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沉丸
發表於 : 2025-01-01 , 20:10
丁沉丸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丁沉丸
處方 甘草(炙)藹 青皮(去瓤,銼,炒)丁香 白豆蔻仁 沉香 木香 檳榔 肉豆寇仁各150克 白朮(锉,微炒)1.2乾克 人參(去蘆)茯苓(去皮)訶藜勒(胃,取皮)各300克 肉桂(去粗皮)口 干薑(炮裂)各75克 麝香(別研)30克
制法 上藥為細末,入香麝令勻,煉蜜和丸,如酸棗大。
功能主治 主脾胃寒氣上逆心腹,脅肋脹滿刺痛,胸膈噎塞,痰逆噁心,噫氣吞酸,不思飲食,嘔吐不止,及翻胃膈氣,宿食留飲,心痛霍亂,婦人血氣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細嚼,炒生薑、鹽湯送下; 溫酒亦可,空腹時服。
摘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
方出《千金》卷六,名見《聖濟總錄》卷一○一:丁沉丸
處方 沉香5兩,藁本3兩,白瓜瓣半升,丁香5合,甘草2兩,當歸2兩,芎2兩,麝香2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久服令舉身皆香。 主七竅臭氣。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丁香丸」、「香遍滿方」。。
摘錄 方出《千金》卷六,名見《聖濟總錄》卷一○一
《博濟》卷二:丁沉丸
處方 丁香半兩,沉香半兩,木香半兩,檳榔半兩,白豆蔻半兩,雲南根半兩,肉豆蔻(去皮)半兩,甘草(炙)半兩,青皮(去白)半兩,人參2兩,茯苓2兩,白朮4兩,官桂1分,丁香皮半兩,訶子1兩(去核),麝香1錢(研),玄參1兩半,柳桂1分,乾薑1分(炮),金釵,石斛1兩。
制法 上為細末,續入麝香,和勻,煉蜜為丸,如酸棗大。
功能主治 理中。 主脾胃一切氣不和,吐逆,不思飲食,霍亂不止,心腹刺痛膨悶,胸膈噎塞,久積虛氣,傷酒痰逆,婦人血氣及月候不調。
用法用量 每服半丸或1丸,爛嚼,炒生薑,橘皮、鹽湯送下,溫酒亦可; 婦人炒生薑、橘皮、醋湯送下。
摘錄 《博濟》卷二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丁沉丸
處方 甘草(炙)藹 青皮(去瓤,銼,炒)丁香 白豆蔻仁 沉香 木香 檳榔 肉豆寇仁各150克 白朮(锉,微炒)1.2乾克 人參(去蘆)茯苓(去皮)訶藜勒(胃,取皮)各300克 肉桂(去粗皮)口 干薑(炮裂)各75克 麝香(別研)30克
制法 上藥為細末,入香麝令勻,煉蜜和丸,如酸棗大。
功能主治 主脾胃寒氣上逆心腹,脅肋脹滿刺痛,胸膈噎塞,痰逆噁心,噫氣吞酸,不思飲食,嘔吐不止,及翻胃膈氣,宿食留飲,心痛霍亂,婦人血氣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細嚼,炒生薑、鹽湯送下; 溫酒亦可,空腹時服。
摘錄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
方出《千金》卷六,名見《聖濟總錄》卷一○一:丁沉丸
處方 沉香5兩,藁本3兩,白瓜瓣半升,丁香5合,甘草2兩,當歸2兩,芎2兩,麝香2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久服令舉身皆香。 主七竅臭氣。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丁香丸」、「香遍滿方」。。
摘錄 方出《千金》卷六,名見《聖濟總錄》卷一○一
《博濟》卷二:丁沉丸
處方 丁香半兩,沉香半兩,木香半兩,檳榔半兩,白豆蔻半兩,雲南根半兩,肉豆蔻(去皮)半兩,甘草(炙)半兩,青皮(去白)半兩,人參2兩,茯苓2兩,白朮4兩,官桂1分,丁香皮半兩,訶子1兩(去核),麝香1錢(研),玄參1兩半,柳桂1分,乾薑1分(炮),金釵,石斛1兩。
制法 上為細末,續入麝香,和勻,煉蜜為丸,如酸棗大。
功能主治 理中。 主脾胃一切氣不和,吐逆,不思飲食,霍亂不止,心腹刺痛膨悶,胸膈噎塞,久積虛氣,傷酒痰逆,婦人血氣及月候不調。
用法用量 每服半丸或1丸,爛嚼,炒生薑,橘皮、鹽湯送下,溫酒亦可; 婦人炒生薑、橘皮、醋湯送下。
摘錄 《博濟》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