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第九講
發表於 : 2018-05-02 , 9:04
《菩提道次第廣論.四家合註》第九講
https://lrannotations.org/lectures/91-02009
真如老師講授
皈敬頌 4
在上課之前,我們還是要觀察一下自己的動機,就是我們為什麼來學習佛法? [00′10″]
今天早晨看溫哥華的遠山非常地美,山頂上是雪峰,山腰間有雲霧,山腳下有民宅,所以看出去非常像一幅風景畫,非常地美。在看著這一切美景的時候就在思考,這個景色太吉祥了、太美好了,但就是在這樣的景色之中,生老病死的故事卻從沒有停止地在輪迴中上演。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是如此地寶貴,得到人身的時刻是如此地絢爛,可是它消逝的時候卻也如此地無情和迅速,就像寂天菩薩說的:「暇滿人身極難得。」既然得到了這樣的人身,一定要去成辦生命最大的理想,要它得到最深的意義,去實踐更深的意義。雖然它亮麗得如同天空的閃電,也消逝得如同閃電那樣,但是我們依然要用這短暫易逝卻又美好像摩尼寶一樣的人身,取得人生最大的勝利。那麼就要去思考從生到死之間,用我們這麼寶貴的生命去追求宇宙怎樣的真理,才算這一生沒有白活過?就是用怎樣的身心去追求佛道? [02′13″]
所以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開示了共下、共中、不共上士的幾種發心。在《廣論》的〈聽聞勝利〉裡有勸發大家,當我們去聽聞佛法,尤其是聽《廣論》,儘量都要策發自己的心變成大乘發心。因為考慮到自己在生死輪轉中的種種不自在、種種不圓滿,尤其是生老病死的痛苦,沒有人可以逃得過。面對這樣的痛苦,我們佯裝看不見,或者因為無力解決、沒辦法可想,所以只好不想,這都是一種態度。但是佛陀不是用這種態度面對的,他認真地面對了生死的問題,也解決了生死的問題;他不僅自己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非常有心幫忙我們所有有這種問題的生命來解決,他有大悲心。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佛陀實踐過了,也完成了。所以千佛出世都是在我們面前展示菩提道,就是一個有情如何離開痛苦,達到生命最究竟圓滿的快樂。 [03′37″]
對於我們來說,怎樣去取得人生的大義?一定要聽聞正法。那聽聞正法就要有一個正確的發心。所以思及自己及所有的如母有情,從無始劫來到現在都在生死輪轉中受種種的痛苦。但如果這一生沒有出離、沒有去證得空性,或者這一生結束了沒有求生淨土、徹底地超脫輪迴,我們還要在這個輪轉中。因為思及自己和他人的痛苦,這個問題一定要解決。那麼怎麼樣解決呢?佛陀能最圓滿地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我們一定要發心去成佛。成佛為了什麼?為了救所有所有像母親般的有情,沉溺在苦海裡的這種苦狀,所以我要去成佛。要以這樣的一個動機來聽聞佛法。 [04′57″]
所有的善知識們都教誡我們,這樣端正自己的動機之後,比如說我們聽聞佛法的善業以後會成熟為一個善果,由什麼意樂牽引,它將成就多大的果報。所以之前動機的策動都是極為必要,也是不容許忽略的。尤其是學得越久的同學,應該策動得越熟練,不應該忽略它。 [05′21″]
那你們都知道今天要講什麼嗎?(《四家合註》。)現在好像我走到任何地方大家都想聽《四家合註》,就變成說《四家合註》連講了。前邊網上發那兩講你們聽了嗎?(聽了。)會堅持聽下去嗎?(會。)你們要堅持聽下去,我就會堅持講下去。所以今天應該講到第幾個偈頌了?〈皈敬頌〉的第二個偈頌。大家會不會背?別緊張!有些人馬上說:「噢!」今天不是考試。會背的同學就大聲背出來聽聽,我們一起來!「是無等師最勝子,荷佛一切事業擔,現化遊戲無量土,禮阿逸多及妙音。」不錯! [06′43″]
還是給大家看一下,這是我們將來要印的那個《四家合註》,現在只有我一本,你們還沒有,因為還在校勘中。這本書大概明年五月之後,就是能夠印出來了,按照原訂計畫,所以大家好好地期待。五月之後,我想我們全世界廣論班的同學都會有人手一冊,到時候在聽的時候就可以看書了。所以你們這樣聽的時光,不會有太長,安忍一下沒有書的日子。 [07′13″]
像一開始我們寺院的法師們去學習五大論的過程,其實有好幾次,就是已經去上課了,還不知道要學哪本書,通常都是上課的格西來的時候說這本書、這本書,怎麼樣怎麼樣,然後我們這邊現去印,這邊現發,然後再現學,一開始是這樣的,準備不齊全。 [07′36″]
《四家合註》也是鳳山寺的法師們翻譯出來的,以後可能我會專門有一講,講一下鳳山寺法師們的翻譯的歷程,大家可以隨喜一下,也是非常不容易。我們譯經的法師們是走到哪裡,翻譯到哪裡,所以有的時候是在飛機上翻譯,有的時候是在機場上翻譯,總之就是有時間就要看。因為大家這次翻譯最要求的應該就是要準確,因為這是典籍,大家聽了之後要照著修行的,最好一字不要錯。大家聽完前面,我就不用介紹這四家了。接著綠色的字,是語王大師的一段註釋,在第二個偈頌之前。 [08′28″]
語其次,此論所示深廣二道中,前者由文殊傳與龍樹,後者由慈氏傳與無著,後者又由文殊傳與寂天。覺窩大師圓具此三,順此等義,而以三偈依次讚歎,另外一頌頂禮此外餘諸上師。此中初科、讚歎慈氏妙音者:是無妙匹等妙讚如白蓮,修正所化相續故為導師,妙由其語教所出生最勝子,荷佛一切妙隨應調化十二事業擔,現化妙種種情器遊戲無量土,禮〔妙戰勝四魔,故名阿逸多。〕紹勝尊及妙至尊妙音。 (請參見《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第一冊第77頁)
語王大師寫道:「其次,此論所示深廣二道中,前者由文殊傳與龍樹,後者由慈氏傳與無著,後者又由文殊傳與寂天。覺窩大師圓具此三,順此等義,而以三偈依次讚歎,另外一頌頂禮此外餘諸上師。此中初科、讚歎慈氏妙音者。」這一段很簡單,說「其次,此論所示的深廣二道」,此論是指《菩提道次第廣論》;所開示的深廣二道,是指深見派和廣行派二大車軌。因為《廣論》含攝這兩道,所以宗喀巴大師先頂禮其中的傳承祖師。 [09′52″]
那麼深見派和廣大行兩道的傳承是怎樣的呢?「前者」,就是這兩者之中的甚深道,也就是深見派的傳承。這個傳承是由誰傳給誰的?一開始是從哪傳來的?釋迦佛。佛陀傳與文殊,文殊傳給龍樹菩薩。那麼「後者」是哪一派的?廣行派的。廣行派的傳承也是從佛輾轉傳來,傳給了慈氏,然後再傳給了無著。所以最主要的傳承是深見派、廣行派兩種,另外之後還有一派是文殊傳與寂天菩薩的,這是偉大行派的傳承。所以以上本論共有三種傳承。 [10′52″]
那麼這三種傳承,大家可以想一下深見派、廣行派、偉大行派到底是怎樣的?所謂的深見派,比如說特別著重開示甚深中觀正見的這個派別就是深見派;特別著重開示七因果教授的派別歸類為廣行派;然後特別著重開示自他相換教授的這個派別就是偉大行派。這裡邊說能修自他換的都要搭配著空性來修,所以很殊勝。雖然三派各有所重,但是每一派都會開示完整的修道次第,並不是說深見派只講空性,不講出離心和菩提心;同理可證,其他派都是一樣的,它有完整的修道次第,而《廣論》圓具這三派的傳承。 [12′04″]
下面說「覺窩大師圓具此三」是什麼意思啊?這三派的傳承傳到阿底峽尊者,就都在他的身心中,圓滿具足三派傳承。因為匯集了三個傳承,所以「順此等義」,依次宣說了三個禮敬讚歎的偈頌。另外有一個偈頌頂禮此外其餘的上師們——除了上述的祖師外,又有一個偈頌來敬禮宗喀巴大師的上師。 [12′40″]
那麼接下來就是其中初科,讚歎了慈氏和妙音,就是彌勒菩薩和文殊菩薩。這裡是一起讚歎慈氏、妙音兩位菩薩,說:「是無等師最勝子,荷佛一切事業擔,現化遊戲無量土,禮阿逸多及妙音。」所謂的「無等」就是沒有什麼可以匹敵的。那麼怎樣的一種無等,在前面說過一切佛陀都稱讚釋迦佛如白蓮花一般。「是無等師」這個「師」字,什麼叫師呢?這裡邊說「修正所化相續」,此時此刻誰是所化?我們。我們是誰的所化?是這幾派傳承祖師的所化,是佛陀的所化機。因為能夠修正所化的相續,「修正」就是指能夠滅除所化相續的一切煩惱,所以稱為導師。能開示這種淨化所化心續中煩惱的方法的佛陀,就是我們的導師,所以稱他為「無等師」。 [14′43″]
我先把這個簡單地順一下,然後再把其中幾個點挑出來給大家講一下。「是無等師」後面跟著「最勝子」,就談到「子」,這個「子」是怎麼出生的?是從佛陀的語教中出生的,這是在解釋慈氏和文殊兩位佛子,是從佛陀的語教中出生的弟子,並不是像一般世間那樣的父子。那麼「荷佛一切事業擔」的佛事業,就是指薄伽梵隨機調化的十二事業,將所有的擔子圓滿地擔荷起來的,就是慈氏和文殊兩位大菩薩。 [15′36″]
他們是怎麼樣擔負起來的?「現化種種情器,遊戲無量土」。大家都知道「器」世界就是石頭啊、山、樹木等;「情」就是指能夠屈伸俯仰的這些各種有情。那麼菩薩變化成為種種情器,不知道聽到這兒你們會不會有疑問?菩薩變化成有情還可以想像,菩薩怎麼會可以變化成器世界?器世界就是石頭、島嶼、桌子......,可以這樣理解吧?菩薩為什麼可以變成這樣?大家想想在《入行論》裡有沒有這樣的偈頌?有吧!「欲島化為島,欲燈化為燈」,寂天菩薩就有這樣的偈頌。眾生需要島嶼的時候他就化成一個島嶼,眾生想要明燈的時候就化成一盞明燈,所以佛菩薩是有這樣的心願的。但是他化成的明燈或者島嶼裡邊也分兩種,有的是有心識在裡邊,有的是沒有心識。但是所作這一切變化,都是為了利樂有情。 [16′44″]
所以他現化遊戲無量的佛土成辦有情的義利,戰勝了四魔,這個四魔就是煩惱魔、五蘊魔、死魔,還有天子魔。因為消滅了自己相續中的一切四魔,所以稱為勝者阿逸多,就是彌勒,又稱他為「紹勝尊」。這個紹勝尊就是指薄伽梵、佛陀的繼位者,彌勒菩薩,下一位佛。所以如同往昔導師世尊成為兜率天的主尊那樣,這裡邊禮敬紹勝尊——勝者彌勒菩薩,以及至尊妙音。這個偈頌就是禮讚深見、廣行傳承的主尊——彌勒菩薩和文殊菩薩兩尊菩薩。 [17′28″]
這裡我再往深解釋一些。在聽嗎?會不習慣嗎?你們費了好多力氣到這聽法不要一邊聽一邊走神,或者說,聽說有些同學晚上沒睡著,老師來了開始上課突然:「噢,好累。」把睡眠的時間向後移動一下就可以,移動一個多小時就可以了。撐住,現在先不要睡。撐住!讚頌班的拿出剛才唱讚頌的激情來聽,不要睡著! [18′07″]
這個偈頌裡也是在說,敬禮阿逸多不敗尊,是皈敬戰勝四魔的至尊彌勒,以及文殊。 [18′19″]
而所謂的「無等師」,是指戰勝了經教中所說的六師外道,以及他處所說的十八外道師都是不能匹敵的,所以叫「無等師」。另外還有他自己能自主宣說緣起,故為「無比說者」;又從「觀見無上、宣說無上」,說在任何方面都是不相違的。我先解釋一下,這一段是仁波切講的。 [19′01″]
自己宣說緣起會稱為無比說者,是指只有佛陀能夠自主宣說緣起,菩薩則必須依靠佛的加持力才能夠宣說。這個在貢唐大師的《現觀第一品箋註》中,有引證月稱論師的《六十正理論釋》中說:「佛以外的人無法自主地宣說緣起,唯有佛才能自主地宣說緣起,因為其他人沒有宣說緣起的能力。聲聞、緣覺以及菩薩,也都是依循著佛的開示才能夠宣說緣起。」所以他是自主宣說緣起,而說是「無比說者」。那麼「觀見無上」這個怎麼解釋呢?在宗大師寫的《緣起讚》裡邊有說:「由見宣說何等法,智者宣說成無上。」「觀見無上」是指究竟地證得緣起性空,「宣說無上」是指圓滿地宣說緣起性空,所以才說他觀見無上、宣說無上。這幾點都是對「無等」的解釋——是無等師。 [20′55″]
那麼下面再就「師」的部分再解釋深一點,所謂的大師,剛才在《四家合註》的註疏上,是從改變所化機相續的角度來講的,說能淨化煩惱。而遍智妙音笑大師說:「如實開示一切諸法,故名大師。」即如《集量論》中所說:「成量誓利生,大師善逝依。」又如《釋量論》中說:「了知取捨處,彼性方便俱,彼即是量性,非了知一切。」《俱舍論》中也說:「敬禮如是如理師」等。我現在來解釋一下。 [21′36″]
在陳那菩薩所著的《集量論》中,第一個是:「成量誓利生,大師善逝依。」這裡邊的「量」就是指正量士夫,佛陀對於所要求的目的無有欺誑,所以稱為「量」。那麼這個怎麼解釋?比如說佛陀對所求的目的沒有欺誑,一定能像他所求的目的那樣去實現,所以稱為「量」。想一想:我們想要的目的,和我們為了這個目的努力之後得到的結果,有的時候是不是反的?有欺誑對吧?費了好大的力氣想要透過這件事的努力,達到如最初我們設想的目的那樣,可是走到那個目的一看,原來跟我想的是反的!就是欲樂卻苦更增,變成這樣,所以就成為欺誑。但是佛陀所有要達到的目的都不是欺誑的,都如他所要求的那樣實現他的目的,所以稱為「量」。那麼成量的「成」字是指什麼?在聽嗎?注意聽喔。是指透過意樂圓滿還有加行圓滿所出生的這個佛果。佛果並非是無因生、自然出生的,或者是不順因生的,他是透過意樂的圓滿和加行的圓滿,千生萬劫努力地修習所成就的佛果,是這個「成」字。 [23′26″]
「誓利生」,是指意樂圓滿。大家想一想,什麼叫意樂圓滿?比如說學《廣論》怎樣的意樂叫圓滿?對了,有些同學答對了。菩薩想要利益一切有情的大悲心就是意樂圓滿。所以拜託大家在上廣論課的時候要用這樣的心去上,這樣一節課收穫的就太多了! [23′49″]
「大師善逝依」的「大師」就是指加行圓滿,菩薩為所化機開示四諦,四諦在《廣論》有解釋。「善逝」就是指佛的自利圓滿。注意!這是《釋量論》的解釋,我們聽起來可能有點會覺得怎麼是這種解釋?以後我們的五大論學制你們也會學到,就去學一學《釋量論》看有多難學。這裡「善逝」就指佛的自利圓滿;「依」就是指佛的他利圓滿,所以菩薩透過修行意樂圓滿、加行圓滿,而出生果位的自利圓滿和他利圓滿,成就正量士夫的果位。《集量論》中陳那菩薩到底是在闡述什麼道理?這兩句話開示了菩薩從發心直至成佛的這樣一個次第,所以稱「大師」是有這樣的一個內涵。 [25′11″]
接下來是《釋量論》:「了知取捨處,彼性方便俱,彼既是量性,非了知一切。」我來解釋吧!這裡邊說「了知取捨處」的「取」是指什麼呢?是指應取證的滅諦。那麼「捨」呢?想想我們要捨什麼,在四諦裡要捨什麼?要棄捨的是苦諦。「方便」就是指獲得滅諦的方便,什麼諦?對了,道諦。注意聽喔,注意聽!那麼棄捨出生苦諦的原因,是什麼?沒錯,是集諦。所以了知四諦流轉、還滅次第的人就是正量士夫。我再說一遍,了知四諦流轉、還滅這個次第的人就是正量士夫。他對「正量士夫」有一個定義。注意!他前面列舉了這樣的才是正量士夫,而那樣的不是——不是了知一切法,所以後面說「非了知一切」,而是要了知這個就算正量士夫了。那麼非了知一切法是指什麼呢?譬如烏鴉身上有多少毛,大象身上有多少毛,或者天空有多少雲,溫哥華地區的樹上有多少葉子,還有這世上到底有多少蟲子?不是了知這些才是正量士夫,而是了解真正跟離苦得樂有關係的,剛才下那個定義,這才是正量士夫。這是對無等師的「師」的定義。 [27′22″]
《俱舍論》就說:「敬禮如是如理師。」大家可以看到,在諸大論裡面,都對一個菩薩怎樣成就佛果、沿著正確的道次第去修行有明確的指示。所以對我們這些修行者來說,如果能依照佛語,再依照佛菩薩的論典來淨化自己的煩惱,那真的是前途一片光明。雖然有的時候我們被煩惱欺負得落花流水,但是當我們想反擊的時候,也是有法可依的,而且我們前邊就有先輩聖者走過的路,所以這條戰勝煩惱的路並不是孤單的。所以大家要打起精神來,一定要像前輩祖師那樣,把我們心續的煩惱徹底地淨化掉。 [28′36″]
