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鑰》傷風感冒 多因外邪、疫毒入侵所致
發表於 : 2011-03-23 , 17:47
《健康之鑰》傷風感冒 多因外邪、疫毒入侵所致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3/23 00:07"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低溫、濕冷環境容易誘發風寒感冒。中醫師陳玫妃表示,在傳統中醫認為感冒即為外感,又可分為中風、傷寒、溫病。在中醫多屬「傷風」、「傷寒」等範疇,也可能伴隨身體骨節痠痛。有些患者也可能因溫疫、疫毒所引起。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風寒感冒常見因為外在環境氣候變化而誘發,主要症狀可見怕寒、打噴嚏、流鼻水、頭痛等;依個人的體質,寒熱虛實的差異等,在臨床上的表現跟發展也會不同。如感冒患者出現的臨床症狀,包括鼻塞、打噴嚏、流鼻水、咳嗽、喉嚨痛、身體骨節痠痛;則在中醫多屬「溫疫」、「疫毒」的範圍。
陳醫師表示,一般外感多是虛症、邪實的作用。而中醫治療感冒,在臨床上多掌握病症、病機,對症下藥,可達到很好的效果。在現代研究也發現到,中藥治療感冒的清熱藥,除了有抗菌的功能之外,還有增強免疫能力以及吞噬細胞的作用。
中醫治療感冒,從袪風寒;解熱著手。中醫師陳玫妃表示,中醫辨證治療主要常見可分為兩大類型,包括外感風寒症,治療原則須配合袪風寒。以及風熱體質症,則必須配合袪散風熱。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中醫辨證用藥上,若屬於風寒、外感症候,常見的症狀包括有畏寒、打噴嚏、流鼻水、鼻子癢、骨節酸痛、頭痛等症狀。治療原則可用袪風寒的藥方,如荊防敗毒散,加上小青龍湯。若屬「風熱型」症候,常見症狀會出現咽痛、咳嗽、痰黃、身體發熱、咽乾等症狀。治療原則可用袪散風熱的藥方,如銀翹散,加桑菊飲。
另外,相關研究也發現,蜂膠具有抗菌、殺菌功能。醫師指出,蜂膠含有類黃酮的作用,因此也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的功效;是對於身體有殺菌作用有益的食品。對於細菌性的感冒,也是有預防的作用。不過,醫師也提醒,蜂膠僅能停留在是對人體有殺菌作用的食品,而不能夠認為它具有藥品治療的功效。若是感冒了還是應就醫、對症下藥為宜。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3/23 00:07"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低溫、濕冷環境容易誘發風寒感冒。中醫師陳玫妃表示,在傳統中醫認為感冒即為外感,又可分為中風、傷寒、溫病。在中醫多屬「傷風」、「傷寒」等範疇,也可能伴隨身體骨節痠痛。有些患者也可能因溫疫、疫毒所引起。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風寒感冒常見因為外在環境氣候變化而誘發,主要症狀可見怕寒、打噴嚏、流鼻水、頭痛等;依個人的體質,寒熱虛實的差異等,在臨床上的表現跟發展也會不同。如感冒患者出現的臨床症狀,包括鼻塞、打噴嚏、流鼻水、咳嗽、喉嚨痛、身體骨節痠痛;則在中醫多屬「溫疫」、「疫毒」的範圍。
陳醫師表示,一般外感多是虛症、邪實的作用。而中醫治療感冒,在臨床上多掌握病症、病機,對症下藥,可達到很好的效果。在現代研究也發現到,中藥治療感冒的清熱藥,除了有抗菌的功能之外,還有增強免疫能力以及吞噬細胞的作用。
中醫治療感冒,從袪風寒;解熱著手。中醫師陳玫妃表示,中醫辨證治療主要常見可分為兩大類型,包括外感風寒症,治療原則須配合袪風寒。以及風熱體質症,則必須配合袪散風熱。
中醫師陳玫妃表示,中醫辨證用藥上,若屬於風寒、外感症候,常見的症狀包括有畏寒、打噴嚏、流鼻水、鼻子癢、骨節酸痛、頭痛等症狀。治療原則可用袪風寒的藥方,如荊防敗毒散,加上小青龍湯。若屬「風熱型」症候,常見症狀會出現咽痛、咳嗽、痰黃、身體發熱、咽乾等症狀。治療原則可用袪散風熱的藥方,如銀翹散,加桑菊飲。
另外,相關研究也發現,蜂膠具有抗菌、殺菌功能。醫師指出,蜂膠含有類黃酮的作用,因此也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的功效;是對於身體有殺菌作用有益的食品。對於細菌性的感冒,也是有預防的作用。不過,醫師也提醒,蜂膠僅能停留在是對人體有殺菌作用的食品,而不能夠認為它具有藥品治療的功效。若是感冒了還是應就醫、對症下藥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