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躁症常便秘、腹瀉交替 亦可見黏液便

有關中醫方面,請在此貼!謝謝!如果有侵權,歡迎來信告知!

版主: MissC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腸躁症常便秘、腹瀉交替 亦可見黏液便

未閱讀文章 MissC »

腸躁症常便秘、腹瀉交替 亦可見黏液便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08/12 00:07"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腸躁症患者也可能伴隨其他非腸胃症狀。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常務監事陳曉鈞表示,除了便秘與腹瀉的間斷或交替發生,也有些腸躁症患者可見出現黏液便型,屬於黏液性腸炎問題。而除了明顯得腸胃症狀,有些患者也會出現非腸胃症狀,如體力差、眩暈、呼吸急促、頻尿、頭痛等現象。

中醫師陳曉鈞表示,腸躁症所出現的黏液便型,是以結腸或迴腸的腸管分泌功能亢進引起的黏液便為主要症狀,多伴左下腹痛,排便次數增多,糞質多為糊狀便,內中混有數量不等的黏白凍樣黏液,有時還可能有黏糊的管型排出;也稱為「黏液性腸炎」。

腹痛通常不只發生一個部位,可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解便後可暫時緩解,而進食之後疼痛後會加劇。腸胃症狀主要可見包括腹脹、過多腸氣、腸胃咕嚕聲、大便有黏液、口臭、食慾差、體重減輕、心灼感、噁心、嘔吐、便急等;有時也會出現伴隨非腸胃症狀,包括如體力差、心悸、情緒緊張、眩暈、呼吸急促、頻尿、頭痛等。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2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腸躁症常便秘、腹瀉交替 亦可見黏液便

未閱讀文章 MissC »

患者多脾胃虛弱、寒濕阻滯證候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08/12 00:07"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腸躁症脾胃虛弱、寒濕阻滯證候,可配合藥方調理。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常務監事陳曉鈞表示,腸躁症可見脾胃虛弱、寒濕阻滯在大腸問題,可配合採取健脾益胃;溫化寒濕方式來用藥。強化腸道機能。

中醫師陳曉鈞表示,腸躁症針對「脾胃虛弱」問題,患者可見平常消化機能就較為差,飲食少,排便溏瀉,腹脹,面色萎黃,疲倦。舌淡苔白,脈細弱。往往每次因飲食不節,進食生冷油膩,便會導致泄瀉問題加重。治療應採取健脾益胃原則,可用參苓白朮散(人參、白茯苓、白朮、炒甘草、山藥、白扁豆、蓮子肉、薏苡仁、縮砂仁、桔梗)加和胃理氣滲濕的藥,如木香、砂仁、枳殼、澤瀉、車錢草等。如果有虛寒的現象,應加用附子理中丸、肉桂等,可幫助溫中散寒作用。

陳醫師表示,針對「寒濕阻滯大腸」問題,患者可見便溏或腹瀉、糞質清淡或利下純白黏凍,伴有腹痛或裏急,頭身重困,胃悶納呆。若鬱滯日久,虛寒體質則會造成四肢不溫,腰酸怕冷。舌質淡,苔薄白滯膩,脈濡緩或沉細。

治療原則應給予溫化寒濕,藥方可用胃苓湯(白朮、蒼朮、茯苓、豬苓、澤瀉、陳皮、厚朴、肉桂、大棗、生薑、甘草)加味,如加木香、炮薑,幫助調氣散寒作用。

腸躁症可配合穴道治療法調理。中醫師陳曉鈞表示,針灸療法部分,針對腹瀉及黏液便問題,可取長強、陰陵泉、天樞、陽陵泉等穴;腹痛便秘者,取支溝、天樞、足三里、上下巨虛等穴;脾虛泄瀉問題,則可取天樞、足三里、脾俞、大腸俞等穴改善。

預防腸躁症上身,日常生活保健部分醫師建議,生活中應避免過度緊張、憂鬱,適當的調節情緒,放鬆心情、調整情緒;做些喜歡的休閒活動,轉移注意力。

飲食建議食用纖維較多食物。減少脂肪攝取,少吃甜食、糯米、油炸、豆類等食物。以及避免油炸燒烤,辛辣剌激飲食。同時應停止抽煙。才能維護腸道機能的正常調節。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1.中醫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