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患常見氣虛血瘀伴經脈失養症候

有關中醫方面,請在此貼!謝謝!如果有侵權,歡迎來信告知!

版主: MissC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1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中風患常見氣虛血瘀伴經脈失養症候

未閱讀文章 MissC »

中風患常見氣虛血瘀伴經脈失養症候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1/10 00:07"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中風患者常見氣血、經脈失養的症候問題。北醫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歐景騰表示,中風患者氣血問題,常見氣虛加上血瘀現象,此外,常見伴有經脈失養的症候。治療上應配合採取益氣活血、化瘀通絡;柔肝熄風方向調理。

中醫師歐景騰表示,中風氣血問題,辨證用藥部分,針對「氣虛血瘀」者,症狀表現常見身體有一側肢體活動差,四肢無力,口歪眼斜,說話有障礙,面色萎黃,氣短、患處肢體浮腫,舌淡紫苔薄白,舌體不正,脈細澀無力等。治療應配合益氣活血、化瘀通絡。藥方可用補陽還五湯加減,如黃耆、當歸、桃仁、紅花、赤芍、地龍、川芎、大棗、炙甘草等。若有排便不順問題,可再加火麻仁、肉蓯蓉、玄參、木香等,潤腸通便藥。

此外,醫師指出,還有「血虛動風、經脈失養」者,症狀表現可見肢體偏癱,筋脈拘急,肌肉顫動,耳鳴頭暈、看東西眼昏花,心悸氣短,失眠,舌淡紅少苔、脈細無力。治療可配合滋陰養血、柔肝熄風類的藥方調理。

中風問題也會影響到肝、腎。中醫師歐景騰表示,中風患者肝腎症候問題,常見肝腎陰虛、脈絡受阻;還有肝陽上亢症候的問題。治療用藥應從滋補肝腎、養血和絡;平肝潛陽、化瘀通絡方向著手調理。

中醫師歐景騰表示,有關中風的肝、腎症候問題辨證用藥,針對「肝腎陰虛、脈絡不暢」者,症狀表現可見偏癱的肢體麻木感,肌肉萎縮,臉色蒼白,腰膝痿軟,心悸,語言有障礙,盜汗,舌淡苔薄白、脈細等。治療應配合滋補肝腎、養血和絡、醒腦開竅,藥方可用地黃飲子進行加減,如熟地、山茱萸、巴戟天、石斛、肉蓯蓉、五味子、肉桂、附子、茯苓、麥冬、石菖蒲、遠志、薑、棗等。還可依照患者狀況,適時加黃耆、黨參,加強補益氣血。

歐醫師表示,還有另一種「肝陽上亢」問題,常見於有高血壓病史,發生血壓仍持續偏高現象者。症狀表現可見一側肢體偏癱較沉重感,出現僵硬,口眼歪斜,說話有障礙,頭眩暈,頭痛,面紅目赤,煩燥易怒,小便黃濁,舌質紅、苔薄黃,脈弦等。應配合平肝潛陽、化瘀通絡。藥方可用天麻鉤藤飲,含天麻、鉤藤、石決明、山梔、黃芩、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紅花、赤芍等。若血壓較高者,可加上夏枯草、菊花,配合幫助降血壓。

中風後恢復期,可配合針灸治療。中醫師歐景騰表示,中風後3~6個月內,腦神經恢復黃金時期,除了積極復健以外,可配合針灸治療,幫助縮短復健的時間,以及促進患者機能恢復。

歐醫師表示,針對不同情況可選取不同的穴位針灸治療。若有半身不遂問題,上肢偏癱問題者,可取曲池、手三里、合谷、外關等穴位治療;若屬下肢偏癱者,可取太沖、陽陵泉、足三里、三陰交、絕骨穴調理。而口眼歪斜問題,則以取手足陽明經穴為主,如可取地倉、下關、頰車、風池、合谷等穴。

說話有障礙者可取廉泉、通里、豐隆穴。心神不寧者,有中風後之憂鬱的問題,可取任脈穴為主,採用大艾柱灸方式,可取關元、神闕等穴。醫師指出,治療中也常會搭配電療刺激。研究也發現,針灸加上電刺激可增強神經調節功能,加快組織細胞代謝,促進病變的中樞神經系統加強復原的效果。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1.中醫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