接下來,「是無等師最勝子」的「子」。在月稱菩薩所著《入中論頌》及《釋》中所說,是從如來的語出生所以稱為子,這是一種說法。還有就是從勝義發心之門,紹繼佛陀而成為子,這是勝義發心。還有一種,《入行論》裡邊所說的「今得成佛子」,是由佛陀不共的世俗菩提心之門執持這個種姓,所以也叫子。這是幾種了?對,三種了。也有說成辦一切佛陀的事業,所以安立為子,就像八大佛子等等,這也是一種方式。所以就任何角度而言,都是可以這樣安立的。 [29′46″]
大家都知道《土觀宗派源流》這本著作吧?這裡邊提到「土觀倉」,「倉」據說是安多地區對於祖師大德的一個尊稱。土觀倉說:「二長子雖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可是在『是無等師』這個偈頌裡,主要皈敬的是這兩個長子荷擔佛陀事業,而化現在無數佛剎教化眾生。」那麼為什麼要這樣去皈敬呢?目標就是為了讓我們了解,一旦獲得了上一次講的第一個偈子——佛陀的身語意的功德,則能於無數佛土行有情利益。這是一種解釋。 [30′52″]
有在聽嗎?你們會覺得很難嗎?有點難?那我是不是不要講這麼深?可以後面不用這麼講,可以講得很......,但是我問過很多人說:「這一遍要講深一點嗎?」問過一些廣論班的大班長,他們都要聽深的,這樣聽起來會不會吃力?有一點,所以你們重覆地聽,聽幾遍就不深了。一開始我還擔心說,我要講這麼深,你們會不會都嚇跑了,都不聽了?本來一開始學《廣論》,覺得《廣論》就夠嚇人了,這麼厚都不知道在寫什麼,哇!再講一個解釋,以為說有了這個解釋,「哇!這下可以很輕鬆了,一聽解釋比原文還難,老師你要我們怎麼學?」你們不要這樣!你們認真聽,我講完這個給你們講故事。(好。)真的真的,我講故事給你們聽,而跟這節章絕對有關係的故事。 [32′02″]
還有一種將第一個偈子和第二個偈子結合起來的一種講法,也是他講的。說前偈是為令了知自利斷證圓滿,後偈是為令了知他利事業圓滿,所以二利圓滿。如果這兩個偈子聯合起來解釋的話,第一偈開示佛的身語意的功德,就是自利圓滿;第二偈可以從兩個角度來開示佛的利他事業的圓滿:第一,文殊、彌勒就是佛的化身,所以文殊、彌勒菩薩所做的利他的事業,就是佛所做的利他事業。這是就文殊、彌勒菩薩是佛的角度而言的。那會想:文殊菩薩、彌勒菩薩怎麼會是佛?因為經典上有說在無量劫前他們已經成佛了,是就這樣一個角度。第二點,文殊、彌勒菩薩之所以能夠成就這樣的功德,大家想一想從哪來的?佛陀教化的。所以正是因為佛的教導,所以文殊、彌勒菩薩才能夠成就這樣的功德。這一點是就文殊菩薩、彌勒菩薩是菩薩的角度來闡釋的。剛才是把這兩個偈放在一起解釋。 [33′30″]
在解釋「是無等師」的時候,說是指經教中所說的六師外道,以及他處所宣說的十八外道師所不能匹敵的。這有一個故事很有名,就是佛陀降伏六個外道師的故事。 [33′53″]
但是有幾個版本:一個是馬鳴菩薩的《菩薩本生鬘》的第二卷;還有《賢愚因緣經》的第二卷〈降六師品〉;另一個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就是律部的〈第六門第四子攝頌之餘‧佛現大神通事〉;最後一個,是永津班智達所著的《菩提道次第師師相承傳》裡邊,教主釋迦牟尼佛的歷史。有幾種不同的版本,稍有出入。我今天所講的這個佛降伏六個外道師的故事,是選用律部的,義淨大師所翻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的第二十六。 [34′42″]
這是一個非常美妙的故事,現在我們就回到兩千五百多年前: [34′50″]
當時釋迦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竹林園中,國王、大臣、婆羅門——就是當時的貴族,還有長者、居士,乃至城中、聚落中所有的人民、大商主,都對佛陀無比地恭敬尊重,常常都去供佛。因此導師世尊還有比丘眾就得到了很多供品,像衣服、飲食、臥具還有醫藥等等,平時所需的這些物品可以說非常地豐富。這個時候有六個外道師,也是跟佛陀住在一個城裡,但是就不一樣了,他們不被王臣、婆羅門等尊重,自然也沒有得到飲食等等那麼多的供養。當時這種狀況令他們內心熱惱,什麼都得不到,恭敬都獻給佛陀了,心裡應該是很嫉妒。 [36′16″]
當時魔王波旬是專門與佛陀作對的,他看到了如此這般的場景,就想:「我從早到晚絞盡腦汁地要損害佛陀,可是總是找不到機會,現在正好有六個外道師想要琢磨做一點什麼的時候,我的機會來了,可以藉助這六個外道師去惱亂佛陀。」 [36′49″]
當時六師之中有一個叫晡刺拏的外道師,他自己明明沒有證得一切智智,但是卻覺得已經證得一切智智了,所以心裡非常地驕慢。他們恰巧是跟佛陀世尊一起住在王舍城,這個時候魔王波旬便開始動了腦筋,想辦法來做點事情。所以他就化現成晡刺拏的身形,然後前往另一個外道師末羯利瞿舍梨子的住處,就到那兒去了。注意喔!這是魔王波旬化現的。結果他到了另一個外道師那兒,在他面前示現種種神變,就變戲法了,比如說身出水火、降雨、打雷、閃電等等。當時末羯利瞿舍梨子根本不知道這是魔王的化現,還以為他是那六師之中的晡刺拏,便問道:「晡刺拏!你真的成就了這麼稀有的功德了嗎?」然後這個魔王化現的晡刺拏就說:「是啊!我真的證達這樣的功德了。」 [38′28″]
然後,魔王又前往叫珊逝移陛刺知子的住處,又是一個外道師;隨後又前往了阿市多雞舍甘跋羅的住處,然後再前往脚拘陀迦多演那的住處,最後又前往一個叫昵揭爛陀慎若低子的住處,都在他們面前表演神變,身出水火、降雨、降雷電。變成晡刺拏的身形,像演戲一樣演完一圈之後,魔王波旬又變成了第二個叫末羯利瞿舍梨子的樣子,然後又前往五個外道師面前,現種種神變,身出水火、降雨雷電等等。看到他的神變之後,他們都說:「末羯利瞿舍梨子,你真的成就了這麼奇特的功德了嗎?」這個化現的末羯利瞿舍梨子就說:「真的啊!我真的已經證達這樣的功德了。」聽到這兒你們可以想想,這個魔王要他們幹什麼?這裡面是有心機的,而且很重的心機,看看這六個人會不會上套。 [39′49″]
變完了末羯利瞿舍梨子的身形,演完一圈把戲之後,魔王波旬又變成第三個珊逝移陛刺知子的身形,又前往五個面前,像前面演了一番。然後接著又變成阿市多雞舍甘跋羅的身形,像前面又弄了一回這樣一模一樣的把戲。接著又變成了脚拘陀迦多演那的身形;再變成了昵揭爛陀慎若低子的身形,這是另一個,都是在其他的外道師面前化現神變,身出水火、降雨雷電。他們都問說:「啊!你真的成就了這樣殊勝的功德了嗎?」然後魔王化現的那個都說:「我真的證達了、證達了!」 [40′33″]
大家想想,這其中是要做什麼?下文就揭示了。大家看到對方都有這般神力,心裡都暗暗地想到:「看來現在只有我一個人沒有這樣的威德,但是沒關係,其他的外道師都已經有大威神力了。」知道吧?魔王把他們全都騙了一圈,所以壯膽了嘛!「我們六個,我沒有,你有啊!」每個人都是這樣想的,所以這個六師外道膽子就越來越大了,然後就選了一個時間,到一個唱誦堂一起聚會討論。 [41′16″]
討論什麼呢?說:「想當年啊,我們都被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商主等共同敬重和供養,得到很多供具,像衣服、飲食、醫藥等等,現在已不復昔日了,別說豐厚的供養,我們現在連衣食都要斷絕了。但是沙門喬答摩(佛陀),卻得到了王及臣民的恭敬供養,供品豐富到人人都知曉的地步了。我們應該要用神通法力,召喚沙門喬答摩來跟我們比試上人法。」好像比武一樣,他要比一比。「如果喬答摩現一種神變,我們就要現兩種神變;他要是現兩種神變,我們就要現四種神變;他要是現四種神變,我們就現八種神變;要是他能現八種神變,我們就現十六種神變;他要真現了十六種神變,我們就現三十二種神變。只要喬答摩顯現上人法,我們就一定超出他兩倍、三倍等等的,一定要超勝他。」 「雄心壯志」不是一般——括號的、帶點的! [42′31″]
他們討論完了之後,就得接著想辦法,因為要請佛陀出來比試上人法,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請到的。所以六師外道就到了一個國王的面前,叫影勝王,然後跟國王說:「大王啊!你要知道,我們可是具有大神通、大智慧的。沙門喬答摩他只是自己說有大神通、大智慧,希望國王能夠允許我們這些有智慧的人,跟喬答摩來一個較量神變上人之法。要是那個喬答摩沙門現一種神變的話,我們就會現出兩、三倍的神通,甚至如果我們在路途上碰見他,都可以跟他在半路上一比高下。」當時影勝王可能就看了看他們,對他們說:「諸位啊!你們雖然是活人,但是卻跟死屍沒什麼兩樣,你們憑什麼能召喚如來過來跟你們較量上人法啊?」六師外道突然間聽到了國王說這句話,不知道該說什麼了,想了想也無言以對,所以就辭謝退走了,不敢再講。 [43′59″]
後來影勝王為了禮敬佛陀,就出城前往佛陀的住所。他走到半路的時候,六師外道看到影勝王了,然後:哇!又追過來,把前面的話說了一遍,希望國王能夠主持這個較量神變的大會。然後國王又說了:「你們兩度來找我說這件事,但這個局面早已挽不回來了,要是你們再提這碼事,我就把你們驅擯出國界。」六師一聽,啊!沒戲,只好趕快溜走,敬禮默默退下,因為國王開始震怒了。 [44′50″]
回到住處一籌莫展,但是怎能夠放棄心中的那個想法啊!所以他們就又開會了,開始討論說:「仁者們,你們要知道啊!國王對於沙門(佛陀)深生淨信,我看我們對這個國王已經沒什麼期待了,但是聽說有個憍閃毘勝光大王,他性情比較平和,而且也不偏袒誰,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如果喬答摩去了勝光大王那個都城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可以去請那個大王,然後叫他來主持這個比較法力的大會?」這樣想一想之後,他們就在等待時機。 [45′54″]
等待、等待著,果然後來世尊就隨緣出了王舍城,前往室羅伐,漸次就到了勝光大王所提供的園林精舍,真的就到了六師想要去找那個國王的地方。所以六師外道一聽說這個消息,馬上就到了,剛休息一下就趕快去拜見勝光王,然後為國王做了祝願,表現得如此這般。然後又告訴國王說:「大王,你得知道(花言巧語又開始了),我們可是具有大神通、大智慧的人,沙門喬答摩自己也說有大智慧、大神通,希望國王能聽聽我們這些有智慧的人,大家可以來較量神變上人之法。要是那位沙門現一種神變,我們能變現出很多、很多,甚至是三十二倍的神變。」如此這般又把前面的話說一遍,就是求國王。 [47′01″]
當時勝光王就回答六師說:「要是有這麼一回事的話,仁者們且安住,我去向佛陀請示一下。」這個國王看起來果然有點溫和。於是這個國王就前往世尊的住處,頂禮雙足之後就坐在旁側,合掌恭敬請問佛陀。看起來對佛陀很恭敬,聽聽他下面說什麼話。他說:「六師外道想用神通上人之法,跟世尊您較量功德法力,唯願世尊慈悲降伏外道,慶悅人天,讓具足信心的人歡喜踴躍、不信的人滅除罪惡之源。」看來這個國王是非常具有正見的,但是他的方式就跟前一位國王完全不一樣。 [48′19″]
世尊聽了就告訴勝光王說:「大王當知!我曾對聲聞弟子們這樣說:『汝等比丘!不要在來往的沙門、婆羅門、長者、居士面前顯現自己的神變作上人法。』」就是佛陀不贊成這樣,他曾對自己的弟子這樣教化。說:「我還對諸弟子說:『汝等比丘,對於自己勝妙的善法應當掩藏,對於自己的罪惡應當率先發露。』」有沒有聽到佛陀講的這個?所以大家在修行的時候,也可以銘記佛陀的這個教誨。 [48′59″]
大家都知道以前有個故事,有比丘在寺院裡顯現神變被起單了,所以佛陀是不主張這樣的,佛陀主張沿著道次第老老實實地修行,不主張這樣。而且他還對弟子說,對自己勝妙的善法要掩藏,對自己不好的東西要發露。但是勝光王還是再三地勸請世尊,世尊也再三地如此回答,後來佛就告訴大王說,佛陀有五件事是一定要做的,哪五件事?第一、未曾發心的有情,要讓他發起無上的大菩提心;第二、要為久已深植善根的法王、太子灌頂授記;第三、要讓父母親見真諦;第四、要在室羅伐現大神通;第五、要讓受佛度化的眾生都得到度脫。 [49′40″]
所以這個時候,在經典裡邊寫到「世尊心作是念」,佛陀在想:「古時的諸佛都在何處現大神通?」有一天我們成佛的時候希望也能這樣想,看佛陀的想法都是這樣的,好美妙!佛陀見到古昔諸佛都是在室羅伐城現大神通的,於是又想:「何時大眾才會集會?」他就看了一下,七日之後可以雲集。佛知道了這一切之後就告訴勝光王,說:「國王,今天就請先回去吧!觀察好機緣之後我自然會通知你,如你所請求的那樣去做。」國王一聽,這不是答應了嗎?再三請求答應了。然後立刻就問:「那要在什麼時候?」就像我們說開五大論,馬上說:「什麼時候學?」就這樣很急切。佛說:「七天後。」所以國王就很歡喜,禮拜佛足後奉辭而去。 [50′49″]
然後大家想想,這個國王會去哪?對了!去外道那兒了,因為他是去問了對不對?他去外道的住處,就告訴外道師說:「仁者們,你們聽好了!七天之後如來會為大眾現大神通,仁者們如果要做點什麼的話就儘管隨意去做吧!」這外道師聽了之後,心應該是很讚歎國王吧,然後可能心裡也稍稍有點不安,因為開始時他們都是自己沒有、對方有,靠相互壯膽壯來的。趕快湊在一起商議說:「真的要比賽大神變了,要怎麼辦?」想想說:「那個沙門喬答摩或許會逃跑吧!或許不跑也會去找援兵吧?那我們應該做點什麼?」於是他們就說:「沙門去找援兵的話,我們也可以找幫忙的人呀!」覺得自己能力不足,要去找幫忙的人。 [51′46″]
這時候鏡頭又開始移開了,移到俱尸那城也有一個外道名叫善賢,善良的善、賢德的賢,他非常高壽,一百二十歲。當時這座城中很多的壯士,都會對善賢恭敬尊重,而且發自內心地去供養他,因為大家說他是阿羅漢——但實際上他是外道。六師外道也知道這個人,所以他們就共同商議前往善賢的住處,到那之後就問他說:「善賢尊者,您是我輩的同梵行者,跟我們是一樣的,我們想要召沙門喬答摩共同較量神力現上人法。仁者您可以幫助我們吧?」聽這善賢的回答,他說:「仁者們,你們不應該和那位沙門較量神變,因為他可是有大功德、有大勢力的人,我這麼說是有原因的。」六師外道就問他說:「有什麼原因你這麼想?」 [53′24″]
然後善賢就回答說:「我記得以前這個大沙門——佛陀還沒有出世的時候,我曾經在曼陀枳儞大池邊靜坐,早晨乞食,之後就在無熱池邊安靜地受用飲食。當時池中所有的天神都會取水來供養我。」這是佛陀還沒有出世的時候。「等到沙門喬答摩出世之後,他的首座聲聞弟子舍利弗,旁邊有位沙彌叫作准陀,拿著糞掃衣來到這個無熱池邊來洗,當時池邊的天人就都出來幫他洗,洗完之後就把衣服還給舍利弗旁邊的這位沙彌。然後天神們還把洗衣服的水用來灑在自己身上,深生恭敬。那個時候我便想:我不如他的弟子。仁者們今天想喚他們的大師來共同較量神力,實在不是什麼好事啊!」這個一百二十歲的長者這樣勸他們。 [55′02″]
