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風箏

發表於 : 2006-09-09 , 23:22
Enmo
中國的風箏

風 箏 簡 史

中國中國風箏有悠久的歷史,據說漢朝大將韓信曾利用風箏進行測量。梁武帝時曾利用風箏傳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著風箏從高處跳下而沒有跌死。唐朝的張丕被圍困時曾利用風箏傳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這些說明,中國風箏的歷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

中國從唐朝開始,風箏逐漸變成玩具。到了晚唐,風箏上已有用絲條或竹笛作成的響器,風吹聲鳴,因而有了「風箏」的名字。也有人說「風箏」這名字起源於五代,從李鄴用紙糊風箏,並在它上面裝竹笛開始。

中國到了宋朝,風箏已有很大發展,品種增加,性能提高與人民生活發生了密切的聯繫。如「武林;日事」中記有卅少年郎競放紙鴦,以相勾引,相牽剪截,以線絕者為負卅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和蘇漢臣的「百子圖」中也都有放風箏的場面。到了清朝,玩風箏之風更盛。傳說慈禧叫大監跑到天津找「風箏魏」給他扎過一個「壽星老騎仙鶴」風箏玩。現在故宮裡還藏著三隻傅儀玩過的大風箏。

中國曹雪芹在「紅樓夢」70回中生動地描寫了大觀園中姐妹們放螃蟹、美人、大魚、編蝠、鳳凰、沙燕等各種風箏的情景。可以說,中國的玩具風箏在這時發展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中國從唐宋開始,中國風箏向世界流傳,先是朝鮮、日本、馬來亞等東南亞國家,然後傳到歐洲和美洲等地。在歐洲產業革命形勢的影響下,中國的玩具風箏在那裡向著飛行器發展,經過英國的凱利,澳大利亞的哈格瑞夫和德國的李林達爾等人,最後在美國由萊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載人成功飛行的飛機。

中國因此,在美國華盛頓宇航博物館的大廳裡掛著一隻中國風箏,在它邊上寫著:「人類最早的飛行器是中國的風箏和火箭。」

Re: 風箏

發表於 : 2006-09-09 , 23:25
Enmo
古代文人對風箏也是情有獨衷,留下了不少精美的詩篇

明代著名畫家徐渭曾寫過兩首膾炙人口的「風箏詩」:「柳條搓線絮搓棉,搓夠千尋放紙鳶。消得春風多少力,帶將兒輩上青天。」「我亦曾經放紙嬉,今來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駐游春馬,閒看兒童斷線時。」讀後令人拍案叫絕。

清代畫家吳友如在一幅《放風箏》的國畫上題詩雲:「只憑風力健,不假羽毛豐。紅線凌空去,青雲有路通。」詩句把風箏描繪得形神兼備,寓意頗深。

唐代詩人高駢在《風箏》詩中寫道:「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詩句描繪了風箏的美妙音響,細細品味,猶如絲竹之音縈迴於耳。

清代詩人高鼎亦有詩雲:「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楊柳垂青時節兒童舒臂牽線放風箏的歡樂情景。

孔尚任也有一首描寫兒童放風箏的詩:「結伴兒童褲褶紅,手提線索罵天公;人人誇你春來早,欠我風箏五丈風。」描寫兒童風箏放不上天,急待恕罵天公,使一個天真而又剛健的兒童形象,躍然紙上,呼之欲出。 \r

「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在詩中曰:「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鞦韆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斗春歸。像」在詩人筆下,俏男俊女放風箏的情景栩栩如生。

清代詩人潘榮陛在詩中寫道:「風鳶放出萬人看,千丈麻繩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樣巧,一行飛上碧雲端。」簡短几句,就把放風箏的盛況描繪得淋漓盡致。

在清代還有兩位女詩人寫斷線風箏的詩,構思精巧,繪聲繪色,各呈妙趣。女詩人陳長生的《春是信筆》詩雲:「軟紅無數落成泥,庭前催春綠漸齊。窗外忽傳鸚鵡語,風箏吹落屋簷西。」另一位女詩人駱綺蘭的《春閨》詩曰:「春寒料峭乍晴時,睡起紗窗日影移。何處風箏吹斷線?吹來落在杏花枝。」讀來耐人尋味,趣味盎然

