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健保局的統計,92年向健保局申報為高血壓的患者大約200萬人,其中某些病人還合併痛風、氣喘、慢性阻塞肺病等症狀,但醫師給藥時卻沒有特別留意合併用藥的使用禁忌,如果患有高血壓又合併上述疾病,在用藥上必須先跟醫師說明,以免造成藥效打折,甚至治療好高血壓卻加重其他病症的情形發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藥劑部調劑組主任符永豐表示,治療高血壓一般醫師都會開利尿劑的處方藥物降血壓,但利尿劑會使尿酸升高,加重痛風的症狀,因此醫師應該利用其他降血壓的藥物治療高血壓,例如鈣離子阻斷劑,對尿酸比較不會有影響。
合併用藥注意時間間隔
高血壓併發氣喘的病人,在服用高血壓藥物跟氣喘藥物時,必須間隔2到3小時,由於治療氣喘必須刺激交感神經達到控制氣喘,因此氣喘藥物會有升高血壓的作用,兩者藥物必須在一項藥物消化、分解後再服用,避免藥效相互抵銷。而慢性阻塞肺病治療方式跟氣喘類似,藉由擴張氣管讓氣順暢流通,也會有升高血壓的作用,因此服用2項藥物必須間隔2到3小時。
治療頭痛,一般人都會服用阿斯匹林等止痛藥,一般的止痛藥也會升高血壓,因此要間隔2到3小時。
而抽筋的藥物也有升高血壓的作用,因此要避免這2種藥效互相抵銷,也是要間隔2到3小時,再服用另外一種藥物,不過個人體質不盡相同,作用程度有差別,最好還是詢問醫師。
另外,醫師表示,在服用降血壓藥物的時候,也要注意中藥材,如果服用黃耆等補血的中藥材,會讓降血壓的藥物藥效減弱,因此病患要特別注意,看診的時候一定要跟醫師說明現在服用的藥物,讓醫師可以依情況調整藥方。
服用降血壓藥物也要注意,避免服用補血中藥材如黃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