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療增津液 有助滋潤人體黏膜防秋燥
發表於 : 2011-09-03 , 21:06
食療增津液 有助滋潤人體黏膜防秋燥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9/02 00:47"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儘管時序已進入秋季,但台灣各地仍頗為炎熱,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師劉佳祐表示,秋季是較乾燥的時節,有些民眾口腔咽喉或眼睛比較容易有乾燥感,如果乾燥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建議就醫了解身體狀況。
依傳統節氣養生觀點,進入秋燥時節,補充增加津液食材有助緩解不適。劉佳祐醫師指出,津液虧少使人眼乾、口乾、呼吸鼻子乾,這些症狀往往在秋、冬季天氣乾燥時會更為明顯。
他表示,民眾可以將梨去核,加入冰糖及貝母、百合,麥門冬等滋養津液的藥材燉熟食用,另如白木耳、黑木耳、海參、桑椹、山藥、山竺、生鮮瓜果等都能夠滋潤人體黏膜,可交替補充。
常用潤燥中藥有生地、麥冬、玄參、沙參、枸杞子、生地黃、茺蔚子、百合、五味子等。
劉佳祐建議,避免油炸食物、辣椒、胡椒、沙茶醬等辛辣厚味,或是龍眼、荔枝、榴槤、芒果等熱性水果。黏膜乾燥者不建議吃溫補或燥熱食物,例如羊肉爐、薑母鴨、酒、花生等。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9/02 00:47"
【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儘管時序已進入秋季,但台灣各地仍頗為炎熱,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師劉佳祐表示,秋季是較乾燥的時節,有些民眾口腔咽喉或眼睛比較容易有乾燥感,如果乾燥症狀持續3個月以上,建議就醫了解身體狀況。
依傳統節氣養生觀點,進入秋燥時節,補充增加津液食材有助緩解不適。劉佳祐醫師指出,津液虧少使人眼乾、口乾、呼吸鼻子乾,這些症狀往往在秋、冬季天氣乾燥時會更為明顯。
他表示,民眾可以將梨去核,加入冰糖及貝母、百合,麥門冬等滋養津液的藥材燉熟食用,另如白木耳、黑木耳、海參、桑椹、山藥、山竺、生鮮瓜果等都能夠滋潤人體黏膜,可交替補充。
常用潤燥中藥有生地、麥冬、玄參、沙參、枸杞子、生地黃、茺蔚子、百合、五味子等。
劉佳祐建議,避免油炸食物、辣椒、胡椒、沙茶醬等辛辣厚味,或是龍眼、荔枝、榴槤、芒果等熱性水果。黏膜乾燥者不建議吃溫補或燥熱食物,例如羊肉爐、薑母鴨、酒、花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