郭沫若對風箏也十分愛好,並頗有研究。他在《詠風箏》詩中雲:「橫空欲縱又遭擒,掛角高瓴月影沉。安得妲娥宮裡去,碧海晴天話素心。」詩句意境優美,借物喻人,讀後回味無窮。

周作人在《兒童雜事詩》中寫道:「鯰魚飄蕩日當中,蝴蝶翻飛上碧空。放鷂須防天氣變,莫教遇著亂頭風。」詩句講了放風箏最怕風向不定,真可謂是經驗之談。

在詩人筆下,斷線風箏也能寫出新意。清代詩人陳長生就有詩雲:「落花無數欲成泥,庭草催春綠漸齊。窗外忽傳鸚鵡語,風箏吹落畫簷西。」詩人把春日常見之景,點化入詩,更覺春意盎然。

Re: 風箏

發表於 : 2006-09-09 , 23:28
Enmo
風箏的六體系

如今風箏有北京風箏、天津風箏、濰坊風箏、江西風箏、江蘇風箏和四川風箏六大體系,它們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北京風箏:
又稱宮廷風箏,被譽為我國風箏中的「絕品之最」。其原為專供朝廷命臣、達官貴人遣興的玩物,藝人通常按要求製作,精細華貴,結構精巧,不惜工本,造型與裝飾均較侈糜和繁縟。北京風箏以扎制燕子箏馳名,燕子箏有肥型、瘦型、雛燕和比翼燕之分,因其體型的差異,呈現出或壯碩或俏麗或稚氣或連體等不同神態。其多為單層,代表作品為米字沙燕、筒式宮燈風箏等,比較知名的技藝流派有三個:即以造型粗放,色彩鮮明濃麗,裝飾意味濃郁,並以黑沙燕而聞名的金忠福;以選材講究,骨架堅固平整,畫工精緻,別具一格,並以「風箏哈」而著稱的哈國梁和以造型規整,設色雅麗,圖案活潑,精緻細膩,並以「瘦沙燕」而稱道的馬晉本。

天津風箏:
又稱津門風箏,其大多為組裝型,可以拆裝折疊。色彩鮮艷,對比強烈,形體和紋路皆呈現楊柳青年畫中富有象徵意義的圖案化,頗具民間藝術特色。天津風箏尤以「長青齋」紮彩鋪魏元泰所紮制的「弦上飛」、「送飯兒」、「蒲子」、「天女散花」等最為有名。其作品清新、明快、絢麗,特別是代表作品「鑼鼓燕」風箏,極適於放到幾十米高處,襯以藍天白雲,仰望效果極佳,故1915年「鑼鼓燕」風箏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得銀質獎章,贏得了「風箏魏」美稱。

濰坊風箏:
相傳先秦時,墨翟曾居魯山(今山東濰坊一帶)———「斫木為鷂,三年而成」。依此為據,2300年前風箏的雛形就問世於山東濰坊。濰坊風箏始於明代,到清代中葉已名聞遐邇。每到清明節前後濰坊就成為全國馳名的風箏交易市場。有詩曰:「風箏市在東城牆,購選遊人來去忙,花樣翻新招主顧,雙雙蝴蝶排成行。」足以反映當年濰坊風箏市場的火爆。濰坊風箏有文人風箏和藝人風箏之別。文人風箏多出自文人墨客之手,彩繪雅致,寓意深遠;藝人風箏通常利用和吸收楊家埠木刻年畫的特點,畫工細膩,扎工精巧,造型優美,放飛高而平穩,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鄉土氣息。在每年一度的濰坊國際風箏節上,濰坊長串大龍風箏最為搶眼,藍天白雲之中,一條東方巨龍騰空放飛,昂首甩尾,雙睛轉動,龍口還綻出一朵朵彩花,那神態如長吼、似施威,遨遊在太空,觀者無不動情,無不雀躍歡呼。此風箏現已成為國內外收藏家爭相購藏的熱門佳品。