他們聽了又開會了,開始商量:「這怎麼辦?沒想到他也是那個沙門的朋黨,」也是跟佛陀一夥的!「我們再去找其他人共同商量吧!」看!忠言都聽不進去,一說就覺得都是向著佛陀的,他沒有安住於正理抉擇。所以這個時候六師外道又假裝對善賢非常恭敬的樣子,可能是敬禮而退,其實心裡都在想這個。之後他們前往一個僻靜的地方又開始開會商量,會議很頻繁哦!他們商量的是什麼主題?「我們到哪去找幫手?」大戰在即!有人就說:「在某個城中有一位具五通者,可以去那兒。」五通,就只缺了漏盡通,這五通可是很厲害的!天眼通很厲害吧?神足通也很厲害,哪一通都很厲害。 [56′36″]
說:「我們去找那個具有五通的人,他一定會出手相助的。」然後又有人說:「那個人其實沒什麼能力顯現神變,但是我知道在雪山的寂靜處,茂林清池花果繁實,松風吐韻好鳥和鳴,那有五百個仙人依止而住。」寫得很美!茂密的森林有清清的水池,花果非常繁茂,然後「松風吐韻」,風吹著那個松樹好像有韻律一樣,「好鳥和鳴」,很多鳥一起好像在唱一個很美妙的旋律一樣,在那樣美好的地方有五百個仙人住著。「其中有很多人都證得五神通了,我們可以去求那五百個仙人,跟他們商量一下,看他們可不可以幫我們?」 [57′11″]
結果他們就出發了,開始趕路,去到了那五百個仙人住的美麗地方。到了之後,很顯然都是修行人,相互問訊,很恭敬的樣子。就趕快啟白這些仙人說:「仁者」還是那句話,「您們都跟我們一樣是修梵行的,」就是我們是一起的,「我們現在想喚沙門喬答摩共同較量神通上人之法,仁者能不能為我們做伴助?」仙人們都說:「這是件好事,我們也希望能共同成辦這件事。眾人在集會的時候應當會顯現很稀有的瑞相,當我們看到神變異相的時候,我們就會協力相助。」看起來答應了,五百個仙人,很龐大的叫什麼?(親友團。)有人說親友團。他們請來了這麼多幫忙的,這六師就信奉了仙人的說詞,然後返回了住處。 [58′33″]
在那之後,又發生了另一個故事。就是剛才答應主持神變的這個國王叫勝光王,記得吧?勝光王有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名叫哥羅王子。當時不曉得有沒有在政變,其他的註本裡有寫,但是這裡沒有寫,一般政變都是兄弟。有一天他就整理衣裝,很莊嚴,掛上了香鬘和瓔珞——大概是古印度的那種穿法——從國王的宮殿旁邊走過去了。然後國王的妃子在高樓上看見了哥羅,愛其美貌,就從遠遠的地方用花鬘投向這個哥羅王子。結果花朵恰巧落在王子的肩上,落在肩上的時候被王宮裡的其他人看到了。就有怨恨哥羅王子的人,馬上把這件事報告大臣了,大臣一聽馬上又把這件事報告國王,然後說:「王子哥羅對國王的妃子有私情。」這事變成這麼大! [59′58″]
國王聽了之後,可能是忿怒了,完全沒有問詳情,馬上下令大臣砍斷哥羅的手足,手腳都要砍掉。大臣承接了國王的命令,就把這個完全沒有做什麼事情的王子,硬拉到市集上,然後命令那個魁武的膾子手,把這個王子的手腳都砍斷了。這真是悲慘喔!突然間就這樣。 [1:00′42″]
當時哥羅王子的親族還有其他的眾人,看到這種突發的事情,可能都被徹底嚇到了,所以都在那兒哀嚎驚恐,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手足砍掉了,一會兒會不會死掉啊?這有性命之危啊,都急切地圍繞在他的身邊。大家可以想像那種場景。 1:01′17″]
當時有個外道從旁邊經過,王子的親人可能是跪在地上或者痛切呼嚎,就懇請這個外道說:「哥羅王子手腳都被砍斷了,你要是真有修行、有諦語力的話,趕快讓王子截斷的手足平復吧!一會兒可能就不行了。」這個外道聽了之後靜靜地看著,也不知道該怎麼辦,經典上寫:「默然以對。」因為他沒辦法,怎麼接手足啊? [1:02′04″]
這個時候正好阿難因為乞食的因緣,也經過這個地方,看到了突然發生這種事情。王子的親人趕快又跑到阿難尊者面前,又跪在那兒求說:「王子哥羅被國王截斷了手腳,聖者!能不能讓他恢復?你們不是有諦語力嗎?」阿難就回答:「你們不要著急、不要著急!請等一下,我回去啟白佛陀,然後再回來告訴你們要怎麼辦。」阿難可能是像風一樣就趕快回去了。這些人一聽說馬上就可能有點救了,想到王子如今會不會可以保存他的命啊?就用眼睛看著阿難去找佛陀了。經典裡寫阿難便疾行而返,可能像飛一樣走回去。 [1:02′56″]
到了逝多林置好了飯缽之後,馬上向世尊啟白這個突發事件。佛就告訴阿難說:「你現在就過去,讓他的親屬把王子的手和腳如舊安置,像原來那樣放好,放好之後,就唸諦實語。說:『所有眾生,無足、二足及以多足,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非想非非想,如來於中最為第一。所有諸法若有為、若無為,無染欲法最為第一。所有大眾群類聚集,然於其中佛聲聞眾最為第一。所有戒禁精勤苦節,修持梵行清淨聖戒最為第一。』注意後面的話,『此之實語若不虛妄,當令王子哥羅所截手足平復如初。』」就教了他這個。當時阿難陀聽完佛陀這麼說之後,啟白佛陀:「是的,世尊,就該這麼做。」於是頂禮佛足——看!這麼忙還頂禮佛足。就又疾馳而去,習慣嘛!「唰!」可能就跑了,你看他的習氣喔!這救命的事。 [1:04′18″]
所以隨後就前往哥羅的處所,讓他的親屬將他的手足如舊安置,那樣安好了之後,當時阿難陀就像佛說的那樣,開始說諦實語:「所有眾生,無足、二足」等,廣如上說,乃至「清淨聖戒最為第一。此之聖言無虛妄者,即可令此王子哥羅所截手足平復如故。」這麼說完之後,王子的手足立刻就長在一塊兒了。在佛經裡有很多這樣的事情。當時眾人親眼看見這樣的事情,沒有不歡喜踴躍、出大音聲讚未曾有。這時大家都說:「尊者阿難陀比外道強太多了!」他們以為是阿難救了他嘛!於是就帶著王子前往佛陀的住所,你想想他親友的那種感覺,謝恩啊!頂禮雙足立於旁側,應該是涕淚交橫吧!感謝救了他。 [1:05′11″]
然後就啟白佛陀說:「世尊大德,這位就是王子哥羅。」當時這個王子也頂禮佛足,坐在旁邊。我不知道經歷了這樣一場突發事件,那個王子是什麼心情,因為一朵花落在肩上就被砍掉了手足,然後又被接上了,不知道他是什麼表情。然後這個時候,世尊就順應他的根性、意樂給他說法。一說法,王子聞法之後證得了不還果,證聖果了,而且得到神通。你看轉瞬間這個王子命運的變化啊! [1:06′08″]
然後消息傳到了他的哥哥那兒了——砍他手足的哥哥,勝光王聽說尊者阿難為哥羅王子說諦實語讓他手足恢復了,你們猜這個國王兄長會做什麼呢?生氣啊?他挺有善根的,就跑到哥羅面前跟他說:「啊,王弟你寬恕我吧!」哥羅就回答說:「我已經寬恕你了。」看這兄弟喔!然後國王就說:「哥羅啊!你還是回王宮來吧!」哥羅回答說:「大王,我已經離欲了,現在就住在這裡侍奉如來,我不應該再回去了!」國王就說:「善哉,那就依你的想法吧!」就幫他的這個弟弟,在一座林中建造了一個修行、經行的地方,然後哥羅王子就在那裡住了下來。這中間多了一個這樣的事情,突發事件。 [1:07′09″]
接著這件事情解決完了,勝光王又來到佛陀的住所,頂禮佛足坐在旁側,就啟白佛陀說:「世尊啊!如您承諾的已經要開始比試神通了,我準備從城門到逝多林中間建造現神通舍。」應該就是一個建築,大家在那個地方開始比試。佛陀就說:「你隨意建造吧!」所以國王就下令動用力量開始建造房舍,張設了百千殊妙的幢蓋,灑了栴檀香水,而且散以無價的名花,懸諸彩幡飄搖可愛,金珠閃耀寶鐸和鳴,燒海岸香烟雲成蓋,猶如忉利天上的歡喜之園,非常吉祥美麗。為佛陀世尊打造了金銀、琉璃、還有瑪瑙種種莊嚴的獅子座,世人看到了之後無不稱奇。用國王的力量建造的。 [1:08′52″]
這個時候大家想一想,國王替世尊建造了這樣一個神變的場所,那麼外道呢?外道的徒眾們也會幫外道六師建他們表演神通的地方,所以就隨其力為六師打造了六座,並且都以外道作為侍從,他們也有很多人。隨後他們就去報告國王說:「大王當知!我們已經準備完了,可以召喚沙門喬答摩過來了。」 [1:09′27″]
國王聽了以後,就告訴他的宮人和大臣,還有所有城邑的人民,全部來到了較量神通的這個神通舍所。然後國王就告訴他的使者摩納婆說:「你去到佛陀的住處禮佛,並且為我傳話,說:『請問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氣力安不?』」《般若經》裡都這樣講,記得吧?你看那國王非常非常有禮貌,而且很敬重佛陀。然後他下面接著說:「並且啟白說:『這裡的外道都已經聚會了,願佛知時。』」願佛陀知道時間。 [1:09′55″]
這個使者摩納婆聽受了國王的命令,就前往佛所,請安之後就坐在旁側,啟白佛陀說:「世尊!勝光大王頂禮您的雙足,請問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氣力安不?」佛陀說:「願大王及你的身體無病安康。」然後摩納婆這個使者又說:「勝光大王作如是啟白:『這裡的外道都已經聚集了,願佛知時。』」佛就告訴摩納婆說:「好吧,你現在可以回去了。」 [1:10′19″]
聽到後面有故事囉!當時世尊以神通力加持這個摩納婆,讓他一下子飛起來,就像鵝王舒展兩翼上昇虛空前往神通舍——他就飛回去了。當時大眾見到摩納婆乘空而來,無不歡喜踴躍歎未曾有,說這個國王的使者去時走著去、回來飛著回來。我們現在很多人想做那個使者吧!被佛加持一下,就不用開車走十七個小時來,就飛來。國王見到這麼稀奇的神變深生淨信,就告訴外道們說:「如今大師已經示現神變,你們是不是也可以依次顯現神變了呢?」可是外道說:「大王,現在有無邊的大眾雲集,要是神變的話,誰知道是誰在神變呀?你說是沙門嗎?說不定還是我們呢!」還有人這樣想啊!他們每次遇到事情的想法都很奇怪,你們有注意嗎?真心勸他們的人,他們會覺得是跟佛一夥的,然後這時候他們又這麼想了。 [1:11′47″]
當時哥羅王子不是證果了之後有神變嗎?他就用神變力前往香醉山,從那裡取來了種種奇妙的林樹花果,還有許多可愛的鳥也都跟著他來了,唱著美妙的歌聲,在佛的神通舍的北面造了這樣一片樹林。我在想植樹太快了!我們苦心經營種樹,這個哥羅王子現在不知道發沒發菩提心?應該發菩提心了,可以幫忙我們一下,在地上多種一些樹,這樣環保可以很好,能讓所有的生命都會很好。 [1:12′32″]
所以國王又看到了這般稀有的神變,又跟外道說:「如來大師已經顯現神變了,仁者們也依次顯現神通吧!」然後外道又再度地狡辯說:「大王啊!不是剛剛說過嗎?現在既然有無邊大眾雲集,要是神變的話,誰知道是誰現的神變啊?」他們應該自己知道不是他現的,但是要這樣騙國王。這時候又有個貧人叫蘇達多長者,他居然用神通力到達了三十三天取到了如意樹,然後把它放在神通舍的南面。南面、北面都有樹了,國王見了以後更加地歡悅,就告訴外道說:「如來大師已現神變,你們也可以做點什麼了吧?」外道又無恥地說:「大眾如此之多,誰知誰勝誰負啊?是我還是沙門的,根本就認不清楚是誰做的神變!」 [1:14′04″]
當時有百千遠近國家的人民都來集會,在虛空中也有百千億諸天大眾雲集觀看神變。天宮震動,天人都下來了。然後世尊暫時出到房外,洗足後又進了房中,就開始跏趺而坐,進入了火光定。於是從世尊的門鉤孔中,現在想可能是鑰匙孔,就從孔中開始往外噴火,放大火光,結果整個神通舍都像著火了。然後外道馬上說:「大王,你看!這是沙門現的神通事。」他現在敢確定這是沙門現的神通事了。然後說:「你看!連房子也被燒了,什麼都被燒了!趕快喚那個沙門來滅火呀!」意思就是說,這什麼神通,居然都著火了。國王聽了之後嚇到了,因為真的著火了,心裡非常地憂惱,就在這兒很緊張。 [1:15′22″]
同樣地,這裡列舉了勝鬘夫人、行雨夫人、仙授故舊、給孤獨長者、毘舍佉母,更有其他對佛陀有淨信的人,都感到無比地驚愕,說:「不是現神通嗎?怎麼居然著火了。」然後誰最高興啊?外道師和他們的弟子看到大火燒起來,都感到無比地歡喜。這個火光燒遍了神通舍,燒得讓其中的塵垢都清淨無餘,越燒越大、越燒越亮,越燒越大、越燒越亮。可是在火光之中看到好像也沒燒壞什麼,之後火就自己滅掉了,發現什麼也沒燒壞,說這都是佛的神通力及天人之力。當時國王看了之後就加倍地歡喜,好像死人又甦醒過來了——看來國王是受到了重創——就趕快命令外道說:「如來大師已現神變,仁者請你們現在就現神通!」然後外道就只好低著頭無言以對。其實他們可以現一點兒的,但不知道為什麼都低著頭。 [1:16′54″]
於是世尊就以足踏上香殿。這個香殿,義淨三藏說就是印度稱佛陀住的房舍、房間的稱呼。它原來的音是「健陀俱知」,健陀就是「香」的意思,俱知就是「室」的意思,合起來就是香室、香臺、香殿。由於敬意,不能直呼其名,就像在一個國家尊重帝王的關係,不能稱呼當時帝王的名諱,就稱御階、陛下等等這些尊稱。但是現今都直接稱呼作佛堂、佛殿,這應該不符合原意。不過也代表我們的一種尊敬。 [1:17′23″]
佛的右足踏上了這個香殿,這個時候大地產生了六種震動,經典上寫「纔動、正動、極動,纔震、正震、極震」;然後變成「東踊西沒、西踊東沒、北踊南沒、南踊北沒、中踊邊沒、邊踊中沒」,看你們唸《般若經》唸得不錯。然後由於地動山搖喔,地動山搖。在聽嗎?(有。)這麼熱鬧的故事沒人睡覺吧?(沒有。)地動山搖了喔!然後,啊!搖到了雪山內的五百個仙人啦!這個時候五百個仙人看到了瑞相,他們就共同討論說:「現在跟我們一起同梵行者顯現了這樣奇妙的瑞相。」他們以為是外道顯現的,所以說:「我們應該趕快前往尋找這位同道。」說罷大家馬上起身出發,就來到了這個神變的地方。 [1:18′15″]
熱鬧囉!世尊為了饒益這五百個仙人,放出了金色的微妙光明。從世尊所在的地方,一直到五百個仙人所在的所有路上,這中間沒有一處不明朗照耀,為他的金光明朗照耀。這個時候五百個仙人遠遠地就望見世尊,「圓光妙彩如寶山王,千日澄輝莊嚴具足,三十二相照耀金軀,八十種好隨形炳飾」,看到這麼莊嚴。仙人們見到佛陀莊嚴的身相,心一下子就寧靜、安定下來。 [1:19′08″]
這種感覺這裡做了幾個譬喻,大家現在可以想一下:如果佛此時此刻突然出現,我們會是怎樣的?說「如久習禪」,就是長久地修習禪定,心裡一點塵埃都沒有的寧靜、澄淨。又好像盼了很多年想要得到一個兒子,最後終於得到了一個貴子那種心情,可能有這種經歷的可以體會得到。然後還有很窮很窮,突然得到了一筆家財,得到了寶藏,或者說中彩券了,一下子一千萬,可能比這個還多,他是比喻寶藏喔,寶藏是很多很多的。還有人特別特別想當皇帝,有一天受灌頂、登基為王了,喜悅喔!又比如有人過去所種的善根最初成熟得以見佛,就像我剛才譬喻的,在那一刻突然見到佛陀的那種心情。在義淨大師所翻的這裡做了這幾個譬喻。 [1:20′38″]
所以當時五百個仙人到佛陀面前,馬上就頂禮佛陀的雙足,然後坐在佛陀的側面。這個時候佛陀又依照他們的根性差別,順著四諦道理為他們說法。仙人們聽到佛陀說法之後,「以智金剛杵」,智慧像金剛杵一樣,摧伏了二十薩迦耶見山。學《廣論》都知道,對吧?所以他們居然得到了預流果,證果了,五百個仙人見諦,成為聖者了。 [1:21′26″]
成為聖者之後,仙人們即從座位上起來,合掌恭敬啟白世尊說:「世尊!我們希望跟隨您出家,並且受戒成為比丘,跟隨您修學梵行。」這個時候如來便說:「善來苾芻!可修梵行。」佛陀說完之後他們的什麼自然落下啦?鬚髮。不用剃刀的,佛陀只要一句話就剃度了,然後袈裟自然著身。這個時候那五百個仙人好像已經剃度過了七天似的,而且自然地就穿著袈裟,瓶、缽在手,威儀具足如百歲比丘,非常莊嚴。從此如法教授,自己策勵精進不息,摧五趣苦輪,斷諸煩惱,證阿羅漢果,連帝釋諸天都共同敬重。這五百個仙人福報大喔!本來是幫著別人來幹什麼壞事的,結果巧遇了佛陀,居然證了聖果、出了家。美妙喔,美妙! [1:22′52″]
