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床半年骨密度流失25%
發表於 : 2014-06-18 , 8:18
臥床半年骨密度流失25%
中廣新聞網中廣新聞網 – 2014年6月17日 下午1:10
台灣約有10萬名年長患者需要長期臥床,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監事黃兆山醫師指出,長期臥床者由於肢體活動不足,連續臥床半年,病人的骨密度約會流失25%,容易造成嚴重骨鬆。
根據研究,太空人在長期微重力下也會造成鈣質從骨頭流失,在11週的外太空航行時間下,平均鈣質會流失4%,下降幅度與臥床者相當。台大醫院骨科教授楊榮森醫師表示,由於台灣老年人口逐年攀升,今年中華民國骨鬆學會與王詹樣公益信託繼續合作「骨鬆症防治與高危險群健康促進研究計畫」,希望能提升預防台灣年長者骨鬆問題的效益。
計畫中特別安排年老患者的運動介入,負責子計畫的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邱弘毅教授建議,平時在家就應協助年長者進行漸進性的阻力訓練,從下肢抬腿、上肢壓胸運動,進階輔以彈力帶、瓶裝水、家中的米袋來增加強度,即便是臥床的阿公阿嬤患者,也需要儘可能增加適度的肌肉及骨骼活動,就能有助於增加骨密度,減少臥床者突然性的骨折危機。
中廣新聞網中廣新聞網 – 2014年6月17日 下午1:10
台灣約有10萬名年長患者需要長期臥床,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監事黃兆山醫師指出,長期臥床者由於肢體活動不足,連續臥床半年,病人的骨密度約會流失25%,容易造成嚴重骨鬆。
根據研究,太空人在長期微重力下也會造成鈣質從骨頭流失,在11週的外太空航行時間下,平均鈣質會流失4%,下降幅度與臥床者相當。台大醫院骨科教授楊榮森醫師表示,由於台灣老年人口逐年攀升,今年中華民國骨鬆學會與王詹樣公益信託繼續合作「骨鬆症防治與高危險群健康促進研究計畫」,希望能提升預防台灣年長者骨鬆問題的效益。
計畫中特別安排年老患者的運動介入,負責子計畫的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邱弘毅教授建議,平時在家就應協助年長者進行漸進性的阻力訓練,從下肢抬腿、上肢壓胸運動,進階輔以彈力帶、瓶裝水、家中的米袋來增加強度,即便是臥床的阿公阿嬤患者,也需要儘可能增加適度的肌肉及骨骼活動,就能有助於增加骨密度,減少臥床者突然性的骨折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