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 (共 2 頁)
内關穴--(絡穴、八脈交會穴) P6 {手厥陰心包經}
發表於 : 2006-01-08 , 14:04
由 懸壺子
内關穴(絡穴、八脈交會穴) P6 {手厥陰心包經}
內關穴....是強而有效的穴道唷!
最初由 懸壺子 發佈
人的氣血循環時間
肺------寅時-->>3~5
大腸--卯時-->>05~07
胃-----辰時-->>07~09
脾-----巳時-->>09~11
心-----午時-->>11~13
小腸--未時-->>13~15
內關穴為心包經之穴
它對於心臟跳的比正常快或慢非常有效
上面午時...心臟是循環最快的時候
舉例...正常人一分鐘正常跳72下,超過就是快
低於72下便是慢
它具有雙向功能
快能變慢、慢能變快,恢復正常
血壓忽然間變高....可按穴道唷
位於:腕橫紋上兩寸,兩筋之中
常常容易緊張,也可以使用此穴道。
圖即為內關穴
發表於 : 2006-01-11 , 13:31
由 懸壺子
打嗝也可用唷
胃痛、昏厥、....
我們中醫術語:內關心胸胃....
也就是上述疾病,您可以想到內棺
治療心病要穴--內關穴
發表於 : 2007-04-03 , 14:25
由 MissC
治療心病要穴--內關穴
作者﹕文╱林貴(中醫師)
3月12日我到板橋榮家作一場健康講座,本來的講題為「中醫與養生」,想從五行相生相剋帶入養生方法,但是在現場與主辦人員交談,了解到板橋榮家住了一千多位榮民,其平均年齡為82歲,所以臨時改講題為「穴道自我按摩保健」。演講中特別提到因今年為丁亥年,對心血管疾病不利,所以特別講到內關穴。
【適應症】冠心病、心絞痛、胸痛、心悸、胸悶,兼頭暈、肢麻等。
【釋義】內關穴為手厥陰心包經之絡穴,心包經與心臟關係密切。《靈樞‧經脈》記載:手厥陰絡脈從內關處上行「繫於心包,絡心系」,其病「實則心痛,虛則煩心」。內關穴又通於陰維脈,而「陰維有病,苦心痛」,可知本穴與「心」有特殊的關係,故被歷代醫家所推崇是治療心病的要穴。
冠心病屬於中醫學的「胸痺」、「心痛」等範疇,針刺內關穴有較明顯的鎮靜止痛的效果。據報導臨床觀察到強刺激內關穴半小時,可使心絞痛緩解。有人收集了6組以內關穴為主穴,針治冠心病資料1,323例,其中心絞痛1,137例,緩解止痛的有效率達81.1~98.02%。還有人報導,針刺雙側內關穴治療14例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其疼痛的緩解率達100%,其中胸痛完全消失7例,6例轉為輕度。
臨床研究還發現,針刺內關穴對心臟功能有調整作用,而且是一種良性雙向性作用。可使病理狀態下心功能趨於正常,使失調變平衡。
【取穴法】仰掌,於腕橫紋上2寸,當掌長肌腱與橈側的腕屈肌腱之間取穴。
筆者特別強調內關穴治療心血管疾病,除針灸外,緊急時,亦可經由自己按壓穴道,減緩症狀,爭取時間,以便及時就醫。
【大紀元】
![io io:](./images/smilies/em03.gif)
Re: 治療心病要穴--內關穴
發表於 : 2008-02-28 , 19:30
由 ann1010
常聽人家說要多按內關穴...
門想到他有如持神奇的療效...
真是謝謝大大你的分享....
