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出遊 喝水+活動 避免旅客血栓症

有關西醫方面,請在此貼!謝謝!如果有侵權,歡迎來信告知!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健康出遊 喝水+活動 避免旅客血栓症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6.06.30  中國時報
健康出遊 喝水+活動 避免旅客血栓症
廖文評(三總家醫科醫師)




暑假是旅遊旺季,然而在旅途中,若必須花長時間搭乘交通工具,就要小心因久坐不動而引起血栓症。

近年來「經濟艙症候群」令人耳熟能詳,它的形成原因是長時間待在狹隘的空間中,活動受限,使得血液循環不良及黏稠度增加,造成腿部深處靜脈形成血栓,血栓若順著血流到肺部或腦部,將引起肺栓塞或腦中風,甚至會導致死亡。

事實上,不管是否在飛機內經濟艙,甚至在巴士、火車或劇場、戲院等場所,只要長時間不活動,都有發病的危險性,因此又稱「旅客血栓症」,尤其在老年人、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症、孕婦、心臟血管疾、癌症、血栓病史、行動不便、近期有外傷或手術等,都有較高的危險性;而服用避孕藥或女性荷爾蒙的人,也須注意增加深度靜脈血栓的可能。

研究顯示,飛機內部非常乾燥,濕度很低,甚至低於沙漠,人體水分會加速流失,一小時可流失80cc的水分,一旦水分減少,血液的黏稠度會增加,加上久坐不動使得腿部循環變差,更易形成血栓。

預防旅客血栓症,首重補充水分。每一小時最好喝一杯水,一天最喝2公升以上;但要避免含咖啡因及酒精的飲料,因為這些飲料有利尿作用,會加速水分排出。

此外,旅途應適時起身活動,舒展筋骨,放鬆肌肉,促進血液循環,最好每隔1﹣2小時站起來活動筋骨或上廁所。

若活動空間實在有限,可以在座位上做簡單腳部運動,包括腳後跟、腳尖上下運動及反覆張合腳趾,伸腿運動,膝蓋運動與小腿肚按摩等,均有促進下肢血液循環的效果。其他如聳肩運動、頭頸運動與手部運動等,也可以搭配操作。還有,避免穿太緊的衣服,妨礙血液流通。 r

若是血栓症的危險族群,在上飛機前,可至各醫院旅遊醫學門診處諮詢,經醫師評估給予低劑量的阿斯匹靈,或皮下注射抗凝血劑,以預防血栓形成。

其實,不只是長途旅遊,凡是長時間保持同樣姿勢,加上環境乾燥等條件,都可能會發生血栓症。尤其現代化辦公大樓都有完善的空調,室內容易乾燥,長時間工作族群如電腦族、櫃檯人員更應注意防範。此外,久坐打牌,或網咖練功一族,也記得常變換姿勢,多多走動與攝取水分,遠離血栓症。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健康出遊 喝水+活動 避免旅客血栓症

未閱讀文章 MissC »

WHO:長途旅行久坐不動 血栓症風險加倍
法新社
記者:紀錦玲



世界衛生組織 (WHO)今天警告,長途飛行可能造成人體血液凝塊現象,這種風險是平時的兩倍;而血液凝塊可能進一步導致潛在致命的「深層靜脈栓塞」(DVT)。

當人的身體不太活動時,例如長途旅行久坐不動,就可能在腿部的靜脈中形成血液凝塊,這是深層靜脈栓塞;而凝塊可能隨著血液移動到肺部,就叫「肺栓塞」(PE);或者移動到心臟、腦部,造成心臟病或中風。

世衛組織一項「全球旅行風險研究計畫報告」中指出,以上種種病症通稱為「靜脈血栓栓塞症」(VTE)。

經過第一階段計畫五項個別研究後,世衛組織表示,如果長途旅行持續四小時以上,罹患靜脈血栓栓塞症的機率是平常的兩倍。

世衛組織說,久坐不動長達四小時以上,而導致靜脈血栓,這種情況發生的絕對風險值,約六千人中就有一人。

而某些特殊族群發生風險會更高,如經常長途飛行的人,肥胖的人,或者過高、過矮的人(身高超過一百九十公分,或低於一百六十公分),使用口服避孕藥的婦女,以及罹患遺傳性血液疾病的人,

