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與健康有約》震顫麻痹常見顫抖、肌肉強直、運動障礙

發表於 : 2011-08-11 , 19:56
MissC
《與健康有約》震顫麻痹常見顫抖、肌肉強直、運動障礙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8/11 00:07"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老人家出現顫抖的情形,小心可能為罹患震顫麻痹的現象。嘉義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洪培修醫師表示,震顫麻痹通常有震顫、麻痹、肌肉強直、運動障礙,通常起病緩慢,病情逐漸加重。好發於於中老年人身上,但也有早發性,患者起初多由單側上肢手指開始,剛開始可能出現在安靜不活動時,用力持重物反而停止。

洪培修醫師指出,震顫麻痹患者常見拿碗筷吃飯、拿杯子喝水、用原子筆寫字等小動作就出現顫抖的情形,當病情逐漸加重時,患者的下肢、唇舌也會出現抖動的現象。此外,震顫麻痹患者也有肌肉強直僵硬的情形,如頸部肌肉僵硬以致頭部常向前傾;臉部肌肉僵硬表情呆滯,眼睛眨動也減少。

震顫麻痹患者也有運動障礙情形發生,初期可能覺得洗澡的時間比以前還要久;走路的動作很遲緩,上肢的擺動也跟著減少,下肢步伐也不穩定,很容易跌倒受傷。若病情加重,患者可能出現流口水、大量冒汗、反應更遲鈍、言語出現障礙等情形發生,所以如果發現家中長輩有震顫麻痹的症狀時,最好趕緊就醫。

洪培修醫師表示,震顫麻痹並非無藥可治,由於病位在腦,屬中醫經絡的督脈,以體針為主的針灸療法可緩解肌肉強直的症狀,再加上針藥齊施,病情可望獲得真正的改善。

洪醫師指出,周圍性顏面神經麻痹跟震顫麻痹很像,這類型患者在早上起床時,可能會出現右臉麻麻的,臉部無法皺眉、蹙額、露齒等動作,說話漏風,嘴角流涎,不過,這種疾病跟震顫麻痹雖然有些類似,但這種病症較偏向於臉部受到病毒感染,進而引起顏面神經缺血。

傳統中醫稱這種病症為「面癱」,認為致病原因是患者體質氣血虧虛,以致讓外風乘虛侵犯經絡所造成,大致上,病程發展可分為早期階段、中期階段、晚期階段,若超過六十天則歸屬面癱後遺症期。

治療早期著重在去風解肌,依據風熱或風寒證選用清熱藥或辛溫解表藥,或是配合西藥治療,針灸治療則採遠端取穴或健側取穴為主;中期著重在搜風通絡,常加用蟲類藥物等,針灸療法可針刺面部患處側穴位,例如頰車、地倉、下關、陽白、迎香、合谷穴等皆是;晚期病情虛實夾雜,治療除通絡緩急外,宜加養肝補血藥,針刺宜採透刺面部穴位,再配合證型針補合谷、足三里等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