江西風箏:
江西風箏以民間自製的瓦片風箏居多。所謂瓦片風箏,是用三根竹條紮成骨架,其中兩根交叉在長方形紙上,另一根橫置頂端呈弓形,下端加三根帶狀。其造價低,造型結構簡單,設色粗獷明快,頗受愛好者的喜愛。江西放飛瓦片風箏已有600多年的悠久歷史,其形象在景德鎮燒製的元、明代青花瓷器上較為多見。

江蘇風箏:
江蘇的風箏甚多,幾乎遍佈全省,而以南通和如皋的風箏名冠天下。南通風箏形制甚大,又因造型像一塊板子,故稱之為南通板鷂彩圖風箏。其形狀有正方形、長方形及多角形等。舊時人們在鷂子上裝置哨口,嗡嗡之聲震天動地。如今每逢清明前後,江海之濱,藍天之下,大小不一的板鷂風箏比高競翔賽哨,蔚為壯觀。如皋風箏以小著稱,其代表作品為燕、雁、鷹、蝴蝶、金魚及美人等,無巧不具,尤其是一排九雁十三雁陣風箏名氣最大。其結構精巧,佈陣合理,獨具特色。此外,在蘇州、常熟、昆山、東台等地還盛行放飛一種載有葫蘆的風箏。

四川風箏:
又稱為巴蜀風箏,其多以美人、仙佛、蜻蜓、鷹、雁、蝴蝶等為題材,並以大為貴;亦有形制較少的風箏,但常以三至五個串在一起,人們站在地面仰望天空,舉目所見,滿眼搖搖擺擺的風箏,如群羊擺尾,觀者無不拍手稱絕。

除以上清明前後放飛的各地特色風箏之外,還有秋天放飛的廣東、福建、香港、台灣風箏和與內地尚有時差的少數民族風箏以及從中國風箏演變而成的外國風箏等等。

Re: 風箏

發表於 : 2006-09-09 , 23:32
Enmo
後人為風箏作了一此分類
風箏可分為:軟翅類、硬翅類、板子類、立體類、串線類、復線類。

軟翅類

即一般常見的禽鳥風箏。它的升力片(翅)是一根主翅條構成翅子的下布是軟性的,沒有主條依附,主體身架多數做成浮雕式。它的造型多數是禽鳥或昆蟲。鷹、蝴蝶、蜜蜂、燕子、仙鶴、鳳凰、蜻蜓、寒蟬、螳螂等皆屬此類風箏。為放還有一種可拆裝的軟翅風箏,把傳統的上下分開的蝴蝶翅膀,改為活翅膀,固定骨架,便於折疊,放飛效果逼真,或頂的翅膀一張一弛,保證了風箏的穩定性。

代表風箏有: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Re: 風箏

發表於 : 2006-09-09 , 23:35
Enmo
硬翅類

常見的元寶翅任務沙燕風箏即屬此類。它的特點是升力片(翅)用上下兩根橫竹條做成翅的形狀,兩側邊緣高,中間凹,形成通風道。翅的端部向後傾,使風從兩翅端部逸出,平著看象元寶形。如北京流行的米字風箏,、花籃、鴛鴦、喜鵲、鸚鵡等,這種風箏的硬翅 是固定的形式,而硬翅範圍以外的造型與骨架結構,則隨內容題材的不同而變化。

代表風箏有:
圖檔
圖檔
圖檔

Re: 風箏

發表於 : 2006-09-09 , 23:37
Enmo
板子類

即人們傳說的平面形風箏。從結構和形狀上看,它的升力片就是主體,無凸起結構,風箏四邊有竹條支撐。此類風箏較多見,扎制容易,飛昇性能好,又適合表現多種題材,是少年兒童最喜愛的一種。板子風箏,京津地區也叫拍子風箏,有八角菱形或者瓢蟲形,這類風箏一般都拖著個長長的尾巴或穗子,這對起飛有逸出。板子風箏中,最簡單的一種是「瓦爿」塊,方方的一片,南方農村叫它「二百五」,北方俗稱「箏子」,又叫「屁簾兒」。

代表風箏有:
圖檔
圖檔
圖檔

Re: 風箏

發表於 : 2006-09-09 , 23:40
Enmo
立體類

這個不用再多解釋了吧?