世衛組織心血管疾病資深顧問孟迪斯指出,估計目前全球每年約有二十億人口搭乘飛機旅行,靜脈血栓可謂是公共衛生健康的議題。

該組織強調,久坐不動導致血栓症,不只是搭飛機旅行才會發生,乘坐汽車、火車、巴士等長途旅行也都可能發生。

世衛組織「非傳染性疾病與心理衛生部」助理秘書長卡繆表示,血栓症發生與以下情況有相當大的關聯:久坐不動,或維持幾個小時都不活動,或者在旅行時活動量不夠。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健康出遊 喝水+活動 避免旅客血栓症

未閱讀文章 MissC »

2007.07.11  中國時報
旅遊搭機靜坐4小時 靜脈血栓風險高
陳旻苹/台北報導



   利用暑期搭機出國的旅客要留意,世界衛生組織日前公布一項關於旅行與血栓危險的研究顯示,在旅途中靜坐不動逾4小時,患靜脈血栓的危險比平時高約一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袁明琦醫師提醒民眾,出國旅遊無論是搭飛機、自己長途開車或是搭火車,其實只要靜坐不動4小時,都會增加靜脈血栓危險。

   世衛組織的研究指出,每次搭機飛行一次,患靜脈血栓的危險要持續4周才能消除。所以,即使少於4小時的短程旅行、但是在短期內多次搭機,或是肥胖、服用口服避孕藥……等人搭機旅遊都要特別小心,同樣會增加靜脈血栓的危險性。

   袁明琦醫師說明,旅途中常見的靜脈血栓,有小腿部血栓、肺部血栓。小腿部血栓患者會感到疼痛不適、抽筋和腫脹,而腿部血栓有可能轉移全身,若血栓在肺部,患者會感到胸部疼痛、喘不過氣來、四肢冰冷、冒冷汗。一般動脈循環借助心臟幫浦般的推動及地心引力,血液很容易到達身體下肢腿部,但當靜脈系統要將血液逆流向上回送時,是在低血流壓力、反地心引力操作下,往心臟方向回送。如果缺乏運動、肌肉無力及靜脈血管產生病變的人,血管彈性疲乏,會導致靜脈血流滯留在雙腿,而靜脈彈性疲乏的發生,是一個長時間的結果。

   如果長程旅途時,最好30分鐘或是固定間隔一段時間,做腿部伸展動作或是站起來走走,若可躺下,可在腳踝處墊高約30度,以利血液回流。而每天適量喝水、均衡飲食也有幫助。

   除了搭機太久不動,有靜脈血栓危險,其實平時當腳部每到下午會特別腫脹痠痛、或者在皮膚表面出現微血管增生時,這可能就是早期靜脈回流不順的徵兆,就必須多運動、有空時腳抬高,以增強腿部肌力,促使靜脈血液回流。袁醫師建議,平時最好維持正確的走路姿勢,不彎腰、不駝背,讓雙腳平均地分攤身體的重量,同時養成走路運動的習慣。若需要長時間站立的人,平日可以在鞋內加上紓減壓力的足跟墊。


   ★腿部運動 預防靜脈血栓

   袁明琦醫師表示,平時可選擇合適時間,做做下列的腿部運動,可以改善腿部「肌肉靜脈幫浦」,促進靜脈回流。

   ▲將手臂握住椅背,將腿伸直,再彎曲膝蓋,將大腿向胸部靠攏,再向外伸出。共20次。

   ▲原地踏步走,兩手自然擺動。每一腳步盡量舉至與腰同高。共20次。

   ▼雙手放於頭部,維持直立。慢慢彎曲雙膝,至蹲下位置,再站起來,連續5次。

   ▲坐在椅子上,向上向下擺動伸展腳部的踝關節。共20次。

   ▼一隻腳以腳趾站立,另一隻腳以腳跟站立,然後兩腳交替20次。

io:
頭像
MissC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紫河車大補氣血者
主題中的帖子: 4
文章: 44559
註冊時間: 2006-01-03 , 0:53
個人狀態: 暫停中
職稱: C美女全域版主
性別: 美女

