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錦囊》關節置換術後多氣滯血瘀、濕證應辨證調理
發表於 : 2011-02-10 , 18:23
《保健錦囊》關節置換術後多氣滯血瘀、濕證應辨證調理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2/10 00:37"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隨著年紀增加,關節軟骨會漸漸老化破壞。中醫師洪啟超表示,當膝關節出現退化性關節炎,造成膝關節面組織嚴重腫脹磨損破壞、變形,屈伸活動受限、尤其是伸直有困難、關節疼痛、休息時也會痛及行走不便等;若保守治療效果不理想,可考慮膝關節置換手術,並配合中醫調理。
中醫師洪啟超表示,此症會造成膝關節面組織磨損,因不當刺激造成的疼痛;還可能產生骨刺,合併膝關節面滑膜炎、韌度軟骨磨損,刺激週遭神經組織,產生疼痛,嚴重時容易紅腫熱痛、積水腫脹,造成走行困難。若不積極治療,關節持續磨損,會造成肌肉萎縮,關節屈伸受限,甚至跛行,臨床上常見代償性脊椎側彎及骨盆傾斜。
洪醫師表示,患者症狀最顯著的症狀是疼痛,負重時加重;一段時間不活動可出現暫時性僵硬感,尤其是早晨起床更是明顯;當開始活動時感到不舒,有疼痛感,經活動後關節感覺舒適,疼痛減輕。膝蓋在蹲起時偶會有「喀啦、喀啦」的聲音。
整體而言,通常若是早期關節炎患者,如半月板損傷破裂、還不需要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可選擇其他骨科治療法,並配合中醫內服、穴道調理。
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術後,常見氣血;濕證方面的問題。中醫師洪啟超表示,膝關節炎置換術後應積極調理,可依患者病情與體質辨證用藥。在氣血方面的證候,主要可見氣血虛;瘀血問題,可配合益氣養血;袪瘀通絡調養。此外,腿部受風寒疼痛加重,多有風濕痹阻症候,可配合袪風除濕調理。
洪啟超醫師表示,膝關節置換術後,中醫辨證治療,針對氣血影響。若為「氣血兩虛」者,症狀可見術後自覺大、小腿外側皮膚感覺脹麻,似蟻走感,痛溫、觸覺遲鈍,行走和站立時加重、無力感,舌質淡,苔薄或薄白,脈緩。治療應益氣養血,散風通絡,藥方可用黃耆桂枝五物湯和當歸湯加減。
還有「瘀血阻滯」者,患者多有外傷病史,或腰腿疼痛經久不愈。術後疼痛如針刺痛感,連及大、小腿,屈伸不利,入夜疼痛加重。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不利。治療應活血袪瘀,通絡止痛,可用身痛逐瘀湯加減。
另外,天冷也常見症狀加重。洪醫師表示,多可見「風濕痹阻」者,有明顯腿部受風寒或坐臥濕地史。術後膝關節稍疼痛,活動屈伸不利,膚溫較低,遇寒加重,得熱得按稍減。舌質淡、苔白膩、脈弦緩。治療應袪風除濕,通經活絡;可用防風湯或蠲痺湯加減。若屬體質偏「濕熱」者;痛處腫熱壓痛,關節脹緊感,則可用加味二妙丸或當歸拈痛湯加減。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2/10 00:37"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隨著年紀增加,關節軟骨會漸漸老化破壞。中醫師洪啟超表示,當膝關節出現退化性關節炎,造成膝關節面組織嚴重腫脹磨損破壞、變形,屈伸活動受限、尤其是伸直有困難、關節疼痛、休息時也會痛及行走不便等;若保守治療效果不理想,可考慮膝關節置換手術,並配合中醫調理。
中醫師洪啟超表示,此症會造成膝關節面組織磨損,因不當刺激造成的疼痛;還可能產生骨刺,合併膝關節面滑膜炎、韌度軟骨磨損,刺激週遭神經組織,產生疼痛,嚴重時容易紅腫熱痛、積水腫脹,造成走行困難。若不積極治療,關節持續磨損,會造成肌肉萎縮,關節屈伸受限,甚至跛行,臨床上常見代償性脊椎側彎及骨盆傾斜。
洪醫師表示,患者症狀最顯著的症狀是疼痛,負重時加重;一段時間不活動可出現暫時性僵硬感,尤其是早晨起床更是明顯;當開始活動時感到不舒,有疼痛感,經活動後關節感覺舒適,疼痛減輕。膝蓋在蹲起時偶會有「喀啦、喀啦」的聲音。
整體而言,通常若是早期關節炎患者,如半月板損傷破裂、還不需要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可選擇其他骨科治療法,並配合中醫內服、穴道調理。
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術後,常見氣血;濕證方面的問題。中醫師洪啟超表示,膝關節炎置換術後應積極調理,可依患者病情與體質辨證用藥。在氣血方面的證候,主要可見氣血虛;瘀血問題,可配合益氣養血;袪瘀通絡調養。此外,腿部受風寒疼痛加重,多有風濕痹阻症候,可配合袪風除濕調理。
洪啟超醫師表示,膝關節置換術後,中醫辨證治療,針對氣血影響。若為「氣血兩虛」者,症狀可見術後自覺大、小腿外側皮膚感覺脹麻,似蟻走感,痛溫、觸覺遲鈍,行走和站立時加重、無力感,舌質淡,苔薄或薄白,脈緩。治療應益氣養血,散風通絡,藥方可用黃耆桂枝五物湯和當歸湯加減。
還有「瘀血阻滯」者,患者多有外傷病史,或腰腿疼痛經久不愈。術後疼痛如針刺痛感,連及大、小腿,屈伸不利,入夜疼痛加重。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不利。治療應活血袪瘀,通絡止痛,可用身痛逐瘀湯加減。
另外,天冷也常見症狀加重。洪醫師表示,多可見「風濕痹阻」者,有明顯腿部受風寒或坐臥濕地史。術後膝關節稍疼痛,活動屈伸不利,膚溫較低,遇寒加重,得熱得按稍減。舌質淡、苔白膩、脈弦緩。治療應袪風除濕,通經活絡;可用防風湯或蠲痺湯加減。若屬體質偏「濕熱」者;痛處腫熱壓痛,關節脹緊感,則可用加味二妙丸或當歸拈痛湯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