這個時候世尊和這五百個仙人、羅漢比丘,還有比丘大眾、天龍八部,前後圍遶,一起前往神通舍這個比賽神通的場地,然後佛陀在大眾前登上了獅子座。這時又有一件事情你們大家聽一聽。有個女居士叫作神仙母,居然來到佛陀面前啟白說:「世尊,希望大師您不必煩惱憂慮,我自己就可以跟那些外道區區之輩較量神通,完全可以折服他們,讓有敬信的人天心得歡悅,讓沒有信心的人們也能因此結下因緣。」這女居士勇敢喔!佛陀就對神仙母說:「你不用擔心!你雖然有能力可以跟外道相互較量神通、摧伏他們,但是外道會因此說:『其實並不是沙門喬達摩展現神通,不過是聲聞女人現的這些神通而已。』所以你還是先安坐。」可見在佛世的時候,有一些女居士也是很用心修行的,所以提醒我們所有的女居士要努力喔!看,這個女居士都敢跟外道較量神通呢! [1:24′15″]
這個時候,不是之前有一個貧者叫蘇達多長者,有神通到哪兒去取如意樹的那個人,還有沙彌准陀、沙彌尼總髻、蓮華色比丘尼,然後還有無量的有神通者,他們都輪番地到世尊面前共同啟白要跟外道較量,說:「根本不用世尊您出場的,我們就可以了。」然而佛陀還是都那樣回答說:「啊,你們安坐......」怎樣怎樣。最後,目犍連合掌出來了,說:「世尊,您不必煩惱憂慮,我自己就可以跟那些區區外道之輩較量神通,折服他們外道徒,讓有敬信的天人們心得歡悅。」然後佛就對目連尊者說:「我知道你有能力摧伏外道,但是外道們會因此說:『其實並不是沙門喬答摩展現神變,不過是聲聞大目犍連有這種威德,能顯現神通與我為敵罷了。』所以你還是安坐。」 [1:25′11″]
於是佛陀就轉過來問勝光王說:「是誰請如來跟六師外道較量神變啊?」我不知道佛陀為什麼再問他一遍。然後勝光王馬上起立,偏袒右肩合掌向佛啟白說:「世尊,是我!祈請佛陀與六師外道較量神變,降伏外道,讓有敬信的天人們心得歡悅,令信心成倍地增長;讓沒有信心的人也結下因緣;也讓未來的沙門、婆羅門,還有人天大眾蒙受利益,長時間地獲得安樂。」看來這個勝光王是此心已決。佛陀又問了一遍,他還是要祈請佛陀。佛陀受了勝光王的祈請之後就默然而住,勝光王知道佛陀已經接受了他的祈請,於是就返回他的座位上。 [1:26′07″]
這個時候世尊進入了殊勝的三摩地,就是一種定,在獅子座上,注意!忽然隱而不現,消失了。然後忽然於東方的虛空中出現,示現行立坐臥四種威儀,在空中臥、在空中坐、在空中走、在空中立。而且入火光定放出種種光明,青、黃、赤、白、紅,然後身下出火、身上出水,身上出火、身下出水。同樣地,在東西南北方顯現上述的神變。然後佛陀顯現神變以後又把神變收攝,依舊出現在獅子座上。佛陀就對勝光王說:「這一些都是佛及聲聞眾共同都會的神通。」就是他所有弟子都會的,說:「大王,是誰請如來對外道及天人顯現無上大神變事啊?」又問一遍,勝光王馬上起來,偏袒右肩合掌又說了一遍:「是我祈請世尊,為大眾現無上大神通事降伏外道的。」然後佛又默然答應了,勝光王知道佛陀接受他的祈請,趕快回到座位上等著看接下來是什麼。 [1:27′21″]
世尊就以他自己具備上妙輪相萬(卍)字吉祥光網的手指,做出了施無畏印碰觸地面。然後世尊就想:「為何龍族們手持大如車輪、數滿千葉、以寶為莖、金剛為鬚的妙蓮花來到此處?」當佛陀一起心念的時候,由於佛陀的威德,乃至小蟲和螞蟻都會知道佛陀的心意,這經典上是這樣寫的,很不可思議!因此龍王就一下子了解了佛陀的心意,就在想:「世尊為什麼要用手接觸地面呢?」隨即馬上知道世尊要示現大神變了,我要趕快手持大如車輪、數滿千葉的花,趕快從地踊出!龍王就來了。他趕快手持大如車輪、數滿千葉、以寶為莖、金剛為鬚的妙蓮花從地踊出。這輩子還沒看過龍王從地踊出哦! [1:28′23″]
世尊見到了妙蓮花之後,就馬上在妙蓮花座上安穩而坐,然後從他的右邊及背後,也產生了無量的妙寶蓮花,形狀跟前邊的一樣,自然踊出,而且在每一個新出現的蓮花上都有化佛安住。你們可以想像一下。而每尊佛陀的蓮花右邊及背後,都有同樣的蓮花再踊出化佛安住,這樣一重一重、一重一重向上化出,一直到色究竟天,蓮花都是如此層層增長。有的化佛身出火光、有的開始降雨、有的放光、有的授記、有的還像辯論一樣在問答,有的也是示現行、立、坐、臥四種威儀。因為佛的威神之力,即使小孩都能夠看到如來的影像。 [1:29′47″]
當時世尊顯現這樣的神變以後,可以想像勝光大王以及宮女、王子、大臣、許多城池、他方的遠客,無量百千無數大眾都雲集到此,瞻仰佛的神通,目不暫捨。如果這樣的景象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絕對不眨眼睛的。同時在虛空中,有無量百千天眾觀看了佛陀的神變,絲毫也沒有其他的動作,都在看,可能很靜、很靜吧!所以恭敬供養佛陀的心情完全沒有停止,處處有鼓樂音聲、螺貝長鳴、載歌載舞。當時的飛禽走獸也都歡喜地發出快樂的音聲,馬嘶、象吼、駝叫、牛鳴,孔雀、鴛鴦都開始唱歌了。真會寫!所以人天大眾瞻仰佛陀的神變歎未曾有。這時天人就在虛空中奏響天樂,撒下了天上的優波羅花﹑拘物頭花、還有分陀利花、曼陀羅花等種種天花,並且散布天沉香、水栴檀香、種種香粉,以及供養天上的衣服和人間五色斑斕的禮服。 [1:31′08″]
如來現了神變之後,為了調伏有情就說了兩個偈頌:「汝當求出離,於佛教勤修;降伏生死軍,如象摧草舍。」就像大象把一間草房子毀滅一樣毀滅生死。「於此法律中,常為不放逸;能竭煩惱海,當盡苦邊際。」同時還有其他眾多的化佛,也宣說了下面的頌文。這個頌文大家聽一聽喔!「日光若未現,熠燿粗舒光;曦輪上太虛,爝火從斯沒。如來光未顯,外道出希奇;佛光照世間,降伏師弟子。」這一段在說,日光如果出現的時候,光明盛大,火把的光明就看不到了;如來的光沒有顯現的時候,外道好像還有點兒稀奇,可是當佛光照耀世間的時候,就降伏了外道諸師還有他們的弟子。這是蓮花上的那些化佛說的偈子。那個時候世尊就告訴比丘們說:「我示現的所有神變,你們要好好憶持,大神通事將會隱沒不現。」就是快記著,這個神通的事情快要消失了。說完這句話之後,神變全部都消失了。 [1:32′50″]
於是勝光王就告訴六師說:「大師世尊已經顯現神變了,請仁者們現在應該顯現神通了吧?」當時這個叫晡刺拏的外道,默然不敢回答,就用手肘碰觸那個末羯利瞿舍梨子:「你顯現!」知道為什麼有這個動作吧?知道。為什麼?被魔王騙了——我沒有你有啊!然後那個被捅了手肘之後,那個就捅下一個說:「欸!我沒有你有。」「我沒有你有。」都這樣一個一個、一個一個地輾轉相觸喔!一個捅一個、一個捅一個,結果六人當中沒有一個人敢出來應戰。勝光王再次下令說:「你們一定要顯現神通。」然後六師之間相互還是用手肘,結果不是捅了,就變成說:「啊,你去!」「你去!」「你去!」推托了一圈之後,全都不講話了,縮著脖子低著頭,就像進入甚深禪定一般沒辦法回答。 [1:34′17″]
這個時候有一個金剛手大藥叉主看到了這個情況,應該是個大力護法神,一般藥叉都是,何況這是個大藥叉主。看到了,心想:「這六個癡物!」愚癡的癡,就是蠢蛋。「久惱世尊」,已經觸惱世尊這麼久,「應該用一些方法讓他們知道自己的錯,不要再敢和佛作對。」而且他想:「應該想法讓他們從這裡走開。」想完之後就開始呼風喚雨,刮起猛烈的暴風、大雨、冰雹相加,很快就把六師的神通舍全部都摧塌。可以想像外道邪徒驚慌逃竄,有的懷著恐怖倉促地逃進了山洞裡,有的在樹林、草叢中躲起來,還有的跑進那個天祠的神廟裡,然後抱著肚子,很憂惱、很恐懼!而佛的神通舍完全地絲毫無損、完好如初。 [1:35′47″]
這個時候世尊見到這樣的情形,說了如是的偈頌。認真聽喔!快講完了,聽聽喔:
「眾人怖所逼,多歸依諸山,園苑及樹林,制底深叢處。
此歸依非勝,此歸依非尊,不因此歸依,能解脫眾苦。
諸有歸依佛,及歸依法僧,於四聖諦中,恒以慧觀察,
知苦知苦集,知永超眾苦,知八支聖道,趣安隱涅槃。
此歸依最勝,此歸依最尊,必因此歸依,能解脫眾苦。」 [1:36′38″]
熟悉嗎?哪裡有?《廣論》下士道的〈皈依三寶〉,第一百一十五頁,從「如經云」開始。回去可以看看一百一十五頁,就是源自於這部經:
「諸遭怖畏人,多歸依山林,及歸諸園囿,歸所供樹木。
其歸非尊勝,其歸非第一,雖依其依處,不能脫眾苦。
若是有歸依,佛法及僧伽,由知苦苦集,正超越諸苦。
八支聖道樂,當趣般涅槃,以智慧觀見,諸四聖諦理。
此歸為尊勝,此歸為第一,由歸此歸處,能解脫眾苦。」這是《廣論》的原文。 [1:37′35″]
這個時候世尊就觀察在場大眾的根性差別、不同的隨眠,而為他們說法,大眾聽完之後,有無量百千億萬的眾生得到了殊勝解,或者初果、二果、三果乃至阿羅漢果,還有發聲聞菩提心,或有發獨覺菩提心,或有發無上菩提心。與會大眾當中所有的眾生,全部都心歸向三寶。然後世尊就為大眾說法開示法教,利益大眾令生歡喜。所要成辦的義利結束後,世尊才從他神變的座位上離開。 [1:37′55″]
這個就是世尊如何降伏外道六師的故事,是義淨大師翻譯的。有點長,你們累不累,(不累。)講得太長了,會不會講太長了?(不會。)你們會不會說:「啊,老師你那麼老遠你就給我們講故事啊?」不然怎麼了解「是無等師」啊?對不對?「無等師」喔。其實這個故事我在紐約講了一次,然後有一個英廣班的同學問我,說他其實不太想學神通的事,只想做個好人。我說:「所有的神通都是從好人做起的,如果有了神通不是好人就麻煩了,會世界大亂了!」我說:「你想的絕對沒錯!」而且這種神通,修學佛法所有的善知識們都不主張一開始要去訓練的,對吧?但是我們必須了解佛陀的功德,佛陀用多少種方便去度化我們。你看他現的神通,每一個顯現都是為了利樂別人,完全沒有一點點其他的目的。 [1:39′05″]
我不知道今天聽了這個佛陀降伏外道六師的故事,大家會不會對佛陀的功德生起一種景仰,好好地對佛陀修信。以後在佛前拜佛的時候,想一想佛陀有怎樣的功德、用怎樣的慈悲不捨棄有情,在度脫我們。我相信那個外道六師,佛陀一定會利益他們、饒益他們、救拔他們。所以應該學習佛陀的大悲心,還有那種稀有的智慧。 [1:39′52″]
我最後把這個〈皈敬頌〉的白話再給大家翻譯一遍,今天課就講完了。「其次,在本論所開顯的甚深以及廣大二種道中,甚深道由至尊文殊傳與龍樹菩薩,廣大道由至尊彌勒傳與無著菩薩;廣大道另有至尊文殊傳與寂天菩薩這一系。而覺窩大師阿底峽尊者,則完整擁有這三種傳承。與這樣的師承相應,有三段偈頌依次讚歎。另外再有一首偈頌頂禮其餘的諸位善知識。其中第一偈頌,讚歎彌勒與文殊二位菩薩:無可匹敵的世尊,被諸佛讚歎如同白蓮花般的稀有,由於善於修正所化機的身心相續,所以稱為導師。從他所宣說的佛法中出生的最勝佛子,荷擔了佛陀十二種事業等一切應化事業的責任,在無量剎土之中,遊戲化現種種有情與外在的環境。敬禮如此紹勝,戰勝四魔,名為不敗的彌勒菩薩以及至尊文殊菩薩。」 [1:41′18″]
這就是〈皈敬頌〉的第二個偈頌。其實第二個偈頌還沒講完,後面還要再討論。文殊菩薩、彌勒菩薩、寂天菩薩,以及阿底峽尊者的功德,往下還要講。我期待能夠多講一些文殊、彌勒菩薩稀有的應化,讓大家了解我們的傳承祖師,了解了之後才能夠生起信心、祈求加持,心會轉變的。信心一生起之後,我們祈求佛菩薩一定會得到稀有的加持,這樣我們在菩提道次第修證的進程中,才能夠障礙遠離、順緣積聚,越來越順暢。 [1:42′28″]
對諸位有幾點叮嚀。我非常希望你們能夠好好地學習《廣論》,在廣論班裡。無論是早來、後來,還是將來要來的,都希望你們能夠和睦相處,因為大家來自不同的地方,能夠學習到佛法非常地不容易。至於《廣論》上講的,理解和不理解沒關係,只要跟著班往上走就可以,不要脫班。因為脫班之後,一個人能夠完成對整本《廣論》的學習,尤其是我們以後還要講毗缽舍那、奢摩他,還有相關系列的修行,一個人總是不好學的。如果一班同學在一起有一個相互的比對——不是嫉妒、比較,是比對——他學得很好我比一比。有的時候心情不好來到班裡一看,同學都很高興,聽、聽、聽也就好起來,大家在一起成就善業是非常美好的。而且廣論班是師父留給我們的一份大禮,所以我非常希望諸位好好地珍惜。 [1:43′30″]
所以大家好好地學,我會跟法師們常常看你們。尤其要多誦《般若經》,以後我會安排,請法師們定期來跟大家主持般若法會,誦《般若經》的功德非常非常大!傑仁波切誦《般若經》、師父也誦,我也每天誦,也希望大家能多誦《般若經》,為以後五大論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好嗎? [1:43′55″]
再一點叮嚀:回家別生氣,別生小氣。女眾別為小事生氣,差不多放過就可以了,把所有事情都搞清楚沒時間,把事情搞清楚也不是正量士夫,對不對?把苦集滅道搞清楚比較重要!所以有一些芝蔴綠豆的事非得弄明白,到底你錯、到底我錯,到底怎麼辦,誰道歉、誰道歉,這弄完天都亮了,地老天荒了。所以有些事就放過去就算了,整也整不明白,因為越討論事越多、越解釋越多,有時候因為討論事情、誰是誰非又打起來了,然後一層霜、一層霜、一層霜,大家彷彿有隔閡似的。實際上都很珍惜家人和朋友,都覺得:「實際上沒有你的陪伴,我度過此生是很孤單的。」所以好好地珍惜自己的家人,多表達自己的感恩心。 [1:44′38″]
如果上研討班參加的事業太多,忽略了對家人的照顧,怎麼辦啊?多幹活、多做家務、多承擔事情、多說好話。還有什麼?多微笑。三多,千萬記住!不要因為承擔太多事情忽略家人,覺得:「我就是要出離的,我這是對的。」因為還是要好好地照顧家人,這樣的話,他因為你的改變才能夠親近大師的教法,才有緣能夠對宗大師教法有信心,好好修行。不要生氣,注意鍛練身體,好好地和合。和合的一個方法就是師父有幾個:觀功念恩,還有代人著想;有的時候常常唱讚頌據說也會心情好,是這樣嗎?心裡很苦悶,一唱讚頌心情就突然變好了。所以我就希望你們心情好、身體好,然後學法好、樣樣都好! [1:45′31″]
記住那三多喔!多幹活,別累著。你多幹活,有的時候說點好話,別人就幫你幹了;自己幹很多活,又說不好的話,所以別人都不幹。所以學《廣論》慢慢就有智慧,多幹活、多說好話、多微笑。微笑無敵,是這樣嗎?(是!)應該沒有人微笑沒有用,我覺得微笑無敵。所以常常對好像覺得有點隔閡的家人或者朋友,多微笑一下,有的時候一笑什麼都不用解釋了,也不用說太多。好嗎?多修觀功念恩。大家好好地努力,好好地學習菩提道次第,這就是我最深切的祝願。 [1:46′18″]
你們可以回饋給我,覺得這樣講《四家合註》的方式好不好,我可以隨時改變。不知道今天的故事會不會講太長了?但是我真的想讓大家了解什麼是「無等師」,所以講得有點長。 [1:46′38″]
你們也可以寫信給我,希望《四家合註》怎樣講,你們想要聽怎樣的版。我收到很多很多同學的來信,是沒有登在網上,寫過來的,那些信讓我很感動。所以在準備每一節課的時候,我像個小學生一樣非常地認真。因為覺得這是我獻給你們的,所以我是懷著非常虔誠的心給大家講,也是懷著學習的心。如果你們發現我什麼地方講得不太對,要發信給我,及早更正比較好,謝謝。好好努力喔,要開心喔! [1:47′35″]
我仔細地看了一下,平常不開心其實也能看出來。希望我下次來的時候你會比這次更開心一些。其實我站在前面可以看到你們每個人的臉,多年來練成的這種習慣,尤其這台階還比較高。希望大家下次由於學法的緣故,獲得了更多的歡喜,多保重喔!
