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期間是各種皮膚病好發季節,但如果長時間傷口不癒合、皮膚邊緣潰爛或凸起皮膚腫塊突然變大,醫師提醒民眾,千萬不要誤以為只是一般的濕疹或皮膚發炎,自行買藥來塗抹,有可能是皮膚癌的癥兆。
一名78歲男性病患,一年多前,便因胯下經常搔癢、起疹及皮膚脫屑,他以為只是濕疹,所以自行購買濕疹藥膏來塗抹,不料最近患部的皮膚病變範圍逐漸擴大,趕緊到書田診所求醫,經醫師施予皮膚切片後,確定證實罹患了皮膚癌。
另一名82歲的女性患者,也是臉頰左側長出化膿性的突起腫塊,以為是癤子(毛囊炎)而自行塗藥膏,結果局部惡化潰爛,在經過皮膚切片後證實是皮膚癌。
書田診所醫師黃季怡指出,台灣的皮膚癌發生率不如西方國家高,但也因此,許多民眾對於皮膚癌的認知有限,往往拖了半年以上才就醫,一旦延誤治療,可能需動大面積的切除手術及皮膚移植,得不償失。
【聯合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