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何謂膀胱癌

發表於 : 2006-01-07 , 17:39
懸壺子
主  題:何謂膀胱癌
發 表 人:懸壺子
公告日期:2002-03-13 11:32:18

何謂膀胱癌

》 前言

》 致病機轉

》 膀胱癌的預防


前言
根據衛生署所發表之台灣地區癌症登記調查報告,膀胱癌佔了泌尿系統癌症之大部份,而且發生率從民國七十年的每十萬人口1.84例到民國七十四年的2.97例,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從民國七十年到七十四年,男性總共1608例,女性527例,發生率之男女比約為三比一[1]。發生率在各部位癌症中排行第十,若只論男性部分,則排行第八。與其他國家比較,白人之發生率最高,其次為黑人與拉丁民族,中國人之發生率屬中等偏低。若與世界各地之華人比較,台灣地區之中國人有最低之發生率[3]。

若依病人所居住地區來比較死亡率,可以看到高死亡率地區在台南縣、嘉義縣、台南市和高雄市(主要為烏腳病流行地區);而低死亡率地區則位於桃園縣、新竹縣、花蓮縣、台北縣(原住民與客家人居住地區)。若依行政區域來比較的話,除山地鄉有明顯偏低之年齡標準化死亡率外,院轄市、省轄市與平地鄉之間並無明顯的差異。

致病機轉

目前在膀胱癌的致病機轉方面大致公認有許多的膀胱癌是由致癌因子(carcinogen)所造成,這些致癌因子使移形上皮細胞的基因產生某種程度的缺陷,進一步引發癌細胞的生長。

國內目前在這方面的研究並不多,而在國外的文獻上大致認為有三種機制。第一種認為致癌因子會誘發致癌基因(oncogen),進一步干擾正常細胞的增生。例如ras 基因或c-myc基因均屬此類;第二種則認為致癌因子會造成人體原有的癌症抑制基因產生缺失deletion)或抑制其活性,因而造成細胞不正常的增生;第三種是認為原本人體就有一些基因可以合成生長因子或生長因子的受器(receptor),進一步控制細胞正常的分化、繁殖,而致癌因子可能會使這些基因過度活躍,進一步造成細胞異常的增生或繁殖失控。不過,以上這些機制仍不能有力地證實膀胱癌的致癌機轉。

膀胱癌的預防

預防之道自然是避免危險因子,或減少暴露在危險的環境中。個人的戒煙是最主要的方法,公共場所的禁煙對於危險因子的減低也有所幫助。至於職業上的接觸就比較不容易避免,一則是這些東西常常不是顯而易見的,例如一些有機溶劑;其次是接觸這些物質如油漆、染料是無法避免的。要預防接觸這些就必須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增加工作場所的通風,進而減少有毒物質的濃度;另一方面在接觸時作好防護準備,例如戴口罩、戴手套;烏腳病地區的預防就必須從飲水著手,全面改用自來水,避免使用深井水將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國人常有自行購買成藥服用的習慣,尤其是止痛藥的服用更是浮濫,在這種情況下,預防之道就在於教育民眾,用藥一定得按照醫師的處方或進一步限制非處方藥物的取得。其他如咖啡、茶葉、人工甘味劑等等較無定論的危險因子,不要過量使用即可。如果無法預防膀胱癌的發生,及早發現和處理也可以挽救一些人的性命。由於膀胱癌最多的表現就是血尿,所以不論是肉眼可見的血尿,或尿中有潛血反應,都不可掉以輕心;在潛血方面,就必須靠尿液檢查的篩檢,特別是高危險行業人士的定期篩檢,更是重要,一旦潛血反應陽性,最好作進一步的檢查,如尿液細胞學檢查、膀胱鏡、靜脈注射泌尿系統攝影,以期在癌症發生的早期發現並加以治療。

 化學藥物預防( chemoprevention) 是目前一項極具前途的研究,有些藥物確實可以減少膀胱癌的發生率,例如 Retinoid,只是在劑量及副作用方面並無詳細且長期的追蹤及評估。因此,在預防的用途上,仍有待大型研究來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