑 半分, 大棗 3個,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七十八
《聖惠》卷二十三: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 防風 1兩(去蘆頭), 黃芩 1兩,葳蕤1兩, 人參 1兩(去蘆頭),羚羊角屑1兩,酸棗仁1兩(微炒) ,白鮮皮1兩, 甘草 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風熱,恍惚煩躁,及筋脈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蔥白2莖,豉50粒,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三
《聖惠》卷七十四: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麥門冬1兩(去心), 人參 3分(去蘆頭), 獨活 半兩, 防風 3兩(去蘆頭),龍齒1兩,生乾地黃 3兩,桑寄生7分,犀角屑半兩, 鉤藤 半兩,白鮮皮半兩, 遠志 半兩(去心),石膏1兩, 甘草 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妊娠中風,心神恍惚,驚悸,胎動不安,言語失次,四肢抽掣。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金銀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七十四
《聖惠》卷二十二: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甘 菊花 1兩,蔓荊子1兩,白 蒺藜 1兩(微炒,去刺),地骨皮1兩,石膏2兩, 防風 3分(去蘆頭) , 甘草 3分(炙微赤,銼), 枳殼 3分(麩炒微黃,去瓤)。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頭風目眩。
【用法用量】每服2錢,以熟水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二十二
《聖惠》卷六十九: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 防風 3分(去蘆頭), 人參 1兩(去蘆頭), 遠志 3分(去心), 甘草 半兩(炙微赤,銼),龍骨1兩,桂心1分, 獨活 3分, 細辛 3分, 乾薑 半兩(炮裂,銼), 白朮 3分,酸棗仁1兩(微炒)。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安神定志。主婦人血風,五臟大虛,驚悸。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六十九
《聖惠》卷五十六: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黃耆1兩(銼), 甘草 1兩(炙微赤,銼), 白芍 藥1兩, 乾薑 1兩(炮裂,銼), 遠志 1兩(去心), 人參 1兩(去蘆頭),桂心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虛羸,心氣乏弱,多魘。
【用法用量】每服5錢,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五十六
《聖惠》卷三十六: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羌活半兩,蔓荊子半兩,薏苡仁半兩,黃耆半兩(銼), 防風 半兩(去蘆頭),菖蒲半兩,麥門冬1兩(去心,焙),五味子半兩, 甘草 1分(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上焦風熱,耳忽聾鳴,四肢滿急,昏悶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 生薑 半分,煎至5分,去滓,食後溫服。
【摘錄】 《聖惠》卷三十六
《聖惠》卷三十: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黃耆1兩(銼), 人參 1兩(去蘆頭),桂心3分, 牡蠣 3分(為粉),龍骨3分, 甘草 3分(多微赤,銼),麝香1錢(研)。
【制法】上為粗散,入麝香令勻。
【功能主治】虛勞無力,夢與鬼交,神心虛煩。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 生薑 半分, 大棗 3個,煎至6分,去滓溫服,日3-4次。
【摘錄】 《聖惠》卷三十
《聖惠》卷二十七: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 人參 (去蘆頭)1兩,熟乾 地黃 1兩, 牡蠣 (燒為粉)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黃耆(銼)1兩,酸棗仁(微炒)1兩,龍骨1兩,五味子半兩, 蒼朮 半兩, 甘草 (炙微赤,銼)半兩。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虛勞,起動汗出,稍熱多驚恚,不得睡臥。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 生薑 半分, 大棗 3個,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七
Re: 茯神散
發表於 : 2010-05-18 , 7:37
由 懸壺子
《聖惠》卷二十七: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石斛(去根,銼)1兩,栝樓根1兩,肉蓯蓉(酒浸1宿,刮去皺皮,炙令黃)1兩, 知母 1兩, 人參 (去蘆頭)1兩,白 茯苓 1兩,五味子半兩, 黃連 3分(去須),丹參半兩, 當歸 半兩,麥糱3分(微炒),葳蕤半兩, 甘草 半兩(多微赤,銼)。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虛勞多渴,四肢羸乏。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二十七
《聖惠》卷七十六: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 黃芩 1兩,麥門冬1兩(去心),梔子仁半兩,石膏1兩, 甘草 半兩(炙微赤,銼), 秦艽 半兩(去苗) 。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妊娠6-7月,忽覺四肢煩疼,心悶口乾,頭痛。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2-3沸,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七十六