打嗝真擾人 按壓內關穴助緩解
發表於 : 2008-06-25 , 17:10
由 MissC
打嗝真擾人 按壓內關穴助緩解
自由
圖.文/戴嘉宏(作者為台北市慶和中醫診所院長)
os1.JPG
圖一
os2.JPG
圖二
打嗝是橫膈肌非自主性的痙攣收縮,同時吸氣時,聲門關閉,聲帶裂隙驟然收窄,而發出短促的聲音。通常是由於吞嚥過急、暴飲暴食,或飲食時,吸入空氣,邊吃飯、邊說話等引起,大多可自行停止,一般24小時內,稱為短暫性打嗝。
但臨床上,有一種頑固性打嗝,時間長達數天,甚至更久,此時則要懷疑是胃或肝臟引起的問題,病人應儘速就醫檢查。
中醫稱打嗝為「呃逆」、「嘔噦」,症狀為胃中氣逆上衝,喉間呃聲連連,無法自止,可分胃中寒滯、胃火上逆、胃陰不足、肝氣犯胃,以及胃氣衰敗等症型。
臨床上常用方劑為丁香柿蒂湯、清胃散、甘露飲、半夏厚朴湯、旋覆代赭石湯等,頑固難止者可加上針灸治療。
避免打嗝的方法除了平常飲食時,切忌狼吞虎嚥;吃完東西後,不要立刻平躺。另外,也可經由按壓「內關穴」來減輕症狀,內關穴是十總穴之一,所謂「內關心胸胃」,舉凡胸腔腹腔的症狀,如心悸、心痛、胸悶、胸痛、胃脹、打嗝、噁心、嘔吐,甚至暈車、暈船等,皆可治療。
◎取穴方法:微握拳,在手掌下腕橫紋往上2吋,約3指幅寬,此穴位於兩筋之間,拇指側為橈側屈腕肌腱,小指側為掌長肌腱,此穴往外可透外關穴,為心包經與三焦經聯絡線的內側關卡,故名「內關」,以指尖下壓會產生痠脹感,持續10秒鐘,一天可數次。
![io io:](./images/smilies/em03.gif)
Re: 內關穴
發表於 : 2008-06-25 , 19:14
由 fiend
弯腰90度抬头喝水也能解决这个问题。
Re: 內關穴
發表於 : 2008-06-25 , 20:21
由 懸壺子
fiend 寫:弯腰90度抬头喝水也能解决这个问题。
謝謝fiend兄分享
![924 924:](./images/smilies/924.gif)
Re: 內關穴
發表於 : 2009-01-06 , 21:16
由 懸壺子
內關穴
取穴方法:
取此穴道時應要患者採用正坐或仰臥,仰掌的姿勢,內關穴位於人體的前臂掌側,從近手腕之橫皺紋的中央,往上約三指寬的中央。(或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詳見此手臂穴位圖相關圖示)
主治症狀:
此穴的主治症狀為:孕吐、暈車、手臂疼痛、頭痛、眼睛充血、噁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絞痛、月經痛、呃逆、腹瀉、精神異常等。該穴為人體手厥陰心包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多種疾病按摩治療時的首選穴。本站有關此穴的治病療法有:穴道指壓法治療風濕疼痛、治療月經痛 等。
補充內容:(國家針灸穴位取穴標準)
Re: 內關穴
發表於 : 2009-01-06 , 21:20
由 懸壺子
內關穴 Nèi guān(PC6)
內關.jpg
〖取穴方法〗該穴位於前臂掌側,當曲澤穴與大陵穴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解剖〗在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有指淺屈肌,深層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動、靜脈,深層為前臂掌側骨間動、靜脈;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下為正中神經掌皮支,最深層為前臂掌側骨間神經。
〖主治疾病〗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嘔吐,呃逆,失眠,癲狂,癇證,鬱證,眩暈,中風,偏癱,哮喘,偏頭痛,熱病,產後血暈,肘臂攣痛。
〖人體穴位配伍〗 配公孫穴治肚痛;配膈俞治胸滿支腫;配中脘穴、足三裏穴治胃脘痛、嘔吐、呃逆;配外關穴、曲池穴治上肢不遂、手振顫。配患側懸厘穴治偏頭痛;配建裏穴除胸悶。
〖刺灸法〗直刺0.5-1寸;可灸。
〖附注〗心包經絡穴,八脈交會穴-通陰維脈。
內關穴 手厥陰陰維之會。
〖別名〗陰維穴。
〖穴義〗心包經的體表經水由此注入體內。
〖名解〗
(1)內關。內,內部也。關,關卡也。內關名意指心包經的體表經水由此注入體內。本穴物質為間使穴傳來的地部經水,流至本穴後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從地之表部注入心包經的體內經脈,心包經體內經脈經水的氣化之氣無法從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體表,如被關卡阻擋一般,故而得名。
(2)陰維。陰,陰液也。維,維持也。陰維名意指本穴有維護與調節人體內外經脈陰液的作用。本穴物質為間使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其運行是從體表注入體內,當體表經水空虛之時,心包經體內經脈的高溫高濕水氣會由本穴外出體表,外出體表的高濕水氣則能生髮地部的經水,而在體表經水過乘時它則能起疏導排泄的作用,也就是本穴有維護與調節人體內外陰液的使之趨於正常的作用,故名陰維。
(3)手厥陰陰維之會。理同陰維名解。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
〖運行規律〗由體表注入體內。
〖功能作用〗疏導水濕。
〖治法〗寒則通之或補針多留或灸,熱則瀉之或水針。
Re: 内關穴(絡穴、八脈交會穴) P6 {手厥陰心包經}
發表於 : 2009-02-25 , 18:45
由 懸壺子
内關穴(絡穴、八脈交會穴) P6 {手厥陰心包經}
内關(絡穴、八脈交會穴)
【定位】腕橫紋上 2 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主治】心悸,心痛,胸痛,癲癇,失眠,肘臂痛,胃痛,嘔吐。
【刺灸法】直刺0.5-1 寸。
P6內關.jpg
圖片引用 經絡與穴道--木下晴部、代田文彥合著
Re: 内關穴(絡穴、八脈交會穴) P6 {手厥陰心包經}
發表於 : 2009-02-26 , 6:56
由 懸壺子
內關
<<取穴法<;>
從腕橫紋正中上量二寸,撓,尺二骨及兩筋之間,與外關相對取之,按之極痠脹.取穴時,令握拳
<<穴性<;>
清包絡,疏三焦,定神和胃,寬胸理氣.
