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齊文升:新冠肺炎等中藥預防的思考

發表於 : 2021-10-28 , 16:53
懸壺子
齊文升:新冠肺炎等中藥預防的思考(一)
自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國各地醫護力量聚集武漢,1月25日,大年初一,擔任廣安門醫院醫療隊隊長的齊文升主任二度馳援武漢。 深入臨床一線參與救治。 齊文升主任同團隊成員現已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開展救治工作16天。 對於新冠肺炎等傳染病的中藥預防,他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以下文字都是齊主任在前線工作之餘,用手機或紙筆記錄下來,再微信或拍照發回,由科室團隊編輯發佈。
1.jpg
齊文升:首先,我非常贊同中藥預防,即便沒有病的部分人群也可以口服中藥預防,中藥預防也是有依據的。



李時珍《本草綱目·草部》說:"張仲景闢一切惡氣,用赤朮同豬蹄甲燒煙",雖然遍查《傷寒論》、《金匮要略》,並無相關文字,但也難說張仲景在建安紀年期間沒這樣幹過,這樣說來蒼朮燒豬蹄也是經方了,而還魂湯"通治諸感忤"確是實實在在的經方。



其後的《千金方》引《肘後方》太一流金散,"若逢大疫之年,中庭燒之,闢瘟氣",這和武漢2月6日開始的滿大街噴洒消毒藥水是一個道理。



宋朝官方《和劑局方》出仙朮湯說"食前沸湯點服"能"闢瘟疫,除寒濕,溫脾胃,進飲食",就是號召全民飯前服用少許中藥來預防瘟疫。 而宋慈作為提點刑獄官,其工作環境和我們如今差不多,他先是修訂了官方的仙朮湯,而後又推出千古留名的"闢穢丹",以及少量含服"蘇合香丸"的服用法。



明朝,國家組織專家編輯出版的《普濟方》,將"闢穢丹"正式定型。 現行的《中國藥典》也載有"同仁堂避瘟散",雖然由於古文化水準的不足,將"闢"誤寫成逃避的"避",將該方歸為"祛暑劑",但作用仍是"祛暑避穢"。 另外,自古流傳下來的闢穢方法還有搐鼻、外塗、佩戴等。



我科於2016年,經北京市中醫局屠志濤局長慧眼特批,立項了《闢穢解毒方預防地區流感》的課題,在佑安醫院李秀惠主任的説明下,取得了結果,惜尚未驗收。



今年1月21、22日我和劉清泉院長巡診金銀潭醫院,院領導要求開具用於醫護人員預防的中藥,劉院長非常贊同,在"闢穢解毒方"基礎上加入參黃耆,也是對的。

齊文升:新冠肺炎等中藥預防的思考(二)
中藥預防的總體作用,說"提高免疫力"也是對的,但不如說是"調整免疫功能"更準確。 自2003年非典以來,兩個錯誤的做法已慢慢得到糾正,一是用苦寒清熱解毒,如瘋搶"板藍根沖劑";二是補氣扶正,如動輒用"玉屏風散"。 現今常見的做法就是把扶正、解毒混為一體的大雜烩。

中藥預防是有理可循的。 首先中藥預防是群體服用,要個體化辨證論治很困難,所以要開動腦筋,尋找一個普適群體的合理處方。 我認為這要從內、外兩個方面著手:內是指機體內環境,外是指空氣中、物體上飄蕩、附著的病毒。 如何調整內環境,複習熱病病因得知,"邪從皮毛而入"、"邪從口鼻而入",肺開竅於鼻、外合皮毛,故定位在肺;而正常來說,口是用來飲食的,而不是喘氣的,所以定位在脾胃。

我另一個觀點是,在物質生活豐富、學習工作緊張的現今社會,虛弱不足的人群不占主體,而「鬱熱」體質是多數人的共性;而外因的預防,古人告訴我們很多,但重點直指一味藥物——蒼朮 。

因此,我們開出的預防方是:蒼朮、陳皮、桑葉、白茅根、金銀花。 黃璐琦院士改為葯食同源代茶飲,加入人工種植人參、劉清泉院長加入參黃耆,也是可以的。

新冠肺炎預防方:

蒼朮、陳皮、桑葉、白茅根、金銀花。


我們認為,預防中藥的用量應和治療量有所區別,雖然多人共飲一劑,但以治療量開具的預防處方,讓人看上去總覺得彆扭。

附註:齊文升,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廣安門醫院急診科主任。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專家組專家。 先後師從名老中醫方藥中教授及蒲輔周先生關門弟子國醫大師薛伯壽教授。 中國中醫科學院急診學科帶頭人。 兼任北京中醫藥學會急診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急診分會副主任委員。 臨床善用經方治療熱病及急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