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頁 (共 1 頁)

抗生素

發表於 : 2006-01-03 , 14:35
懸壺子
主  題:FW:抗生素濫用 小心持續性腹瀉
發 表 人:懸壺子
公告日期:2004-10-28 09:25:37

抗生素濫用 小心持續性腹瀉 【記者宋豪麟卅台北報導】

一名六十歲的男子因腹瀉求診,一開始被認為是上呼吸道感染合併腸炎,沒想到腹瀉越來越嚴重,找腸胃科醫師檢查才發現,是因抗生素使用不當導致名為「艱難腸梭菌」的有害菌種在腸道繁殖,造成偽膜性腸炎。

書田診所腸胃肝膽科主任王志堂說,偽膜性腸炎是一種由艱難腸梭菌引起的發炎反應,細菌會在腸道中分泌類似腸膜的白色分泌物引發感染。通常感染原因都是因為濫用抗生素,使得腸道原本的益生菌被破獲,讓這種有害菌種繁殖導致持續不停的腹瀉。 懸壺子按:感謝HOU簡報找尋。

他表示,與抗生素有關的腹瀉占所有腹瀉病例近四成,多半是因感冒等原因不當使用抗生素所引起,也有長期臥病在床、加護病房的病患或洗腎、燒燙傷病人是因長期服用抗生素所致。除了艱難腸梭菌,像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毒的大腸桿菌都可能造成腸道的發炎。此外,加拿大甚至還傳出「不死的」全抗藥性艱難腸梭菌,導致病患死亡的病例。

王志堂說,藥物不能濫用,服藥也有正確的方式,像多喝水,避免導致食道灼傷,也不要與含酒精或其他飲料一起服用。

王志堂指出,曾有一名廿歲的女性,因為長期使用青春痘藥物四環黴素,但服用時只喝少量的水,而且服藥後立刻躺下,導致藥物灼傷食道。他建議,服藥前可先喝口水,服藥後再多喝些水,且勿吃完藥後馬上躺到床上,應站或坐五到十分鐘。一旦發現服藥後身體不適,應立即就醫治療。
【2004/10/14 聯合報】

抗生素 不是萬靈丹

發表於 : 2006-01-11 , 8:11
懸壺子
抗生素 不是萬靈丹
【孫幸筠卅台大醫院內科部感染科主治醫師】

在討論「抗生素」之前,首先需了解何謂「感染症」。

因微生物入侵,在人體所造成的疾病,即稱為「感染症」;這些微生物的種類包羅萬象,大概可簡單分為病毒(如流行性感冒病毒等)、細菌(如大腸桿菌等)、黴菌(如酵母菌等)、寄生蟲(如蟯蟲等)、和原蟲(如阿米巴原蟲等)。而「抗生素」便是為治療這些疾病,發展出來直接攻擊微生物的藥物。

微生物的種類繁多,可見「抗生素」是具有殺死某種微生物的藥物總稱,大略分為抗病毒、抗細菌、抗黴菌、抗寄生蟲、抗原蟲的抗生素。面對有感染症的病患,需針對引起感染的病原菌,選擇可攻擊此病原菌的抗生素,並給予正確的藥物劑量和使用時間,才能成功治癒病患。

關於「抗生素」,有些觀念需加以澄清:

1.並不是所有的感染症都需使用抗生素治療:一般民眾常見的鼻塞、流鼻水等感冒症狀,通常是由病毒引起,此時服用抗細菌之抗生素是無效的,亦不需使用抗病毒的抗生素,因病患通常可靠自身的免疫力痊癒。

2.「抗生素」並不等於「消炎藥」:如前面所述,抗生素是攻擊引起感染症之微生物的藥物,而消炎藥是用來減緩感染後所引起之發炎反應(如紅、腫、熱、痛)的藥物,對消除病原菌無任何作用。

3.抗生素不是萬靈丹,無法治療所有疾病:在抗生素未使用前,人類對感染症是束手無策,但1941年盤尼西林開始使用後,使得以前幾乎一定死亡的疾病奇蹟地被治癒,導致當時人類對盤尼西林的觀念幾乎是無病不癒,因此,也產生了任何病必用的觀念;但隨著醫學知識的進步,我們知道若不是因微生物引起的感染症(如癌症、心血管疾病),抗生素是無法治癒的;再者,若選錯抗生素(如用抗細菌的藥物治療黴菌感染),對感染症的控制更無效果。

常可見到在民眾就醫時,雖僅為一般感冒,卻主動要求醫師開立抗生素,或至藥房購買抗生素,或自行服用前次生病所剩下的抗生素,或對醫師開立的抗生素任意減少劑量或縮短服用時間。如此隨意地使用抗生素,促使病原菌對目前常用的抗生素產生抗藥性。

微生物的基因中原本就有抗藥性基因的存在,但有這些抗藥性基因的微生物僅占少數;在沒有抗生素的使用下,這些有抗藥性基因的微生物在生存上和其他微生物相較,並不會有更多的優勢;但在抗生素的使用下,有抗藥性基因的微生物便能順利生存下來,甚至再將這些抗藥性基因,傳給其他不同種類的微生物。當這些微生物引起感染症時,就算有抗生素,亦無可奈何!

以往因紅黴素在社區無限制地大量使用,目前台灣超過百分之九十的肺炎鏈球菌對紅黴素已有抗藥性。

【2006/01/11 聯合報】