代表風箏: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圖檔

Re: 風箏

發表於 : 2006-09-09 , 23:43
Enmo
串線類

就是無論有多少個風箏在一起組合,均用一根主線操作。

代表風箏有:
圖檔
圖檔
圖檔

Re: 風箏

發表於 : 2006-09-09 , 23:44
Enmo
復線類

也稱做競技風箏或操縱風箏。它是傘翼飛機和傳統單線風箏二者結合的產物,能在空中做出各種各樣的特技動作。

和中國傳統風箏相比,運動風箏的造型非常簡單,大多為三角形和滑翔翼形,以玻璃鋼或碳鋼棒為骨架,使用降落傘材質的布料縫製而成,色彩鮮艷奪目。

除了比較容易操控的雙線風箏外,還有四線、多線等運動風箏。按功能分,還有競技型、芭蕾型、翻浪型、多向型等各種運動風箏。

代表風箏有:
圖檔

Re: 風箏

發表於 : 2006-09-09 , 23:47
Enmo
我國風箏之最

最大的風箏

濰坊風箏藝人解匯泉製作的板子、硬翅和立體相結合「鯉魚跳龍門」風箏,近似四張乒乓球檯那麼大,堪稱風箏「王中王」。它高10米、寬7米,面積74平方米。兩柱華表頂天立地,兩條巨龍盤繞,龍門分三層,底下是金鯉戲浪,二層是蓮花座,最上層是三條鯉魚跳龍門,金色艷麗,製作精美。放飛時,用拇指粗的放飛繩拴在汽車上拖著跑。風箏升入空中,最上層的三條鯉魚上竄下鑽,左衝右突,朝著龍門跳動。觀眾驚訝之聲還未及出口,鯉魚又猛地翹首翻滾,整個風箏造型宏偉,龍門與鯉魚作協調有致的舞動,令人大開眼界。

最小的風箏

在1985年的濰坊國際風箏會上,濰坊風箏藝人唐延壽刷新了我國最小風箏的記錄,在一個火柴盒裡裝有三隻紫燕風箏。這三隻配套的小風箏,被取名為「子母燕」,製作別緻,色彩明快,乍看象從郵票上剪下來的,細看才發現,這是扎、糊、繪都極為精細的半立體式風箏。骨架是薄若蟬翼的竹片,箏面是上等絲絹,是在放大鏡下製作的。其中最小的一隻長25毫米、寬24毫米。

最長的風箏

一條三百五十米長的龍頭蜈蚣風箏,1986年4月2日轟動了渤海灘放飛場,引起了在場二十二萬觀眾的矚目和讚賞。這條龍頭蜈蚣風箏是我國最長的一隻風箏。製作這只龍頭蜈蚣風箏的是濰坊楊家埠87歲的風箏老藝人楊同科,他們祖孫三代一齊動手,精心設計,花了半個月的時間才扎制完成。特別是風箏的350個腰節,為了保證起飛,對每節的綁紮十分仔細,在選竹料、重料上都嚴格把關。當風箏乘風而起、搏擊長空時,引來了中外觀眾的陣陣喝彩聲。

一次放飛最多的風箏

一根風箏線接連放起108只風箏,是由硬翅風箏組成一串放飛的,取梁山108位好漢形態各異的特徵、姿勢。這是濰坊風箏藝人楊連仲製作的「梁山好漢」風箏,創了一次放出最多的風箏記錄。該風箏是按硬翅類人物風箏製作,按《水滸傳》中梁山好漢108人的名字依次繪畫,表現出各自的特徵,每隻風箏高1米、寬1米,雙翅上綁結了雞毛,使其形成升力片,在風箏的最前面,設計了一牌匾,書寫「梁山好漢」。風箏放飛後,110米長的108只風箏隨風搖擺,極為有趣。