<<主治<;>
中風失志,實則心暴痛,虛則心驚惕惕,面熱目昏,支滿,肘攣,久瘧不已,胸滿脹腫.
<<應用<;>
1.本穴為八法交會穴之一,通陰維脈,配公孫穴(脾經),與沖 脈交於心胸胃部,故兩穴合用?
痛療效甚佳.
2.本穴又為本經之絡穴,強心作用極強.
Re: 内關穴(絡穴、八脈交會穴) P6 {手厥陰心包經}
發表於 : 2009-02-26 , 6:56
由 懸壺子
內關
仰掌,於腕橫紋上2寸,當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取穴 寧神鎮痛,疏肝和中 心痛、心悸、不寐、癲狂、癇證、胃痛、嘔吐、熱病、肘臂攣痛 絡穴,別走手太陽
Re: 内關穴(絡穴、八脈交會穴) P6 {手厥陰心包經}
發表於 : 2009-02-26 , 6:57
由 懸壺子
內關 Nèiguān
[定位] 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解剖] 在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有指淺屈肌,深層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動、靜脈,深層為前臂掌側骨間動、靜脈;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下為正中神經掌皮支,最深層為前臂掌側骨間神經。
[主治] 心痛,心悸,胸痛,胃痛,嘔吐,呃逆,失眠,癲狂,癇證,鬱證,眩暈,中風,偏癱,哮喘,偏頭痛,熱病,產後血暈,肘臂攣痛。
[配伍] 配公孫治肚痛;配膈俞治胸滿支腫;配中脘、足三裏治胃脘痛、嘔吐、呃逆;配外關、曲池治上肢不遂、手振顫。配患側懸釐治偏頭痛;配建裏除胸悶。
[刺灸法] 直刺0.5~1寸;可灸。
[附註] 心包經絡穴,八脈交會穴~通陰維脈。
![圖檔](http://herb-tw.com/download/file.php?id=4693)
Re: 内關穴(絡穴、八脈交會穴) P6 {手厥陰心包經}
發表於 : 2009-02-26 , 6:58
由 懸壺子
內關 手厥陰陰維之會。
【別名】 陰維。
【穴義】 心包經的體表經水由此注入體內。
【名解】1)內關。內,內部也。關,關卡也。內關名意指心包經的體表經水由此注入體內。本穴物質為間使穴傳來的地部經水,流至本穴後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從地之表部注入心包經的體內經脈,心包經體內經脈經水的氣化之氣無法從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體表,如被關卡阻擋一般,故名內關。
2)陰維。陰,陰液也。維,維持也。陰維名意指本穴有維護與調節人體內外經脈陰液的作用。本穴物質為間使穴傳來的地部經水,其執行是從體表注入體內,當體表經水空虛之時,心包經體內經脈的高溫高濕水氣會由本穴外出體表,外出體表的高濕水氣則能生發地部的經水,而在體表經水過乘時它則能起疏導排泄的作用,也就是本穴有維護與調節人體內外陰液的使之趨於正常的作用,故名陰維。
3)手厥陰陰維之會。理同陰維名解。
【氣血特徵】 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
【執行規律】 由體表注入體內。
【功能作用】 疏導水濕。
【治法】 寒則通之或補針多留或灸,熱則瀉之或水針。
Re: 内關穴(絡穴、八脈交會穴) P6 {手厥陰心包經}
發表於 : 2009-02-26 , 6:58
由 懸壺子
內關
掌後去腕二寸兩筋間,與外關相抵,手心主之絡,別走少陽。銅人針五分,
灸三壯。主手中風熱,失志,心痛目赤,支滿肘攣,實則心暴痛,瀉之,虛則頭強,
補之。
針灸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