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夢與實境間 睡眠障礙 千奇百怪
陳璧琳
由於環境、經濟、政治因素等等的因素,導致許多人有睡眠障礙的困擾,其中罹患睡遊症者有愈來愈多趨勢,壓力及安眠藥是發生的主因之一,不要帶著煩惱入睡及多接觸陽光,有助改善睡眠品質。
成立兩年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至少有1000多人次睡眠困擾的患者求醫,其中有睡遊症,也就是一般通稱夢遊症的求診者,神經科主治醫師徐崇堯都列為最優先診查患者。
他發現罹患睡遊症的成年人超乎預料之多,在睡眠障礙比率中,約佔有4%至5%,而且有愈來愈多睡遊症患者願意主動求診,其中年輕睡遊症者與老年睡遊症的睡遊情境差異很也大。
睡得好 沒有失眠問題
很多人以為夢遊的人半夜起來四處遊走,睡眠品質一定不好,但徐崇堯指出,睡遊症患者多數是在深度睡眠中,恍惚間在進行事情,他們都沒有失眠的問題,白天也不會精神不濟想睡覺。
常人道: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徐崇堯認為並不盡然,尤其是年長的睡遊症患者白天是謙謙君子,晚上竟像是「狼人」,他們睡遊時多數是「演繹」夢中的實境,屬於激烈派,不只傷害自己身體,也威脅到同床的另一半,每到睡覺前,還要用床單把自己綑綁住,擔心危害另一半的安危。
徐崇堯亦指出,睡遊症以往幾乎界定是幼童的「專利」,但有九成的幼童到20歲時,自然就不藥而癒。
壓力 夢遊原因之一
而成人睡遊症的原因很多元,徐崇堯表示,減肥壓力過大,造成睡食症的年輕美眉,應該改變減肥的心態,不要給自己壓力太大,非在一個月內減掉多少公斤,不要對自己過度要求。
一位在大陸經商有成的台商,回台後擔心大陸公司業務,以致造成嚴重失眠,服用安眠藥劑後,三更半夜打電話到大陸指揮若定交辦不少重要事務,翌日大陸公司主管回電告知老闆半夜交待的事都已處理好,讓老闆對自己的舉措驚惶不已。
到睡眠特別中心求助的成年睡遊症患者,需要在睡眠檢查室接受5天全夜睡眠多項生理檢查,身上要貼上不少連接線,記錄腦電圖、眼電圖、肌電圖、心電圖、呼吸變化等,有些睡遊症患者常沒有知覺似的拔掉這些「電線」,遊走在檢查室內,徐崇堯發現有些患者睡遊的嚴重度,沒有患者在問診時像說故事般地精彩。
行為模式多為重複性
從臨床不少個案中也發現,睡遊症患者的「行為」,多數是重複性,行為模式都很接近,像是案例二中的那位睡遊中穿別人鞋子回家的患者,一個月內發生多次,幸好沒有衍生偷竊的法律行為。
徐崇堯亦指出,若有法律行為問題時,鑑定患者有無睡遊症過程一定要十分謹慎,成人睡遊症的鑑定分析,有可能是熟睡最容易誘發的癲癇症,也有潛在性的人格違常,壓力太大也是原因之一,而安眠藥或是鎮靜安眠藥,亦有可能導致睡遊症。
而老人睡遊症多數是腦部作夢中樞神經退化,給予增加腦部血清藥物,有9成患者都有顯著改善睡遊症。
【案例一】年紀輕輕刻意減肥的美眉,白天想盡辦法節食,半夜卻起來在廚房翻箱倒櫃煮東西吃,愈減難怪愈肥,清早醒來還莫名其妙想不透獨居的她,廚房怎麼如此杯盤狼藉?
【案例二】一位年約30來歲的年輕小伙子一覺醒來,發現腳上竟穿了一雙全新的布鞋,問遍同棟公寓左鄰右舍,都說不是他們家的鞋子,再向管制門禁出入公寓管理員詢問,管理員回應是有看到他半夜下樓,又到地下室停車處。
在夢中他似乎有看到自己在車堆中,而且近月睡醒時,腳上不是穿了別人的休閒鞋,就是多了一雙拖鞋,讓他苦惱不已。
【案例三】白天文質彬彬的老先生,卻常夢到躲防空警報,身上不是鼻青就是臉腫,有時肩骨肋骨還有傷痕,可憐的是枕邊老伴,半夜被老公掐脖子驚醒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