飛的最高的風箏

在我國北方,有一種硬翅燕子風箏,人們都叫它「鑽天燕」。50年代,天津風箏藝人曾製作、放飛過,在適宜的風速中,撒了三百米風箏線,風箏能起飛到二百米以上。難怪人們好奇心重,用這種風箏進行過多次風箏升高比賽。這種風箏在京、津、濰一帶極為普遍。風架包括頭、雙翅和腿三部分,主要靠雙翅起飛,它的翅膀富有彈性,向前翹起,因翅膀中部是主要受風區(約佔半個翅膀面積,並向翅膀中部的上下方延伸,上方部位略小),即最佳的起飛範圍。當風箏飛上天空後,這個部位因面積大,成為構圖與裝飾的中心,風架左右對稱,彩繪對比強烈,線條粗獷。濰坊的白眼燕子三色風箏,就是這種風箏,風箏藝人在紮好的框架上糊上藍、綠紙,劃出白眼,用剪刀剪出尾巴。天津的硬翅燕,則色彩斑斕,放飛後,隨風起舞,直升高空,流彩飛霞。北京風箏藝人稱這種「鑽天燕」風箏的放飛為「豎旗桿」,顧名思義,是說這種風箏飛得高,升得快。

最重的風箏

有一隻用141尺的確涼布製作的,名字叫「春燕」的平面軟體風箏,重一百五十多公斤。這只風箏的造型,是一隻黑白相間的燕子,長方體,風架由粗長竹組合,用的確涼布作風箏的裝飾,羽毛為黑色,突出白色的眼睛,嘴是紅色,共92平方米。原計劃攜帶一人飛昇,後因風力較弱,沒能成功,但風箏卻順利放飛成功。這只風箏放飛時,是用載重量為八噸的卡車牽引的。

最會唱歌的風箏

1987年,中央電視台播放一隻長10米、寬5米的風箏起飛時,用一輛解放牌大卡車牽引,上面束裝的竹哨捆紮起來,有馬路上水泥電線桿那麼粗,發出的巨響酷似三叉戟飛機起飛時的呼嘯聲,可謂風箏奇觀!這就是最會唱歌的「板鷂」風箏。「板鷂」是南通風箏的代表作。這類風箏是在六角和八角風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平面「連星」風箏。有七連星、九連星、十三連星等。凡是板鷂風箏都帶有音響,音響分三部,即高音、中音、低音。由於音響分成三部音調,其聲如交響樂一般。板鷂造型工整,繪畫內容為吉祥、福壽,如「八仙過海」、「麻姑上壽」「福在眼前」、「鴻福齊天」等。風箏上裝有「哨口」,呈長圓管形或圓筒形,製作材料有秸桿、鴨鵝毛管和竹管等,發音尖細、清脆、悅耳,從短到長,自細到粗,依次排列在板鷂風箏的上半部,屬高音部。「口」又稱「響鈴」,圓形,小口用白果殼、龍眼殼、栗子殼或蠶繭刻制。中等口用各種口徑的葫蘆作材料,最大的口狀似笆斗,聲若黃鐘。口面用薄木削制,再用生漆貼粘。大口屬低音部,中口為中音部,自上至下依高中低音部排列。板鷂風箏上裝置「哨口」的數量,是根據風箏的尺寸大小、製作材料和負荷能力而定。一隻「哨口」齊備的風箏放飛上天,五音和諧,聲震長空,似天籟神曲,傳自心霄之外。東風越急,哨音越響,方圓數里,人皆聞之。

to1:

Re: 風箏

發表於 : 2006-09-09 , 23:50
Enmo
最大的風箏 中國單體面積最大的78平方米超大型風箏被運上了船
需要4個人一起拉線放飛
圖檔



微型風箏
圖檔
圖檔

風箏是很傳統的工藝了,它不只是一片紙、一根竹籤、或是一條繩子那麼簡單。風箏寄托的是一種情懷,一種文化。只要有靈巧的手,變幻出的可以是任何東西。直接看是死的,放到天上去便有了生命。

t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