Re: 健康出遊 喝水+活動 避免旅客血栓症

未閱讀文章 MissC »

預防機艙症候群? 謝瀛華:試試這套「天龍八部」!
東森
記者:蔣文宜/台北報導



暑期又是旅遊旺季,許多人都計畫著要好好出國玩玩。當一切日常生活用品都準備妥當,可別忘了你可能也會有的健康需求,因為也許出了國你才發現夜夜無法成眠、忘記帶足夠的高血壓藥或是美食當前上吐下瀉…那,可就煞風景了。

為因應未來醫療旅遊的起飛及提供民眾更多健康旅遊須知,亞太旅遊醫學會理事長、萬芳醫院副院長謝瀛華與長榮航空合作出版「健康旅遊醫學新知」新書,收集了各種與旅遊相關的健康須知,包括時差調理法、咖啡症候群等、銀髮族舒適遊以及該如何做做運動預防血液循環不良的機艙症候群等。

謝瀛華指出,上飛機前應減少食用以下兩大類食物,包括粗纖維蔬菜如韭菜、芹菜、扁豆、生菜、黃瓜、胡蘿蔔、捲心菜、洋蔥等,避免腸胃蠕動頻繁、如廁機率增加;另外一類則是容易排氣的食物,如薯類、黑麵包、豆類及相關製品、花生等,都應盡量避免多吃。建議搭飛機前3天增加食量,早午餐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蛋豆肉等,晚餐則以蔬果沙拉清淡原則為宜,如此,到達當地較能快速適應時差的變化。

謝瀛華指出,通常搭機超過4小時,可能引發血液栓塞機率增高,尤其搭乘長途班機旅客最易發生機艙症候群,通常孕婦、抽菸者、患有靜脈曲張、超過60歲以上的老人家或體重過重者,皆是罹患的高危險群,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還曾發生在年輕人身上。

是否可能患有血液循環不良的機艙症候群?謝瀛華提供這種「荷門氏現象」的簡單檢測方式,通常膝蓋彎曲時症狀不明顯,若膝蓋伸展、足踝背屈感到疼痛時,就得小心可能已罹患,嚴重的下肢深層靜脈血栓症還會產生整個下肢腫脹、壓陷下種的情況。

謝瀛華特別設計一套「天龍八步」的空中體操,提供搭乘飛機的民眾能隨時動一動,預防機艙症候群發生。

第一步:捏捏鼻子,吞口水。目的是平衡中耳壓力,打開耳咽管,讓耳朵暢通。

第二步:搖搖脖子,聳聳肩。目的是牽動上半身肌肉,促進血液流動,避免鬱積阻塞。

第三步:擴擴前胸,深呼吸。目的是使胸廓肌肉拉展,間接帶動背部大肌肉群,加上深呼吸動作以求放鬆。

第四步:緩緩向前,手碰地。目的是使肩膀、背部及手部肌肉伸展紓壓。

第五步:甩甩雙手,拉拉筋。目的在促進手腦合一,甩手可促進腦部血流,拉筋可增加表面體溫及減輕肌肉疲勞。

第六步:扭扭腰側,舒緩背。目的在於牽引腰側肌肉,減輕脊椎壓力,緩解下背痛。

第七步:抬抬膝蓋,動大腿。目的在於克服久坐不動,促進下肢血液循環,促進膝蓋支撐力。

第八步:轉轉腳踝,墊腳尖。目的是能帶動小腿的血液循環,有效避免血栓淤積,減少足部腫脹感,預防深層靜脈栓塞發生。

謝瀛華說,搭乘長途班機可做15到20分鐘,短途則做5到10分鐘,預估空中體操可促進血液循環多達1.5倍,此外,最好選擇穿著寬鬆的鞋子,多喝開水補充水分,避免酒精性飲料,都能預防靜脈血栓的發生。

io:
發表主題 回覆文章

回到「2.西醫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