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中風

發表於 : 2006-01-03 , 13:35
懸壺子
主  題:中風了 怎麼辦?
發  表  人:懸壺子
公告日期:2004-12-26 22:10:27  

中風了 怎麼辦? 【呂建榮卅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

腦中風是指腦部發生了急性血管病變。病人的症狀不論手腳無力或是口齒不清,只要症狀是突然發生的,就可能是發生中風。萬一發生中風,第一要務當然是儘速就醫,因為時間會決定後續的治療。懸壺子按:感謝HOU簡報找尋。

中風可以分為兩種型式:一種是因為腦內出血而造成,稱之為出血型中風;另一種則是因為腦內的血管阻塞所致,稱之為缺血型中風。缺血型中風(有人稱為腦梗塞)既然是因為腦血管阻塞所致,儘速將阻塞的血管打通,似乎是一個合理的想法。實際的醫學臨床試驗上,血栓溶解治療術也是迄今唯一能有效治療急性腦梗塞的一種方式。

所謂血栓溶解治療術,就是將能溶解血塊的藥物注射入人體內,然後將阻塞在腦血管裡的血塊溶解掉,恢復腦血管的暢通。美國的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1996年准許使用這種藥物(rt-PA)治療急性缺血型腦中風;在國內,健保局也在2004年元月起,同意給付以rt-PA來治療急性缺血型腦中風病患的費用,但是必須專案申請。

在使用這類藥物來治療缺血型中風時,用藥的時機必須在三小時以內。根據研究顯示,超過三小時之後,不僅血栓溶解治療的成效會變差,治療後產生出血併發症的危險也會增大。所以,為了有效治療急性腦中風,建議民眾一旦發現中風症狀,應儘速就醫。

腦中風的病人需不需要開刀?缺血型中風的病人,原則上不開刀,因為手術治療對缺血壞死的組織並沒有幫助。出血型中風的病人,依病因及病況,有時需要開刀,尤其是蜘蛛膜下腔出血的病患,常需要手術治療。

腦中風常會留下很嚴重的症狀,包含肢體偏癱、行走困難、吞嚥困難、語言障礙、智能障礙,甚至昏迷或成為植物人等。患者的家庭甚至整個社會,都需要付出相當大的成本,照顧留下嚴重後遺症的腦中風病人。

所以一般民眾會擔心自己是否會發生中風,有時會到醫院詢問醫師,想知道自己將來會不會發生中風,或者可不可以吃一些藥物來預防中風?

其實,對於從未發生過中風的健康人,醫師並不建議使用阿斯匹靈等藥物來預防中風,但會建議以多運動、控制血壓、血糖及降低血脂肪等方式來預防中風的發生。然而發生中風之後,再發生中風的機會就要比一般人大,所以得用藥物來預防腦中風。病患服用藥物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讓已經損害的腦組織能好得更快,而是為了不要再次發生腦中風。

缺血型的腦中風,有一大部分與大血管發生嚴重的動脈硬化有關。這一群病人,使用抗血小板凝集劑,是目前治療上的主要藥物,包括阿斯匹靈、Ticlopidine及Clopidogrel。

阿斯匹靈在國內使用的方式,多半採用每日100毫克的劑量,大約可以降低百分之廿至百分之廿五再發生中風的機會。



Clopidogrel是一種新藥,預防中風再發的效果與阿斯匹靈相近,但兩者價格相距甚大,健保在給付規定上仍以阿斯匹靈為第一線用藥;對無法使用阿斯匹靈的病患,才建議使用Clopidogrel。
n
原則上,也以使用一種抗血小板凝集的藥物為原則,一般情況下,並不建議合併使用兩種以上的抗血小板凝集劑。根據最新的研究報告也指出,合併使用Clopidogrel及阿斯匹靈並不會比單一使用更有效,但是發生出血併發症的機會卻比較大。

總括而言,阿斯匹靈仍是預防缺血性腦中風再發的主要藥物,新藥Clopidogrel與舊藥阿斯匹靈的效果相近,合併使用兩種藥物也未能更有效地預防中風再發。

如果發生嚴重動脈硬化的血管是內頸動脈,狹窄程度超過70%,且又造成同側大腦半球的輕微中風,這時可考慮以手術或放置血管支架來治療。

支架放置術是近年治療內頸動脈狹窄的一種新趨勢,台大醫院自1998年至今已有逾百例的治療經驗,安全性已通過考驗。然而,因為這種治療方式尚屬一種新型的治療,所以在預防中風再發這方面的成效如何,有待繼續觀察。自2004年 7月起,全民健保已給付頸動脈支架的費用。【2004/12/20 聯合報】