開示日期:2015/11/29
https://lrannotations.org/lectures/91-02009
真如老師講授
皈敬頌 4
在上課之前,我們還是要觀察一下自己的動機,就是我們為什麼來學習佛法? [00′10″]
今天早晨看溫哥華的遠山非常地美,山頂上是雪峰,山腰間有雲霧,山腳下有民宅,所以看出去非常像一幅風景畫,非常地美。在看著這一切美景的時候就在思考,這個景色太吉祥了、太美好了,但就是在這樣的景色之中,生老病死的故事卻從沒有停止地在輪迴中上演。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是如此地寶貴,得到人身的時刻是如此地絢爛,可是它消逝的時候卻也如此地無情和迅速,就像寂天菩薩說的:「暇滿人身極難得。」既然得到了這樣的人身,一定要去成辦生命最大的理想,要它得到最深的意義,去實踐更深的意義。雖然它亮麗得如同天空的閃電,也消逝得如同閃電那樣,但是我們依然要用這短暫易逝卻又美好像摩尼寶一樣的人身,取得人生最大的勝利。那麼就要去思考從生到死之間,用我們這麼寶貴的生命去追求宇宙怎樣的真理,才算這一生沒有白活過?就是用怎樣的身心去追求佛道? [02′13″]
所以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開示了共下、共中、不共上士的幾種發心。在《廣論》的〈聽聞勝利〉裡有勸發大家,當我們去聽聞佛法,尤其是聽《廣論》,儘量都要策發自己的心變成大乘發心。因為考慮到自己在生死輪轉中的種種不自在、種種不圓滿,尤其是生老病死的痛苦,沒有人可以逃得過。面對這樣的痛苦,我們佯裝看不見,或者因為無力解決、沒辦法可想,所以只好不想,這都是一種態度。但是佛陀不是用這種態度面對的,他認真地面對了生死的問題,也解決了生死的問題;他不僅自己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非常有心幫忙我們所有有這種問題的生命來解決,他有大悲心。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佛陀實踐過了,也完成了。所以千佛出世都是在我們面前展示菩提道,就是一個有情如何離開痛苦,達到生命最究竟圓滿的快樂。 [03′37″]
對於我們來說,怎樣去取得人生的大義?一定要聽聞正法。那聽聞正法就要有一個正確的發心。所以思及自己及所有的如母有情,從無始劫來到現在都在生死輪轉中受種種的痛苦。但如果這一生沒有出離、沒有去證得空性,或者這一生結束了沒有求生淨土、徹底地超脫輪迴,我們還要在這個輪轉中。因為思及自己和他人的痛苦,這個問題一定要解決。那麼怎麼樣解決呢?佛陀能最圓滿地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我們一定要發心去成佛。成佛為了什麼?為了救所有所有像母親般的有情,沉溺在苦海裡的這種苦狀,所以我要去成佛。要以這樣的一個動機來聽聞佛法。 [04′57″]
所有的善知識們都教誡我們,這樣端正自己的動機之後,比如說我們聽聞佛法的善業以後會成熟為一個善果,由什麼意樂牽引,它將成就多大的果報。所以之前動機的策動都是極為必要,也是不容許忽略的。尤其是學得越久的同學,應該策動得越熟練,不應該忽略它。 [05′21″]
那你們都知道今天要講什麼嗎?(《四家合註》。)現在好像我走到任何地方大家都想聽《四家合註》,就變成說《四家合註》連講了。前邊網上發那兩講你們聽了嗎?(聽了。)會堅持聽下去嗎?(會。)你們要堅持聽下去,我就會堅持講下去。所以今天應該講到第幾個偈頌了?〈皈敬頌〉的第二個偈頌。大家會不會背?別緊張!有些人馬上說:「噢!」今天不是考試。會背的同學就大聲背出來聽聽,我們一起來!「是無等師最勝子,荷佛一切事業擔,現化遊戲無量土,禮阿逸多及妙音。」不錯! [06′43″]
還是給大家看一下,這是我們將來要印的那個《四家合註》,現在只有我一本,你們還沒有,因為還在校勘中。這本書大概明年五月之後,就是能夠印出來了,按照原訂計畫,所以大家好好地期待。五月之後,我想我們全世界廣論班的同學都會有人手一冊,到時候在聽的時候就可以看書了。所以你們這樣聽的時光,不會有太長,安忍一下沒有書的日子。 [07′13″]
像一開始我們寺院的法師們去學習五大論的過程,其實有好幾次,就是已經去上課了,還不知道要學哪本書,通常都是上課的格西來的時候說這本書、這本書,怎麼樣怎麼樣,然後我們這邊現去印,這邊現發,然後再現學,一開始是這樣的,準備不齊全。 [07′36″]
《四家合註》也是鳳山寺的法師們翻譯出來的,以後可能我會專門有一講,講一下鳳山寺法師們的翻譯的歷程,大家可以隨喜一下,也是非常不容易。我們譯經的法師們是走到哪裡,翻譯到哪裡,所以有的時候是在飛機上翻譯,有的時候是在機場上翻譯,總之就是有時間就要看。因為大家這次翻譯最要求的應該就是要準確,因為這是典籍,大家聽了之後要照著修行的,最好一字不要錯。大家聽完前面,我就不用介紹這四家了。接著綠色的字,是語王大師的一段註釋,在第二個偈頌之前。 [08′28″]
語其次,此論所示深廣二道中,前者由文殊傳與龍樹,後者由慈氏傳與無著,後者又由文殊傳與寂天。覺窩大師圓具此三,順此等義,而以三偈依次讚歎,另外一頌頂禮此外餘諸上師。此中初科、讚歎慈氏妙音者:是無妙匹等妙讚如白蓮,修正所化相續故為導師,妙由其語教所出生最勝子,荷佛一切妙隨應調化十二事業擔,現化妙種種情器遊戲無量土,禮〔妙戰勝四魔,故名阿逸多。〕紹勝尊及妙至尊妙音。 (請參見《四家合註白話校註集》第一冊第77頁)
語王大師寫道:「其次,此論所示深廣二道中,前者由文殊傳與龍樹,後者由慈氏傳與無著,後者又由文殊傳與寂天。覺窩大師圓具此三,順此等義,而以三偈依次讚歎,另外一頌頂禮此外餘諸上師。此中初科、讚歎慈氏妙音者。」這一段很簡單,說「其次,此論所示的深廣二道」,此論是指《菩提道次第廣論》;所開示的深廣二道,是指深見派和廣行派二大車軌。因為《廣論》含攝這兩道,所以宗喀巴大師先頂禮其中的傳承祖師。 [09′52″]
那麼深見派和廣大行兩道的傳承是怎樣的呢?「前者」,就是這兩者之中的甚深道,也就是深見派的傳承。這個傳承是由誰傳給誰的?一開始是從哪傳來的?釋迦佛。佛陀傳與文殊,文殊傳給龍樹菩薩。那麼「後者」是哪一派的?廣行派的。廣行派的傳承也是從佛輾轉傳來,傳給了慈氏,然後再傳給了無著。所以最主要的傳承是深見派、廣行派兩種,另外之後還有一派是文殊傳與寂天菩薩的,這是偉大行派的傳承。所以以上本論共有三種傳承。 [10′52″]
那麼這三種傳承,大家可以想一下深見派、廣行派、偉大行派到底是怎樣的?所謂的深見派,比如說特別著重開示甚深中觀正見的這個派別就是深見派;特別著重開示七因果教授的派別歸類為廣行派;然後特別著重開示自他相換教授的這個派別就是偉大行派。這裡邊說能修自他換的都要搭配著空性來修,所以很殊勝。雖然三派各有所重,但是每一派都會開示完整的修道次第,並不是說深見派只講空性,不講出離心和菩提心;同理可證,其他派都是一樣的,它有完整的修道次第,而《廣論》圓具這三派的傳承。 [12′04″]
下面說「覺窩大師圓具此三」是什麼意思啊?這三派的傳承傳到阿底峽尊者,就都在他的身心中,圓滿具足三派傳承。因為匯集了三個傳承,所以「順此等義」,依次宣說了三個禮敬讚歎的偈頌。另外有一個偈頌頂禮此外其餘的上師們——除了上述的祖師外,又有一個偈頌來敬禮宗喀巴大師的上師。 [12′40″]
那麼接下來就是其中初科,讚歎了慈氏和妙音,就是彌勒菩薩和文殊菩薩。這裡是一起讚歎慈氏、妙音兩位菩薩,說:「是無等師最勝子,荷佛一切事業擔,現化遊戲無量土,禮阿逸多及妙音。」所謂的「無等」就是沒有什麼可以匹敵的。那麼怎樣的一種無等,在前面說過一切佛陀都稱讚釋迦佛如白蓮花一般。「是無等師」這個「師」字,什麼叫師呢?這裡邊說「修正所化相續」,此時此刻誰是所化?我們。我們是誰的所化?是這幾派傳承祖師的所化,是佛陀的所化機。因為能夠修正所化的相續,「修正」就是指能夠滅除所化相續的一切煩惱,所以稱為導師。能開示這種淨化所化心續中煩惱的方法的佛陀,就是我們的導師,所以稱他為「無等師」。 [14′43″]
我先把這個簡單地順一下,然後再把其中幾個點挑出來給大家講一下。「是無等師」後面跟著「最勝子」,就談到「子」,這個「子」是怎麼出生的?是從佛陀的語教中出生的,這是在解釋慈氏和文殊兩位佛子,是從佛陀的語教中出生的弟子,並不是像一般世間那樣的父子。那麼「荷佛一切事業擔」的佛事業,就是指薄伽梵隨機調化的十二事業,將所有的擔子圓滿地擔荷起來的,就是慈氏和文殊兩位大菩薩。 [15′36″]
他們是怎麼樣擔負起來的?「現化種種情器,遊戲無量土」。大家都知道「器」世界就是石頭啊、山、樹木等;「情」就是指能夠屈伸俯仰的這些各種有情。那麼菩薩變化成為種種情器,不知道聽到這兒你們會不會有疑問?菩薩變化成有情還可以想像,菩薩怎麼會可以變化成器世界?器世界就是石頭、島嶼、桌子......,可以這樣理解吧?菩薩為什麼可以變成這樣?大家想想在《入行論》裡有沒有這樣的偈頌?有吧!「欲島化為島,欲燈化為燈」,寂天菩薩就有這樣的偈頌。眾生需要島嶼的時候他就化成一個島嶼,眾生想要明燈的時候就化成一盞明燈,所以佛菩薩是有這樣的心願的。但是他化成的明燈或者島嶼裡邊也分兩種,有的是有心識在裡邊,有的是沒有心識。但是所作這一切變化,都是為了利樂有情。 [16′44″]
所以他現化遊戲無量的佛土成辦有情的義利,戰勝了四魔,這個四魔就是煩惱魔、五蘊魔、死魔,還有天子魔。因為消滅了自己相續中的一切四魔,所以稱為勝者阿逸多,就是彌勒,又稱他為「紹勝尊」。這個紹勝尊就是指薄伽梵、佛陀的繼位者,彌勒菩薩,下一位佛。所以如同往昔導師世尊成為兜率天的主尊那樣,這裡邊禮敬紹勝尊——勝者彌勒菩薩,以及至尊妙音。這個偈頌就是禮讚深見、廣行傳承的主尊——彌勒菩薩和文殊菩薩兩尊菩薩。 [17′28″]
這裡我再往深解釋一些。在聽嗎?會不習慣嗎?你們費了好多力氣到這聽法不要一邊聽一邊走神,或者說,聽說有些同學晚上沒睡著,老師來了開始上課突然:「噢,好累。」把睡眠的時間向後移動一下就可以,移動一個多小時就可以了。撐住,現在先不要睡。撐住!讚頌班的拿出剛才唱讚頌的激情來聽,不要睡著! [18′07″]
這個偈頌裡也是在說,敬禮阿逸多不敗尊,是皈敬戰勝四魔的至尊彌勒,以及文殊。 [18′19″]
而所謂的「無等師」,是指戰勝了經教中所說的六師外道,以及他處所說的十八外道師都是不能匹敵的,所以叫「無等師」。另外還有他自己能自主宣說緣起,故為「無比說者」;又從「觀見無上、宣說無上」,說在任何方面都是不相違的。我先解釋一下,這一段是仁波切講的。 [19′01″]
自己宣說緣起會稱為無比說者,是指只有佛陀能夠自主宣說緣起,菩薩則必須依靠佛的加持力才能夠宣說。這個在貢唐大師的《現觀第一品箋註》中,有引證月稱論師的《六十正理論釋》中說:「佛以外的人無法自主地宣說緣起,唯有佛才能自主地宣說緣起,因為其他人沒有宣說緣起的能力。聲聞、緣覺以及菩薩,也都是依循著佛的開示才能夠宣說緣起。」所以他是自主宣說緣起,而說是「無比說者」。那麼「觀見無上」這個怎麼解釋呢?在宗大師寫的《緣起讚》裡邊有說:「由見宣說何等法,智者宣說成無上。」「觀見無上」是指究竟地證得緣起性空,「宣說無上」是指圓滿地宣說緣起性空,所以才說他觀見無上、宣說無上。這幾點都是對「無等」的解釋——是無等師。 [20′55″]
那麼下面再就「師」的部分再解釋深一點,所謂的大師,剛才在《四家合註》的註疏上,是從改變所化機相續的角度來講的,說能淨化煩惱。而遍智妙音笑大師說:「如實開示一切諸法,故名大師。」即如《集量論》中所說:「成量誓利生,大師善逝依。」又如《釋量論》中說:「了知取捨處,彼性方便俱,彼即是量性,非了知一切。」《俱舍論》中也說:「敬禮如是如理師」等。我現在來解釋一下。 [21′36″]
在陳那菩薩所著的《集量論》中,第一個是:「成量誓利生,大師善逝依。」這裡邊的「量」就是指正量士夫,佛陀對於所要求的目的無有欺誑,所以稱為「量」。那麼這個怎麼解釋?比如說佛陀對所求的目的沒有欺誑,一定能像他所求的目的那樣去實現,所以稱為「量」。想一想:我們想要的目的,和我們為了這個目的努力之後得到的結果,有的時候是不是反的?有欺誑對吧?費了好大的力氣想要透過這件事的努力,達到如最初我們設想的目的那樣,可是走到那個目的一看,原來跟我想的是反的!就是欲樂卻苦更增,變成這樣,所以就成為欺誑。但是佛陀所有要達到的目的都不是欺誑的,都如他所要求的那樣實現他的目的,所以稱為「量」。那麼成量的「成」字是指什麼?在聽嗎?注意聽喔。是指透過意樂圓滿還有加行圓滿所出生的這個佛果。佛果並非是無因生、自然出生的,或者是不順因生的,他是透過意樂的圓滿和加行的圓滿,千生萬劫努力地修習所成就的佛果,是這個「成」字。 [23′26″]
「誓利生」,是指意樂圓滿。大家想一想,什麼叫意樂圓滿?比如說學《廣論》怎樣的意樂叫圓滿?對了,有些同學答對了。菩薩想要利益一切有情的大悲心就是意樂圓滿。所以拜託大家在上廣論課的時候要用這樣的心去上,這樣一節課收穫的就太多了! [23′49″]
「大師善逝依」的「大師」就是指加行圓滿,菩薩為所化機開示四諦,四諦在《廣論》有解釋。「善逝」就是指佛的自利圓滿。注意!這是《釋量論》的解釋,我們聽起來可能有點會覺得怎麼是這種解釋?以後我們的五大論學制你們也會學到,就去學一學《釋量論》看有多難學。這裡「善逝」就指佛的自利圓滿;「依」就是指佛的他利圓滿,所以菩薩透過修行意樂圓滿、加行圓滿,而出生果位的自利圓滿和他利圓滿,成就正量士夫的果位。《集量論》中陳那菩薩到底是在闡述什麼道理?這兩句話開示了菩薩從發心直至成佛的這樣一個次第,所以稱「大師」是有這樣的一個內涵。 [25′11″]
接下來是《釋量論》:「了知取捨處,彼性方便俱,彼既是量性,非了知一切。」我來解釋吧!這裡邊說「了知取捨處」的「取」是指什麼呢?是指應取證的滅諦。那麼「捨」呢?想想我們要捨什麼,在四諦裡要捨什麼?要棄捨的是苦諦。「方便」就是指獲得滅諦的方便,什麼諦?對了,道諦。注意聽喔,注意聽!那麼棄捨出生苦諦的原因,是什麼?沒錯,是集諦。所以了知四諦流轉、還滅次第的人就是正量士夫。我再說一遍,了知四諦流轉、還滅這個次第的人就是正量士夫。他對「正量士夫」有一個定義。注意!他前面列舉了這樣的才是正量士夫,而那樣的不是——不是了知一切法,所以後面說「非了知一切」,而是要了知這個就算正量士夫了。那麼非了知一切法是指什麼呢?譬如烏鴉身上有多少毛,大象身上有多少毛,或者天空有多少雲,溫哥華地區的樹上有多少葉子,還有這世上到底有多少蟲子?不是了知這些才是正量士夫,而是了解真正跟離苦得樂有關係的,剛才下那個定義,這才是正量士夫。這是對無等師的「師」的定義。 [27′22″]
《俱舍論》就說:「敬禮如是如理師。」大家可以看到,在諸大論裡面,都對一個菩薩怎樣成就佛果、沿著正確的道次第去修行有明確的指示。所以對我們這些修行者來說,如果能依照佛語,再依照佛菩薩的論典來淨化自己的煩惱,那真的是前途一片光明。雖然有的時候我們被煩惱欺負得落花流水,但是當我們想反擊的時候,也是有法可依的,而且我們前邊就有先輩聖者走過的路,所以這條戰勝煩惱的路並不是孤單的。所以大家要打起精神來,一定要像前輩祖師那樣,把我們心續的煩惱徹底地淨化掉。 [28′36″]