《仙拈集》卷二:茯神散
【處方】茯神。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頭風連筋極痛者。
【用法用量】每服或酒或白湯任下,數服愈。
【摘錄】 《仙拈集》卷二
《普濟方》卷三五三:茯神散
【處方】茯神3兩, 當歸 3兩, 黃芩 3兩,麥門冬3兩, 甘草 3兩, 人參 3兩,芍藥3兩,酸棗仁3兩,白鮮皮3兩,大棗 7個。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產後心虛,驚悸,志意不定,煩躁恍惚。
【用法用量】以水2升,煮取7合,去滓溫服。
【摘錄】 《普濟方》卷三五三
《聖惠》卷四:茯神散
【處方】茯神3分, 獨活 3分, 當歸 3分(銼,微炒),桂心3分,杏仁3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沙參3分(去蘆頭),羚羊角屑1分, 甘草 1分(炙微赤,銼), 黃芩 3分, 防風 3分(去蘆頭), 赤芍 藥3分, 秦艽 3分(去苗) 。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心臟中風,冒昧不知,胸背拘急,心煩語澀,翕翕發熱,時自汗出,四肢不利。
【用法用量】 《普濟方》有麝香、天南星。
【摘錄】 《聖惠》卷四
《聖惠》卷四: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羌活1兩,蔓荊子3分,龍齒1兩, 人參 3分(去蘆頭),薏苡仁3分, 防風 3分(去蘆頭), 赤芍藥半兩,麥門冬1兩(去心), 遠志 3分(去心),犀角屑3分,麻黃1兩(去根節), 甘草 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心臟中風,語澀昏悶,四肢沉重,精神不守。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 生薑 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四
《聖惠》卷三: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柏子仁半兩,酸棗仁1兩(微炒),黃耆1兩(銼), 人參 1兩(去蘆頭),熟乾 地黃 半兩, 遠志 半兩(去心),五味子半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膽虛不得睡,神思不寧。心神恍惚,健忘或怔忡者。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溫酒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聖惠》卷三
《女科切要》卷六:茯神散
【處方】 人參 1錢,茯神8分, 甘草 1錢, 山藥 1錢, 當歸 1錢, 肉桂 5分, 遠志 肉1錢, 生薑 5錢, 大棗 2個。
【功能主治】產後心虛,怔忡不定,神思不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 《 女科切要 》卷六
《金鑑》卷四十八:茯神散
【處方】茯神(去木)1兩, 人參 1錢5分,黃耆(炙)1錢5分, 赤芍 1錢5分, 牛膝 1錢5分,琥珀1錢5分,龍齒(研)1錢5分,生地1兩5錢,桂心5錢, 當歸 2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產後血虛,心氣弱,驚悸,恍惚不安寧。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煎服。
【摘錄】 《金鑑》卷四十八
《何氏濟生論》卷八: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去木), 人參 7錢5分,龍腦7錢5分,琥珀7錢5分, 赤芍 7錢5分,黃耆7錢5分, 牛膝 7錢5分,生地1兩5錢,桂心5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產後心神恍惚,狂言亂語,睡臥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煎服。
【摘錄】 《何氏濟生論》卷八
《醫統》卷四十六引《青囊方》:茯神散
【處方】茯神1兩, 茯苓 1兩, 人參 1兩, 遠志 1兩,龍骨1兩, 肉桂 1兩, 甘草 1兩, 陳皮 1兩半, 當歸 1兩半,五味子1兩半,黃耆2兩, 大棗 52個。
【功能主治】癆蟲。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分8服。每服水1盞半,加 生薑 2錢,煎1盞,趁下蟲藥後空心服。
【摘錄】 《醫統》卷四十六引《青囊方》
《萬氏女科》卷三:茯神散
【處方】茯神1錢,柏子仁1錢, 遠志 1錢, 人參 1錢, 當歸 1錢,生地1錢,炙草1錢,桂心5分,豶豬心1個。
【功能主治】產後血去太多,心神恍惚,睡臥不安,言語失度,如見鬼神。
【用法用量】水煎,調辰砂1錢,食後服。
【摘錄】 《萬氏女科》卷三
《普濟方》卷三八五:茯神散
【處方】茯神、 山藥 、 全蠍 、 遠志 、 甘草 、白附子、 荊芥 、蟬蛻、 硃砂 、金箔、麝香。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風熱驚悸,心虛盜汗。
【用法用量】燈心湯調下。
【摘錄】 《普濟方》卷三八五
《普濟方》卷三八三:茯神散
【處方】茯神半兩,川 升麻 半兩,犀角屑半兩,代赭(細研)1分, 鉤藤 1分,川 大黃 (銼碎,微炒)1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小兒疳積針後,宣腹壓驚。主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4分,去滓放溫,漸漸服之。
【摘錄】 《普濟方》卷三八三
《聖惠》卷四:茯神散
【別名】羚羊角湯
【處方】茯神1兩,木通1兩(銼), 黃連 1兩(去須),麥門冬1兩(去心),川 升麻 1兩, 知母 1兩,子芩1兩,川芒消1兩,羚羊角屑3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心實熱,口乾煩渴,眼臥不安。
【用法用量】羚羊角湯(《 聖濟總錄 》卷四十三)。
【摘錄】 《聖惠》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