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健康有約》反酸、打嗝、胸痛、中風常致吞咽困難
發表於 : 2011-04-09 , 21:47
《與健康有約》反酸、打嗝、胸痛、中風常致吞咽困難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4/07 00:07"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吞咽困難易影響營養吸收。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常務理事羅明宇表示,吞咽困難是指進食時胸骨後發堵,食團因為障礙停滯不下,或食團不能進入食道而言。當發生吞咽困難時應重視,特別是老年患者,有輕度發噎時就應儘早診斷查出原因,積極治療。
中醫師羅明宇表示,常見引起吞咽困難的疾病包括有:如反酸、打嗝,以及胸痛等因素。有些患者的吞咽困難,是由於反流質物刺激和損害食道,導致食道炎性狹窄引起的。還有賁門弛緩症;是下食道括約肌松緩障礙的一種疾病,幾乎都有吞咽困難,常要大量飲水,進餐時間明顯延長。還
吞咽功能障礙是腦中風常見的合併症之一,主要見於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的患者,單側皮質腦幹束受損者也可出現吞咽功能障礙。表現為進食困難、嗆咳和發音不清晰。
中風後遺症造成的吞嚥困難,可配合化痰通絡調理。中醫師羅明宇表示,針灸治療可深刺翳風穴,幫助協調陰陽,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幫助改善吞嚥困難。同時可配合藥方調理,選擇祛風活血;化痰通絡類別用藥。
中醫師羅明宇表示,中醫認為,腦中風為內傷積損,反覆中風,日積月累,風痰瘀血,影響腦絡,蒙蔽腦竅;而造成舌頭的沉滯,導致失靈,舌體失用而成語言不清,吞咽困難。中醫治療上,穴道可深刺翳風穴;因為翳風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穴,又是手足少陽經交會穴,深刺能幫助通關利竅。對於中風造成的吞咽困難,有一定幫助。並可配合藥方調哩,可用熄風化痰通絡類藥方,改善吞咽問題。痰多、流涎者可加半夏;眩暈加鉤藤、石決明;病程久者,加桃仁、紅花,仙靈脾、巴戟天、肉蓯蓉。
羅醫師表示,由於此症是頑痰死血深伏腦絡,肝風內動時擾清竅的疑難病證,應活血化疾以透達腦竅,暢通腦脈;各藥依症調和,全面達到祛風活血;化痰通絡的功能。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4/07 00:07"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吞咽困難易影響營養吸收。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常務理事羅明宇表示,吞咽困難是指進食時胸骨後發堵,食團因為障礙停滯不下,或食團不能進入食道而言。當發生吞咽困難時應重視,特別是老年患者,有輕度發噎時就應儘早診斷查出原因,積極治療。
中醫師羅明宇表示,常見引起吞咽困難的疾病包括有:如反酸、打嗝,以及胸痛等因素。有些患者的吞咽困難,是由於反流質物刺激和損害食道,導致食道炎性狹窄引起的。還有賁門弛緩症;是下食道括約肌松緩障礙的一種疾病,幾乎都有吞咽困難,常要大量飲水,進餐時間明顯延長。還
吞咽功能障礙是腦中風常見的合併症之一,主要見於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的患者,單側皮質腦幹束受損者也可出現吞咽功能障礙。表現為進食困難、嗆咳和發音不清晰。
中風後遺症造成的吞嚥困難,可配合化痰通絡調理。中醫師羅明宇表示,針灸治療可深刺翳風穴,幫助協調陰陽,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幫助改善吞嚥困難。同時可配合藥方調理,選擇祛風活血;化痰通絡類別用藥。
中醫師羅明宇表示,中醫認為,腦中風為內傷積損,反覆中風,日積月累,風痰瘀血,影響腦絡,蒙蔽腦竅;而造成舌頭的沉滯,導致失靈,舌體失用而成語言不清,吞咽困難。中醫治療上,穴道可深刺翳風穴;因為翳風穴是手少陽三焦經穴,又是手足少陽經交會穴,深刺能幫助通關利竅。對於中風造成的吞咽困難,有一定幫助。並可配合藥方調哩,可用熄風化痰通絡類藥方,改善吞咽問題。痰多、流涎者可加半夏;眩暈加鉤藤、石決明;病程久者,加桃仁、紅花,仙靈脾、巴戟天、肉蓯蓉。
羅醫師表示,由於此症是頑痰死血深伏腦絡,肝風內動時擾清竅的疑難病證,應活血化疾以透達腦竅,暢通腦脈;各藥依症調和,全面達到祛風活血;化痰通絡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