13歲男童體重過重 罹患中風

發表於 : 2007-01-25 , 16:03
懸壺子
13歲男童體重過重 罹患中風
更新日期:2007/01/25 15:09  民視新聞
不要以為只有老人家才會中風,林口長庚醫院最近接獲一名年僅13歲的小朋友,中風的案例。這可能是國內最年輕的中風患者,由於他有體重過胖、膽固醇過高的現象,平時愛吃炸雞、可樂,因此醫生懷疑中風的原因,可能和飲食有關。愛喝汽水、愛吃炸雞,過胖的小朋友絕對不能肆無忌憚的吃個不停,小心成為中風的高危險群。有位13歲的小男生,身高160、體重75,上個月突然出現嘔吐、視力模糊、走路不穩以及頭痛左肩疼痛等症狀,一檢查才知道居然中風了。以往年輕人中風都和遺傳,或是血管病變有關,但是這個小男生,卻是過胖、膽固醇過高造成的,這個現象讓醫生很憂心。怎麼預防兒童中風,和大人一樣少吃高熱量高膽固醇、食物、上網時間不宜過長,要多運動,太胖的小朋友冬天也不要跟著大人一起進補,不管大人還是小孩,膽固醇超過250就是警訊,趕快檢查。

Re: 中風

發表於 : 2007-01-31 , 17:43
MissC
2007.01.30  中國時報
中風與腦傷後遺症 全方位康復治療
應堃煇(本文作者為台北市萬華醫院院長)




每年12月至2月是中風高峰期,因天氣寒冷促使血管收縮,管壁變小血流壓力增大,導致血管破裂出血。病人會突然出現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狀。對中風與腦傷所遺留下來的半身不遂、語言障礙等殘疾,綜合協調採用各種有效措施,可幫助病患早日復原。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年因中風而死亡的人數多達510萬,且年齡有下降的趨勢。中風後致殘率高,存活患者大都遺留不同程度的殘疾,尤以偏癱、失語、認知障礙最常見,不但給患者及家屬帶來莫大的痛苦,也是社會及家庭沈重的負擔。

中風與腦傷後遺症需要的是全方位康復治療,對發生中風與腦傷以後所遺留下的半身不遂、語言障礙等殘疾,綜合協調採用各種有效措施,減輕殘疾和因殘疾所帶來的不便,使殘存功能和潛在能力在治療後獲得最大的發揮,以早日復原,重返家庭和社會。

病後前三個月 康復治療黃金期

中風與腦傷後遺症患者,必須爭取早期康復治療,尤其在發病後的前三個月內的康復治療是功能恢復的最佳時機,對病程長者,其潛在功能恢復力也不容忽視,應當繼續進行相應的康復治療,亦可達到改善功能的效果。根據臨床經驗,在發病後兩年內,如果康復治療得當,還會有不同程度的恢復。

中風與腦傷後遺症屬難治病症,全方位康復治療被認為是當前最佳方案。所採用的主要有效康復措施如下:

1.科學的多功能訓練:包括肢體的被動、主動和抗阻運動,以及職能康復治療及語言暨吞嚥康復治療。這套現代康復醫學多功能訓練方法,應當在康復技師的指導下,根據不同病情採用不同方法進行。

2.中草藥康復治療:對半身不遂者,在軟癱期多使用有益活血通絡作用的補陽還五湯;在硬癱期多用有養血平肝熄風活絡作用的四物湯合天麻勾藤飲。對語言障礙者,常用有祛風化痰作用的解語丹;腎虛者合用左歸飲。老年癡呆者,常用益脾腎補腦髓化瘀豁痰開竅的河車大造丸和安腦丸。在藥物的加減選用和每味藥用量方面的突破,是療效高於傳統用藥的關鍵所在。

針刺取穴 恢復患肢功能

3.針灸康復法:(1)利用針灸磁場原理,可在頭皮反應出腦內波型磁場,在頭皮功能區下針;(2)利用頭皮與腦外膜神經,在頭殼骨縫下針;(3)利用傳統經絡學說,在督脈、膀胱經及膽經穴位上下針;(4)根據中醫臟腑理論,腦為髓海,以四海穴及照海、申脈兩穴針灸。除用常法取穴外,可採用針刺某些特效穴位能提高療效,在針刺手法上,要求每針都能出現酸痛脹或定向走竄的感覺,對有些穴位,讓患肢出現抽動抬腿動作則療效會明顯迅速。

由於採用不同於傳統取穴法和特殊的針刺手法,使原來被認為不可能站起來的癱瘓患者能上下樓梯、出入家門。

4.傳統推拿康復治療:在針灸治療後配合傳統推拿、腳底按摩、穴位指壓及頭穴按摩,對中風患者肢體功能恢復比單純針灸治療效果更好。

5.高壓氧治療:腦組織缺血時,腦血流分布極不均勻,高壓氧治療可提高組織的供氧(尤其對缺血區),收縮血管,減少腦血流量,減輕腦水腫,使顱內壓下降,腦幹血流量增加,因此有助於昏迷患者的甦醒和生命機能活動的維持,可用於治療多種原因引起的昏迷和持續性植物人狀態。

6.其他康復方法,如:建立患者良好心理狀態,使患者主動參與進行肢體運動的康復訓練,對殘疾功能的恢復也極為重要。另外還包括「康復護理」,防止患者二次傷殘的發生。

各科醫師共同參與康復療程

透過中西藥物、針灸、心理等全方位治療,可以有效減少西藥的副作用,降低就醫成本,提高療效,比單純的西醫治療有明顯優勢。康復療程是由內科、外科、復健科以及中醫科的醫師共同參與,針對病人的病情,設計一套完整的療程,讓病人康復,並早日回歸社會、回歸家庭。


io:

Re: 中風

發表於 : 2007-01-31 , 17:45
MissC
2007.01.30  中國時報
腦中風的藥膳與食療
廖敏宏(本文作者為天主教耕莘醫院中醫科醫師)




腦中風是猝然發病且復原緩慢的疾病,致病原因主要是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和長期糖尿病的結果,而這些因素多與飲食不當有關。

中風病人的飲食基本原則,是忌食肥甘厚味,以免助溼生痰;飲食不要過鹹;急性期過後,患者肢體痿廢、氣血雙虧,可適量增加動物性食品。也可讓患者多吃一些有益的食物,如:黃豆、玉米、燕麥、綠豆、山藥、牛奶、魚類、海帶、海蜇皮、甘薯、蘿蔔、胡蘿蔔、馬鈴薯、蘋果、黑木耳、草莓、大棗、山楂、洋蔥、生薑、芹菜等。

腦中風依其症狀、體質、病因病機,可根據以下不同類型辨證施食,方不致誤。

■陰虛陽亢,火盛生風

調補方:菊花決明茶

藥材:菊花3克、山楂10克、決明子12克(打碎置布包)、綠茶2克。

作法:藥材洗淨,鍋中加5碗水,放入決明子,以大火煮開,改文火煮15分鐘。再放入山楂煮10分鐘後,放入綠茶、菊花煮5分鐘,去渣。

適用:常常因血壓偏高而頭暈目眩者,大便次數增加太多時,要考慮減量服用。

■痰熱腑實,風痰上擾

調補方:雙菇燴雙耳

食材:蘑菇250克、香菇50克、銀耳40克、黑木耳40克、切片紅蘿蔔少許、蔥兩支、植物油25克、太白粉水、鹽、糖適量。

作法: \r

1.香菇先以開水浸泡半小時後,去蒂洗淨;銀耳、黑木耳撕成小片備用。

2.將油放入鍋中,待油熱後放入香菇、切片紅蘿蔔、蔥,炒5分鐘,再加入蘑菇、銀耳、黑木耳、鹽、糖適量,待湯汁微開時,加入太白粉水芶芡即可。

適用:血脂肪、血壓偏高,血管硬化者。

■氣虛血瘀,脈絡閉阻

調補方:黃耆豬肉羹

食材:瘦豬肉200克、金針菇、紅蘿蔔絲、黑木耳、海參、豌豆適量,鹽、醬油少許。

藥材:黃耆30克、當歸15克、枸杞10克、紅棗6枚。

作法:

1.瘦豬肉切成細條狀,加少許鹽、醬油醃10分鐘。

2.將藥材略洗淨,黃耆、紅棗和上述瘦豬肉放入鍋中加水1000c.c,以大火煮10分鐘。

3.加入當歸、金針菇、紅蘿蔔絲、黑木耳絲、海參及豌豆煮10分鐘,再加鹽調味即可。

適用:平時常體倦無力、易手足麻木,或中風後半身不遂者。


io:

Re: 中風

發表於 : 2007-01-31 , 17:46
MissC
2007.01.30  中國時報
經穴按摩 通經活血
陳婉菁 (本文作者為天主教耕莘醫院中醫科醫師)



經穴按摩可以促進血液環順暢、疏通人體能源循環管道的障礙,並排泄體內毒素雜物、加強新陳代謝功能,刺激細胞產生活力,防止老化及預防疾病,因此不妨常常按摩以下穴位,不僅可以通經活血,還能保健康。

風池穴: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之間,平風府穴處。
主治:感冒、頭痛、發熱、肩背痛。


百會穴:兩耳尖直上聯線與前後正中線之交點。
主治:暈眩、宿醉暈車、頭痛、耳鳴、痔瘡;且為長壽保健穴,可益智開慧。


陽陵泉: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
主治:下肢癱瘓,膝關節痛,麻木,脅肋痛,肩膀僵硬疼痛。


內關穴: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取穴。
主治:心痛,心悸,胃痛,嘔吐,呃逆,失眠,胸痛,焦慮等。


神門:屈肘、仰掌,手掌第一橫紋上。
主治:失眠、心煩、心痛、健忘、心悸、便秘。


合谷穴:手背部位,第二掌骨中點,第一骨間背側肌隆起處稍偏食指側。
主治:感冒、頭痛、顏面神經麻痺、牙痛及各種疼痛、雙向調節免疫功能。


三陰交:足內踝上3寸。
主治:男女生殖器疾患,經痛,遺尿,消化不良等。婦科第一要穴,治消化、泌尿、生殖常用穴。


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
主治:腹脹、腹痛、食欲不振、泄瀉、便秘、四肢無力、為健胃長壽要穴。


湧泉穴:腳底中間凹陷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
主治:是人體長壽大穴,經常按摩則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發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強盛,腰膝壯實不軟。為急救要穴並能治療各類婦科病和生殖類病。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