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對疾病反應不變 古方可治今病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0/11/30 00:07"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有些疾病在古代並沒有見過,傳統中醫處方是否能治療現在的病症?對此,中國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教授劉華為表示,答案是肯定的,儘管人類疾病多變,一些疾病被控制,另一些新疾病又出現,然而,古今人體對疾病反應的方式幾乎不變,所以古方可以治今病,根據「病的人」的反應進行辨證論治。
劉教授在一場學術研討會中舉例指出,例如以前的人因為陽虛而畏寒,現在的人陽虛也畏寒。此外,以前跟現在的人在服藥後的反應也幾乎沒變,例如以前的人服用大黃會腹瀉,服用附子過量嘴會麻木,現在的人服用大黃也會腹瀉,服用附子過量嘴也會麻木。
從古到今,傳統中醫治病都著眼於治「病的人」,而不是「人的病」,這裡的「人」指的是整體、全身,是疾病在當前階段綜合反映在病人整體的狀態。由於中醫治病緊扣的是人而不是病,雖然沒有採取像西醫那樣剖開肚子去尋找在器官、細胞上的病理變化,但中醫卻從宏觀上透過望、聞、問、切,掌握來自微觀層面的動態變化,依據宏觀洞察微觀。
劉華為教授進一步指出,雖然中醫不知道患者感受了什麼病邪,但病邪侵犯人體後出現全身性的反應卻是可以看到的,從透過分析全身性的反應就能推斷病人感受了何種病邪,患者目前是處於何種狀態下,孰熱孰寒、孰虛孰實、在表在裡,而不是辨明「人的病」。
因此,只要人類存在,人的感知存在,不論人類疾病譜出現什麼樣的變化,任何疾病都會在人的全身反應出來,而中醫就是根據「病的人」所出現的各種不同反應進行辨證論治。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西醫常認為中醫不科學,因為傳統中醫根本不知道細菌、病毒的存在,這樣怎麼能治病?對此,中國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教授劉華為表示,雖然中醫不能用肉眼看到各種致病微生物,但卻用萬物、六氣、六淫等概念來解釋自然界及生命活動的狀態,例如邪氣不代表具體致病微生物,而是一個綜合概念,藉此治療疾病。
劉教授在一場學術研討會中指出,古代確實沒有顯微鏡,看不到細菌、病毒,但細菌、病毒確實是存在的,看不到的東西不一定代表就不存在,雖然中醫沒有致病微生物的概念,但中醫使用萬物、六氣、六淫等概念來解釋、說明,把一年四季的正常氣候稱為六氣,也就是濕氣、寒氣、暑氣、風氣、燥氣、火氣。
中醫認為,六氣的產生是由天氣與地氣的變化而形成,這些變化形成六種氣候,在正常六氣的環境下,人、動物、植物、微生物都和平共處,保持著生態環境的平衡。
但由於某種原因造成正常環境被破壞,一部分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就活躍、繁殖起來,以致於使人生病,產生了一系列的症狀,像這種情況中醫稱之為邪氣,包括寒邪、風邪、暑邪、濕邪、燥邪、火邪等六種邪氣,又稱為六淫。
劉華為教授進一步指出,中醫把致病微生物侵犯人體,使人體產生的病理變化稱為六淫病機,例如風邪病機指的是致病的規律,風性善動而數變指的是致病微生物四處擴散,症狀具有多變性,風為百病之長指的是容易和其他邪氣結合,也就是交叉感染,其他如寒邪、濕邪等病機也是如此。
透過這樣的概念,在臨床上,中醫把侵犯上焦的各種細菌、病毒等致病原微生物,以及感染後的症狀稱為風邪,把感染症狀稱為熱毒,兩者合稱「風熱毒邪」。
在治療上,中醫不針對致病微生物用藥,而是根據「風熱毒邪」進行辨證用藥。有風就疏風,有熱就清熱,有毒就解毒,這就是中醫常說的疏風、清熱、解毒,然後可以使用適合的中藥處方。
人體對疾病反應不變 古方可治今病
有關中醫方面,請在此貼!謝謝!如果有侵權,歡迎來信告知!
