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健康之鑰》冬季癢屬風證癢難當 血虛、血熱風躁生

發表於 : 2010-11-17 , 14:54
MissC
《健康之鑰》冬季癢屬風證癢難當 血虛、血熱風躁生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隨著東北季風一波波南下,氣溫驟降,許多人發生皮膚搔癢的情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歐景騰表示,患者出現皮膚乾裂、脫屑或劇癢的症狀就是所謂的冬季癢,又稱為冬季濕疹或缺脂性皮膚炎,傳統中醫認為,「血虛則生風」,癢在中醫屬於風證。

歐醫師指出,患者會發生冬季癢的症狀,主要是因為環境溫度和濕度降低,以致皮脂腺及汗腺分泌減少或不足,造成人的表皮水分流失,引起皮膚乾燥、龜裂、脫皮。臨床上,患者常常會感到劇癢難耐,尤其是在晚上睡覺時會特別癢,常造成沒有辦法好好地睡一覺。

歐景騰醫師進一步指出,冬季癢通常發生在四肢上,以小腿最常見,尤其是小腿前側,嚴重時大腿、前臂,甚至全身都會癢,好發族群以中老年人較多,原因是老人家的皮膚保濕能力較差,罹患機會高。

除此之外,年輕人或是小朋友則因先天皮膚乾燥,或是患有乾癬、異位性皮膚炎而導致皮膚癢。另外,經常在寒帶及溫帶國家出差、旅遊的人士,或是常熬夜、愛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造成陰虛燥熱體質者,也是冬季癢的好發族群。

治療冬季癢宜內外兼治。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歐景騰表示,傳統中醫認為,引起冬季癢主要的證型為血虛風燥及血熱風燥,除內服中藥外,外用藥膏可滋潤皮膚,減少不適的症狀。治療關鍵在於促進血液循環,氣血調和有助改善末梢血液循環及皮膚乾燥問題。

歐醫師指出,若患者皮膚乾燥不潤、脫屑明顯、搔癢晝輕夜重,且兼見頭暈、面白或萎黃、失眠、舌淡、苔薄白等症狀者,屬於血虛風燥,常見於中老年人身上,治宜滋陰養血,潤燥祛風,適合用當歸飲子加減方。

歐景騰醫師進一步指出,若患者皮膚搔癢劇烈難耐,皮損發生及發展快速泛發潮紅、出現丘疹或鱗屑較多,以及兼見口乾舌燥、心煩易怒、舌紅絳、苔黃等熱象者,治宜清熱涼血,適合用溫清飲加減方。

若兼見患處有滲出液等濕象,宜加薏苡仁、桑白皮、苦參等燥濕止癢的中藥材。此外,另有一部分人是因風寒束表而導致脈絡瘀阻,常出現皮膚搔癢、手足冷、肢端皮膚遇冷就呈暗紅或蒼白、舌淡苔白等症狀者,治宜溫經、散寒、通脈,適合用當歸四逆湯等處方。

外用常以坊間常見的紫雲膏等中藥膏塗抹於患處,主要功用為潤燥。歐景騰醫師強調,針對冬季癢患者,治宜分別針對皮膚乾癢、脫屑、龜裂、皮膚有滲出物及乾癬等症狀進行針對性治療。

Re: 《健康之鑰》冬季癢屬風證癢難當 血虛、血熱風躁生

發表於 : 2010-11-17 , 14:55
MissC
《健康之鑰》日常生活保健
台灣新生報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越抓越癢常是冬季癢患者的煩惱,歐景騰醫師表示,在日常生活保健上,最重要原則就是讓皮膚保持濕潤,避免一到冬天就惡化。

歐醫師指出,有冬季癢問題的人在洗澡時應盡量用清水洗身體,水溫不宜過高,可用溫水洗澡,但洗澡最好不要用沐浴乳或肥皂,以避免沖掉過多保護肌膚的油脂;在沐浴後三十分鐘內,應趕快塗抹含油脂成分的乳液或乳霜等保濕保養品,這樣才能使皮膚的保濕效果變得更好。

嘉義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吳蓉茹表示,飲食上應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或補充含滋潤性、膠質性食物,動物性膠質食物有雞腳、海參、魚皮、豬腳、豬皮、牛筋、海蜇皮等;植物性膠質食物有黑木耳、白木耳、石花菜、山藥、蓮藕、秋葵、川七葉、皇宮菜、海帶、栗子、菇類、仙草等。

吳蓉茹醫師強調,有些食物會影響到病情,患者應盡量少吃容易加重病情的食物,包括海鮮類、辛辣類、燒烤類、燥熱類等食物,以及芒果、羊肉、草菇、洋菇、毛豆、香菜、竹筍、甘蔗、鳳梨、濃茶、咖啡等都較不適合冬季癢患者,這些食物應少吃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