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醫學之最高境界
發表於 : 2016-11-07 , 11:00
方老師決意將畢生研究之「十二經陰陽氣脈病理療法」歸類為陰陽醫學,與現代中醫做一個清楚區別,究竟學習陰陽醫學的醫者與學習現代中醫學的醫者有何不同?普通人應該很難分辨,往後將一一舉例分析。
陰陽醫學開宗明義就是陰陽有別,就大原則而言,因為陽氣順行(順時針方向),陰氣逆行(逆時針方向),故男人與女人經氣的走向天生就不同,在論病施治時當然不能一概而論。
古代有「一針二灸三毒藥」之說,照排名最直接有效的治療當屬利用人體經穴做調理,或針或灸,最後才是用藥,因為是藥三分毒(其實萬物皆同理,有一利必有一弊),一碗湯藥下肚全身都受影響,補瀉之間很難拿捏。
陰陽醫學乃源自天地陰陽之至理,總而言之,天有三陰三陽六氣,地也有三陰三陽六氣,而人生存於天地之間,氣息自然與天地相通,所以人體也有三陰三陽六氣,化為十二經掌管六臟六腑之氣血循環(血是由氣推動,故人只要沒那一口氣,生命就將終止)。
方老師常在課堂上期勉學生做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良醫,既然陰陽醫學是利用人體的三陰三陽六氣十二經做調理,就必須懂天地陰陽變化對人體造成的影響,<<黃帝內經>>從「天元紀大論」開始,有一大部份都在談四季中天氣與地氣上下交流的各種變化,六氣過與不及對萬物造成的生殺,對人而言就是直接影響臟腑功能的強弱。所以做為一個研究陰陽醫學的醫者,對四季的更迭,氣的過與不及一定要仔細觀察體會,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前的十天,早晚用心體驗來氣的變化,感受節氣交替是時未至而氣至(氣過旺),或是時至而氣未至(氣不足),若是時至氣至為平氣,對人體就不會有太大影響。
現代中醫有所謂冬病夏治,例如在冬天容易感冒咳嗽的患者,在三伏天時於後背的肺俞貼特製的膏藥,稱之為三伏貼,說是能改善體質,預防勝於治療,在冬天時就能減少感染風寒的機率,但效果因人而異。而陰陽醫學的最高境界在於「不治已病治未病」,透過精確的脈診,隨時掌握身體氣脈的變化,當天氣一轉變影響到氣脈運行不順暢,不待疾病真正形成便適時調理,或使其六氣陰陽上下相通,或五行陰陽表裡相通,陰陽調和,以平為期,只要氣脈平順,身體自能維持健康,這也是方老師過去開設「人體健康保養廠」的經營理念。
今年立冬將至,白天雖說秋老虎發威仍然高溫炎熱,但早晚已經寒氣逼人,所以今年冬氣是時未至而氣先至,屬氣過旺,冬氣屬水,水分陽水(膀胱)與陰水(腎),因為春夏屬陽,秋冬屬陰,依陰陽醫學之病理男女顛倒,對男人而言冬氣過旺則陰水(腎)旺,若平時腎水過旺者,易因旺上加旺而出現問題,若平時腎水弱者正好補其不足而平氣不病,對女人而言冬氣過旺則陽水(膀胱)旺,若平時膀胱火就旺(尿少易水腫者),易因旺上加旺而出現問題,若平時膀胱氣不足者(頻尿),正好補其不足為平氣不病。
以上推論提供給大家做參考,現代人資訊發達,常分享許多號稱能養生長壽的穴道按摩法,其實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各有不同,內經有云:過與不及皆為病,須知經穴各有其補瀉作用,舉例來說同樣有胃病的人,有的病在氣過旺,有的病在氣不足,治法各有不同,那些男女不分,陰陽不別的經穴用法,還是趁早丟掉吧!
陰陽醫學開宗明義就是陰陽有別,就大原則而言,因為陽氣順行(順時針方向),陰氣逆行(逆時針方向),故男人與女人經氣的走向天生就不同,在論病施治時當然不能一概而論。
古代有「一針二灸三毒藥」之說,照排名最直接有效的治療當屬利用人體經穴做調理,或針或灸,最後才是用藥,因為是藥三分毒(其實萬物皆同理,有一利必有一弊),一碗湯藥下肚全身都受影響,補瀉之間很難拿捏。
陰陽醫學乃源自天地陰陽之至理,總而言之,天有三陰三陽六氣,地也有三陰三陽六氣,而人生存於天地之間,氣息自然與天地相通,所以人體也有三陰三陽六氣,化為十二經掌管六臟六腑之氣血循環(血是由氣推動,故人只要沒那一口氣,生命就將終止)。
方老師常在課堂上期勉學生做一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良醫,既然陰陽醫學是利用人體的三陰三陽六氣十二經做調理,就必須懂天地陰陽變化對人體造成的影響,<<黃帝內經>>從「天元紀大論」開始,有一大部份都在談四季中天氣與地氣上下交流的各種變化,六氣過與不及對萬物造成的生殺,對人而言就是直接影響臟腑功能的強弱。所以做為一個研究陰陽醫學的醫者,對四季的更迭,氣的過與不及一定要仔細觀察體會,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前的十天,早晚用心體驗來氣的變化,感受節氣交替是時未至而氣至(氣過旺),或是時至而氣未至(氣不足),若是時至氣至為平氣,對人體就不會有太大影響。
現代中醫有所謂冬病夏治,例如在冬天容易感冒咳嗽的患者,在三伏天時於後背的肺俞貼特製的膏藥,稱之為三伏貼,說是能改善體質,預防勝於治療,在冬天時就能減少感染風寒的機率,但效果因人而異。而陰陽醫學的最高境界在於「不治已病治未病」,透過精確的脈診,隨時掌握身體氣脈的變化,當天氣一轉變影響到氣脈運行不順暢,不待疾病真正形成便適時調理,或使其六氣陰陽上下相通,或五行陰陽表裡相通,陰陽調和,以平為期,只要氣脈平順,身體自能維持健康,這也是方老師過去開設「人體健康保養廠」的經營理念。
今年立冬將至,白天雖說秋老虎發威仍然高溫炎熱,但早晚已經寒氣逼人,所以今年冬氣是時未至而氣先至,屬氣過旺,冬氣屬水,水分陽水(膀胱)與陰水(腎),因為春夏屬陽,秋冬屬陰,依陰陽醫學之病理男女顛倒,對男人而言冬氣過旺則陰水(腎)旺,若平時腎水過旺者,易因旺上加旺而出現問題,若平時腎水弱者正好補其不足而平氣不病,對女人而言冬氣過旺則陽水(膀胱)旺,若平時膀胱火就旺(尿少易水腫者),易因旺上加旺而出現問題,若平時膀胱氣不足者(頻尿),正好補其不足為平氣不病。
以上推論提供給大家做參考,現代人資訊發達,常分享許多號稱能養生長壽的穴道按摩法,其實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各有不同,內經有云:過與不及皆為病,須知經穴各有其補瀉作用,舉例來說同樣有胃病的人,有的病在氣過旺,有的病在氣不足,治法各有不同,那些男女不分,陰陽不別的經穴用法,還是趁早丟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