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百科 高尿酸血症 不一定會痛風
羅亞蘭(振興醫學中心健檢科主治醫師)
很多人擔心自己尿酸過高,因此許多健檢中心把血中尿酸濃度列為常規檢查項目。
尿酸是體內細胞核酸──普林的代謝最後產物。血清中尿酸來源80%是體內胺基酸、核酸等分解而來,而20%是由含普林或高蛋白食物代謝形成尿酸,最後由腎臟將尿酸隨尿液排出體外,如果體內產生過多或腎臟排泄尿酸不良,就會形成尿酸過高。當男性每100毫升血液中的尿酸值在7毫克以上,女性在6毫克以上時,就稱為「高尿酸症」。
造成高尿酸血症的原因可能有:攝取富含普林或導致普林合成增加的食物、尿酸的合成增加、腎臟排除尿酸受阻或腸道排除尿酸受阻。若尿酸值持續過高,經過一段時間產生結晶鹽在關節腔內沈積至飽和狀態時,而發生紅、腫、熱、痛的關節炎現象稱之為「痛風」。
痛風在臨床上是一種極度疼痛的關節炎,急性痛風經常在半夜或一大早突然發作,有超過50%的病人首次發作的部位在腳大拇趾第一關節處。罹患痛風的機率,隨著血液中尿酸濃度的升高而顯著增加。痛風病人通常曾出現高尿酸血症,但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卻不一定發生痛風。
誘發急性痛風的因素有:外傷、飲酒、手術、暴飲暴食、出血、感染、放射線治療、藥物或饑餓等。若家族中曾有罹患痛風、尿酸腎結石、高尿酸血症者,或本身是肥胖、營養失調者、腎功能不全、酗酒,或使用利尿劑的人,以及年齡超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都是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的高危險群。
痛風的臨床徵狀分為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風、不發作期,及慢性痛風性關節炎四個階段。目前痛風或高尿酸血症的是以藥物為主,對於從未有過症狀的高尿酸血症,基本上採取較保守的態度;除非合併有癌症且即將接受化學治療,否則通常不急著用藥物降低血中尿酸。
另外,配合飲食控制、充分飲水、適當運動,只要正確的處理,高尿酸血症一般可得到良好的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