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之鑰》肺主氣、皮毛並與大腸相表裡 衍生疾病多
發表於 : 2011-04-02 , 20:00
《健康之鑰》肺主氣、皮毛並與大腸相表裡 衍生疾病多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4/01 00:17"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傳統中醫所說的肺病與西醫有差異。嘉義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林美儀表示,中醫認為「肺主氣,司呼吸,開竅於鼻」、「肺主一身之表,主皮毛」、「肺與大腸相表裡;故包含呼吸系統疾病,也包括皮膚病、急性腸炎等病。
林醫師指出,肺病大致可分為虛實兩類,實證者,通常患者多半有咳嗽、怕風怕寒、發熱、氣喘、汗出或無汗等症狀;虛證者,通常患者多半出現久咳聲音嘶啞、精神疲乏、身體無力、氣不足、不想說話、皮毛枯槁、自汗、容易感冒等症狀。
此外,由於人的五臟六腑都會互相影響,所以肺氣虛容易影響到心的臟腑,當發生這種情形時,患者就可能會有心悸怔忡、心胸疼痛等症狀出現;若影響到水分調節,人體內的水分代謝就可能出現異常,導致濕停聚於體內,結果就造成水腫;若影響到大腸可能出現便秘或泄瀉、便溏等排便異常現象。
由此可見,肺病不僅僅只會影響呼吸道、肺部,甚至還會牽連到身體的其他各個臟腑,所以用藥就必須審慎。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例如生薑屬於辛溫發散之品,能發散表寒、化痰止咳、溫胃止吐,如果民眾覺得身體很冷,喝一杯薑茶後就會變舒服、暖和,但反過來說,若民眾罹患風熱感冒時,喝薑茶後喉嚨只會更痛。
林美儀表示,中醫認為不同的證型有不一樣的用藥方式,同樣的,不同的證型也有不同的調理方法,一般來說,肺病患者通常可分五種類型進行調理。第一種類型患者常見咽喉癢感、咳嗽聲重、鼻塞流涕、惡寒發熱、頭痛、骨頭酸痛、舌苔薄白而潤等症狀,像這種情形可以多喝熱茶來幫助出汗,適合用豆豉、紫蘇、荊芥、桂枝、生薑等一起煮成薑湯,有助於去邪、發汗退熱。
第二種類型患者常見咽喉腫痛、咳嗽痰黃、鼻子流濁涕、頭脹痛、身熱口渴、舌苔微黃或黃等症狀,適合用金銀花、竹葉、桑葉等一起煮成汁當茶飲用,也可以多吃白菜、蘿蔔、甘蔗、西瓜、桔柑、梨子等食物以幫助身體清熱、化痰生津。
第三種類型患者常見咳嗽痰稠、喘促氣粗、咳痰不爽、痰聲漉漉、胸中窒閟、噁心、食慾不振、舌苔白膩等症狀,適合用陳皮或麥冬泡熱水代茶飲用,也可以多吃蘋果、蘿蔔子、桔梗等食物;第四種類型患者常見咳嗽牽延日久、呼吸氣短、容易感冒、氣喘、遇冷則鼻塞、流鼻水、聲音低微等症狀,適合多吃紅棗、米粥、瘦肉、豬肺等食物以便幫助補肺氣。
第五種類型患者常見咳少痰、咽燥音啞、手足心熱、潮熱盜汗、兩顴潮紅、舌質紅乾等症狀,適合多吃百合、銀耳、甲魚等食物以便滋陰補肺。若出現乾咳無痰、咽燥音啞的現象時,可用玄參、麥冬、蜂蜜等一起泡熱水代茶飲用。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4/01 00:17"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傳統中醫所說的肺病與西醫有差異。嘉義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林美儀表示,中醫認為「肺主氣,司呼吸,開竅於鼻」、「肺主一身之表,主皮毛」、「肺與大腸相表裡;故包含呼吸系統疾病,也包括皮膚病、急性腸炎等病。
林醫師指出,肺病大致可分為虛實兩類,實證者,通常患者多半有咳嗽、怕風怕寒、發熱、氣喘、汗出或無汗等症狀;虛證者,通常患者多半出現久咳聲音嘶啞、精神疲乏、身體無力、氣不足、不想說話、皮毛枯槁、自汗、容易感冒等症狀。
此外,由於人的五臟六腑都會互相影響,所以肺氣虛容易影響到心的臟腑,當發生這種情形時,患者就可能會有心悸怔忡、心胸疼痛等症狀出現;若影響到水分調節,人體內的水分代謝就可能出現異常,導致濕停聚於體內,結果就造成水腫;若影響到大腸可能出現便秘或泄瀉、便溏等排便異常現象。
由此可見,肺病不僅僅只會影響呼吸道、肺部,甚至還會牽連到身體的其他各個臟腑,所以用藥就必須審慎。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例如生薑屬於辛溫發散之品,能發散表寒、化痰止咳、溫胃止吐,如果民眾覺得身體很冷,喝一杯薑茶後就會變舒服、暖和,但反過來說,若民眾罹患風熱感冒時,喝薑茶後喉嚨只會更痛。
林美儀表示,中醫認為不同的證型有不一樣的用藥方式,同樣的,不同的證型也有不同的調理方法,一般來說,肺病患者通常可分五種類型進行調理。第一種類型患者常見咽喉癢感、咳嗽聲重、鼻塞流涕、惡寒發熱、頭痛、骨頭酸痛、舌苔薄白而潤等症狀,像這種情形可以多喝熱茶來幫助出汗,適合用豆豉、紫蘇、荊芥、桂枝、生薑等一起煮成薑湯,有助於去邪、發汗退熱。
第二種類型患者常見咽喉腫痛、咳嗽痰黃、鼻子流濁涕、頭脹痛、身熱口渴、舌苔微黃或黃等症狀,適合用金銀花、竹葉、桑葉等一起煮成汁當茶飲用,也可以多吃白菜、蘿蔔、甘蔗、西瓜、桔柑、梨子等食物以幫助身體清熱、化痰生津。
第三種類型患者常見咳嗽痰稠、喘促氣粗、咳痰不爽、痰聲漉漉、胸中窒閟、噁心、食慾不振、舌苔白膩等症狀,適合用陳皮或麥冬泡熱水代茶飲用,也可以多吃蘋果、蘿蔔子、桔梗等食物;第四種類型患者常見咳嗽牽延日久、呼吸氣短、容易感冒、氣喘、遇冷則鼻塞、流鼻水、聲音低微等症狀,適合多吃紅棗、米粥、瘦肉、豬肺等食物以便幫助補肺氣。
第五種類型患者常見咳少痰、咽燥音啞、手足心熱、潮熱盜汗、兩顴潮紅、舌質紅乾等症狀,適合多吃百合、銀耳、甲魚等食物以便滋陰補肺。若出現乾咳無痰、咽燥音啞的現象時,可用玄參、麥冬、蜂蜜等一起泡熱水代茶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