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適度流汗搭配茶飲 夏季濕氣消散

發表於 : 2011-06-15 , 18:57
MissC
適度流汗搭配茶飲 夏季濕氣消散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6/15 00:07"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一直吹冷氣,喝冷飲又不活動容易使體內濕氣停滯;適度活動流汗,搭配茶飲反而能讓濕氣消散。中醫師王惟德提到,夏季濕熱時可以將薏仁、藿香、佩蘭,白豆蔻仁等祛濕藥材煮成茶水飲用。

王惟德提到,先要用熱水煎煮薏仁半小時,所得湯知可以用來來沖泡另外3種茶材即可。這4種藥材向來被認為是祛濕上品,暑濕季節服用可以幫助脾胃化解體內濕氣。薏米具有補益脾胃作用,可以增強脾胃抗濕能力,避免濕氣侵犯。或者民眾平常可多喝四神湯,四神湯裡的山藥、芡實、薏仁、蓮子,除了袪濕作用,還能健脾止瀉。

活動流汗時,醫師也建議盡量穿寬鬆通氣利於排汗的衣褲,夏天的皮膚保養需避免曝過度曬陽光、熱水燙洗、用力搔抓等。衣著以棉質為佳,要寬鬆通氣利於排汗。

醫師建議,改善夏季癢疹可補充綠豆薏苡仁湯。綠豆,性味甘寒,治痘毒,利腫脹。綠豆有清熱解毒,利水消暑功效。而薏苡仁性微寒,有健脾滲濕,除痺止瀉,清熱排膿功效。煮綠豆薏苡仁湯時,最好不要煮到綠豆皮破豆爛湯濁,清熱效果會打折扣,且不宜太甜,不要吃冰鎮,要稍退冰一下再吃,以免傷腸胃。

地膚子、蛇床子、百部、馬齒莧等中藥燥濕潤膚止癢,常用於改善皮膚濕熱的困擾。中醫師王惟德提到,在夏季要避免在精神與皮膚方面受濕熱影響,除了藥物外,建議平時消耗體內多餘熱量,排泄多餘水分,達到清熱除濕目的。

溼熱體質與飲食也有關聯。醫師表示,例如現代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即中醫所說肥甘厚味常成為主食,尤其貪食油煎烤炸等食物,使人體內釀生濕熱;或夏季貪涼,損傷脾胃運化功能,使水濕滯留體內。

王惟德指出,一般無特殊疾病,但處於濕熱特徵體質狀態的壯年民眾,適合做稍高強度的鍛煉,如中長跑、游泳、爬山、各種球類、拳術等。可以消耗體內多餘熱量,利除多餘水分,避免濕熱堆積。

皮膚狀況與身體整體健康有關,如身體免疫機能低下,皮膚黏膜局部抵抗下降,或者是環境不利因素,有些患者在夏天容易發生真菌感染症。治療常用藥材有蒲公英,野菊花,大青葉,紫花地丁,地膚子,蛇床子,百部,馬齒莧等,但具體用藥仍建議由醫師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