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問題造成肝鬱恐加重膀胱炎病情
發表於 : 2011-09-13 , 20:37
情緒問題造成肝鬱恐加重膀胱炎病情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9/13 10:47"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肝鬱、情緒問題可能造成慢性膀胱炎加重。中醫師陳曉鈞表示,肝氣受阻,常見恕氣傷肝、肝鬱,常見影響到膀胱炎患者病情拖延,轉為慢性反覆發作,屬於典型情緒影響肝鬱證,若加上脾虛,也常見虛證加重。
中醫師陳曉鈞表示,中醫認為,七情鬱怒傷肝會造成「肝鬱化」現象,此外,氣滯不宣氣,火鬱於下焦,都可能影響膀胱氣化機能,而導致小便澀痛、滴滴答答,形成所謂「氣淋」的「實證」體質;如果病久也可能導致肝木影響到脾臟,形成「脾虛」無能運化精微,而形成氣淋「虛證」。
陳醫師表示,「肝鬱氣滯」的膀胱炎,主要症狀可見下腹脹痛、尿急、熱痛,反覆發作或常有小便脹痛感。伴隨口苦咽乾、胸脅苦滿。舌苔薄黃、舌質偏暗。治療原則應採取疏肝理氣,活血清熱,搭配利濕,藥方可用柴胡舒肝湯進行加減。
台灣新生報 更新日期:"2011/09/13 10:47" 【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
肝鬱、情緒問題可能造成慢性膀胱炎加重。中醫師陳曉鈞表示,肝氣受阻,常見恕氣傷肝、肝鬱,常見影響到膀胱炎患者病情拖延,轉為慢性反覆發作,屬於典型情緒影響肝鬱證,若加上脾虛,也常見虛證加重。
中醫師陳曉鈞表示,中醫認為,七情鬱怒傷肝會造成「肝鬱化」現象,此外,氣滯不宣氣,火鬱於下焦,都可能影響膀胱氣化機能,而導致小便澀痛、滴滴答答,形成所謂「氣淋」的「實證」體質;如果病久也可能導致肝木影響到脾臟,形成「脾虛」無能運化精微,而形成氣淋「虛證」。
陳醫師表示,「肝鬱氣滯」的膀胱炎,主要症狀可見下腹脹痛、尿急、熱痛,反覆發作或常有小便脹痛感。伴隨口苦咽乾、胸脅苦滿。舌苔薄黃、舌質偏暗。治療原則應採取疏肝理氣,活血清熱,搭配利濕,藥方可用柴胡舒肝湯進行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