接下來,「是無等師最勝子」的「子」。在月稱菩薩所著《入中論頌》及《釋》中所說,是從如來的語出生所以稱為子,這是一種說法。還有就是從勝義發心之門,紹繼佛陀而成為子,這是勝義發心。還有一種,《入行論》裡邊所說的「今得成佛子」,是由佛陀不共的世俗菩提心之門執持這個種姓,所以也叫子。這是幾種了?對,三種了。也有說成辦一切佛陀的事業,所以安立為子,就像八大佛子等等,這也是一種方式。所以就任何角度而言,都是可以這樣安立的。 [29′46″]
大家都知道《土觀宗派源流》這本著作吧?這裡邊提到「土觀倉」,「倉」據說是安多地區對於祖師大德的一個尊稱。土觀倉說:「二長子雖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可是在『是無等師』這個偈頌裡,主要皈敬的是這兩個長子荷擔佛陀事業,而化現在無數佛剎教化眾生。」那麼為什麼要這樣去皈敬呢?目標就是為了讓我們了解,一旦獲得了上一次講的第一個偈子——佛陀的身語意的功德,則能於無數佛土行有情利益。這是一種解釋。 [30′52″]
有在聽嗎?你們會覺得很難嗎?有點難?那我是不是不要講這麼深?可以後面不用這麼講,可以講得很......,但是我問過很多人說:「這一遍要講深一點嗎?」問過一些廣論班的大班長,他們都要聽深的,這樣聽起來會不會吃力?有一點,所以你們重覆地聽,聽幾遍就不深了。一開始我還擔心說,我要講這麼深,你們會不會都嚇跑了,都不聽了?本來一開始學《廣論》,覺得《廣論》就夠嚇人了,這麼厚都不知道在寫什麼,哇!再講一個解釋,以為說有了這個解釋,「哇!這下可以很輕鬆了,一聽解釋比原文還難,老師你要我們怎麼學?」你們不要這樣!你們認真聽,我講完這個給你們講故事。(好。)真的真的,我講故事給你們聽,而跟這節章絕對有關係的故事。 [32′02″]
還有一種將第一個偈子和第二個偈子結合起來的一種講法,也是他講的。說前偈是為令了知自利斷證圓滿,後偈是為令了知他利事業圓滿,所以二利圓滿。如果這兩個偈子聯合起來解釋的話,第一偈開示佛的身語意的功德,就是自利圓滿;第二偈可以從兩個角度來開示佛的利他事業的圓滿:第一,文殊、彌勒就是佛的化身,所以文殊、彌勒菩薩所做的利他的事業,就是佛所做的利他事業。這是就文殊、彌勒菩薩是佛的角度而言的。那會想:文殊菩薩、彌勒菩薩怎麼會是佛?因為經典上有說在無量劫前他們已經成佛了,是就這樣一個角度。第二點,文殊、彌勒菩薩之所以能夠成就這樣的功德,大家想一想從哪來的?佛陀教化的。所以正是因為佛的教導,所以文殊、彌勒菩薩才能夠成就這樣的功德。這一點是就文殊菩薩、彌勒菩薩是菩薩的角度來闡釋的。剛才是把這兩個偈放在一起解釋。 [33′30″]
在解釋「是無等師」的時候,說是指經教中所說的六師外道,以及他處所宣說的十八外道師所不能匹敵的。這有一個故事很有名,就是佛陀降伏六個外道師的故事。 [33′53″]
但是有幾個版本:一個是馬鳴菩薩的《菩薩本生鬘》的第二卷;還有《賢愚因緣經》的第二卷〈降六師品〉;另一個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就是律部的〈第六門第四子攝頌之餘‧佛現大神通事〉;最後一個,是永津班智達所著的《菩提道次第師師相承傳》裡邊,教主釋迦牟尼佛的歷史。有幾種不同的版本,稍有出入。我今天所講的這個佛降伏六個外道師的故事,是選用律部的,義淨大師所翻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的第二十六。 [34′42″]
這是一個非常美妙的故事,現在我們就回到兩千五百多年前: [34′50″]
當時釋迦世尊住在王舍城的竹林園中,國王、大臣、婆羅門——就是當時的貴族,還有長者、居士,乃至城中、聚落中所有的人民、大商主,都對佛陀無比地恭敬尊重,常常都去供佛。因此導師世尊還有比丘眾就得到了很多供品,像衣服、飲食、臥具還有醫藥等等,平時所需的這些物品可以說非常地豐富。這個時候有六個外道師,也是跟佛陀住在一個城裡,但是就不一樣了,他們不被王臣、婆羅門等尊重,自然也沒有得到飲食等等那麼多的供養。當時這種狀況令他們內心熱惱,什麼都得不到,恭敬都獻給佛陀了,心裡應該是很嫉妒。 [36′16″]
當時魔王波旬是專門與佛陀作對的,他看到了如此這般的場景,就想:「我從早到晚絞盡腦汁地要損害佛陀,可是總是找不到機會,現在正好有六個外道師想要琢磨做一點什麼的時候,我的機會來了,可以藉助這六個外道師去惱亂佛陀。」 [36′49″]
當時六師之中有一個叫晡刺拏的外道師,他自己明明沒有證得一切智智,但是卻覺得已經證得一切智智了,所以心裡非常地驕慢。他們恰巧是跟佛陀世尊一起住在王舍城,這個時候魔王波旬便開始動了腦筋,想辦法來做點事情。所以他就化現成晡刺拏的身形,然後前往另一個外道師末羯利瞿舍梨子的住處,就到那兒去了。注意喔!這是魔王波旬化現的。結果他到了另一個外道師那兒,在他面前示現種種神變,就變戲法了,比如說身出水火、降雨、打雷、閃電等等。當時末羯利瞿舍梨子根本不知道這是魔王的化現,還以為他是那六師之中的晡刺拏,便問道:「晡刺拏!你真的成就了這麼稀有的功德了嗎?」然後這個魔王化現的晡刺拏就說:「是啊!我真的證達這樣的功德了。」 [38′28″]
然後,魔王又前往叫珊逝移陛刺知子的住處,又是一個外道師;隨後又前往了阿市多雞舍甘跋羅的住處,然後再前往脚拘陀迦多演那的住處,最後又前往一個叫昵揭爛陀慎若低子的住處,都在他們面前表演神變,身出水火、降雨、降雷電。變成晡刺拏的身形,像演戲一樣演完一圈之後,魔王波旬又變成了第二個叫末羯利瞿舍梨子的樣子,然後又前往五個外道師面前,現種種神變,身出水火、降雨雷電等等。看到他的神變之後,他們都說:「末羯利瞿舍梨子,你真的成就了這麼奇特的功德了嗎?」這個化現的末羯利瞿舍梨子就說:「真的啊!我真的已經證達這樣的功德了。」聽到這兒你們可以想想,這個魔王要他們幹什麼?這裡面是有心機的,而且很重的心機,看看這六個人會不會上套。 [39′49″]
變完了末羯利瞿舍梨子的身形,演完一圈把戲之後,魔王波旬又變成第三個珊逝移陛刺知子的身形,又前往五個面前,像前面演了一番。然後接著又變成阿市多雞舍甘跋羅的身形,像前面又弄了一回這樣一模一樣的把戲。接著又變成了脚拘陀迦多演那的身形;再變成了昵揭爛陀慎若低子的身形,這是另一個,都是在其他的外道師面前化現神變,身出水火、降雨雷電。他們都問說:「啊!你真的成就了這樣殊勝的功德了嗎?」然後魔王化現的那個都說:「我真的證達了、證達了!」 [40′33″]
大家想想,這其中是要做什麼?下文就揭示了。大家看到對方都有這般神力,心裡都暗暗地想到:「看來現在只有我一個人沒有這樣的威德,但是沒關係,其他的外道師都已經有大威神力了。」知道吧?魔王把他們全都騙了一圈,所以壯膽了嘛!「我們六個,我沒有,你有啊!」每個人都是這樣想的,所以這個六師外道膽子就越來越大了,然後就選了一個時間,到一個唱誦堂一起聚會討論。 [41′16″]
討論什麼呢?說:「想當年啊,我們都被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商主等共同敬重和供養,得到很多供具,像衣服、飲食、醫藥等等,現在已不復昔日了,別說豐厚的供養,我們現在連衣食都要斷絕了。但是沙門喬答摩(佛陀),卻得到了王及臣民的恭敬供養,供品豐富到人人都知曉的地步了。我們應該要用神通法力,召喚沙門喬答摩來跟我們比試上人法。」好像比武一樣,他要比一比。「如果喬答摩現一種神變,我們就要現兩種神變;他要是現兩種神變,我們就要現四種神變;他要是現四種神變,我們就現八種神變;要是他能現八種神變,我們就現十六種神變;他要真現了十六種神變,我們就現三十二種神變。只要喬答摩顯現上人法,我們就一定超出他兩倍、三倍等等的,一定要超勝他。」 「雄心壯志」不是一般——括號的、帶點的! [42′31″]
他們討論完了之後,就得接著想辦法,因為要請佛陀出來比試上人法,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請到的。所以六師外道就到了一個國王的面前,叫影勝王,然後跟國王說:「大王啊!你要知道,我們可是具有大神通、大智慧的。沙門喬答摩他只是自己說有大神通、大智慧,希望國王能夠允許我們這些有智慧的人,跟喬答摩來一個較量神變上人之法。要是那個喬答摩沙門現一種神變的話,我們就會現出兩、三倍的神通,甚至如果我們在路途上碰見他,都可以跟他在半路上一比高下。」當時影勝王可能就看了看他們,對他們說:「諸位啊!你們雖然是活人,但是卻跟死屍沒什麼兩樣,你們憑什麼能召喚如來過來跟你們較量上人法啊?」六師外道突然間聽到了國王說這句話,不知道該說什麼了,想了想也無言以對,所以就辭謝退走了,不敢再講。 [43′59″]
後來影勝王為了禮敬佛陀,就出城前往佛陀的住所。他走到半路的時候,六師外道看到影勝王了,然後:哇!又追過來,把前面的話說了一遍,希望國王能夠主持這個較量神變的大會。然後國王又說了:「你們兩度來找我說這件事,但這個局面早已挽不回來了,要是你們再提這碼事,我就把你們驅擯出國界。」六師一聽,啊!沒戲,只好趕快溜走,敬禮默默退下,因為國王開始震怒了。 [44′50″]
回到住處一籌莫展,但是怎能夠放棄心中的那個想法啊!所以他們就又開會了,開始討論說:「仁者們,你們要知道啊!國王對於沙門(佛陀)深生淨信,我看我們對這個國王已經沒什麼期待了,但是聽說有個憍閃毘勝光大王,他性情比較平和,而且也不偏袒誰,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如果喬答摩去了勝光大王那個都城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可以去請那個大王,然後叫他來主持這個比較法力的大會?」這樣想一想之後,他們就在等待時機。 [45′54″]
等待、等待著,果然後來世尊就隨緣出了王舍城,前往室羅伐,漸次就到了勝光大王所提供的園林精舍,真的就到了六師想要去找那個國王的地方。所以六師外道一聽說這個消息,馬上就到了,剛休息一下就趕快去拜見勝光王,然後為國王做了祝願,表現得如此這般。然後又告訴國王說:「大王,你得知道(花言巧語又開始了),我們可是具有大神通、大智慧的人,沙門喬答摩自己也說有大智慧、大神通,希望國王能聽聽我們這些有智慧的人,大家可以來較量神變上人之法。要是那位沙門現一種神變,我們能變現出很多、很多,甚至是三十二倍的神變。」如此這般又把前面的話說一遍,就是求國王。 [47′01″]
當時勝光王就回答六師說:「要是有這麼一回事的話,仁者們且安住,我去向佛陀請示一下。」這個國王看起來果然有點溫和。於是這個國王就前往世尊的住處,頂禮雙足之後就坐在旁側,合掌恭敬請問佛陀。看起來對佛陀很恭敬,聽聽他下面說什麼話。他說:「六師外道想用神通上人之法,跟世尊您較量功德法力,唯願世尊慈悲降伏外道,慶悅人天,讓具足信心的人歡喜踴躍、不信的人滅除罪惡之源。」看來這個國王是非常具有正見的,但是他的方式就跟前一位國王完全不一樣。 [48′19″]
世尊聽了就告訴勝光王說:「大王當知!我曾對聲聞弟子們這樣說:『汝等比丘!不要在來往的沙門、婆羅門、長者、居士面前顯現自己的神變作上人法。』」就是佛陀不贊成這樣,他曾對自己的弟子這樣教化。說:「我還對諸弟子說:『汝等比丘,對於自己勝妙的善法應當掩藏,對於自己的罪惡應當率先發露。』」有沒有聽到佛陀講的這個?所以大家在修行的時候,也可以銘記佛陀的這個教誨。 [48′59″]
大家都知道以前有個故事,有比丘在寺院裡顯現神變被起單了,所以佛陀是不主張這樣的,佛陀主張沿著道次第老老實實地修行,不主張這樣。而且他還對弟子說,對自己勝妙的善法要掩藏,對自己不好的東西要發露。但是勝光王還是再三地勸請世尊,世尊也再三地如此回答,後來佛就告訴大王說,佛陀有五件事是一定要做的,哪五件事?第一、未曾發心的有情,要讓他發起無上的大菩提心;第二、要為久已深植善根的法王、太子灌頂授記;第三、要讓父母親見真諦;第四、要在室羅伐現大神通;第五、要讓受佛度化的眾生都得到度脫。 [49′40″]
所以這個時候,在經典裡邊寫到「世尊心作是念」,佛陀在想:「古時的諸佛都在何處現大神通?」有一天我們成佛的時候希望也能這樣想,看佛陀的想法都是這樣的,好美妙!佛陀見到古昔諸佛都是在室羅伐城現大神通的,於是又想:「何時大眾才會集會?」他就看了一下,七日之後可以雲集。佛知道了這一切之後就告訴勝光王,說:「國王,今天就請先回去吧!觀察好機緣之後我自然會通知你,如你所請求的那樣去做。」國王一聽,這不是答應了嗎?再三請求答應了。然後立刻就問:「那要在什麼時候?」就像我們說開五大論,馬上說:「什麼時候學?」就這樣很急切。佛說:「七天後。」所以國王就很歡喜,禮拜佛足後奉辭而去。 [50′49″]
然後大家想想,這個國王會去哪?對了!去外道那兒了,因為他是去問了對不對?他去外道的住處,就告訴外道師說:「仁者們,你們聽好了!七天之後如來會為大眾現大神通,仁者們如果要做點什麼的話就儘管隨意去做吧!」這外道師聽了之後,心應該是很讚歎國王吧,然後可能心裡也稍稍有點不安,因為開始時他們都是自己沒有、對方有,靠相互壯膽壯來的。趕快湊在一起商議說:「真的要比賽大神變了,要怎麼辦?」想想說:「那個沙門喬答摩或許會逃跑吧!或許不跑也會去找援兵吧?那我們應該做點什麼?」於是他們就說:「沙門去找援兵的話,我們也可以找幫忙的人呀!」覺得自己能力不足,要去找幫忙的人。 [51′46″]
這時候鏡頭又開始移開了,移到俱尸那城也有一個外道名叫善賢,善良的善、賢德的賢,他非常高壽,一百二十歲。當時這座城中很多的壯士,都會對善賢恭敬尊重,而且發自內心地去供養他,因為大家說他是阿羅漢——但實際上他是外道。六師外道也知道這個人,所以他們就共同商議前往善賢的住處,到那之後就問他說:「善賢尊者,您是我輩的同梵行者,跟我們是一樣的,我們想要召沙門喬答摩共同較量神力現上人法。仁者您可以幫助我們吧?」聽這善賢的回答,他說:「仁者們,你們不應該和那位沙門較量神變,因為他可是有大功德、有大勢力的人,我這麼說是有原因的。」六師外道就問他說:「有什麼原因你這麼想?」 [53′24″]
然後善賢就回答說:「我記得以前這個大沙門——佛陀還沒有出世的時候,我曾經在曼陀枳儞大池邊靜坐,早晨乞食,之後就在無熱池邊安靜地受用飲食。當時池中所有的天神都會取水來供養我。」這是佛陀還沒有出世的時候。「等到沙門喬答摩出世之後,他的首座聲聞弟子舍利弗,旁邊有位沙彌叫作准陀,拿著糞掃衣來到這個無熱池邊來洗,當時池邊的天人就都出來幫他洗,洗完之後就把衣服還給舍利弗旁邊的這位沙彌。然後天神們還把洗衣服的水用來灑在自己身上,深生恭敬。那個時候我便想:我不如他的弟子。仁者們今天想喚他們的大師來共同較量神力,實在不是什麼好事啊!」這個一百二十歲的長者這樣勸他們。 [55′02″]
他們聽了又開會了,開始商量:「這怎麼辦?沒想到他也是那個沙門的朋黨,」也是跟佛陀一夥的!「我們再去找其他人共同商量吧!」看!忠言都聽不進去,一說就覺得都是向著佛陀的,他沒有安住於正理抉擇。所以這個時候六師外道又假裝對善賢非常恭敬的樣子,可能是敬禮而退,其實心裡都在想這個。之後他們前往一個僻靜的地方又開始開會商量,會議很頻繁哦!他們商量的是什麼主題?「我們到哪去找幫手?」大戰在即!有人就說:「在某個城中有一位具五通者,可以去那兒。」五通,就只缺了漏盡通,這五通可是很厲害的!天眼通很厲害吧?神足通也很厲害,哪一通都很厲害。 [56′36″]
