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夏季的養生法則

發表於 : 2006-04-14 , 7:56
紫蝶兒
夏季是從立夏開始,經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共6個節氣,這個季節陽光普照,地熱蒸騰,天地之氣交和,萬物繁盛,百花鬧艷的時節,著一季節當如何養生呢?〈黃帝內經〉上說:「夏三月,此謂番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咳症,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夏天是萬物茂盛秀麗的季節,天氣下降,地氣上升,相互交泰,一切植物開花結果,人們應夏天氣候的調養,使機體積蓄充足的陽氣,提高體內抗病能力,人們可以晚一點睡,早些起床,不要厭惡夏天的炎熱,在精神上切忌急躁發怒,終日應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像萬物一樣既旺盛又堅實,這便是夏季的養生之道了,如果違背了這種規律,就要損傷心氣,到了秋天,容易發生咳症,減弱了適應秋天的能力,到了寒冬季節,則又會重複發病。

夏季酷熱多雨,暑濕之氣容易侵犯人體,表現為胸悶、胃納不佳、四肢無力、精神萎靡、微熱嗜睡、多汗、消瘦疲倦等,因為腸胃消化能力減弱,飲食應清淡、量少、少油膩,以減少腸胃的負擔,夏季蚊蠅滋生,是腸胃道傳染病盛行的季節,應做好環境衛生,另外要有乾淨的飲食,餐具應多消毒,飯前飯後多洗手,不吃剩菜剩飯和生食,預防病從口入,如此在夏季裡就可減少疾病的發生。

夏天天氣炎熱,人們的食慾通常會減低,所以飲食的調配上要清淡,且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用以增加食慾,當然食物的營養亦應足夠,夏天因長時間日光的爆曬,容易造成水分的流失,引起身體電解質的不平衡,所以要注意水分和無機鹽的補充,夏天瓜果多,可以多食用,除了能補充水分外,它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有清熱利尿的功效,很適合夏天食用,而調味品可適當的使用,像大蒜、蔥、薑等,除了能增加食慾外,還有殺菌的作用,可以預防腸胃道的毛病,另外夏天因天氣悶熱,大家都喜歡喝冰冷的飲料來解暑,這應有所節制,天氣熱身體的血液多分布於體表,相對造成消化道的貧血狀態,這時如果再飲用過多冰冷飲料,很容易損傷腸胃引起發炎,尤其年紀大的人更應注意這一點,盛夏晝長夜短,人們通常起得早,趁太陽還不強的時候,可到戶外活動筋骨,下午天氣悶熱可以小睡片刻,這對身體的健康是有幫助的,以上這些原則能去配合,這就是夏季最好的養生方法了。

夏季養生藥膳

蘆筍排骨湯

材料

1黨參3錢、白朮2錢、茯苓2錢、甘草5分。

2蘆筍6兩、豬小排半斤。

3鹽1小匙。

作法
n
1將藥材1用2杯水以小火熬至剩1杯過濾取藥汁備用。

2.豬小排洗淨切小塊,熱水川燙備用,蘆筍削皮洗淨切小段。

3取一瓦鍋,放入籚筍和豬小排,倒入上述藥汁和水5杯,放入電鍋以21/2杯水蒸熟後再加鹽即可。

功效

能清暑益氣,健脾開胃,適合夏天身倦不思飲食時食用。



豆豉苦瓜

材料

1參鬚2錢、麥冬2錢、五味子5分

2.苦瓜1條(約10兩)、小魚乾1兩、乾豆豉2大匙

3.鹽1小匙、糖2小匙、大蒜2小粒(拍碎)

作法

1.將藥材1用2杯水以小火熬至剩1杯過濾取藥汁備用。

2苦瓜去子洗淨切小塊,用水泡去苦味,小魚乾用水泡軟。

3.熱鍋入油2大匙,放入大蒜、豆豉爆香,再放入苦瓜、小魚乾、鹽和糖稍炒,倒入藥汁燜煮15分鐘,熄火盛盤即可。

功效

清暑益氣,開胃進食,適合天氣熱時,火氣大,口乾舌燥,胃口差時食用。

資料來源:養生藥膳園地

作者:

中醫師 張景琛

Re: 夏季的養生法則

發表於 : 2006-04-30 , 15:26
Enmo

【鄧正梁卅內湖天明中醫院長】



五月五日是24節氣中的立夏。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日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夏三月是指從立夏到立秋前。立夏、小滿在農曆四月前後,稱之為孟夏(夏之初),天氣漸熱,植物繁盛,此季節有利於心臟的生理活動,人在與節氣相交之時應順之。

在整個夏季的養生中,要注重對心臟的養護。《醫學源流論》曰:「心為一身之主,臟腑百骸皆聽命於心,故為君主。心藏神,故為神明之用。」心的生理特性如下:

一、心為陽臟而主陽氣。也就是說心為陽中之太陽,心的陽氣能推動血液循環,維持人的生命活動,使之生機不息,故喻之為人身之「日」。《醫學實在易》稱:「蓋人與天地相合,天有日,人亦有日,君父之陽,日也。」心臟的陽熱之氣,不但維持了本身的生理功能,且對全身有溫養作用。「心為火臟,燭照萬物」,故凡脾胃之腐熟運化,腎陽之溫煦蒸騰,以及全身的水液代謝、汗液調節等,都與心陽的重要作用分不開。

二、心與夏氣相通應。即人與自然界是個整體,自然界四時陰陽消長,與人體五臟功能活動相互關聯、相互通應的。心通於夏氣,是說心陽在夏季最為旺盛,功能最強。

立夏節氣常常衣單被薄,即使體健之人也要小心感冒,一旦患病,不可輕易運用發汗之劑,以免汗多傷心。立夏之季,情宜開懷,安閒自樂,切忌暴喜傷心。在膳食調養中,我們應以低脂、低鹽、多種類、清淡為主,維護心的健康。

(作者兼具中、西醫資格)

【2006/04/30 聯合報】t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