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新生報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改善頭脹痛、面紅耳赤、煩躁易怒等症狀,中醫常使用天麻鉤藤飲來治療。中醫師盧勝茂指出,臨床上,天麻鉤藤飲對於伴隨頭暈、體質偏熱的頭痛患者效果較佳。
不僅對於頭痛,在治療臨床上腦血管疾病發作,卻頭脹痛、面紅耳赤,兼有煩躁易怒、舌色紅,舌苔黃時,中醫也常用天麻鉤藤飲為主方。短暫腦缺血性發作或暴亢性的出血型中風患者若言語困難,又面紅目赤,心煩易怒,脈弦而有力,口苦咽乾,舌色紅,需要使用涼血中藥抑制這些症狀表現。
天麻鉤藤飲中天麻、鉤藤、菊花、夏枯草、生石決明、黃芩、山梔子、地龍、川牛膝等分別扮演抑制出血,消炎與鎮靜的作用。生地黃、牡丹皮、生白芍、元參等也是常見的加味藥。
若是肢體麻木無力、舌暗紫,脈弦澀時,才需要血府逐瘀湯等活血化瘀的藥方;醫師指出,如果是頭暈目眩、體型肥胖,消化不良則要健脾除濕,臨床上多以溫膽湯、半夏白朮天麻湯,滌痰湯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