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食到底好不好?有機飲食專家認為生食才能保留食物最完整的營養與酵素,幫助人體更健康,但從醫師、營養師的觀點來看,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生食,也不是所有的蔬菜都適合生食。
倡導有機飲食者強調,食物加熱至54℃時,所有酵素均會被破壞,人體內的酵素量愈大,免疫力愈強,要獲得足夠酵素,生食是最主要途徑。
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余壁如指出,就優點來說,生食新鮮蔬菜,不僅原味呈現,且富含的維生素及礦物質不會經由烹調而流失,對於亟需補充這些營養成分的人來說,無疑是較佳的選擇。此外,生食少了煎煮油炸等烹調過程,少了油脂,熱量相對較少,可避免發胖。
抵抗力弱 最好少碰
但缺點就是最讓人擔心的清潔問題,其中又以寄生蟲的威脅最大。余壁如說,蔬果如果採用網室內的水耕模式栽培,問題還不大,但若種在土壤裡,且又施以有機堆肥,潛藏其中的弓蟲、蟯蟲等寄生蟲及細菌,就有可能附著其中,一旦清洗不夠徹底,後果可想而知。
為了避免這些威脅,余壁如建議民眾在生食前,應把這些蔬果洗得乾乾淨淨,並盡可能削皮。老人、小孩及大病初癒者等抵抗力較弱的族群,最好少碰生食,免得吃出問題。
均衡飲食 不能偏頗
不管生食種類為何,余壁如堅持應以均衡飲食為最高指導原則,不能因為吃多了生食,致使五大營養素的攝取比率傾斜,進而影響健康。
長庚醫院北院區中醫部主任楊賢鴻則表示,中醫並無生熟食的論述;但一般說來,生食偏寒,熟食偏溫,日常飲食還是應依體質而定。如果屬寒性體質,應多吃麻油、肉類、龍眼等溫補食物;如果屬寒性體質,就應多吃白菜、香菇、空心菜、柑橘、瓜類、奇異果、葡萄等寒性食物,以補不足。
部分豆莢類不宜生吃
撇開中醫的體質觀點不談,純就食用禁忌來說,衛生署基隆醫院營養師張皇瑜建議,部分豆莢類的蔬菜由於可能含有「抑制胰蛋白酶因子」,會妨礙消化,不適生吃。另外,紅蘿蔔、蕃茄也建議煮熟後再吃,可以攝取到比生食更多養分。
適合生食的蔬菜,以小黃瓜、甜椒、西洋芹、花椰菜、高麗菜、苦瓜、豆苗等最為常見,也不易發生問題,富含維他命與纖維,對人體健康頗有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