版主: MissC
前往
- 一、公開亭
- ↳ 1‧公告版
- ↳ 2‧自我介紹版
- ↳ 3‧論壇教學版(版上使用說明)
- ↳ 4‧建議區(問題反映)
- 二、岐黃懸壺居
- ↳ 1.針灸(穴道按摩)
- ↳ 2.藥物
- ↳ 中藥
- ↳ 青草藥
- ↳ 3.方劑
- ↳ 4.診斷、醫理、病理
- ↳ 5.內科
- ↳ 6.養生
- ↳ 8.婦兒科
- ↳ 西醫婦兒科
- ↳ 9.傷科、眼科、外科(按摩、刮痧)
- ↳ 傷科
- ↳ 外科、喉科
- ↳ 推拿、按摩、刮痧
- ↳ 中醫眼科
- ↳ 西醫眼科
- 三、醫學報導區(市面報章雜誌)
- ↳ 1.中醫報導
- ↳ 2.西醫報導
- ↳ 3.西醫病理、醫理
- ↳ 4.經驗分享區
- ↳ 5.健康操(健康功法)
- ↳ 6.美麗世界
- ↳ 7.綜合版
- 四、心築情巢
- ↳ 1.時光倒流
- ↳ 攝影、相機
- ↳ 湖光山色、唯美映簾版
- ↳ 個人秀版
- ↳ 珍藏版
- ↳ 2.哈拉區(我有話說說)
- ↳ 祝福(真情留言板)
- ↳ 真心話大考驗
- ↳ 世界(網路)趣聞、異聞
- ↳ 大家抱抱版(吐苦水)
- ↳ 3.星相命理
- ↳ 十二星座
- ↳ 命理、生肖、卜(卦)
- ↳ 相學
- ↳ 4.佳文共賞
- ↳ 5.生活分享DIY
- ↳ 6.音樂
- 五、琉璃仙境
- ↳ 1.木本植物區
- ↳ 2.草本植物區
- ↳ 3.水生植物區
- ↳ 4.球根區
- ↳ 5.多肉植物區
- ↳ 6.輕鬆話園藝
- 六、心靈饗宴
- ↳ 福智佛教團體|福智廣論
- ↳ 開示
- ↳ 福智僧團
- ↳ 福智訊息
- ↳ 經典、儀軌、咒
- ↳ 讚頌
- ↳ 作師所喜、正行供養
- ↳ 非官方討論
- ↳ 第17屆印度請法團視聽組
- ↳ 遠離那落迦
- ↳ 菩提道次第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
- ↳ 南山律在家備覽
- ↳ 佛論
- ↳ 道論
- ↳ 儒論
- 七、參考區
- ↳ phpBB參考區
- ↳ phpBB3.3.x
- ↳ phpBB3.2.x
- ↳ phpBB3.0.x
- ↳ phpBB2
- ↳ 架站
- ↳ 竹貓星球
- ↳ phpBB 简体中文社区
- ↳ Joomla
- ↳ joomla英文官網討論區
- ↳ 電腦軟體相關
- ↳ 手機相關討論區
- ↳ 聊天室、測試版及資源回收筒
- ↳ 花坊論壇
- ↳ BNW時尚資訊網
- 友情連結網站
- ↳ 福智佛教團體網站連結
- ↳ 福智僧團全球資訊網
- ↳ 福智全球資訊網
- ↳ 福智佛教基金會
- ↳ 全球廣論 II
- ↳ 《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淺釋
- ↳ 澈見網路電視台
- ↳ 福智台北學苑
- ↳ 福智法人
- ↳ 福智之聲
- ↳ 福智文教基金會
- ↳ 福智讚頌
- ↳ 里仁為美(里仁商店)
- ↳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
- ↳ 精采人生成長學坊
- ↳ 法龍寺
- ↳ 網站推薦
- ↳ 梅珍香
- ↳ 千手互助網
- ↳ 岐黃中醫論壇--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