說:「我們去找那個具有五通的人,他一定會出手相助的。」然後又有人說:「那個人其實沒什麼能力顯現神變,但是我知道在雪山的寂靜處,茂林清池花果繁實,松風吐韻好鳥和鳴,那有五百個仙人依止而住。」寫得很美!茂密的森林有清清的水池,花果非常繁茂,然後「松風吐韻」,風吹著那個松樹好像有韻律一樣,「好鳥和鳴」,很多鳥一起好像在唱一個很美妙的旋律一樣,在那樣美好的地方有五百個仙人住著。「其中有很多人都證得五神通了,我們可以去求那五百個仙人,跟他們商量一下,看他們可不可以幫我們?」 [57′11″]
結果他們就出發了,開始趕路,去到了那五百個仙人住的美麗地方。到了之後,很顯然都是修行人,相互問訊,很恭敬的樣子。就趕快啟白這些仙人說:「仁者」還是那句話,「您們都跟我們一樣是修梵行的,」就是我們是一起的,「我們現在想喚沙門喬答摩共同較量神通上人之法,仁者能不能為我們做伴助?」仙人們都說:「這是件好事,我們也希望能共同成辦這件事。眾人在集會的時候應當會顯現很稀有的瑞相,當我們看到神變異相的時候,我們就會協力相助。」看起來答應了,五百個仙人,很龐大的叫什麼?(親友團。)有人說親友團。他們請來了這麼多幫忙的,這六師就信奉了仙人的說詞,然後返回了住處。 [58′33″]
在那之後,又發生了另一個故事。就是剛才答應主持神變的這個國王叫勝光王,記得吧?勝光王有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名叫哥羅王子。當時不曉得有沒有在政變,其他的註本裡有寫,但是這裡沒有寫,一般政變都是兄弟。有一天他就整理衣裝,很莊嚴,掛上了香鬘和瓔珞——大概是古印度的那種穿法——從國王的宮殿旁邊走過去了。然後國王的妃子在高樓上看見了哥羅,愛其美貌,就從遠遠的地方用花鬘投向這個哥羅王子。結果花朵恰巧落在王子的肩上,落在肩上的時候被王宮裡的其他人看到了。就有怨恨哥羅王子的人,馬上把這件事報告大臣了,大臣一聽馬上又把這件事報告國王,然後說:「王子哥羅對國王的妃子有私情。」這事變成這麼大! [59′58″]
國王聽了之後,可能是忿怒了,完全沒有問詳情,馬上下令大臣砍斷哥羅的手足,手腳都要砍掉。大臣承接了國王的命令,就把這個完全沒有做什麼事情的王子,硬拉到市集上,然後命令那個魁武的膾子手,把這個王子的手腳都砍斷了。這真是悲慘喔!突然間就這樣。 [1:00′42″]
當時哥羅王子的親族還有其他的眾人,看到這種突發的事情,可能都被徹底嚇到了,所以都在那兒哀嚎驚恐,不知道該怎麼辦。因為手足砍掉了,一會兒會不會死掉啊?這有性命之危啊,都急切地圍繞在他的身邊。大家可以想像那種場景。 1:01′17″]
當時有個外道從旁邊經過,王子的親人可能是跪在地上或者痛切呼嚎,就懇請這個外道說:「哥羅王子手腳都被砍斷了,你要是真有修行、有諦語力的話,趕快讓王子截斷的手足平復吧!一會兒可能就不行了。」這個外道聽了之後靜靜地看著,也不知道該怎麼辦,經典上寫:「默然以對。」因為他沒辦法,怎麼接手足啊? [1:02′04″]
這個時候正好阿難因為乞食的因緣,也經過這個地方,看到了突然發生這種事情。王子的親人趕快又跑到阿難尊者面前,又跪在那兒求說:「王子哥羅被國王截斷了手腳,聖者!能不能讓他恢復?你們不是有諦語力嗎?」阿難就回答:「你們不要著急、不要著急!請等一下,我回去啟白佛陀,然後再回來告訴你們要怎麼辦。」阿難可能是像風一樣就趕快回去了。這些人一聽說馬上就可能有點救了,想到王子如今會不會可以保存他的命啊?就用眼睛看著阿難去找佛陀了。經典裡寫阿難便疾行而返,可能像飛一樣走回去。 [1:02′56″]
到了逝多林置好了飯缽之後,馬上向世尊啟白這個突發事件。佛就告訴阿難說:「你現在就過去,讓他的親屬把王子的手和腳如舊安置,像原來那樣放好,放好之後,就唸諦實語。說:『所有眾生,無足、二足及以多足,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非想非非想,如來於中最為第一。所有諸法若有為、若無為,無染欲法最為第一。所有大眾群類聚集,然於其中佛聲聞眾最為第一。所有戒禁精勤苦節,修持梵行清淨聖戒最為第一。』注意後面的話,『此之實語若不虛妄,當令王子哥羅所截手足平復如初。』」就教了他這個。當時阿難陀聽完佛陀這麼說之後,啟白佛陀:「是的,世尊,就該這麼做。」於是頂禮佛足——看!這麼忙還頂禮佛足。就又疾馳而去,習慣嘛!「唰!」可能就跑了,你看他的習氣喔!這救命的事。 [1:04′18″]
所以隨後就前往哥羅的處所,讓他的親屬將他的手足如舊安置,那樣安好了之後,當時阿難陀就像佛說的那樣,開始說諦實語:「所有眾生,無足、二足」等,廣如上說,乃至「清淨聖戒最為第一。此之聖言無虛妄者,即可令此王子哥羅所截手足平復如故。」這麼說完之後,王子的手足立刻就長在一塊兒了。在佛經裡有很多這樣的事情。當時眾人親眼看見這樣的事情,沒有不歡喜踴躍、出大音聲讚未曾有。這時大家都說:「尊者阿難陀比外道強太多了!」他們以為是阿難救了他嘛!於是就帶著王子前往佛陀的住所,你想想他親友的那種感覺,謝恩啊!頂禮雙足立於旁側,應該是涕淚交橫吧!感謝救了他。 [1:05′11″]
然後就啟白佛陀說:「世尊大德,這位就是王子哥羅。」當時這個王子也頂禮佛足,坐在旁邊。我不知道經歷了這樣一場突發事件,那個王子是什麼心情,因為一朵花落在肩上就被砍掉了手足,然後又被接上了,不知道他是什麼表情。然後這個時候,世尊就順應他的根性、意樂給他說法。一說法,王子聞法之後證得了不還果,證聖果了,而且得到神通。你看轉瞬間這個王子命運的變化啊! [1:06′08″]
然後消息傳到了他的哥哥那兒了——砍他手足的哥哥,勝光王聽說尊者阿難為哥羅王子說諦實語讓他手足恢復了,你們猜這個國王兄長會做什麼呢?生氣啊?他挺有善根的,就跑到哥羅面前跟他說:「啊,王弟你寬恕我吧!」哥羅就回答說:「我已經寬恕你了。」看這兄弟喔!然後國王就說:「哥羅啊!你還是回王宮來吧!」哥羅回答說:「大王,我已經離欲了,現在就住在這裡侍奉如來,我不應該再回去了!」國王就說:「善哉,那就依你的想法吧!」就幫他的這個弟弟,在一座林中建造了一個修行、經行的地方,然後哥羅王子就在那裡住了下來。這中間多了一個這樣的事情,突發事件。 [1:07′09″]
接著這件事情解決完了,勝光王又來到佛陀的住所,頂禮佛足坐在旁側,就啟白佛陀說:「世尊啊!如您承諾的已經要開始比試神通了,我準備從城門到逝多林中間建造現神通舍。」應該就是一個建築,大家在那個地方開始比試。佛陀就說:「你隨意建造吧!」所以國王就下令動用力量開始建造房舍,張設了百千殊妙的幢蓋,灑了栴檀香水,而且散以無價的名花,懸諸彩幡飄搖可愛,金珠閃耀寶鐸和鳴,燒海岸香烟雲成蓋,猶如忉利天上的歡喜之園,非常吉祥美麗。為佛陀世尊打造了金銀、琉璃、還有瑪瑙種種莊嚴的獅子座,世人看到了之後無不稱奇。用國王的力量建造的。 [1:08′52″]
這個時候大家想一想,國王替世尊建造了這樣一個神變的場所,那麼外道呢?外道的徒眾們也會幫外道六師建他們表演神通的地方,所以就隨其力為六師打造了六座,並且都以外道作為侍從,他們也有很多人。隨後他們就去報告國王說:「大王當知!我們已經準備完了,可以召喚沙門喬答摩過來了。」 [1:09′27″]
國王聽了以後,就告訴他的宮人和大臣,還有所有城邑的人民,全部來到了較量神通的這個神通舍所。然後國王就告訴他的使者摩納婆說:「你去到佛陀的住處禮佛,並且為我傳話,說:『請問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氣力安不?』」《般若經》裡都這樣講,記得吧?你看那國王非常非常有禮貌,而且很敬重佛陀。然後他下面接著說:「並且啟白說:『這裡的外道都已經聚會了,願佛知時。』」願佛陀知道時間。 [1:09′55″]
這個使者摩納婆聽受了國王的命令,就前往佛所,請安之後就坐在旁側,啟白佛陀說:「世尊!勝光大王頂禮您的雙足,請問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氣力安不?」佛陀說:「願大王及你的身體無病安康。」然後摩納婆這個使者又說:「勝光大王作如是啟白:『這裡的外道都已經聚集了,願佛知時。』」佛就告訴摩納婆說:「好吧,你現在可以回去了。」 [1:10′19″]
聽到後面有故事囉!當時世尊以神通力加持這個摩納婆,讓他一下子飛起來,就像鵝王舒展兩翼上昇虛空前往神通舍——他就飛回去了。當時大眾見到摩納婆乘空而來,無不歡喜踴躍歎未曾有,說這個國王的使者去時走著去、回來飛著回來。我們現在很多人想做那個使者吧!被佛加持一下,就不用開車走十七個小時來,就飛來。國王見到這麼稀奇的神變深生淨信,就告訴外道們說:「如今大師已經示現神變,你們是不是也可以依次顯現神變了呢?」可是外道說:「大王,現在有無邊的大眾雲集,要是神變的話,誰知道是誰在神變呀?你說是沙門嗎?說不定還是我們呢!」還有人這樣想啊!他們每次遇到事情的想法都很奇怪,你們有注意嗎?真心勸他們的人,他們會覺得是跟佛一夥的,然後這時候他們又這麼想了。 [1:11′47″]
當時哥羅王子不是證果了之後有神變嗎?他就用神變力前往香醉山,從那裡取來了種種奇妙的林樹花果,還有許多可愛的鳥也都跟著他來了,唱著美妙的歌聲,在佛的神通舍的北面造了這樣一片樹林。我在想植樹太快了!我們苦心經營種樹,這個哥羅王子現在不知道發沒發菩提心?應該發菩提心了,可以幫忙我們一下,在地上多種一些樹,這樣環保可以很好,能讓所有的生命都會很好。 [1:12′32″]
所以國王又看到了這般稀有的神變,又跟外道說:「如來大師已經顯現神變了,仁者們也依次顯現神通吧!」然後外道又再度地狡辯說:「大王啊!不是剛剛說過嗎?現在既然有無邊大眾雲集,要是神變的話,誰知道是誰現的神變啊?」他們應該自己知道不是他現的,但是要這樣騙國王。這時候又有個貧人叫蘇達多長者,他居然用神通力到達了三十三天取到了如意樹,然後把它放在神通舍的南面。南面、北面都有樹了,國王見了以後更加地歡悅,就告訴外道說:「如來大師已現神變,你們也可以做點什麼了吧?」外道又無恥地說:「大眾如此之多,誰知誰勝誰負啊?是我還是沙門的,根本就認不清楚是誰做的神變!」 [1:14′04″]
當時有百千遠近國家的人民都來集會,在虛空中也有百千億諸天大眾雲集觀看神變。天宮震動,天人都下來了。然後世尊暫時出到房外,洗足後又進了房中,就開始跏趺而坐,進入了火光定。於是從世尊的門鉤孔中,現在想可能是鑰匙孔,就從孔中開始往外噴火,放大火光,結果整個神通舍都像著火了。然後外道馬上說:「大王,你看!這是沙門現的神通事。」他現在敢確定這是沙門現的神通事了。然後說:「你看!連房子也被燒了,什麼都被燒了!趕快喚那個沙門來滅火呀!」意思就是說,這什麼神通,居然都著火了。國王聽了之後嚇到了,因為真的著火了,心裡非常地憂惱,就在這兒很緊張。 [1:15′22″]
同樣地,這裡列舉了勝鬘夫人、行雨夫人、仙授故舊、給孤獨長者、毘舍佉母,更有其他對佛陀有淨信的人,都感到無比地驚愕,說:「不是現神通嗎?怎麼居然著火了。」然後誰最高興啊?外道師和他們的弟子看到大火燒起來,都感到無比地歡喜。這個火光燒遍了神通舍,燒得讓其中的塵垢都清淨無餘,越燒越大、越燒越亮,越燒越大、越燒越亮。可是在火光之中看到好像也沒燒壞什麼,之後火就自己滅掉了,發現什麼也沒燒壞,說這都是佛的神通力及天人之力。當時國王看了之後就加倍地歡喜,好像死人又甦醒過來了——看來國王是受到了重創——就趕快命令外道說:「如來大師已現神變,仁者請你們現在就現神通!」然後外道就只好低著頭無言以對。其實他們可以現一點兒的,但不知道為什麼都低著頭。 [1:16′54″]
於是世尊就以足踏上香殿。這個香殿,義淨三藏說就是印度稱佛陀住的房舍、房間的稱呼。它原來的音是「健陀俱知」,健陀就是「香」的意思,俱知就是「室」的意思,合起來就是香室、香臺、香殿。由於敬意,不能直呼其名,就像在一個國家尊重帝王的關係,不能稱呼當時帝王的名諱,就稱御階、陛下等等這些尊稱。但是現今都直接稱呼作佛堂、佛殿,這應該不符合原意。不過也代表我們的一種尊敬。 [1:17′23″]
佛的右足踏上了這個香殿,這個時候大地產生了六種震動,經典上寫「纔動、正動、極動,纔震、正震、極震」;然後變成「東踊西沒、西踊東沒、北踊南沒、南踊北沒、中踊邊沒、邊踊中沒」,看你們唸《般若經》唸得不錯。然後由於地動山搖喔,地動山搖。在聽嗎?(有。)這麼熱鬧的故事沒人睡覺吧?(沒有。)地動山搖了喔!然後,啊!搖到了雪山內的五百個仙人啦!這個時候五百個仙人看到了瑞相,他們就共同討論說:「現在跟我們一起同梵行者顯現了這樣奇妙的瑞相。」他們以為是外道顯現的,所以說:「我們應該趕快前往尋找這位同道。」說罷大家馬上起身出發,就來到了這個神變的地方。 [1:18′15″]
熱鬧囉!世尊為了饒益這五百個仙人,放出了金色的微妙光明。從世尊所在的地方,一直到五百個仙人所在的所有路上,這中間沒有一處不明朗照耀,為他的金光明朗照耀。這個時候五百個仙人遠遠地就望見世尊,「圓光妙彩如寶山王,千日澄輝莊嚴具足,三十二相照耀金軀,八十種好隨形炳飾」,看到這麼莊嚴。仙人們見到佛陀莊嚴的身相,心一下子就寧靜、安定下來。 [1:19′08″]
這種感覺這裡做了幾個譬喻,大家現在可以想一下:如果佛此時此刻突然出現,我們會是怎樣的?說「如久習禪」,就是長久地修習禪定,心裡一點塵埃都沒有的寧靜、澄淨。又好像盼了很多年想要得到一個兒子,最後終於得到了一個貴子那種心情,可能有這種經歷的可以體會得到。然後還有很窮很窮,突然得到了一筆家財,得到了寶藏,或者說中彩券了,一下子一千萬,可能比這個還多,他是比喻寶藏喔,寶藏是很多很多的。還有人特別特別想當皇帝,有一天受灌頂、登基為王了,喜悅喔!又比如有人過去所種的善根最初成熟得以見佛,就像我剛才譬喻的,在那一刻突然見到佛陀的那種心情。在義淨大師所翻的這裡做了這幾個譬喻。 [1:20′38″]
所以當時五百個仙人到佛陀面前,馬上就頂禮佛陀的雙足,然後坐在佛陀的側面。這個時候佛陀又依照他們的根性差別,順著四諦道理為他們說法。仙人們聽到佛陀說法之後,「以智金剛杵」,智慧像金剛杵一樣,摧伏了二十薩迦耶見山。學《廣論》都知道,對吧?所以他們居然得到了預流果,證果了,五百個仙人見諦,成為聖者了。 [1:21′26″]
成為聖者之後,仙人們即從座位上起來,合掌恭敬啟白世尊說:「世尊!我們希望跟隨您出家,並且受戒成為比丘,跟隨您修學梵行。」這個時候如來便說:「善來苾芻!可修梵行。」佛陀說完之後他們的什麼自然落下啦?鬚髮。不用剃刀的,佛陀只要一句話就剃度了,然後袈裟自然著身。這個時候那五百個仙人好像已經剃度過了七天似的,而且自然地就穿著袈裟,瓶、缽在手,威儀具足如百歲比丘,非常莊嚴。從此如法教授,自己策勵精進不息,摧五趣苦輪,斷諸煩惱,證阿羅漢果,連帝釋諸天都共同敬重。這五百個仙人福報大喔!本來是幫著別人來幹什麼壞事的,結果巧遇了佛陀,居然證了聖果、出了家。美妙喔,美妙! [1:22′52″]
