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健康之鑰》情緒中暑可藉調息寧定心神解煩躁鬱熱

發表於 : 2011-07-11 , 17:22
MissC
《健康之鑰》情緒中暑可藉調息寧定心神解煩躁鬱熱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7/11 11:07"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天氣熱容易出現心火旺症候。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陳贊文在一場講座中表示,中醫說的心火旺也就是俗稱的火氣大,主要可見口乾舌燥、小便赤黃、排便乾結等現象。中醫可用養心、瀉火方式調理。

中醫師陳贊文表示,心火旺體質的患者,常見在夏季症狀加重,由於本身體質偏熱,也多有火氣大現象。主要症狀表現可見包括口乾舌燥、口腔潰瘍、小便赤黃、大便乾結、心神不寧、睡眠品質不良等問題。中醫在古籍中也曾提到:「夏季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因此,臨床上的調理原則,主要可採取養心、瀉火方式改善。

陳醫師表示,中藥應用上,如可用黃連、蓮子心、荷葉、連翹、淡竹葉等。其中,黃連性苦寒,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蓮子心可清心安神,通心腎;而荷葉有清暑利濕、升發清陽、涼血止血功能;連翹有助清熱解毒透表作用;淡竹葉則有解熱功能。食療可多吃苦瓜、蓮藕、小麥、蕎麥等調養。以及穴道治療針灸部分,可應用勞宮、太衝、百會穴調理。

夏天容易也出現煩躁、鬱熱現象。中醫師陳贊文表示,就中醫觀點,夏天的氣候陽氣旺,許多人也常見情緒易受到波動,感到煩躁動怒,在臨床上也稱為「情緒中暑」。

中醫師陳贊文表示,中醫認為,夏季陽氣旺盛可歸屬於「火」,而人的心,歸於五行也是屬於「火」,因為同氣相求,所以每到炎夏,許多人也特別容易感到情緒易煩躁、動怒。因此,現代醫學也形容為一種「情緒中暑」。常見族群包括尤其是青少年、老人、更年期患者、以及情緒障礙的病患。

陳醫師表示,情緒中暑易導致狂、怒表現,甚至心肌缺氧、高血壓等症狀。中醫情調情緒管理的重要,調息上由於「心息相依」,保持情緒穩定,適當抒壓也與健康息息相關,臨床上也可應用一些解鬱、疏肝類藥物或食療方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