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錦囊》體質差常生病 病後調理徹底免復發
發表於 : 2011-06-22 , 16:58
《保健錦囊》體質差常生病 病後調理徹底免復發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6/22 00:07"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身體差的人經常生病,如果不積極保養身體只會愈來愈糟糕。嘉義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林臻瑋表示,其實當人生病之後,只要經過妥善的病後調理,反覆出現症狀的機率可以減低,以氣喘來說,緩解後的調理很重要,治標不忘治本,輕微的疾病才不會到最後成為頑固的毛病。
林醫師指出,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中醫認為,幼兒陰陽未長,脾腎不足,所以免疫力低、抵抗能力弱,若第一次感冒引起的咳嗽未妥善處理,或只鎮咳沒有從本化痰,之後只要再多受風寒,則痰火易生、甚至痰積內化潛伏,日久疾病將導致脾腎虛弱,加上外在刺激所影響,就很容易引起氣喘發作。
林臻瑋醫師進一步指出,傳統中醫療法著重於症狀控制後緩解期的調護與診治,目的是在於提高身體抗病能力,改變原本的過敏體質,以便減少久病傷臟所造成的長期性哮喘。一般來說,通常多是脾、肺、腎三臟的虛損,並由體內「痰飲內停,外感邪氣」而形成疾病。
中醫臨床用藥以強腎益氣,兼以滋脾健肺為主。強腎固本方面,山茱萸、熟地、山藥有補腎的作用;肉桂、附子儜溫壯腎陽,澤瀉、茯苓、丹皮具有利水滲濕之功,如果患者腎陰不足時還可使用六味地黃丸;健脾補肺方面,以黃耆、防風、半夏、白朮、陳皮加減生薑、大棗,如果是較常咳嗽的人可酌杏仁、枇杷葉。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生病是很常見的一件事,但病後調理經常被民眾所忽略。中醫師林臻瑋表示,「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是治療的主要原則,病情較平穩時,單純解除症狀並不能完全治癒,就像是斬草不除根一樣,只有連根拔起才能夠杜絕疾病根源。
林醫師指出,多數醫師都能做到把病治好,但要徹底治癒就必須除疾病的根,所以治療後,身體調養應持之以恆,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在療程中定期服藥,同時佐以藥膳療養,對患者往後的身體健康相當有幫助。
林臻瑋以調養氣喘體質為例,飲食有其重要的一面,通常可吃的食物包括梨子、枇杷、柿子、蘋果、荸薺等水果,以及絲瓜、芹菜、冬瓜、紫菜、蘿蔔、木耳等蔬菜,如此才可望改善體質。
雖然飲食保健佔有很重要的一環,但氣候變化也不可忽視,患者應適當增減衣物,儘量避免受冷熱寒溫,尤其是頸部下、背頸下附近部位的保暖。當然,若能夠找出可能誘發氣喘的因素,避免吸入刺激性氣體,更能防發作。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6/22 00:07"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身體差的人經常生病,如果不積極保養身體只會愈來愈糟糕。嘉義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林臻瑋表示,其實當人生病之後,只要經過妥善的病後調理,反覆出現症狀的機率可以減低,以氣喘來說,緩解後的調理很重要,治標不忘治本,輕微的疾病才不會到最後成為頑固的毛病。
林醫師指出,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中醫認為,幼兒陰陽未長,脾腎不足,所以免疫力低、抵抗能力弱,若第一次感冒引起的咳嗽未妥善處理,或只鎮咳沒有從本化痰,之後只要再多受風寒,則痰火易生、甚至痰積內化潛伏,日久疾病將導致脾腎虛弱,加上外在刺激所影響,就很容易引起氣喘發作。
林臻瑋醫師進一步指出,傳統中醫療法著重於症狀控制後緩解期的調護與診治,目的是在於提高身體抗病能力,改變原本的過敏體質,以便減少久病傷臟所造成的長期性哮喘。一般來說,通常多是脾、肺、腎三臟的虛損,並由體內「痰飲內停,外感邪氣」而形成疾病。
中醫臨床用藥以強腎益氣,兼以滋脾健肺為主。強腎固本方面,山茱萸、熟地、山藥有補腎的作用;肉桂、附子儜溫壯腎陽,澤瀉、茯苓、丹皮具有利水滲濕之功,如果患者腎陰不足時還可使用六味地黃丸;健脾補肺方面,以黃耆、防風、半夏、白朮、陳皮加減生薑、大棗,如果是較常咳嗽的人可酌杏仁、枇杷葉。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生病是很常見的一件事,但病後調理經常被民眾所忽略。中醫師林臻瑋表示,「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是治療的主要原則,病情較平穩時,單純解除症狀並不能完全治癒,就像是斬草不除根一樣,只有連根拔起才能夠杜絕疾病根源。
林醫師指出,多數醫師都能做到把病治好,但要徹底治癒就必須除疾病的根,所以治療後,身體調養應持之以恆,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在療程中定期服藥,同時佐以藥膳療養,對患者往後的身體健康相當有幫助。
林臻瑋以調養氣喘體質為例,飲食有其重要的一面,通常可吃的食物包括梨子、枇杷、柿子、蘋果、荸薺等水果,以及絲瓜、芹菜、冬瓜、紫菜、蘿蔔、木耳等蔬菜,如此才可望改善體質。
雖然飲食保健佔有很重要的一環,但氣候變化也不可忽視,患者應適當增減衣物,儘量避免受冷熱寒溫,尤其是頸部下、背頸下附近部位的保暖。當然,若能夠找出可能誘發氣喘的因素,避免吸入刺激性氣體,更能防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