這個時候世尊和這五百個仙人、羅漢比丘,還有比丘大眾、天龍八部,前後圍遶,一起前往神通舍這個比賽神通的場地,然後佛陀在大眾前登上了獅子座。這時又有一件事情你們大家聽一聽。有個女居士叫作神仙母,居然來到佛陀面前啟白說:「世尊,希望大師您不必煩惱憂慮,我自己就可以跟那些外道區區之輩較量神通,完全可以折服他們,讓有敬信的人天心得歡悅,讓沒有信心的人們也能因此結下因緣。」這女居士勇敢喔!佛陀就對神仙母說:「你不用擔心!你雖然有能力可以跟外道相互較量神通、摧伏他們,但是外道會因此說:『其實並不是沙門喬達摩展現神通,不過是聲聞女人現的這些神通而已。』所以你還是先安坐。」可見在佛世的時候,有一些女居士也是很用心修行的,所以提醒我們所有的女居士要努力喔!看,這個女居士都敢跟外道較量神通呢! [1:24′15″]
這個時候,不是之前有一個貧者叫蘇達多長者,有神通到哪兒去取如意樹的那個人,還有沙彌准陀、沙彌尼總髻、蓮華色比丘尼,然後還有無量的有神通者,他們都輪番地到世尊面前共同啟白要跟外道較量,說:「根本不用世尊您出場的,我們就可以了。」然而佛陀還是都那樣回答說:「啊,你們安坐......」怎樣怎樣。最後,目犍連合掌出來了,說:「世尊,您不必煩惱憂慮,我自己就可以跟那些區區外道之輩較量神通,折服他們外道徒,讓有敬信的天人們心得歡悅。」然後佛就對目連尊者說:「我知道你有能力摧伏外道,但是外道們會因此說:『其實並不是沙門喬答摩展現神變,不過是聲聞大目犍連有這種威德,能顯現神通與我為敵罷了。』所以你還是安坐。」 [1:25′11″]
於是佛陀就轉過來問勝光王說:「是誰請如來跟六師外道較量神變啊?」我不知道佛陀為什麼再問他一遍。然後勝光王馬上起立,偏袒右肩合掌向佛啟白說:「世尊,是我!祈請佛陀與六師外道較量神變,降伏外道,讓有敬信的天人們心得歡悅,令信心成倍地增長;讓沒有信心的人也結下因緣;也讓未來的沙門、婆羅門,還有人天大眾蒙受利益,長時間地獲得安樂。」看來這個勝光王是此心已決。佛陀又問了一遍,他還是要祈請佛陀。佛陀受了勝光王的祈請之後就默然而住,勝光王知道佛陀已經接受了他的祈請,於是就返回他的座位上。 [1:26′07″]
這個時候世尊進入了殊勝的三摩地,就是一種定,在獅子座上,注意!忽然隱而不現,消失了。然後忽然於東方的虛空中出現,示現行立坐臥四種威儀,在空中臥、在空中坐、在空中走、在空中立。而且入火光定放出種種光明,青、黃、赤、白、紅,然後身下出火、身上出水,身上出火、身下出水。同樣地,在東西南北方顯現上述的神變。然後佛陀顯現神變以後又把神變收攝,依舊出現在獅子座上。佛陀就對勝光王說:「這一些都是佛及聲聞眾共同都會的神通。」就是他所有弟子都會的,說:「大王,是誰請如來對外道及天人顯現無上大神變事啊?」又問一遍,勝光王馬上起來,偏袒右肩合掌又說了一遍:「是我祈請世尊,為大眾現無上大神通事降伏外道的。」然後佛又默然答應了,勝光王知道佛陀接受他的祈請,趕快回到座位上等著看接下來是什麼。 [1:27′21″]
世尊就以他自己具備上妙輪相萬(卍)字吉祥光網的手指,做出了施無畏印碰觸地面。然後世尊就想:「為何龍族們手持大如車輪、數滿千葉、以寶為莖、金剛為鬚的妙蓮花來到此處?」當佛陀一起心念的時候,由於佛陀的威德,乃至小蟲和螞蟻都會知道佛陀的心意,這經典上是這樣寫的,很不可思議!因此龍王就一下子了解了佛陀的心意,就在想:「世尊為什麼要用手接觸地面呢?」隨即馬上知道世尊要示現大神變了,我要趕快手持大如車輪、數滿千葉的花,趕快從地踊出!龍王就來了。他趕快手持大如車輪、數滿千葉、以寶為莖、金剛為鬚的妙蓮花從地踊出。這輩子還沒看過龍王從地踊出哦! [1:28′23″]
世尊見到了妙蓮花之後,就馬上在妙蓮花座上安穩而坐,然後從他的右邊及背後,也產生了無量的妙寶蓮花,形狀跟前邊的一樣,自然踊出,而且在每一個新出現的蓮花上都有化佛安住。你們可以想像一下。而每尊佛陀的蓮花右邊及背後,都有同樣的蓮花再踊出化佛安住,這樣一重一重、一重一重向上化出,一直到色究竟天,蓮花都是如此層層增長。有的化佛身出火光、有的開始降雨、有的放光、有的授記、有的還像辯論一樣在問答,有的也是示現行、立、坐、臥四種威儀。因為佛的威神之力,即使小孩都能夠看到如來的影像。 [1:29′47″]
當時世尊顯現這樣的神變以後,可以想像勝光大王以及宮女、王子、大臣、許多城池、他方的遠客,無量百千無數大眾都雲集到此,瞻仰佛的神通,目不暫捨。如果這樣的景象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絕對不眨眼睛的。同時在虛空中,有無量百千天眾觀看了佛陀的神變,絲毫也沒有其他的動作,都在看,可能很靜、很靜吧!所以恭敬供養佛陀的心情完全沒有停止,處處有鼓樂音聲、螺貝長鳴、載歌載舞。當時的飛禽走獸也都歡喜地發出快樂的音聲,馬嘶、象吼、駝叫、牛鳴,孔雀、鴛鴦都開始唱歌了。真會寫!所以人天大眾瞻仰佛陀的神變歎未曾有。這時天人就在虛空中奏響天樂,撒下了天上的優波羅花﹑拘物頭花、還有分陀利花、曼陀羅花等種種天花,並且散布天沉香、水栴檀香、種種香粉,以及供養天上的衣服和人間五色斑斕的禮服。 [1:31′08″]
如來現了神變之後,為了調伏有情就說了兩個偈頌:「汝當求出離,於佛教勤修;降伏生死軍,如象摧草舍。」就像大象把一間草房子毀滅一樣毀滅生死。「於此法律中,常為不放逸;能竭煩惱海,當盡苦邊際。」同時還有其他眾多的化佛,也宣說了下面的頌文。這個頌文大家聽一聽喔!「日光若未現,熠燿粗舒光;曦輪上太虛,爝火從斯沒。如來光未顯,外道出希奇;佛光照世間,降伏師弟子。」這一段在說,日光如果出現的時候,光明盛大,火把的光明就看不到了;如來的光沒有顯現的時候,外道好像還有點兒稀奇,可是當佛光照耀世間的時候,就降伏了外道諸師還有他們的弟子。這是蓮花上的那些化佛說的偈子。那個時候世尊就告訴比丘們說:「我示現的所有神變,你們要好好憶持,大神通事將會隱沒不現。」就是快記著,這個神通的事情快要消失了。說完這句話之後,神變全部都消失了。 [1:32′50″]
於是勝光王就告訴六師說:「大師世尊已經顯現神變了,請仁者們現在應該顯現神通了吧?」當時這個叫晡刺拏的外道,默然不敢回答,就用手肘碰觸那個末羯利瞿舍梨子:「你顯現!」知道為什麼有這個動作吧?知道。為什麼?被魔王騙了——我沒有你有啊!然後那個被捅了手肘之後,那個就捅下一個說:「欸!我沒有你有。」「我沒有你有。」都這樣一個一個、一個一個地輾轉相觸喔!一個捅一個、一個捅一個,結果六人當中沒有一個人敢出來應戰。勝光王再次下令說:「你們一定要顯現神通。」然後六師之間相互還是用手肘,結果不是捅了,就變成說:「啊,你去!」「你去!」「你去!」推托了一圈之後,全都不講話了,縮著脖子低著頭,就像進入甚深禪定一般沒辦法回答。 [1:34′17″]
這個時候有一個金剛手大藥叉主看到了這個情況,應該是個大力護法神,一般藥叉都是,何況這是個大藥叉主。看到了,心想:「這六個癡物!」愚癡的癡,就是蠢蛋。「久惱世尊」,已經觸惱世尊這麼久,「應該用一些方法讓他們知道自己的錯,不要再敢和佛作對。」而且他想:「應該想法讓他們從這裡走開。」想完之後就開始呼風喚雨,刮起猛烈的暴風、大雨、冰雹相加,很快就把六師的神通舍全部都摧塌。可以想像外道邪徒驚慌逃竄,有的懷著恐怖倉促地逃進了山洞裡,有的在樹林、草叢中躲起來,還有的跑進那個天祠的神廟裡,然後抱著肚子,很憂惱、很恐懼!而佛的神通舍完全地絲毫無損、完好如初。 [1:35′47″]
這個時候世尊見到這樣的情形,說了如是的偈頌。認真聽喔!快講完了,聽聽喔:
「眾人怖所逼,多歸依諸山,園苑及樹林,制底深叢處。
此歸依非勝,此歸依非尊,不因此歸依,能解脫眾苦。
諸有歸依佛,及歸依法僧,於四聖諦中,恒以慧觀察,
知苦知苦集,知永超眾苦,知八支聖道,趣安隱涅槃。
此歸依最勝,此歸依最尊,必因此歸依,能解脫眾苦。」 [1:36′38″]
熟悉嗎?哪裡有?《廣論》下士道的〈皈依三寶〉,第一百一十五頁,從「如經云」開始。回去可以看看一百一十五頁,就是源自於這部經:
「諸遭怖畏人,多歸依山林,及歸諸園囿,歸所供樹木。
其歸非尊勝,其歸非第一,雖依其依處,不能脫眾苦。
若是有歸依,佛法及僧伽,由知苦苦集,正超越諸苦。
八支聖道樂,當趣般涅槃,以智慧觀見,諸四聖諦理。
此歸為尊勝,此歸為第一,由歸此歸處,能解脫眾苦。」這是《廣論》的原文。 [1:37′35″]
這個時候世尊就觀察在場大眾的根性差別、不同的隨眠,而為他們說法,大眾聽完之後,有無量百千億萬的眾生得到了殊勝解,或者初果、二果、三果乃至阿羅漢果,還有發聲聞菩提心,或有發獨覺菩提心,或有發無上菩提心。與會大眾當中所有的眾生,全部都心歸向三寶。然後世尊就為大眾說法開示法教,利益大眾令生歡喜。所要成辦的義利結束後,世尊才從他神變的座位上離開。 [1:37′55″]
這個就是世尊如何降伏外道六師的故事,是義淨大師翻譯的。有點長,你們累不累,(不累。)講得太長了,會不會講太長了?(不會。)你們會不會說:「啊,老師你那麼老遠你就給我們講故事啊?」不然怎麼了解「是無等師」啊?對不對?「無等師」喔。其實這個故事我在紐約講了一次,然後有一個英廣班的同學問我,說他其實不太想學神通的事,只想做個好人。我說:「所有的神通都是從好人做起的,如果有了神通不是好人就麻煩了,會世界大亂了!」我說:「你想的絕對沒錯!」而且這種神通,修學佛法所有的善知識們都不主張一開始要去訓練的,對吧?但是我們必須了解佛陀的功德,佛陀用多少種方便去度化我們。你看他現的神通,每一個顯現都是為了利樂別人,完全沒有一點點其他的目的。 [1:39′05″]
我不知道今天聽了這個佛陀降伏外道六師的故事,大家會不會對佛陀的功德生起一種景仰,好好地對佛陀修信。以後在佛前拜佛的時候,想一想佛陀有怎樣的功德、用怎樣的慈悲不捨棄有情,在度脫我們。我相信那個外道六師,佛陀一定會利益他們、饒益他們、救拔他們。所以應該學習佛陀的大悲心,還有那種稀有的智慧。 [1:39′52″]
我最後把這個〈皈敬頌〉的白話再給大家翻譯一遍,今天課就講完了。「其次,在本論所開顯的甚深以及廣大二種道中,甚深道由至尊文殊傳與龍樹菩薩,廣大道由至尊彌勒傳與無著菩薩;廣大道另有至尊文殊傳與寂天菩薩這一系。而覺窩大師阿底峽尊者,則完整擁有這三種傳承。與這樣的師承相應,有三段偈頌依次讚歎。另外再有一首偈頌頂禮其餘的諸位善知識。其中第一偈頌,讚歎彌勒與文殊二位菩薩:無可匹敵的世尊,被諸佛讚歎如同白蓮花般的稀有,由於善於修正所化機的身心相續,所以稱為導師。從他所宣說的佛法中出生的最勝佛子,荷擔了佛陀十二種事業等一切應化事業的責任,在無量剎土之中,遊戲化現種種有情與外在的環境。敬禮如此紹勝,戰勝四魔,名為不敗的彌勒菩薩以及至尊文殊菩薩。」 [1:41′18″]
這就是〈皈敬頌〉的第二個偈頌。其實第二個偈頌還沒講完,後面還要再討論。文殊菩薩、彌勒菩薩、寂天菩薩,以及阿底峽尊者的功德,往下還要講。我期待能夠多講一些文殊、彌勒菩薩稀有的應化,讓大家了解我們的傳承祖師,了解了之後才能夠生起信心、祈求加持,心會轉變的。信心一生起之後,我們祈求佛菩薩一定會得到稀有的加持,這樣我們在菩提道次第修證的進程中,才能夠障礙遠離、順緣積聚,越來越順暢。 [1:42′28″]
對諸位有幾點叮嚀。我非常希望你們能夠好好地學習《廣論》,在廣論班裡。無論是早來、後來,還是將來要來的,都希望你們能夠和睦相處,因為大家來自不同的地方,能夠學習到佛法非常地不容易。至於《廣論》上講的,理解和不理解沒關係,只要跟著班往上走就可以,不要脫班。因為脫班之後,一個人能夠完成對整本《廣論》的學習,尤其是我們以後還要講毗缽舍那、奢摩他,還有相關系列的修行,一個人總是不好學的。如果一班同學在一起有一個相互的比對——不是嫉妒、比較,是比對——他學得很好我比一比。有的時候心情不好來到班裡一看,同學都很高興,聽、聽、聽也就好起來,大家在一起成就善業是非常美好的。而且廣論班是師父留給我們的一份大禮,所以我非常希望諸位好好地珍惜。 [1:43′30″]
所以大家好好地學,我會跟法師們常常看你們。尤其要多誦《般若經》,以後我會安排,請法師們定期來跟大家主持般若法會,誦《般若經》的功德非常非常大!傑仁波切誦《般若經》、師父也誦,我也每天誦,也希望大家能多誦《般若經》,為以後五大論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好嗎? [1:43′55″]
再一點叮嚀:回家別生氣,別生小氣。女眾別為小事生氣,差不多放過就可以了,把所有事情都搞清楚沒時間,把事情搞清楚也不是正量士夫,對不對?把苦集滅道搞清楚比較重要!所以有一些芝蔴綠豆的事非得弄明白,到底你錯、到底我錯,到底怎麼辦,誰道歉、誰道歉,這弄完天都亮了,地老天荒了。所以有些事就放過去就算了,整也整不明白,因為越討論事越多、越解釋越多,有時候因為討論事情、誰是誰非又打起來了,然後一層霜、一層霜、一層霜,大家彷彿有隔閡似的。實際上都很珍惜家人和朋友,都覺得:「實際上沒有你的陪伴,我度過此生是很孤單的。」所以好好地珍惜自己的家人,多表達自己的感恩心。 [1:44′38″]
如果上研討班參加的事業太多,忽略了對家人的照顧,怎麼辦啊?多幹活、多做家務、多承擔事情、多說好話。還有什麼?多微笑。三多,千萬記住!不要因為承擔太多事情忽略家人,覺得:「我就是要出離的,我這是對的。」因為還是要好好地照顧家人,這樣的話,他因為你的改變才能夠親近大師的教法,才有緣能夠對宗大師教法有信心,好好修行。不要生氣,注意鍛練身體,好好地和合。和合的一個方法就是師父有幾個:觀功念恩,還有代人著想;有的時候常常唱讚頌據說也會心情好,是這樣嗎?心裡很苦悶,一唱讚頌心情就突然變好了。所以我就希望你們心情好、身體好,然後學法好、樣樣都好! [1:45′31″]
記住那三多喔!多幹活,別累著。你多幹活,有的時候說點好話,別人就幫你幹了;自己幹很多活,又說不好的話,所以別人都不幹。所以學《廣論》慢慢就有智慧,多幹活、多說好話、多微笑。微笑無敵,是這樣嗎?(是!)應該沒有人微笑沒有用,我覺得微笑無敵。所以常常對好像覺得有點隔閡的家人或者朋友,多微笑一下,有的時候一笑什麼都不用解釋了,也不用說太多。好嗎?多修觀功念恩。大家好好地努力,好好地學習菩提道次第,這就是我最深切的祝願。 [1:46′18″]
你們可以回饋給我,覺得這樣講《四家合註》的方式好不好,我可以隨時改變。不知道今天的故事會不會講太長了?但是我真的想讓大家了解什麼是「無等師」,所以講得有點長。 [1:46′38″]
你們也可以寫信給我,希望《四家合註》怎樣講,你們想要聽怎樣的版。我收到很多很多同學的來信,是沒有登在網上,寫過來的,那些信讓我很感動。所以在準備每一節課的時候,我像個小學生一樣非常地認真。因為覺得這是我獻給你們的,所以我是懷著非常虔誠的心給大家講,也是懷著學習的心。如果你們發現我什麼地方講得不太對,要發信給我,及早更正比較好,謝謝。好好努力喔,要開心喔! [1:47′35″]
我仔細地看了一下,平常不開心其實也能看出來。希望我下次來的時候你會比這次更開心一些。其實我站在前面可以看到你們每個人的臉,多年來練成的這種習慣,尤其這台階還比較高。希望大家下次由於學法的緣故,獲得了更多的歡喜,多保重喔!
開示日期:2015/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