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保健錦囊》關節置換術後多氣滯血瘀、濕證應辨證調理

發表於 : 2011-02-10 , 18:23
MissC
《保健錦囊》關節置換術後多氣滯血瘀、濕證應辨證調理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2/10 00:37"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隨著年紀增加,關節軟骨會漸漸老化破壞。中醫師洪啟超表示,當膝關節出現退化性關節炎,造成膝關節面組織嚴重腫脹磨損破壞、變形,屈伸活動受限、尤其是伸直有困難、關節疼痛、休息時也會痛及行走不便等;若保守治療效果不理想,可考慮膝關節置換手術,並配合中醫調理。

中醫師洪啟超表示,此症會造成膝關節面組織磨損,因不當刺激造成的疼痛;還可能產生骨刺,合併膝關節面滑膜炎、韌度軟骨磨損,刺激週遭神經組織,產生疼痛,嚴重時容易紅腫熱痛、積水腫脹,造成走行困難。若不積極治療,關節持續磨損,會造成肌肉萎縮,關節屈伸受限,甚至跛行,臨床上常見代償性脊椎側彎及骨盆傾斜。

洪醫師表示,患者症狀最顯著的症狀是疼痛,負重時加重;一段時間不活動可出現暫時性僵硬感,尤其是早晨起床更是明顯;當開始活動時感到不舒,有疼痛感,經活動後關節感覺舒適,疼痛減輕。膝蓋在蹲起時偶會有「喀啦、喀啦」的聲音。

整體而言,通常若是早期關節炎患者,如半月板損傷破裂、還不需要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可選擇其他骨科治療法,並配合中醫內服、穴道調理。

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術後,常見氣血;濕證方面的問題。中醫師洪啟超表示,膝關節炎置換術後應積極調理,可依患者病情與體質辨證用藥。在氣血方面的證候,主要可見氣血虛;瘀血問題,可配合益氣養血;袪瘀通絡調養。此外,腿部受風寒疼痛加重,多有風濕痹阻症候,可配合袪風除濕調理。

洪啟超醫師表示,膝關節置換術後,中醫辨證治療,針對氣血影響。若為「氣血兩虛」者,症狀可見術後自覺大、小腿外側皮膚感覺脹麻,似蟻走感,痛溫、觸覺遲鈍,行走和站立時加重、無力感,舌質淡,苔薄或薄白,脈緩。治療應益氣養血,散風通絡,藥方可用黃耆桂枝五物湯和當歸湯加減。

還有「瘀血阻滯」者,患者多有外傷病史,或腰腿疼痛經久不愈。術後疼痛如針刺痛感,連及大、小腿,屈伸不利,入夜疼痛加重。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不利。治療應活血袪瘀,通絡止痛,可用身痛逐瘀湯加減。

另外,天冷也常見症狀加重。洪醫師表示,多可見「風濕痹阻」者,有明顯腿部受風寒或坐臥濕地史。術後膝關節稍疼痛,活動屈伸不利,膚溫較低,遇寒加重,得熱得按稍減。舌質淡、苔白膩、脈弦緩。治療應袪風除濕,通經活絡;可用防風湯或蠲痺湯加減。若屬體質偏「濕熱」者;痛處腫熱壓痛,關節脹緊感,則可用加味二妙丸或當歸拈痛湯加減。

Re: 《保健錦囊》關節置換術後多氣滯血瘀、濕證應辨證調理

發表於 : 2011-02-10 , 18:24
MissC
早期關節炎 可先關節鏡治療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2/10 00:37"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除了人工關節置換,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可配合其他手術療法。亞東醫院骨科主任張至宏表示,方式像是包括有以關節鏡做檢查和沖洗,還有矯正切骨術。通常早期關節炎患者,如半月板損傷破裂、還不需要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建議可先施以關節鏡治療。

骨科醫師張至宏表示,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關節鏡治療,是以關節鏡做檢查和沖洗。治療時機,是在關節內的軟骨有磨出碎屑,導致關節運動的障礙時考慮進行此法。這時候選擇用關節鏡治療較佳。如果關節軟骨只有小部份磨損,可以在關節鏡下將軟骨下的皮質骨穿洞讓它流血,就可以導致纖維軟骨的生成而修復關節面。但這種修復的軟骨,也較不能抗耐磨損。

張醫師表示,還有矯正切骨術方式。通常適用60歲以下、有關節變形,且關節磨損較不嚴重者。

Re: 《保健錦囊》關節置換術後多氣滯血瘀、濕證應辨證調理

發表於 : 2011-02-10 , 18:26
MissC
《保健錦囊》日常生活保健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2/10 00:37"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中醫師洪啟超表示,膝關節保健上,肥胖者需減重以減輕膝關節的負荷,若關節膝疼痛,避免搬重物、爬山;下樓梯及下坡,速度一定要放慢,避免膝關節磨損;適度曬太陽活化維生素為D3,增加鈣質吸收。

洪醫師表示,中藥龜鹿二仙膠可依醫師在指示下,配合服用,防止骨質流失,延緩關節退化;飲食上務必忌食冰冷飲品。保健運動部分,建議可選擇「頂天立地理三焦」法,強化筋骨;做法為坐姿或站姿,雙手指交叉置於臍下三寸處,緩緩上舉至下巴處,反掌過前額用力上頂;頸部稍後仰、縮小腹挺腰、提肛,大小腿用力收縮放鬆。重覆九次。

還有,可進行「踢腿」,強化股四頭肌;做法為採坐姿,患肢先作緩慢屈伸動作,以加強大小腿肌肉的彈性後,再以「踢腿」方式將患肢伸直,緩緩屈膝後再踢腿,重覆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